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习题册
工程力学(顾晓勤 刘申全)练习册习题答案(完整资料).doc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d)(f)(g)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a)(b)(c)(d)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e)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第二章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放在水平梁AC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28 第五章 杆件的内力∑∑=︒+︒==︒-︒=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PF PF BC AB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2-3图以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第五章杆件的内力29 NFNFFFFFFFCAGAyCAx200020110/1tansin,0,cos,0=======∑∑解得:ααα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工程力学习题集(一)

工程力学习题集刚体静力学基础思考题1.试说明下列式子的意义与区别。
(1)F1=F2和F1=F2(2)FR=F1+F2和FR=F1+F22.作用于刚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对刚体的作用是否等效?3.二力平衡公理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中,作用于物体上的二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其区别在哪里?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相对于地球静止时,物体一定平衡;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时,则物体一定不平衡。
(2)桌子压地板,地板以反作用力支撑桌子,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所以桌子平衡.(3)合力一定比分力大.(4)二力杆是指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5。
平面中的力矩与力偶矩有什么异同?习题1.画出下列物体的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的重量均不计,所有接触处都为光滑接触。
题1 图2。
画下列各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重量均不计,所有接触处的摩擦均不计。
题2图3.图示一排水孔闸门的计算简图.闸门重为FG,作用于其它重心C。
F 为闸门所受的总水压力,FT为启门力。
试画出:(1)FT不够大,未能启动闸门时,闸门的受力图。
题3图(2)力FT刚好将闸门启动时,闸门的受力图.4。
一重为FG1的起重机停放在两跨梁上,被起重物体重为FG2。
试分别画出起重机、梁AC和CD的受力图。
梁的自重不计.题4图5。
计算下列图中力F对O点之矩。
题5图6。
挡土墙如图所示,已知单位长墙重FG=95KN。
墙背土压力F=66。
7KN。
试计算各力对前趾点A的力矩,并判断墙是否会倾倒。
图中尺寸以米计。
题6图平面力系思考题1。
一个平面力系是否总可用一个力来平衡?是否总可用适当的两个力来平衡?为什么?2。
图示分别作用一平面上A、B、C、D四点的四个力F1、F2、F3、F4,这四个画出的力多边形刚好首尾相接.问:(1)此力系是否平衡?(2) 此力系简化的结果是什么?思1图思2图3。
如图所示,如选取的坐标系的y轴不与各力平行,则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是否可写出∑Fx=0,∑F y=0和∑m0=0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为什么?4.重物FG置于水平面上,受力如图,是拉还是推省力?若,摩擦系数为0。
工程力学练习册习题答案汇总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 A ,构件 AB , BC 或 ABC 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 AC 杆(带销钉和 BC 杆的受力图(a (b (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 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d(e(f(g第二章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 P=5000N ,放在水平梁 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 A 端以铰链固定, 另一端以撑杆 BC 支持, 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 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 求绞支座 A 、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 2-1图∑∑=︒+︒==︒-︒=P F F F F F FB A y A B x 30sin 30sin , 0030cos 30cos , 0解得 : N P F F B A 5000=== 2-2 物体重 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 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 A 、 B 、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 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 2-2图∑∑=-︒-︒-==︒-︒--=030cos 30sin , 0030sin 30cos , 0P P F F P F F FBC y BC AB x解得 :P F P F BC AB 732. 2732. 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 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 CD =f =1m , 两电线杆间距离 AB =40m。
电线 ACB 段重 P=400N ,可近视认为沿 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 2-3图以 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NF NF F F F F F FC A GA y C A x 200020110/1tan sin , 0, cos , 0=======∑∑解得:ααα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全集

由 ,作出速度平行四边形,如图示:
即:
7.图示平行连杆机构中, mm, 。曲柄 以匀角速度 2rad/s绕 轴转动,通过连杆AB上的套筒C带动杆CD沿垂直于 的导轨运动。试示当 时杆CD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取CD杆上的点C为动点,AB杆为动系。对动点作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如图(a)、(b)所示。图中:
解:设该力系主矢为 ,其在两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为 、 。由合力投影定理有:
=-1.5kN
kN
kN
;
由合力矩定理可求出主矩:
合力大小为: kN,方向
位置: m cm,位于O点的右侧。
2.火箭沿与水平面成 角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火箭的推力 kN与运动方向成 角。如火箭重 kN,求空气动力 和它与飞行方向的交角 。
(d)由于不计杆重,杆AB在A、C两处受绳索作用的拉力 和 ,在B点受到支座反力 。 和 相交于O点,
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可以判断 必沿通过
B、O两点的连线。
见图(d).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思考题:1.√;2.×;3.×;4.×;5.√;6.×;7.×;8.×;9.√.
