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扁鹊见蔡桓公》(第2课时)学案语文版

合集下载

《扁鹊见蔡桓公》(语文版)教案

《扁鹊见蔡桓公》(语文版)教案
1.学生阅读注释一,了解寓言中两个主要的人物:扁鹊和蔡桓公。
2.结合注释,为生字注音。
1.结合书下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学生各自口头翻译全文。
2.指名翻译,其他学生将有误之处做上标记。
3.矫正翻译。常见有误之处有: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学生自由朗读成诵。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庄惠濠梁之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同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成语: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4)难译句子: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等特殊句式可由教师讲解翻译一下。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齐读全文,加深理解。
讨论后概括寓言的意思以及对自己的启示: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真有学问的人总是虚怀若谷,觉得自己有许多的不足。因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寓言的客观思想意义在于人的认识既然是有限的,人们就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而应不断开阔眼界,不停止学习。
1、填写下列表格
扁鹊
桓侯
拜见时间
观察过程
明断病情
预言后果
行为表现
一见
立有间
疾在腠理
将恐深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示例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示例语文版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始末,刻画两个人物,表现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

2.使学生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听信忠言的重要意义。

3.使学生理解间、居、复、益、应、还、走、及、是以、索等词语的意义,和汤、齐、还等字的通假用法。

教学设想1.本文是学生升入中学后第一次学习的文言文;就此开始训练学生掌握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参看注释,借助字典、联系句意、文意理解词语的含意,通过准确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语的含意,准确理解句意乃至文意。

2.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对应地刻画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物,表现了中心意思;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叙事的层次,分析逐次对应刻画两个人物的表现力量,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本文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解释词语,口译课文。

教学过程1.由学过的当代作家的三篇现代文引到将学的古代作家的这篇文言文,引出《扁鹊见蔡桓公》(板书课题)。

联系注释①简要说明:《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研究刑名法术,是当时重要的思想家。

《喻老》这篇文章,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

文中叙述扁鹊见蔡恒公这则故事,本意是用它来比喻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策划困难的事,从它的容易处开始)、“为大于其细”(做大事从它的小处开始)的观点。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名医,人们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蔡桓公,即蔡侯。

“讳疾忌医”(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这个成语,就是从《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中总结出来的。

2.要求学生看注释,查字典,理解词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词义,并与现代汉语中的该词进行比较。

间:在“立有间”中,当“一会儿”讲;用在表动作的词语之后,表示动作的时间。

现代汉语中常用它的“中间”义项,表示两者之间,如同志间、两山间。

居:在“居十日”中,当“过了”讲;用在表时间的词语之前,表示隔了一段时间。

九年级语文上册:扁鹊见蔡桓公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扁鹊见蔡桓公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扁鹊见蔡桓公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扁鹊见蔡桓公学案?学习要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2、理解本文的深刻意义。

3、了解本文叙事层次分明、人物刻画传神生动的写法。

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本文的深刻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的深刻意义及在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桓公()立有间()腠理()还走()汤熨()火齐()2、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填空:本文选自,是家重要著作。

韩非,时期重要家,先秦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二、检查导入:1、导课。

2、检查预习,听写字词: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听写词语。

3、学生简介作者及其背景,老师适当补充。

教师补充:(1)、韩非,战国时期韩国贵族,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著述十万余言,后世称他为韩非子。

他继承了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法家思想体系。

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2)韩非的文章长于推理,词锋犀利,剖析入微,他与孟子、庄子、荀子并称为战国散文四大家。

代表作有孤愤、五蠹等。

韩非子中常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明白易懂,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

三、学习研讨:(一)细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朗读课文,老师指导:注意把握语气。

2、读懂文意。

要求: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试译课文。

3、老师强调以下词语和句子解释翻译。

(1)、解释下列词语:有间:腠理:将恐:居十日:益:不应:还走:故使人: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无请:索:遂死:。

九年级语文上册 22《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2《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扁鹊见蔡桓公1新设计1.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学”的观点。

