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直丝弓矫治Angle氏Ⅱ类Ⅰ分类非减数病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安氏Ⅱ 1类错骀畸形非减数矫治的临床观察

安氏Ⅱ 1类错骀畸形非减数矫治的临床观察

所有病例在经过 1 5 2 1 个月矫治后上下牙列排
齐, 前牙覆骀覆盖正常, 磨牙关系中性 。矫治前后侧
面型变化明显( 见表 1。 )
典型 病例
调整 中线 . 并配合轻力 Ⅱ 牵引 , 类 最终达到前牙覆骀 覆盖正常 , 磨牙关系中性。 矫治时间 1 个月( 5 矫治前
后面骀像见图 16 。 -)
15 0
安氏 Ⅱ 类错昭畸形非减数矫治的临床观察 1
马 佳君 陈 敏 .
( 天津市 口腔医院正畸科 , 1 天津
[ 关键词 ] 安氏 Ⅱ 类错骀 畸形 ; 非减数矫治 ; 畸 正 [ 中图分类号 ] 7 3 R 8 [ 文献标识码 ] B
30 4 ;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 00 12
2 结果
P< 0l O.
氏Ⅱ 类骨面型。矫治过程 : 采用直丝 弓矫治技术。 利 用 非减 数矫 治 的方 法进行 矫 治 。在分 别使 用 O . 3 m 0 5m 0 0m m、. m、. m镍钛 圆丝 、. m、. m 3 4 O 0m 0 5m 4 4 镍钛方丝将上下牙列基本排齐后 .使用 O 5 m不 . 4m 锈钢方丝以滑动法关闭上下牙列 的散在间隙,适当
维普资讯
20 年 3 o7 月
3 I
JU N LO INI E IA NV R IY O R A FTA J NM DC LU IE ST
天 科 学 报 津医 大 学
M a r Va 7 o . M 1 . 1
30 银钟. 1 拔牙矫治与菲拔牙矫 治f 】 M. : 西安 世界 图书出版西安公
司 .0 3:2 4 20 4— 3
[] H r e G.c ot tr r tnad us ump fe hne 2 e hyH I iro h ea i be e m lcac s n s o t co n s q i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11例临床研究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11例临床研究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11例临床研究
谷芳;陈正国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刊》
【年(卷),期】2012(14)11
【摘要】目的:观察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病例的临床效果,为探索更加高效、切合中国人特点的矫治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2月泰州市中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1例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病例,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在矫治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将测量结果进行对
比分析研究.结果:11例病例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分析显示,本方法能有效改善面部侧貌,最大限度回收上前牙,测量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0.01),疗程最短12个月,最长16个月,平均14.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性能高效,操作简便、可控,易于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1926-1927)
【作者】谷芳;陈正国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口腔科,泰州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口腔科,泰州22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5
【相关文献】
1.Activator与MBT直丝弓矫治器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 [J], 张衍蓉;陈杰;张大华;刘虎
2.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颌的临床研究 [J], 赵伟
3.唇侧活动翼托槽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效果对比[J], 潘伟霞
4.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比较 [J], 刘晓莉; 谭广有
5.MBT与Z2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曾红梅;周学军;杨忠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BT 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II 类1 分类错牙合中的效果分析

MBT 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II 类1 分类错牙合中的效果分析

安氏II类1分类错畸形是指上下颌矢状不对称,上颌前牙唇牙弓狭窄,下颌正常,伴有程度不等的深覆牙合和深覆盖,是口腔正畸科常见疾病[1]。

MBT(mcliaughlinbennett trevisi,MBT)直丝弓矫治系统的上前牙托槽加大了根舌向转矩,矫治后能到达理想的前牙整体内收及唇组织的变化。

该技术操作简单,简化了矫治弓丝的程序,使牙齿的整体移动和组牙滑动有机结合,在正畸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该文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28例安氏II类1分类错患者的直丝弓矫治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DOI:10.16662/ki.1674-0742.2017.01.058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II类1分类错中的效果分析陈保成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口腔科,北京102488[摘要]目的对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II类1分类错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8例安氏II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

结果经MBT直丝弓矫治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上下牙排列整齐,前牙覆盖正常,治疗前开牙台(7.43±1.52)mm,治疗后(2.30±1.14)mm。

通过X线投照测量,水平方向SNA角平均增大1.65°。

U1-SN术前(114.72±9.74)°、术后(105.12±8.15)°,U1-L1术前(112.58±9.12)°、术后(122.83±7.56)°,L1-MP术前(78.54±6.72)°、术后(81.56±6.62)°。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疗效分析

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疗效分析

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错畸形患者16例,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程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SNA角、SNB角、ANB角、Wits值,上下牙唇倾度UI-NA、LI-NB,矢状向位移UIE-PTV、UIA-PTV、LIE-PTV的变化。

结果:矫治后ANB角、UI-NA、LI-NB、UIE-PTV、UIA-PTV、LIE-PTV、Wits值较矫治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既符合最佳自然六项标准理论,提高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矫正效果,又能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矫治后痛苦,是值得临床正畸临床医师推广的一门新技术。

