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docx

合集下载

[分享]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分享]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基本资料案主姓名:吴某性别:男年龄:73岁二、个案来源个案是院舍照顾机构管理人员转介,社工经过与案主面谈,确定初步问题后接案。

三、个案背景资料(一)重要引发事件近日案主因心脏病住进深圳某医院,这次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案主的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在医院案主的儿子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父子关系面临一个大挑战。

案主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6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

最坏的打算就是案主“有钱看病,没钱等死”。

(二)曾做出的调试和成效1.自我调试:案主入住老人颐养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感情上面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感觉,时刻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

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定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编织毛衣送温暖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2.院舍照顾层面:老人颐养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

(三)行为表现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

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四)人际关系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院舍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它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际关系系统失衡。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第一篇:老年社会工作个案2010-2011学年秋季学期老年社会工作试卷一、请编写一个老年人社区照顾或老年个案管理的案例,并设计出服务方案要求:1.其案例内容具有该类型案例的要素和特征2.上交一份纸质答卷和电子版答卷案例李奶奶今年已经82岁了,老伴去年去世了,她有两个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

儿子在大学毕业之后去美国留学,完成学业后便在美国定居,女儿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在另外的城市任职,后与当地的人结婚后便在另外的城市定居。

两个子女都很少回来看望她,自从李先生去年去世之后,老房子里便只剩下李奶奶一个人生活着,前几年李奶奶还觉得身体很硬朗,可自从老伴去世后,李奶奶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曾经还一个人昏倒在老房子里,邻居发现后将她送往医院治疗。

以前在李先生的陪同下李奶奶还经常参加社区里的老年活动,可今年李奶奶除了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外,几乎没有出过门,特别是现在身体不好,更是不出门了,与社区之前要好的老人们都断了联系。

李奶奶的情绪也很低落,没了老伴,李奶奶很悲观,认为自己也快要不行了。

李奶奶问题的初期评估个人层面:李奶奶自从老伴去世后,身体情况日趋下降;两个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没有人照顾;一个人居住在老房子里,情绪低下,很悲观,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家庭层面:子女远在他乡,工作又忙,很少回来看望李奶奶,与子女间缺少亲情的交流,老伴去世后,心里的话没有人倾诉,又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容易产生对死亡的恐惧。

社区网络层面:李奶奶不再参加社区老年人活动,长期一人独处,容易产生孤独、空虚、寂寞的感情。

制定服务计划(1)人的情绪除了受到事件本身的影响外,更是人们对事件的错误看法的结果。

当人们处在不良环境中,就容易产生非理性情绪,当这种非理性情绪与人们的需求相违背时,人们就会产生心理失调。

理想情绪行为治疗模式就是帮助人们辨识这种非理性情绪。

在这个案例中,李奶奶因为老伴去世,加上自己身体不佳,所以产生“自己不行了”的想法,产生的非理性情绪就是悲观、消极。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篇一:老年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模式案例一家老年福利院新入住了一位75岁的王大爷,他自入院以后每天只是独自静坐,不思饮食。

院方为了王大爷的健康,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他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甚至很多服务人员也从家里带来许多小吃,想诱发王大爷吃饭的欲望。

但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眼看着王大爷迅速消瘦,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院方请来了王大爷的儿子进行说服。

王大爷的儿子在听完院方的说明后情绪非常激动,在训斥了老人后竟然强行给王大爷喂饭,被院方阻止。

万般无奈之下,院方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

社会工作者在听取了院方对王大爷的情况介绍后,联系了王大爷的儿子并了解相关的信息。

据介绍,王大爷是一位离休干部,原来是以为非常自信的人,而且性格开朗,通情达理。

但离休后,性格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两年前老伴去世后,情绪比较低沉,而且还被医院诊断为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经常发病。

由于子女每天忙于工作,特别是白天无人在家照顾王大爷,怕疾病突发时家中无人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所以在考虑再三后,将王大爷送到了福利院。

介绍完后,王大爷的儿子对那一天由于情绪激动而训斥父亲并强行喂饭的行为极为后悔,并表示出要给父亲认错。

工作者在了解王大爷的相关个人信息与家庭信息后,在充分注意社会工作的尊重、接纳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同理心与王大爷进行了第一次面谈,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

在工作者表示出想听听王大爷对自己问题的看法时,老人表示出了离休后原单位对自己的不关心;老伴也走了;家里的子女不征求意见而送自己到福利院,是把自己当累赘,不要自己了;活在世上已经没有意思,还不如自生自灭一死了之等消极悲观的想法。