2.《语文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目标知道相关文学常识,反复诵读课文。

自学和积累文中重点词句。

理解本文的寓意,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意义。

3学情分析《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寓言故事。

通过叙述扁鹊为蔡桓公“四诊病”而蔡桓公却“四忌医”的情节,着重塑造了扁鹊这个古代神医的形象,在轻松的叙述中渗透了生活哲理。

初三学生学习文言文,已具备了必要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分析方法,培养了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此外,学生性格活跃,表现欲强,有很强的自主意识。

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文言讲析方法,势必会磨灭他们学习的兴趣,无法收到教学实效。

所以根据学生特点,我采取了“五环节”语文学习活动设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合作探究,去相互质疑,相互解惑。

4重点难点自学和积累文中重点词句。

理解本文的寓意,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意义。

5教学过程5.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单元导入,明确目标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一)单元导入:同学们,战国是一个战乱纷飞的时代,更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

诸子散文中流淌出来的宝贵思想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本单元中的《秋水》告诫我们不要骄傲自大,《愚公移山》希望我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这些寓言折射出来的道理耐人寻味。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穿越时空,到硝烟弥漫的战国看一出经典喜剧《扁鹊见蔡桓公》。

(板书课题)(三)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能够有的放矢)知道相关文学常识,反复诵读课文。

自学和积累文中重点词句。

理解本文的寓意,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意义。

活动2【活动】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一)作家作品导航(学生介绍,师补充)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

其散文长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剖析入微,善用寓言说明问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精品教案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精品教案 语文版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目标:1、了解韩非子及其著作;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学习本文对比的写法。

3、初步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

4、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们知道成语“讳疾忌医”吗?“讳”的意思是: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

“忌”:是嫉妒,猜忌。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

这则故事中的蔡桓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齐来看看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扁鹊,战国时医学家。

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蔡桓公,蔡国国君。

见,拜见。

题目的意思是扁鹊拜见蔡桓公,交代了故事的内容。

2、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韩国贵族出身,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看到韩国国力日益削弱,韩非几次劝谏韩王,但韩王听不进去。

在韩非在世的时候,他写的这本书的名声就很大了,当时还是秦王的秦始皇读到了其中的《孤愤》、《五蠹》等篇章,非常喜欢,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但在公元前234年,韩非奉命出使秦国时,却被李斯陷害入狱,后来被逼服毒自尽。

3、关于《韩非子》:本书全面地阐述了思想家韩非的深邃的理念与明确的主张,也生动地展现了文学家韩非的独特的文采与峭刻的风格。

本书的思想理论是丰富多彩而又特色鲜明的。

韩非坚持进步的历史观,基于对人类社会由“上古”、“中古”、“近古”到“当今”的发展过程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特点的认识,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指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表现出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在政治思想上,韩非对先秦儒、道、墨等各家既有批判又有吸收,特别是有选择地接受并发展了前期法家思想,综合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术治,慎到的势治理论,提出了一套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君主专制的统治术。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教师:瓦屋学校杨华波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瓦屋学校的杨华波,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扁鹊见蔡桓公》。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四几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这节课的内容。

首先,是教材分析。

根据“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以下分析:《扁鹊见蔡桓公》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22课,本课以“蔡桓公的病情”为线索来展开,主要写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身亡”的故事。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分析和阅读的重点,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1.知识和能力目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讨论、探究,提高学生们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性和讽刺性,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性,理解防微杜渐的意义,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提高自身思想修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确定为:让学生学会从具体事件当中领悟文章所寄寓的道理。

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

二教法与学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教学中,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动画激趣法。

九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动画的作用,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情境演读法。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

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范读,自由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

突破教学难点。

3、课堂表演法。

在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通过对话和动作,将课文的故事情节展示给大家,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

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通俗易懂,在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应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语文版

22扁鹊见蔡桓公一、教学目的:1、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掌握“居”、“间”、“还”、“请”等词的意义,对课文内容有整体感知。

2、学习本文“寓理于事”的写法,并用简洁语言概括其道理。

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批评帮助,提高自身修养。

二、教学重点:1、朗读、复述课文。

2、课文注释中必须掌握的词语。

3、学习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人物形象及其隐含的寓义。

四、教学设想:本课教学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拟采用“主体参与式”语文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开展4个活动——“我会说”;“我能读”;“我会译”;“我能析”。