标签: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错畸形;托槽上世纪70年代开始,Andrews设计了直丝弓矫治技术,该技术以最佳自然六项标准理论为基础,其优点为操作简单,矫正结果准确[1]。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传统的直丝弓矫治器存在摩擦力大,支抗难控制的不足。

因而近年来不断出现一些改良的直丝弓技术,如Tip-Edge、MBT自锁托槽等,然而这些改良仅仅限于局部或单一的,部分改良技术甚至修改重要托槽数据以利于牙移动,这违背了直丝弓的精准要求[2]。

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是近几年推出的系统性改良直丝弓矫治技术。

该技术所用的矫治器较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使用更便捷,在无口外力和种植体状态下,还能自如控制支抗,从而减少不适感,提高了矫治速度,缩短了疗程,深受患者及正畸医生的欢迎。

本研究对16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矫治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例错畸形患者,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12~17岁,平均(15.6±2.6)岁。

纳入标准:均为安氏Ⅱ类Ⅰ类错畸形;上颌轻度前突,伴有深覆盖,牙列轻度拥挤;无颞下颌关节病及外伤史;无正畸治疗;非拔牙矫治;无口腔不良习惯。

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邸畸形的疗效分析

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邸畸形的疗效分析

之间,或牙列整齐,没有严重的拥挤或间隙 ; 两侧磨牙与 尖牙关 系相 对较远 ; 牙周控 制在 轻度牙周 炎范 围内 。 ・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 后临床效果 比较情况 ( 月 、m m)
3 讨论
临 床上正 畸矫正 牙齿 的方法有很 多种 ,主要 以牙齿功 能 矫 治 是 正 畸治 疗 中的 重 中之 重 ,对 于这 种 功能 正 畸矫 正 分 为活 动 式矫 治 和 固定 式矫 治 两种 ,都 对 安 氏 Ⅱ类 1分 类 错 邸畸形 患者有一 定 的正畸效 果 p 】 。安 氏 Ⅱ类 1 分类错 邸畸形 临床 表 现 大多 为 上颌 前 突 ,下颌 后 缩 ,伴有 前 牙 覆合 和 前 牙 覆盖 的症 状 ,其治 疗 时尤为 注意 要增 强上颌 磨牙 的支 抗 , 临 床上 一般 用腭 横杆 、n a n c e 弓等 口内装 置 和 口外 弓 、 口外 J钩等 口外装 置 ,虽 然这 些 装置 均 能起 到一 定 的正 畸效 果 , 但 是 由于装 置 具 有 明显 的 不适 感 ,和 患者 之 间 的配合 度 不
第 一期 使 用传 动 直 丝 弓托槽 ( 及 双面 管均 采 用杭 州 新 牙齿 科 材料有 限公 司生 产 ) ,用镍 丝 弓将 前牙 排 齐 ,同时使 用澳
的发病 率 高 达 2 6 % 以上 。传 动直 丝 弓矫 正器 以及 临 床使 用 技 术是 由我 国正 畸界 专 家林 久 祥教 授 经 多年 探 索研 发 出 来 均 有 中 国 自主知 识 产权 的技术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部 在2 0 0 8 年 7月 l 1日将 该仪 器 设 备 和技 术 列 入十 年 百 项推 广技 术 中 。本 研 究针 对我 院 自 2 0 1 1年 l 2月 至 2 0 1 4年 2

MBT直丝弓和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比较

MBT直丝弓和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比较

MBT直丝弓和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比较张郁;安志彬【摘要】目的研究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和MBT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头影测量项目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安氏Ⅱ类1分类深覆牙合患者34例.分别用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MBT组)和传动直丝弓矫治器(传动组)进行治疗,每组各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头影测量项目和软组织水平. 结果两组在头影测量项目角度和线距,以及软组织变化方面,在治疗前后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但传动组较MBT组更显著;两组治疗后平均咬合打开时间,传动直丝弓组(4.12±0.48)月小于MBT直丝弓组(7.18±0.57)月(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可以快速打开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同时可以内收上颌切牙解决前倾、深覆盖问题,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但转矩的表达仍有不足.【期刊名称】《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年(卷),期】2017(045)005【总页数】4页(P503-505,522)【关键词】传动直丝弓矫治器;MBT直丝弓矫治器;安氏Ⅱ类错牙合;头影测量项目【作者】张郁;安志彬【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口腔科,陕西汉中723000;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口腔科,陕西汉中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可以快速打开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同时可以内收上颌切牙解决前倾、深覆盖问题,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但转矩的表达仍有不足。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牙槽骨前突、上前牙唇倾,造成开唇露齿,患者为凸面型,严重影响美观[1]。

正畸治疗通过拔牙内收上前牙,减少牙槽骨的突度,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从而改善患者的面部情况[2]。

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不仅需要保护上颌磨牙的支抗、内收上前牙,还要使用Ⅱ类颌间牵引矫正Ⅱ类磨牙关系[3]。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是由我国林久祥教授研究的新一代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了传统Begg细丝弓和直丝弓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自锁托槽和Tip-EdgePlus直丝弓的优点[4]。