根据这些信息,工作者经过分析,认为王大爷问题的核心在于:由于退休使老人的职业角色丧失,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和社会地位的下降;老伴的去世,又进一步造成了王大爷家庭角色的部分丧失,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冲击。

加之由于生理的老化所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困扰,家中子女未经商量就将老人送到福利院,而王大爷又对福利院有一些不正确的认知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老人的活动,造成了王大爷巨大的情绪反应,出现了悲观失望等心理和行为问题。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
“我现在快60岁了,我不缺吃、不缺穿,但我一点也不快乐,我活得太孤独、太寂寞了!”老人名叫李又丽,今年59岁。

1965年,作为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李大妈只身从北京来到甘肃支援西北建设,学公路桥梁建筑的她在兰州公路总段一呆便是几十年。

1980年,由于种种原因,李大妈和丈夫离婚,开始和年幼的女儿相依为命。

1988年,李大妈开始钻研文学创作,并一举取得成功,成为西北少有的女诗人。

问题分析:
1.退休使李大妈拥有很多闲暇时间,但是工作的充实与现在的空闲,反差太大,李大妈不能很好适应。

2.李大妈经历了家庭的组合到分开,与女儿相依为命,倍感孤独
治疗目标:
协助李大妈多多参加社区活动,与同辈群体加强交流。

社工帮助联系李大妈女儿并与其交流,多多关心妈妈,常回家看看。

社会工作者介入服务:
1、接案与案主建立关系:开始以倾听为主,让李大妈尽情倾诉,让她渲泄自己的情绪,社工尽量表现出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怀,并表达同理心。

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与案主建产专业关系,签订服务协议。

2、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尽可能的去收集有李大妈的资料,其中包括生活,经济,情感,疾病等资料。

3.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针对案主的情绪困扰,要善于运用多种治疗模式,引导他们进行情绪宣泄,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处境和正确评价自己,调整心态,有意识地“忘记”自己眼前的处境,从而顺利地走出困境。

引导他大胆地面对现实,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评价。

4.计划实施
5.结案与评估:对此次案件进行评估,并对李大妈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进。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第一篇: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老师强调的老年“社区”工作,社工介入策略》1.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认知,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区活动2.提高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能力3.成立老年人组织,发动老年人关注社区事务4.向老年人灌输“老年权益”意识,提供老年人领袖训练。

5.组织地区性老年组织《介入策略题型》老人子女不关心老人并送到养老院,老人变得很孤僻介入策略:(1)对王老伯进行心理疏导王老伯入住养老院是迫于无奈,社会工作者需要同王老伯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宣泄负面情绪。

(2)根据王老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应仔细询问王老伯的需求,并向他认真介绍养老院的服务,推荐王老伯接受适合自己的服务。

(3)关注王老伯的身体状况给王老伯建立健康档案,安排医务护理人员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监护(4)与王老伯的子女进行沟通联系王老伯的子女,说服他们定期到养老院看望父亲,给予父亲情感上的支持,在适当的时候将父亲接回家中照料。

(5)鼓励王老伯多参加养老院的活动鼓励王老伯通过参加养老院的活动,发展社交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与养老院的其他老人一起快乐生活。

老人退休后在家变得很暴躁,与妻子关系变差介入策略:(1)为侯志文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帮助其舒缓负面情绪;(2)为侯志文的老伴提供情绪疏导服务,让其明白遐休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请其体谅侯志文,帮助侯志文解决情绪问题;(3)加强候志文与老伴、女儿之间的沟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4)整合社区和社会资源,协助侯志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劝说其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体能;(5)鼓励侯志文多参加户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的小组活动,一方面锻炼筋骨,增强体能,另一方面加强交流,舒缓情绪;(6)联系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助侯志文的家人做好侯志文的照顾工作,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子女在国外,老伴去世后便无人照顾自己,变得失落介入策略:(1)对生理问题的介入①鼓励殷伯伯多锻炼身体,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愉悦身心;②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医生、护士上门为殷伯伯提供健康治疗服务。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是针对老年人‎的问题与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它是指老年社‎会工作机构和‎老年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以协助老年人‎解决生理、精神、情感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使老年人能够‎继续参与社会‎生活,幸福安度晚年‎的专业服务。

2、老年个案工作‎老年个案社会‎工作就是老年‎社会工作者依‎托老年服务机‎构对老年人个‎人或者家庭提‎供物质与情感‎支持和服务,旨在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与‎条件,增强其社会功‎能,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和应对‎困难的能力的‎活动过程。

它是个案工作‎方法与老年学‎的结合,是个案工作方‎法在老年工作‎中的运用。

3、老年小组工作‎所谓老年小组‎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和指导下,利用老年组员‎之间的互动和‎小组凝聚力,帮助老年组员‎学习他人的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确面对困难‎,恢复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促进‎自己成长的专‎业服务活动。

