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综述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一、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品德与社会的概念;
2.了解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
3.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道德;
4.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品德与社会的概念;
2.掌握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
3.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道德。

四、教学准备:
1.生活实例、活动场景。

2.教学辅导课件。

五、学习方法:
1.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

2.讨论和分组研讨: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分组研讨,培养学生的
团队合作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流程:
1.热身:给学生介绍自己,让他们对本次课程有一个初步了解;
2.正式上课:
(1)让学生了解品德与社会的概念,并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会道德。

(2)向学生介绍有关品德与社会的案例,并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
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

(3)让学生小结本次课程的要点,并完成与品德与社会相关的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3.结束:给予学生表扬,建议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有关的活动,以此锻
炼自身的品德与社会意识。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3.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承担责任,具有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

5.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学会分辨是非善恶。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尊重他人第1课:尊重他人,从我做起第2课:尊重他人,要言行一致第二单元:热爱生活第3课: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第4课: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第三单元:合作共赢第5课:合作的力量第6课:学会承担责任第四单元:自尊自信自强第7课:自尊的力量第8课:自信的重要性第9课:做自强的人第五单元:道德判断与分辨是非第10课:学会分辨是非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交能力。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3. 道德判断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价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4. 课后实践: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和反馈,评价学生的实践效果。

五、教学时间安排第1-2周:第一单元尊重他人第3-4周:第二单元热爱生活第5-6周:第三单元合作共赢第7-8周:第四单元自尊自信自强第9-10周:第五单元道德判断与分辨是非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和感悟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

3.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总结,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能力。

4. 实践应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学会自我认知与评价。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美好品质。

3. 增进学生对学校和社会的认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角色,激发学习兴趣。

(1)自我介绍: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特点,认识自己的独特性。

(2)家庭关系:让学生分享家庭趣事,体会家庭的温暖。

(3)校园文化:讨论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4)社会交往: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1)自我认知:通过例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家庭关系: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学会处理家庭矛盾。

(3)校园文化:讲解校园活动策划过程,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4)社会交往:分析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1)自我认知:设计自我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家庭关系:编写家庭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3)校园文化:设计校园活动方案,提高学生的策划能力。

(4)社会交往: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

六、板书设计1. 自我认知:特点、优点、不足2. 家庭关系:亲情、矛盾、和谐3. 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责任4. 社会交往:沟通、尊重、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以“我是谁”为主题,写一篇自我介绍。

(2)描述一次家庭矛盾,并说明如何解决。

(3)策划一次校园活动,包括活动目的、内容、时间等。

(4)分析一个社会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 答案:(1)例文:我叫小明,今年10岁,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热爱学习的孩子。

五年级思品社会教案

五年级思品社会教案

五年级思品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社会1. 社会的定义和特点2.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第二课时:热爱社会1.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 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第三课时:关注社会问题1. 社会问题的种类与原因2. 关注社会问题的意义和方法第四课时:批判性思维与思品素养1.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2. 思品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第五课时:社会实践与成长1. 社会实践的意义与途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的基本概念、特点、社会问题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责任、社会问题等知识点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批判性思维等。

3. 社会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如参与度、收获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思品社会教案》2. 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材料3. 案例素材:与社会问题相关的故事、新闻等4. 社会实践基地:联系学校、社区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六、教学内容:第五课时:社会实践与成长(续)1. 社会实践的意义与途径(续)第六课时:公民素养与道德规范1. 公民素养的定义与内容2. 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七课时:法治观念与法律意识1. 法治观念的内涵与重要性2. 法律意识在与社会互动中的体现第八课时:网络社会与青少年1.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2. 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的自我保护第九课时:全球化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1. 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的影响2. 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挑战十、教学方法:六、七、八、九课时:1. 讲授法:讲解公民素养、法治观念、网络社会、全球化等理论知识。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历史及变迁,进一步增强对于历史的亲近感。

