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脾虚证讲义——【医学精品资源】

合集下载

伤寒论讲义PPT课件

伤寒论讲义PPT课件
伤寒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陈 明 教授
-
1
第一章 总 论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 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为 张仲景所著,至今近二千年。它较为系统地 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 而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
2
一、张仲景其人
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与华佗齐名, 因医学成就巨大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但 史书中张仲景无传,其名字最早见于晋代王 叔和的《脉经•序》:
《襄阳府志》:“张机,少时与同郡何顒客游
洛阳,顒谓人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
14
5、终成名医
《甲乙经序》、《太平御览》卷722“方术部”、 卷739“疾病部”记载:仲景为王粲(字仲宣) 诊病案。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 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 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 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 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 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 日而死,终如其言。”
-
15
5、终成名医
❖ 刘渡舟老师诊治肺结核病人的故事
❖ 北京石桥胡同有一童性病人,男,48岁,患肺结核。 皮肉林立,咳嗽多痰,诊为“阴痨”。《医宗金鉴》 云:“阴痨细数形尽死”。刘老为患者配制琼玉膏, 并服百合固金汤等,病稍见起色,其友曹氏欣然来 告。但刘老却对朋友说:“药力不可持也,方今隆 冬,少阴得气之时,天水相连,肺金未至于绝。来 年入夏,火气用事,灼肺流金,端午节前恐难免 也。”后童性病人果死于五月初四日。曹氏对刘老 说:“中医其神乎!能决死生于百日之外,非设身 亲见则吾不信也。”
据说何顒看人很准,料事如神。
《太平御览·何顒别传》评价何顒为:“先识独 觉,言无虚发。”

刘渡舟伤寒论讲义4

刘渡舟伤寒论讲义4

刘渡舟伤寒论讲义456条“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这一条论正虚脉实。

正虚,是正气虚,下利所以正虚,是虚证。

脉实,脉是紧脉,所以是实脉。

正气虚而邪气实,这个病就不好治。

趺阳是候脾胃之气、脾胃气盛衰的。

趺阳脉大而紧,大主虚,紧主寒,意味着脾胃气虚而有寒邪,所以当即下利,这个人啊,就腹泻了。

当即,就是必然的。

脾胃受寒邪所伤,所以就会腹泻了。

下利了,腹泻了,寒邪应该随之减少,寒随利减,那脉就应细、小,就符合这样的规律,这个病就好治,虽然正气虚,但邪也衰了,所以是为顺的。

如果不是这个样子,脉还不变,还反见紧脉。

紧而有力,只是个例子,不见紧行不行,见迟而有力,大而有力,都是可以的。

这个就反应了邪气盛,邪气并没有因为腹泻而减轻,因为脉还紧还大而有力,邪未衰,但正气却衰了、不足了,正虚而邪盛,所以这个病就能治。

而且这个病也止不住,还要腹泻。

这一条一共14个字,但是这14个字,起的作用就大了。

大家要推理啊。

他举的是这样的例子,其精神是什么?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正虚邪实,脉应该微小而未微小,邪气不服,这个病就难治。

这个精神推而大之,在临床上,只要看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推理出病易治还是难治,能得出两个方面的问题。

比如,一个人鼻子出血,出了很多的血。

没出血时,脉见洪大,身上烦热。

出血以后,身凉,脉细,这个病就要好了,因为热随血减,正气恢复、邪气退了,病就好了。

如果出血以后,身大热,脉仍洪大,这个病就不好治。

所以脉紧,当即下利,脉仍紧的,就不好治,道理一样。

这个人肝硬化,肚子挺大,尿就是下不来。

这时候西医打速尿,尿下来了,这时候正气虚不虚啊。

如果脉比较脉微、沉弱,这就是对的,如果泻下以后,脉弦而有力,那就不好治,邪气不服。

所以14个字道理明白了,要推而广之,大而化之。

不论见什么问题,都有正邪关系的问题,正常的,就好了,不正常的,病就不好治。

事情怕反常,反常,就要认真考虑了。

57条“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脾虚证—脾阳虚,脾实证—湿困脾,兼证—脾肝胃不和,共7解法

脾虚证—脾阳虚,脾实证—湿困脾,兼证—脾肝胃不和,共7解法

脾虚证—脾阳虚,脾实证—湿困脾,兼证—脾肝胃不和,共7解法脾虚证—脾阳虚,脾实证—湿困脾,兼证—脾肝胃不和,共7解法大国医说2019-10-13 22:15:09脾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其特性是喜燥恶湿,脾病运化不健,则湿蕴不化,故脾病多与湿有关。

