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作者:崔高浩 Choi Goho 翻译:陆恺甜 Lu KaitianSong Yingxing y Tiangong Kaiwu宋应星与《天工开物》2020年底,中国嫦娥五号月球无人探测器采集到了月壤样品并成功返回地球。
2021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正式批准了嫦娥五号着陆点附近八个月球地貌的命名,这八个命名中有许多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其中就有被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曾因研究中国科学史而声名远扬的)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誉为“中国狄德罗(Diderot)”的宋应星,他的作品《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 finales de 2020, la sonda lunar no tripulada Chang’e -5 logró regresar a la Tierra después de recolec-tar muestras lunares. En 2021, la Unión Astronómica Internacional (IAU, por sus siglas en inglés) aprobó oficialmente ocho nombres para accidentes geográficos lunares alrededor del sitio donde alunizó Chang’e-5. Entre estos nombres, varios pertenecen a antiguos científicos chinos, incluido Song Yingxing, nombrado como el “Diderot chino” por el famoso bioquímico británico Joseph Needham (1900–1995), muy cono-cido por sus investigaciones acerca de la historia de la ciencia china. Su obra Tiangong Kaiwu (Explotación de las obras de la naturaleza) se considera como la “enci-clopedia del trabajo manual de china del siglo XVII”.供图/视觉中国 VCG明朝灭亡。
《天工开物》优秀读后感范文
《天工开物》优秀读后感《天工开物》优秀读后感范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工开物》优秀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工开物》优秀读后感1《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的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粮油、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如今科技发展先进,《天工开物》里的许多在作者看来当时先进的知识与技能,都已落后,不再能当做工艺说明书使用。
可作者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仍是值得肯定的。
书中的知识是前代人给留下的宝贵遗产,有许多还值得现在的人参考。
尤其是作者提倡的“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观点,更值得我们后人推崇重视。
当读到用澄清过的黄泥水过滤出白如霜雪的蔗糖时,当读到那些细分的农作物品种及其种植灌溉施肥收获和加工方面的知识时,当读到那些治炼养蚕提花纺织印染等技能时,不得不慨叹古人心思之细密精巧。
大呼一句,原来先祖们曾这么能干!一部华夏古代史,不只是正史所记载的那些帝王将相的争权夺利,烛影摇红,居然有如此多的能人异士,不图显达,在底层默默做事,当着国家的基础柱石,才于千难万险的风雨飘摇中支撑起庞大的五千年传奇!明确点说,那些被歌颂被称扬的明君贤臣们,他们对生产和科学发展起到的破坏和阻碍作用远比促进作用要大。
“麂皮去毛,硝熟为袄裤御风便体,袜靴更佳。
殊方异物如金丝猿,上用为帽套;扯里狲御服以为袍,皆非中华物也。
兽皮衣人此其大略,方物则不可殚述。
飞禽之中有取鹰腹、雁胁毳毛,杀生盈万乃得一裘,名天鹅绒者,将焉用之?”“凡工匠结花本者,心计最精巧。
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
张悬花楼之上,即织者不知成何花色,穿综带经,随甚尺寸度数提起衢脚,梭过之后居然花现。
天工开物全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 / 作者: 宋应星》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做十八卷。
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
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
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撰。
宋应星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宋应星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
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该书文字简洁,记述扼要,书中所记均为作者宋应星直接观察和研究所得。
问世以后,有不少版本流传,先后被译成日、英、法、德等国文本,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宋应星生平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奉新县北乡雅溪牌坊村(今宋埠镇牌楼村人)。
其曾祖父宋景,明正德、嘉靖年间,累官吏、工二部尚书,改兵部,参赞机务,入为左都御史。
祖父宋承庆,字道征,县学禀膳生员。
父宋国霖,字汝润,号巨川,庠生。
弟兄4人,胞兄宋应查看全文2012-11-16 08:11:42 作者:宋应星年代:明浏览:205 好评:0 分类:天工开物天工开物-舟车[原文] 宋子曰:人群分而物异产,来往懋迁(1)以成宇宙。
若各居而老死,何藉有群类哉?人有贵而必出,行畏周行(2);物有贱而必须,坐穷负贩。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摘抄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摘抄篇一:《中国天工开物》是一部古代中国科技文献,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这本书是一部介绍中国科技的著作,涵盖了农业、手工业、水利工程、天文学、机械工程、农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中国天工开物》中的一些摘抄:1. “凡农具,农桑之所为也,以木为机,以土为器,以水为源,以农桑之利,自是相得。
”这句话介绍了中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具,包括使用木头制作的农具、使用陶器制作的容器和水利工程等。
