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 PPT
学习动机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属于行为主义的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 的情境下,其他学生的优异表现,或教师的教学风范,都可能 引起学生的观察学习。因为学生在心理上会观察和模仿学 习榜样(其他学生或教师)的行为,要求自己上进,希望 自己也能有像榜样一样的优良表现,从而增强自己的自尊。 学校教育要求教师在行为上以身作则,对学生的优良行为 公开表扬,目的就在于引起学生的模仿学习,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动机。
进一步,韦纳把上述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1)因素来 源,指当事人自认为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由于个人条件(内控),还 是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维度上,能力、努力程度及身心状况三项属 于内控,其他各项属于外控。(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为影响其成败的 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维度上,能 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易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都不稳 定。(3)可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能否由 个人意愿决定。在此维度上,只有努力程度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 其他各项都是个人无能为力的。
学习动机理论
该PPT取材自《教育心理学》(北京:教 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其中 大量语言与该书重合,依此解释。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观点:行为是由生理上的需要而 推动。如果我们在个体行为表现时 给予需要上的满足,他就会得到强 化以保留该行为。
应用实例:程序教学、计算机 辅助教学、分数刺激,......
3. 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尊重的需要。没有感受到被人关爱, 或者觉得自己无能,这样的学生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水平的成 长目标,不可能自主地去探索和理解新知识,也不可能像自我实现的个体 那样对新观念抱以创造性和开放性态度。那些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被爱、对 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的学生,会作出一些相对安全的选择:随大流,对学 习没有兴趣,为考试而学习等。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学习动机 PPT整理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动机的性质及相关概念(一)动机的性质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指引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
(二)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三)动机的成分内在的需要、外在的诱因二、学习动机及其分类(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的的心理倾向。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社会意义:正确或高尚的学习动机与错误或低下的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与间接的远景的学习动机;范围:普遍型学习动机与偏重型学习动机来源: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三、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一)对学习过程的影响1、对学习动机的启动作用2、对学习动机的维持作用3、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二)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总体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学习的积极性会越高,学习效果会越好;具体来说,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比较复杂,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一、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一)强化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他们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
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定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此,在他们看来,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因此,他们主张,在学习活动中,应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
(二)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1、只重视外部诱因的控制,无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2、寻求奖励、逃避惩罚的想法对全体学生都不利3、手段目的化的结果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4、短暂的功利取向不易产生学习迁移二、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一)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动机是人性成长发展的基本内在原动力。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
斯金纳在实验中,将老鼠放入一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装置中,通过操纵食物的给予 和某种刺激(如光或声音),训练老鼠进行特定的操作(如按压杠杆)以获得食物。
经典条件反射在教育中的应用
情绪调节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可以应用于情绪调节,例如,通过将特 定的情绪状态与某些环境或活动关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另一个实例是孩子在学习拼写时,如果孩子 正确地拼写出一个单词,他们会得到赞扬或 奖励。这会强化孩子正确拼写单词的行为, 使他们更有可能在未来正确地拼写单词。
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教育中的应用
奖励制度
教师可以使用奖励制度来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和学术成就。例如, 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或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获得奖励。
原理
经典条件反射基于一种刺激-反应机制,通过将无条件刺激(UCS)与中性刺激(CS)关联,使得中性刺激引发 与无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应(CR)。
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与实例
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巴甫洛夫通过定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和铃声(中性刺激),使狗 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应。
原理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和模仿在行为习得中 的作用,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 后果,可以学会新的行为和改变已有的行为
。
社会学习的实验与实例
要点一
实验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波波玩偶实验”是 社会学习理论的经典实验之一。在这个实验中,儿童通过观 察成人对玩偶的行为,学会了对玩偶施加暴力或友善的行为。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断发展,与其他心理学理论融合,形成了新的流派和观点。例 如,社会学习理论就是行为主义与认知学派的结合。
第五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效果律
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景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 情景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 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
行为都可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相应地,条件作用也分为两类:应答性条件作用
.