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正II类错畸形的临床对比评价

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正II类错畸形的临床对比评价

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正II类错畸形的临床对比评价引言随着牙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被用于矫正不良牙齿。

其中,直丝弓和方丝弓矫治技术是两种常见的技术。

它们可以修正多种不同类型的错畸形,包括 II 类错畸形。

本文将讨论这两种技术在矫正 II 类错畸形的效果,并进行临床对比评价。

直丝弓矫治技术直丝弓矫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牙齿矫正方法。

它通过将一根贯通所有牙齿的钢丝放在牙齿的槽内,然后通过调整钢丝来移动牙齿,以达到矫正牙齿的目的。

直丝弓适合各种常见的错畸形,包括 II 类错畸形。

方丝弓矫治技术方丝弓矫治技术是另一种牙齿矫正方法。

与直丝弓不同,方丝弓需要在牙齿的槽内放置两根分别贯穿上下牙齿的钢丝,然后通过调整钢丝来移动牙齿。

方丝弓适合需要增加矫治力的情况,包括 II 类错畸形。

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对比分析直丝弓和方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正 II 类错畸形时的效果。

我们将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招募 60 名患有 II 类错畸形的患者。

我们将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直丝弓组和方丝弓组。

矫治时间将持续两年,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

在每次随访之后,我们将用牙列模型、X 射线和临床照片评估每位患者的矫治进展。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矫治效果进行评估:1.牙齿移动范围;2.牙齿矫正时间;3.矫治后牙齿的保持能力。

结果经过两年的治疗,我们发现直丝弓组和方丝弓组的矫治效果都非常好。

在牙齿移动范围方面,方丝弓组的效果略好于直丝弓组。

但是,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在矫治时间方面,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矫正后牙齿的保持能力方面,方丝弓组的效果比直丝弓组要好。

讨论本次研究显示,无论是直丝弓还是方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正 II 类错畸形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方丝弓组的矫治效果在牙齿移动范围和矫正后牙齿的保持能力方面略好于直丝弓组。

但是,两种方法的差异并不显著。

在选择使用哪种矫治技术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患者的口腔状况、治疗费用、矫治时间等。

传动直丝弓技术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中的临床应用

传动直丝弓技术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中的临床应用

传动直丝弓技术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了解并观察传动直丝弓技术和mbt直丝弓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错颌中的异同以及各自的优势。

方法:选取兰州市某院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使用不同的技术对安氏ⅱ类错颌进行矫治。

一组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而且不采用任何的辅助装置;另一组使用mbt直丝弓技术配合平面导板和摇椅弓,然后对二者的治疗时间和打开咬合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的患者,其疗程的平均时间和打开咬合的平均时间,都比使用mbt直丝弓技术配合平面导板、摇椅弓的患者短,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时,相比mbt直丝弓技术具有成本低、治疗时间短、效果好的优点。

关键词:传动直丝弓技术 mbt直丝弓技术安氏ii错颌【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89-01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是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属于新一代的直丝弓矫技术。

这项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托槽设计方面进行了改进,改进具有创新性,改进之后该项技术兼有tip-edge plus托槽和自锁托槽的所有优点。

该项技术最适合对安氏ⅱ类的错颌进行矫正。

本篇论文主要是比较两类临床错颌胶质技术在实际使用中的差异,一类技术就是传动直丝弓矫治术,另一类就是mbt直丝弓技术,并且观察两类技术在临床上使用时各自的优点。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

选取兰州市某院正畸科的患者共40例,就诊时间均在2009年,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8例。

在这些患者中,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16岁,平均年龄为13.8岁。

错颌种类都是下颌后缩为主,都是安氏ⅱ类错颌,前牙深覆牙颌为三度,减数4个第一前磨牙。

严重骨性的安氏ⅱi类错颌的患者没有被选进本次研究。

1.2 治疗设计。

将这4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0名。

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及口外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

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及口外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

间 5个 月 ,并且 能达到 较好 的矫 治效果 。 【 关键 词 l传 动 直 丝 弓;正畸 ; 口外 弓支抗 ;安 氏 【类错矜 I
中 图分类 号 :R 8 73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14 (02 2 01 - 2 6 1 8 9 2 1)2 - 0 9 0
D rv t aghtW ie O rhodontc Tec ie Sri r t i hni quea nd Ext a r lAr h Anc r gei Corec i r o a c ho a n r ton f o Angl a s I i son e Cl s 1D  ̄ i Lm aoc l son l cui
c re to fca s 7 iiin t om eh d lsi c to fy u g paint t i e e e or ci n o ls i v so w t o sofca sf ain o o n te swi df rnc .M e h s 2 te t t g eCls Ⅱ m ao cuso d i h t od 3 painswihAn l a s lc l in d fr i o n ainsw eer n o ydv d dit r u s we er mo e a ilr rt rm oa n a db lrf s rsc n rmol s t e eo m t i y u gp te t r a d ml ii e ot g o p , r e v d2m xlayf s e l a d2m n iu a rto e o dp e yn n wo i p r i r a ,h
2 1 年 8月第 1 卷 第2 期 02 0 2
・论
著 ・ 1 9

