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四大问题损害形象
巴基斯坦问题
在以上的三点中,巴铁的态度是最值的玩味的。我们必须看到,韩国人质事件已经激发出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同情心。这样的一顶黑帽子如果扣在巴铁头上,将是形势已不如乐观的巴基斯坦更加的雪上加霜。
其实,巴铁摆出这样的态度,无非是用沉默表明这么一种态度:是我们干的如何?不是我们干的又如何?
中巴自贸区成立了,经济上中巴进一步融合,再加上军事上我们对巴铁的全力支持,政治上的呵护有加,巴铁是不会退步的。不论是说“美军进入巴基斯坦是不得人心的”,还是今天的导弹试射,都是在告诉老美,你想抓拉登吗?不在我们家,你爱上哪抓上哪抓去,别来烦我!
和平使命2007马上开始军演了,出去的子弟兵不少呀。演习的地方都不在巴铁境内,当然了,顺道去巴铁反一回恐也是应该的,谁叫中巴是铁哥们呢。再说了,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嘛。说不定老穆的酒席都摆好了。
插句题外话,当美国的“反恐”要结束的时候,拉登同志就会被抓住了。----总得有个结果嘛。
写了这么多,总结一下:老美四面放火,结果是一败再败,为了干扰东亚一体化,小布大玩朝核牌,结果玩来玩会玩到胡总手里去了,原指望关键时候东洋狼狗会狗中国一口,结果呢,在中国的强悍的战争意志和强大的综合军力面前,缩了抓了(在中国四位一体的打击之下,倭国是不堪一击的,不要认为倭国今天有多厉害。倭国一向是欺软怕硬,如果它的军力和我们有的一拼,绝对不会象现在这么老实)。不但不帮小布的忙,反而死挣链子,你说闹心不闹心?中亚呢,颜色革命闹来闹去连连失分,结果老熊是越来越猛。北约呢,那帮子小兄弟各人打各人的小算盘,时不时的背后头给老美来上一脚。就连中东的小以,都开始朝三暮四起来。老美急呀,心里苦呀,闷呀。没办法,朝核是咬着后槽牙让步呀。东边亏了西边补。老金是过上好日子了,重油有人送,大米也有人送。可是苦了我们的老穆了。 最近,巴境内的爆炸声不断。真是恐怖分子吗?
一条巴基斯坦“法律”雷倒多少中国人
【丐帮】一条巴基斯坦“法律”雷倒多少中国人?浏览量:512回复数:101 复制链接分享到:qq 人人新浪小米推客12尾页下一页>>近日不断接到国内博友求助,希望协助查一下巴基斯坦是否有《反破坏巴中友谊法》。
笔者听了一笑,好像不可能吧?没曾想这样的求助依然不断出现,至今已有5位网友求助或提到过这个问题。
如此一来,我就不得不认真地查阅博友提供的一些资料。
结果发现,这条信息自去年上半年开始流传至今,多家网站论坛转摘,有关博文和跟帖等铺天盖地,至今仍在广泛传播。
但具体内容已经开始走样,用词也很模糊!一种说法是巴基斯坦国刑法里面有一项罪名叫做《破坏中巴友谊罪》。
第二种说法是巴国有一项法律叫做《反破坏巴中友谊法》,其种明确规定,无论任何政party执政,必严格遵从此法。
至于具体内容,则没有提到一个字。
接着,更多让人喷血的相关文字开始出现。
巴基斯坦虽然政局始终不稳,但对待蓄意破坏两国友谊的行为处理得很严肃,以致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迷惑不解。
印度更是惊呼:“巴基斯坦快成了第二个中国了!”巴基斯坦把“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坚定的盟友”写在小学课本上。
巴基斯坦人严格限制西方人进入中国烈士陵园,坚定捍卫烈士的尊严。
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之后,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将逾10吨救灾物资运往中国地震灾区。
“动用国家全部的运输机”,“搬光国家战略储备的帐篷”倾囊相助!中巴人民优秀的品质,产生了两国伟大的友谊。
网上问卷调查显示,巴基斯坦是中国网民最受欢迎最受尊重的国家。
哇塞,越来越离谱了!你激动了吧?不能再继续了,再看下去你就彻底上当了。
本来我想动用一下毕业考试多科全系第一的英语底子,但看完这些东西就觉得没必要了。
不信你看看,只要动一下脑筋,就会发现最关键的法律信息根本站不住脚!1,如果两个国家的关系火热不同寻常,且都觉得有必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两国友谊的话,那么应该是两个国家同时、对等地设立法规,而不是某一个国家剃头条子一头热。
如果其中一个国家这么做了,就如同单相思,还公开宣扬自己爱上了谁,而单相思是别人的麻烦。
海外劳工安全关乎国家形象
国民 的传统 , 当时 民间称之为赤脚下南 的 中国工人被一 家族企业控制 , 沦 大 国号称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 也有一批远渡太平洋到 为奴隶工人 , 遭受 非人 的虐待 。再 却在海外受尽凌辱。这让咱小百姓 洋。后来 ,
往前 , 在利比亚 、 韩国 、 巴基斯坦 , 们情何 以堪 ! 都 有中国工人被殴打 、 、 绑架 虐杀或不
I 学李・ E : 会 VIW
l老 李 来 主 持 【
月 月 讲 - 7 1 本期嘉宾 : 华 -I 张
海 外劳 工安全 关乎 国家形象
t e Ov r e a o s S fy i e a e t a in l ma e h e s a L b r ’ a t 黥R lt d wi N to a h I g
被殴打、 被虐待、 被绑架、 被枪杀……列位看 官。 这可不是好莱坞大片里的故事, 而是我 国一
些劳工在海外的真实经历。出国打工 , 对普通 民众而言是为了挣钱 , 但这也是中国政府号召企业 走 出去搞经营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是 , 如今劳工的淘金梦却只能用生命去点燃。海外劳身和权益安全?咱们且听嘉宾分解。
明死 因的记录。 双 重 需 求
美国去打工的。这群 ^ 最岳成了中 国最早的侨民。
新 中国成立后 , 出国务工沉寂
不知道您听了什么感觉 , 反正 我是既心酸又气愤 : 酸的是 , 我同胞
了几十年 。17 年后 , 92 国家又逐渐 其实, 咱们 中国人 出 国打工 , 放开。到了 1 8 年代 , 90 赴海外打工
异 乡喋血
2 1年 1 2 0 2 月 8日, 中水 电公司 的2 名员工在苏丹南科 尔多凡州 9 被反政府武装绑架 ;0 2 1 3 21年 月 1 日,5 中国水泥厂工人在埃及西 2名 奈半 岛的阿里什市遭绑架 。列位 , 今 年伊始 , 两条关于海 外劳工安全 的新 闻就让 国人揪心不 已。其实 ,
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
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
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
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一、周边出现哪些动荡中亚不稳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异动最为突出。
201 o年4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发生突变,首都比什凯克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在2005年靠所谓”颜色革命”上台的巴基耶夫政府被一举推翻,以奥通巴耶娃为首的反对派宣布成立临时政府。
巴基耶夫先是逃往南方.后流亡国外。
而临时政府也一直难以有效掌控巴基耶夫具有传统影响的南方地区。
6月10日.吉尔吉斯斯坦南方重镇奥什的吉尔吉斯族与乌兹别克族之间爆发大规模族群骚乱,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大量乌兹别克族难民逃往邻国乌兹别克斯坦避难。
吉临时政府先后向俄罗斯与美国提出求援.但俄罗斯除了加强其在吉军事基地戒备外一直按兵不动。
中国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撤侨行动。
6月27日,吉就新宪法举行“全民公决”,新宪法规定吉将由总统制改为议会制,公决获得高票通过。
7月3日.吉临时政府总理奥通巴耶娃宣誓出任”过渡时期”总统,任期到2011年底。
吉议会选举定于2010年1 o月举行,吉政局演变前景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变数。
南亚则有多个国家政局剧烈动荡。
阿富汗首当其>中.巴基斯坦紧随其后。
美国奥巴马政府强力实施“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大举增兵阿富汗,对巴基斯坦一再实施越境打恐,引发极端势力与恐怖组织强烈反弹.致使南亚恐怖袭击活动有增无减。
巴基斯坦雪崩事故自然灾害对脆弱地区的威胁
巴基斯坦雪崩事故自然灾害对脆弱地区的威胁自然灾害一直是全球各地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雪崩作为一种特殊而危险的自然灾害,可能给脆弱地区带来巨大威胁。
