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

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订我院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工作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主要负责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相关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个案管理员负责与实施小组、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五、质量控制,评估改进(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1.诊断明确;2.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3.病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三)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单病种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医院单病种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及医务人员。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质控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各科室设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组长由科室主任担任,成员由主治医师、护士长、药剂师等组成。

3. 各部门职责:(1)医务科:负责制定全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案,组织实施,对单病种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护理部:负责制定单病种护理质量管理方案,组织实施,对单病种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药剂科:负责制定单病种用药质量管理方案,组织实施,对单病种用药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质控科:负责对全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施原则1. 科学、规范、严谨、持续改进。

2. 以患者为中心,确保医疗安全。

3. 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4. 严格执行诊疗规范,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五、具体措施1. 制定单病种诊疗规范和操作流程,明确诊断、治疗、护理、用药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

2. 开展单病种质量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单病种诊疗规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3. 加强单病种诊疗过程的监控,对诊断、治疗、护理、用药等环节进行实时监督。

4. 建立单病种质量评价体系,对单病种诊疗质量进行评估。

5. 定期开展单病种质量分析,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6. 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单病种诊疗质量。

7. 建立单病种质量控制档案,记录单病种诊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六、考核与奖惩1. 定期对单病种质量管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科室及个人绩效考核。

2. 对在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单病种质量管理精选全文

单病种质量管理精选全文
4.进行病人的康复进度评估;是否合乎管理路径的预 期进度&
5.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的服务 项目&
九临床护士职责
1.在单病种路径的计划阶段;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 2.依据护理程序;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 3.准备好单病种质控简表、送发检验单等; 4.监测表上应执行的 项目; 5.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6.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
三病种选择
根据卫生部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单病种 质控指南;结合我院的执业特点;将剖宫产术、 小儿肺炎、腹股沟斜疝单/双侧等三种常见 疾病纳入单病种管理&
四首批试点科室及单病种名单
科室 单病种名称 手术名称 责任人
妇产科
剖宫产术 刘桂芝
儿内科 儿外科
小儿肺炎
王爱萍
腹股沟斜疝 刘忠理
五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
在通过对选择代表医院医疗核心质量管
理和监控的部分病种进行评价;促使医
院从医疗管理体系中进行系统的持续改
进&
单病种的定义
单病种是指没有并发症; 单一的疾病;常见的有:剖宫 产、小儿肺炎、腹股沟斜疝 等&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医疗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 疗安全;切实降低群众医疗费用;解决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顺利推进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 工作;根据山西省卫生厅相关文件;结合我院实际; 特制定《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 制工作实施方案》&
单病种名称
专家组组长பைடு நூலகம்
肺炎儿童、住院 王爱萍
腹股沟斜疝单/ 双侧
剖宫产术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它有助于明确医疗机构对于特定疾病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效果评估,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医疗服务模式。

同时,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也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合理分工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

制定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应基于大量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多学科合作。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应充分利用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知识和经验,确保制度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规范性和一致性。

制定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需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其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一致性。

4.全员参与。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需要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内部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各方面的意见得到充分考虑。

1.诊断标准。

制定明确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治疗方案。

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等,确保患者获得规范的治疗。

3.疗效评估。

建立系统的疗效评估体系,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4.患者管理。

建立完善的患者管理制度,包括患者的预约、挂号、住院管理等,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和满意度。

5.医疗资源管理。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药品等,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所需的医疗服务。

6.继续教育和培训。

定期组织针对该病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7.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预警和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的风险和问题,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总之,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它需要基于科学性和规范性,多学科合作,全员参与,以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疗效评估和患者管理水平,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风险的有效管理。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是为保障特定病种患者的诊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而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流程,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效益,减少医疗纠纷,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及其意义。

1.诊疗规范:对于特定病种的诊疗过程进行规范化,明确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操作步骤等,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够接受到规范的医疗服务。

2.医疗资源配置:根据病种的特点和患者的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确保医疗设备、药品和人员的充足,提高特定病种的诊疗效果。

3.质量评价与监测: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价和监测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和对病例进行追踪,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4.信息共享与协作:推行信息化管理,建立病案数据共享和协作机制,形成多学科合作,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高病例的整体诊疗水平。

1.规范诊疗流程:通过建立统一的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效益,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医疗的情况发生,为更多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降低医疗风险:通过建立质量评价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疗安全。

4.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在规范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提高诊疗水平,增强协作能力,提升整体医疗团队的综合素质。

总之,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效益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诊疗流程、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医疗风险和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提升诊疗水平,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疗安全。

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推行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单病种的管理制度范文

单病种的管理制度范文

单病种的管理制度范文单病种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单病种管理的规范,提高患者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病种确定与管理第二条临床科室负责对本科室负责病种进行认定,并确定科室内具体的管理办法。