2.通过编写简单家史,学习一些历史学方法。

〖教学准备检查学生为写家史所做的准备。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

教师询问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们对教科书上呈现的家史发表了什么看法,以及对写家史提出了哪些建议等,并请几个学生谈一谈。

2.阅读与观察讨论。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28~29页上的四幅家庭照片、小文写的家史以及“我家的大事与国家的大事”对照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四幅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照片中人物的年龄、衣着、容貌、家庭成员数量等的变化入手谈感受,可以结合下面的历史年表,让学生估计每幅照片拍摄的年代,根据历史年表列出的国家大事,想像照片中的家庭生活在哪个年代。

3.讲解与讨论。

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7页的课文,教师说明:“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像小文那样,为自己的家庭编写家史。

要编写得好,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

教科书上为我们列举了一些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根据教科书第27页列举的确定历史时间、收集和资料、完成三大步骤,逐一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他们不甚清楚和不明确的地方加以说明、解释。

4.个人。

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开始编写自己的家史,教师巡视并给予帮助。

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第27页豆博士的话。

5.。

教师就学生写家史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成家史的学生,请他们课后继续完成。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到男女同学间的不同之外处,初步掌握处理男女同学关系的方法。

2、感受真正的友情需要真诚相待,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教学活动一、我和我的同桌让同学们回忆自己以前和同桌相处时出现的有趣事情。

可以是高兴的事,也可以是不高兴的事,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具体内容为第1课《家的温暖》。

该课程围绕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以及家庭责任的认知等方面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是爱的港湾,培养他们热爱家庭的情感。

2. 使学生学会关爱家庭成员,懂得在家庭中承担自己的责任,为家庭和谐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庭成员,承担家庭责任。

教学重点:家庭的重要性、关爱家庭成员的方法以及家庭责任的承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学习资料、作业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家庭生活照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照片给你什么感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 家庭的重要性(15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3. 关爱家庭成员(15分钟)(1)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家庭成员?(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4. 承担家庭责任(15分钟)(1)让学生思考:在家庭中,我们应该承担哪些责任?(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实践。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2)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家庭的重要性爱的港湾成长的摇篮2. 关爱家庭成员体贴关心主动沟通3. 承担家庭责任做好分内事为家庭付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的家庭成员、家庭生活以及你在家庭中的责任。

2. 答案:学生完成短文后,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和思考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学会关爱家人,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品德与社会,了解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和作用。

(2)知道如何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

2.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多方面交流。

(2)游戏体验: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正确的品德与社会行为。

(2)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德心、助人为乐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什么是品德与社会的含义和内容。

(2)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有更深刻的理解。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名人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

(2)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了解品德与社会行为的内容。

2. 自主学习(10分钟)(1)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故事,让学生阅读故事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感想。

(3)学生组织口头报告,分享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3. 游戏体验(15分钟)(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感受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2)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关爱他人、互相帮助的快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4. 深化探究(15分钟)(1)学生观看一个小视频,了解社会行为的具体内容,如尊重他人、关爱环境等。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品德与社会行为的作业。

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总结出品德与社会行为的具体内容。

5. 知识拓展(10分钟)(1)教师介绍一些与品德与社会相关的活动和组织,如志愿者、义工等。

(2)学生可以自愿参加这些活动,向社会传递爱心和正能量。

6. 归纳总结(5分钟)(1)学生在小组内就品德与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进行讨论,并总结出自己关于品德与社会的收获和体会。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章“我们的价值观”,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尊重他人”和第二节“合作与分享”。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合作意识,懂得分享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言行和权益。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懂得在合作中分享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合作与分享的实践应用。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合作与分享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班级内发生的不尊重他人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引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1)讲解尊重他人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2)讲解合作的意义,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3)介绍分享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3. 例题讲解:(1)呈现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情境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2)给出一个合作与分享的实践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成果。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不尊重他人现象,并提出改进措施。

