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粤教沪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探究物质的密度优秀教学案例
1.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材质的球体密度。这种导入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问题导向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本案例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探究中逐步掌握密度知识,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3.通过实例计算,让学生学会使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4.讲解实验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如排水法、比重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实验,测量其密度。
2.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3.小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情景。例如,我可以通过展示不同材质的球体(如篮球、乒乓球等),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密度差异,引发他们对物质密度的好奇心。同时,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球体的重量和体积都不同?它们的密度是否一样?”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物质密度的欲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总结物质密度的规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规律的欲望,树立科学探究精神。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粤教沪版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3.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重点: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具准备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长方体蜡块、木块、铁块、铝块)、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播放有关大型飞机的图片,提出问题:1.如果你是设计师,在设计制造飞机时,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你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2.有同学说,“铁块比木块重”这句话对吗?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物质即使体积相同,质量也不一样,并由此引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课题。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学生实验: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
看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实验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
提出问题: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中,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
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设计实验: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
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
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测得的数据,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表格。
2 进行实验:用质量不同、形状规则的长方体的石蜡块和干松木块为研究对象,把它们数据处理:我们以体积V 为横坐标,以质量m 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会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
实验结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探究点二 密度教师引导:物质相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物质不同,其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就是说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在物理学里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5.2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自主学习型物理导学案姓名班级日期主备人:刘墉§课题 5.2探究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 经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 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3. 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新课学习】知识点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 猜想假设: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呢?2. 实验器材:形状规则大小不同的木块、铁块、、。
3.实验步骤:(1)测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木块、铁块的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根据体积公式V= ______进行计算。
(2)实验室用测出大小不同木块、铁块的质量;天平的使用:首先将天平放在_______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边的_________处;调整衡量两边的_________,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将物体放在_____盘,砝码放在____盘,并调节______;最终物体的质量等于_____质量加_____在标尺上的读数。
4.实验记录如下表:5.分析与论证(每个实验组派代表讲述,通过实验你们的发现或者收获)(1)对比实验1和2,3和4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的。
(选填“相同”或者“不同”),并且体积越大,质量__________。
(2)对比实验1和3, 2和4实验数据,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的。
(选填“相同”或者“不同”)6.得出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的;且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成____比;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的。
知识点二密度1、定义:物理学上把某种物质_____与______的比值叫做密度。
2、公式:体积质量密度=字母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密度单位及换算:1×103kg/m3 =_______g/cm3 2.7g/cm3 =___________kg/m34、密度的物理意义:要点诠释:(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5_2探讨物质的密度学案新版粤教沪版
5.2 探讨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会通过实验探讨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明白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单位。
3.会测量物体的密度。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自主阅读教材P 116~117的内容,独立试探并完成:友情提示:1.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的密度没必要然相同,例如冰和水;密度相同的也没必要然是同种物质,例如煤油和酒精、冰如蜡。
归纳总结:公式ρ=m V告知咱们,物质的密度等于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依照完成情形挑选2组同窗率领大伙儿别离学习知识板块一、二 ,其他同窗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讨活动,学生观看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缘故,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现讲解,师生一路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试探: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2.我把握了哪些研究方式?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1.动手操作取体积别离为10cm3、20 cm3、40cm3的三个铝块,用天平别离测出它们的质量,并求每一个铝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填入表一中。
表一铝块m/g V/cm3mV/(g·cm-3)1 27 102 54 203 108 40表二铁块m/g V/cm3mV/(g·cm-3)1 78 102 156 203 312 40再取体积别离为10cm3、20cm3、40cm3的三个铁块,用天平别离测出它们的质量,并求出每一个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填入表二中。
试探:(1)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能够取得的结论是什么?答: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必然值。