1.平面力系由三个力和两个力偶组成,它们的大小和作用位置如图示,长度单位为cm,求此力系向O点简化的结果,并确定其合力位置。
则
(mm/s)
故 =100(mm/s)
又有: ,因
故:
即:
第四章刚体的平面运动
思考题
1.×;2.√; 3.√;4.√;5.×.
习题四
1.图示自行车的车速 m/s,此瞬时后轮角速度 rad/s,车轮接触点A打滑,试求点A的速度。
工程力学(第二版)习题册答案

一、填空题
1. 相 对 滑 动 相 对 滑 动 趋 势 接触面的切线 相反 2. 10N 20N 30N 30N 30N 3. 100N 竖直向上 平衡 4. 平稳无冲击 自锁
阻碍物体相对滑动
相对滑动趋势
二、选择题
1. A
三、简答题
1. ①问题中含有可能发生相对滑动的摩擦面,因此,存在摩擦力; ②受力图中要画出摩擦力,摩擦力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与物体相对滑
7.
8.
9.
第二章 平面力系
第一节 共线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一、填空题
1. 在同一条直线上
2. FR Fi FR 0
二、计算题
设向右为正方向。 则 FR=120+40-80-200=-120N 方向:水平向左
第二节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一、填空题
1. 作用于同一平面内且各力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力系 共线力系 力的作用点 2. -F 或 F 0 0 -F 或 F 3. 合力在任一坐标轴上的投影 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4. F4 F3 5. 自行封闭 6. 所有各力在 x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所有各力在 y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Fx 0 Fy 0
3. 后轮:摩擦力向前 前轮:摩擦力向后
4. 不下滑,处于自锁状态
四、计算题
FT 60 18 3N
五、应用题
1. (提示)从摩擦力与 F 对 B 点的力矩大小的比较进行考虑
第三章 空间力系 第一节 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与合成
一、填空题
1. 力的作用线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呈空间分布的力系 2. 一次投影法 二次投影法
二、选择题
1. A 2.B
它所限制物体
三、简答题
1.柔性体约束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2.被约束物体可以沿约束的水平方向自由滑动,也可以向离开约束的方向运动, 但不能向垂直指向约束的方向运动。 3.剪刀的两半部分可以绕销钉轴线相对转动,但不能在垂直销钉轴线的平面内沿 任意方向做相对移动。 4.木条不能沿圆柱销半径方向移动,但可以绕销轴做相对转动。 5.固定端约束既限制物体在约束处沿任何方向的移动,也限制物体在约束处的转 动。
习题册参考答案-《工程力学(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A02-4048

工程力学(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答案第一篇静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一、填空:1.机械,运动状态,形状2.牛顿,N3.大小,方向4.矢,带箭头的有向线段,大小,方向,作用点5.形状,大小,保持不变,不存在6.地球,静止,作匀速直线运动7. F或-F , F或-F ,0,08.水平向左,指向右下,垂直向上9.各分力,代数和10.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两个物体11.相等,相反,同一物体12.二力构件,其两作用点13.矢量14.大小,距离15.力,力臂,逆时针,M O( F ),矩心,N·m 16.相等,相反,平行,力偶臂,力偶作用面17.力的大小,力偶臂,力偶矩, M18.转向,作用面方位二、判断:1.√2.×3.√4.√5.√6.√7.×8.×9.× 10.× 11.× 12.× 13.× 14.√三、选择:1.A2.C3.C4.C5.B6.A7.C8.C9.C 10.C四、简答:1.答:相同点:公理一与公理二中的两个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公理一中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公理二中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答:通过B点,由B点指向C点。
因为在主动力F1的作用下, C点的运动趋势方向向上,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知F3的方向是由B点指向C点。
3.答:刚体不会平衡。
因为刚体受两力偶( F1, F1 ')和( F2, F2 ')作用产生顺时针方向转动。
4.答:不对。
力偶矩是由力F '对O点产生的矩平衡的。
5.答:力偶的等效性有: (1)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和转向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其作用效应。
(2)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和转向不变,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其作用效果不变。
图中d1< d2,若F1×d2= F2×d1,只要F2> F1,丝锥的转动效应会保持不变。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二章 - 答案

第二章平面基本力系答案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平面力系分为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和平面一般力系。
2.共线力系是平面汇交力系的特例。