4、老年社区工作‎所谓老年社区‎工作就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者‎运用各种工作‎方法,改善老人与社‎区的关系,提高老人的自‎助、互助能力,促进老人的社‎区参与,通过老人的集‎体参与去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的一种服务‎活动和服务过‎程。

5、老年歧视亦称年龄歧视‎,就是指仅仅基‎于年龄而对年‎长的人抱有偏‎见和刻板印象‎或陈旧观念。

这些刻板印象‎通常是负面的‎,它所传递的信‎息和态度是:老年人作为人‎来说不太有价‎值了,衰老是消极的‎,衰老就是衰退‎、衰弱或损失,社会对正常的‎衰老产生恐惧‎和误解从而对‎老年人产生偏‎见,认为他们理应‎受到低人一等‎或不平等的待‎遇。

6、老年虐待在本应充满信‎任的任何关系‎中发生的一次‎或多次致使老‎年人受到伤害‎或处境困难的‎行为,或以不采取适‎当行动的方式‎致使老年人受‎到伤害或处境‎困难的行为。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案例陈述:(一)案主的基本信息案主段大爷,男,68岁,已退休,退休工资3000多元。

有一养女。

(二)案例陈述:段大爷老伴朱大妈年轻时不能生育,于30年前报养一女孩并按规定办理了收养手续。

一家三口一直居住在辖区驹章胡同15号直管公房,面积30平左右。

段女长大成人结婚后,段大爷出资20万元在沙子口为其女购得60平两室一厅,段女与丈夫在外独住,因为工作忙,段女不经常来看父母。

2017年朱大妈去世,没了朱大妈的陪伴和照顾,段大爷也不愿与邻居交流,身体也每况愈下,脾气变得暴躁悲观,经常给养女大点换抱怨,认为自己没什么活头了,与养女的矛盾加深,觉得白养了女儿,段大爷希望段女能搬回来看他,照顾他的生活并带他看病,但段女不同意,矛盾再次激化。

段大爷心灰意冷,找到居委会希望居委会工作人员帮助其解决家庭纠纷。

段大爷向工作人员叙述之前碍于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不想把家里的事抛到明面上来让别人知道,但是现在老伴也不在了,养女也不孝顺,自己觉得活着没意思。

二、案例分析1、个人层面:段大爷自从老伴去世后,与养女关系不好,无人照顾,也不愿与邻居多交流,身体情况日趋下降,情绪低下,很悲观,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家庭层面:养女与段大爷有矛盾,不照顾不赡养周大爷,养女家人也不待见周大爷,矛盾越来越多。

与子女间缺少亲情的交流,老伴去世后,心里的话没有人倾诉,又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容易产生悲观心理。

3、社区网络层面:朱大妈去世后,段大爷不喜欢与人交流,也不参加社区老年人活动,长期一人独处,容易产生孤独、空虚的感情。

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

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

然老伴去世,养女的不赡养不善待让周大爷心灰意冷。

二、介入和干预(一)约定阶段案主来源:案主求助案主类型:自愿1、案主出现的问题:情绪低落、食量减少、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与养女不和2.评估途径:通过案主邻居、养女、社区及案主自身了解情况。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老年社会工作是指为了帮助老年人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下面将通过一个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来介绍相关参考内容。

案例:李奶奶是一位80岁的老人,她的子女都已经搬到了其他城市工作,生活上无法给予她太多的照顾。

李奶奶最近身体一直不太好,行动不便,也感到孤独无助。

社区工作者决定对她进行社会工作介入。

1. 综合评估:社区工作者首先对李奶奶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她的生活状态、身体状况、社会关系等。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她的主要需求和问题,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2. 确认需求:在评估的基础上,社区工作者确认了李奶奶的主要需求是生活照料和社交需求。

老年人常常面临着生活照料、情感支持、社交参与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需求对于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3. 制定计划:社区工作者与李奶奶及其家人一起制定了一份个人计划。

计划包括每天上门帮助李奶奶做家务、购物等生活照料工作,并且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帮助李奶奶扩大社交圈子。

4. 行动实施:社区工作者开始按照制定的计划行动,每天按时上门给李奶奶提供帮助,做家务、购物等。

此外,社区工作者还联系了附近的老年活动中心,帮助李奶奶参加活动,结识其他老年人,增加社交。

5. 监督和跟进:社区工作者定期与李奶奶和家人见面,了解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并根据需要调整服务计划。

同时,社区工作者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必要的康复和医疗服务,确保李奶奶的健康状况得到关注。