第三章患者接诊与会诊第三条科室接诊的患者应当按照医院规定的诊疗流程进行接诊、分诊和治疗。

同时在患者接诊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临床科室的交流与会诊。

第四章诊疗方案第四条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临床科室应当针对不同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方案应当经过医院专家组的审批,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第五章入院与留观第五条病情较为危重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临床科室应当作出相应的入院或留观处理。

入院或留观的患者应当经过医院行政部门的审批,并按照入院或留观的相关制度进行管理。

第六章诊疗流程与操作规范第六条临床科室应当制定相应的诊疗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诊疗技术和操作规范。

第七章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七条临床科室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合法、规范、安全和有效。

并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风险评估和防控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

第八章禁止行为和处理原则第八条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禁止实施以下行为:违反医德、医纪和执业行为规范;篡改、伪造病历等医疗记录;违反治疗原则、错诊、漏诊等;泄露患者隐私信息等。

对于违反禁止行为的医务人员,医院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九章监督与考核第九条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医院的监督和考核。

医院将定期进行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估其诊疗技术和医疗质量。

第十章奖惩措施第十条医院将对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奖惩措施,鼓励并激励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医务人员,医院将给予奖励;对于工作不到位、违反纪律的医务人员,医院将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

第十一章附则第十一条本管理制度未尽事宜,可根据情况由医院行政部门进行解释和补充。

单病种质量管理规定

单病种质量管理规定

单病种质量管理规定一、概述单病种质量管理是指对特定疾病进行全过程管理,其中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

该管理规定旨在优化病患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同时降低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管理机构和责任1. 单病种质量管理委员会单病种质量管理委员会是负责制定和推广本规定的机构。

该委员会由医院的专家、护士和管理人员组成,负责疾病的相关政策和工作指南的制定。

2. 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是负责具体执行单病种质量管理规定的机构,包括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他们应当定期对医院的流程和操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并监督实施情况。

3. 医疗团队医疗团队包括主治医生、护士、药师和其他相关医务人员。

他们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协调各项工作,并确保患者的知情权和参与度。

三、质量管理过程单病种质量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操作规范医院应当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各个环节。

这些规范应当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指南,并经过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2. 病例评估通过定期对已治疗的病例进行评估,可以了解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

3. 绩效评估通过制定一套指标体系,对医疗团队的绩效进行评估。

绩效评估可以基于患者满意度、病例数、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4. 不良事件管理不良事件是指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预期的不良结果。

医院应当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及时收集和记录不良事件,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根据不同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5. 宣教和培训医院应当定期进行针对单病种的宣教和培训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意识,引导他们遵守操作规范,提供规范的医疗服务。

四、患者权益保障1. 信息共享医院应当向患者提供详细、准确的疾病信息,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的核心原则是“标准化、规范化、病患中心化”。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指南、规范化的流程和操作步骤,以及强调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将医疗质量的控制和保障作为全体医务人员的使命,从而提高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人性化程度。

1.诊疗指南的制定:由专家组织编制具体疾病的诊疗指南,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诊疗指南应基于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据,统一医务人员的工作标准,确保患者得到可靠和一致的治疗。

2.流程的规范化:根据诊疗指南,制定标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明确医务人员在每一个环节的责任和工作内容,避免操作上的安全风险和失误。

同时,流程规范化有利于互助合作和交流,提升工作效率。

3.过程监测与改进: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对诊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手术操作过程、病历书写质量、药物使用合理性等。

4.病患参与与安全培训: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提高治疗方案的共识和合作性。

此外,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的了解。

同时,通过定期组织临床技能培训和演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5.医联体合作与信息共享:建立跨机构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机制。

通过医联体的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共同负责单病种的规范化管理。

同时,跨机构的信息共享有助于提高医生对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的了解,便于制定更为准确的诊疗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它能够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降低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增加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口碑和竞争力。

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推广,不断完善和优化制度内容,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制度为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院整体医疗管理水平,我们根据卫生部的标准和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单位,利用具有共性和统计学特性的医疗质量指标进行质量评价,以实现对疾病诊疗过程和终末质量的控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并评估医师的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合理,以便持续改进。

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要求严格遵循本制度规定,规范单病种日常管理工作。

单病种的开展应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要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

各级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和治疗环节质量。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和督导。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订我院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协调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主要负责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实施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个案管理员负责与实施小组、专家指导组的日常联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我们将单病种质量管理纳入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计划,实施三级管理。

在选择单病种时,我们应该选择本地区常见和多发的病种,覆盖率较大的病种,最能代表临床科室医疗特色的病种,以及能对应一个明确的ICD-10编码或一定的编码范围的病种。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单病种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单病种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要求,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

结合我院临床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一、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是在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指导下,由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具体实施,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二、各科出院病历实行病案首页的计算机管理,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