第一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华生提出,有机体的学习实质上就是通过建立 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从而形成习惯。
习惯的形成遵从频因律和近因律 条件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在时空上的结合,
替代无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建立了联系。 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经典
二、观察学习
观察者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 :
直接强化,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直接强化的作用并 不是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 强化。
自我强化,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
.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三、行为主义新进展
1、自我管理 (1)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决定他们是否已经完成了
.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三、行为的学习
(一)新行为的塑造
行为塑造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选择目标。(终点行为) 了解学生目前能做什么或知道什么。(起点行为) 找出学生所在环境中的潜在强化物。(强化物) 将终点行为分解成有序的步骤,步调大小因学生 的能力而异。(步调划分) 即时反馈学生的每步行为,使学生由起点行为逐 渐向终点行为接近。(即时反馈)
在注意过程中,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 方面。
学习动机PPT课件
②内部动机是指由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 而引发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者在学习活 动过程中获得满足。
❖4.奥苏伯尔的划分
❖ 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学校学习》一书 中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以下三种内驱力: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LOGO
一、强化理论
(一)基本观点 ①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赫西等
人提出的,也称为行为修正理论或行为矫正理论。 ②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外部强
化是引起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斯金纳 (B.F.Skinner)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 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 ③斯金纳把强化定义为增大行为发生概率的事件。 ④现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操作学习的发生, 而且也用强化来解释学习动机的产生。 ⑤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 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内在因素和主观能动性对学 习动机的作用,有较大的局限性。
主要内容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LOGO
一、学习动机的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人行为的内部动力。 ❖动机总是和一定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与不
同实践领域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就会有不同的动 机,因此才会有演唱动机等。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是激励或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是相互作用的。
(五)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 不同的类型 。
学习与学习动机PPT课件
一个七八岁的儿童,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
车或有人超车时,爸爸总是口出不逊,张嘴就骂,不是骂
警察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放学接他,正见他站在
校门口对另一个同学口吐狂言:“小子!你他妈等着,明
-
23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斯金纳(B.F.Skinner)是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新 行为主义中极端行为主义的代表,操作条件作用学习 理论的建构者。斯金纳在刺激与反应的联接中更强调 “强化”的作用。斯金纳根据其著名的“斯金纳箱” 的动物实验研究创建了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该理 论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
16
❖ 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人 类的学习方式可能要复杂一些,但本质是一致的。 他从动物学习研究中,试图揭示普遍适用于动物和 人类学习的规律。根据实验的结果,桑代克提出了 众多的学习律,其中主要有:
1)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当准备对某刺激作出反应时,任其产生反应就会使 之感到满足;不准备对某刺激作出反应时,强迫其 作出反应则会感到苦恼。
动作技能学习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 作来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是人的外显行为的学习。
-
8
费茨和波斯纳曾将动作技能学习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 早期阶段或认知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执行
程序或执行常规。 从传授者角度看,主要是讲解与 示范;从学习者角度看,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形 成目标表象和目标期望。
第二,通过强化的组合,可塑造出较为复杂的行为。 正如斯金纳所指出的:“把强化的组合按所需行为 的方向逐次改变,就可能通过塑造过程的一些连续 阶段得到极复杂的行为。”
2024版行为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行为主义心理学ppt 课件目录•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原理•行为塑造与矫正技术•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比较•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01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定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派别,也称为行为学派或行为科学。
它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被客观观察并对所有人都清楚的东西,即人的行为。
新行为主义托尔曼、赫尔等人对早期行为主义进行修正和发展,引入中介变量等概念,使行为主义更加完善。
新的新行为主义班杜拉等人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行为中的作用。
早期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主张心理学应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定义与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提出刺激-反应(S-R)理论,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被客观观察并对所有人都清楚的东西,即人的行为。
他主张通过控制环境来研究行为,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行为之后出现的后果(强化或惩罚)会影响该行为在将来的发生频率。
他主张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行为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不仅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还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派别比较与构造主义比较构造主义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和元素,而行为主义则主张研究可被客观观察的行为。
两者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
与机能主义比较机能主义强调心理的功能和目的,关注心理与行为的适应性和有用性。
而行为主义则更加关注行为的客观性和可观察性。
与人本主义比较人本主义关注人的内在体验和主观感受,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性。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PPT课件
刺激泛化与辨别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它们对有 机体的生存适应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从刺激泛化的角度来说,在条件作用建立之初,为了 不至于漏掉应该做出反应的情况,必须对所有相似的 刺激都做出反应,这样,有机体才有更多的可能获得 想要的食物或者避开潜在的威胁。
从刺激辨别的角度来说,有机体对小范围的刺激做出 准确反应也是必要的。只对那些真正能够预示无条件 刺激出现的刺激情境做出反应,有机体才不至于因为 过度反应而感觉疲惫。
铃声
无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NS) (无反应或无相关反应)
•条件作用期间 (多次重复)伴随
诱发
铃声 + 食物
唾液分泌
(条件刺激,CS)( UC无R条)件刺激,UCS)(无条件反应,
•条件作用之后
诱发
铃声
唾液分泌
(条件刺激,CS)
(条件反应,CR)
3、消退与自发恢复
条件作用的消退(extinction):若多次呈现条件刺激 ,却始终没有无条件刺激与之相伴出现,有机体的条 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再反应。
10
2019/11/24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1
巴甫洛夫把这种通过联结作用而形成的对一些 刺激做出反应的现象称为条件反射( conditional reflexes),他进一步对影响条件反 射的各种变量进行了系统研究,成功地提出了 一种学习类型的研究范式。
后来由于研究者又发现了其他类型的条件作用 ,就将巴甫洛夫发现的条件作用称为经典条件 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
评价
①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 习理论。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PPT)
需
自尊需要
求
对 制 定
安全 生理 需要
归属需要
一
需要
般
目
标
的
影
响
低 年龄
Hampden-Tuner提出的马斯洛需要的发展进程
讨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论,对小学生和中学生影响最大 的需要分别是什么?