(2)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能够取得的结论是什么?答:①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相等;②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样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1 (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1(新版)粤教沪版5、2探究物质的密度班别小组姓名(第1课时)【学习目标】1、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2、尝试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3、会用物理量的“比值”法来认识物质特性,会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问题、【预习导学】阅读课本“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一、提出问题观察图5-9“对质量大小的争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完成下面问题、1、一杯水和一桶水,质量哪个大?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答案一桶水的质量大,因为物质的种类相同时一桶水的体积大、2、铁块的质量一定比木块的质量大吗?物体质量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答案不一定、物体质量的大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及其体积有关、3、由此提出问题: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大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二、你的猜想4、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它们的比值可能怎样?答案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5、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怎样?答案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不相同的、三、你的实验方案6、器材: 两块体积不同的长方体木块、两块体积不同的实心铁块、天平、刻度尺、量筒、7、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作为研究对象?答案多选一些物质是为了多次测量,总结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8、怎样测量木块和铁块的质量?答案用天平分别测出铁块和木块的质量、9、怎样测量长方体木块的体积?怎样测量铁块的体积?答案用刻度尺测出木块的边长,算出体积;用量筒和水测出铁块体积、10、根据以上分析,请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研究对象质量m/g体积V/cm3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3)木块铁块【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小组长分配好实验任务、1、选取器材:选择实验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仪器是否有破损,将器材放在桌面上准备进行实验、2、实验测量:(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测量出它们的质量,将结果记录在你所设计的表格中、(2)用刻度尺测量出木块的边长,算出它们的体积;用“排水法”测量出铁块的体积,将结果记录在你所设计的表格中、(3)计算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3、描绘图像:整理好实验器材,依据你们所测的实验数据在下面的坐标中进行描点,作出木块和铁块的m-V关系图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学点1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观察:如图5-2-1所示是我国选手在运动会上使用的赛车。
图5-2-1归纳分析:赛车的车身是用轻质材料制成的,这种车子既轻便又灵巧;如果赛车的车身是用普通钢材做的,它的质量就要大得多。
由此可见,物体即使体积相同,因所含__物质__种类不同,__质量__也不同。
问题:铁块的质量比木块的质量大吗? 猜想:(1)铁块的质量比木块的质量大。
(2)一小块铁的质量不会比一大块木头的质量还大。
(3)比较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不能只看是由什么材料构成,还要考虑它们的体积大小。
实验: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提出问题: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①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②不同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 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可能成__正比__。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1)研究对象:__木块__、__铁块__。
(2)所测物理量:__质量__、__体积__。
(3)测量工具:__天平__、__刻度尺(或量筒)__。
(4)实验步骤:A .取形状规则、体积不同的两木块,用天平和刻度尺(或量筒)分别测算其质量和体积,并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B .取形状规则、体积不同的两实心铁块,用天平和刻度尺(或量筒)分别测算其质量和体积,并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点拨] 根据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找出数据间的内在规律或联系,并要有多组数据,使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分析与论证(1)比较1,2(或3,4)得:①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跟体积成__正比__;②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跟体积之比是一个__定__值,跟质量、体积__无关__。
(2)比较1,3(或2,4)得: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跟体积之比__一般不同__。
(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可能跟__物质的种类__有关,它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__特性__。
八年级物理上册5.2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粤教沪版
5.2 研究物质的密度【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①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②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过程与方法:①经过实验研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②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实质特点)来定义密度观点的科学思想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应的是物质自己所拥有的特征。
经过研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课要点和难点】教课要点:(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教课难点:(1)经过实验研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实质特点)来定义密度观点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课过程】第一教时一、发问复习复习体积、质量的单位换算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设计企图:本节课要利用天平来丈量物体的质量,因此复习这部分的内容为新课的睁开做好铺垫。
二、进行新课(一)实验研究1、提出问题“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有何见解?2、猜想与假定3、拟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指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A、准备选用哪些物质作研究对象?选用多好仍是少好?B、实验中选用哪些丈量工具?C、实验步骤有哪些?要采集哪些凭证?4、进行实验与采集数据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小组实验,做勤学生实验中的“分享者”,纠正学生操作的不足之处,及时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
5、剖析与论证:同种物质构成的不一样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等的;不一样的物质构成的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等的6、得出结论经过议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加强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思想。
7、评估学生经过议论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本节小结:四、部署作业:阅读本节后边知识第二教时一、回首上节内容:学生表达教师增补二、学习密度的定义:1、引入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类比值不变性正是物质自己所拥有的特征。
不一样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一样的,即不一样的物质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5.2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5.2《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探究物质的密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学会使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密度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测量容器、测量尺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密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冰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游泳时要穿救生衣?”等,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探究物质的密度。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密度的概念,解释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公式为ρ = m/V。
(2)教师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如通过密度计算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教师讲解密度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如使用测量容器和测量尺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然后计算密度。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例如: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00g,体积是100cm³,求这个物体的密度。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练习题,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00g,密度是0.5g/cm³,求这个物体的体积。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密度ρ = m/V七、作业设计(1)一个物体的体积是200cm³,密度是0.8g/cm³,求这个物体的质量。
(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400g,密度是0.6g/cm³,求这个物体的体积。
(1)冰块浮在水面上。
(2)游泳时要穿救生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019最新】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2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第五章2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学
目的