(2)分组进行合作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验分享的喜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尊重他人、合作与分享2. 内容:(1)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2)合作的意义与作用(3)分享的意义与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尊重他人的理解。

2. 答案:(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言行和权益,关心他人的感受,不歧视他人,不侵犯他人权益。

(2)合作报告:略。

(3)学习心得分享: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尊重他人、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家园》,具体内容为第1课《祖国在我心中》的第一、二节。

教学内容详细阐述了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重点: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祖国的美丽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讲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祖国知识,增强对祖国的认识。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祖国的地理特点2. 祖国的历史特点3. 祖国的文化特点4. 爱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谈谈你对爱国情怀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祖国的资料,深入了解祖国的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运用。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感受和权利。

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学习如何尊重他人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场景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情景分享体验:学生分享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经验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能够尊重他人收集学生角色扮演和分享体验的反馈第二章:诚实守信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诚实。

2. 教学内容讲解诚实守信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不诚实守信的后果学习如何保持诚实守信故事分享:讲述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小组讨论:讨论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角色扮演:模拟诚实与不诚实的情景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能够保持诚实守信收集学生角色扮演和分享体验的反馈第三章:负责任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重要性,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2. 教学内容讲解负责任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不负责任的后果学习如何承担责任3. 教学活动视频观看:观看有关负责任的视频小组讨论:讨论负责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角色扮演:模拟负责任与不负责任的情景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能够承担责任收集学生角色扮演和分享体验的反馈第四章:团结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 教学内容讲解团结合作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不团结合作的后果学习如何进行团结合作3. 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组织团队游戏,让学生体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小组讨论:讨论团结合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体验:学生分享在团队中的合作经验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收集学生游戏活动和分享体验的反馈第五章:公平公正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公正的重要性,学会对待他人公平公正。

2. 教学内容讲解公平公正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不公平不公正的后果学习如何保持公平公正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分析有关公平公正的案例小组讨论:讨论公平公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角色扮演:模拟公平与不公正的情景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能够对待他人公平公正收集学生角色扮演和分享体验的反馈第六章:关爱他人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 students understandand appreciate the greatness of our country, and to develop a sense of pride and belonging.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懂得尊重和热爱祖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

难点: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材、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我国的美景、美食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我国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描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等特点。

3.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我国在科技、体育、教育等方面的成就,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的时刻。

6.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有关爱国的品德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主题: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板书内容:1. 我国的基本国情2. 我国的伟大成就3. 培养爱国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写一篇关于祖国成就的作文。

答案:祖国的成就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在体育领域,我国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我们的运动员们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取得了许多金牌和荣誉。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会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赢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4. 培养学生学会文明交往,提高交往能力。

5.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公平、公正的重要性,学会维护公平、公正。

二、教学内容1. 责任与我:了解责任的概念,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责任,培养责任意识。

3. 合作共赢:学会与他人合作,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5. 文明交往:学会文明交往,提高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责任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合作的力量,乐于合作;如何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在实际交往中做到文明礼貌,提高交往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和感受责任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意识。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和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5. 情绪管理等:运用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6. 情景剧:通过编排情景剧,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文明交往,提高交往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

2. 教具:课件、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粉笔、情景道具等。

3. 教学资源:相关案例、视频、图片等。

4. 准备学生:分组,并提前告知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所准备。

六、教学进程第一周:1. 责任与我:引导学生了解责任的概念,通过讨论和情景模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责任,培养责任意识。

第二周:3. 合作共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页是勤劳的小编有缘人帮助大家找到的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义务教育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诚信是金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3、小结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五、作业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讨论尊重他人的意义。

2.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活动:1. 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2. 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3. 小组活动:制定尊重他人的规则。

作业:1. 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短文。

2.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尝试应用。

第二章: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价值。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讨论诚实守信的意义。

2. 学习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1. 讨论:为什么我们要诚实守信?2.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诚实守信的寓言故事。