辨证原则脾病辨证有虚、实、寒、热的不同。

虚证,主要有脾气虚、脾阳虚;实证有寒湿困脾、湿热蕴脾等。

脾与湿的关系非常密切,脾虚可以生湿,湿盛可以导致脾虚,而为本虚标实之证。

治疗原则虚证可用温中祛寒、补中益气法;实证宜用清化湿热或温化寒湿法;若虚实夹杂,又当祛邪与补脾兼顾。

脾虚证1.脾阳虚衰面色苍白,畏寒肢凉,腹胀有冷感,或泛吐清水,胃纳不佳,或纳后不易消化,喜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来沉细。

治法:温中健脾。

例方:理中汤加减。

本方功能温中祛寒,补气健脾,适用于脾阳虚而运化失健的病证。

2.脾气不足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纳少便溏,久泻脱肛,四肢乏力,肌肉痿瘦,脘腹腰胯坠胀,或齿衄、吐血、便血,妇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小便淋漓不尽,或尿混浊如米泔水。

舌质淡,脉濡弱等。

治法:补中益气。

例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本方功能健补脾胃,升阳益气,适用于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病证。

脾实证1.寒湿困脾胸闷口黏,纳谷不馨,脘腹痞胀,头昏身倦,泛恶呕吐,大便溏薄,皮肤晦暗发黄,四肢浮肿,小便短少。

苔薄腻,脉濡滑等。

治法:燥湿运脾。

例方:胃苓汤加减。

本方功能燥湿运脾,通阳利水,适用于寒湿困脾,脾运不健的病证。

2.湿热蕴脾肌肤黄染如橘色,两胁及脘腹作胀,食少厌油,恶心呕吐,口干苦,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黄赤短少,或有发热。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治法:清利湿热。

例方:茵陈蒿汤合四苓散加减。

两方均有清利湿热功能,适用于湿热蕴脾,健运无权,熏蒸肌肤,发为黄疸的病证。

但前方兼有通腑退黄作用,后方则以淡渗利湿为长。

兼证1.脾肾阳虚面色苍白,神倦,少气懒言,形寒肢冷,喜温,大便溏泻或黎明即泻,腹痛,下肢浮肿,或有腹水。

伤寒论脾虚证讲义

伤寒论脾虚证讲义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案2:链霉素中毒性眩晕 曹某,男,52岁,工人,1991年8月30日初诊。于半年
前,因患结核性胸膜炎,注射链霉素20支(计链霉素10g) 时开始出现轻度眩晕,注射至36支时出现重度眩晕,耳鸣, 听力减退,时恶心呕吐,视物晃动,如坐舟车,步履蹒跚, 踏地发软,曾多方救治,服中西药罔效。检查:罗姆伯格 征阳性,向左侧倾斜,但指指、指鼻试验正常,睁眼并足 不能站立,必须两足相距一尺多远方能站立片刻,苔白腻, 脉滑。拟诊:眩晕。证属痰湿中阻。处方:茯苓18g,桂 枝18g,白术18g,甘草12g,泽泻45g。服12剂,症状明显 好转,走路较稳,视物微动,苔薄白,继服前方30剂,诸 症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赵性荣.苓桂术甘汤治疑难病验 案三则.河南中医.1997;17(6):12]。
脾虚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原文】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
湯主之。(66)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樸半斤 生薑四兩(去皮) 半夏半升
(洗)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
升,日三服。
脾虚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伤寒论脾虚证讲义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原文】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 則頭眩①,脈沈緊,發汗則動經②,身爲振振搖 ③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
【词语解释】
①头眩:头晕目眩。②动经源自扰动经脉。③振振:动摇不定貌。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术 甘草(炙)各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

《伤寒论》讲义--PPT课件

《伤寒论》讲义--PPT课件

医学课件
3
第一节 伤寒学的基本定义与构成要素 伤寒学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组成部分,中医主 干桥梁课 研究对象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及历代医家研究与 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研究内容 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理法 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 最终目的 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
自唐代以来,一直是临床医生必读课程
对日本、朝鲜、南韩医学也有深刻影响。
医学课件
6
二、《伤寒论》作者与成书
作者:张仲景,名机,公元150-219年,荆 州南阳郡人,东汉末年 伟大的医学家。被 后人称为“医圣”。
成书约200-209年间。 社会背景 学术背景
医学课件
7
三、《伤寒论》的沿革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著(成书200-209)
医学课件
4
构成要素
有独特的研究内容 有较长发展史,有不同流派形成 有研究人员和研究文献 在某一大的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医学课件
5
第二节 伤寒学的地位、形成与发展
一、《伤寒论》的地位
是中医经典著作
是我国第一部阐述外感病并兼述杂病的辨 证论治医著
是我国第一部将理法方药一线贯联的理论 联系实际的临床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辨 证论治基础。
20
六经辨证
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 厥阴来划分外感病证治,是一个包括邪正、 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发展阶 段等理论以及治法、方药、调护在内的综 合性临床辨证论治体系。
医学课件
21
六经辨证体系:
三阳病:以腑病为主,正盛邪实
太阳病-为初起阶段,病位在表(膀胱),病
机为感受外邪,营卫失调。治以汗法。