巴基斯坦作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国家,其山区地势复杂,同时也面临着雪崩灾害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巴基斯坦雪崩事故自然灾害对脆弱地区的威胁,并分析应对措施。
一、巴基斯坦雪崩事故带来的影响巴基斯坦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北部地区,这里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和高山地形,雪崩灾害的风险较高。
雪崩事故对脆弱地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员伤亡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雪崩事故常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给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特别是在高山地区常见的雪峰冰川,由于其地理条件复杂,一旦发生雪崩,很难及时避难或获救。
2. 基础设施遭受破坏巴基斯坦一些脆弱地区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雪崩事故容易对交通、通信和供水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这会导致该地区日常生活的中断,以及救援工作的困难。
3. 经济损失和农业受灾巴基斯坦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而雪崩事故对农田和农业用地造成的破坏将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此外,造成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等也会对农业产生长期影响。
二、应对措施针对巴基斯坦脆弱地区的雪崩事故,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1. 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及时准确的雪崩预警系统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投资建立现代化的气象台和监测设备,以便在连续降雪、温度剧变等变化迹象发生时提前发出预警。
2. 完善紧急救援机制事故发生后,有效的紧急救援机制可以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
政府应出资建设救援基地,并培训专业的救援人员,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3. 加强社区意识和准备工作脆弱地区的居民应该提高雪崩灾害的认识和意识,了解应急行动和自救方法。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开展宣传和培训活动,帮助居民掌握必要的防灾知识和技能。
4. 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是减少雪崩灾害风险的重要途径。
巴基斯坦俾路支民族主义极端化及其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对中巴经济走廊而言意义重大:瓜达尔港运营和自由区建 设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在中巴经济走廊“1+4”合作布局中被列为 四大重点之一;走廊西线的重要节点多位于俾路支省,除瓜达尔外,还包括图尔 伯德、旁吉古尔、纳格、巴斯玛、索拉巴、卡拉特、奎塔、基拉赛福拉、佐布 等。然而,中巴经济走廊在俾路支省的建设却并不顺利,面临舆论批评、游行阻
(一2)ò俾°路lm支«民°族$主1义极f端g化z的±潜,质2sz¾~Lþ! fg~y #$" þ学!者¹们ý通L常将&民f族Â主!义ú划分t为z公民(民族主d义e和2族b裔民ò族主%义两种%理想µ类%型ò。 前者$把¡民¢族!的诉Ü求o建立£在a对Ò一ò整¤套¥相¦信ò代x表(着y正义$ 和f有g效¶的x政S治K信ì念+与2制度的 忠Ì诚§2上ò;°后«者°将!民[族F的G合g法性!建þ立[在f共g同¶的x文2化、语言¨、}宗k教[,Ì共°享2的Ï历Ð史$经验 和(或¶)共·同¸亲¹人º的»神¼话上。c事实上,没有哪一个民族是纯粹公民或纯粹族裔 的。任Z[何A民B族C都!可T以U放"在f介g于S公K民2民A族B和C族!裔x民a族µ的¶共ì同Î体e内ñ进Õ行=考·察",-其所处/ 位6置45偏向Ó公Q民j还ü是ð族2裔ò则3主$要依ã靠%成©员2效ð忠Ä以ª及)民!族Q内j部6融4合5时b依«据2的#是制!度还U 是¬文化来Ó判9断Q。j从6这4一5点b来说«,2俾#路支! 人®更接Ó近-于s族t裔=民F族x,a其Ï形Ð成u主Å要O依¯赖°文! 化Õ资»源Y,«%如Ú俾¶路¡支¢语6、4历5史6性<自2我*身4份%认±同²、%对<卡<拉2特>汗?国³的'共¶同x记t忆K等,L及$ 其 在´社S会K动2员f中g的¶广x泛°运Ñ用}。645b«2b<_Ó! ìÎ}Z[645ÕÖ5F 6族Ì2裔µ民b族2是«主¶观x构a建µ的¶产¶物$,ñ是·由Ì文化Ï资^源µ,Å如族]裔}历¸史、m语L言2、É宗¹教! 、 风Ü俗! -等¸驱动m,L进5而º形[成C的-一2个A积B极C的、政!治Ì化2的o“æ民a族ù”D。%d这@样)的$ 民.族/是«以¶共x 同a文µ化¶遗¶产#为! 核Ì心Ï形»成4的¼,½族&裔G文Á化Ï在¾不f同g的社¿会Á阶Â层中Ã扩6散À,]有Á助á于! 其ý阶层#-统0 f一Â。'当G其文Ï化¾遗f产g和»传Y统Â面ä临Ã威胁时(,75族38裔9纽52:带52往) 往»更6加]强"大Ä和排(他;6,52<进'入<2的3)壁! ý垒也更#"高" 。f因Â此$ ,¾无Â论ä是Ã对内o激Ì励Á、Ï净)化Å民族»成¼员! ,»还Æ是c对! 外a反»抗ù压D迫2者Ç和È政权 (竞=争2>者;,<?俾) !路ý支人!都#"展f现Â出'了É强Ì烈Á的Ï大)众Å性»族裔4民! 族s主Á义Â。这Ã种¼民½族! 主ý义将-国" f家
从巴基斯坦行政区划存在的弊端,来分析巴基斯坦存在的民族问题
从巴基斯坦行政区划存在的弊端,来分析巴基斯坦存在的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是世界性的老大难问题,大概也是人类最难处理的问题。
只有强大、稳定、团结的国家和得当、有力的政策以及英明的领导人,才能解决好民族问题。
巴基斯坦的民族问题也是一样的,很复杂、很难说清楚。
巴基斯坦闹独立和恐怖袭击不断,给巴基斯坦和中巴经济走廊带来很大的损失。
不稳定的环境极大地影响了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和中巴经济领域的合作。
这到头来影响的是巴基斯坦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一个恶性循环。
打开巴基斯坦地图,我发现巴基斯坦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出在行政区划分不合理上。
我发现巴基斯坦采用的是超大型行政区(8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只划分为6个省,有的省都超过了韩国、孟加拉国、越南、菲律宾的大小),并且这些省主要是按照民族进行行政区划分。
比如,俾路支人只占巴总人口的5%,但其行政区划却占到巴国土总面积的40-45%(未算克什米尔时约占45%,算克什米尔时约占40%)。
一个国家把40-45%的国土划给了5%的少数民族,并且没有用多数民族去牵制和约束他,这绝对是极其冒险的事情。
采用超大省式行政区不是问题,完全按照民族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没有让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一起生活,才是存在着巨大隐患的问题,这无疑是给少数民族民族闹独立种下的种子。
巴基斯坦每个省几乎都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俾路支省接近日本大小,旁遮普省大小相当于两个韩国。
不是说不能采用超大省的行政区划分方式,而是不能完全按照民族进行超大省的行政区划分方式。
因为这样做容易形成单一民族聚集,多民族隔离的现象。
自然就容易产生少数民族闹独立的问题,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政策失误。
如果喜欢超大省的行政区划分方式,完全可以让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一起划在一个省里,用多数民族去牵制少数民族。
并且让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生活,这样能促进民族互相迁移和融合,少数民族会向多数民族地区迁移,多数民族也会向少数民族地区迁移,就不容易产生单一民族聚集现象,少数民族闹独立的行为自然能大幅度的减少。
形势与政策各专题重点
