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实践

合集下载

康复医疗行业五大现状与五大发展趋势

康复医疗行业五大现状与五大发展趋势

康复医疗行业五大现状与五大发展趋势
一、康复医疗行业的现状:
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和功能障碍的人数
不断增加,康复医疗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专业化水平提升:康复医疗领域的专业人才日益增加,医护人员对
康复知识和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技术创新:康复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包括康复器械、功能评估、康
复训练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涌现。

4.市场竞争激烈:康复医疗行业竞争激烈,各种康复机构纷纷入局,
市场份额分散。

二、康复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
1.多学科融合:康复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将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和
技术进行整合和应用,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2.个性化定制:人们对康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未来康复医疗
行业将提供针对个体的定制化康复方案,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3.远程康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康复将成为一个趋势。


者可以通过远程康复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减少因出行困难而影响康复效果。

4.康复科技创新:康复器械和工具的创新将极大提高康复效果。

例如,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将为康复训练带来更多可能性。

5.康复服务综合化:未来,康复医疗机构将趋向综合化发展,包括康复医院、康复中心和康复社区等形式的综合化康复服务机构。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综上所述,康复医疗行业目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专业化水平提升、技术创新等现状,并且呈现出多学科融合、个性化定制、远程康复、康复科技创新以及综合化服务等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康复医疗行业有望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及相关思考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及相关思考
社区康复服务的规范
社区康复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保障服务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目前,我国在康复服务标 准制定和实施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的可控性和可及性。
对未来社区康复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扩大社区康复覆盖面
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扩大社区康复的覆盖面,将 更多的居民纳入康复服务范围,实现康复服务的 全面覆盖。
推进社区康复信息化建设
未来,我国应推进社区康复的信息化建设,利用 信息技术提高康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居民提 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康复服务。
加强社区康复人才培养
未来,我国应加强社区康复人才的培养,提高人 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为康复事业的发展提 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未来,我国应加大对社区康复的政策支持和资金 投入,提高康复服务的保障水平,推动康复事业 的长足发展。
社区康复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加强资源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康复的投入 ,建设更多的康复设施,培训 更多的专业人员,提高社区康
复的服务水平。
推广康复知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康 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公
众的康复意识。
建立合作机制
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等多方 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提
高康复效果。
社区康复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市某社区康复中心自成立以来, 致力于为社区内的残疾人提供全面的 康复服务。
该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康复团队,包括物理 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针 对不同类型的残疾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
该中心与周边医院、学校、企业等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社 区的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 务。
成功案例二:北京市某社区康复团队
感谢您的观看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1. 引言1.1 社区康复资源的重要性社区康复资源是指在社区内提供的康复服务和资源,旨在帮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获得自主生活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社区康复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对残障人士的康复和生活起到关键作用,也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康复资源可以帮助残障人士实现自主生活。

通过社区康复资源的提供,残障人士可以接受专业的康复服务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生活自理能力和就业技能,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实现自主生活的愿望。

社区康复资源有助于提高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

社区康复资源不仅包括康复治疗和康复辅助设备,还包括文化娱乐活动、心理支持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支持服务,可以帮助残障人士建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生活满足感和幸福感。

社区康复资源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残障人士实现自立自强、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手段。

我们有必要关注和加强社区康复资源的建设与发展,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康复服务和支持。

1.2 研究背景社区康复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社区康复资源的作用也变得日益重要。

目前我国的社区康复资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对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背景下,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研究备受关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社区康复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成为社会共识。

社区康复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对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社区康复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现状分析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社区康复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社区康复是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以及患有慢性病、康复需求的人群,提供各种康复服务和资源的机构和设施。

社区康复资源的充分发展和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康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还可以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重新融入社会,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了解当前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促进康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状1. 社区康复资源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

一方面,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康复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这些地区有着更多的康复机构和设施,包括康复医院、社区康复中心、康复训练基地等。

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社区康复资源明显不足,部分地区甚至完全没有相关的服务和设施。

这导致了康复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一些需要康复服务的人群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2. 社区康复专业人才短缺社区康复的服务需要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来支持,包括康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