伤寒论脾虚证讲义36页PPT

伤寒论脾虚证讲义36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伤寒论脾虚证讲义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试析《伤寒论》中的脾胃证候

试析《伤寒论》中的脾胃证候

脾 胃乃后 天之 本 , 化 之源 , 人 体 受 纳 水 谷 , 生 是 运
化精 微 , 灌诸 经 的主 要 器 官 , 濡 诸类 病 证 的发 生 演变 、 治疗转 机 , 不与之 相关 。《 无 伤寒 论》 在理 法方 药 、 证 辨 论 治诸方 面 , 实为 以脾 胃为本 作 为 治疗 指 导 思 想 之楷 模 , 中涉及脾 胃证 候 之 条 文 约二 百 条 之 多 。笔 者试 论
维普资讯
光 明 中 医 20 0 7年 9月 第 2 2卷 第 9期
C G T M S p m e 2 0 . o 2 . J M C et br 07 V l 2 9 e
‘1 ‘
【 术探讨 】 学
试析《 伤寒论》 中的脾 胃证候
条 :少 阴病 , “ 饮食 入 口则 吐 , 中温 温欲 吐 , 心 复不 能吐 ,
始得 之 , 手足寒 , 弦 迟者 , 脉 此胸 中实 , 可 下 也 , 不 当吐
之” 。本条 论 述 了邪 阻 胸 阳 , 机 上 逆 的 证 治 。36 气 9
条 :大病 差后 , 唾 , “ 喜 久不 了 了 , 胸上 有寒 , 当以丸药温 之 , 理 中丸” 宜 。此条 “ 唾 , 不 了了 ” 出 由于脾 胃 喜 久 指 虚寒 、 寒饮 不化 而致 涎唾在 胸脘 , 日 :胸上 有寒 ” 故 “ 。
征 。9 条 :伤 寒 五 六 1 中风 , 来 寒 热 , 胁 苦 满 , 6 “ 3, 往 胸 嘿嘿不 欲饮食 , 烦喜 呕 , 心 或胸 中烦 而不 呕 , 渴 , 或 或腹 中痛 , 胁下痞 硬 , 心 下悸 , 或 或 小便 不 利 , 不 渴 、 或 身有
微 热 , 渴者 , 或 小柴 胡 汤 主之 ” 。本 条 阐 述少 阳病轻 症 小柴胡 汤 证 的主 证 、 然症 及治 法 方药 。19条 : 何 或 2 “ 谓脏 结 ?答 日 : 结 胸 状 , 如 饮食 如故 , 时 下 利 , 脉 时 寸 浮 , 脉小 细沉 紧 , 日脏 结 ” 关 名 。该 条指 明脏 结 主证 系 “ 饮食 如故 , 时下 利 ” 10条 阳 明病 提 纲 : 阳 明之 时 。 8 “ 为病 , 胃家 实 是 也 ” 7 。23条 太 阴 病 提 纲 : 太 阴 之 为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201-220)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201-220)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201-220)二〇一:「伤寒」发热。

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就是太阳证,呕不能食,是少阳证,如果只有这样子就是「太阳」「少阳」兼证,现在反而流汗出来很多,病人又感觉发热,汗出濈濈然者,就是热而汗出状,这情形就是观其病人脉在证发热又一直在流汗,照理说,伤寒表证不会有汗的,现在有汗就知道病要传阳明了,会进到阳明的病毒都很厉害,病毒进来的时候,肠胃的津液会去相抗,津液就会一直丧失,病人免疫系统一直在丧失,病毒又赶不出去,津液就会伤到,所以汗一直往外流,就知道传阳明了。

二〇二:「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三日,就是三候,差不多是二十一天,摸到阳明的脉都是很大很扎实的。

什么叫做「脉大」?就是摸上去力量很强,弹起来很强,脉形比较大,「痨脉」也很大,但是中空的。

如果脉是浮的,代表「表」。

就是太阳,如果脉是弦,就是少阳,如果脉是大,就是阳随证明,治如果之把到脉是又浮又大又弦,代表「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并病。

二〇三:「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也。

浮讲的是表,缓就是表里有点热而已,手足自温者,就是胃气非常的足,所以当胃气没有的时候,四肢厥逆,手脚冰冷,这时候用四逆汤,所以四逆汤用干姜附子,让胃马上热起来、所以手脚有温度就是胃气很正常,就是阳明,就是肠胃的功能没问题,而脉浮而缓,如果人食欲不振,就知道病在「太阴」。