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验探究,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数据分析及处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收集数据,引导学生用比值法去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正比关系,并学习用比值来定义新的物理量。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定性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要来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定量关系。
三、新授
(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Biblioteka 提出问题: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较充分的思考后,对该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猜想,并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形成假说: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成反比。
真实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让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而要进行实验,还要先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下面就请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
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同学们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准确、如实记录原始数据,不要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分析原因。
5、分析与论证
展示数据表格,积累素材,便于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利用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得出对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证实猜想。
难点
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过程设计
教法与学法
一、复习
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引入新课
1.让学生展示上节课中测量体积相等的铜、铁、铝柱体的质量,引导学生得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等”。
2.在不同学生的测量数据中,发现“同种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相等”。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5.2探究物质的密度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5.2探究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主要涉及物质的密度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密度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
2. 学习使用密度计测量物体的密度。
3. 探究密度的应用,如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使用密度计测量物体的密度,并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方法、密度计的使用。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讲义、PPT、实验器材(如密度计、物体、液体等)。
学具:课本、笔记、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引发学生对密度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示例说明密度的计算方法。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密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并记录数据。
4. 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密度的特点和规律。
5. 应用: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浮沉条件。
六、板书设计1.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密度计的使用方法。
3. 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密度,并解释结果。
3. 请解释阿基米德原理的含义,并给出一个实例。
答案:1. 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物体密度为X kg/m³,说明该物体在实验条件下的密度为X kg/m³。
3.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一个实例是在水中浮动的船只,船只所受的浮力等于船只排开的水的重量。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5.2探究物质的密度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2探究物质的密度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密度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密度的存在。
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对密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在实验中,我会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水、盐和糖,让学生观察它们在容器中的不同表现,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2. 讲解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密度的定义,并介绍密度的计算方法。
我会尽量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密度,比如比较相同体积的水和冰的质量,让学生理解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同时,我会给出密度的计算公式,并解释每个符号的含义。
3. 小组讨论和实际物品的密度实验:在这个环节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通过实际物品的密度实验来加深对密度的理解。
我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物品,如苹果、书本和球等,然后用实验器材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密度。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密度的概念,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物品中。
4.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活动重难点部分,我会重点讲解如何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判断一个物体的密度是大于水、小于水还是等于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进行解答。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环节,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他们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让学生思考一下,本节课他们学到了什么,对密度的理解有什么提高,并鼓励他们尝试用密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我还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作业,如查找一些关于密度应用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主要涉及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 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 密度公式的变形:m = ρV,V = m/ρ。
4.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密度计、密度测量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变形。
2. 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密度、判断物体是否均匀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密度公式的变形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天平、砝码、量筒、水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盐水的密度,引导学生思考密度的概念和意义。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密度公式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课本上的练习题和拓展题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密度公式:ρ = m/V,m = ρV,V = m/ρ密度公式的应用:测量物体密度、判断物体是否均匀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课本上的练习题:第67页的5、6、7题。
2. 拓展题目: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答案:1. 课本练习题答案。
2. 拓展题目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doc
课题
探究物质的密度
单元
第五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知道密度单位、公式,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阅读教材插图,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猜想1:铁块的质量比木块的质量大。
猜想2:一小铁块的质量会比一大块木头的质量还大吗?
猜想3:比较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不能只看什么材料,还要考虑它们体积大小。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如何用刻度尺测量长方体金属块及木块的体积。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教材中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情形提出自己的猜想。
根据实验要求,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
仔细观察动画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从实验结论引入密度概念。
学生讨论实验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密度的概念。
介绍比值定义法。
小组讨论铁比棉花质量大这句话是否准确。
7.9×103kg/m3=g/cm3
2.7×103kg/m3=g/cm3
0.8g/cm3=kg/m3
例题:一块体积为0.2m3的金属块,质量是1580kg,该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展示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
引导学生学查密度表,能发现什么规律?