目前我国社区康复专业人才的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些专业人才的配置更是严重不足。

这造成了在各地区对康复服务的需求方面很难满足,也影响了康复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二、发展趋势1. 推动康复资源下沉到社区为了解决康复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推动康复资源下沉到社区。

这意味着将康复服务和设施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延伸,让更多的人群能够享受到康复服务和资源。

这需要政府加大对社区康复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康复设施和服务,提高社区康复资源的供给能力,从而使得康复服务能够真正惠及每一个需要的人。

2. 提升社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配置除了加大对社区康复资源建设的投入外,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包括提升社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配置。

这需要从源头上提高社区康复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鼓励更多的人才加入到社区康复事业中。

康复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康复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政府的重视
199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全 面提到残疾人人权的保障,要使他们平等参与。 对RM科建设,人才培养有规定。
1991.7 卫生部、民政部、“中残疾”—《康复 医学事业“八五”规划》
1996.4 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 范》。
2001.3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 年计划纲要》重申“发展康复医疗”
未来五年的培养缺口起码在30000人左右。 而目前我国每年只能培养700多名的康复 治疗师,其教育缺口之大可想而知。
另据权威专家测算,未来15年我国需要 康复技术人员约30万,包括PT是18万人、 OT是9万人、PO是3.5万人、ST是1.5万人, 而目前我国从事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还 不到2万人。
2002.8 国务院批转卫生部等6部委《关于进 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我 国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于2015年 “人人享有 康复服务”。
表 康复治疗的主要病种
1、神经系统疾病和伤残 脑血管意外(偏瘫及其他) 脊髓损伤(截瘫、四肢瘫及其他残疾) 儿童脑性瘫痪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后遗症 周围神经疾病和损伤 颅脑损伤 2、骨关节肌肉疾病和伤残 截肢、断肢再植术后 腰腿痛及颈椎病 手损伤 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 骨折后及骨关节其他手术后 脊柱侧弯 进行性肌萎缩 3、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
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的数量
粗略估计,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约有5640人。
医院级别 三级医院
数 达标医院(康复 每家医院康 康复治疗

治疗师数量达标) 复治疗师数 师总数 量
821 442
4
1768
二级医院 676 1588
2
3176
5
康复中心 87 8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疾病患者的增加,社区康复资源的发展变得越发重要。

社区康复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康复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减轻医疗负担,促进社会融合。

本文将对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 社区康复资源的短板目前,我国社区康复资源中存在着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机构康复资源不足。

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康复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康复资源相对匮乏。

(2) 社区康复人员不足。

社区康复需要专业的康复工作者,但目前康复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3) 社会支持力度不足。

社区康复往往依赖于社会支持,但目前社会对康复资源的支持力度还很不足,导致一些康复项目无法有效推进。

(1) 政府政策力度加大。

随着政府对医疗健康事业的重视,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为社区康复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2) 社区康复服务逐渐普及。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康复服务的推广,社区康复服务逐渐普及,为康复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3) 社会力量的参与。

一些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开始积极参与社区康复资源的建设,为康复者提供了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3. 社区康复资源的整体状况我国社区康复资源整体状况还有待改善。

社区康复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社会支持力度有限。

要想提升社区康复资源的整体水平,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

二、发展趋势展望1. 合理分布社区康复资源未来,我们需要合理分布社区康复资源,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支持力度,确保每一个康复者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康复服务。

2. 提升社区康复人员的素质未来社区康复工作者的数量和素质都需要提升,政府需要加大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断提升社区康复服务的专业水平。

3. 加大对社会康复资源的投入未来社会对社区康复资源的支持力度也需要加大,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社区康复资源的建设,共同为康复者们提供更多关爱和帮助。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有着多元化的社区康复资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社区康复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一、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状1. 社区康复资源的不足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城市社区的康复资源丰富多样,但是农村社区的康复资源却相对匮乏。

社区康复服务的专业人才也相对不足,导致了服务质量不稳定。

还存在着一些社区康复设施的无障碍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残障人士的生活。

2. 社区康复服务的供给不足目前,我国社区康复服务的供给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一些欠发达地区,很多残障人士和康复需求者无法获得及时的康复服务。