太阴讲的是脾脏,太阴有问题的时候,病人会有腹满的现象,腹满是太阴病的主证,吃东西可以吃,但是不想吃,想吃就是脾脏的功能正常,想吃正常,不想吃就是不正常,所谓「思能伤脾」,所以如果舌头吃东西没有味道的时候,就代表脾脏有问题了,如果脾脏功能缓下来,脾脏一肿大,蠕动就减少了,就是中医所谓「寒」,脾脏一肿起来,就代表脾的血没有办法充分供应胃的下方了,胃就不能正常的蠕动,所以肠胃受到脾脏的影响,就会腹满,肚子就会胀满,不想吃、如果病人想吃东西就是脾脏恢复了,所以想吃或不想吃都是脾脏在管。

《伤寒论》脾胃病辨证探析

《伤寒论》脾胃病辨证探析

《伤寒论》脾胃病辨证探析《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著作。

书中如阳明病篇、太阴病篇所包含的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所阐述的中医临证思维,尤其是对外感疾病与脾胃基础疾病的辨证关系,及其中所包含的外感兼夹脾胃病时的辨证论治方法,更为后世医家重视,调理脾胃已成为临床治疗外感病的一个重要法则。

现试就书中脾胃与外感病的一些问题浅述如下。

1 重视脾胃与外感发病的关系1.1 脾胃不足是导致外感病的基本原因外感疾病的发生,感受外邪固然是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

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如《伤寒论》第100 条曰: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是外感疾病,而“阳脉涩,阴脉弦”反映出脾土亏虚,气血生化不足,导致土虚木乘的“腹中急痛”,因中虚为本,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故治疗“先与小建中汤; 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说明张仲景在外感病的辨证论治中,对于脾胃之气的重视是放在首位的,脾胃功能正常则不易受邪致病,邪正斗争的胜败关键决定于脾胃的盛衰,并依此判断预后。

又如《伤寒论》第 177 条曰: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是说因为气血阴阳不足,导致外感病兼夹心阴阳两亏,治疗亦当先补气血阴阳之不足。

体现出脾胃是维持生命、元气的根本的思想。

受其影响,李东垣在《脾胃论》曰: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营气不能滋之。

天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

谷气上升,胃气之异名。

其实一也。

”其意谓谷气是产生人体诸气之根本,脾胃之气无所伤方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故诸病之所由生。

”此即脾胃为元气之根,元气为健康之本,如果脾胃内伤,就会百病由生。

1.2 重视脾胃气机升降运化《伤寒论》虽没有明言脾升胃降之说,但将脾胃之升降理论运用于临床,并创制了一系列调理脾胃气机升降的治法和方剂。

张仲景实际上通过条文和方证论述了六经病变皆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和。

《伤寒论讲义》 PPT课件

《伤寒论讲义》  PPT课件
手。 有资料说:官至长沙太守。 公堂诊病。 弃官回乡。 弟子:卫汛、杜度。皆以医名。
医学课件
11
三.成书的时代背景与基础
地理因素: 学术因素: 实践因素:
医学课件
12
地理因素:东汉时期,南阳是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号称南都,六大城市之一 宛周齐鲁,商偏天下,富冠海内 帝乡:名人多,教育发达。 张仲景为南阳旺族。
医学课件
13
学术因素:东汉时的理论与临 床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汉书艺文志》 《汉书平帝记》:楼护 《甲已经》 《汤液经》《辅行诀》 淳于意 郭玉 华佗
医学课件
14
实践因素:疫疬的流行激励了仲 景著书济世的愿望,也提供了实 践机会。
东汉时期:政治腐败,战争频繁。 自然灾害频发,大疫流行。 政治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在短短的
医学课件
38
另外,“六经辨证”实际上是后世医家对《伤 寒论》三阴三阳辨证的简称。
三阴三阳的本义和其在《内经》中的应用
依据阴阳气量的多少,将阴阳各分为三
太阳 三阳
太阴 三阴
阳明 二阳
少阴 二阴
少阳 一阳
厥阴 一阴
在《黄帝内经》用三阴三阳命名脏腑经络。
医学课件
39
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在《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是病证的概念
药:91味药,应用得当,炮制严格
药剂技术:丸、散、膏、汤、滴鼻剂、吹耳剂、 灌肠剂、肛门栓剂、阴道栓剂、含剂、茶剂
护理知识:为护理学发展的基础
医学课件
35
(四)病证分类
主证:六经病中的主要证候类型,典型,普遍规律. 兼证:主证的基础上兼有其他的病理改变 变证:又称坏病,失治误治后病情变化,不在六经病范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全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全