传动直丝弓技术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分析

传动直丝弓技术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分析

传动直丝弓技术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分析梁姝恒【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24(22)13【摘要】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细丝轻力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筛选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诊断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并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非拔牙矫治的患者15例,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软硬组织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5例患者平均矫治疗程为(17.72±1.54)个月,矫治后上下前牙内收明显,尖牙和磨牙关系达到中性,软组织侧貌改善。

15例患者治疗后SNA角、ANB角、U1-SN角、U1-NA距、U6-RL距均减小,U1-L1角、L6-RL距增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非拔牙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轻力细丝可快速倾斜移动牙齿,充分利用口内支抗,且无牙根吸收等正畸并发症的发生。

【总页数】4页(P33-36)【作者】梁姝恒【作者单位】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相关文献】1.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分析2.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中的应用效果分析3.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中的临床效果评价4.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中的临床效果研究5.MIA技术联合MBT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美观效果及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矫正的临床疗效观察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矫正的临床疗效观察
M B T直丝 弓矫治技术 ,在矫 治技术 等方 面无组 内差异 。患 者矫 治前后 均 在 同一 台头 颅定位 仪拍 摄 头颅 侧位 定 位片 , T U L—E P显 著减小 ( P< 0 . 0 5 ) ,T L L—E P及 O v e r j e t 无 显著变化 。
衰 1 治疗 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比较 ( ± s 。t J
安氏I I 类1 分类错 合是错 合畸形 中发病 率较 高 , 其 特 点包括 :远 中磨 牙 关 系 ,上下 颌 骨 明 显不 调 ,开 唇 露 齿 , 侧貌外形表现 为凸面 型 ,且代表 上下领 关系 的 A N B / 。 ,一 般均大于 5 。 。它不仅影 响患者 的面部美观 , 矫 治起来 相对 困难 …。对发育已完成 的成 年患者 只能 采用牙齿 代偿性 矫 治或正颌外科治疗 ,回顾 性研 究 2 0例进 行 M B T直丝 弓 固 定矫治 的安 氏 n类 1 分类错 牙合 成人 患者 , 现报道如下 。
变化无 统计学 意义;软组织的变化主要为上下唇相对于审美平面的位置变化 。结论 :M B T直丝弓矫治成人安 氏 I I 类1 分类错牙合畸形 可改 变牙齿 位置及 软组织侧貌 。疗效满意。
【 关■调 】 M B T直丝弓矫治技术 ;成人 ;安 氏 I I 类1 分类 ; X线头影测量 【 中图分类号 】1 1 7 8 3 . 5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1 9 — 0 0 4 2 — 0 2
治疗前后 S N A角、S N B角 、A N B角变 化不大 ,S N B角 较治
疗前增大 ,但 A N B角较 治疗前 减小 ;L 1 一 M P角较 治疗 前 减小 ,有显著性差异 ( P< 0 . 0 5 ) ,提示 : 下颌角前伸 。 u 1 一s N较 治 疗 前 明显 减 小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P< O 。 o 5 ) 、U 1 一L 1 治 疗 前 增 大 ,有 高 度 显 著 性 差 异 ( P< 0 . 0 1 )。 提示 :上颌双侧 拔牙 治疗 后将 近 中移动 上颌磨 牙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观察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观察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观察廖烈卡【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错牙合畸形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20例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矫治.结果 20例患者中,拔牙矫治12例,疗程13~20 个月,平均16个月,非拔牙矫治8例,疗程5~14个月,平均8.5个月,矫治疗程短、效果满意.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用于各类错牙合矫治都有良好的矫治效果,是一项操作简单、快捷、高效、实用的先进矫治技术.【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1(006)004【总页数】3页(P319-321)【关键词】正畸;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错(牙合)【作者】廖烈卡【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市,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固定矫治作为一种高效能的矫治技术,已经成为目前解决错牙合畸形最常用的方法[1]。

翻开现代口腔正畸学一百多年发展史,几乎所有疗效显著、应用广泛的矫正器及技术均是由发达国家发明的。

在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消化国外先进矫正器及其相关技术,经过20余年的探索和努力,这些技术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我国正畸界在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在努力自主创新。

由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林久祥教授创始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直丝弓矫正器及技术-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及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林教授还提出了应用该矫正器的传动力及传动效应的创新性理论[2]。

该系统包括超低摩擦设计模式的托槽,兼容了自锁托槽及Tip-EdgePlus托槽的优点。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作者应用此项技术治疗错牙合病人2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挑选已完成正畸治疗的患者20例,年龄12~28岁,男8例,女12例。

拔牙矫治12例,非拔牙矫治8例。

安氏Ⅰ类错牙合6例,Ⅱ类错牙合8例,Ⅲ类错牙合6例。

1.2 主要材料传动直丝弓托槽、颊面管(杭州新亚齿科材料有限公司),澳丝(澳大利亚Wilcock公司),不锈钢方丝、橡皮圈(美国3M公司),热激活镍钛丝、结扎丝(国产)。

