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谈中国的近代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谈中国的近代化——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内容摘要:中国的近代史,从其本质和主流来说,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进行的一段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在这其中,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了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中国近代化之间的关系和给中国近代化所带来了什么,本文通过了资料收集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等方法阐述了二者的联系和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影响,使我们明白了国家独立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的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关键字:侵略外国资本主义中国近代化影响
中国是四大名国古国之一,曾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过光辉的一页,祖先曾创造过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些奇迹无不让人感到中华名族的伟大,然而,清朝却以天朝自居,妄自尊大,谁曾想西方大国已通过工业革命走上了富强之路,1840年的枪炮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他们给中国带来是进步还是灾难?
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通过掠夺土地、财物,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美洲、非洲、亚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掠取巨额财富,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列强开始向世界急剧扩张,地大物博,充满丰富劳动力的中国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列强入侵的对象。随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极其广大的倾销商品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鸦片战争的爆发也就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向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并且采取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强迫中国政府与之订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种种特权,从而使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他们残酷地镇压和虐杀中国人民,粗暴地践踏中国人民的尊严和人格,贪婪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役使中国的劳动者,他们还无情地毁灭中国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由此蒙受了巨大的屈辱,遭遇了深重的灾难。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不但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而且在经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一切重要的通商口岸,并把许多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它们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的交通事业(海上的、陆上的、内河的和空中的)。在倾销商品的同时,“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中国经营了许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企业,以便直接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主要是通过它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即中国的反动统治集团来实行间接统治的。国际帝国主义和中国执政的军阀互相勾结,前者支持后者,一是
可以造成它们在中国的特殊势力,二是可以延长中国的内乱,使中国永远不能发展
实业,永远成为消费国家,永远成为他们的市场;后者依靠前者,则是因为没有后者的支持,他们就很难上台,上台了也难以维持自己的统治。我们看到,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到国民党新军阀首领蒋介石,都无不是以外国帝国主义为靠山的。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它所支持的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二、在外国资本主义影响下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主要"三局一所"最早的是1861年曾国藩创立的安庆内军械所,最大的是曾、李主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三局一厂最早的是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这一时期,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就此开启。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这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主要特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
其一是从甲午战争到一战期间的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其二是中国整体思想的改变。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知识分子)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1905年废除科举制,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扫除了障碍。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使民国初年的教育得到了发展。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
群体,他们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
三、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四、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是不是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如果中国依附于帝国主义而不进行反帝斗争,中国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经验,已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己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发展。”这种入侵,“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的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的市场。”《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26、626—627页)这就是说,与英国在印度一样,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不过,这还“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帝国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上,第627、627-628页)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所起的这两个方面的作用,究竟哪一个方面是主要的呢?毛泽东认为,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他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同上,第628页)因为对于它们来说,一个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乃是一个极其广大的倾销。商品的市场,一个理想的资本输出的对象和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当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