旨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口头表达;学会熟练诵读文言文;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故事大意;多角度解读文本。

第二课时进行3个活动——“我会演”;“我能背”;“我来写”。

意在让学生通过编演课本剧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充分展示自我;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能当堂成诵;锻炼想象与联想能力,续写与仿写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关于扁鹊、《韩非子》、蔡桓公的相关资料;准备《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

教师:划分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复印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入境:“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二、活动一:“我会说”(时间:5分钟)1.各小组同学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扁鹊,《韩非子》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注明资料来源。

2.小组长指定一名成员宣读整理结果,其他成员可进行相关补充。

(此设计意在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既锻炼了口头表达,又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三、活动二:“我能读”(时间:10分钟)1.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标注“腠、桓、还、汤熨、齐、遂”等字音。

2.学生听教师范读,进一步纠正字音,体会朗读节奏及语气。

3.各小组自由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配合读、小组之间赛读等等。

读完后展开自评与互评。

(“古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2doc初中语文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2doc初中语文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2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习本文按时刻顺序表达故事始末,刻画两个人物,表现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

2.使学生认识讳疾忌医的严峻危害,明白得防微杜渐、听信忠言的重要意义。

3.使学生明白得〝间、居、复、益、应、还、走、及、是以、索〞等词语的意义,和〝汤、齐、还〞等字的通假用法。

教学设想:1.本文是学生升入中学后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就此开始训练学生把握阅读、明白得文言文的差不多方法,引导学生参看注释,借助字典、联系句意、文意明白得词语的含意,通过准确明白得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语的含意,准确明白得句意乃至文意。

2.本文按时刻顺序表达故事的发生、进展和结局,对应地刻画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物,表现了中心意思;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叙事的层次,分析逐次对应刻画两个人物的表现力量,明白得文章的中心意思。

本文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讲明词语,口译课文。

教学步骤:1.由学过的当代作家的三篇现代文引到将学的古代作家的这篇文言文,引出«扁鹊见蔡桓公»〔板书课题〕联系注释①简要讲明:«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研究刑名法术,是当时重要的思想家。

«喻老»这篇文章,用比喻来讲明老子的观点。

文中表达扁鹊见蔡桓公这那么故事,本意是用它来比喻讲明老子〝图难于其易〞〔策划困难的事,从它的容易处开始、〝为大于菘细〞〔做大事从它的小处开始〕的观点。

扁鹊,姓秦,名越人,古时名医,人们用传奇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蔡桓公,即蔡侯。

〝讳疾忌医〞〔怕人明白有病而不肯医治〕那个成语,确实是从«扁鹊见蔡桓公»这那么故事中总结出来的。

2.要求学生看注释,查字典,明白得词句,提出不明白得的词语。

3.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讲明词义,并与现代汉语中的该词进行比较。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导学案22、扁鹊见蔡桓公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导学案22、扁鹊见蔡桓公

22、《扁鹊见蔡恒公》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2、理解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翻译重点句子。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1、熟记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翻译重点句子。

【学习难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探究活动一】知识链接,掌握基础1、关于作者韩非,战国末年韩国人。

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史记》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他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子的文章而成,是集法家之大成的著作。

虽是一部论文集,却有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都是用来说明事理的,颇值得一读。

《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

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相关常识《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文章主要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

文中叙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是为了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策划困难的事,从它的容易处开始、“为大于菘细”(做大事从它的小处开始)的观点。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蔡桓公,蔡国(现在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即蔡侯。

3、初读课文,识字正音。

学法指导:读课文,把课下注释中的注音写到课文中相应的字上。

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查阅工具书,把音注到该字上。

扁鹊()桓()腠()理立有间()还()走汤熨()火齐()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学法指导:吐字清晰准确,停顿恰当,能读出语气和感悟更佳。

5、作家、作品填空: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年韩国人,著名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一书。

该书中许多寓言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如”等历来为人们喜爱、传诵。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6doc初中语文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6doc初中语文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6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积存文言常用实词。