这表明中国在农业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 “夏后氏,有农师,掌种植,岁功有常。
”这句话描述了夏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农师的官职,负责管理和种植农作物。
这表明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并且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和协调农业生产。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话强调了科技的重要性,即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须有合适的工具来支持。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性和效率,同时也说明在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和工具的准备。
4. “草木之萌,出于风雨;润之湿之,出于机杼。
”这句话描述了植物生长的过程,以及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机杼和种植技术。
这表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非常发达,而且非常重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中国天工开物》是一部介绍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文献,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而且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性和效率的特点。
这些摘抄展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篇二:“天工开物”是中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一部科技百科全书,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著作。
本文将从“天工开物”中摘抄一些科技术语和内容,并对其进行拓展。
1. 农业“天工开物”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包括种植、灌溉、土壤管理、肥料使用等方面。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灌溉技术”。
书中介绍了一种叫做“滴灌”的技术,通过点滴水来供给作物充足的水分,这种技术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_写作技巧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它的作者是谁呢?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天工开物》的作者为明朝科学家。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
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物成务”,作者说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五金》)。
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煅》、《燔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
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
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
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天工开物》中分散体现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
在《五金》篇中,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
《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
宋应星及其《天工开物》
作者: 邱锋
出版物刊名: 江西社会科学
页码: 79-88页
主题词: 宋应星;《天工开物》;公元;劳动人民;崇祯;熟铁;生铁;水碓;归正;《中国科学技术史》
摘要: <正>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以中、日、法、英、德等国文字传遍全世界,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土在他的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大量引用《天工开物》的材料,称它为“很重要的技术著作”,并赞扬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
英译本把《天工开物》叫做“十七世纪的中国工艺学”,日译本则称之为“中国技术的百科全书”,德国人称宋应星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
这些评价说明宋应星和《天工开物》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广泛的国际影响。
本文拟就宋应星的生平及《天工开物》的价值特点等作些粗浅的探讨和简评。
天工开物作者
天工开物作者简介《天工开物》是一本古代的科技百科全书,由宋代理学家傅山编写而成。
傅山是《天工开物》的作者,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解说文献的开山之作。
全书共分三十卷,记录了科技、工艺、机械、冶金、农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作者背景傅山(约伯)(1294-1333),字季直,号傅山,浙江绍兴人。
傅山是中国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技术专家和思想家。
他精通技术与哲学,因此对科学和技术有着独到的见解。
傅山早年曾在岳飞的指导下,参加过对抗金朝的战斗。
但在孝宗皇帝即位后,因为傅山的言辞激烈,被贬谪到永州的官职,后被调回供职于行宫。
傅山对科学技术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他认为科学技术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推动科技的发展,傅山决定编写一本科技百科全书。
写作动机傅山写作《天工开物》的动机之一是希望利用科技的力量改善人们的生活。
在南宋时期,中国的科技水平相对滞后,傅山认为需要一个综合性的科技文献来促进科技发展。
他希望通过《天工开物》的编写,将各种科技知识集中起来,方便人们学习和应用。
另外,傅山还希望通过《天工开物》的普及,推动科技知识的传播。
他深知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科技知识不应该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应该普及给所有人。