一、中印关系1中印关系十分脆弱,双方或国际体系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双边关系的振荡或倒退;边界问题、西藏问题、经贸问题、美国因素、巴基斯坦因素(2)和平解决好、中印洞朗对峙事件:①粉碎了美日拉拢印度的战略图谋;中印洞朗对峙事件,是美日拉拢印度的战略目的,就是要让印度来掣肘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②震慑了东突藏独分裂势力;③维护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④延续了国家和平发展进程;⑤营造了十九大的良好氛围;(3)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印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①蜜月时期1950-1959年②对峙时期1959-1976年③正常化时期1976-2000年④全面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二、生态文明1.“生态文明”概念人类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新型文化伦理形态;2.建设美丽中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1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的重要内容;2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3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建设美丽中国,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怎样理解“融入”的含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的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党加强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4.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规划好主体功能区,合理开发布局,做好顶层设计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做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包括法律建设、评价体系、目标体系、考管制度和生态补偿的财政支持和市场调节,生态意识教育和公众参与;;三、隐蔽行动1.概念辨析:秘密活动、间谍活动、隐蔽行动1秘密活动:一切隐藏的、被掩盖的、不愿让人知晓的活动的总称2间谍活动:SPY:受雇于某一国家或组织秘密收集其他国家或组织情报的人;我国一般将间谍活动定义为秘密搜集情报活动和颠覆破坏活动;3隐蔽行动:隐蔽活动的内涵:服务美国对外政策目标,维护美国与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主要手段:综合运用隐蔽的政治、经济、宣传和准军事行动;特征:掩盖美国政府的作用,即使暴露也可以不认账;隐蔽活动属于秘密活动,但不是间谍活动;4相互联系和区别:从隐蔽行动的内涵可知,这一概念和秘密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是,隐蔽行动也属秘密活动,也可称为秘密活动;其区别是,秘密活动的内涵更宽泛,隐蔽行动只是其中之一,除此而外,间谍活动、反间谍活动等均属秘密活动;“秘密活动”与“隐蔽行动”的关系,即是一种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隐蔽行动与间谍活动的关系,它们同属秘密活动,但任务和方式各异;间谍活动旨在秘密刺探、收集传递情报,任务较为单纯;隐蔽行动是秘密从事颠覆、破坏、纵火、放毒、挑拨离间、造谣惑众、援助制裁等等各种活动,任务较为复杂;间谍活动所采取的方式一般是秘密进行,不露痕迹,使对方根本不知道发生过这样的事,如窃听谈话、偷拍文件、盗窃密码等;隐蔽行动所采取的方式一般是对方能感知的,只是要掩盖其组织者与实施者的真实身份;2.国际关系中的典型“隐蔽行动”案例:1948 年意大利大选与美国的隐蔽行动——书信运动书信运动名义上是一场由私人组织发起、通过美国人特别是美籍意大利人向意大利亲友写私人信件的心理宣传活动,但本质上是由美国政府利用、鼓励和发展的一项大规模隐蔽行动;1948 年 1 月,美国极有影响力的意大利语报纸前进报,敦促读者加入向意大利人写信的“十万人委员会”,保证每个人向十个意大利人写信,影响意大利政府选举; 行动背景:意大利共产党发展势头强劲,有可能夺取意大利全国政权;行动目的:阻挠意大利共产党赢得议会选举,阻止意大利共产党掌握政权;“阻止意大利落入共产党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CIA”主要手段:宣传战、心理战;分析:美国隐蔽行动的得失1隐蔽行动的功效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紧张气氛,配制了反共因素,在推动苏东剧变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活动,毒化社会主义阵营人民的思想信念,煽动人们不满,激发对西方制度的向往,传播反抗信息,对剧变起到煽风点火的作用;一些隐蔽行动,实现了某些国家左翼政权更迭,削弱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2隐蔽行动的局限性首先,有成功又失败,准军事活动失败居多;其次,有些行动后遗症明显;第三,背离了西方所谓民主政治原则、道德规范;第四,归根结底是对别国主权和独立的破坏;3.当代大学生对暗战应有的态度1对隐蔽行动的“常态化”认识国家竞争,必然伴随各种手段,外部势力采用隐蔽行动,是不可避免的事情;2对隐蔽行动的危害性的认识隐蔽行动谋求的是外部势力的利益,对我国国家利益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应保持高度警惕;3抵御隐蔽行动,最终落脚点在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制度成熟、人民自信;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要进行供给侧改革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3.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20 世纪70-80 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4.供给侧改革how落实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是最为关键的4 个“歼灭战”, 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 条主线上推进; 1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具体路径有三条: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2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而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资源品价改降低原材料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而提升企业盈利的另一项改革是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3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4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通过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5.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经济结构从生产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而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减税将导致生产税净额占比下降,加速折旧和产能去化将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占比短期上升、长期趋降,降低成本和产能去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将导致劳动者报酬上升;6.