3.作用于物体上的各力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而且都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4.若力FR对某刚体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系的对该刚体的作用效果相同,则称FR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每个力都是FR的分力。
5.在力的投影中,若力平行于x轴,则F X= F或-F ;若力平行于Y轴,则Fy=F或-F :若力垂直于x轴,则Fx=0;若力垂直于Y轴,则Fy= 0 。
6.合力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为:力系中所有力在任意两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均为零。
其表达式为∑Fx=0 和∑Fy=0 ,此表达式有称为平面汇交力系的平均方程。
8.利用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式解题的步骤是:(1)选定研究对象,并画出受力图。
(2)选定适当的坐标轴,画在受力图上;并作出各个力的投影。
(3)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
9.平面汇交力系的两个平衡方程式可解两个未知量。
若求得未知力为负值,表示该力的实际指向与受力图所示方向相反。
10.在符合三力平衡条件的平衡刚体上,三力一定构成平面汇交力系。
11.用力拧紧螺丝母,其拎紧的程度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螺丝母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有关。
12.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通常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动时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力矩以符号Mo(F) 表示,O点称为距心,力矩的单位是N.M 。
13.由合力矩定力可知,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的各分力对于同一点力矩的代数和。
14.绕定点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各力对转动中心O点的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用公式表示为∑Mo(Fi) =0 。
15.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力偶中二力之间的距离称为力偶臂。
工程力学习题集

工程力学习题集2009年11月第一章习题1.1 画出图 1.1(a) ~ (f) 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 , 质量均不计 , 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1.2 画出图 1.2 所示各物体系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 , 质量均不计 , 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1.4 如图 1.4 所示矩形搁板ABCD 可绕轴线AB 转动,M 、K 均为圆柱铰链 , 搁板用DE 杆支撑于水平位置,撑杆DE 两端均为铰链连接,搁板重为W ,试画出搁板的受力图。
1.5 图 1.5 所示为一水轮机简图,巳知使水轮机转动的力偶矩M z ,在锥齿轮B 处的力分解为三个分力:圆周力F t 、轴向力F a 、径向力F r ,试画出水轮机的受力图。
第二章习题2.1 已知图 2.1 中,F 1 = 150N ,F 2 = 200N 及F 3 = l00N 。
试用图解法及解析法求这四个力的合力。
2.2 起重用的吊环如题图 2.2 所示,侧臂AB 及AC 均由两片组成,吊环自重可以不计,起吊重物P =1200KN ,试求每片侧臂所受的力。
2.3 图示梁在A 端为固定铰支座,B 端为活动铰支座,P =20KN 。
试求在图示两种情形下A 和B 处的约束反力。
2.4 图示电动机重 W=5K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间,A 和B 为固定铰链,C 为中间铰链,试求A 处的约束反力及杆BC 所受的力。
2.5 简易起重机用钢绳吊起重量G =2000N 的重物。
各杆的自重、滑轮的自重和尺寸都忽略不计,试求杆AB 和AC 受到的力。
假定A 、B 、C 三处可简化为铰链连接。
2.6 重为G =2KN 的球搁在光滑的斜面上,用一绳把它拉住。
巳知绳子与铅直墙壁的夹角为30 0 ,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试求绳子的拉力和斜面对球的约束反力。
2.7 压榨机构如图所示,杆AB 、BC 自重不计,A 、B 、C 都可看作为铰链连接,油泵压力P =3KN ,方向水平。
工程力学练习册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d)(e)(f)(g)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 PF P F BC AB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2-3图以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 NF N F F F FF F F C A GA yC A x 200020110/1tan sin ,0,cos ,0=======∑∑解得:ααα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工程力学习题集