安氏Ⅱ类牙齿畸形矫治术中应用传动直丝弓治疗牙齿畸形30例临床观察

安氏Ⅱ类牙齿畸形矫治术中应用传动直丝弓治疗牙齿畸形30例临床观察
( 3 M公 司) 、 传 动直丝辅弓镍钛丝 、 结扎 钢丝 、 橡皮 圈( 杭 州 新
值 均 明 显低 于 矫治 前 . 矫 治 前 后 比较 差异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T > 2 . 5 , P < O . 0 5 ) , 矫 治后 S N B角 、 U 1 一 L l 角、 MP — S N、 U 6 一 P P距 、 L 6 一
安 氏 Ⅱ类 牙 齿 畸 形 是 临 床 常 见 的 牙 齿 畸 形 .常 规 采 用 T i p — E d g e 差 动 直 丝 弓矫 治 术 、 MB T直 丝 弓矫 治 术 和 方 丝 弓矫 治技术进行治疗… 上 述 矫 治 技 术 均 有 国外 口腔 医 疗 界 中引 入, 我 国 国 内新 发 明 了 一 种 新 的 牙 齿 畸形 矫 治 技 术 “ 传 动 直 丝 弓矫 治 术 ” . 在 国 际 口腔 医疗 中 影 响 中 法 . 传 动 直 丝 弓矫 治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我院 2 0 1 1 年 4月 2 0 1 3年 4 口腔 科 安
2 结 果
氏 Ⅱ类 牙 齿 畸 形 患 者 3 O例 . 全 畸治疗史 、 深 覆 颌 I度 及 其 以 上 的 患 者 纳 入 研 究 。排 除 牙 周 中重 度 炎 症 患 者 。其 中 男 l 4例 , 女1 6例 , 年 龄 1 O ~ 4 0 ( 1 3 . 2 4  ̄ 3 . 6 1 ) 岁, 深覆颌深度 5 - 1 0 ( 7 . 8 5  ̄ 3 . O 1 ) m m。 1 . 2 治 疗 方 法 ( 1 ) 传 动 直 丝 弓颊 面 管 、 托槽 ( 杭 州 新 亚 公

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比较

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比较

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错牙合畸形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主要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双侧前牙反颌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美学外观。

寻找有效的矫治方法成为口腔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作为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常用器械,其效果备受关注。

直丝弓矫治器采用高强度金属丝弓,通过对牙齿施加力量来实现牙齿移动,具有矫治过程短、舒适度高等优点;而Begg矫治器则主要依靠活动板和弹簧来实现牙齿移动,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目前对于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中的疗效比较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这两种矫治器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中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比较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在治疗该类错牙合畸形中的表现及疗效差异,为临床医生在选择矫治器时提供科学依据。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牙齿错颌畸形,患者常伴有咬合不齐、面容不对称等问题,对患者的外貌和功能造成影响。

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是常用的矫治器之一,但它们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方面的效果尚未明确。

本研究旨在比较直丝弓矫治器和Begg矫治器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中的疗效和优劣,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促进患者的口腔健康与美观。

2. 正文2.1 直丝弓矫治器的特点和应用直丝弓矫治器是一种常用的牙齿矫正器具,其主要特点包括结构简单、佩戴舒适以及调节方便。

直丝弓矫治器采用直线弹簧的原理,通过施加合适的力量来对牙齿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矫正的效果。

直丝弓矫治器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定制,提高了矫治效果的个性化。

MBT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的疗效分析

MBT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的疗效分析

MBT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MBT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2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通过矫治后,全部上颌前牙前突下颌后缩的症状明显改善,上下牙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尖牙关系呈中性牙合关系,上下牙列中线对齐,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

矫治时间为20-25个月,平均23个月。

结论:MBT矫治技术是一种高效率的先进的矫治技术,它可用于安氏Ⅱ类Ⅰ分类的矫治,特别是在精确定位牙齿、合理使用矫治力、简洁有效治疗程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效果理想,疗程较短,操作简便,是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的先进矫治技术。

[关键词]MBT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安氏Ⅱ类Ⅰ分类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典型症状为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上前牙前突、下颌后缩等。

近年来,随着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不断增多,迫切需要高效率的矫治技术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

MBT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的一门新技术,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MBT直丝弓矫治器是Edgewise的一种改良,是根据Andrews6项牙合标准而设计的,在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不仅继承了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共同特征,并在精确定位牙齿、合理使用矫治力、简化治疗过程等方面有独特的优点。

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以进一步探讨MBT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42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其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12~17岁,平均年龄14.2岁。

所有患者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上前牙前突、深覆牙合、深覆盖、磨牙远中关系。

下颌后缩,软组织侧貌呈凸面型。

其中上牙列轻度至中度拥挤,下牙列中度至重度拥挤,下颌平面角正常或低角。

Tweed_Merrifield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正AngleII类错_的临床分析