3. 小组活动: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

作业:1. 写一篇关于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2.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尝试应用。

第三章:负责任的行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态度和习惯。

教学内容:1. 讨论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

2. 学习如何做到负责任的行为。

教学活动:1. 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做负责任的行为?2.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负责任的行为例子。

3. 小组活动:制定一些负责任的行为规则。

作业:1. 写一篇关于负责任的行为的文章。

2.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并尝试应用。

第四章:团队合作1. 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态度和技能。

教学内容:1. 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有效地团队合作。

教学活动:1. 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团队合作?2. 小组活动:进行一些团队合作游戏。

3. 角色扮演:模拟团队合作的情境。

作业:1. 写一篇关于团队合作的小故事。

2.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尝试应用。

第五章:自我管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11篇)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11篇)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11篇〕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11篇〕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1教学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喜欢读书,愿意和好书交朋友,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

才能目的:初步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并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知识目的:知道阅读好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安康成长。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读书的意义,寻找读书的快乐。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阅读合适自己的课外书籍,并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故事录音、从古到今的书籍、世界最早图书馆资料等);学校图书室《借阅规那么》学生准备:搜集自己熟悉的名人爱读书的故事、读书的名人名言;搜集看书、看电视的优缺点;中国最早的图书馆资料;到图书馆图书室调查图书损坏情况。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7-P29页内容,话题为“我爱读书”。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0-P32页内容,话题为“我会读书”。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33-P34页内容,话题为“好书在哪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小小故事会1、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既是我的朋友,也是你们的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师拿出课外书。

2、师:你们看过哪些书呢?读完以后有什么收获?3、师:古往今来有很多伟大的人都很爱读书,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____爷爷小时候爱读书的故事。

(多媒体播放录音)4、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5、师:大家平时也读过课外书,你有过读书入迷的经历吗,在小组里讲给大家听听。

6、全班反应。

7、师:读好书可以使我们认识很多高尚、有智慧的朋友,也让我们感受到许多快乐。

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名人爱读书的故事,我们来开个故事会,把你搜集到的名人读书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讲故事。

8、师:听了这些故事,你最敬仰谁,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以及交流我们身边爱读书的事例,让学生实在地感受到书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每一个小朋友都应该以与书交朋友而感到骄傲、自豪,让学生对书产生一种亲切感!】活动二好书大家看1、师: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使我们知古今、炼心智,培养我们开阔的胸怀。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教案名称】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品德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品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内容】1. 了解品德的概念和内涵;2. 探讨品德与社会的关系;3. 学习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和途径;4. 学生品德培养案例分析;5. 品德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图片、学生名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社会中的一些道德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些问题的影响和解决方法。

二、品德概念与内涵的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品德的概念和内涵,如诚实、守时、友善等,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些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三、品德与社会的关系(15分钟)教师让学生围绕品德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品德对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讨论,如诚实对商业交易的重要性等。

四、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和途径(2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图片的展示,向学生介绍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通过家庭教育、友谊教育、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好品德。

五、学生品德培养案例分析(25分钟)教师提供几个具体的学生品德培养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道德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并展示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六、品德教育与社会的联系(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品德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探讨品德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生可以就某些具体社会事件或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品德教育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七、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对自身品德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记录相关信息。

【教学延伸】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开展一些品德培养活动,如参与环境保护、帮助他人等,并在下节课时分享相关经验和感悟。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教案名称】: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了解品德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3.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重要性;2.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其中有一位老人扶着拐杖在路边等待过路的小孩帮忙。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为什么这位老人需要别人的帮助?作为一个小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3. 学生进行讨论,班内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呈现(2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显示了几位小朋友在一起共同打扫公园的场景。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为什么这些小朋友在打扫公园?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3. 学生进行讨论,描述自己对这些小朋友的评价。

三、小组讨论(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讨论。

2. 给予学生问题:你觉得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应该扮演哪些角色?作为一个孩子,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家人感到快乐和满意?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记录下自己的答案。