倪注《伤寒论》原著:汉张仲景民国:倪海厦倪注《伤寒论》校堪序本《伤寒论》乃由民间的中医爱好者搜集与校正。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守护着炎黄子孙的健康。

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中医的许多典籍在流传上产生问题;或已出版而校对欠佳,或印量稀少而极难购得,甚或已经绝版而失传。

使得这份本应属于整个中华民族所共有共享的珍贵智慧,无法让更多需要的人学习他,大非往圣之本意!我们在校正的过程中,仅对明显的错别字给予了修改,对于无法确定者则保留原样。

我们力图提供正确无误的电子书,但限于能力,自知错误在所难免。

本书的原始材料来自于网络,为网络中善心人士传播之电子版本。

本书的校正,属于无偿的自发行为,不收取任何费用,亦不得将本书内容用于商业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本电子书仅供网络测试,不收取任何费用。

请您下载后24 小时内删除,如果您喜欢本书,请购买原版。

任何人不得将本书用于商业行为,否则由此直接或间接引发的任何法律问题,我们不承担责任。

民间中医爱好者敬校庚寅年庚辰月已未日伤寒论序言经方在我国汉朝以前其实就已经存在,应该是来自西域,而且已经在我国流传千年,只是经方在汉朝之前是没有正式的辨症依据,用来指导如何使用经方。

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经方的医师非常之少,一直等到汉朝出现一位名医张仲景,他是利用内经热论中的六经辨证将经方如何使用系统化的第一人,也因此他至今仍被历代中医尊称为医圣。

最初他的经方著作书名叫做伤寒杂病论,而张仲景在此书的前言中就有说明,他的草药知识是来自胎胪药录,到了宋朝以后政府开始成立所谓制版局,当时以林亿为主的一群人将这伤寒杂病论区分为二书,一名伤寒论,一名金匮,自此以后就有这二本书在民间流传至今,本文伤寒教学课程就是指这第一本书伤寒论的教学,其中所有的处方就是所谓的经方,原书结尾有所谓霍乱病脉症治等篇。

我将之编入金匮的第一篇,历代对这篇都有许多争议,有些名经方家认为应该留在伤寒论中,有些认为应该编入金匮中,我个人对此的认定是伤寒论只讨论六经辨症,可以讨论到厥阴篇就结束,其它的可以都放在金匮中,因为金匮本来就是分门别类的一个杂病论,从内科到肠胃科到妇科等等都有,如此后来的学者就比较容易做一简单的区隔,先研究伤寒论,等到所有伤寒论的六经辨症条辨都能够很纯熟的运用之后再进入金匮时,就可以很迅速的进入这经方的殿堂。

郝万山讲《伤寒论》:脾虚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脾虚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脾虚证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课主要讲到的是水气病,由于水气病,我们还有一个方证没有讲完,所以我们水气病的最后小结,我们等谈到肾阳虚,阳虚水泛证的真武汤证的时候,我们再给大家做归纳、作总结。

下面我们就谈一组脾虚的证侯。

先看第66 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这条讲的是什么证侯呢?讲的是脾虚气滞腹满证。

这个证侯,它本身最初的时候,是由于脾气脾阳不足,那当然它就运化失司,运化失司以后导致水湿内留,湿聚为痰,已经产生了有形的痰湿之邪,所以痰湿阻滞,气机不畅,这样就导致了腹满。

大家想一想这个腹满是属于虚证哪还是实证?有说虚证,哎!虚实夹杂!因为病本以虚,脾气虚、脾阳虚,可是当它运化失司,水湿内留,湿聚为痰以后,有形的痰湿之邪阻滞,导致了腹满,所以这种腹满是一个虚中夹实的证侯。

对于虚证的腹满,腹满这个证侯,从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上来看,虚证的是喜温喜按,得温得按则缓解,喜温喜按,时满时减,有时候胀,有时候不胀。

在什么时候可以缓解呢?得温得按后缓解,得温按后可以缓解。

如果一个肚子胀的病人,拿热水带捂一捂,很快缓解了,趴在床上肚子下垫一个枕头,压一压很快缓解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虚性的腹满。

在《伤寒论》中这种虚性的腹满,用什么方子来治疗哪?用理中汤一类的方子,温中补虚。

实证的腹满它是什么特点?是“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就是腹胀满24 小时持续存在,医生一定要问他,难道你24 小时就没有减轻的时候吗?他说即使偶尔有一点减轻,这种减轻也是微不足道的,那可能是我在看电视的时候,电视的故事情节太吸引人了,我暂时没有留意我的腹满,似乎有点减轻,但是这种减轻也是微不足道的,还有个特点就是按之痛,这就象《金贵要略》里所说的,“腹满按之痛为实,按之不痛为虚”,虚中夹实的腹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厚姜半甘参汤适应证的腹满,它的特征是什么?它的特征是一般是上午轻下午重。