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杠杆率产能去化意味着企业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户籍制度改革和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去化意味着居民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减税降费和财政支出提升意味着政府部门杠杆率将大幅上升,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意味着金融部门杠杆率将缓慢上升;7.“三去一降一补”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涉及到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这三个方面,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推行“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即去工业过剩产能,去房地产库存,去企业杠杆,降低企业成本减少税费,补产业短板五大任务;去产能是指传统产业尤其是重资产、周期性行业的去过剩产能;去库存对应去房地产库存;去杠杆对应降低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控制金融风险;降成本主要通过降低税费和调整能源价格实现,其中,降低制造业增值税对于控制企业成本意义重大,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归并“五险一金”,将增加就业者的实际收入;补短板主要是补齐民生、产品、产业方面的短板,强化扶贫、产品和产业升级、农业等领域工作;五、改革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理性客观看待身边的社会,会发现我们的道路任重道远,粗放的发展方式,伴生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积累了一系列的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发展失衡;7000 万人口渴望脱贫,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承载已近极限...中国,面临新的多领域挑战;将改革进行到底1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2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统一起来;3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统一起来;4把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统一起来;5把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统一起来: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障,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每一项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和事实,要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凝聚共识,找到最大公约数,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到事半功倍,要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做好周密应对积极评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应对预案,确保改革措施积极稳妥;要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世纪、步骤和力度,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我国改革的发展历程材料二:当前,改革关注的主要问题已从宏观层面转向具体层面,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深化司法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基础”,分析我国改革发展历程;答: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不断深化;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改革实践中,正确的措施得到了检验和坚持,错误的做法得以修正,使改革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和发展;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依据; 答: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深化司法制度改革,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全面进步;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六、反腐1.腐败是what从实质看,可定义为权利主体对公共权力滥用的行为;从目的看,可定义为权利主体非法运用公共权力为己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从形势看,可定义为权利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违法作为和消极不作为的行为;凡是公共权力被滥用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就是腐败;腐败高发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还不能做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健全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1思想层面: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部分党员干部中滋长;2利益主体层面: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个利益主体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有限的资源;3制度和机制层面:权力集中,权力运作缺乏透明度,又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制约;4分配层面:分配调节制度不健全,出现社会分配不公;一些公务人员对收入低或收入差距不满意,产生心理失落;3.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腐败形势1从国际机构数据看中国反腐败形势透明国际实一个监测贪污腐败的国际非政府阻止,每年会发布全球清廉指数,对不同国家的腐败状况进行评价;其数据主要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代表西方国家“发声”,其指数设计缺乏合理性和可比性;国际政治和经济评价的话语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想听到西方国家客观称赞中国反腐败成效,很难;(2)中国在透明国际清廉指数中分值不断上升;排名位置上升;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的廉洁程度在中等以上;4.