而且,很多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的专业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康复需求者的实际需求。

3. 社区康复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的社区康复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康复资源的整合度较低,社区康复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也相对较低。

社区康复服务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也不够健全,导致了一些隐患和问题的不断涌现。

1. 加强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政府对残障人士福利的重视和社会对残障人士需求的关注,未来我国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加强。

将会有更多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方便残障人士的出行和生活。

社区康复设施的完善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2. 提升社区康复服务水平未来,社区康复服务的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政府将加大对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提高社区康复服务的整体质量。

还将推进社区康复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3. 促进农村社区康复资源的均衡发展未来,政府将加大对农村社区康复资源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社区康复资源的均衡发展。

将加强对农村社区康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并加大对农村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提高社区康复服务的覆盖面和供给质量。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向好的。

政府将加强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康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区康复资源的均衡发展,建立完善的社区康复管理体系,推动社区康复资源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康复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康复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康复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康复研究变得日益重要。

康复研究旨在促进人们的健康、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恢复,以增强他们的日常活动能力。

本文将探讨康复研究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康复研究的现状康复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许多研究项目专注于运动康复、语言康复、认知康复和心理康复等方面。

这些研究的目标是改善康复治疗的效果和效率。

针对特定的康复需求,研究人员开展了各种类型的研究。

例如,在运动康复领域,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更好的运动康复方案,以帮助人们恢复到事故或疾病前的身体功能。

他们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运动康复方法,如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和体外冲击波疗法等,并评估其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在语言康复方面,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各种语言康复策略,以帮助患有语言障碍的人恢复语言能力。

他们研究了语言治疗、辅助通讯设备和语言补偿策略等,并评估了这些方法对患者的康复效果。

此外,认知康复和心理康复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认知康复领域,研究人员探索了各种认知训练方法,以改善认知功能受损的人的思维和记忆能力。

在心理康复方面,研究人员关注于心理治疗和心理支持对心理健康恢复的影响,并致力于发展更有效的心理康复策略。

二、康复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康复研究在未来将进一步发展和演进。

以下是未来发展的趋势:1. 数据驱动的康复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康复研究将越来越依赖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康复患者的个人健康数据和生物监测数据,来评估不同康复方法的效果,并根据个体化的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2. 多学科合作研究:康复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学、工程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

多学科合作可以促进康复研究的创新和进一步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3. 个体化康复研究:康复治疗应该根据个体的需求和特点来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治疗。

未来的康复研究将更加关注个体化的康复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满足患者的需求。

社区康复工作的现状及展望

社区康复工作的现状及展望
我 国现 有 专 业 医疗 康 复 机 构 康 复 病 床 有 限 , 只 能 为 1 %的 患 者 提 供 康 复 治 疗 服 务 ,远 远 不 能 满 足 5 居 民 的需 求 , 常 是 一 床 难 求 , 多 患 者 处 于 “ 常 很 等
床 ” 态 , 错 过 了最 佳 的康 复 时机 ; 外 , 业 康 状 而 另 专 复 机 构 的 康 复 费 用 居 高 不 下 , 多 数 服 务 项 目未 能 大 纳 入 医 保 , 成 专 业 康 复 门 槛 过 高 , 病 居 民 无 力 造 患
点 表 现 为 以 人 的 健 康 为 中 心 、 庭 为 单 位 、 区 为 家 社
收 稿 日期 :0 l0 — 1 2 1一 8 1
附属 医院 , 湖 北
襄 阳 4 12 ) 40 1
摘 要: 利用基层社 区卫 生服务平 台, 提供 系统康 复治疗服务是 临床治疗的需求 , 也是社会的 需求 。可 以改善 目
前康复 治疗现状 , 有利于新 的医疗体制 改革 的深入进行。
关键词 : 区; 社 康复工作 ; 区卫 生服务 社
社 区卫 生 服 务 是 以 社 区 为 基 础 , 社 区 人 群 的 以
( ) 区居 民康复 治疗需 求 多样 二 社
目前 我 们 国 家 居 民 的 康 复 服 务 需 求 是 很 大 的 ,
而 且 是 多 方 面 的 。几 乎 所 有 的 疾 病 患 者 都 涉 及 到 康 复 治 疗 , 以 脑 卒 中 和 运 动 系 统 损 伤 为 主 。据 文 献 尤
襄 樊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第 1 O卷
双 月 刊
第 5 期
21 0 1年 9月
di 03 6 /i n17 - 1X. 1 . . 1 o: . 9js . 19 4 2 1 50 1 9 .s 6 0 0 5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实践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实践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实践社区康复是指在社区层面为各类残疾人提供综合性康复服务的一种模式。