上午轻下午重这符合什么呢?这符合时满时减的虚证的特征,它和腹满不减,减不足言的实证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伤寒论中对脾胃生理病理的认识及处方治法

伤寒论中对脾胃生理病理的认识及处方治法

伤寒论中对脾胃生理病理的认识及处方治法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1对脾胃生理的认识1.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而脾胃则是元气之本。

命门真阳虽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是人由胚胎生长发育成人的原动力,但既生之后,人体的生长发育,一切生理活动,全靠脾胃水谷精气的维持,故《内经》有“人受气于谷”和“得谷者昌,失谷者亡”的定论。

先天禀赋再足,若没有后天脾胃的充养,就难以维持生命。

因此,在既生之后的生命活动中,脾胃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2.脾升是升降运动的关键: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在这个“小宇宙”中,与自然界一样存在生生不息的升降浮沉运动。

而在人体内的升降浮沉运动中,最重要的就是脾胃的升清降浊。

在脾胃的升降问题上,万氏指出,脾升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关键。

认为前人所谓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胃气,就是指脾的升发之气。

如果脾气不能升发,反而下陷,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五脏六腑失养,元气就会匮乏和消沉,生机也就不能活跃如常,而发生种种病变。

这就是李东垣提出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依据,而升发脾胃阳气,也就成为李氏《脾胃论》的理论核心。

但是,万氏对李氏独重脾升之论,认为不够全面,因为在人体升降浮沉的生理活动中,脾升和胃降相辅相成,是必须并重而未可偏执的,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只不过脾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已。

2对脾胃病理的认识1.气火关系失调:人体生命活动全靠气来维持,气足则健康,气虚则病作,故《内经》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

而气虚病作的关键则在于脾胃中气受到损伤。

李东垣创立阴火说,其基本论点即“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首次把《内经》“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的理论引申到脾胃气虚与阴火产生的关系中来。

但是,李氏却未能把脾胃气虚与阴火随生的机理阐述明白,而只是一再强调“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等等。

伤寒论之太阳篇脾胃阳虚证

伤寒论之太阳篇脾胃阳虚证

伤寒论之太阳篇脾胃阳虚证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原文】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1],脉沉緊,發汗則動經[2],身為振振[3]搖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湯主之。

(67)【词解】[1]头眩:目眩,两眼发花。

[2]动经:扰动经脉。

[3]振振:动摇不定貌。

【提要】脾阳虚水停的证治及禁忌。

【分析】本条“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应接在“脉沉紧”之后,为倒装文法。

伤寒误用吐下,损伤脾阳,致使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停而为饮。

饮邪阻逆于胸脘之间,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水饮阻隔,清阳之气不得上升头部以养清窍,故起则头眩;脉沉主水(《金匮要略·水气病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紧主寒,寒凝则水饮不化,故治当温阳化水,用苓桂术甘汤治疗。

“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是说对脾虚水停证,不知温阳健脾利水之法,反据沉紧之脉,以为寒甚而误汗,必致阳虚更甚,经脉无阳以温,加之水饮浸渍,故必伤动经脉之气,身体为之振颤动摇,是病更深一层,由脾及肾之象,当与82条真武汤证互参。

【选注】尤在泾:此伤寒邪解而饮发之证。

饮停于中则满,逆于上则气冲而头眩,入于经则身振振而动摇。

《金匮》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其脉沉紧”。

又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又云:“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是也。

发汗则动经者,无邪可发,而反动其经气,故与茯苓、白术以蠲饮气,桂枝、甘草以生阳气,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也。

(《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丹波元坚:此条止脉沉紧,即此汤所主,是若吐若下,胃虚饮动致之。

倘更发汗,伤其表阳,则变为动经,而身振振摇,是与身瞤动振振欲擗地(82条真武汤证——编者注)相同,即真武所主也。

盖此当为两截看,稍与倒装法类似。

又其方专取利水以健胃,与甘枣汤有小异,《金鉴》以中焦下焦为辨,其说为协。

(《伤寒论述义·述兼变诸证》)【按】尤注将本条文字连成一气,并为一证理解,认为“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仍属苓桂术甘汤所主之范畴,并引《金匮要略》“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为证。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脾虚身重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脾虚身重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脾虚身重水在脾,少气身重。

——《伤寒论》“少气身重”,里面有水少气,就是有胃水。

刚才说的水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一半说的是溢饮,一半是有痰饮的关系。

脾主四肢,古人是这么看的,是就部位上说的,这个与脾有关系,碍及中气,中气归于脾,所以水在里,碍及中气,所以“少气”,就是咱们讲的水停心下,有点水就短气,压迫着横膈膜;身重,就是组织里有水。