十八大以来廉政建设取得的成就:1责任追究有新突破——党风廉政责任有新认识①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党委主体责任50 项、纪委监督责任16 项;②守土有责;常研究,常部署,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监督执纪用新举措——有力举措层层传导压力①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②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敢于触碰利益藩篱,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动真格;找准问题所在,列出问题清单,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整改治理;③形成有效的约谈制度成为督促各级党组织落实责任的有效抓手,一级抓一级,坚持抓早抓小;④以座谈调研等方式传导压力形式不再轻松,让参会者有了“挑担子”的紧张感和压力感;监督执纪有新举措——“概莫例外”“虎”“蝇”①自十八大至 2017 年 8 月,落马省部级及以上官员高达 140 名;监督执纪有新举措——坚持不懈纠正“四风”①抓节点小事:紧盯关键节点,从小事具体事抓起②“动真碰硬”: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出击,牵头建立明察暗访等常态化机制;巡视、审计紧盯聚集“四风”;密切结合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③“公开暴晒”:全国形成公布违纪违法行为的网络监督执纪有新举措——巡视审计形成强大震撼①十八大后的一般规律-审计之后有巡视:中央巡视组自十八大以来,总共开展了12 伦巡视,巡视了 277 个单位党组织,先后形成了对省区市地方、中央和国家机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和中管高校的巡视全覆盖;3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有新进展——纪检监察职能定位更清晰①通过做“加减法”收缩“战线”,调整纪检监察职能②“做加法”:在内设机构、行政编制、领导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总量“三不增”的情况下,监督执纪力量大为增强,力量向主要主业集中③“做减法”:全力清理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中央纪委参与的 125 个意识协调机构精简至14 个,省区市一级宫参与 4619 个减至 460 个,精简比例达 90%以上④专职:纪委书记、驻纪检长不再分管其他工作,对兼职行为进行清理,防止角色混乱、职能迁化,监督错位党风政风民风出现新变化——公职人员底线意识明显增强①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公职人员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改变,一些习以为常的错误和积习难改的问题得到解决,公私界河逐步分明;②法纪与个人工作生活贴得越来越紧密;无论在财务报销,公务活动预算,经费申请,还是在个人娱乐爱好、公共场合行为,乃至“交往圈”,“朋友圈”等方面都更加注意;党风政风民风出现新变化——健康监督文化氛围开始形成①以网站平台为枢纽,公开内设机构、案件查办,“四风”问题等最新动态,数据信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②统一举报方式接受群众举报,让监督违纪行为阳光化③传统媒体合新型媒体结合对贪腐行为和不正之风无情曝光④更多社会力量头伏廉政作品创作,从社会不同层面和视角表达链接愿望,鞭挞贪腐现象,弘扬新风正气,以优秀廉政文艺作品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援助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进行党风政风民风出现新变化——“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党风政风民风出现新变化——党风政风带民风加速提纯①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单位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充分运用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等“咬耳朵”“扯袖子”的额方法;抓早抓小,教育监督管理越发严格;②党风政风带动民风明显好转,陈规陋习开始改变:如群众“人情费”支出下降,干部群众吃喝松绑,宴席规模“减肥瘦身”,餐桌剩菜减少;5.未来的廉政之路怎么走1反腐的途径1.把预防为主作为非专门反腐败机构的主要策略2.严格管理的同时适当提高公职人员收入3.抓实转变政府职能从源头减少腐败4.畅通社会彩玉反腐败的各种渠道5.大力提升公开的质量和水平6.始终坚持走法制反腐的道路2面临的困难和挑战1. 中国所处发展阶段决定了反腐压力大2.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让寻租仍有机会3. 公职人员队伍管理相对宽松4. 社会参与反腐败的渠道不十分通畅5. 权利公开质量与社会公众期盼有相当距离6. 公职人员激励和压力机制不足七、扶贫1.为什么要扶贫(1)搞好扶贫开发对促进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扶贫开发有利于协调发展;扶贫开发促进了社会公平;扶贫开发促进了社会和谐;扶贫开发促进了社会稳定;(2)扶贫开发能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①中国的扶贫开发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全市及每10人脱贫,就有7个来自中国;②中国的扶贫成就成为举世公认、最有说服力的“中国道路”的实证;③中国的扶贫开发为我国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提升国家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为什么要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含义: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1长期以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人数,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2贫困问题有新特征特征一:发展不平衡显性化到2012年底,贫困人口仍有近1亿人;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有西藏、甘肃、贵州、新疆、云南和青海六个少数民族比例比较高的省区;2011年全国万扶贫对象中有近一半人49%生活在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属于扶贫攻坚的硬骨头;重点贫困县农民人均。
巴基斯坦北部概况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巴基斯坦北部概况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研究区范围研究区域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大致包括首都伊斯兰堡,巴占克什米尔地区,以及西北边境省,联邦直辖部落地区和旁遮普省部分区域。
近年来人口以高速增长持续增加,各区域的水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这给该地区有限的水资源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当地采取了修建水库等措施来进行水资源管理。
该地区分季风季与非季风季。
在每年的七月到九月的季风季,该区迎来了大面积降水,然而在冬季的十二月到一月,该地区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水量分配年际间变化很大。
总的来说该地区水资源是匮乏的,除了需要供给人们的生活用水外,还需要分配给农业足够的用水,且水质水量也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水资源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也导致了在雨季大面积的降水产生大量地表径流。
随着当地人口的急剧增加,食物和生活用品(如衣物)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为了生存,人们将周边森林耕垦为陡峭的农业用地,在过去数十年中喜马拉雅山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由森林转变为农业及其他用地,这一转变直接的结果就是加速了地表径流、沉积及养分流失,从而造成土壤侵蚀及侵蚀冲击物在下游的沉积,从而加剧该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这也为流域管理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隐患。
2自然环境概况2.1气候概况中巴公路的气候处于中亚与南亚季风的过渡带,高山冰川与干热河谷截然分别,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在海拔1400m的吉尔吉特( Gilgit),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不到200mm,夏季最高温度可到40℃以上,冬季最低温度可超过-10℃以下。