三、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要建立单病种管理登记簿记录患者进入或离开管理的相关住院信息。

四、单病种质量考核与督查的控制指标:(一)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二)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同病种一周内再住院率;(三)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四)常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五、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一)严格执行专科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二)坚持三级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三)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四)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五)使用适宜技术,合理检查,提高诊疗水平;(六)调查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六、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学管理、信息统计、病案管理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定期检查全院各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实施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和考评奖惩。

七、各临床科室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由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负责执行。

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任组长,组员包括科内医疗人员、护理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

八、临床科室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每三个月对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每半年进行专项考评,定期向卫生厅上报单病种质控资料。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目录1.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2)1.1 制度目的 (3)1.2 制度范围 (4)1.3 制度依据 (5)1.4 制度责任 (6)1.5 制度流程 (7)2. 实施方案 (8)2.1 实施目标 (8)2.2 实施步骤 (9)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11)3.1 管理手册 (12)3.2 程序文件 (13)3.3 工作指导书 (14)3.4 记录表单 (16)4. 人员培训与考核 (17)4.1 培训内容 (18)4.2 培训方式 (20)4.3 考核标准 (21)4.4 考核周期 (22)5. 质量风险管理 (23)5.1 风险识别 (25)5.2 风险评估 (26)5.3 风险控制措施 (27)5.4 风险应对策略 (29)6. 质量监控与改进 (30)6.1 监控指标体系 (30)6.2 监控方法与工具 (32)6.3 问题分析与解决 (33)6.4 不断改进机制 (34)1.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确保医疗服务的技术性与人文关怀相融合。

持续改进:要求医院不断优化改进单病种管理策略,提升医疗服务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水平。

医院应当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委员会(下称“质管委”),作为单病种管理的领导和决策机构,具体职责如下:医院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单病种管理流程进行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环节:病种识别与选择: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医疗需求及相关政策,选择适宜的病种实行质量管理。

管理数据分析:运用临床路径、患者流出数据等方法收集和分析病种数据,诊断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实施与监督:确保各项改进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反馈与反馈循环:通过定期的质量评估结果反馈,确保质量改进措施的持续效果,形成质量管理闭环。

医院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单病种质量管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相应的激励与惩戒措施。

评价指标:设定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住院患者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疾病治愈率等。

单病种管理制度

单病种管理制度

单病种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和规范单病种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规定(一)归口管理1. 单病种管理必须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团队,负责单病种的诊治、护理和跟踪随访工作。

2. 单病种管理应与其他科室和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疾病的防控和治疗工作。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1. 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所有与单病种相关的医疗服务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医疗质量的安全与可靠。

2. 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医疗流程与规范1. 制定并执行单病种的医疗工作流程和规范,包括病案记录、诊疗过程、护理措施等方面,确保医疗过程的规范和标准化。

2. 定期对单病种的医疗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信息管理与数据统计1. 建立完善的单病种管理信息系统,对患者的病历、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进行电子化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可靠。

2. 对单病种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为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患者教育与宣教1.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单病种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和预防。

2. 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宣教计划和活动,包括宣传资料的编制、专题讲座的组织等,提高患者对单病种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三、安全检查与评估1. 定期进行单病种管理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包括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药品的合理使用、患者隐私的保护等方面,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 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和改进,确保单病种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定和改进。

四、附则本制度由医务部负责解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单病种相关制度

单病种相关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制度1、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

2、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由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负责。

3、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在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指导下,由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具体实施。

4、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要组织科室相关人员学习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

5、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每月对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医院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进行评估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督促整改落实,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6、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3)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4)经济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

7、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管理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单病种管理的相关信息。

8、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对每个纳入单病种管理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每月汇总分析,上报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实施单病种管理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合实施小组上报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科室落实。

9、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单病种管理依从性检查,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定期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实施单病种管理的依从性检查,每个季度分析评价依从性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10、奖罚医院将单病种质量考评结果纳入医疗质量检查考评体系,并与相关责任人的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绩效考核等挂钩。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指标监测范围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医药卫生体质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和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监测管理制度与程序(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Word]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Word]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Word]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单病种管理制度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制定本制度.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订我院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工作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主要负责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相关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个案管理员负责与实施小组、医务科、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五、质量控制~评估改进,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1(诊断明确,2(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3(病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三,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

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订我院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工作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主要负责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相关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个案管理员负责与实施小组、管理委员会、
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五、质量控制,评估改进
(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
1.诊断明确;
2.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
3.病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4.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
(三)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一周内再住院率。

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4.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每床日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四)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
2.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
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
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5.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
6.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六、各临床科室要高度重视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细化工作方案,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建立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完成单病种临床路径每例诊疗后要对病例进行登记,填写质量控制统计表,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指标到人,保证临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七、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开始实施,由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说明
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