由于脾主四肢,所以说“水在脾”,与脾有关系。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这说的是悬饮,说的是部位。

胁下嘛,胁下是肝的部位。

水在肝,胁下发支满,这是悬饮。

“嚏而痛”,上面说的是“咳唾引痛”,那么,打喷嚏也是引痛,意思是一样的,上面说那四种,这回波及到脏腑、五脏了,字句稍稍变化,一个意思。

咳唾当然也引痛,打喷嚏也是引痛。

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悬饮,悬饮部位在胁下,肝所主的部位,所以说“水在肝”。

这和刚才讲的一样,并不是水跑到肝里去了。

水在肾,心下悸。

“心下悸”,错了,这肯定是“脐下悸”,它属于下焦嘛,所以搁个“水在肾”,水在哪儿动,哪儿就跳,所以心下悸。

这还是胃。

脐下,在下焦这块儿动,应该是脐下。

这是属肾,也是在部位上属肾,所以叫“水在肾”。

上述总而言之,这是两项:上面说四类(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底下又说五脏之水,(水在心肺脾肝肾),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看。

就水的形象、部位来说,是四类;就它的部位关系到五脏所主上说,又涉及到五脏的关系。

其实是一个问题啊,你们好好看就知道了。

这就是观点不一样了:站在五脏这方面来观察,五脏各有所主证,胁下肝所主,胁下有水的证候说“邪在肝”;那么咳唾涎沫······(音频缺失,中日录音版本皆缺失)。

《伤寒论》脾虚证证治探析

《伤寒论》脾虚证证治探析

《伤寒论》脾虚证证治探析
刘文安
【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卷),期】1996(0)4
【摘要】《伤寒论》中的脾虚证,多由误用吐下损伤脾气,或过发其汗、损伤脾阳,或脾阳不足、寒湿阻滞,或里虚脾弱、气血不足,导致以脾虚为主而又兼证各异的不同证情。

本文力图辨证求因、审团论治、探析于后以飨读者。

1 汗伤脾阳、气滞腹满证第66条曰:“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腹胀满的产生,是因太阳病发汗太过而损伤脾阳,或平素脾虚、发汗不当,则脾阳更虚。

脾司运化,主大腹。

脾阳受伤、运化失职、气滞于腹,故生胀满。

此种腹满因其内无实邪,故腹不硬痛,即使疼痛也很轻微,喜温喜按,或午后、夜间胀满。

【总页数】2页(P6-7)
【关键词】《伤寒论》——注释;脾虚
【作者】刘文安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第二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
【相关文献】
1.《伤寒论》太阳病误下变证的病机与治法探析 [J], 刘兴方;吕方舟
2.《伤寒论》腹满证治八法探析 [J], 李风华
3.《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致中焦枢机不利的机理及证治探析 [J], 万小辉;李佩佩;王静;孙云强;马淑然
4.《伤寒论》脾约证证治探析 [J], 刘智群;金小晶
5.《伤寒论》脾虚证证治辨析 [J], 杨传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 如此水寒之证,阳气已虚,若再误用发汗之法治疗,必 致阳虚更甚,经脉失却温养,更加水气浸渍,必伤动经 脉之气,而出现身体振颤动摇不能自持之症,是由脾虚 而致肾阳不足,水气泛溢,则非苓桂术甘汤所能治也。 提示本证的治疗当禁用汗法。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由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组成。 方中茯苓养心益脾,能补能渗,利水渗湿;桂枝温阳化 气,平冲降,与茯苓相配,通阳化气,渗利水湿,使饮 邪下排,以折上逆之势;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补脾益气, 助苓桂治在中焦;促脾运转,培土制水。桂枝甘草相配, 辛甘化阳,以退阴翳,全方正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 和之”之旨。
脾虚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 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 【原文】 •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66) •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 厚樸半斤 生薑四兩(去皮)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兩(炙)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 【现代研究】 • 根据本方温阳健脾,利水降冲之功,现代常用本方治疗神经衰弱、
精神分裂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功能不全、心源性 喘息、神经性心悸、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美尼尔氏综合征等属脾虚水停者。 • 本方有较好的镇静、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及正性肌力作 用等。
•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方 •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术 甘草(炙)各二兩 •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 【原文析义】 • 本条论述脾虚水停的证治及治疗禁忌。文中“茯苓桂枝
白术甘草汤主之”应接在“脉沉紧”之后,为倒装文法。 • 邪在太阳,治当汗解,而反用吐下之法,显为误治。误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 【疑难点击】 • 尤在泾认为:“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仍属苓桂术甘汤
所主的范畴;丹波元坚认为:此条止脉沉紧,为苓桂术甘汤证, 而身为振振摇者即真武所主也。对本条病机,多家皆认为系脾阳 不足,水气上逆之证,但张志聪等认为系胃虚肝逆所致。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 【病案选释】 • 案1:冠心病心肌梗塞 • 陆某,男,42岁。因患冠心病心肌梗塞住院。经 治两月,病情未减。 • 症状为:心前区疼痛,自觉有气上冲咽喉,则气 窒殊甚,周身出冷汗。脉弦而结,舌淡苔白。乃 用苓桂术甘汤(茯苓15g,桂枝10g,白g,炙甘 草6g),仅服十余剂,则其病转安。(陈明等. 《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试论心悸的证治》.学苑 出版社.1998)
伤寒论脾虚证讲义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 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 【原文】
•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①,脈沈緊,發汗 則動經②,身爲振振搖③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

