压强和浮力教案

合集下载

物体浮力与压强的关系教案

物体浮力与压强的关系教案

物体浮力与压强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浮力概念及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2.理解压力概念及压强的计算方法。

3.掌握物体浮力与压强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中浸泡时,液体对物体的向上的推力称为浮力。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量。

2.浮力的计算方法(1)当物体在液体表面浮在液体里面时,此时物体的浮力和重力相等。

(2)当物体在液体中浸泡时,此时液体的压强对物体产生的向上推力就称为浮力。

公式:F=ρVg其中,F表示浮力大小,ρ表示液体密度,V表示物体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3.压力的概念液体对物体表面的作用力称为压力,压力也可看作是单位面积承受的力的大小。

4.压强的计算方法公式:P=F/A其中,P表示压强大小,F表示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A表示物体表面积。

5.物体浮力与压强的关系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压强大小跟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受到的压强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而浮力也可以看作是液体承受的压强大小的总和。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体积和深度有关。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深度成正比,同时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也会影响浮力大小。

三、教学过程1.引进通过介绍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

2.讲解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浮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向学生介绍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液体对物体表面的作用力以及单位面积承受的力的大小。

教师向学生讲解物体浮力与压强的关系,使学生明白浮力大小的计算是液体对物体压力大小的总和。

3.实践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浮力大小,加深学生对浮力大小计算方法的理解,并进一步掌握物体浮力与压强的关系。

4.练习教师安排练习题,让学生自己计算浮力和压强,并掌握计算方法。

5.总结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强化对知识点的记忆,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式1.翻转课堂教学通过在课前录制课件让学生自学,课堂上集中进行实验、讲解和练习,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互动。

八年级物理教案压强和浮力教案2

八年级物理教案压强和浮力教案2

八年级物理教案压强和浮力教案2教案一:压强和浮力一、教学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掌握浮力和物体浸没的关系;4.能够解决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浮力和物体浸没的关系;4.相关习题。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压强和浮力。

步骤二:讲解压强1.示意图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压强,并举例说明。

如:用靠刀切水果,使用铁锥刺破木板等。

2.压强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力÷面积,并对此进行详细解释。

3.计算练习教师出示几道压强计算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步骤三:讲解浮力1.示意图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学生解释什么是浮力,并举例说明。

如:物体浮在水中,气球浮在空中等。

2.浮力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液体密度×物体体积×重力加速度,并对此进行详细解释。

3.浮力和物体浸没的关系教师向学生解释浮力和物体浸没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演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步骤四:综合练习教师出示几道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综合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并对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

四、板书设计:1.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力÷面积2.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液体密度×物体体积×重力加速度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问题。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教学目标。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第一章:压强的概念和计算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和意义。

学会使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1.2 教学内容压强的定义:压力和面积的关系。

压强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压强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

使用图形和动画展示压强的计算过程。

1.4 教学活动讲解压强的定义和公式。

进行压强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二章: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学会计算液体压强。

2.2 教学内容液体压强的特点: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液体压强的特点。

使用图形和动画展示液体压强的计算过程。

2.4 教学活动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公式。

进行液体压强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三章:浮力的概念和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定义和意义。

学会使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3.2 教学内容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公式:F = ρVg,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密度,V表示物体体积,g 表示重力加速度。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浮力的现象。

使用图形和动画展示浮力的计算过程。

3.4 教学活动讲解浮力的定义和公式。

进行浮力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四章: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

学会判断物体的浮沉条件。

4.2 教学内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物体浮沉条件: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浮起来;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沉下去。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使用图形和动画展示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过程。

4.4 教学活动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

进行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有关。

3.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3. 浮力的定义及计算公式4.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有关5. 浮力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压强和浮力现象。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压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讲解压强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

3. 讲解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压强的大小变化。

4. 引入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

5. 讲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有关,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浮力的大小变化。

6.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浮力现象。

7.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布置1. 总结压强和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压强和浮力有关,举例说明。

3. 进行压强和浮力的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压强和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实例分析,检查学生对压强和浮力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通过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探讨压强和浮力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如船舶设计、建筑结构等。

2. 介绍压强和浮力的相关研究领域,如流体力学、海洋工程等。

八、教学资源1. 压强和浮力的教学PPT课件。

压强和浮力 教案.doc

压强和浮力 教案.doc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六节浮力的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浮力的应用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了解潜水艇是如何实现上浮的;了解气球和飞艇能升空的道理。

三、德育目标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难点通过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得到或增大可利用的浮力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用具烧杯、水、橡皮泥、木快、石块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怎样?2、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二、新课教学(一)物体的浮沉条件展示挂图,创设情境,置疑: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是有的物体要下沉, 有的却上浮,这是为什么?1、演示:木块在水中上浮;石块在水中下沉;水袋在水中悬浮。