工程力学习题集(总3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9章 思考题在下面思考题中A 、B 、C 、D 的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选择题答案请参见附录)9.1 若用积分法计算图示梁的挠度,则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为。
(A) x=0: v=0; x=a+L: v=0; x=a: v 左=v 右,v /左=v /右。
(B) x=0: v=0; x=a+L: v /=0; x=a: v 左=v 右,v /左=v /右。
(C) x=0: v=0; x=a+L: v=0,v /=0; x=a: v 左=v 右。
(D) x=0: v=0; x=a+L: v=0,v /=0; x=a: v /左=v /右。
梁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该梁变形后的挠曲线为图示的四种曲线中的 (图中挠曲线的虚线部分表示直线,实线部分表示曲线)。
xxxx(A)(B)等截面梁如图所示。
若用积分法求解梁的转角和挠度,则以下结论中(A) 该梁应分为AB 和BC 两段进行积分。
(B) 挠度的积分表达式中,会出现4个积分常数。
(C) 积分常数由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来确定。
(D) 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的表达式为:x=0:y=0; x=L,v 左=v 右=0,v/=0。
结论中AxAx(A) AB杆的弯矩表达式为M(x)=q(Lx-x2)/2。
(B) 挠度的积分表达式为:y(x)=q{∫[∫-(Lx-x2)dx]dx+Cx+D}/2EI。
(C) 对应的边解条件为:x=0: y=0; x=L:y=∆L CB(∆L CB=qLa/2EA)。
(D) 在梁的跨度中央,转角为零(即x=L/2: y/=0)。
已知悬臂AB如图,自由端的挠度vB=-PL3/3EI –ML2/2EI,则截面CM(A) -P(2L/3)3/3EI –M(2L/3)2/2EI。
(B) -P(2L/3)3/3EI –1/3M(2L/3)2/2EI。
工程力学练习册习题答案3共3份

第六章 杆件的应力1q题6-13图由梁的两部分紧密接触知:两者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相同,设圆管和圆杆各自承担的弯矩为M1和M2,抗弯刚度为2211I E I E 和即:MI I I M M I I I M E E ql M M I E MI E M 21222111212212221112;222811+=+===+==又ρ6-1 梁截面如图所示,剪力50Q kN =,试计算该截面上最大弯曲切应力。
题6-14图MPa A Q 8.264070210503233max=⨯⨯⨯⨯==τ2 附录Ⅰ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第七章 应力状态分析7-1 单元体各面应力(单位MPa )如图所示,试用解析法求解指定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a)题7-1图(a )MPaMPa x yx x yx yx x y x 32.272cos 2sin 232.272sin 2cos 2260,20,0,40-=+-=-=--++=︒===-=ατασστατασσσσσατσσαα(b)MPaMPa x yx x yx yx x y x 66.182cos 2sin 23.522sin 2cos 2230,20,50,30=+-==--++=︒=-===ατασστατασσσσσατσσαα附录Ⅰ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3题7-1图(c)MPaMPaxyxxyxyxxyx302cos2sin2102sin2cos2245,40,60,0-=+-=-=--++=︒====ατασστατασσσσσατσσαα(d)MPaMPaxyxxyxyxxyx6.602cos2sin2352sin2cos2230,0,70,70=+-==--++=︒==-==ατασστατασσσσσατσσαα7-2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MPa。
试用解析法和应力圆分别求:(1)主应力大小,主平面位置;(2)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位置和主应力方向;(3)最大切应力。
工程力学习题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成绩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一、是非判断题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1.18 如图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二、填空题2.1如图所示,F 1在x 轴上的投影为 ;F 1在y 轴上的投影为 ;F 2在x 轴上的投影为 ;F 2在y 轴上的投影为 ;F 3在x 轴上的投影为 ;F 3在y 轴上的投影为 ;F 4在x 轴上的投影为 ;F 4在y 轴上的投影为 。
轴上的投影为 。
2.2将力F 沿x , y 方向分解,已知F = 100 N, F 在x 轴上的投影为86.6 N, 而沿x 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 N , 则F 的y 方向分量与x 轴的夹角β为 ,F 在y 轴上的投影为 。