它旨在帮助残疾人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融入社会生活,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社区康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和推进社区康复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社区康复的发展现状(一)国际社区康复的发展在国际上,社区康复已经成为残疾人康复的主流模式。

许多国家和地区将社区康复纳入国家卫生和社会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机制,推动社区康复的发展。

同时,国际社会也在不断加强社区康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促进社区康复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二)我国社区康复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社区康复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开始引入社区康复的理念,并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

进入21 世纪后,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社区康复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社区康复工作的全面开展。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三)社区康复的服务内容社区康复的服务内容涵盖了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多个方面。

医疗康复包括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训练等;教育康复为残疾人提供特殊教育和培训;职业康复帮助残疾人获得就业机会和职业技能;社会康复则致力于消除社会障碍,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

(四)社区康复的模式和方法目前,社区康复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康复服务;二是建立专门的社区康复机构;三是家庭康复模式。

在方法上,社区康复采用了多种手段,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同时结合传统康复方法,如中医针灸、推拿等,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二、我国社区康复的实践(一)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康复工作,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了社区康复的地位和作用,为社区康复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社区康复发展的历史及我国社区康复事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区康复发展的历史及我国社区康复事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区康复发展的历史及我国社区康复事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本文通过回顾社区康复发展的历史,剖析《社区康复指南》,明确社区康复的定义及内涵,理清国内社区康复的发展脉络,针对我国社区康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对策,探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社区康复发展战略。

残疾人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问题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1]。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越加认识到,要想满足众多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必须建立一种措施简单、易行、覆盖范围广的社会化、家庭化的康复服务模式,并基于此模式提出于2015年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宏伟目标[2]。

本文通过总结国际、国内社区康复发展的历史,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分析我国社区康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对策,探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社区康复发展战略。

1 国际社区康复的发展1978年社区康复的概念由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以帮助大量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

到目前为止,国际社区康复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世界各国的社区康复提供了理论框架、技术支持、经验借鉴等,惠及众多弱势人群。

以下对国际社区康复的发展进行简要总结:1978年《阿拉木图初级卫生服务国际会议宣言》首次提出康复要以社区为基础的思想,主张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残疾卫生服务。

1989年WHO发表《关于残疾人的社区培训》,主要介绍了社区层次、地区层次、省域层次和国家层次的社区康复转诊服务系统[3]。

199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联合发表了第一份《社区康复联合意见书》阐明了社区康复的概念、目标、实施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将社区康复从“社区治疗”模式转变为“医学—社会”模式。

2003年5月社区康复国际协商会议在赫尔辛基召开,提出在社区康复实施过程中,不但要提供高效的服务,更要注重将社区康复发展融入到社区发展整体规划中[4]。

我国社区康复医疗资源的现状与需求

我国社区康复医疗资源的现状与需求

我国社区康复医疗资源的现状与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康复医疗资源的紧缺和诸多问题也愈发凸显。

社区康复医疗资源主要包括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康复机构、社区养老机构等,是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得以享有更好的康复医疗服务和照护的重要场所。

目前,我国社区康复医疗资源存在以下现状:一、康复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据统计,我国康复医疗人员占医疗卫生人员的比重只有不到 1%,“康复医生”不足 30万人,不足康复医疗服务需求的一半。