Tweed_Merrifield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正AngleII类错_的临床分析

头帽牵引钩, 还可用口外弓加强支抗。( 2) 牙列矫正, 纠正上 牙合前突, 关闭间隙, 后牙移动到位, 及纠正深覆牙合, 深覆盖。下 牙 牙合弓治疗包括切牙竖直, 主要通过向近中移动磨牙关闭间 隙, 支抗预备及牙根平行获得稳定状态。( 3) 牙列调整至切牙 排齐, 牙合关系呈 类关系, 全部牙列无间隙。( 4) 牙列恢复: 采 用 H aw ley 氏保持器或压模保持器保持 1 年以上。 1 3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 10 0 统计分析软件做配对 t 检 验分析。
P < 0. 01
2 3 治疗前后颌骨位置描迹图比较显示, 治疗后上颌前牙 段向后向上移动, 下颌向前移动, 下颌切牙直立, 下颌磨牙向 前移。
3 讨论 3 1 T w eed-M err ifield 方 丝弓 矫治技 术特 点是移 动牙 的 定向力系统的应用。定向力定义为可控制的力, 其特点是使 牙与周围环境建立最为协调的关系。应用力系统来控制下后 牙和上前牙至关重要, 各个力的合理矢量应向上向前, 有利 于骨骼改建, 尤其对 II 类错牙合牙槽前突的矫治更如此。因此 临床医师必须控制下颌平面和牙合 平面 [2,3], 下颌后牙必 须是 没有伸长的前移来促进 I I 类关系的矫正, 上颌磨牙的 垂直 高度一定要保持不变。 3 2 有顺序的粘带环或粘托糟, 由于托槽间距长, 有利于 弓丝发挥作用, 同时可储备力使矫治目标更快实现 [4]。 3 3 该系统全部采用方丝, 能很好的控制牙齿在三维方向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观察组 56 例 为在我院住 院自愿要 求终止妊娠 的孕 16~ 27 周的孕妇, 无肝肾疾病、急性全身性疾病及其它 利凡诺中引禁忌证。有 1 次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 剖宫 产距此次妊娠时间 7 个月~ 6. 5 年, 平均 ( 3. 85 0. 92) 年, 其中 1 年 2 例, 1~ 2 年 7 例。年龄 ( 29. 6 4. 7) 岁, 孕周 ( 21. 4 7. 3) 周, 孕次( 2. 6 0. 9) 次, 产次 ( 1. 9 0. 6) 次。在

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在AⅡ类Ⅰ分类错合畸形拔牙矫正病例中的应用

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在AⅡ类Ⅰ分类错合畸形拔牙矫正病例中的应用

丝弓 矫正器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为临床推广提供科 2 结 果
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 实验 组 治疗 周 期 1 2 ~2 0 J "  ̄

平均疗程1 6 . 2 个
作者简介 :张利 ( 1 9 7 7 一) ,男,甘肃人 ,本科 ,主治 医师 , 研 究方向 :口 腔正 畸
全科 口 腔 医学杂 志
T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t r a n s mi s s i o n s t r a i g h t wi r e a p p l i a n c e i n t h e c o r r e c t i o n o f t o o t h e x t r a c t i o n i n t he c a s e o f A c l a s s I I
齿严重前 突或拥挤导致上颌 第一双 尖牙和 两个下颌 第二双尖 牙被拔除 。按照 入院顺序 随机 分为实验 组和 对照 组 ,各2 0 例。实验 组通过传 动直 丝 弓矫正 器进 行修 复。对照组通过滑动直 丝 弓矫 正器进行修 复。结 果 实验
组平 均疗程1 6 . 2 个 月,对照 组平 均疗 程2 4 . 2 个 月,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尸<0 . 0 5 ),说 明传 动直 丝 弓矫正 器相 对滑动直 丝 弓矫正 器 ,在AI I 类 1分类错合畸形拔 牙矫 正病例 中能有 效缩短疗程 ,并且在 医惠满意率 上无明 显差别 。结论 传 动直 丝 弓矫正 器与滑动直 丝 弓矫正 器相 比,在AI I 类 1分类错合畸形 因严重 矛列拥挤 或前
张 利
( 甘肃兰州市 口腔医院 ,甘肃 兰州
【 摘要 】 目的
7 3 0 0 0 0 )

MBT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畸形效果初探

MBT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畸形效果初探

MBT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畸形效果初探
邓琳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6(020)020
【摘要】目的:观察MBT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2013年收治的3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
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的正畸治疗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前牙覆盖、覆,牙列,关系及面型的改善效果。

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19.5±1.7)个月,均达到
Ⅰ类关系,上下牙齿排列整齐,无拔牙间隙,前牙覆盖、覆正常,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将MBT直丝弓技术用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矫治,通过对弓丝序列的简化,以轻力滑动持续精确地调整牙齿移动,有效的支抗控制,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满意的牙齿位置及面型改善效果。

