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建设十大主要风险管控分析
地铁工程建设风险控制与管理
![地铁工程建设风险控制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bbfb3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b.png)
地铁工程建设风险控制与管理地铁工程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复杂的技术要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风险的控制与管理,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下面将对地铁工程建设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与管理策略。
地铁工程建设的风险可以包括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环境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方面。
技术风险主要涉及到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地质条件不同、施工方法不当等。
财务风险主要涉及到工程投资和融资方面的问题,如资金短缺、贷款利率上升等。
环境风险主要涉及到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噪声、污染等。
管理风险主要涉及到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人员流动性大、沟通不畅等。
针对这些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与管理策略。
在技术风险方面,可以采取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以及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和风险评估,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在财务风险方面,可以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和融资机制,确保资金的到位和合理利用。
可以积极开展项目推广和项目外购,寻求更多的资金来源。
在环境风险方面,可以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施工规范,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还需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合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在管理风险方面,可以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流程和信息化系统,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地铁工程建设风险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全方位的考虑和综合的应对措施。
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与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地应对风险,确保地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地铁工程施工风险
![地铁工程施工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cb003b8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9.png)
地铁工程施工风险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大,地铁作为一种快速、高效、安全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各大城市的青睐。
然而,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对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安全管理、周边环境等方面分析地铁工程施工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地质条件风险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是影响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如地面沉降、塌方、涌水等。
此外,地质条件不佳还会影响地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增加工程风险。
为降低地质条件风险,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状况,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同时,针对地质条件不佳的区域,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二、施工技术风险地铁工程施工技术复杂,涉及到隧道开挖、支护、衬砌、排水等多个环节。
施工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硬岩、软岩、断层等地质界面,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增加工程成本。
2. 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不当,可能导致隧道坍塌、变形等安全事故。
3. 衬砌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模板安装、钢筋焊接等方面存在质量隐患。
4. 排水系统施工不完善,可能导致隧道内积水,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为降低施工技术风险,应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强化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方法,优化施工方案。
三、安全管理风险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作业人员多,施工设备繁杂,安全管理风险较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违反操作规程,增加安全事故风险。
3. 施工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影响施工进度。
4.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布置不合理,可能导致交通拥堵、火灾等安全事故。
为降低安全管理风险,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施工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合理布置临时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秩序井然。
上海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理重难点和经验做法
![上海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理重难点和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a9e0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4.png)
上海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理重难点和经验做法一、施工安全管理的重难点1.1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多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改造和运营始终处于高强度、高密度、高风险的状态。
施工现场环境因此变得十分复杂,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层出不穷,例如高空作业、机械设备操作、复杂的地质条件等,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1.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责任认识不足施工队伍中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种不同水平的人员在施工现场上的工作往往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些施工人员对于安全责任的认识不足,容易疏于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1.3 施工作业压力大,管理难度高轨道交通施工作业通常面临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管理难度。
1.4 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程序操作不严谨、安全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普遍存在,增加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