二、医疗设备和康复器械水平低下。

我国社区康复机构和社区养老机构的康复器械、康复辅助器具和生活辅助器具缺乏,质量参差不齐,品种不全,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严重制约着社区康复医疗服务的水平。

三、床位资源匮乏。

社区康复机构的床位及服务日趋紧缺,有些机构已经出现了排队等候康复服务的现象,一些患者因为不能得到及时康复服务而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期。

四、资金来源单一。

社区康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其资金投入不足、不合理、缺少保障,经常出现设施陈旧、设备老化、医护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社区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大了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所以,我国社区康复医疗资源面临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需加强以下几点:一、加大对康复医疗人员的培养力度。

应加强对康复医学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加医学专业的康复医学教育比例,扩大康复医疗人才的接收比例。

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康复医疗领域,丰富社区康复医疗设备和器材。

引导社会资本、医疗机构和企业参与社区康复医疗服务的建设,加强对康复器械、康复设施和辅助器具的投入。

三、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康复医疗服务管理机制,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推动康复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协作和联合运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四、增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改善社区康复医疗服务机构的设施和装备。

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完善社区康复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设备配置,优化医护人员的配备和提高服务水平。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社区康复是指通过社区提供的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帮助患有疾病或残疾的人恢复或提高生活能力,增进其福祉和社会融合的过程。

社区康复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解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呈现出一些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社区康复资源不足。

由于社区康复事业起步较晚,资源投入相对较少,社区康复机构数量、床位等康复设施有限,无法满足康复需求。

社区康复资源分布不均衡。

社会康复机构多集中在大城市,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康复资源相对匮乏,导致资源不均衡问题。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发展正呈现出一些积极的趋势。

政府积极推动社区康复发展。

为了解决社区康复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供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社区康复事业,推动社区康复资源的建设和提升。

社区康复机构逐渐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康复医院、康复中心外,社区康复机构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包括康复理疗中心、护理院、日间照料中心等,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

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区康复的发展。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远程医疗、康复辅助器具等,可以大大方便社区康复的进行,缩短康复时间和距离。

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社区康复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是资源建设将更加合理化。

未来将加大投入,通过新建、扩建康复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

还将加强康复人才培养,提高康复专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

二是服务智能化程度将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社区康复设备将更加智能化,如智能辅助器具、康复机器人等,提高康复效果。

三是康复服务将更加个性化。

未来社区康复将更加注重个体需求,针对个体特征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提供个性化康复服务。

四是多元化服务将得到发展。

未来社区康复将与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相关领域形成合作,形成综合性的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1. 引言1.1 现状分析社区康复资源的现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建设水平仍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乡村地区和一些欠发达地区,社区康复资源匮乏,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现有社区康复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大部分资源存在闲置或浪费现象,人们对社区康复的认知和需求不足,导致资源的浪费。

社区康复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也是一个现状问题,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拥有丰富的康复资源,而一些农村地区或偏远地区的资源相对匮乏。

社区康复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尚未完善,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一些资源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社区康复服务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人才和标准化服务流程,影响了社区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资源建设和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康复服务需求。

【字数:298】1.2 问题意识现在社区康复资源的现状虽然有所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社区康复资源不平衡的分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些发达地区拥有丰富的康复资源,而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康复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这使得一些患者无法及时获得必要的康复服务,影响了他们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社区康复资源的质量和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社区康复机构设施陈旧,设备落后,医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挫折,影响了他们的治疗效果和心理状态。

社区康复资源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社区康复机构缺乏信息化管理系统,导致了康复服务的信息闭塞和不透明,患者难以获取到最新最全的康复信息,影响了他们的康复选择和决策。

社区康复资源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不平衡分布、质量和水平不一、信息化程度低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行动,需要政府、社会机构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完善和健康的社区康复资源体系。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实践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实践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实践社区康复作为一种促进残疾人及其他康复需求者全面康复、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我国,社区康复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广大康复需求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机会。

社区康复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 70 年代,其核心理念是在社区的层面上为康复需求者提供全面、综合的康复服务,使他们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治疗、训练和支持,从而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融入社会。

社区康复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残疾人,还涵盖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有康复需求的人群。