6. 资源整合:社区工作者会协调社区内外的资源,包括志愿者、老年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为老人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临时庇护等。

7. 长期计划:除了当前的需求,社区工作者还要与老人及其家人讨论长期计划。

这可能涉及到老人的住房问题、养老院选择、护理等重大决策。

社区工作者可以帮助老人和家人了解各种选项,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通过以上个案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老年社会工作不仅仅是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还关注老人的心理和社交需求。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六、案例总结与反思
3、要贯彻案主知情同意的原则,适时抽身,杜绝“救世主” 情怀。社工是一种专业的助人者,而非万能的助人者。当 面对服务对象时,社工应在秉持“保护生命”的至上原则 下充分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和自决权。
摘自李丹 多子女家庭老人赡养问题的社工介入初探
第二组帮助方案
——老年社会工作
一、案例回顾
• 老牛是一位60多岁的退休老人,性格乐观,他有两处房产价 值200多万,还有一些存款,有两儿一女,大儿子是水管工, 小儿子在研究生毕业,女儿在农村,老牛一直觉得生活很幸 福。但最近他老伴去世了,大儿子骗光了老人所有存款并擅 自修改了房屋所有权人,二儿子用卖老宅的钱购买了自己的 结婚住房。两个儿子都不愿赡养老牛,由于小女儿自小送人, 老牛不愿去女儿家养老,无奈之下选择去了养老院。原来积 极乐观的老牛变得郁郁寡欢,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岁,身体情 况也每况愈下,觉得生无乐趣,只好干熬。
四、制定服务计划
4.通过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让案主意识到靠女儿养老并不是 一 件丢人的事,改变案主的过时思想,并让案主与女儿进行沟 通,缓解案主的思想压力 5.工作者可以通过家庭工作,团体工作等方法,帮助家庭成了 解案主在老年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特征,帮助家庭成员更好 的为案主提供精神照顾,并且要强调案主入住后家庭成员继 续定期探望和支持案主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 与案主个人照顾计划的制定让案主意识到家人并不是不关心 自己。 6.工作者与案主进行沟通,使案主能够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状 况, 在心中对子女制定一个“孝”的标准,并且使这个标准宜低 不宜高,使大多数青年人都能做到,使案主得到心理满足。
8.因为案主在敬老院还算是比较年轻,可以和院方联系, 在 敬老院给老人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以便案主发挥自己 的 潜力,发挥其残存的能力,得以缓和案主内在和工作的进行,老牛的问题也一一得到解决,这 时候我们需要进行评估,评估分为过程评估、结果评估 以及第三方评估。 过程评估 主要评估在我们为老牛服务过程中,各项工作是否完成, 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 结果评估 评估服务效果,老牛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效果如何。 是否需要转案或继续服务。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doc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doc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项目一1、老年人的四种界定标准P1(1)根据年代年龄界定老年人。

所谓年代年龄,也就是出生年龄,是指个体离开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

而生命年龄是指个体出生到现在按年月计算的时间而确定的年龄,又称“实足年龄”或“自然年龄\ 1964 年我国第一届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议上明确规定,男女都以60岁以上为老年期。

(2)根据生理年龄来界定老人。

即以个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应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个体年龄。

生理年龄可分为四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39岁为成熟期, 40-59岁为衰老前期,60岁以上为老年期。

因此,生理年龄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

(3)根据心理年龄老界定老年人。

即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来确定个体年龄。

心理年龄分为3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

心理年龄60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

心理年龄和生命年龄、生理年龄并不完全同步。

(4)根据社会年龄来界定老年人。

即根据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角色来确定个体年龄,它反映的是个体社会行为的成熟程度。

一般来说,社会年龄分为三个阶段:0-17岁为未成熟期,18-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

因此,社会年龄6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

2、生命、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的发展通常并不同步,一般来说有一下情况:①生命、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四中年龄发展基本同步。

②生命年龄衰退在先,其他三种年龄老化在后。

③心理、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年龄衰退在后。

④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和心理年龄老化在后。

3、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P5①老年社会救助。

主要指为困难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也称为经济供养,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②老年生活服务。

主要是指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各种生活上的辅导与照料服务,以帮助老年人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满足其基本需要。

③老年家庭关系处理。

协助老年人处理其与子女的关系,推进老年人与子女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并调适老年夫妻之间的一些摩擦与冲突,以改善老年人的家庭环境,发挥家庭的正常功能。

老年社会工作 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 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一、案例背景。