工程力学练习册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1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2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3(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b)(c)(d)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e)6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f)(g)第四章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7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N P F F B A 5000===8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PF P F BC AB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工程力学练习册及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及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及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练习题1:已知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为F1=50N,F2=30N,F3=20N,且这三个力的方向分别为北偏东30°,南偏西45°,和正南方向。
求这三个力的合力。
答案:首先,将力F1和F2分解为水平和垂直分量。
F1的水平分量为F1*cos(30°),垂直分量为F1*sin(30°)。
同理,F2的水平分量为F2*cos(135°),垂直分量为F2*sin(135°)。
F3的水平分量为0,垂直分量为F3。
计算得:- F1的水平分量:50*cos(30°) = 43.30N- F1的垂直分量:50*sin(30°) = 25N- F2的水平分量:30*cos(135°) = -25.98N- F2的垂直分量:30*sin(135°) = 25.98N- F3的水平分量:0- F3的垂直分量:20N合力的水平分量为:43.30N - 25.98N = 17.32N合力的垂直分量为:25N + 25.98N + 20N = 70.98N合力的大小为:√(17.32^2 + 70.98^2) ≈ 73.71N合力的方向为:tan^-1(70.98/17.32) ≈ 82.9°,即北偏东82.9°。
练习题2:一个均匀的圆柱体,其质量为10kg,半径为0.5m,求其在水平面上的静摩擦力。
答案:圆柱体在水平面上的静摩擦力取决于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
如果外力小于或等于静摩擦力,圆柱体将保持静止。
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 f_{max} = \mu N \]其中,\( \mu \) 是静摩擦系数,\( N \) 是圆柱体的正压力。
对于均匀圆柱体,\( N = mg \),其中\( m \)是质量,\( g \)是重力加速度。
工程力学练习册习题答案汇总

工程力学练习册习题答案汇总一、选择题1. 工程力学中,力的三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D)A. 力的大小B. 力的方向C. 力的作用点D. 力的形状答案:D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是以下哪一项?(B)A. ΣF = 0B. ΣF = 0,ΣM = 0C. ΣF = 0,ΣFy = 0D. ΣFy = 0,ΣM = 0答案:B3. 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合力为零,这两个力称为(C)。
A. 平衡力B. 等效力C. 共点力D. 力偶答案:C4. 在平面力偶系中,力偶的合力为(D)。
A. 零B. 力偶矩C. 两个力的合力D. 无法确定答案:D二、填空题1.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______。
答案:作用点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ΣF = 0,ΣM = 03. 在平面力偶系中,力偶的合力为______。
答案:零4. 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合力为零,这两个力称为______。
答案:共点力三、判断题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用于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只适用于平面力系。
(×)3. 在平面力偶系中,力偶的合力等于力偶矩。
(×)4. 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合力为零,这两个力一定共点。
(√)四、计算题1. 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为 F1 = 10N,F2 = 20N,且 F1 与 F2 之间的夹角为30°。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答案:合力 F = √(F1^2 + F2^2 + 2F1F2cos30°) = √(10^2 + 20^2 + 2×10×20×0.866) ≈ 27.46N2. 某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为 F1 = 20N,F2 = 30N,F3 = 40N,且三个力的作用点分别为 A、B、C。
已知 A、B、C 三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求物体在三个力作用下的合力。
工程力学习题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工程力学习题集2009年11月第一章习题1.1 画出图 1.1(a) ~ (f) 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 , 质量均不计 , 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1.2 画出图 1.2 所示各物体系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 , 质量均不计 , 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1.4 如图 1.4 所示矩形搁板ABCD 可绕轴线AB 转动,M 、K 均为圆柱铰链 , 搁板用DE 杆支撑于水平位置,撑杆DE 两端均为铰链连接,搁板重为W ,试画出搁板的受力图。