二、施工安全管理的经验做法2.1 加强安全管理培训和教育针对施工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确保安全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2.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2.3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设置专门的监管岗位,加强巡查和检查力度,发现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2.4 提升施工管理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推动施工管理方式的改革和提升,从而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5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该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合理安排作业流程,减少不安全因素在施工中的影响。
地铁施工十大风险及控制
![地铁施工十大风险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8c0be70f90f76c661371a9d.png)
1、上海地铁4号线的事故带来的负效应
• 上海4号线事故发生以后,有几个联路通道的开挖验收, 通知了相关单位和专家都不来验收,冻结70多天了还说 再冻结两天,后来施工单位被动违规,自行开洞挖土。 打开洞门,整个联路通道冻成一个实心的冻球,挖通花 费的时间是正常的三倍。
•
冻胀地面隆起
融沉地面沉降
• 冷冻法被认为是最安全、万能的工法,我们不能因繁而废。
• 带来的负面影响:设计方面(以上海为例):同样的工况条件,冷 冻管增加了(30~40)%;同样的工况条件,冻结时间从45天增55 天以上。
2、杭州地铁塌陷事故带来的负效应:
•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钢支撑横七竖八,专家分析了许多原 因,但我个人认为:钢支撑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全国 所有采用Φ609的钢支撑支撑的地铁深基坑都存在着问 题,没有分析钢支撑的受力与变形因果关系;也没有确 定每根支撑是否受力、是否均匀受力,因为钢支撑的安 装到目前为止没有规范要求。目前钢支撑支撑系统存在 严重的缺陷。(第2大风险控制)
一)地下连续墙施工渗漏水风险及控制
1)地墙接缝渗漏水
2)地墙设计增加配筋和接驳器产生的渗漏水
3)地质条件差,施工管理方面出现的质量问题。
控制方法
• 第一个原因:无锡采用刚性接头效果较好;苏州 采用迎土面接缝处旋喷止水,效果也不错。
• 第二个原因:需要设计解决的问题,这里有两张 设计配合解决渗漏水的照片。
性。
一、城市地铁施工风险可控制的观点
• 地铁建设在未来5~10年内进入高速发展期“现 在全国有20多个城市准备建设地铁,我们能否 做到城市地铁建设尽可能不出现结构性的“质 量、安全事故”
• 趋于一致的回答:“我们非常希望有这样一个 全面系统策划咨询监理公司”。
地铁工程风险源管控措施
![地铁工程风险源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b11d6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c.png)
地铁工程风险源管控措施地铁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项目,涉及到大量的土木建筑、机电设备、运营管理等方面。
在地铁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源,如施工安全风险、环境保护风险、工程质量风险等。
为了保障地铁项目的安全顺利进行,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源管控措施。
首先,施工安全风险是地铁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风险源。
在地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作业。
这些作业中存在着高空坠落、电击、机械伤害等风险。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同时,需要加强现场安全监控,设立安全防护措施,如搭建安全网、设置防护栏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其次,环境保护风险是地铁工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地铁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振动、扬尘等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为了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需要在施工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建立噪音、振动和扬尘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装噪音屏障、减震设备和喷淋系统等。
再次,工程质量风险是地铁工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地铁工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工程,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地铁线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了控制工程质量风险,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方案论证,确保各项技术指标合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和验收。
另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如钢筋的焊接、混凝土的浇筑、道岔的安装等,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方面的风险源,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风险源,如地质灾害风险、供应链风险、规划管理风险等。
为了全面控制这些风险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控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对各种风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重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确保风险的控制和应对措施的迅速启动。
再次,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控和反馈机制,持续对地铁工程的各项风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2eaa0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e.png)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较高, 需要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
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的 阶段存在不同的安全风险,需 要针对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 的管控。
安全风险管控需要从人、机、 环、管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管控 ,提高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水 平。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当前对于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 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 控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概述 •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地铁工程建设安 全风险概述
安全风险的定义与特点
安全风险指的是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的 不确定性因素,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04 地铁工程建设安 全风险管控体系
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科学性
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应遵循科学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确保管控工作的科学性 和合理性。
系统性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面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包括环境、人员、设备等,确保管控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案例二:盾构机掘进安全风险管控