从全球范围来看,社区康复的发展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社区康复越来越强调多部门的合作与整合。

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网络,为康复需求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其次,社区康复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除了传统的医疗康复,还包括职业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等多个领域,满足康复需求者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为社区康复带来了新的机遇,如远程康复、康复辅助器具的智能化等,使得康复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

在我国,社区康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和推进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残疾人等康复需求者的关注和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社区康复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了政府和社会在残疾人康复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的社区康复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方面,社区康复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在城市和农村,逐步建立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基础,以康复机构为依托,以家庭为延伸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这些服务机构为康复需求者提供了基本的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康复咨询等服务,使他们能够就近获得康复帮助。

另一方面,社区康复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和发展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慢性疾病的普遍发生,以及残疾人群体的增加,社区康复资源成为改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生活质量的重要考虑因素。

社区康复资源包括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康复设施和服务人员等多种形式,能够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辅助器具、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支持。

目前,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现况还存在一些问题。

社区康复资源的不平衡分布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康复资源较为丰富,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资源相对匮乏。

社区康复服务的覆盖率有待提高。

尽管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社区康复服务的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社区康复服务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广泛开展。

社区康复资源的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有些社区康复机构设施陈旧,康复服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给康复效果和服务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社区康复资源的发展趋势正在逐步明晰。

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是推进社区康复资源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康复资源的建设和运营。

提升社区康复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能力。

社区康复资源的整合可以通过建立康复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

加强康复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社区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依赖于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培养和引进专业化、多元化的康复服务人员,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社区康复资源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建设。

通过建立康复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康复咨询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康复资源的利用率和便利性。

以综合康复为主线,推动社区康复资源建设,将是未来几年我国社区康复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康复服务内容上,应加强社区康复服务的全程管理,从康复需求评估、个性化康复处方、康复干预、日常生活支持等环节全面提供服务。

在康复服务模式上,应注重社区康复资源的跨界整合,与医疗、健康、养老、教育、就业等多个领域的资源相结合,打破壁垒,提高康复服务的综合效益。

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一)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兴起康复医学在我国兴起于80年代初期,并同我国传统康复医学相结合。

是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现代新学科的硕果之一。

15年来,我国康复医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学术研究、技术革新和成果推广应用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我国与康复有关的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经国家主席第36号令予以公布,并且决定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的诞生,体现了我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也是至今为止有康复有关的一部最重要的法律,这部发律的诞生为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法的第二章“康复”,对于培养康复医学专业人才、设置康复医学医疗机构及其网络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国家有计划地在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必要的专门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工作”。

“国家在医学院校开设康复医学课程,有计划地在医学院校和其它有关院校设置康复专业、培养康复专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对从复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

2、“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为了贯彻执行《残疾人保障法》,卫生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制定并于1991年7月31日颁发了《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并且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以推动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年8月29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对于设置老年人康复设施等也都作了规定。

这个立法是发展我国老年人康复事业的依据。

4、“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国家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颁布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规定了医疗建筑的设计内容,其中包括入口、坡道、走廊、门栏、楼梯和台阶、电梯、扶手、地面、厕所和浴室等。

我国社区康复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社区康复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社区康复的现状与发展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疾病的增多,社区康复已经成为当前医疗卫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区康复是指通过康复服务、健康教育和康复设备的提供,以恢复、改善和促进患者身体机能和社会功能的恢复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和社会负担等方面为目标的综合性服务。

当前我国的社区康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1. 资源短缺:社区康复的资源缺口巨大,目前的医疗卫生系统中从业人员普遍短缺,且高端人才的流失问题比较严重;社区康复设备、资金、场地、物资等整体的供应未能跟上需求,给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

2. 服务不足:在当前的社区康复服务中,大部分机构容易陷入单一模式,只是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而忽略了其思想和心理的扶持。

所以,社区康复服务在内容上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整,在康复服务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照顾。

3. 参与度不足:目前我国社区康复的发展,大多是基于政府的推行,而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康复服务的主动参与度不足,社区康复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社区居民需要逐渐树立起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意识,只有这样,社区康复才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景。