2.明白得〝讳疾忌医〞的含义及其危害。

3.培养学生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教学预备〗1.让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自行翻译课文。

2.让学生排练课本剧。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三分钟:请学生讲有关名医扁鹊的故事。

2.让学生表演课本剧。

〔请摸索一个趣味题——〝35,5,4,3,2,1”这几个数字在文中分不有什么专门含义?〕二、理清本文结构层次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35,5,4,3,2,1”这几个数字在文中分不有什么专门含义?明确:35——蔡桓公由病到死经历35天〔故事连续的天数〕5——故事发生的5个场景4——蔡桓公病情加重的4个过程3——扁鹊提出的3种治疗方法2——故事中有2个要紧人物1——意料之中的1种结局2.作者是按照如何样的顺序记叙情况的发生、进展和结局的?找出有关的词句来讲明。

明确:按时刻先后顺序组织安排故情况节的。

如: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

——居十日,扁鹊复见。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居五日……桓侯遂死。

三、分析人物形象1.请学生齐读课文,摸索扁鹊和蔡桓公见了几次面,每次见面有哪些语言和行为表现。

2.请学生填写如下表格:时间见面次数病情治疗方法桓侯反应〔一日〕一见疾在腠理汤熨无疾,以为功居十日二见病在肌肤针石不应,又不悦居十日三见病在肠胃火齐又不应,又不悦居十日四望还走在骨髓〔无奈何也〕故使人咨询之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之〔结果〕扁鹊逃秦桓侯遂死3.学生分组探究:①扁鹊在第四次见到桓侯时,什么缘故〝还走〞?最后,扁鹊什么缘故要离开蔡国,逃到秦国去?②扁鹊医术那么高超,但当桓侯病情恶化时,他逃到秦国,这是不是讲明他不负责任呢?4.认识人物个性扁鹊:医术高超,尽职尽责,果断机警蔡桓公:顽固自信,讳疾忌医,顽固不化四、明白得作者意图1.学生分组讨论: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严峻,什么缘故后来会变得无法医治?从中能够得出什么教训?教训:①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2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2

《扁鹊见蔡桓公》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扁鹊见蔡桓公》。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古代医学知识及扁鹊的医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事件叙述等方式,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注重身体健康。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课文《扁鹊见蔡桓公》的朗读、背诵和理解。

难点: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医学知识及扁鹊的医学成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扁鹊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医学。

(2)简要介绍扁鹊的医学成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医学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2)详细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医学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5.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故事。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四、课后作业:1. 朗读、背诵课文《扁鹊见蔡桓公》。

2. 收集有关扁鹊的资料,了解其医学成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所涉及古代医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及心得体会的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古代医馆的图像或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古代医学的认识。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扁鹊为何能够看出蔡桓公的病症,激发学生对医学诊断方法的好奇心。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5doc初中语文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5doc初中语文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5doc初中语文教材分析初中语文版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教材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一样的吸取和表达嫩能力,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提高明白得和运用语言的的能力。

«扁鹊见蔡桓公»编排在第五单元,本单元四篇课文,要求学生熟读、背诵,明白得差不多内容和常用的文言词语,注意古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扁鹊见蔡桓公»是该单元的第二课,是教读课文,要求学生了解韩非子及«韩非子»的相关知识,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争取背诵,同时把握文中的差不多字词,疏通文意。

通过课前的阅读提示、课堂中的讨论和课后练习加深明白得,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寓意及扁鹊和蔡桓公两个人物形象。

在第一课时中,通过〝四读课文、二译全文〞梳理了文意,把握了文中的差不多字词和通假字,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明白得。

本教案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再现故情况节、把握人物形象,初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2 明白得课文的寓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 通过拓展性训练,引导学生〝见仁见智〞地发表属于自己的专门感受,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4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

教学方法〝忆—演—评—讲—背〞五环节整体教学法。

1 忆:反馈式教学,重视对既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2 演:创设情形,真实再现课文内容,关心学生获得专门体验,明白得人物形象。

3 评:全员参与,自主交流,在独立摸索的基础上表达个性观点,并进一步整合为群体共识。

4 讲:加强口语训练,实现知识的个性化明白得。

5 背:整体感知,增强语感。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剧、相关道具〔法官帽,原、被告席等〕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参加一场专门的颁奖典礼。