总结词
强化管理,注重维护
详细描述
盾构机掘进是地铁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安全风险管控需从设备管理和施工 管理两方面入手。
案例二:盾构机掘进安全风险管控
管控方法
1. 加强盾构机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在掘进过程中严格控制盾构机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 。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与风险控制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与风险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25305e4f8c75fbfc77db25f.png)
毕湘利, 硕士 , 男, 高级工程师 , 上海 申通轨道交 通研究咨
询 有 限公 司 总 经理 兼 副总 工 程 师 。
大等特点 。建设 环境复 杂主要体 现在城 市发 展快 、 社 会进步快 以及建设 速度快 等方 面 , 技术特 征复杂 主要
体现在工程复杂 程度高 、 工程风 险高 以及 技术含量 高
等方面 , 管理体系方面主要是 网络化工 程建 设对人员 、
设 备以及工程建设综合 管理要求高。
3 工程 建设安全 和风险控制
,
表 2 地 下 水危 害 的 潜在 风 险 源 以 及后 果
≤ 0 幽 00 簿
间流 入 基 坑
0 套
。’ ’ ’
基坑设计 、 基坑施 工 、 监理 监测 、 设 管理等 。根 据工 建
兰 颗 从 护= 开 : ‘ … i 重 : , . 结: 豪 , 1 粒支 = 构 之 … … 兰夕 苎 空量 卜 苎 坑 围 筑 倾 ,路 周 建 物 料道 及 粤 喜 成窖 苎 地 墨 。 堂 量_ = ; 、
险管理 与控制 , 是上海 轨道交 通 网络化 建设研 究 的一
个 重要 课 题 。
设、 运营 、 管理 为一体 的轨道交 通建设 推进 办公室 , 负 责上海 1 4个行政 区及设 计 和施 工单位 共 同推进 轨道
交 通 建设 。
1 上海轨道 交通 网络 建设概述
1 1 网络 规 模 大 , 程规 模 大 , 资 规模 大 . 工 投
20 0 7年上海轨道交通在建项 目 1 2个 , 年底前将有 8条线路 、3 m、 13座 车站 投 入使 用 ; 建 设计 20k 共 6 按 划, 1 2 0年将有 l 条线路 、 0 l 超过 40k 共 20座车站 0 m、 8 投入使用。 2 0 年 同期建设 的两线换乘车站达 4 07 7个 , 三线及 以上达 l 个 ,0 以上车站 底板埋 深超过 2 近期 1 3% 0m; 建设区间隧道推进长度达 20k 以上 , 中与 已建 区 4 m 其 间隧道相交点达 1 5处 以上 , 穿越 铁路节 点达 8处 , 需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818b4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e.png)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地铁工程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工程性质和复杂的施工环境,地铁工程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地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管控措施。
本文将从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和管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土质条件不稳定:地铁建设通常需要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包括软土地区、岩溶地区等。
这些地质条件的不稳定性增加了隧道开挖、地铁站台建设等工程的风险。
二、施工操作不当:地铁施工涉及到大量的机械设备操作、爆破作业等,如果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事故。
三、排水系统失效:地铁建设会涉及到大量的土方开挖和地下水的排泄,如果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地铁工程地下水位升高,从而引发地质灾害。
四、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地铁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果这些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导致隧道、车站等建筑物的结构不稳定,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为了防范和控制这些安全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严格的工程前期勘察:在地铁建设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勘察工作,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勘察、地下水位测定等,以确保对地下情况有全面准确的了解。
二、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权限,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三、科学的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如盾构工法、预制构件等,减少对地下环境的干扰,降低工程风险。
四、严格的质量监控: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采取必要的检测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质量问题。
五、完善的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建立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总之,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较高,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来降低风险。
地铁施工危险源分析以与防范方法
![地铁施工危险源分析以与防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d1cf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0.png)
地铁施工危险源分析以与防范方法地铁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工程,其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源。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对这些危险源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危险源分析的第一步是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
在地铁施工中,可能存在以下危险源:1.高处作业:地铁施工中常常需要在高处进行作业,如搭建脚手架、安装钢梁等。
这可能导致坠落事故。
2.电气设备:地铁施工现场通常会使用大量电气设备,如电动工具和电焊机。
不当使用或维护这些设备可能导致电击事故。
3.暴露在机械设备周围:地铁施工现场经常存在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挖掘机等。
在操作这些机械设备时,工人可能被压、撞、碰等。
4.爆炸与火灾:地铁施工中使用的爆破器材和焊接电源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危险。
5.有害气体:地铁施工现场通常有较高的尘埃和有害气体浓度。
长期暴露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等。
6.运输事故:地铁施工需要运输大量材料和设备。
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车辆碰撞、货物滑落等事故。
除了识别危险源,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
1.高处作业:必须提供安全的脚手架和安全带,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同时,在高处作业区域划定安全警戒线,并设置提示牌。
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机械设备:施工现场应划定安全区域,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操作证书。
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4.爆炸与火灾:施工现场必须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严禁在禁止区域内进行焊接和爆破作业。
所有防火措施和灭火设备必须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检查。
5.有害气体:施工现场应进行轮班作业,对有害气体浓度进行定期测量和监测。
同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尘眼镜等。
6.运输事故: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并提供安全的运输设备和装卸设备。
严禁超载和超速行驶,司机必须具备相关的驾驶证,并接受必要的培训。