2、引导学生做物体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得出物体浮沉的受力条件。

3、比较物体和液体的密度,感知物体浮沉的密度条件。

4、组织学生在观察实验、比较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比较液体与物休的密度的大小关系的基础上,讨论并归纳物休的浮沉条件o课后习四、布置作(二) 、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或平均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来改变物体 的浮沉情况。

演示:同一块橡皮泥实心时在水中下沉,空心时在水面漂浮。

组织讨论:、橡皮泥的重力是否改变?、橡皮泥下沉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怎样? 、橡皮泥作做成空心后其排开水的多少怎么变化?所受浮力怎么变化?它漂浮时所 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又怎样?(三) 、浮力的应用实例:1、 轮船、原理:采用把物体作为“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 实现漂浮。

、介绍“排水量”,领会:满载时,排水量=船的自身质量+货物质量 、强调:同一条船在河里和海里时,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开的河水和海水的体积 不同。

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

压强和浮力的物理科目教案

压强和浮力的物理科目教案

压强和浮力的物理科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 理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3. 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4. 能够应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 浮力的原理和计算方法;3. 压强和浮力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进行解释。

引导学生理解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公式为P=F/A。

3. 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一个压强实验演示,利用一个小面积的物体和一个大面积的物体施加相同的力,让学生感受到面积对压强的影响,并观察实验结果。

4. 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解释为什么物体能够浮在液体上。

引导学生理解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强差所产生的。

5. 计算练习(2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进一步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应用实例(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应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问题。

比如,为什么潜水员可以在水下呼吸,为什么大型船只可以浮在水面上等等。

7.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物理世界。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压强和浮力的概念,了解了它们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 压强:P = F/A- 浮力的计算公式- 压强和浮力的应用六、教学资源:- 实验用具:小面积物体、大面积物体- 习题练习册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练习册上相关练习;2. 思考并回答一个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问题。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理论讲解与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压强和浮力的概念。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压强与浮力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压强与浮力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压强与浮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压强与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相关公式。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压强与浮力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投影仪、黑板、计算器、实验设备材料。

2. 实验准备:水桶、各种大小的物体、测压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展示实物,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观察到过物体在液体中浮起和沉没的现象?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引出压强与浮力的定义和公式。

压强的定义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公式为P=F/A。

浮力的定义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公式为F=ρVg,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V为物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3. 计算练习(15分钟)在黑板上给出几个计算压强和浮力的例子,请学生自主完成。

4. 实验探究(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为测量不同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和所受的压强。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5. 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为什么相同大小的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不同?为什么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6. 引申拓展(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潜水员能在水下呼吸?为什么潜水员在深海中能承受巨大的水压?要求学生自由发散思维,提出解释。

7. 小结概括(5分钟)让学生进行内容回顾和概括,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化记忆。

8. 课堂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出压强和浮力相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9.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计算题作为作业,鼓励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教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教案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教案第一节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解读课本图13.1—1、13.1—2,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

●解读课本图13.1—4、13.1—5、13.1—6的内容,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了解改变压强大小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

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

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

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引出课题。

新课教学⒈压力①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各画一图。

同学们作图时,教师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②学生画完后,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有关。

3.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2.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3. 浮力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4.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有关。

5.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大小影响因素;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大小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压强和浮力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大小影响因素。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和浮力的原理。

3. 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学基础知识,为新课学习压强和浮力做铺垫。

2. 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大小影响因素,结合实验演示进行讲解。

3. 讲解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大小影响因素,结合实验演示进行讲解。

4. 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压强和浮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压强和浮力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的掌握情况。

2. 注重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问题探讨和实际应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3. 结合课后访谈或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知识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讨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

3. 开展校园科普活动,如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等,提高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兴趣。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第一章:压强的概念及其测量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使学生掌握压强的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

压强的计算:压强= 受力/ 面积。

压强的测量工具:压强计、压力计。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1.3 教学活动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演示压强计和压力计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压强。

学生讨论如何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地计算压强。

学生能正确使用压强计和压力计。

学生能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浮力原理及其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使学生掌握浮力的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计算:浮力= 排开的流体重量。

浮力的测量工具:浮力计。

浮力的单位:牛顿(N)。

2.3 教学活动讲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演示浮力计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

学生讨论如何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地计算浮力。

学生能正确使用浮力计。

学生能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自行车轮胎气压的调节、船只的载重等。

3.3 教学活动讲解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出其他压强和浮力的应用实例。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调节自行车轮胎气压、模拟船只载重等。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能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压强和浮力的实验探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压强和浮力的规律。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的能力。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一、教材分析1.1 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压强和浮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压强和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掌握压强和浮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2.1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压力、重力等基本概念,对受力分析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2 学生认知特点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善于从直观事物中获取信息,对于实验和观察有较高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实验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2 教学难点(1)压强和浮力的计算方法。