什么缘故讲它〝专门〞呢?因为获奖名单将在颁奖典礼上当场敲定,在座的各位既是评审又是候选人。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语文版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已接触了几十首古代诗词,对古人的生活和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这种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表层次上。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生们将学习到更多内容、更多形式、更具深度的古代诗文。

《扁鹊见蔡桓公》(语文版)便是其中出现得较早而又比较重要的一篇。

《扁鹊见蔡桓公》这篇课文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了蔡桓公因讳疾忌医导致死亡的故事,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材的编写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让学生在了解古人生活、学习古代文言文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思想的教育。

依以上分析,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

而初中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一些古今音义不同的词语会造成很大的阅读障碍,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把握,此是一个难点,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古文中受到思想教育,也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将是一个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不管采用哪种教法学法,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必须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所谓语文能力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要通过语文实践来实现,即动口、动手、动脑的多练。

根据本册《说明》内提出的第五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读读背背,了解大意”的要求,本文的学习应着眼于多读、多说、多听。

所以教师应多一些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我根据初中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及刚接触古文、兴趣不高这一特点,采用分角色朗读法、启发举例法等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力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程序设计1、预习感知,培养自学能力。

17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这句话说明了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培养。

因此,从初一学生一接触文言文开始,我们就必须重视其自学能力的培养。

也就是在文言文教学中也要重视“授人以渔”。

在本文教学中,我想通过预习指导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扁鹊见蔡桓公学案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扁鹊见蔡桓公学案新版语文版

22.《扁鹊见蔡桓公》导学案教师寄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学习目标】1. 识记理解课文中重要文言字词,并加以归纳积累。

2. 了解韩非和《韩非子》3. 了解运用对话发展情节,展示人物情态的特点。

【学习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的寓意。

【学习难点】人物刻画生动传神的写法。

【资料链接】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研究刑名法术,是当时重要的思想家;《喻老》这篇文章,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

文中叙述扁鹊见蔡恒公这则故事,本意是用它来比喻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策划困难的事,从它的容易处开始)、“为大于其细”(做大事从它的小处开始)的观点;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名医,人们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蔡桓公,即蔡侯。

“讳疾忌医”(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这个成语,就是从《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中总结出来的。

本文体裁:寓言故事。

【学习过程】一、预习反馈。

1.给加点的字注音扁鹊()蔡桓()公骨髓()还()走腠()理汤〔〕熨( )2.解释下列加点(粗体字)的词及词句。

有间(jiàn):益:居十日:.还(xuán)走:汤(tàng)熨(wèi):火齐(jì):3、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自由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二、合作展示(一)朗读课文1、听录音读,认真听把握好读音、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一对一读,并指正。

3、个人展示读课文,其他人听后评论,教师适当点评。

(二)、文言文字词1、古今异义君之病在肌肤古义:今义:臣是以无请也古义:今义:请求、指示。

2、一词多义司命之所属属: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以:桑田之属属:臣是以无请也以: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桓侯又不应应:故天降大任于斯人故:不应有恨应:(三)文言句式⑴火齐(jì)之所及也。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2篇)doc初中语文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2篇)doc初中语文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2篇)doc初中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初步明白得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判关心的人一辈子哲理。

2.明白得古今词义的差不。

3.明白得积存文言词语,明白得句意、文意。

重点难点1.重点:目标32.难点:目标2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做到差不多成诵。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一、课前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你们明白成语〝讳疾忌医〞吗?〝讳〞的意思是:有顾忌不敢讲或不愿讲。

〝忌〞:是嫉妒,猜忌。

那个成语的意思是:怕人明白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

这那么故事中的蔡桓公确实是如此一个人。

他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齐来看看课文。

三、作者简介:本文节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喜爱研究刑名法术的学咨询,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

他所著的书,集先秦法家学讲的大成。

四、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大意。

1.朗读课文。

〔可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或听课文录音仿照朗读〕A.抽查几个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论B.教师就关键处纠正,并示范朗读。