除了上述措施,地铁施工还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现场管理。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3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3](https://img.taocdn.com/s3/m/07bf98f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c.png)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一、前言地铁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体系,涉及多种工艺和设备,同时还面临着众多安全风险。
如果这些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管控,将会对施工人员、设备和周围环境造成不可预测的损害。
为了保障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与可靠,需要对其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管控。
二、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1. 地下水位变化引发的问题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如果不合理地处理地下水位,就会导致地下空腔下陷和地面破坏等问题,进而威胁地面建筑物的稳定和行人的安全。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科学的水文地质勘察和合理的地下水位处理方案。
2. 地面建筑物损坏地铁施工过程中,震动、振动和挤压等作用不可避免。
如果工地周围有建筑物存在,就很容易造成建筑物的损坏。
为了保证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需要进行相关的安全评估和预警。
3. 地下空腔坍塌地铁建设过程中,地下空腔坍塌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如果没有得到预防和控制,就会对地下空腔的稳定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工程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地质勘察、地面监测等手段来进行风险评估和管控。
4. 环境污染地铁建设过程中,砂石、泥土、水泥等材料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如果没有得到科学处理,就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同时也会危害到地铁工程中的工作人员。
科学的污染物处理方案和严格的运作规范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三、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管控措施1. 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和处理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地下水位的监测和处理。
通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调查等手段,科学地预估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和规模。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地处理地下水位,确保其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2. 实施周围建筑物安全评估在地铁施工地点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评估非常重要。
对周围建筑物的综合分析,可以预估建筑物在地铁施工中受到的影响和程度。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安全评估的结果需要得到有效地追踪和管理。
3. 建立完善的地下空腔监测系统对地铁施工中的地下空腔进行科学的监测和控制,是保障地面建筑物安全的关键。
地铁工作风险控制报告
![地铁工作风险控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bb387c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d.png)
地铁工作风险控制报告概述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对于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然而,地铁工作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本报告将对地铁工作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地铁工作的安全可靠。
一、建设阶段地铁在建设阶段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地下隧道开挖、轨道铺设、设备安装等。
在这一阶段,风险主要来自于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和安全隐患。
1.施工过程中的事故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塌方、爆炸、设备故障等,对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为控制这些风险,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保持通风良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紧急救援设施。
2.安全隐患地铁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地下管线交叉、地质条件差等问题。
为了减少这些隐患对工程建设的影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运营阶段地铁在运营阶段,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在这一阶段,风险主要来自于列车运行、旅客安全和警务工作等方面。
1.列车运行列车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包括列车事故、防火安全等。
为了控制这些风险,需要加强列车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列车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
同时,还需要加强防火安全宣传和灭火设施的设置,提高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2.旅客安全旅客安全包括旅客突发疾病、拥挤引发的人员踩踏事故等。
为了控制这些风险,需要加强旅客通道的管理,保证通道畅通,减少人员拥堵。
同时,还需要在车站设置应急医疗设施和安全提示标识,提供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旅客的安全意识。
3.警务工作地铁警务工作的风险主要包括恐怖袭击、扒窃等。
为了控制这些风险,可以加强安检措施,提高警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对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的巡查和监管力度。
三、紧急情况应对在地铁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等。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及防控对策
![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及防控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2660cb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08.png)
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及防控对策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工具,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地铁工程的正常推进,还可能对周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加强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对于保障地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分析地铁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为地铁施工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们将对地铁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风险进行梳理,包括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地下结构施工、地面及周边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风险;其次,针对这些风险,我们将提出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等;我们还将对地铁施工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和监督进行探讨,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A.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建设成为了许多城市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居民出行质量的重要途径。