因此,他将科技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写在《天工开物》中,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
内容概述《天工开物》全书共分为三十卷,包含了五十四门科技工艺的知识,涉及了冶金、兵器、农业、工艺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首先,傅山在《天工开物》中详细介绍了科技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他从古代开始,追溯了人类科技的起源和发展,表达了人们对于科技发展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傅山介绍了冶金学的知识。
他详细讲解了金属的制取、铸造、冶炼等工艺,包括铁器、铜器、铅器等的制作方法。
他还介绍了一些有关金属属性和性质的知识,为后人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外,傅山还讲述了机械学的知识。
他详细介绍了各种机械器械的制作和应用。
例如,他介绍了怀表、风车、提水机等的制造方法和工作原理。
,《天工开物》古代科学
名片信息《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
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
在国外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1]2内容介绍《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
并附有121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天工开物》序: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
曲成而不遗。
岂人力也哉。
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异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
匹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鬻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横游蓟北。
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共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也。
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未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
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
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卷。
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
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佰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昨岁《画音归正》,由先生而授梓.兹有后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其亦夙缘之所召哉。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天工开物》两则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天工开物》简介 • 《天工开物》第一则:农业与手工
业 • 《天工开物》第二则:机械制造与
兵器 • 《天工开物》的艺术价值 • 《天工开物》的现代意义
01
《天工开物》简介
作者与背景
作者是宋应星,字思端,江西奉新县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 (1587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九年(1680年)。他是明末清初 的著名科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和作家。
兵器制造需要更高的精度和质量要求,因为武器装备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 还需要通过各种测试和试验来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机械制造和兵器制造都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两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如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已经广 泛应用于兵器制造领域。
装甲车制造技术
装甲车是用于战场运输和防御的车辆,通常装备有重型装甲和武 器系统。制造装甲车需要选用高质量的钢材和复合装甲,同时还 需要研发先进的悬挂系统和火力控制系统,以提高装甲车的机动 性和防御力。
机械制造与兵器制造的关系
机械制造与兵器制造在技术和工艺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铸造、锻造、焊接等工艺在两者中 都有广泛应用。
农业与手工业的关系
农业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
农业生产的粮食和纤维为手工业提供了基本的原材料,如稻谷、 棉花等。
手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
手工业生产的各种农具和工具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如犁、 锄头、镰刀等。
农业与手工业相互促进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人类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02
《天工开物》第一则:农业与手工业
宋应星知识问答题
宋应星知识问答题
点击此处查看宋应星知识问答题
著有《天工开物》的是何时的何人:明末清初宋应星
我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作者是谁:宋应星
宋应星的著作是什么:《天工开物》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主要介绍什么:手工业
对宋应星及春所著《天工开物》的表述错误的是:宋应星的科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被外国科技界誉为中国的阿格瑞柯拉的古代科学家是:宋应星
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谁创作的:宋应星
3520.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谁创作的::宋应星