海拔2200m的洪扎谷地(Hunza valley) 以北为高原山地气候,降水量600~1000mm之间,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红其拉甫冬季最低气温达-30℃,最大积雪厚度1.5m,最大冻土深度0.5m,在海拔5000m 以上,群峰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覆盖,峰谷多有现代冰川,夏季有大量的高山降雪,年降雨量超过2000mm。
巴基斯坦女性形象建构问题反思
巴基斯坦女性形象建构问题反思作者:林文王昕曈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30期摘要:本文基于荣誉谋杀的概念,从纪录片塑造的不同女性形象切入,深入分析巴基斯坦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探索巴基斯坦女性实现自我解放的路径和可能性。
关键词:荣誉谋杀;女性形象;巴基斯坦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纪录片《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以其特殊的性别视角获最佳纪录短片奖,由此“荣誉谋杀”事件再度进入大众视野并引发关注。
纪录片中所展现的女性形象,正是巴基斯坦父权制社会下女性现实生活的真实映射,进一步引发了对巴基斯坦女性生存现状,尤其是巴基斯坦女性话语权的思考。
一、荣誉抹杀概念界定“荣誉谋杀”也被称为荣誉处决,通常指“家庭男性成员对家庭内部被认定为使家庭受到羞辱的女性成员的谋杀行为。
”女性被其家庭(内部成员)认定为谋杀目标的原因包括:拒绝家族包办的婚姻、被性侵犯、企图离婚——尽管其男性配偶有虐待行为——或(被声称)有通奸行为。
任一可认定某女性的行为已使家庭受到羞辱的观点都能够引起对其生命的攻击性行为。
据巴基斯坦人权委员会统计,2004年至2006年巴基斯坦共计发生谋杀案1025起,其中荣誉谋杀案件达987起。
据奥瑞特妇女基金会统计,2009年1月至5月,仅该地区就有90名女性因“失去荣誉”为由而被谋杀。
而在巴基斯坦四省区的偏远山区所发生的同类案件罕有上报,因此,因“荣誉”而被谋杀的受害者人数远高于官方的统计数字。
透视多起案件中犯罪者的犯罪动因,“荣誉谋杀”均以男性家庭成员的荣誉受损为前提,家族中女性的服饰、行为、言论、思想、性和身体构成贞洁的表征符号,任何威胁男性符号话语体系的行为都将被严格禁止。
在荣誉谋杀犯罪中,我们时常见到谋杀女儿的父亲以及杀死妻子的丈夫,由此巴基斯坦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以男性为主导的符号化话语体系,用以彰显男性的身份和存在。
在犯罪者的采访资料中,犯罪者对罪行供认不讳,但鲜少有人表现出悔意,男性犯罪主体通过谋杀失去“贞洁”的女性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家族的荣誉,他们为自己而骄傲,亲情,爱情等相关感性因素被淡化。
面对动荡的巴基斯坦之思考
策去应对塔利班与基地组织在这一 区域的活动。
二 、五 大矛盾 和独特 的政 治结构
但问题是 ,经过多年养精蓄锐 ,逐步恢 复实力的塔
巴基斯坦政局如此动荡还有其 深层 次的固有
利班开始变被动为主动。红色清真寺事件 ,这可以 问题 。
被看作 是宗 教极 端 主义对 穆 沙 拉夫 领 导 下 的政 府
维普资讯
《决 策 咨 询通 讯 )2oo8年 ·第 2期
面对 动 荡 的 巴基 斯 坦之 思 考
潘志平 石 岚
摘 要 :目前巴基斯坦的政局大动荡 ,是国际和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由其独 特的政治结构 和五大矛盾长期 积累造成的。巴基斯坦动荡有可能刺激新疆南部地 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 主义活动 ,对此 中国应有充分的 思想 和预案准备 。 关键词 :巴基斯 坦;动荡 ;民族分裂主义 ;宗教极端 主义
美 国治 下 的 “和 平 ”,在 中 东 、中南 亚 着 力 于 杀、政变、领导人非正常死亡 ,伴 随着 国家 的动荡,
“反恐”和“民主化”。美 国选择亲西方价值观念 的 导致该 国6O年建国历史 中出现 25年 的文官统治
作者简介 :潘志平 (1945一),男 ,江苏南京人。现任新疆社会科 学院 中亚研究所所 长 、研 究员 ,新疆维吾 尔 自治 区专家顾 问。 主要研究领域 :中亚学 、中国西北边疆史 和民族问题。石岚 (1970一),女 ,新疆人 。现任新疆社会科学 院中亚研究所 副所 长、 副研究员。主要研 究领域 :中亚问题 。
的复 苏是 对 全球 反 恐 的一 个重 大 打击 ,也对 中东 、 顺利 进行 。只不 过 在 如 此 关键 时刻 出现 了贝 ·布
中亚和南 亚政局 稳定构 成威胁 。正 因为 如此 ,外 部 托 遇刺身亡 的意外 事件 ,多少 应 了 巴基 斯 坦 国 内政
影响后冷战时代巴基斯坦对外政策的诸因素
基金项 目: 本文受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 战后南亚政治变局 中的大 国因素》 项 目 ( 批号 : 0 W1 ) S 8 1 资助 。 C 作者简介: 付有强 (9 3一 ) 男 , 17 , 四川简阳人 , 西华师 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 究方 向 : 欧洲 文化史及 国际关系史 。
关键词 :巴基斯坦 ;大 国;对外政 策 中图分类号 :K l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7 6 2 ( 0 0 0 0 8 o 6 2— 1x 2 1 )4— 0 6一 4
巴基斯坦学者罗伊 ・ 苏丹 ・ ・ 罕 巴蒂曾指出,
“ 巴基 斯坦 的外 交政 策受 四大 因素 的影 响 , 即 : 那 意 识形 态方 面 的责任 、 历史 遗 产 、 济 方 面 的需 求 、 经 地
而 向巴基斯 坦施 加 了越 来 越 大 的压力 ; 巴基 斯 坦 还
自 冷战结束以来 , 国际形势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 , 上 述 四种 因素 是否 继续对 巴基 斯坦 的外 交政 策产 生
影响, 它们 又 在多大 程度 上发 挥作用 呢 , 文 在概 要 本 描述 18 9 9年 以来 巴基 斯 坦 与几 个 主要 国家 关 系发
坦 学生前 往 中亚学 习 , 巴基 斯 坦却 没 有 能 为 中亚 但 学生 提供 同样 的 机 会 。17 99年 至 18 9 9年 , 阿 富 在
汗一 苏联战争期间 , 巴基斯坦外交部将全副精力投
入到 驱赶 苏联 出阿 富 汗 的努 力 之 中 , 因而 没 有 能够 注意 中亚 和俄 国 内部 的发 展 动态 。在 巴基 斯坦 外交 部 , 少 有外交 官懂 俄语 , 很 也很 少有 人拥 有苏联 前共
巴基斯坦《论坛快报》建构的中巴经济走廊面临的问题
中巴经济走廊理事会在吉尔吉特筹建孤儿院等设施。《论
坛快报》 文化报道占比偏低,缺乏中巴之间文化交流的报
道,也缺乏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普通民众生活影响的
报道。这一结果令人担忧,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是全方位
的,文化方面的报道可以促进中巴两国人民的心灵相通。
年 代 和 报 道 领 域 的 交 叉 分 析 表 明 , 2017 年 至 2019
巴经济走廊是巴基斯坦联邦和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外交领域的报道共计 10 篇,占到总体报道的 13.7%,中巴
经济走廊引发了巴基斯坦周边国家和域外国家的关注,多
数国家愿意参与到该项目的建设,而印度对该项目抱有敌
意。文化领域的报道仅有 4 篇,占比 5.5%,均出现在 2017
年,三篇涉及巴基斯坦教育机构提供汉语课程,一篇涉及
斯坦本土工业的发展、激化了地区间矛盾等问题。吴梦林 和梁海明分析了巴基斯坦 《黎明报》,该报认为中国参与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企业大多为国企,独吞利益,并未给 当地社区和人民带来实质好处;该报还认为巴基斯坦政府 在项目进度、透明度和问责制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程曼丽 指出,巴基斯坦国内不同政治派别在“中巴经济走廊”的 具体路线图以及投资回报的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看 法;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存在使中巴经济走廊面临潜在 风险。
(一) 报道领域
《论坛快报》 对中巴经济走廊的报道可以归入四个领
域:国内政治,主要涉及巴基斯坦各政党之间、地方与联
邦之间在中巴经济走廊方面的政治活动;经济领域,主要
涉及巴基斯坦政府、巴基斯坦企业、外国企业等在中巴经
济走廊建设中的经济活动;外交领域,主要涉及巴基斯坦