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如施工现场的坍塌、火灾、爆炸等事故,不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市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研究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及其防控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有助于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施工单位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研究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有助于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施工人员遵循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等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研究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风险还有助于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振动等污染物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
![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2c6b6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66.png)
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摘要:地铁工程所处的环境复杂,规模较大,工期往往较长,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较高的安全风险。
为此,有必要对地铁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最大限度防控安全风险的发生。
地铁工程施工作业中面临大量的安全风险,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不少,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触电、物体打击、坠落、坍塌、机械伤害五种,不仅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
对建设单位来说,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非常有必要,它能够最大限度防范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出现,也能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对此,地铁工程管理人员需充分梳理各种常见的安全风险因素,将各项施工任务都规范地加以执行,以规避风险因素,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这样才能让工程项目有效地推进,并最终获得理想的工程造价控制成效,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铁;建设;安全;风险;措施;分析引言:地铁行业作为国内的重要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与此同时,地铁工程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个人生活与切身利益。
地铁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能够对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提供保护,防止其在施工过程中处于严重的安全风险中。
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中心因素,施工人员也属于施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除了采用相应的调度管控措施来促使施工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以外,还要注意做好他们的安全保护工作,为其创设安全的作业环境,防止陷入安全事故中。
就工程项目而言,不仅要确保在建项目质量要符合相关标准,还要确保施工安全,及时排除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各种隐患,创设出更安全、高效的施工环境。
如此方能确保工程能按期完工,也能避免非必要的成本支出,保障项目建设能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收益。
1.地铁工程中常见的安全风险1.1施工方案风险若地铁工程项目所编制的施工方案缺乏较强的可行性,或并未对施工安全保障进行充分考虑就直接编制施工方案,将导致施工方案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容易提升安全风险的几率,值得建设单位重视,具体表现为三点。
地铁工程主要危险源及管控措施
![地铁工程主要危险源及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5be3930f121dd36a22d822f.png)
盾构区间施工
区间左线掘进420m
2018年12月
物体打击、坍塌、触电、气体中毒、涌水、涌沙、地面沉降
李盼、高晶、张三、成国、李达,王三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操作人员熟知操作规程,施工管理人员熟知施工方案,应急预案, 由专人进行气体检测,电气设施有电气工程师进行检查,施工人员对区间线每天进行不间断巡视,区间线内行车要有专人指挥。
无事故发生
车站主体施工
车站主体底板、侧墙、顶板防水作业
2018年3月-9月
触电、火灾、高处坠落、
李四主控防水作业安全,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执行动火作业制度,电工对用电进行检查。
无事故发生
车站主体施工
车站主体底板
2018年3月-7月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火灾、
张三、李达主控主体作业安全,对工人进行教育、各类交底,现场用电电工进行检查,每日消防巡查、与施工队签订安全奖罚制度,现场按照制度执行。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
陈静对防水施工主控,对进场的降水井设备进行验收不合格的禁止进场使用,工人先培训交底在作业,临时用电由电工进行检查,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班前检查。
无事故发生
出入线2期
底板施工
2018年11月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火灾、
王五、李四主控底板作业安全,对工人进行教育、各类交底,现场用电电工进行检查,每日消防巡查、与施工队签订安全奖罚制度,现场按照制度执行。
地铁工程主要危险源及管控措施
施工目
施工场所部位
存在时间
产生的危险源
管控人员及管控措施
管控目标
土方开挖
车站主体
2018年2月-3月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基坑坍塌、人员坠落
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
![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2fdc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0.png)
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地铁建设也成了城市建设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在施工中有着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将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应用在地铁施工中,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安全管理措施带动科学性施工,从而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经济效益。
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地铁项目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1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因素分析1.1环境复杂,空间局限性强地铁工程可以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从而缓解地面交通拥堵问题。
地铁施工场地多集中在城市繁华地区,空间局限性强、现场环境复杂,对施工活动开展的影响较大。