4. 困难的运营模式:社区康复的运营模式相对还比较单一,整个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化操作流程,导致机构之间出现了一些资金、人员和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这也制约了社区康复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社区康复事业在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有望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以下是几点发展思路:1. 完善康复服务体系:社区康复服务应当从传统的医疗康复服务向全方位的康复服务转型,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个性化和持续性的服务。

2. 加大康复设备投入:社区康复设备的投放量需要大幅度提高,同时要求制定更为严格的使用标准和工作流程,保证公平地分配和使用社区康复设备。

3. 拓宽服务群体:社区康复服务需要向更广泛的人群延伸,覆盖范围不限于老年人和残疾人,还应该有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康复服务。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及相关思考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及相关思考

社区康复的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 们对康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机构式康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 康复服务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康复模式。
社区康复作为一种新型的康复模式,得到了广泛 的认可和推广。
社区康复的优势
社区康复能够满足残疾人的个性化需 求,提供更为精准的康复服务。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及相关思 考
2023-11-08
目录
• 社区康复概述 •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 • 社区康复相关思考 • 结论与展望
01
社区康复概述
社区康复的定义
社区康复是指通过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为残疾人提供个性 化的康复服务,旨在帮助残疾人实现生活自理、融入社会, 提高生活质量。
社区康复是一种以社区为基础,以残疾人为主体,以康复服 务为手段,以实现残疾人全面康复为目标的一种康复模式。
01
未来的社区康复将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物理治疗、职
业治疗、心理咨询等。
高科技应用
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远程医疗、智能设备等将在社区康复中发
挥重要作用。
政策支持
03
政府将加大对社区康复的支持力度,推动其快速发展。
社区康复的未来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 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康复需求的 增长,社区康复市场规模有望
医院康复资源有限,而社区康复具有便利性和普及性, 能够覆盖更广泛的人群。
医院和社区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转诊机制,以确保患者 得到及时、全面的康复治疗。
社区康复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 的增加,社区康复的需求将不 断增加。
未来社区康复将更加注重个体 化、全面化和连续性的康复服 务。

社区康复需求实习报告

社区康复需求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区康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为深入了解社区康复服务的现状,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6月至8月在XX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需求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了解社区康复服务的现状、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提供参考。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XX社区服务中心位于我国某一线城市,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服务人口约2万人。

中心设有康复科、医疗科、护理科等多个科室,提供康复治疗、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

本次实习岗位为康复科,主要负责社区居民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指导工作。

三、实习过程及内容(一)实习初期:了解社区康复服务现状1. 参观学习:在实习初期,我参观了康复科、医疗科、护理科等科室,了解了社区康复服务的流程和内容。

2.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我国社区康复服务的发展历程、政策法规以及常见康复治疗方法。

3. 与同事交流:与康复科医护人员进行交流,了解社区康复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实习中期:开展社区居民康复需求调查1. 制定调查方案:根据实习要求,制定了社区居民康复需求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等。

2. 实地调查:深入社区居民家中,对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的康复需求、康复意识以及康复服务满意度。

3. 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社区居民康复需求的主要特点。

(三)实习后期:撰写实习报告1. 总结实习经验: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进行总结,形成实习心得体会。

2. 撰写实习报告:根据实习内容,撰写社区康复需求实习报告,包括实习背景、过程、结果及建议等。

四、实习结果(一)社区居民康复需求特点1. 老龄化趋势明显:社区居民以老年人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各类慢性病、残疾等康复需求日益增加。