李大爷今年75岁了,住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

他的老伴儿前几年去世了,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

李大爷身体还算硬朗,就是有点高血压,每天都得吃药。

以前啊,李大爷的生活特别单调。

每天早上起来,自己随便弄点吃的,然后就坐在电视机前看一整天的节目,中午也是简单对付一口。

晚上呢,早早地就上床睡觉了。

小区里有个小花园,可他也很少去,就觉得自己一个人没什么意思。

二、问题呈现。

# (一)心理孤独。

老伴儿走了之后,李大爷心里空落落的。

子女不在身边,他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每次接到子女的电话,他都特别高兴,但是挂了电话之后,那种孤独感就更强烈了。

他经常对着老伴儿的照片发呆,觉得生活没什么盼头。

# (二)健康管理意识薄弱。

虽然李大爷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得按时吃药,可是他对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健康管理就不怎么上心。

他爱吃咸的,觉得淡了没味道,而且运动量也特别少。

每次社区组织健康讲座,他都不愿意去,觉得那些都是年轻人的事儿,和自己没关系。

# (三)社交圈子狭窄。

李大爷在小区里住了这么多年,认识的人不少,但是真正能说上话、一起活动的朋友没几个。

他总是觉得不好意思去主动和别人交往,而且觉得别人可能也不愿意和他这个老头子打交道。

三、介入过程。

# (一)心理慰藉。

社区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小王了解到李大爷的情况后,就经常去看望他。

刚开始的时候,李大爷还有点抵触,觉得小王就是走个过场。

但是小王可没放弃,每次去都带着一些小点心,陪李大爷聊天,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慢慢地,李大爷就打开了话匣子,把心里的苦水都倒了出来。

小王还鼓励李大爷把对老伴儿的思念写下来,当成一种情感的宣泄。

同时,小王教李大爷用智能手机,让他可以和子女视频通话,这样李大爷就能经常看到子女的脸,感觉他们就在身边一样。

# (二)健康管理提升。

为了让李大爷重视健康管理,小王想了不少办法。

他专门找了一些和李大爷年纪差不多、因为不注意健康而生病的案例,讲给李大爷听。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题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满足和老年人社会生活发展需求的满足。

2、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是老年个案工作方法、老年团体工作方法和老年社区工作方法。

3、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有生命回顾、怀旧、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

4、美国学者莱卡德、利夫森和彼得森按人格的调适状况将老年人分为成熟型、摇椅型、防卫型、愤怒型和自怨自艾型。

5、老年福利政策是国家为解决老年问题、开展广泛的老年服务而制订的行动方向、规范和准则。

6、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与完善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四方面缺一不可。

7、老年团体工作的常见主题有缅怀过去、现代社会知识、自我独立性、生理和心理变化、家庭的人员关系、社区资源的利用、适应环境、闲暇与文化活动、死亡。

8、老年社区工作的介入模式包括社区发展、社区组织、社区教育、社会行动和社会计划模式等。

9、“由社区照顾”以居家照顾和日托照顾为其主要模式。

10、扩大社区支援网路的五种策略分别是个人网络、志愿者联系网络、互助网络、邻舍协助网络和社区授权网络。

11、机构照顾的类型可以划分为特殊护理院、护理型养老院、康复保健型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等。

12、《社会工作词典》把个案管理定义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为某一群体或某一案主整合、协调所有助人活动的一个过程。

13、空巢老人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供养问题、心理情感问题、疾病医护问题、日常生活照料问题、丧偶空巢老人的再婚问题等。

二、名词解释1、人口老龄化P52、老年社会工作P343、老年个案工作P1654、怀旧P1775、生命回顾P1776、ABC理论P1837、老年团体工作P196 8、老年社区工作P230 9、社区照顾P24310、机构照顾P276 11、老年人长期护理照顾P340 12、临终关怀P403三、简答题1、简述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P372、简述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

国开【安徽省】51597《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学习资料

国开【安徽省】51597《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学习资料

国开【安徽省】51597--2019年秋《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试【答案】
【序号】生理年龄等同于生命年龄


标准解析参考答案:“错”。

【序号】生理年龄60岁以上的人被称为老年人


标准解析参考答案:“对”。

【序号】心理年龄以意识和和个性为主要测量内容。



标准解析参考答案:“对”。

【序号】当一个人呼吸停止了,即可宣布死亡。



标准解析参考答案:“错”。

【序号】做哀伤辅导时,社工不应忌讳用“死”字谈及逝者的亡故,这样有助于刚丧亲者增加失落的真实感。



标准解析参考答案:“对”。

【序号】疾病是正常老化的表现,因此无需给老人提供积极的治疗和调节。



标准解析参考答案:“错”。

【序号】老年人的机械记忆比意义记忆减退缓慢。



标准解析参考答案:“错”。

【序号】老人的回忆能力明显比再认能力好。



标准解析参考答案:“错”。

003.老年社会工作(三)