பைடு நூலகம்
【词语解释】

①头眩:头晕目眩。

②动经:扰动经脉。
③振振:动摇不定貌。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 辨治思路:案1 患者虽病因与条文有间,但主证心前区痛、气窒 憋闷,气冲咽喉等,正与本条仲景所言“心下逆满,气上冲胸” 合拍,分析诸证因机,心脾阳虚,水饮内停,阻碍气机,故见心 中憋闷而痛。水气上逆,故见气上冲胸。饮邪内阻,阳气不通, 则脉弦而结,舌淡苔白。阳虚不固而见周身冷汗。从而辨为心脾 阳虚,水气上冲之证,投以苓桂术甘汤温阳健脾,利水降冲而随 手取效。
施吐下,损伤脾胃之阳,脾运失职,水饮内生,饮停心下, 阻碍气机,则心下胀满;土虚不能制水,则水饮上冲,故 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饮邪既然冲于胸膺,则胸闷、气 短、心悸等症状皆可能会出现;阳虚不能升清于上,清窍 反被上冲之水气所蒙,故起则头眩(临床上多见头眩,起 则加重)。《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篇》“脉得诸沉,当责 有水”。脉沉主水,脉紧主寒,沉紧之脉,示本证为寒水 为患。综合分析,是证主机乃是脾阳不足,水气上冲所致, 故治当温阳健脾,利水降冲,方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 案2:链霉素中毒性眩晕 • 曹某,男,52岁,工人,1991年8月30日初诊。于半
年前,因患结核性胸膜炎,注射链霉素20支(计链霉素 10g)时开始出现轻度眩晕,注射至36支时出现重度眩晕, 耳鸣,听力减退,时恶心呕吐,视物晃动,如坐舟车, 步履蹒跚,踏地发软,曾多方救治,服中西药罔效。检 查:罗姆伯格征阳性,向左侧倾斜,但指指、指鼻试验 正常,睁眼并足不能站立,必须两足相距一尺多远方能 站立片刻,苔白腻,脉滑。拟诊:眩晕。证属痰湿中阻。 处方:茯苓18g,桂枝18g,白术18g,甘草12g,泽泻45g。 服12剂,症状明显好转,走路较稳,视物微动,苔薄白, 继服前方30剂,诸症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赵性荣.苓桂 术甘汤治疑难病验案三则.河南中医.1997;17(6):12]。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 辨治思路:案2因链霉素中毒所致,以眩晕为主 症,为起则头眩之重者,从其所伴恶心呕吐,苔 白腻,脉滑等症可知,此眩晕之起显系脾虚饮停、 水气上逆、干犯清窍所为,故用苓桂术甘汤健脾 利水、平冲降逆,唯其眩晕持续,而非“起则头 眩”,当知水饮较重,故加大剂量泽泻以利水降 冲而获奇效。上二案虽西医病名不同,但从中医 而言,皆为脾虚水停,上逆为患,故均用本方为 主治疗而取良好疗效,说明中医诊治,重在辨证 论治,有是证即用是药。
• 煎服法:水煎1次,分3次温服。
脾虚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 【辨证提要】 • 辨证要点: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脉沉紧。 • 病机:脾虚水停,水气上冲。 •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降冲。方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 汤证辨析:本方与苓桂甘枣汤在药物组成上仅一味之差,
虽然同为水气致病而设,但在病机及临床表现方面有诸 多不同。本证为饮停中焦,症状亦以中焦为主,心下逆 满,气从心下上冲心胸;苓桂甘枣汤证饮停下焦,症状 以下焦为主,脐下悸动,有冲逆之势。在治疗上虽然皆 温阳化气、利水消饮,然前者侧重治理中焦,以白术健 脾。后者侧重于治理下焦,重用茯苓利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