1.5 图 1.5 所示为一水轮机简图,巳知使水轮机转动的力偶矩M z ,在锥齿轮B 处的力分解为三个分力:圆周力F t 、轴向力F a 、径向力F r ,试画出水轮机的受力图。
第二章习题2.1 已知图 2.1 中,F 1 = 150N ,F 2 = 200N 及F 3 = l00N 。
试用图解法及解析法求这四个力的合力。
2.2 起重用的吊环如题图 2.2 所示,侧臂AB 及AC 均由两片组成,吊环自重可以不计,起吊重物P =1200KN ,试求每片侧臂所受的力。
2.3 图示梁在A 端为固定铰支座,B 端为活动铰支座,P =20KN 。
试求在图示两种情形下A 和B 处的约束反力。
2.4 图示电动机重 W=5K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间,A 和B 为固定铰链,C 为中间铰链,试求A 处的约束反力及杆BC 所受的力。
2.5 简易起重机用钢绳吊起重量G =2000N 的重物。
各杆的自重、滑轮的自重和尺寸都忽略不计,试求杆AB 和AC 受到的力。
假定A 、B 、C 三处可简化为铰链连接。
2.6 重为G =2KN 的球搁在光滑的斜面上,用一绳把它拉住。
巳知绳子与铅直墙壁的夹角为30 0 ,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试求绳子的拉力和斜面对球的约束反力。
昆明理工大学 工程力学 练习册一至八章答案

只限自己使用,请不要传播 —— 李鹏程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一、是非判断题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 ) 1.6 ( × ) 1.7 ( × ) 1.8 ( ∨ ) 1.9 ( × ) 1.10 ( × ) 1.11 ( × ) 1.12 ( × ) 1.13 ( ∨ ) 1.14 ( × ) 1.15 ( ∨ )1.162.1 2.2 2.3 外 内 。
2.4 约束 ; 相反 ; 主动 主动 。
2.5 3 ,2.6 力偶矩代数值相等(力偶矩的大小相等,转向相同) 。
三、选择题3.1 (c) 。
3.2 A 。
3.3 D 。
3.4 D 。
3.5 A 。
3.6 B 。
3.7 C 。
3.8四、计算题4.14.2(e)(d) (a)mm KN F M ⋅-=18030)(mm KN F M ⋅=-=3.2815325)(20mm KN F M ⋅-=25210.)(01=)(F M x m N F M y ⋅-=501)(01=)(F M z m N F M x ⋅-=2252)(m N F M y ⋅-=2252)(mN F M z ⋅=2252)(mN F M x ⋅=2253)(mN F M y ⋅-=2253)(mN F M z ⋅=2253)(只限自己使用,请不要传播 —— 李鹏程五 、受力图 5.15.2(a)(b) B B(b) (c) P 2(d)只限自己使用,请不要传播 —— 李鹏程5.3(1) 小球 (2) 大球 (3) 两个球合在一起 P 2P 1A CB (a)(1) AC 杆 (2) CB 杆 (3)整体(1) AC 段梁 (2) CD 段梁 (3)整体 (1) AB 杆 (2) CD 杆(3)整体只限自己使用,请不要传播——李鹏程第二章力系的简化一、是非判断题1.1( ×) 1.2( ∨) 1.2( ×)二、填空题2.1 平衡。
工程力学习题集

一、判断题1、力偶在任一轴上投影为零,故写投影平衡方程时不必考虑力偶。
()2、轴力的大小与杆件的横截面面积有关。
()3、轴力越大,杆件越容易被拉断,因此轴力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杆件的强度。
()4、平面图形对任一轴的惯性矩恒为正。
()5、弯曲应力有正应力和剪应力之分。
一般正应力由弯矩引起,剪应力由剪力引起。
()6、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刚度。
()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组平衡力系。
()8、两个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此两力必相等。
()9、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意点的力矩值恒等于此力偶的力偶矩,同时与力偶与矩心间的相对位置相关。
()10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后,其主矢量与简化中心有关,主矩与简化中心无关。
()11、力系的合力一定比各分力大。
()12、平面汇交力系由多边形法则及的合力R,其作用点仍为各力的汇交点,其大小和方向与各力相加的次序无关。
()13、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均可平移到物体的任一点,但必须同时增加一个附加力偶。
()14、平面任意力系向任一点简化,其一般结果为一个主矢量和一个主矩。
()16、约束反力是被约束物体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17、在拉(压)杆中,拉力最大的截面不一定是危险截面。
()18、平面弯曲梁的挠曲线必定是一条与外力作用面重合的平面曲线。
()19、两根材料、杆件长度和约束条件都相同的压杆,则其临界力也必定相同。
()20、主矢代表原力系对物体的平移作用。
()二、填空题1.工程实际中所使用的联接件其主要两种破坏形式为和。
2.实心圆杆扭转剪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为,其中心应力为。
3.平面弯曲是。
4.内力图是指。
5.材料力学中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是,,和。
6.截面法的要点是(1);(2);(3)。
8.轴向拉伸(压缩)的强度条件是。
9. 强度是指的能力,刚度是指的能力,稳定性是指的能力。
10.力使物体产生的两种效应是效应和效应。
11.力偶对任意点之矩等于,力偶只能与平衡。