五、串译课文。

1.教师讲解几个难句。

2.学生提出咨询题由教师解答。

3.抽几对学生一人读一人译,其他同学评判。

4.教师做小结。

投影提示:几个词的古今义差不:(1)同义有不疾:小病病:大病〔2〕古今异义走古义:跑今义:行走复古义:再一次今义:重复益古义:更加今义:有好处索古义:查找今义:绳索5.学生自由作评:蔡桓公什么缘故会病死?引导明白得讳忌疾的害处。

六、布置作业:A:课后练习二三B:默写本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明白得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判关心的人一辈子哲理。

2.学习按照时刻顺序记叙情况的写法。

3.练笔。

重点难点1.重点:目标12。

2.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一、课前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请一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另一优生表演,以激起爱好。

三、学习新课。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扁鹊与蔡桓公的个性特点。

2.领悟文章寓意,明白对待事物应持的正确态度。

3.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领悟文章寓意,学会正确对待事物。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阅读理解。

2.人物形象分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扁鹊这位神医吗?他有什么样的传说故事呢?二、自主学习①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②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分析扁鹊与蔡桓公的个性特点。

①扁鹊:医术高超,忠于职守,敢于直言。

②蔡桓公:固执己见,讳疾忌医,刚愎自用。

2.学生听讲,做好笔记。

四、课堂讨论①扁鹊为什么敢直言蔡桓公的病情?②蔡桓公为什么讳疾忌医?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扁鹊和蔡桓公分别具有哪些特点?二、课堂讲解1.教师继续讲解课文,分析文章寓意。

①对待事物要敢于直言,勇于面对。

②不能讳疾忌医,要勇于改正错误。

2.学生听讲,做好笔记。

三、课堂讨论①从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②如何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四、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扁鹊见蔡桓公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扁鹊和蔡桓公的个性特点,领悟了文章的寓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指导。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提问:“同学们,扁鹊在故事中是如何发现蔡桓公病情的?他是如何劝说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扁鹊的语言有何特点?他用了哪些医学术语?这些术语又如何体现他的医术高超?”2.领悟文章寓意,学会正确对待事物。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new)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new)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

2.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

3.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句意、文意.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句意、文意。

2.难点: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

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做到基本成诵。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一、课前五分钟演讲或小测二、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你们知道成语“讳疾忌医”吗?“讳"的意思是: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是嫉妒,猜忌。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这则故事中的蔡桓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齐来看看课文。

三、作者简介:本文节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

2.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

3.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句意、文意.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句意、文意。

2.难点: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

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做到基本成诵。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一、课前五分钟演讲或小测二、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你们知道成语“讳疾忌医”吗?“讳"的意思是: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是嫉妒,猜忌。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这则故事中的蔡桓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齐来看看课文。

三、作者简介:本文节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

他所著的书,集先秦法家学说的大成。

四、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大意。

1.朗读课文。

(可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或听课文录音模仿朗读) A.抽查几个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论B.教师就关键处纠正,并示范朗读.五、串译课文。

1.教师讲解几个难句。

2.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扁鹊见蔡桓公
学习目标
1.提高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疏通文意及寓意,积累常用文言字词。

2. 帮助学生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

3. 懂得写人叙事都是为了阐明道理的“寓理于事”的写法,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阐明的哲理。

学习难点、重点
1. 积累常用文言字词,熟读课文。

2.多角度发掘寓言文本的寓意,进行个性化解读。

3.加强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和多角度解读文本的能力。

学习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学习反馈(文言文译为白话文)
1.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3.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4.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二、赏析探究
1.“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你认为应该怎样翻译这句话,并说说桓侯是个怎样的人?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离开蔡国,逃到秦国去?
3.说说扁鹊和蔡桓公各自的性格特征。

4.用下列成语各写一句话:
病入膏肓:
讳疾忌医:
5.文中蔡桓公自称为“寡人”,扁鹊称蔡桓公为“君”,你还知道过去对皇上有
哪些称呼?(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均可)
三、小结: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本文按时间顺序通过叙述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表格
2.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比喻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由背诵课文,抽背课文、翻译句子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