(2)如何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4.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压强和浮力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2 讲授法:教师讲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4.3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讨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和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5.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压强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5.4 课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6 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 压强与浮力 教案

初中物理 压强与浮力 教案
3.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演示2】:如右图1甲、乙
【分析】:如右图2
教师启发学生分析得出F浮=F向上-F向下;方向:竖直向上。
【演示3】:如右图3:(反证浮力产生的原因)。
4. 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也受到空气对
它的浮力。如气球
四.小结;
五、练习P178 1、2、3、4、5。
六、作业:本节《同步练习》
实验研究浸没在液体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浮力)
三.新课讲授
1.研究什么是浮力
【演示1】:把乒乓球放入水中后放手。
【学生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据P176图12-1实验研究得出浮力的概念及测量方法: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G-F(称量法)
2.讨论物体沉浮的条件
如右图:
F浮<G(下沉)F浮=G(悬浮)F浮>G(上浮)F浮=G(漂浮)
重点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
浮力的综合计算。
教具
演示
弹簧秤、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仪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识,为本课的教学内容服务:1.密度:ρ=m/V;
2.压强:P=F/S;3.液体压强:P=ρgh;;4.重力:G=mg.
二.复习指导:
1.用“称量法”测出浮力,(用物体在空气中时的示数(G)减去在液体中的示数(F),即可求出物体在该液体中所受浮力,并可进一步求出该物体的体积和密度。(公式:F浮=G-F)
2.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P178图12-6浸没在水中石块受到浮力)
(1)介绍实验器材。(2)观察的现象。
(2)分析实验:F浮=G-F=0.93牛-0.33牛=0.6牛
G排=G总-G桶=0.85牛-0.25牛=0.6牛

压强与浮力实例教案

压强与浮力实例教案

压强与浮力实例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这两个物理概念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1. 水槽2. 水3.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长方体等)4. 弹簧测力计5. 砝码6. 尺子三、实验步骤1. 将水槽填满水。

2. 调节水槽的水深,使得水的深度不同。

3.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一个支架上。

4. 选择一个物体(如球),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5. 重复步骤4,选择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实验。

6. 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7. 通过测力计的示数和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计算压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并进行比较。

2. 分析浮力与物体形状、密度之间的关系。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物体所受的压强大小,并进行比较。

4. 分析压强与物体形状、密度、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向上的浸没力,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重量。

2. 浮力与物体形状、液体密度以及液体的深度有关。

3. 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会浮起。

4.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大小等于受力的大小除以受力面积。

5. 压强与物体形状、物体密度以及受力面积有关。

通过本实验的实际操作,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并加深对其应用的理解。

同时,本实验还锻炼了学生观察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可以深入探讨压强和浮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拓展练习1. 请根据实验结果,选取不同形状和密度的物体,计算它们在不同深度水中所受的浮力和压强,并进行比较。

2. 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在液体中,形状相同但密度不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和压强之间的关系。

以上为压强与浮力实例教案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此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

压强与浮力教案

压强与浮力教案

压强与浮力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压强与浮力的概念,掌握计算两者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压强与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压强与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白板、标尺、水杯、砝码、小玻璃球等;2. 课件:相关的图片和示意图。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可以用一个生动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可以展示一个小玻璃球浮在水中的情景,并询问学生为什么小玻璃球会浮起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步:概念解释与示意图呈现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老师向学生解释浮力和压强的概念,并呈现相关的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 浮力的概念:当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上方面积相等的部分产生向上的作用力,称为浮力。

示意图:一杯水中浸泡一个物体,上方有一个箭头表示浮力的方向。

2. 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称为压强。

示意图:一个力作用在一个面上,面上有一些小方格,表示单位面积。

第三步:浮力的计算1. 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当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时,物体会处于什么状态?回答:物体会悬浮在液体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示意图:标注物体的重力向下,浮力向上。

2. 告诉学生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所受的压强乘以物体的表面积。

公式:F浮= ρ液体 × g × V物体其中,ρ液体代表液体的密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V物体代表物体的体积。

3. 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示浮力的计算。

例如,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上下移动,观察水的反方向运动,并让学生计算水对杯子底部的浮力大小。

第四步:压强的计算1. 引导学生思考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当物体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等于液体的压强时,物体会处于什么状态?回答:物体会处于平衡状态,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示意图:标注物体的重力向下,液体的压强向上。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

3.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影响压强的因素3. 浮力的产生原因及计算公式4. 影响浮力的因素5.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浮力的产生原因、计算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压强和浮力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和浮力的产生原因及应用。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压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压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巩固压强的概念。

4. 引入:通过讨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

5. 讲解: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6.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巩固浮力的概念。

7. 应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附件:1. 压强实验:使用U型管、金属块等器材,观察金属块在U型管中产生的压强。