12.从拉压性能方面来说,低碳钢耐铸铁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力学习题册李艳芳汇编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力学教研室二○○九年四月A 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刚体受到平面汇交力系F1、F2、F3、F4的作用,按几何法作出的力多边形如题1图所示,其中力系的合力是()A. F1B. F2C. F3D. F42.题2图所示多孔钻床,若钻孔时每个力偶矩M=15N·m,那么在工件的两个固定螺钉A、B 处受的力是()A. F A=F B=15NB. F A=F B=30NC. F A=F B=40ND. F A=F B=60N3.题3图所示平行力系,下列平衡方程中错误..的是()A. ∑M A=0, ∑M B=0B. ∑M A=0, ∑F y=0C. ∑M B=0, ∑F y=0D. ∑M B=0, ∑F x=04.一般情况下题图所示结构中二杆的合理选材方案是()A. 1杆用钢材,2杆用铸铁B. 1杆用铸铁,2杆用钢材C. 二杆均用钢材D. 二杆均用铸铁5.连接件切应力计算的基础是假设()A. 剪切面不超过1个B. 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C. 剪切面为圆形或矩形D.切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6.在下列4种情况中,截面上弯矩M为正、剪力F S为负的是()7.题图所示悬臂梁,若已知截面B的挠度和转角分别为υB和θB,则C端挠度与转角分别为()A. υC=2υB,θC=θ BB. υC=θB a,θC=θBC. υC=υB+θBa,θC=θBD. υC=υB+θBa,θC=08.脉动循环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A. –1B. 0C. 0.5D. 19.已知F、2F、3F、4F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力系关系如图所示,由此1可知()A.该力系的合力F=0RB.该力系的合力F=4FRC.该力系的合力F=24FRD.该力系的合力F=34FR10.一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后,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力R F和一个矩为M O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是()A.一个合力偶B.作用在O点的一个合力C.作用在O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D.作用在O点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11.小物块重P=10 kN,用F=40 kN的力把物块压在铅垂墙面上,如图所示,力与水平线成30°夹角,物块与墙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f s=3/4,则作用在物块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A.10 kNB.15 kNC.20 kND.203 kN12.工程上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标准是看其延伸率δ大于等于还是小于()A.1%B.3%C.5%D.10%13.直径和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圆轴,在相同扭矩作用下,它们的()A.最大切应力相同,而扭转角不同B.最大切应力相同,扭转角也相同C.最大切应力不同,而扭转角相同D.最大切应力不同,扭转角也不同14.梁在弯曲变形时,其中性层的曲率()A.与弯矩成反比,与抗弯刚度成正比B.与弯矩成正比,与抗弯刚度成反比C.与弯矩及抗弯刚度均成正比D.与弯矩及抗弯刚度均成反比15.图示矩形截面对z、y两形心轴的惯性矩分别为()A .22121,121hb I bh I y z == B .22121,121bh I hb I y z == C .33121,121bh I hb I y z == D .33121,121hb I bh I y z ==16.用积分法求一悬臂梁受力后的变形时,边界条件为:在梁的固定端处( ) A .挠度为零,转角也为零 B .挠度为零,转角不为零 C .挠度不为零,转角为零D .挠度不为零,转角也不为零17.影响构件疲劳强度的三个主要因素是:构件的( ) A .外形、尺寸大小、残余应力B .残余应力、尺寸大小、表面加工质量C .外形、残余应力、表面加工质量D .外形、尺寸大小、表面加工质量18.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 ) A .指向受力物体,恒为拉力 B .指向受力物体,恒为压力 C .背离受力物体,恒为拉力 D .背离受力物体,恒为压力19.力的可传性原理是指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在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下( ) A .平行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B .沿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C .垂直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D .任意移动到刚体上任一点 20.空间任意力系独立的平衡方程式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 A .应力 B .变形 C .位移 D .力学性质 22.关于截面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变形的基本方法 B .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应力的基本方法 C .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D .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内力与应力关系的基本方法 23.某机轴为Q235钢制,工作时发生弯扭组合变形。
对其进行强度计算时,宜采用( ) A .第一或第二强度理论 B .第二或第三强度理论 C .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D .第一或第四强度理论 24.下列关于压杆临界应力σlj 与柔度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σlj 值一般随λ值增大而减小B .σlj 随λ值增大而增大C .对于中长杆,σlj 与λ无关D .对于短杆,采用公式σlj=22λπE计算σlj 偏于安全25.图示杆的重量为P ,放置在直角槽内。