与中国、印度、伊朗等周边国家,以及巴基斯坦与沙特阿
从巴基斯坦洪灾看碳平等
从巴基斯坦洪灾看碳平等作者:刘彦华来源:《小康》2022年第33期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并明确我们的原则——人人生来碳平等,平等的碳排放权和碳责任。
自今年6月份开始,巴基斯坦多个省份遭遇暴雨灾害,甚至引发了洪涝危机,给其国内经济、民生造成了严重影响。
有数据显示,这一次巴基斯坦的灾难性洪水共造成1500人身亡,三分之一的土地被历史性洪水完全淹没,摧毁了至少400万英亩的农田,70%的农作物被毁,财产损失预估高达300亿美元。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巴基斯坦本就难言乐观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
近日,巴官方已将本财政年度即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的增长预期从此前的5%下调至2.3%。
正如11月2日新华社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中所说,巴基斯坦近期发生的洪灾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密切相关。
“人人生来碳平等,平等的碳排放权和碳责任。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下文简称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对巴基斯坦洪灾高度关注,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专访时介绍称,为帮助巴基斯坦朋友摆脱困境,提升人们对气候变化危机的认识,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国绿发会正在谋划举办一场以“声援巴基斯坦·友谊地久天长”为主题的慈善拍卖会,汇聚各界爱心力量,支持巴基斯坦人民渡过难关。
人人生来碳平等平等的碳排放权和碳责任气候变化问题一直都是中国绿发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近日,中国绿发会国际部收到了一封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D. Sachs)发来的邮件,分享了他于2022年9月13日在西方智库项目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巴基斯坦和为气候正义而战》(Pakistan and the Fight for Climate Justice),引起了周晋峰对巴基斯坦洪灾的进一步思考。
“可以明确地说,巴基斯坦的洪水与人类引发的气候变化有关。
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宗教和民族冲突的危害警示我们多元共存和和解的重要性
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宗教和民族冲突的危害警示我们多元共存和和解的重要性在20世纪中叶,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成为南亚历史上的一段血腥冲突。
这次分治既是宗教冲突,也是民族冲突,给两国以及整个南亚地区带来了长期的痛苦与困扰。
通过对这段历史事件的警示,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多元共存和和解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性。
1. 印巴分治的宗教背景和冲突根源印巴分治的宗教背景可以追溯到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宗教差异。
印度主要信奉印度教,而巴基斯坦则是一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
这种宗教差异引发了分治的争议,双方在信仰、权力和地盘等问题上产生分歧。
在这种背景下,宗教和民族的冲突逐渐升级,最终导致了分治的发生。
2. 分治给两国带来的痛苦和割裂印巴分治造成了两国社会的严重动荡和分裂。
大量的宗教和民族冲突导致了大规模的流离失所和人员伤亡,给数百万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分治还导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长期对立和敌对态势,两国之间一直存在边界争议和武装冲突。
这些后果使得两国社会和人民无法和平地发展和繁荣。
3. 多元共存和和解的重要性印巴分治的教训告诉我们,多元共存和和解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键。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缺乏对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包容和尊重,那么宗教和民族冲突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相反,多元共存和和解可以促进各种宗教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打破界限和隔阂,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4. 多元共存和和解的实践和策略实现多元共存和和解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包容性政策,保护各个族群和宗教的权益,打击种族和宗教歧视。
社会团体应推动宗教和民族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促进相互交流和理解。
个人更应秉持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增强对多元文化和不同信仰的认同和接纳。
总之,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宗教和民族冲突的危害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多元共存和和解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多元共存和和解,我们才能解决宗教和民族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共同进步。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坚守包容的信念,珍视多样性,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社会。
论巴基斯坦的安全战略
【原文出处】战略与管理:中文版【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106【原刊页号】106~112【分类号】D7【分类名】国际政治【复印期号】200203【标题】论巴基斯坦的安全战略——地缘政治方面的强制性因素【标题注释】安全与战略【作者】宋德星【作者简介】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正文】在欧亚大陆上,巴基斯坦虽然只是个狭长的小国度,但地缘政治特征却独特且鲜明。
冷战结束后,巴基斯坦虽然在地缘上继续承受着印度和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巴基斯坦在联盟战略越来越失去功效的情况下,不得不独自面对地缘政治现实,转而被迫推行自助战略。
“9·11”事件则暴露出像巴基斯坦这样的战略要素并不齐备的中等国家推行自助战略是何等的困难,地缘政治仍将对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统一和大战略判断与谋划能力提出严峻挑战。
一地理上,今天的巴基斯坦国领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它东邻印度,东北与中国为邻,西北与阿富汗接壤,西部与伊朗毗邻,南濒阿拉伯海。
自1947年分治伊始,巴基斯坦便一直以南亚强国印度的对手的身份展现在世界面前。
但在南亚区域内,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的力量对比却严重地结构性失衡。
仅从领土面积、人口规模和自然资源这三项主要的权势基值来看,分治之初印度的国土面积(126.96万平方英里)和人口规模(3.5689亿)均是巴基斯坦的4倍,工业实力是巴基斯坦的10倍(注:Aslam Siddiqi,Pakistan Seeks Security,Lahore,Longmans,Green & Co.Ltd.,1960,p.16.),主要工业资源几乎都集中在印度境内。
在1971年之前,巴基斯坦的国土被印度一分为二,彼此相距1千多英里。