4. 每个小组的代表轮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四、课堂互动(2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具体的行为和情境,让学生分为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两类。

2. 学生进行分类,然后在班内进行讨论,为什么他们认为这些行为是好的或者不好的。

3. 每位同学轮流选择一个行为或情境,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五、总结(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强调品德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做一个好公民的重要性。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日记,描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对家人的好行为。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章:孝敬父母1.1 学习目标: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学会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回报父母。

1.2 教学内容: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和表现。

分享孝敬父母的故事和实例。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的不足之处。

1.3 教学活动:观看孝敬父母的短片或视频。

分组讨论如何孝敬父母的方法和经验。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实际行动。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学习目标: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和优点。

2.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表现。

分享尊重他人的故事和实例。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尊重他人方面的不足之处。

2.3 教学活动:观看尊重他人的短片或视频。

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的方法和经验。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实际行动。

第三章:诚实守信3.1 学习目标: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学会诚实守信的行为和态度。

3.2 教学内容:讲解诚实守信的定义和意义。

分享诚实守信的故事和实例。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诚实守信方面的不足之处。

3.3 教学活动:观看诚实守信的短片或视频。

分组讨论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的方法和经验。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实际行动。

第四章:负责任4.1 学习目标:理解负责任的重要性。

学会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

4.2 教学内容:讲解负责任的定义和意义。

分享负责任的故事和实例。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负责任方面的不足之处。

4.3 教学活动:观看负责任的短片或视频。

分组讨论如何做到负责任的方法和经验。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实际行动。

第五章:团结合作5.1 学习目标: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共同完成任务。

5.2 教学内容:讲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和表现。

分享团结合作的故事和实例。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团结合作方面的不足之处。

5.3 教学活动:观看团结合作的短片或视频。

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或活动。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实际行动。

第六章:公平公正6.1 学习目标:理解公平公正的重要性。

学会分辨公平公正的行为和态度。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整理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整理学校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4个单元,14个活动主题和一个讨论课题,主要综合了《课程标准》中“我在成长”、“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力求突破学问单一的传统模式,注意促进同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力量、学问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进展,比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教材采纳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法来构建教材体系,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教育性、综合性、参加性、直观性。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老师工作的社会意义,学校生在学校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我国的自然概况,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我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以及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社会进展的关系进行探究。

2、使同学感受学习生活的欢乐,喜爱学习,敬重老师的劳动,增加作为学校小仆人的责任感。

3、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了解,体验喜爱国土的情感,增加民族骄傲感,敬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敬重和理解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

4、培育喜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自觉抵制各种迷信活动。

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引导同学采纳实际调查、动手操作、查阅资料、分析比较、争论沟通等多种探究方式,培育同学探究精神、实践力量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

2、活动化教学策略。

3、体验性教学策略。

四、课时支配。

第一单元5课时其次单元8课时第三单元12课时第四单元9课时讨论课题3课时估计37课时【学校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1、祖国有多大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浙江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活动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1、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海南与中国的面积。

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

三、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1)路程。

(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

)(2)温差。

(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

(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四、总结升华1、欣赏音乐《祖国有多大》。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师总结。

2、首都北京教学目标:1、知道祖国首都北京的概况,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首都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观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3、通过学生讲故事、读颂歌、谈感想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的情感,使之向往北京美好的未来,愿为北京奥运添光彩。

教学重难点:知道祖国首都北京的概况,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大量北京风景名胜、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图文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做好关于北京的资料收集和调查。

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祖国首都北京的概况,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首都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观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知道祖国首都北京的概况,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活动一:说一说。

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个片断。

师: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师:这就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城市,他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

(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聊一聊北京。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北京吗?活动二:规一规师:把你知道的或刚才看到的能否规一规类?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表格: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传统文化名小吃交流填写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讲故事、读颂歌、谈感想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的情感,使之向往北京美好的未来,愿为北京奥运添光彩。