1293.我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作者是谁:宋应星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宋应星,字长庚,祖籍江西奉新,曾任亳州知州,是明末著名科学家。
他写的《天工开物》有“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之称。
但他的一生却很潦倒,还曾六次科考失利……说起来,宋应星也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宋景是明嘉靖年间的重臣,曾任刑部侍郎、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卒于京师任上。
其祖父宋承庆因悲伤过度,也在半年之后撒手人寰,留下襁褓中的孤子宋国霖,也就是宋应星的父亲。
宋国霖20岁入县学为庠生,考了一辈子试,却连个秀才也没考上……异常艰难的科举之路父亲的遭遇,激发了宋应星的斗志,但他的科举之路走得也很不顺。
他在乡试中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取了举人之后,15年内连续参加了6次会试,都以失败告终。
宋应星在考进士时屡考屡败,当然不是因为他的学问不行,而是因为他只是一个穷举子,既无钱疏通关系,又没有任何人脉资源,所以只能沦为少数人的陪考。
崇祯元年,明思宗朱由检嗣位,开始着手清理魏党逆案。
屡试不中,原本对科举已无奢望的宋应星以为新政开始,自己的机会要来了,于是又背上行囊,跟随大哥长途跋涉,第五次走进了考场。
可是,等待他们的依然是“榜上无名”的尴尬与绝望。
时光如梭,崇祯四年(1631年),朱氏兄弟拨亮残存心底的一丝微弱自信之火,决定在科场上再做最后一搏。
然而,命运之神依然没有垂青这对兄弟――他们最终还是绝望地回到了距离京城千里之外的江南小城奉新。
15年间6次北上京城参加会试,可以想见宋应星通过科举博取功名的欲望是何等的强烈,也可以想见“榜上无名”给他的打击是何等的沉重!宋应星坚持不懈地参加科举考试,固然是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当然也有挣一份皇粮,养活一家老小的私心。
只可惜他生在了那样一个多事之秋:万历后期,辽东形势危急,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的军队羽翼逐渐丰满,不时骚扰东北地区,皇帝病入膏肓之际,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一天天强大。
天启年间,荒唐昏庸的熹宗沉溺于木工活,大权旁落在宦官魏忠贤手里,后者借机培植党羽,打击异己,官场一片血腥。
《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技术传承的创新与历史价值
《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技术传承的创新与历史价值
楼世洲;郑雪颖
【期刊名称】《教育史研究》
【年(卷),期】2022(4)1
【摘要】明代宋应星编撰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反映明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综合性科技著作,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科技文献之一。
从中国古代工艺技术传承和创新的视角来看,《天工开物》不仅反映了明代生产工艺技术传承方式的变迁,还展示了民间工匠的职业分工和技术范式的建构。
本文以对《天工开物》的内容框架的分析和梳理为主线,分析明代工艺生产技术传承的创新、职业分工和技术范式的形成。
从三个方面论述《天工开物》所展现的传统技术工匠教育方式的变革,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内在动因。
【总页数】11页(P28-38)
【作者】楼世洲;郑雪颖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9
【相关文献】
1.从价值哲学与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的精心力作——评易显飞的《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研究》
2.技术创新价值论研究的拓新之作——评易显飞的《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研究》
3.从《天工开物》看中国古代传统手工艺中的情感价
值4.传承·融合·创新: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拓展——“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5.浅析我国水利历史文化以及未来发展传承——评《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工开物》读书笔记资料【最新版】
注: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读书笔记范文系列文章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
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其它类型的读书笔记范文,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
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请联系笔者。
《天工开物》读书笔记资料导语:《天工开物》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看看作者在阅读《天工开物》记录的一些笔记,希望对你有用。
《天工开物》笔记(上)第一章乃粒水稻本章讲五谷的种植方法,以及耕牛、肥料、水利等相关事物。
我没有务农的经历,也没看过别人种地。
谨录之。
1.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纵观全书,多少有点重农抑商的思想,不过不算严重。
2.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主导地位3.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粳米淀粉含量低。
后面《陶埏》一章所谓粳米土,即由此也。
4.(水稻)早者七十日即收获,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
水热条件影响熟制。
5.凡稻,土脉焦枯,则穗实萧索。
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
水稻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
6.凡稻田刈获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稿化烂,敌粪力一倍。
稻杆肥田胜粪。
(粪田)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
谨视天时,在老农心计也。
农家肥的施用亦有经验技巧。
老农心计可比美人心计有趣得多。
7.凡牛,中国惟水、黄两种。
水牛力倍于黄。
但畜水牛者,冬与土室御寒,夏与池塘浴水,畜养心计亦倍于黄牛也。
耕牛的使用。
8.假如有牛者,供办十亩。
无牛用锄而勤者半之。
既已无牛,则秋获之后,田中无复刍牧之患,而菽麦麻蔬诸种,纷纷可种,以再获偿半荒之亩,似亦相当也。
无牛产稻少,亦无农闲,收入相抵,辛苦倍之。