003.老年社会工作(三)

案例举例真题解析第二题(案例分析题,20分)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

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

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

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

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

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家中。

问题:1. 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2. 列举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这道题在讲第二章“收集资料的方法”知识点时提及过,还记得之前建议的分析步骤吗?1、读案例:读出关键信息点2、读问题:弄清楚问什么3、列框架:胸有成竹4、分点答:关键词+描述说明自己先试试看1、读案例:读出关键信息点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

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

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

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

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淤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

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家中。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精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老年人群体的特殊需求和问题,需要社会工作者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帮助。

下面将介绍几个老年社会工作的案例,以期为广大社会工作者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借鉴。

案例一,孤寡老人关爱。

在某城市社区中心开展了一项孤寡老人关爱活动。

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摸底调查,发现该社区有多位孤寡老人,他们大多身体虚弱,生活无着,精神上也缺乏关爱。

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志愿者,定期走访这些孤寡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

同时,还建立了老年人互助小组,让他们有机会在一起交流、娱乐,增加生活乐趣。

案例二,老年人心理辅导。

某社会工作机构开展了老年人心理辅导项目。

该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发现,一些老年人在面对退休后的生活空虚、子女疏远等问题时,心理压力较大。

因此,他们开展了一系列心理辅导活动,包括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老年人们得到了心理上的疏导和支持,增强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案例三,老年人法律援助。

某法律援助机构开展了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

该机构的律师团队发现,一些老年人在继承、房产、医疗纠纷等方面遇到了法律问题,但因为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等原因,他们往往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此,该机构开展了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法律问题,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结语。

老年社会工作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需要社会工作者们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老年社会工作既是一项具体的实践工作,也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支持。

希望广大社会工作者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为老年人群体带去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

《老师强调的老年“社区”工作,社工介入策略》1.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认知,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区活动2.提高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能力3.成立老年人组织,发动老年人关注社区事务4.向老年人灌输“老年权益”意识,提供老年人领袖训练。

5.组织地区性老年组织《介入策略题型》老人子女不关心老人并送到养老院,老人变得很孤僻介入策略:(1)对王老伯进行心理疏导王老伯入住养老院是迫于无奈,社会工作者需要同王老伯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宣泄负面情绪。

(2)根据王老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应仔细询问王老伯的需求,并向他认真介绍养老院的服务,推荐王老伯接受适合自己的服务。

(3)关注王老伯的身体状况给王老伯建立健康档案,安排医务护理人员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监护(4)与王老伯的子女进行沟通联系王老伯的子女,说服他们定期到养老院看望父亲,给予父亲情感上的支持,在适当的时候将父亲接回家中照料。

(5)鼓励王老伯多参加养老院的活动鼓励王老伯通过参加养老院的活动,发展社交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与养老院的其他老人一起快乐生活。

老人退休后在家变得很暴躁,与妻子关系变差介入策略:(1)为侯志文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帮助其舒缓负面情绪;(2)为侯志文的老伴提供情绪疏导服务,让其明白遐休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请其体谅侯志文,帮助侯志文解决情绪问题;(3)加强候志文与老伴、女儿之间的沟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4)整合社区和社会资源,协助侯志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劝说其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体能;(5)鼓励侯志文多参加户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的小组活动,一方面锻炼筋骨,增强体能,另一方面加强交流,舒缓情绪;(6)联系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助侯志文的家人做好侯志文的照顾工作,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子女在国外,老伴去世后便无人照顾自己,变得失落介入策略:(1)对生理问题的介入①鼓励殷伯伯多锻炼身体,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愉悦身心;②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医生、护士上门为殷伯伯提供健康治疗服务。

最新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案例

最新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案例:李某,男,60岁,老党员,任行政机关领导多年。

今年退休,现与老伴住一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

退休后他每天就是看看电视,种种花草,时间长了,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很慢。

早上起床后感到没什么大事可做,十分无聊。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坐在那里叹气,闷闷不乐。

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也不说,劝他去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

他说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觉得自己是一块朽木了,老了,最近饭量也小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一、问题分析1,社会因素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重要转折期,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离退休导致了老年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主导活动和社会角色的转变,由此引发老年人的心理发生波动和变化。

(一)从忙碌职业角色转变为闲暇的家庭角色老李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二)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2家庭因素离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退居到家庭之中,家庭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否对老年人的心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许多年轻人成家后自立门户,不再与老人居住在一起。