自我实现需要 自尊需要 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写照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 另一个学生回答说:“他不擅长学科学课,而且这 次考试又太难,他成绩当然不好。他以后或许不应该 选学这门课。”可见这是一个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避 免失败者。
2020/5/2
28
1.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成就动机模型 ➢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 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 ➢ 成就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
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 考试那天生病了
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没有为这次考试复习
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学校要求太苛刻
外部的——稳定的——可控的
老师有成见
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 坏运气
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朋友没能帮上忙
2020/5/2
34
练习:根据韦纳的归因维度分析以下学生的归因
2020/5/2
38
3.学生成败归因的影响因素
– 先前的观念或因果图式 • 目前行为结果与过去结果具有一致性 ——容易归于稳定因素,如能力 • 目前行为结果与过去结果不一致 ——容易归于不稳定因素,如运气
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 ,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增强自我认 知和自我效能感。
引导模仿与观察学习,发挥榜样作用
树立榜样
选取优秀的学生或成功人士作为榜样,让学生观察和模仿他们的行 为和态度,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与建构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比较
建构主义学习动机理论强调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为学生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和合 作来建构知识。而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则更注重通过外部刺激来塑造学生的学习行为。
05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 论的教学策略
明确目标与及时反馈
01
设定清晰、具体的 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需要达到的 标准和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 展学习。
惩罚措施的运用与注意事项
明确惩罚目的 选择合适方式
公正公平 注意时机和场合
惩罚应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表现,旨在纠正错误、引导学生 改正。
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和错误性质,选择合适的惩罚方式 ,如口头批评、写检查、暂时隔离等。
惩罚应公正公平,避免主观臆断和歧视,确保学生受到平等对 待。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实施惩罚,避免在公共场合或学生情绪 激动时惩罚,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心。
02 03
关注学习过程的动态性
教育实践需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动态性,根据学习者的实时 反馈和行为数据,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保持学习 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针对学习者的多样性特点,教育实践应倡导多元化的评价 方式,不仅关注学习者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其学习 态度、努力程度、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以全面评价学 习者的学习成果和动机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要观点:
1、驱力说(在经典条件反应理论中暗含的动机理论, 也称内驱力说)
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内 部产生内驱力刺激,内驱力刺激又引起有机体反应, 结果使需要得到满足。假如行为成功的满足了生理需 求,身体便自身恢复平衡,内驱力不再存在,结果使 这种行为更可能重复出现。
以赫尔为代表,他把驱力还原作为行为系统的基石,没有 驱力这个概念,就无法说明学习的过程。这一观点导致他不重 视有机体固有的反应模式,而是重视那些能成功地还原驱力的 行为反应。他强调指出,驱力并不指向特定行为,而只是激活 行为,行为是受环境刺激指引的。“适应性”、“调节”、 “竞争”和“生存”这些观念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强化动机理论突出强调当学生无兴趣时可以通 过外部强化激发学习动机,从而进一步转化为内部 学习动机。
如果学生学习得到强化,学生就会增强学习的 动机;如果他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就会降低学习 的动机;如果他因学习过程或结果受到了惩罚,就 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强化动机在教学中的应用
• 首先, 教师要针对班上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教 师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什么强化物感兴趣, 可以事先 让学生填写问卷进行调查。
局限性: 过分强调行为的外部力量,而忽视甚至否定人学习行
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重外诱控制无从培养学生求知热忱; 趋奖避罚心态于全体学生均不利; 手段目的化的结果有碍 学生人格发展; 短暂的功利取向不易产生学习迁移。
该理论 把人类行为复杂的原因仅仅停留在生理 需要上缩小了理论的解释力。在现实教学中应用价 值不大。
2、对强化动机理论的评价 贡献:
强化动机理论在现在的教学中仍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及应用价值。启发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强化手段,有效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行为;指导教师在教学 中合理地增强正强化,利用负强化,减少惩罚,提高学生 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
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概说:
理论缘起
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家主要研究条件反应, 包括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应和斯金纳的操作 性条件反应。(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实际上是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应的一种形式)在条件反应 理论中暗含了两种动机理论,即驱力说和强化说。
代表人物
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为代表,尤以巴普洛夫、赫尔和斯金纳 为主。 巴普洛夫(1849—1936):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 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 一,最早提出了强化的概念。 赫尔(1884—1952):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提出内驱力削减论。 斯金纳(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 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区分了两种 强化类型,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 其次, 老师需要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灵活运用各种强化手 段,选择合适的强化物,如分数、表扬、活动、特权。 (案例)
大家学习辛苦了价 这一理论假定,机体需要的剥夺产生内部刺激,
这种内部刺激形成驱力(drive,也译成内驱力),驱 使有机体产生并维持降低驱力的活动。该活动导致 需要满足,立即便停止。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动物的 训练,但是很难解释人类的学习。
2、强化动机理论(在操作条件反应理论中暗含的动 机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 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 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
强化动机理论主要强调外部学习动机,该理论认 为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 建立的稳固联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受强化的行为 更倾向于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