9.稻种储藏前,应先使其呼吸作用减弱。
(我猜的。
)种谷晚凉入廪,或冬至数九天收贮雪水、冰水一瓮,(交春即不验。
)清明湿种时,每石以数碗激洒,立解暑气,则任从东南风暖,而此苗清秀异常矣。
(祟在种内,反怨鬼神。
)播种时应降温。
论述关于天工开物
我读《天工开物》《天工开物》的时代背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描述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
作者系明代宋应星。
中国素有以农为本的优良传统,因此古代农书很多,但一向都轻视工商,系统的记载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极为罕见。
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明代,对中国设计史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农业和手工业以及科学技术领域都进入了总结性的发展阶段。
“郑和下西洋”反映了当时明朝的国门打开,先进思想引入,进入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设计思想趋于务实,设计风格更加明确而突出。
到了中,晚期,明代的漆器,染织,陶瓷,家具等设计都进入黄金时期,明代的设计造物达到了鼎盛时期,园林和家具设计名扬古今中外。
而从本质上看,这些造物成就都是对明朝的政治经济面貌的艺术表现,而宋应星就是在总结和传承明代造物设计的基础之上撰成了《天工开物》。
宋应星作为一个“八股文”制度下的文人,在考中举人后便屡试不第,这使他万分失望,内心对政治梦想不能实现的愤懑之情和对“八股文”深深地厌恶,使他转向了“实学”,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并开展了广泛的调研,他本人以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广泛深入民间调查访求,使他开拓了知识面,获得了生产技术方面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他在科学事业上不断取得进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最终撰成了二千年来第一部系统的记述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经验的书籍。
《天工开物》的主要思想1 《天工开物》主张造物设计应当以民生为重。
《天工开物》全书共18卷,包括作物栽培,养蚕,纺织,染色,粮食加工,制糖,酿酒等一般造物,几乎涉及了中国当时所有的重要的农业和手工业部门的生产技术和过程。
并主张造物设计应“效用于日用之间”。
着重于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造物,衣料染织设计”篇,着重介绍各种布衣和毛皮、毛布、毛毡的设计制作。
陶瓷砖瓦设计中首先论述民用器物;“舟车”篇也以民用杂舟实用槽舫和普通驴马大车、独辕车为主。
《天工开物》认为造物设计应该适应商品市场和生活需求、注重实用器物的观念,这与当时明代的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进入一个崭新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们思想开始转变有关。
《天工开物》读后感
《天工开物》读后感《天工开物》读后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工开物》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的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粮油、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如今科技发展先进,《天工开物》里的许多在作者看来当时先进的知识与技能,都已落后,不再能当做工艺说明书使用。
可作者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仍是值得肯定的。
书中的知识是前代人给留下的宝贵遗产,有许多还值得现在的人参考。
尤其是作者提倡的“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观点,更值得我们后人推崇重视。
当读到用澄清过的黄泥水过滤出白如霜雪的蔗糖时,当读到那些细分的农作物品种及其种植灌溉施肥收获和加工方面的知识时,当读到那些治炼养蚕提花纺织印染等技能时,不得不慨叹古人心思之细密精巧。
大呼一句,原来先祖们曾这么能干!一部华夏古代史,不只是正史所记载的那些帝王将相的争权夺利,烛影摇红,居然有如此多的能人异士,不图显达,在底层默默做事,当着国家的基础柱石,才于千难万险的风雨飘摇中支撑起庞大的五千年传奇!明确点说,那些被歌颂被称扬的明君贤臣们,他们对生产和科学发展起到的破坏和阻碍作用远比促进作用要大。
“麂皮去毛,硝熟为袄裤御风便体,袜靴更佳…...殊方异物如金丝猿,上用为帽套;扯里狲御服以为袍,皆非中华物也。
兽皮衣人此其大略,方物则不可殚述。
飞禽之中有取鹰腹、雁胁毳毛,杀生盈万乃得一裘,名天鹅绒者,将焉用之?”“凡工匠结花本者,心计最精巧。
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
张悬花楼之上,即织者不知成何花色,穿综带经,随甚尺寸度数提起衢脚,梭过之后居然花现。
盖绫绢以浮轻而见花,纱罗以纠纬而见花。
天工开物 诗解
《天工开物》是一本明代科技巨著,以下是该书的诗解:
天工开物妙无穷,巧夺天工造化功。
万物生成皆有道,人间技艺夺天工。
注:这首诗概括了《天工开物》所体现的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和改造,以及人类技
艺的精湛和巧妙。
其中,“天工开物妙无穷”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技艺的赞叹和敬仰,“巧夺天工造化功”一句则强调了人类技艺的高超和神奇。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
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天工开物》的作者为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
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物成务”,作者说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五金》)。
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煅》、《燔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
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
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
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天工开物》中分散体现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
在《五金》篇中,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
《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