2. 浮力实验:使用浮力计、物体等器材,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压强和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压强和浮力基本概念的理解。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压强和浮力概念、实验过程和应用实例的课件。

2. 实验器材:准备压强实验和浮力实验所需的器材,如U型管、金属块、浮力计、液体等。

压强浮力教案

压强浮力教案

压强浮力教案教案标题:压强浮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计算压强和浮力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浮力的存在,并理解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实验观察和验证浮力的存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出浮力的概念,并与压强进行比较,引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验证浮力的存在,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浮力的大小。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压强和浮力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对于船只、潜水艇等物体的应用,并展示相关实例,拓展学生对于浮力的应用理解。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压强和浮力的重要性及应用。

四、教学手段:1. 实验器材:水槽、不同重量的物体、测量工具等。

2.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应用。

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内容。

2. 练习成绩:通过练习题的成绩评定学生对于压强和浮力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同时,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影响压强的因素3. 浮力的产生原因及计算公式4. 影响浮力的因素5.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强的计算方法,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难点:影响压强和浮力的因素,浮力产生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压强和浮力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和浮力的现象。

3.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和浮力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3. 实验演示:演示压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的现象。

4. 讲解: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5. 实验演示:演示浮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浮力的现象。

6. 应用实例: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7.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压强和浮力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9.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压强和浮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重点关注学生对压强和浮力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和浮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程设计、环境保护等。

2. 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 实验器材:压强计、浮力计、液体等。

3. 网络资源:相关教学视频、动画、案例等。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影响压强的因素3. 浮力的产生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4. 浮力的计算公式及应用5. 物体的沉浮条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浮力的产生原因、计算方法及应用。

2. 难点:压强和浮力的综合应用,物体的沉浮条件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压强和浮力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压强和浮力的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的好奇心。

2. 理论讲解:介绍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及计算公式。

3. 实验演示:进行压强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原理。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压强和浮力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压强和浮力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如船舶设计、建筑结构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和浮力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医学、环保等。

七、课程思政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

2. 教育学生珍惜资源,关爱环境。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难点】
1.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解释有关压强
的现象.
2.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点梳理】
1.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物体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压强的定义式:p=_______.对于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压强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1Pa=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_______;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_______;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_______.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___重____力的作用.
6.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①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②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③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7.由于大气层受_______力的作用,所以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这种压强叫_______压强.历史上最早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叫_________________.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的科学家____________完成的.人们通常把相当于_______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约等于_______Pa.
8.大气压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_.
9.机翼的升力: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_;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_______,这一压强差产生压力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
【例题精析】
考点1压力和重力
1.(2012.巴中)如图所示,重50 N的物体A静止在
斜面B上,对斜面B的压力为40 N.作出物体A受到的
重力及物体B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考点2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强的定性分析
2.(2012.烟台)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
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了
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4.(2012.常州)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5.(2012.台州)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 )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6.(2012.淮安)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p不变,f变大
B.F、f不变,p变大
C.F变小,p、f变大
D.F、f不变,p变小
考点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7.(2012.黄石)下列现象中哪一个起到了增大压强的作用( )
A.铁轨铺在一根根的路枕上
B.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
C.斧头、剪刀等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
D.背书包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是细绳
考点4压强的定量计算
8.下表是某种型号自行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某同学到学校的路程是3.6×103 m的平直路面,骑车从家到学校的时间约为20 min,该同学的质量是40 kg.求该同学骑车上学时:(g取10 N/kg)
(1)平均速度.
(2)对地面的压强.
(3)自行车后座能携带物体的质
量.
考点5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9.(2012.宿迁)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人酒精中.U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法.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过_____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
考点6液体压强的特点
10.(2012.黑龙江)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
乙两圆柱形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_______F乙,p甲_______p乙.(>/=/<)11.如图,关于液体中a、b、c、d四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的压强最大
B.b点的压强最大
C.c点的压强最大
D.d点的压强最大
考点7大气压强及其测量
12.(2012.淮安)如图所示,塑料瓶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瓶口,压紧后倒置,瓶中的水和纸都不会下落,是因为_______的作用.若此时在瓶底用针扎一小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13.(2012.南通)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则大气压的值可以表示为p=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偏大/不变/偏小).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甲/乙)注射器,理由是_______.
考点8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4.(2012.淮安)火车站台边缘处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当火车急速驶过车站时,使安全线以内的空气流速_______,压强_______,易发生安全事故.(增大/不变/减小)
15.(2012.无锡)在玻璃瓶里装一些红色的水,取一根两端
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并从管子
上端吹入少量气体.这样小明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物理
实验演示器,当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液面
升高,这说明______________;取一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如图所示.发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这说明______________;将瓶内灌满水,塞紧塞子,用力挤压瓶子,发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这说明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