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各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沪粤版5、2 探究物质的密度一、导学目标1、知道密度的概念及其意义。
2、掌握密度单位的读法,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了解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方法。
4、掌握物理学中常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这是物质的属性。
四、导学过程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学生阅读P118-120,完成下列问题:1、提出问题:根据课本P118甲、乙、丙三个同学的争论,结合上下文回答:他们最终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来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猜想与假设:同种材料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凭你的经验和理解,这个猜想成立吗?成______比例。
举个例子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取形状规则、体积不同的木块两块,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回答:要求木块形状规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为何不采用测铁块体积的方法测木块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体积不同的两块铁块,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回答:还可不可以取一组石块来做实验?__________选取的物质多些好,还是少些好?__________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研究对象m(kg)V(m3)m/V(kg/m3)木块1010-3xx-65010-310010-6铁块15、810-3210-631、610-3410-6回答: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探究质量和体积关系时,为何采用求质量与体积的比值m/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5、分析与论证: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粤教沪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粤教沪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三维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概念,会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弄清密度概念的由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进而熟悉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3、培养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学习习惯,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通过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认识物质的密度这一特性。
主要介绍了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其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含义。
2、能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分析、判断。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讲解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直接提出问题:铁块与木块哪个质量大?引起学生的争论。
二、进行新课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探究1)提出问题(上面已提出)2)鼓励学生参与教材中三位学生进行的猜想与假设活动。
激发他们提出新的猜想与假设,倡导他们对三位学生提出的猜想与假设作出评价。
3)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中,一定要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思考进行充分讨论。
只有让学生讨论充分,并形成较为成熟的共识,才能顺利地做好实验,以及收集证据的工作。
4)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这一环节上,可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再与文中相比较。
5)通过分析与论证,主要让学生能归纳出: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不再的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6)最后,引出密度概念。
教师应进一步明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7)对上面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估。
2、密度公式与单位1)公式:ρ=m╱V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是kg╱m33)指导学生分析“常见物质的密度表”,看一看能得出哪些结论。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点滴集体课:初二物理组导学目标1. 经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 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3. 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教学难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器材准备天平、量筒、烧杯、水、铁块、木块等导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播放有关大型飞机的图片,提出问题:1.如果你是设计师,在设计制造飞机时,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你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2.有同学说,“铁块比木块重”这句话对吗?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物质即使体积相同,质量也不一样,并由此引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课题。
二、新课导学(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猜想与假设学生就“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
可能猜想: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
质量与体积是不是成正比。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围绕要探究的的课题,可设置下列问题进行思考。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选择哪些测量工具?(2)选取哪些物质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物质种类是多一些好,还是少一些好?在选取研究对象上还有什么具体要求?(3)实验步骤有哪些?记录数据的表格怎样设计?对于以上问题,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同学交流, 明确实验的思路和做法,以保证下面实验的顺利进行。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分组实验,把同种物质的物块增加至3块,部分小组测量水和 酒精等液体。
4.分析与论证实验结束后,把各组测得的数据汇总起来,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所有 同学,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可出示下面的讨论题: 根据你的实验数据分析:(1)比较不同的铁块,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不同的铁块有什么相同点?(2)比较不同的木块,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不同的木块有什么相同点?(3)铁和木材这两种不同物质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通过讨论交流,最后明确:物质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物质相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相同。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5.2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5.2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②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②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测量和应用教学难点:密度的概念、测量和应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授一. 密度概念的引入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
如:空气、水、泥土、石头、铁、铜等等。
每种物质又都有自己的特性。
如: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泥土是软的,石头是硬的,金属有光泽,非金属无光泽等等。
形状、颜色、软硬、气味等这些就是物质的特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鉴别物质。
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气味鉴别它是水还是酒精,可以根据它们的颜色及锈迹,鉴定是铜还是铁。
如果我们桌上放的这两个物体,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我们要怎样判断它们是什么物质呢?我们鉴别物质,有很多时候,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是不够的,那么物质是否还有其它特性呢?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些实验:a. 将涂有同种颜色、同体积的两物体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失去平衡.b. 取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倒入质量相等的两个空烧杯中,然后分别放到天平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也失去平衡。
两物体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水和酒精的体积相同,但质量不同.这说明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
这也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为此在物理学中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密度。
二. 密度的概念密度是表示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并不相同这一特性的物理量。
现在我们只知道了涂有同种颜色的两个物体不是同种物质,还不知道它们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实验来研究我们取大小不同的外形规则的小木块和小铁块,然后用天平称出铁块或木块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其体积,并计算第一个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粤教
沪版
、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历建立密度概念的实验探究过程,领会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
1、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______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______。
2、物理学中,将某种物质的______与______的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水的密度是1000kg/3
m ,它的单位读作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这句话,科学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自测
1、一定量的水结成冰,它的质量________,它的体积________,它的密度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不变)
2、体积是0.5dm 3
的蜡块,质量是0.45kg ,这种蜡块的密度是_____ kg/m 3
, 如果将蜡块切去3/4后,剩余蜡块的密度是______g/cm 3。
3、关于对密度公式ρ=m/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探究案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
学生就“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
可能猜想: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
质量与体积是不是成正比。
……
3.
4.
5.
6.
7.
8.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各小组同学选取木块和铁块来进行研究,实验步骤为:
(1)取两块形状规则但体积不同的木块,用天平和直尺把他们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测量出来。
(2)取两块体积不同的实心铁块,同天平和量筒把他们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测量出来。
将以上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跟物质的种类有关,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5.得出结论
训练案
一、课堂训练与检测
1.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当物体受热膨胀时,则它的()。
A. 质量变大了
B.体积变小了
C.密度变小了
D.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
2.人们常说“黄金比铁重”,这句话若用科学语言表述,应当是()
A.黄金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 B.黄金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
C.黄金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小 D.黄金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 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5.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3,体积之比是2:5,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5:6 B.6:5 C.2:15 D.15:2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完成课本P119自我评价与作业及《金牌学案》P70课时达标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