杆与槽为光滑面接触,A 、B 、C 为三个接触点,则该杆的正确受力图是( )26.平面平行力系独立的平衡方程式有( )A.1个B.2个C.3个D.4个27.当轴传递的功率不变时,该轴所承受的外力偶矩M0与其转速成( ) A.正比B.反比C.二次函数关系D.三次函数关系28.当水平梁上某横截面的弯矩为负值时,则该横截面上正应力的正确分布图是( )29.图示悬臂梁自由端的( )A.挠度和转角均为正B.挠度为正,转角为负C.挠度为负,转角为正D.挠度和转角均为负30.判断压杆属于细长杆、中长杆、还是短粗杆的依据是( )A.柔度B.长度C.横截面尺寸D.临界应力31.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A.一个刚体B.多个刚体C.变形体D.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32.图示结构中属于超静定结构的是()33.三直角折杆AB、BC、BD连接如题图示,不计自重。
其中属二力杆的杆件是()A.AB杆B.BC杆C.AB杆和BC杆D.BD杆34.使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低碳钢的极限应力是()A.比例极限σPB.弹性极限σ eC.屈服极限σsD.强度极限σb35.题图示空心圆轴扭转时,受扭矩T作用,其横截面切应力分布的正确表达应为()36.题图示两外伸梁的尺寸和支座均相同,受力的方向有所不同,根据叠加法,挠度最大处可能是()A.(a)图的D截面或C截面B.(a)图的C截面或(b)图的C截面C.(b)图的D截面D.(b)图的C截面37.带光滑销B的直杆CD和槽杆AE在销B处光滑接触,两杆上各有力偶作用如题1图示,则槽杆的受力图正确的是()38.物系如题2图所示,不计杆重。
该物体系统属( )A .静定问题B .一次超静定问题C .二次超静定问题D .三次超静定问题39.题3图所示斜面倾角为30°,一重为P 的物块放在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静滑动摩擦系数f=0.6,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不管P 有多重,物块在斜面上总能保持平衡B .P 有一极值,重量超过该极值物体下滑,否则处于平衡C .不管P 有多轻,物块总要下滑D .物块虽不下滑,但它处于临界平衡状态40.常用的应力单位是兆帕(MPa ),1Mpa =( ) A .103N /m2B .106 N /m2C .109 N /m2D .1012N /m 241.题7图示螺钉在拉力P 作用下,挤压面积A jy =( )A .2d 4πB .dh 4πC .2D 4π D .)d (D 422-π 42.长度为l 的简支梁上作用了均布载荷q ,根据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间的微分关系,可以确定( )A .剪力图为水平直线,弯矩图是抛物线B .剪力图是抛物线,弯矩图是水平直线C .剪力图是斜直线,弯矩图是抛物线D .剪力图是抛物线,弯矩图是斜直线43.如题9图示,平面应力状态( ) A .σx >0, τx >0, τy <0 B .σx <0, τx <0, τy >0 C .σx <0, τx >0, τy <0 D .σx >0, τx <0, τy >044.图示平面直角弯杆OAB ,B 端受力F 作用。
OA=a,AB=b,OA 与水平线夹角为β,力F与水平线夹角为α,则力F对点O 的力矩大小为( )A .F(a+b)sin αB .F(a+b)cos αC .F α+sin b a 22D .F α+cos b a 2245.图示均质圆球放在光滑的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α=30,圆球重P=10kN ,受一与斜面平行的拉力FT 作用而平衡,则斜面对圆球的约束反力的大小为( )A .kN 35B .kN 310C .kN 320D .kN 33046.平动刚体上点的运动轨迹( )A .只可能是直线B .只可能是平面曲线C .可能是空间曲线D .只可能是圆弧线 47.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σ]小于( ) A .σe B .σp C .σsD .σb48.圆轴受扭时,内力偶矩称为扭矩,表示为( ) A .F N B .F Q C .TD .M49.一等截面铸铁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设计梁的截面时,最合理的截面应该是图( )50.图示超静定梁的超静定次数是( )A .1次B .2次C .3次D .4次50.在下列关于梁转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转角是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B .转角是横截面绕梁轴线转过的角度C .转角变形前后同一横截面间的夹角D .转角是挠曲线之切线与轴向坐标轴间的夹角 51.如题图所示,一重物放在光滑支承面上,其重量为G ,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为F N ,水平支承面对物块的约束反力为NF ',则构成平衡力的两个力应为 A.G 与F NB.G 与N F 'C.F N 与NF ' D.G 与NF '和F N 与N F ' 52.已知力F 1、F 2、F 3、F 4沿平行四边形ABCD 四个边作用,方向如题图所示,且F 1=F 3, F 2=F 4 ,则该力系( )A.为平衡力系B.可简化为一个力C.可简化为一个合力偶D.可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53.已知动点弧坐标形成的运动方程为s=t-t 2,则t=1s 时的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分别为( ) A.v=-1,a=-2 B.v=-l ,a=2 C.v=1,a=0D.v=l ,a=254.如图所示,匀质圆轮质量为m ,半径为R ,在地面上作纯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