施工操作中,如果出现地下水位异常变化、土层失稳、基坑塌陷问题,要求施工人员快速撤离施工区,因此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要求高。
当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未及时下达管理命令时,则会导致施工人员未及时撤离现场,从而增加经济损失。
1.2施工技术复杂为了满足地铁工程的需求,要采用钻爆、非爆开挖、台阶施工法,并且要随时转换施工操作方法。
不同施工方法的技术要点、操作方式的差异明显,且施工方法转换的安全隐患大,影响施工安全管理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影响施工安全管理成效。
使用光面爆破法、钻爆法施工时,爆破力会影响隧道围岩结构,从而产生围岩变形、脱落问题,还会削弱围岩解雇的强度、稳固性。
如果围岩脱落,还会引发环境可见度低、扬尘等问题。
1.3施工流动性强与其他工程类型相比,地铁工程具备较强的流动性,施工时间与进度的推进,会改变施工地点、现场环境,所以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高。
基于施工风险识别与防范可知,管理人员要做好实地考察工作,收集和分析资料信息,科学识别和评价风险,掌握不同环境条件的风险隐患。
同时要掌握风险类型、成因、不良影响等,落实管理与控制措施。
由于安全管理的工程量大,并且对时效性要求严格,要在施工转场之前,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地铁工程主要危险源及管控措施
![地铁工程主要危险源及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6da6d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4.png)
地铁工程主要危险源及管控措施地铁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建筑工程,主要危险源包括地铁隧道施工风险、高空坠落、电气安全、有害气体和物质以及火灾风险。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介绍主要的危险源以及相应的管控措施。
地铁隧道施工风险是地铁工程中最主要的危险源之一、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坍塌等情况,造成严重伤亡。
为了管控这一危险源,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地质预测,以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
同时,还需要合理设计隧道结构和施工工艺,采用合适的排土方式和支护措施,确保施工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高空坠落是与地铁工程施工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危险源。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人需要在高处进行作业,一旦不慎滑倒或者失去平衡,就会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为了避免这种危险,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减少高处作业的时间和频率,并使用合适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和脚手架等。
电气安全是地铁工程中另一个重要的危险源。
在地铁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电气设备和电缆。
一旦操作不当或者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就有可能发生触电和火灾事故。
为了管控这一危险源,必须进行全面的电气设备检查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提供必要的电气安全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
有害气体和物质是地铁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另一个危险源。
在地铁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如烟尘、甲醛和苯等。
这些有害物质会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管控这一危险源,必须建立可行的通风系统和防护设施,确保施工现场和车站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此外,也需要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火灾风险也是地铁工程中不可忽视的危险源。
在地铁隧道和车站中,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给工人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为了管控这一危险源,必须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疏散和灭火。
此外,还需要进行火灾防控方面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和乘客的火灾安全意识。
地铁工程施工风险分析
![地铁工程施工风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2407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c.png)
地铁工程施工风险分析安全风险分析:1.作业环境风险:地铁施工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地下岩层、地下水位等因素都可能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
如地下水位过高可能导致施工区域被淹没,岩层质地不良可能导致隧道坍塌等安全风险。
2.机械设备操作风险:地铁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开挖、运输等作业,如果设备操作不当可能造成事故,如设备翻车、机械故障等。
3.高空作业风险:地铁施工中多涉及到高空作业,如架设脚手架、吊装设备等,一旦高空作业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坠落、坍塌等事故。
4.电气安全风险:地铁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电气设备和电缆线路,若电气系统维护不当或线路安装不规范可能导致电气事故。
质量风险分析:1.材料质量风险:地铁工程需要大量的材料,如果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如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钢筋质量不合格等。
2.工艺质量风险: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如果工艺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如施工缝隙漏浆、错位、错漏接等。
3.设计质量风险:地铁工程设计关乎工程质量和安全,如果设计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如结构设计不合理、地基设计有误等。
进度风险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风险:地铁施工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雨水、风雪等天气因素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延误工程完成时间。
2.人力资源风险:地铁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如果人员流动大、技术不过关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延误工程完成时间。
3.合同管理风险: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与各方签订施工合同,如果合同管理不善可能会影响工程进度,如合同纠纷、变更等问题。
综上所述,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其中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风险是比较常见的。
为了降低地铁工程施工风险,需要加强施工方的管理和监督,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做好施工前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地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分析
![地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28fe3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6.png)
引言 上海地区地下工程结构相对复杂,施工难度系数较高,潜
在风险类型较多,风险损失大,同时受到一系列其他因素的影 响,地铁工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的 安全性和稳定性,采取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减少安全事故发生风险,降低工程成本, 减少工期损失,为轨道交通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1]。基于 此,本文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5号线工程土建8标工程实例为基 础,分析上海地区地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立重大风险源及风险等级。 2.4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结合相关规定要求,建立重大风险源监测、预警及应急