【总页数】3页(P2806-2808)
【作者】邓琳
【作者单位】山西省荣军医院,山西太原 0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荆延山
2.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II类1分类错(恰)中的效果分析 [J], 陈保成
3.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J], 王平;
冯晓娟
4.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效果分析 [J], 韩青言
5.MIA技术联合MBT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美观效果及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的影响 [J], 杜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AngleⅡ1类错牙合的头影测量分析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AngleⅡ1类错牙合的头影测量分析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AngleⅡ1类错牙合的头影测量分析宋丽娟;薛花;李琥【期刊名称】《口腔医学》【年(卷),期】2016(036)003【摘要】目的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治疗青少年AngleⅡ1类错牙合,通过头影测量分析评价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40例(女24例,男16例)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的AngleⅡ1类错牙合患者,平均年龄13.2岁.经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平均治疗时间12个月,治疗后均获得良好的覆牙合、覆盖及中性磨牙关系,侧貌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头影测量显示,U1-SN角、ANB角、U1-RL距、U6-RL距变小,L1-MP角、L1-RL距、L6-RL距变大,其他无显著变化.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利用口内支抗结合细丝轻力,快速倾斜移动牙齿,后期控制转矩并正轴,可快速有效矫治AngleⅡ1类错牙合.%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 technique on trea ting adolescents with Class Ⅱ division 1 malocclusion by cephalometric analysis. Methods 40 (24 females,16 males) subjects treated with 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were selected, whose mean age was 13. 2 years old. By analyzing the cephalograms of all subjects, soft and hard tissu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ll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 19. 0. Results After a mean treatment time of 12 months, the molar relationship and facial profile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According to cephalograms, U1-SN, ANB, U1-RL, U6-RL were decreased, but L1-MP, L1-RL, L6-RL were increased. There was nosignificant change in other items. Conclusion The 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has a good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classⅡdivision 1 malocclusion, and it can also take advantage of in-traoral anchorage and light-wire to move teeth quickly and obtain correct torque efficiently.【总页数】5页(P223-227)【作者】宋丽娟;薛花;李琥【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苏州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苏州215005;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苏州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苏州 215005;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相关文献】1.Herbst矫治器和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骨性Angle Ⅱ2错(牙合)的X线头影测量对比研究 [J], 韩金友;伍军;黄臻2.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的评价 [J], 甘梅香3.上颌斜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器非拔牙矫治Angle Ⅱ类2分类错(牙合) [J], 刘元恩;张玉奎;张鑫;张怡4.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正AngleⅡ类错牙合 [J], 马丽华5.舌骨位置与口腔正畸Ⅲ.Angle各类错合早期恒牙合儿童舌骨位置的X线头影测量研 [J], 张淑玲;鲁克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动直丝弓矫治Angle氏Ⅱ类Ⅰ分类非减数病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机制。

方法:选择11例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平均年龄13.6岁。

对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0例患者平均疗程为15.6个月,其中打开咬合平均用时4个月。

治疗后均获良好的覆合、覆盖及中性磨牙合关系,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关的头影测量项目分析显示:治疗后u1-sn角、l1-mp角、覆合、覆盖变化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能快速、高效地矫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

【关键词】矫正线;传动直丝弓矫治;angle氏ⅱ类ⅰ分类【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014-02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treats angleⅱ1 ma locclusion with non-extractionyuan fang chen ya【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on the treatment of angleⅱ1 malocclusion. methods:thirteen angleⅱ1 malocclusion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appliance. the results of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 before and aftertreatment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the average treatment time of 13 cases was 15. 6 months. the overbite’s treatment cost 4. 2 months averagely. overbite, overjet and molar relationship were turned to normal and lateral appearances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the results of cephalometr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hanges of u1-sn and l1-mp angle ,overbite, and overjet were of hig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can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correct angleⅱ1 malocclusion.【key words】orthodontic wires; drive straight silk bows correction ; angleⅱ1 malocclusion安氏ⅱ类1分类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临床上一般采用方丝弓、mbt直丝弓、tip-edge差动直丝弓等矫治技术矫治。

传动直丝弓矫正器在托槽设计上进行了一些创新性改进,兼顾了自锁托槽及tip-edge plus托槽的优点,具有高效、矫治质量高、成本适中等显著特点[1]。

减数或是非减数治疗一直是正畸学争论的话题,而且,许多患者拒绝减数治疗。

近年来,我们应用传动直丝弓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非减数患者11例,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非减数病例的适应症。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09 年8 月至2011年3月之间治疗并结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1例。

其中男性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13. 2岁; 最大年龄14岁,最小年龄10.5岁。

既往无正畸史。

所有患者皆为ⅰ度及以上深覆牙合,覆盖5~8 mm,平均6.1 mm。

牙列无明显拥挤。

两侧磨牙和尖牙关系皆为远中。

病例选择均为牙周健康患者。

1.2 正畸材料:杭州新亚公司生产的传动直丝弓托槽、带环,澳大利亚wilcock公司生产的澳丝, 以国产镍钛丝为排齐辅弓,橡皮圈(3m公司)。

1.3 方法: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的错牙合畸形。

每名患者治疗前后均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所有定点测量均由1人在同一段时间内完成,所有项目均测量3次,时间间隔为1周。