家庭日趋小型化是现代家庭的共同特点。

家庭的分化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子女与老人的分居不仅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难以得到子女时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对于老年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也有较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期望的是热闹的家庭氛围,这种分居难免使老年人不时感到寂寞孤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强调的老年“社区”工作,社工介入策略》1. 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认知,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区活动2. 提高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能力3•成立老年人组织,发动老年人关注社区事务4. 向老年人灌输“老年权益”意识,提供老年人领袖训练。

5. 组织地区性老年组织《介入策略题型》老人子女不关心老人并送到养老院,老人变得很孤僻介入策略:(1)对王老伯进行心理疏导王老伯入住养老院是迫于无奈,社会工作者需要同王老伯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宣泄负面情绪。

(2) 根据王老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应仔细询问王老伯的需求,并向他认真介绍养老院的服务,推荐王老伯接受适合自己的服务。

(3) 关注王老伯的身体状况给王老伯建立健康档案,安排医务护理人员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监护(4) 与王老伯的子女进行沟通联系王老伯的子女,说服他们定期到养老院看望父亲,给予父亲情感上的支持,在适当的时候将父亲接回家中照料。

(5) 鼓励王老伯多参加养老院的活动鼓励王老伯通过参加养老院的活动,发展社交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与养老院的其他老人一起快乐牛活。

老人退休后在家变得很暴躁,与妻子关系变差介入策略:(1)为侯志文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帮助其舒缓负面情绪;(2) 为侯志文的老伴提供情绪疏导服务,让其明白遐休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请其体谅侯志文,帮助侯志文解决情绪问题;(3) 加强候志文与老伴、女儿之间的沟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4)整合社区和社会资源, 协助侯志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劝说其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体能;(5) 鼓励侯志文多参加户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的小组活动,一方面锻炼筋骨,增强体能, 另一方面加强交流,舒缓情绪;(6) 联系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助侯志文的家人做好侯志文的照顾工作,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子女在国外,老伴去世后便无人照顾自己,变得失落介入策略:(1)对生理问题的介入①鼓励殷伯伯多锻炼身体,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愉悦身心;②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医生、护士上门为殷伯伯提供健康治疗服务。

(2) 对情感问题的介入联系殷伯伯的儿子和女儿,建议他们经常打电话问候老人,抽时间多看望老人,或者定期将老人接到自己家住一段时间。

(3) 对精神问题的介入由于老伴去世,殷伯伯感到非常孤独,总是想到死亡,精神压力很大。

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殷伯伯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具体方法有:①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上门和殷伯伯聊天,缓解其精神压力;②请殷伯伯的子女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③帮助殷伯伯建立人际关系网络,鼓励其多参加社区活动,放松身心。

《方案设计题》1 •退休后难以适应新生活一•问题分析木案例中,关某当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1)关某退休在家,克服不了内心的障碍,一时难以接受退休的生活;(2)关某的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退休后没有人可以倾诉,内心空虚、孤独。

二、服务方案设计1 •方案目标帮助关某走出心理困境,适应退休后的牛活,并能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方案实施策略(1)接案,与关某建立专业关系通过关某的老伴儿与关某进行初步接触,运用尊重、接纳、同理心等工作技巧掌握关某的基木情况及其期望,取得关某的信任,与关某建立专业关系。

(2)为关某提供心理辅导对关某进行心理疏导,认真倾听其倾诉,帮助其疏导内心的压抑、失落等不良情绪。

(3)为关某提供认知辅导帮助关某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正确看待退休问题,鼓励其摆正心态,积极开始新生活。

(4)发挥关某特长,实现老有所为:①与乡文化站联系,请他们将一些琐事继续交由关某负责,例如定期出黑板报等,帮助他顺利度过过渡期;②可以协助关某在村里开办免费的培训班,教授小朋友们绘画、写作等知识,一方面使关某提升自我效能感,一方面为村里做贡献;③鼓励关某帮助老伴儿干些活儿,可以为老伴儿的豆腐做宣传等。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关某及其老伴儿、村里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2. 老年人再婚一、问题的陈述与分析有再婚意愿的老人往往面临世俗偏见以及子女反对等方面的问题。

1)对再婚感到忐忑不安;2)害怕不能使得双方子女的认可;3)唯恐周遭朋友、邻里的异样目光等问题。

二、方案设计1、方案目标:协助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及其家人正确认识“再婚”的意义,消除心中顾虑,追求幸福的晚年生活。

2、方案实施策略:(1)为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

一方面,社工协助老年人澄清内心不安的想法,鼓励他们追求幸福;另一方面,传授一些缓解压力的方式方法,以缓解他们忐忑不安的情绪;(2)开展以此类老年人及其子女为对象的平行小组。