预案[2]。
3 施工风险特点及控制措施 3.1 该标段项目拟建场地存在较多粉砂土层 该工程拟建场地中含有多种粉性土,如砂质粉土、粉质黏
土夹粉土等,在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时,极易引发塌孔现象, 对基坑进行开挖时易发生流沙问题。通过基坑围护虽能将承压 含水层阻断,但是围护局部存在缺陷问题,坑内降压会导致坑 内外水位联系,导致围护结构发生渗漏现象。因此对在砂性、 粉砂性承压含水层中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来说,需要加强从 施工围护阶段到结构浇筑各流程的风险管理,提高技术管理水 平,做好细节管理,从根源处控制风险。
1 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15号线工程土建8标,包括景洪路站、朱
梅路站、罗秀路站三个车站工程。 景洪路站位于规划景洪路下,沿景洪路南北向敷设。车站
上海地铁大规模建设工程风险控制的探索和思考(一)
![上海地铁大规模建设工程风险控制的探索和思考(一)](https://img.taocdn.com/s3/m/c38f1b3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e.png)
上海地铁大规模建设工程风险控制的探索和思考(一)
上海地铁大规模建设工程风险控制的探索和思考
背景
•上海地铁建设工程规模庞大
•风险控制成为建设工程的重要课题
风险评估
1. 建档立卡
•对地铁工程风险进行系统梳理
•制定风险建档,实时跟踪管理风险
2. 预警机制
•建立专业的风险预警机制
•预测可能产生的风险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风险控制策略
1. 划定边界
•设定风险控制的阈值
•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避免事态扩大化
2. 分工合作
•多部门联动,实施风险控制工作
•强化沟通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
3. 强化监督
•督促各参与方落实责任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复核,及时调整策略
成果展示
•上海地铁工程建设风险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工程质量和安全综合指数持续提升
思考与展望
•风险控制是持续性工作,需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结合新技术,提高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
•推动风险防范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以上是对上海地铁大规模建设工程风险控制的探索和思考,通过
建档立卡和预警机制,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然而,风险控制仍需持续关注和强化,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建设工程需求。
希
望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将风险控制理念推广到更广阔的领域,为建
设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地铁建设十大主要风险管控分析一、不良地质中盾构施工风险1、盾构处在承压水砂层中l、由于正面压力设定不够高l、缺少必要的砂土改良措施以及盾尾密封失效l、而引起正面及盾尾涌砂涌水导致盾构突沉、隧道损坏;2、在盾构上部为硬粘土、下部为承压水砂层时l、由于硬粘土过硬很难顶进l、而承压水砂层则因受压不足不能疏干而发生液化流失导致盾构突沉;另因过硬粘土卡住密封舱搅拌棒使粘土与砂土不能拌合排出l、致使盾构下部砂土液化由螺旋器流出l、导致盾构底部脱空下沉;3、超越沼气层或其他原因形成的含气层时(如气压法施工的隧道或工作井附近)l、如未探明其范围和压力、未事先进行必要的释放、未采取防备毒气和燃爆的措施l、开挖面喷出的气体及其携带的泥沙可能引起盾构姿态突变、隧道突沉以及毒气燃爆的灾害;4、对沿线穿越地层中的透镜体、洞穴或桩基、废旧构筑物等障碍物.未事先查明并做预处理或备有应急措施l、可能引起盾构推进突沉偏移l、盾尾注浆流失l、致使地面沉陷过大l、盾构无法推进.二、盾构进出洞风险1、盾构在工作井出洞或进洞时l、需要凿除预留洞口处钢筋混凝土挡土墙l、而后由盾构刀盘切削洞口加固土体进入洞圈密封装置l、此过程中洞口土体及加固土体暴露时间较长l、且受前期工作井施工方法及其施工扰动影响l、容易因加固土体或洞圈密封装置的缺陷而发生洞口水土流失或坍方.如遇饱和含水砂性土层或沼气以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含气层(如气压法施工的隧道或工作井附近)l、更易发生向井内的大量涌沙涌水而导致盾构出洞磕头或盾构进洞突沉l、甚至在盾构进洞突沉中拖带盾尾后一段隧道严重变形或坍垮l、造成极严重的工程事故l、并严重破坏周边环境.由于盾构进出洞事故概率较高l、其后果可能极为严重l、因此对关系到盾构进出洞风险的每个细节必须严格仔细的采取可靠的风险控制措施.三、盾构穿越江河水底的风险当盾构推进挤压导致前方土体隆起过多l、或盾构处于饱和含水砂层中发生涌水突沉引起上方江底沉陷l、产生涌水裂隙l、致使大量河水由盾尾或开挖的缺陷处涌入而淹没隧道.四、旁通道施工风险1、旁通道冻结施工中l、隧道钻冻结孔防喷措施不当引发泥水喷涌;2、旁通道冻结壁由于冻结管断裂、渗漏而未能使冷冻圈全部交圈导致透水失稳;3、临时支护强度、刚度不够或拆模过早l、引起旁通道及连接隧道严重变形或坍塌;4、旁通道冻结体冻胀融沉引起隧道变形过大而危害隧道安全.五、盾构穿越重要构筑物的风险运营地铁隧道、越江公路隧道及立交桥、高速铁路等重要构筑物的变形要求极其严格.在盾构的穿越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l、易对高灵敏度软土产生相对较大的扰动l、从而引起较大的地层损失率l、导致被穿越的重要交通设施产生过大不均匀的变形l、严重威胁城市交通命脉的运营安全l、对社会产生较严重的后果.六、盾构穿越对沉降敏感的居民建筑物的风险一般居民建筑物为短桩或浅基础l、对沉降极为敏感l、且事关人民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盾构在其邻近或下方穿越时l、盾构上方荷载变化较大且不均匀l、且盾构正面压力及推进姿态难以掌控l、此时既要避免正面压力及同步注浆压力不足引起沉陷l、又要防止正面压力及注浆压力过高导致地层扰动过大或地面冒浆.同时还应注意到盾构隧道渗漏及自身长期沉降可能导致的地面沉降加剧的影响.七、盾构穿越重要管道的风险上水、煤气、原水箱涵等管道为城市重要生命线l、数量众多l、且其走向、埋深、年代、管材、接头形成等变化较多l、其允许变形较小且具有较大不确定性l、盾构穿越这些重要地下管道可能引起其沉降弯曲而泄漏或燃爆l、影响管道的安全使用.八、盾构穿越邻近桩基的风险盾构穿越邻近桩基l、引起桩身水平或垂直位移超过一定限度而影响桩基承载安全l、引起上方建筑物沉降、开裂甚至失稳.九、盾构穿越地下障碍物的风险由于预处理措施不当或盾构切削刀具事先配备不足l、在盾构穿越地下障碍物时l、推进受阻、姿态频动而致前方土体反复、过大扰动导致地层坍陷;刀盘前方清障时引起开挖面失稳和坍塌;推力猛增或刀盘转速较快而致刀盘刀具卡死、损坏甚至盾构机瘫痪而无法正常推进.十、恶劣气候条件的风险台风、强暴雨等恶劣天气导致的雷击、邻近河水暴涨、井口灌水、材料运输及供电中断等l、风险.一般风险控制要求1)施工前仔细调研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l、明确不良地质区段里程l、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l、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2)对于承压水等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盾构进出洞、旁通道施工、复杂环境地质条件下盾构穿越江河及盾构穿越重要建筑设施等高风险工程项目l、应针对工程风险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落实监控措施l、且须经专家评审;3)必须安装隧道原唱监控系统l、明确该施工项目监控等级要求及监控指标.切实执行监测反馈、信息化施工l、做好盾构同步注浆、正面压力、盾构姿态等盾构施工参数的优化控制l、将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损失率及相关的地层沉降值控制在允许范围;4)将盾构设备故障视为灾害性事故的主要风险源之一l、特别注意对盾构设备故障风险的控制.严格按《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程》(STB/DQ-010001-2007)的规定l、在出洞前对盾构设备进行全面检验l、在推进施工中每日进行检查保养.检验中应该注意:(1)检验盾尾密封系统(包括刚板刷、钢丝刷、盾尾油脂泵、油脂压注管路及油脂)抵抗盾构最大水土压力和注浆压力的密封性能l、对盾尾密封刷质量、盾尾油脂填充效果、随盾构推进的盾尾油脂压注以及衬砌环外周盾尾间隙的控制等关系到盾构施工安危的细节l、应做出具体规定和严密检查.当盾构穿越承压水砂层时应做专门的盾尾密封检查;(2)检验盾构注浆系统中的注浆泵、管路、阀件及清洗管路等l、确保其性能稳定l、并备有准确的流量计、压力计;(3)检验盾构顶进系统中的千斤顶和液压件l、防止压力泄漏.5)盾构注浆控制(1)盾构注浆应作为保证工程和环境安全最重要的控制措施之一.