2. 康复意识提高: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社区居民对康复服务的需求逐渐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康复意识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 转发中国残联等部门 《关于加快推进两个 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
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 网络,逐步实现残疾 人“人人享有康复服 务”强调了社区康复 的重要性。
相关政策的突破
卫生部、人社部、民政部、财政部、中国 残联下发《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 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将运动疗法等9项医 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二、社区康复的基本模式
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基本模式已从过去的 “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社会模式”。在 这基本的模式下,主要包含有:发展样式、包 容样式、医学样式。
为什么是“社会模式”? ◆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社会和环境因素的 障碍有关。 ◆残疾人的康复和融入社会的问题主要应从社 会和环境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 ◆“社会模式”强调的不单是从医学上矫治个 别残疾人的身心缺陷问题,而更重要的是采取 发展的方针和包容的政策与措施,消除残疾人 融入社会的障碍。
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 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通知》, 明确重度残疾人参合费用由医疗救助资金中支 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常服药费用纳入门诊 统筹或门诊特殊病种费用支付范围。
人社部下发《关于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有关问题的意见》,在城镇 重性精神病人经常性服药保障机制方面取得突 破。
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发现定位在家 庭与社区水平的康复服务可弥补机构式康复的 许多不足。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种新的、有效 的、经济的康复服务途径,即社区康复。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加强了对社区康复专 业技术管理,初步规划出社区康复模式。
198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残疾人节,社 区康复进一步得到重视。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康复专家委员会所
下的定义是:“在社区的层次上采取的康复 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 源而进行的,包括依靠有残损、残疾、残障 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
(二)联合国三大组织的定义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残疾人社区康 复的联合意见书》对社区康复做了新的定义: “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一项康复策略, 其目的是使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 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社区康复的实施要 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在的社区 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 部门的共同努力。”
《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了政 府在提供精神卫生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同时 对残联参与精神卫生工作的职责做了明确的规 定。
讲三个部分
——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 ——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规范 ——社区康复站工作规范
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
一、社区康复定义
随着社区康复在全球的不断深入开展,其 定义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各国结合实际情 况对社区康复的定义及内涵都有着不同的理解。 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曾多次对社区康复 定义进行修订,以适应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和全 球社区康复发展现状。
2011年《世界残疾报告》给社区康复的定 义:社区康复是指在社区总的发展中,为实现 残疾人康复、机会平等、减贫、融入社会而采 取的一种战略性计划。
(三)我国社区康复的定义
根据国际上对社区康复所下定义,结合我 国国情和社区康复实践,目前我国对社区康复 所下的定义为:社区康复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指在政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 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残疾人极其亲友积极 参与,争取社会化方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 面康复服务,以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 生活的目标。
第十五条:国家保障残疾人 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
第十六条:以社区康复为基 础,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 人家庭为依托为残疾人提供 有效的康复服务。
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鼓 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 人康复机构。
2008年7月国务院《关于 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 见》
围绕残疾人迫切的医疗和 康复需求以及不断加大的 残疾风险,提出了保障残 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 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 康复服务和建立健全残疾 预防体系的政策措施。
三、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 “康复”的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始阶
段的康复仅仅是为残疾人在一些小型的康复机 构中提供护理照顾、救助服务,残疾人有可能 终生在这些机构中度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较完整的康复概 念,现代康复疗法也逐渐系统化,对残疾人的 康复服务,大都在医疗和康复机构中进行。但 费用较高,周转率低、覆盖面小 。
2004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对社区康复的《2004联合意见书》 中阐明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是为 残疾人康复、机会均等、减少贫困和社会包容 的一种战略。社区康复通过残疾人和家属、残 疾人组织和残疾人所在社区以及相关的政府和 民间的卫生、教育、职业、社会和其他机构共 同努力贯彻执行。
2011年发布
2010年发布
(二)我国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
1.起步阶段(1986~1990年)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香港和菲律宾举 办了“现代康复原则、计划与管理”研讨班, 为我国培训了十余名社区康复骨干;同年我国 专业人员将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在社区中训 练残疾人》手册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年底, 国家卫生部在山东、吉林、广东、内蒙古四省 (区)城乡开展了社区康复试点。
社区康复发展现状与我国的实践
冯彦侠 2015年6月 宁夏银川
社区康复有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政府2007年3月30日签署《残疾人权利公 约》。
这是我国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政府有责任和 义务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 上切实享有各项人权、尊严和自由。
2008年4月全国人大第二次 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
1985年英国伦敦大学开设“社区康复计划 与管理”课程。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对全球社区康复 发展进行了则”,同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关于残疾人社区 康复的联合意见书”。
2004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明确了社区康复的定义和内 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