在小组中,社工需要协助老年人和他们的子女坦诚相待,澄清彼此的想法、顾虑和期待;此外,鼓励小组成员自助互助,能够彼此支持和理解;(3)联系社区所在街道,筹建老年交友俱乐部,使老年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屮结识更多的朋友以增强朋辈支持网络;(4)利用社区资源,组织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参与到社区建设屮来,体会自我价值感的提升;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4、方案评估:包括老年人及其家人对服务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3. 养老院中老人群体感到无聊问题分析:机构养老的老人在生活饮食、居住、生活照顾方面满足的同时,更需要参加社会活动,需要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关心。

案例中,张奶奶退休之后因有才华无处施展而闷闷不斥,机构邀请的社区的老师和单位志愿者前来定期教授,也大部分流于形式。

同时她也属于中龄老人,对生活照料和情感沟通等亲情的依赖也越来越多。

1 •方案目标协助老人发挥他们的特长,使其享有健康、温馨、愉悦的生活环境,为老人提供各种支持性的服务,使其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高其生活质量。

2. 方案实施策略(1)针对不再对眼前或将来感兴趣或投入的老人,开展动机激发小组工作,帮助老人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摆脱满脑子装着自己和自己的麻烦的状况。

方法为:通过公开通告、机构推荐、毛遂自荐和访谈的方式招募和甄选10〜15位像张奶奶这样有才华乂热心的老人,开展动机激发小组工作,小组活动共6〜12节,每周举办一次,旨在展现老人的才华,增强他们的价值感和自尊感。

(2)针对老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垂新设置各种兴趣班,内容和形式应更符合老人的需要。

另外,可尽量利用机构本身的资源,如聘请张奶奶担任戏曲小组的授课老师等。

(3)发挥老人的特长和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文体活动。

比如通过小组工作培养老人志愿者领袖,共同讨论和设计一台受老人欢迎的晚会。

(4)在机构内外成立志愿者队伍,比如机构老人志愿者与大学生志愿者联谊,教大学生如何和老人沟通交谈,使服务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志愿者队伍定期为机构老人们提供服务,特别是精神慰藉服务。

(5)在机构开设家属探亲活动日,在活动日当天举办如何与老人沟通、老人心理活动知识、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等系列讲座,让子女了解老人在养老院的生活和需求,增进彼此的感情。

同时,以机构名义发出相关活动内容的信件或打电活给子女邀请他们参加。

3. 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和机构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 方案评估包括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4•子女不在身边,老两口无法融入养老院的生活1•与公寓工作人员协调,安排专职护理人员,给予老人全方位的生活照料,包括饮食的特殊要求以及外出娱乐等。

2.与老人儿女建立信任与联系,安排儿女在合适时间看望老人,并尽可能通过语音、视频连线等手段,增强老人与儿女们的沟通机会。

3•与当地志愿者协会联系,争取获得志愿者支援,定期疏导老人,特别是排遣老人内心孤寂。

4. 针对老人的定点就医问题,一方面建议公寓人员在老人生病吋尽量到定点医院就诊,另一方面要做政策倡导、呼吁,争取引起社会关注。

5•针对老人与院友沟通,社工可以尽量物色和老人有相似人生经历、身体康健或健谈的老人,一块交流。

减少沟通障碍。

6. 帮助老人建立社会关系网,让老人的亲戚、友人能够在空闲时间多去探望老人5•某社区老人无人照顾,设计一份社区服务方案问题分析:在生活上面临饮食、居住、生活照顾及参加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服务方案设计:1 •方案目标,协助提高家庭牛活质量,发挥他们的特长,使其享有健康、安全、温馨的社区生活环境,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2.方案实施策略:a. 充分利用老年Z家等社区照顾机构,为老人提供居家服务。

b. 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服务。

c•利用社区其他资源为老人提供服务,如料理生活,提供送餐服务等。

d.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书画比赛、下棋比赛、郊游等。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和机构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理论分析》1.活动理论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牛活满足感与活动之间有密切联系。

活动水平高的老人,更能获得牛•活满足感和适应社会。

2•撤离理论:认为老年人因活动能力逐渐下降和牛活中各种角色的丧失,不适合继续担任社会角色,而应该撤离社会。

老年个体逐渐退出社会对社会是有价值的。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牛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尊重、归属的需要,如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人生的满足感、被认同感,感知自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4.角色理论角色理论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对他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如果转换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模糊、角色失调。

老年人退休的角色转换,容易产牛“被抛弃感”和落寞感。

5•延续性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年老时仍能够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牛活方式,那么他将会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