教学重难点:知道祖国首都北京的概况,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活动一:填一填观看升旗仪式。

(课件)你有什么感受?完成41页的填空,并交流。

活动二:看一看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你知道这首歌中唱到的是什么地方吗?(放课件)师:北京的风景名胜数不胜数,传统文化也极具城市特点,这样一个底蕴深厚而又充满活力的北京,再向使人招手!具体地理位置在哪呢?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也应该了解!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作介绍)出示北京的介绍,学生阅读。

出示北京行政图。

活动三:写一写写导游词或我心中的北京。

交流小结(略)播放课件《北京欢迎你》3、香港和澳门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人多地狭1、地理位置及其意义投影:中国政区图提问:①观察“中国政区图”和课本P15“香港和澳门图”简要说明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②想一想香港和澳门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③香港和澳门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的影响?讨论:学生分两大组讨论,一大组学生讨论有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问题,另一大组学生讨论有关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问题,并选代表发言。

(略)师生共同小结:(略)板书:人多地狭2、组成、面积和人口提问:请根据课本P15课文内容说明香港和澳门的组成、面积和人口。

阅读:课本P28课文及阅读材料“香港和澳门的‘身世’”板书:3、港澳历史与“一国两制”思考:①从港澳的历史和“一国两制”的政策入手,分析香港和澳门国际地位的巨大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的原因;②为什么说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二、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板书:1、香港和澳门的产业构成播放:香港有关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简介的录像讨论:香港为什么要积极发展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等产业?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派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看法(略)二、师生共同小结:(略)讲述: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

板书: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4、宝岛台湾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问题的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富饶是人们千百年来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2、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教学重点: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地缘、血缘关系,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课前准备:师生收集与台湾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问题的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富饶是人们千百年来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教学重点: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地缘、血缘关系,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你们在二年级的时候读过一篇课文,叫《日月潭》,还记得吗?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台湾)说到台湾,你们对台湾有哪些了解呢?说说看。

(生自由交流)对,今天让我们走进台湾,去进一步的了解美丽的宝岛——台湾。

(读题)二、学习了解台湾。

1、台湾在哪里教师出示祖国地图,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看看与祖国哪个省最近?然后用尺量一量(两地的距离,根据比例尺算一算实际距离。

)师:台湾本来跟祖国大陆是一体的,为什么现在分开了呢?请同学们阅读19页文字,了解台湾岛的形成。

(教师补充):台湾海峡的深度,宽度。

用数据说明台湾跟大陆是原来是一体的。

2、台湾的美丽与富饶师:台湾岛是什么样儿的呢?(1)(课件或者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欣赏富饶的台湾,美丽的台湾。

(2)学生谈看后的感受。

(3)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4)教师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尤其是对于台湾的富饶,老师应把台湾的别称一个个说出来,学生根据名字说出理由。

如:米仓、东方粮库、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方盐库、兰花王国、蝴蝶王国、鱼仓等。

对于台湾的美丽,老师建议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游一游台湾岛。

领略台湾的“山高、林密、瀑多、岸奇”等。

重点游览日月潭,在游览中配上相应的图片。

(5)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教学重点: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地缘、血缘关系,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一、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人们千百年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1、师:我们惊叹宝岛台湾的美丽与富饶,这可是人们千百年来开发经营的结果。

台湾的早期开发,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融汇着我们民族的精神。

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

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

公元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

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中,就曾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

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

据载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

是时,大陆和台湾已有贸易往来。

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

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

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

(指导学生看书19页)2、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开发台湾的故事?讲一讲。

二、画一画台湾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或设计一下未来的台湾。

画好后在班上交流交流。

第二单元壮丽的山河5、我们的“母亲河”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黄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4、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黄河的思想感情。

课时分配: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黄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黄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1、导入主题:(播放歌曲《黄河颂》)同学们,你们猜猜看,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歌唱哪一条河的呢?对了,是黄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