测量项目为sna角(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 snb角(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u1-sn 角(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与蝶鞍点连线交角), l1-mp角(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与下颌平面的交角), u1-l1角(上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 , fh-mp (下颌平面角) ,覆盖(上下中切牙切缘向牙合平面作垂线,两垂足之间距离) ,覆牙合(上下中切牙切缘向牙合平面作垂线,两垂线距离之和)。

1.4 矫治程序: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正程序分为2期。

第1期以排齐前牙,打开咬牙合、减少覆盖到对刃为矫治目标。

措施:使用0. 016英寸澳丝为主弓, 0. 012英寸镍钛丝为排齐辅弓,排齐前牙(采用斜结扎方式可使之呈自锁托槽滑动状态)。

主弓丝在磨牙颊面管近中3~5 mm处弯制后倾弯,配合ⅱ类牵引(约70 g) ,有助于打开咬牙合和前牙远中移动。

该期末期粘双尖牙托槽排齐双尖牙。

第2期以保持第1期结果,转矩矫正和调整尖窝关系为主要目标。

措施:使用01019英寸×01025英寸镍钛方丝为主弓进行转矩矫正, 配合颌间牵引调整尖窝关系。

结束阶段采用0.016英寸镍钛丝进行调整。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5. 0统计软件进行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

2 结果2.1 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疗效:11例患者经11~17个月(平均15. 6个月)的治疗均获得良好的覆牙合、覆盖及磨牙中性牙合关系(1例因矫治效果不佳采用减数治疗),侧面外形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其中打开咬牙合用时3~5个月,平均4个月。

医患双方对矫治效果均感满意(图1、2)。

2.2 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变化:治疗后除sna、fh-mp 角、snb角、anb 角、u1-l1 角外,u1-sn角、l1-mp 角、覆牙合、覆盖变化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分析其原因能是该技术与tip-edge技术一样,都是通过牙齿的倾斜移动达到对前牙唇倾度的控制,即治疗1期先使唇向倾斜的上前牙内收直立,此时,a点(上齿槽座点)的位置随牙根的唇倾而发生轻度代偿性前移,治疗第2期再利用转矩机制对上前牙施以根舌向转矩,随着上切牙牙根舌向移动,a点的位置又可恢复正常[2]。

治疗前、后u1-sn 角l1-mp角变化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但对于高角病例能否避免下颌平面角的增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专题深入探讨。

传动直丝弓技术治疗第1期就采用磨牙支抗曲打开咬牙合,同时上镍钛丝排齐前牙,配合ⅱ类牵引有助于打开咬牙合和上前牙远中移动,故第一阶段在对覆牙合、覆盖进行矫正的同时又排齐了前牙、并使上前牙远中移动。

而mbt等直丝弓技术第一步为排齐牙列,打开咬牙合常需借助平面导板,大多数病例需在不锈钢方丝使用6周后才能打开咬牙合, ⅱ类牵引也需在咬牙合打开后才使用。

本研究中治疗前、后覆牙合、覆盖变化差异显著(p<0.01), 11例患者均在3~5个月内打开咬牙合,治疗时间为4个月,具有较高的效率。

3.3 传动直丝弓技术能够有效地对牙齿位置进行精确的三维控制托槽上的横管、竖管设计使得牙齿的三维移动变的更容易。

横管内穿入镍钛丝,可实现牙齿的竖直,并可以对扭转牙进行矫治,减少了竖直簧、转矩辅弓等装置的应用。

现阶段各种矫正器中只有tip-edge plus托槽和传动直丝弓托槽同时设计有横管和竖管,研究表明tip-edge plus 托槽是一种高效能的矫治系统,但其价格昂贵,削弱了其在金属类托槽中的经济优势[5],而传动直丝弓托槽明显具有成本优势,更加适合中国国情。

托槽均采用双槽沟设计,在快速倾斜移动的同时也使得后期全牙列精细调整稍显繁琐。

而传动直丝弓托槽仅尖牙采用双槽沟设计,除尖外其他牙齿从一开始即向最终的位置移动,从而使得后期微调变得更简单,并避免了使用充满槽沟的粗不锈钢方丝。

通过临床应用,我们认为传动直丝弓技术巧妙的吸取了mbt直丝弓技术、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的优点,具有高效、便捷、成本适中、临床效果好等优点,能够针对一些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提供非减数治疗的思路。

参考文献[1] 林久祥, 许天民. 口腔颌面正畸学—现代口腔正畸学—中国口腔正畸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j ].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8,40(1):11-14[2] 李志华, 陈扬熙, 吴建勇, 等. tip-edge技术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初探[ j ].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45(2):51-53[3] parkhouse r. tip2edge正畸矫治技术[m]. 李永明, 译. 西安: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2006:12[4] 刘晓君, 姚霜, 杨霜, 等. tip-edge技术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观察[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3,21(2):121-123[5] parkhouse r c. current p roducts and p ractice:tip-edge plus [j]. jorthod,2007,34 (1):59-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