同步注浆的流量、压力、注浆点位等注浆施工参数l、应按l、《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程》(STB/DQ-010001-2007)中规定的标准和测定要求而定l、不同地层和埋深条件下各区段的每环管片注浆量和注浆压力l、均应做明确规定l、并如实记录;在任何条件下每环盾尾注浆填充率不得少于140%(双圆盾构不得少于180%);并应通过每日检测盾尾前方隧道轴线上方的地面沉降数据l、随时检查注浆和注浆效果;(2)一般应按《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程》(STB/DQ-010001-2007)中同步注浆采用可硬性浆液的有关规定.在特殊情况下l、为达到特级和一级的监控要求l、经报批l、同步注浆亦可采用配比合格的惰性浆液(稠度为9-10)及工艺l、但在管片环脱出盾尾5-10环后l、需及时以0.6水灰比的水泥浆进行每环不少于0.5m3的壁后补浆.盾构推进300m后l、及时对注浆施工质量进行抽检l、在隧道拱底范围没10环取一压浆孔l、拧开后探查壁后注浆是否结硬;(3)为控制建筑物和地铁隧道沉降而对隧道周侧土地进行加固注浆时l、须在计划预留的注浆孔中进行多点、少量、多次、均匀的分层双液注浆l、加固范围及强度指标按设计要求确定.凡此类注浆应由专业队伍实施l、并严密制订和实施合理的注浆工艺和注浆施工参数;(4)在掘进施工中l、要确保注浆系统和压住盾尾油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准确计量l、严防注浆管堵塞及盾尾漏浆l、在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施工时尤应加倍注意.6)盾构正面压力的控制盾构正面压力及其固有波动大小是维持正面稳定及盾构机对前方土体扰动控制的关键参数l、对施工期及施工后变形影响较大l、对保证达到监控要求至关重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穿越前对对管理土压进行正确估计l、并必须通过模拟推进试验的方法最终确定正面土压及其在穿越工程中的调整方案l、将管理土压维持在实际静止土压力附近.(2)确认盾构设备能力达到的压力波动范围及其影响l、分析判断是否满足控制要求.(3)在一级以上监控中应详细分析被保护对象荷载及其刚度可能对盾构正面土压力的影响.7)盾构姿态的控制盾构姿态控制应做到勤纠患纠l、保持轴线平差、高差在最小范围l、以减少地层损失及对地层的扰动.在一级监控条件下l、应尽快预先调整好盾构姿态l、以直线平推姿态进入监控保护区l、并始终维持稳定l、尽量做好无纠偏动作.即使纠偏也应在多环内分小步均匀进行l、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单次纠偏量宜小于2'0".8)施工、监测队伍资质控制施工队伍必须具备与监控等级条件相适应的施工资质l、监测队伍必须具备与监控要求相适应的测量等级资质及监控设备条件.现场须配备足够的人力与设备l、确保监控数据的准确与及时送达.9)应急预案制订与准备总承包单位应统一协调l、与设计、盾构、注浆、监测等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共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l、现场应按预定计划备有应急所需的抢险设备和物质l、并在方便、快速取用的部位放置.其中高质量盾尾油脂、聚氨酯、水玻璃堵漏用水泥等为盾构施工必备应急物质.要特别注意台风、强暴雨天气下的雨水、河水倒灌及运输中断等风险l、及时收集局部天气预报信息l、提前备足防洪排涝设备和物质.高风险项目的控制要求一、盾构进出洞风险控制盾构进出洞应视为高风险工序l、对其中各个环节应严格把关l、做好洞口地基加固风险控制、洞口土体流失风险控制、盾构基座变形风险控制、盾构后靠变形风险控制、盾构轴线偏离及盾构姿态突变风险控制等五大风险点控制.1、洞口地基加固风险根据地质和环境特点l、合理选择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方法l、并在工作井结构完成后l、严格按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地基加固.洞口地基加固要求采用合理的顺序及施工参数l、严防加固的挤压效应损坏工作井结构及临近建筑.原则上要求盾构进出洞口的止水加固体部分应在工作井完成后、盾构进出洞前进行施工.若受条件限制而需在工作井基坑开挖前进行洞口地基加固的l、则加固体与工作井井壁间的50cm间隙须在井内结构完成后进行高压旋喷密实填充l、并确保龄期.盾构进出洞之前l、应对洞口加固体进行斜孔钻芯取样检测l、进一步确认洞口加固体范围、强度、水密性与均匀性达到要求.2、洞口土体流失风险控制1)洞圈密封橡胶带须安装准确牢固;2)盾构推进中注意观察、防止刀盘周边损伤橡胶带;3)洞圈扇形钢板要及时调整l、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4)盾构进洞时及时调整密封钢板位置l、并及时将洞口封好;5)盾构进洞时正面压力及时下调l、防止顶坏洞口装置以致土体坍入井内;6)洞圈止水达到要求:在承压水或透水砂性地层中l、洞圈止水装置应设2道以上l、且安装牢固并足以抵抗地层最高水压和注浆压力;双圆盾构隧道还应加强对海鸥块凹槽部位洞圈的防水措施;洞圈中应预留注浆管;7)在盾尾脱离加固区以及切口进入洞圈前应采用高质量油脂及时填满盾尾钢丝刷直至少量挤出为止l、一般高质量油脂注入量不得少于20-30kg/环;8)在承压水或饱和含水砂性地层中l、洞圈止水装置在盾构进出洞后原则上不应拆除l、而应采用外包钢筋混凝土结构措施予以永久保留;9)备好注浆堵漏及承压水井点的施工条件l、以应洞口涌水时急用.3、盾构基座变形风险控制1)检验盾构基座框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l、防止基座变形而导致在盾构出洞时盾构姿态偏斜而影响洞圈止水效果l、在盾构进洞时拉坏管片而发生漏水;2)盾构基座要足以抵抗盾构出洞时过加固区的反向推力;3)盾构基座的地面与井底面之间垫平垫实l、确保接触面积满足基座安放稳定的要求;4)对多次使用的盾构基座及时保养维修l、确保其应有的强度和刚度.4、盾构后靠变形风险控制1)效验盾构后靠支撑体系中的各个构件和节点的强度和刚度l、尤应注意检验受压构件的稳定性l、防止后靠支撑体系失稳而引起盾构推进偏斜l、损坏管片及洞圈密封装置2)尽快安放上部的后靠支撑构件l、完善整个后靠支撑体系l、以便开启盾构上部千斤顶l、实行千斤顶合理编组l、使后靠支撑受力均匀;3)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充各构件连接处缝隙时l、要填充密实l、并养护至足够强度;4)第一环负环应确保基面平整正圆.负环管片必须采用经验收合格的管片l、确保负环拼装的高质量.5、盾构轴线偏离及盾构姿态突变风险控制1)盾构出洞前检查后靠支撑体系l、确保其牢固;出洞时正确选用千斤顶编组l、防止盾构上浮;2)盾构出洞时l、井内范围的管片拼装应尽量利用盾壳与管片间隙作隧道轴线纠偏l、改善隧道轴线;3)盾构进洞前一段管片环上半圈用槽钢相互连接l、增加隧道刚度l、及时复紧管片拼装螺栓l、提高抗变形能力;4)盾构进洞前调整整个盾构姿态l、使盾构底标高略高于基座标高l、但盾构下落到基座的距离不超过盾尾与管片的建筑间隙.二、盾构穿越硬粘土与承压水砂性土交接地层的风险控制1、按4.4.1要求对盾尾密封进行专项检查l、必须确保其密封性能指标达到抵抗盾构底部最最高水土压力及注浆压力的要求;2、盾构机应具备加泥浆/泡沫功能l、螺旋出土器应设有防喷装置.膨润土泥浆或泡沫剂、聚氨酯、海绵板、双快水泥等物质及设备应预备充足l、并必须能够在规定时限内达到抢险位置;3、加大盾构断面内砂性土对应部位千斤顶压力l、以平衡承压水压力l、并往泥舱中注入润滑泥浆(膨润土、碱水、泥浆等)l、采用搅拌棒使粘土块与砂土混合l、防止流沙.必要是适当伸出仿形刀超挖硬粘土部分并相应减少出土量以减少土体损失l、避免盾构刀盘及顶进系统超负荷运转和姿态失控l、而导致盾构偏转、刀盘卡死及盾构突沉等风险;4、按4.5要求确保同步注浆施工质量l、砂性地层中盾尾空隙最小填充率为180%;5、为预防盾构及后方隧道突沉l、应分别对盾构姿态及盾构后方15环管片隧道变形进行密切观察和跟踪检测l、及时反馈调整盾构姿态、推进速度以及进行必要的补充注浆;6、一旦发现盾尾有泥沙漏涌迹象l、应立即停止推进并进行封堵.一般可采用在管片外弧面敷设满足硬度要求的海绵板进行封堵l、必要时可进行壁后补浆l、万分紧急时采用聚氨酯进行封堵.三、盾构近距离穿越运营地铁隧道的风险控制1、盾构上方或下方穿越运营的地铁隧道l、要绝对保证地铁的正常安全运行和地铁隧道结构防水构造的安全.按特级监控等级确定盾构穿越施工引起的地铁隧道变形≤5mm;2、地铁隧道边缘前后各6环为穿越段l、在盾构推进至穿越段10-40环处设盾构穿越前的试验段l、试验段一般20-30环;3、试验段上沿盾构推进轴线上每隔5环布置深层沉降监测点l、每3环布置地表沉降监测点l、要准确推算出监测点里程及其距地铁隧道的距离;深层沉降点埋深同地铁隧道底点的埋深l、地表沉降点要设置在原状土上;4、试验段上深层隆沉量δd 的控制值为5mml、地表沉降量的控制值【δg】则按盾构中心埋深及盾构施工地层损失率为1‰推算设定.根据地层沉降监测数据l、按盾构通过l、盾构前方地面隆起δg<1/3【δg】l、盾尾后地表沉降δg<【δg】调整优化盾构推进速度、螺旋机转速、注浆量、注浆压力等参数以作为盾构穿越阶段的施工参数之基础依据;5、盾构穿越段推进时再按地铁隧道中电子水平尺所反映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l、调整正面压力l、微调注浆量、注浆压力、推进速度、螺旋出土量等参数l、使最大隧道变形不超过警戒值(3mm);6、穿越后应根据4.5之规定进行补浆和双液注浆加固l、确保沉降稳定;7、盾构上方穿越地铁隧道时l、除按上述要求做好穿越前试验段及穿越施工的严密监控之外l、还应根据计算确定穿越段隧道的压重大小与范围l、以抑制隧道的回单变形.四、盾构穿越沉降敏感类地面建筑的风险控制1、对沉降敏感的重要建筑l、应在其安全性评估的基础上按一级以上监控等级(含一级)对房屋进行监控l、穿越前必须设置试验段l、优化盾构施工参数;2、当盾构与房屋基础之间为流塑、高灵敏度地层时l、盾构正面压力应控制在使自然地面微量隆起且不超过2mm的程度l、同步注浆压力应维持在垂直覆土压力附近.既要防止注浆压力不足引起沉陷l、又要防止注浆压力过大导致地面冒浆;3、为弥补盾构同步注浆不足及长期沉降对房屋安全的影响l、应按4.5的要求对盾构穿越房屋基础过程中及通过后3个月内分别进行壁后跟踪补浆和双液分层注浆加固.其中l、双液分层注浆加固应根据盾构与房屋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地层分布特点谨慎选择注浆孔点位、打管长度、拔管速度、注浆流量等关键施工参数l、由有经验的专业单位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