不仅如此,印巴边境还无天然屏障可守,经由公路、铁路、水陆或者空中,印度很容易便可进抵巴基斯坦边境;1971年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孟加拉国后,巴基斯坦便由南亚大国变为一个中等国家,巴印力量对比失衡更为严重。
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势力的演变、特点及影响分析
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势力的演变、特点及影响分析
袁沙
【期刊名称】《南亚研究季刊》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9·11”事件后,美国迅速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大量阿富汗塔利班(后文简称“阿塔”)成员逃往巴基斯坦,重建了阿塔组织。
另外,巴基斯坦本土仍有四大恐怖主义势力:伊斯兰教派恐怖主义势力、巴基斯坦塔利班(后文简称“巴塔”)、反印度恐怖主义势力和民族分裂恐怖主义势力。
这五大恐怖主义势力使巴基斯坦深陷恐怖主义漩涡。
加之,它们在指导思想、政治目标、组织稳定性上存在差异,致使巴国内恐怖主义问题更加复杂。
这不仅威胁巴基斯坦自身及与邻国关系的发展,而且威胁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乃至南亚地区的安全。
【总页数】10页(P33-41,110)
【作者】袁沙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15.5
【相关文献】
1.巴基斯坦恐怖主义的新特点及其影响 [J], 正涛
2.透视巴基斯坦国内政局的三重视角:军队、宗教势力和美国 [J], 王伟华
3.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演变及特点 [J], 刘华英
4.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特点 [J], 殷学润
5.海陆势力在东北亚对抗的演变及其特点 [J], 刘新华;秦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实上,90年代后期以来,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就成为威胁巴基斯坦国内稳定的严重问题,1998年谢里夫政府就曾动用军队、准军事力量和情报部门对付这种威胁。穆沙拉夫执政后,在反恐的框架内通过了许多法律,进一步加大了对宗教极端主义罪行的惩罚。为实施这些法律,巴基斯坦政府还建立了平行的法庭体系,成立了专门审理恐怖活动的法庭,军队直接参与维护国家法律和秩序的行动被法律化,军人和警察获得了不经批准即可实施逮捕、拘留、搜查、使用武器的权力,甚至只要怀疑某人参与恐怖活动就可对其采取上述行动。
第三是支持塔利班残余问题。目前仍有不少人认为,巴基斯坦对待“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余是有区别的,对前者是要帮美国往死里打,而对后者却还想加以利用。究其原因:一方面,塔利班过去是巴一手扶持起来的政治力量,况且目前卡尔扎伊还呼吁阿富汗境内的塔利班势力融入主流政治,参与今年的大选;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的利益是寻求一个由普什图族主导的亲巴政权,而卡尔扎伊政权却是由北方联盟和支持美国的势力主导,巴可能还想利用死而不僵的塔利班残余实现自己的利益。虽然穆沙拉夫一再强调稳定和强大的卡尔扎伊政权符合巴基斯坦的长期利益,但西方仍有不少人认为巴基斯坦的三军情报局还在保护和支持塔利班。
此外,巴基斯坦逊尼派与什叶派穆斯林的关系也极为紧张,80年代以来,北部地区的什叶派一直希望建立一个以什叶派为主的喀拉昆仑省,但受到逊尼派的强烈反对。今年以来,针对什叶派清真寺的爆炸频频发生。
现在,穆沙拉夫政府高举反恐大旗,在一系列矛盾和冲突中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衡,以期将巴基斯坦带出困境。
第四是与印度的和谈问题。有两个因素改变了印巴和谈的背景,一方面,拥有核武器使印巴冲突的危险性增大了,另一方面,伊斯兰极端势力、国际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问题使巴基斯坦今后一旦与印度发生冲突,可能会丧失应有的国际同情和道义支持。因此,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巴基斯坦不得不以和平与妥协来取代战争与对抗。
征讨“基地”徒劳无功
4月末,巴基斯坦政府军释放了几十名被称作恐怖分子的部落成员,标志着政府军在南瓦齐里斯坦部落地区搜捕“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余的军事行动暂告失败。此次行动,巴出动了近万军队,却没有逮住什么大鱼,反而激起部落地区的激烈反抗,后续问题接踵而来,可谓劳而无功。
现在美国继续施加压力,希望巴军再次发动搜捕行动。小股美军还尝试性地进入巴领土搜捕“基地”分子。虽然遭到巴政府的强烈谴责,但美国却向巴发出了强烈信号,如果巴再不拿出像样的反恐成绩,美国就要自己动手了。
俾路支民族问题也是困扰巴基斯坦政府的老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俾路支民族分裂活动日益壮大,多数俾路支人希望拥有更多自治权,要求享有除国防、外交、货币和交通以外的一切权利,激进分子主张建立包括伊朗和阿富汗的俾路支地区在内的“大俾路支国”。70年代,部分俾路支部落曾组织5.5万游击队发动武装分离运动,政府出兵七万镇压,内战共持续三年多,死伤人数超过8000。此后虽然由于政府注重该省的经济发展,暂时缓和了民族矛盾,但俾路支分离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俾路支人争取扩大自治的斗争时有发生。
而另一方面,部落地区已变得越来越激进,今后对政府军事行动的反抗可能更为激烈。政府军已不敢穿着制服到处走动,即使是在执勤时也穿上当地的部落服装,以免遭人暗算。激进伊斯兰组织还编写了名为“致巴基斯坦军队”的乌尔都语小册子,规劝巴士兵与其“为十字军而战”,还不如离开部队去做买卖。
目前,巴政府军撤出后,部落地区出现了暂时性的平静,但新的冲突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是核扩散问题。卡迪尔·汗已经认罪了,虽然目前他牵扯出来的国际核黑市十分庞大,但定性仍然是个人问题,这多少使巴基斯坦政府松了一口气。然而,国际社会对巴基斯坦核扩散前景的担忧却未消除。人们担心的不是巴基斯坦政府要扩散核武器,而是担心它的控制能力,害怕核武器落入极端伊斯兰分子手中。美国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就曾在阿富汗找到“基地”组织和巴基斯坦核科学家接触的证据。因此,穆沙拉夫政府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在问题失控前减小和修复卡迪尔·汗事件的破坏性影响。换句话说,巴基斯坦必须建立足够的安全机制来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问题都有两面性,穆沙拉夫采取措施防止核扩散,虽然对美国和国际社会有所交代,但在国内却被指责为屈从美国压力,是美国人的傀儡。看来,穆沙拉夫要在防扩散和亲近美国两者中间找到平衡点还真不容易。
教派与民族矛盾凸显
5月3日针对中国人的爆炸袭击至今还没有找出真凶,有人说这是在巴境内的“东突”分子或同情“东突”的恐怖分子所为,也有猜测称这是俾路支极端民族分子所为,因为他们对瓜达尔港建设未给俾路支民族带来经济实惠、反而使其更加边缘化不满。爆炸案发生后,穆沙拉夫总统已经用边境部队代替俾路支警察,以负责瓜达尔港和俾路支省其他地区中国工程人员的安全。
用“众口烁金、积毁销骨”这八个字来描述巴基斯坦目前面临的困境,再适当不过了。国际社会对巴基斯坦种种根深蒂固的看法和“莫须有”的推测,使巴基斯坦有口难辩。9.11事件后,很多人都把巴基斯坦当作“基地”组织的藏身地和极端思想的重要发源地。正如穆沙拉夫总统自己总结的那样,目前国际社会对巴基斯坦四大问题的看法正在损害巴基斯坦的国际形象和国际信誉。
过去半年对巴基斯坦来说极不平静,穆沙拉夫总统两次死里逃生,“核弹之父”卡迪尔·汗背后的国际核黑市越扯越复杂。巴政府兴师动众在部落地区围剿“基地”组织残余,不仅劳而无功,而且还面临美国越来越大的压力。国内极端势力勾联国际恐怖分子,恐怖爆炸事件和教派冲突时有发生,汹涌暗流随时可能变成滚滚波涛。
穆沙拉夫总结的四大问题
巴基斯坦,四大问题损害形象
作者:傅小强
5月3日,正当国人还在尽情享受五一长假时,中国援建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工程技术人员遭遇爆炸袭击,3人死亡,9人受伤。5月7日,卡拉奇一清真寺又发生爆炸事件,14名什叶派穆斯林死亡,200多人受伤。这两件事虽没有直接联系,但却共同反应出巴基斯坦国内教派冲突和民族矛盾的复杂,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