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n基因对出生后小鼠海马发育的影响

合集下载

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海马组织影响相关机制的研究

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海马组织影响相关机制的研究

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海马组织影响相关机制的研究母婴分离作为人类早期应激,近年来各种因素导致母婴分离的比率增加,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考察了母婴分离后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中5-羟色胺及5羟色胺受体表达减少,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减少以及HPA 轴活性长期改变区Caveolin-1、表达下调等方面的进展,总结新生期母婴分离,特别是长时间母婴分离对海马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这可能是导致成年大鼠行为异常,记忆学习能力下降的原因。

标签:母婴分离;海马;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HPA轴1海马海马的功能,包括学习和记忆,焦虑调节的应激反应和反馈调节。

在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复杂的过程,包括增殖,分化,存活,并纳入神经元网络。

调节描述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神经递质系统,生长因素,旁分泌的信号分子,神经肽,转录因子,内源性精神系统,性激素等。

2母婴分离动物模型在建立大鼠母婴分离动物模型,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长时间母婴分离( long m aternalseparations,LMS;3 h或>3 h)和短时间母婴分离( brief ma terna l separations,BMS;15 min),大鼠幼仔被分为两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母婴分离组(NMS组)。

研究表明LMS 会引起新生鼠成年后认知缺陷、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焦虑样行为等,而BMS不仅不会对鼠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可以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反而会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1]。

3 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hypothalamus -pitputary- adrenal gland axis,HPA),它对内脏敏感性,神经系统成熟,肠道粘膜屏障功能方面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2],LMS作为一个负性应激事件,会导致HPA兴奋性增强,其中的海马作为此轴的高位中枢,很容易由于应激导致的负反馈产生的高浓度糖皮质激素刺激而受损。

生物博士论文几种常见环境因素对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与学习记忆的影响

生物博士论文几种常见环境因素对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与学习记忆的影响

生物博士论文几种常见环境因素对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与学习记忆的影响生物博士论文:环境因素对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与学习记忆的影响引言:小鼠是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的模式动物之一。

海马作为大脑中重要的学习记忆中枢,其成体神经发生和塑形能力对学习记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环境因素对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的影响尚未完全阐明。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环境因素对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与学习记忆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对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与学习记忆的影响社会环境是小鼠生活中重要的外部刺激源之一。

研究发现,与单独饲养相比,小鼠在群体环境中展现出更好的学习记忆能力。

这可能与社会互动、竞争和合作等因素有关。

此外,社会环境还能够促进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增加神经元的数量和突触连接,从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二、运动对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与学习记忆的影响运动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对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具有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神经元数量,并提高突触连接的密度。

此外,运动还能够增强海马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三、环境丰富性对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与学习记忆的影响环境丰富性是指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和活动的环境。

研究发现,将小鼠置于环境丰富的笼子中可以显著增加海马神经元的数量和突触连接密度,同时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环境丰富性通过提供各种刺激,如玩具、迷宫等,促进了小鼠的认知和探索行为,从而促进了海马成体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的形成。

四、应激对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与学习记忆的影响应激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因素,对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产生复杂的影响。

短期的适度应激可以促进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但长期的严重应激则会导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

这可能与应激引起的神经元损伤、突触重塑等因素有关。

因此,适度的应激管理对于保持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Noggin蛋白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行为能力、齿状回与海马修复及其作用..

Noggin蛋白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行为能力、齿状回与海马修复及其作用..

中图分类号:R743.31单位代码:10660 UDC:611 学号:1210660170057 学科专业代码:100101 密级:公开贵州医科大学2020 届硕士学位论文(科学学位)Noggin蛋白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行为能力、齿状回与海马修复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1 Repair mechanism investigation of Noggin protein on behavioral ability, dentate gyrus and hippocampu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mice1论文作者:龙婷婷指导教师:余资江教授朱俊德教授申请学位:医学硕士培养单位:基础医学院学科专业: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研究方向:脑缺血性损伤与修复研究起止日期:2017年09月至2020年03月论文评阅人:杨胜波教授,唐中生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罗亚非教授论文答辩日期:2020年05月30日二〇二〇年五月本课题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81660243)Noggin蛋白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行为能力、齿状回与海马修复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1专业: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硕士研究生:龙婷婷导师:余资江朱俊德【摘要】目的:探讨侧脑室注射Noggin蛋白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后不同时期行为能力、齿状回(Dentate gyrus, DG)结构与海马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骨形态发生蛋白6(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6,BMP6),以及CIRI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发病机制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方法:(1)324只昆明雄性小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108)、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schemia/Reperfusion,I/R,n=108)、缺血再灌注损伤+Noggin治疗组(Noggin,n=108),每组再分为1d、3d、7d、14d 共4个亚组。

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

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

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肖兴莉;杨朝鲜;高小青;陈秀【期刊名称】《泸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37)2【摘要】目的:掌握海马神经元的有效培养方法和细胞保存培养方法,利于细胞模型的建立.方法:取出出生1d的SD大鼠海马,联合机械吹打法和胰酶消化法分离海马细胞,加入DMEM/F12+10%FBS制备细胞悬液,接种在玻璃培养瓶内1~2 d,收集上清细胞液、离心、重悬细胞;再接种在培养板上,培养1d后,全液更换为Neurobasal+2% B27,以后每3d半量换液.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NF-200、Neu-N抗体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技术鉴定海马神经元;利用96孔板培养细胞,计数每个孔海马细胞比例;利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接种在培养板上第1d细胞贴壁,第3~4 d细胞长出突触,第7~8d细胞突触生长迅速,第11~13 d细胞交织成网状,第15~20 d细胞生长旺盛,20 d后细胞形态开始改变.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细胞突触呈红色,细胞核呈绿色;免疫组化技术鉴定突触和胞核都呈棕黄色.细胞纯度95~97.5%,细胞活性以15~17 d最高(93.94 ~ 95.13%),与其他时间点比较,P<0.01.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节约取材及时间,可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的海马细胞,为后续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总页数】4页(P175-178)【作者】肖兴莉;杨朝鲜;高小青;陈秀【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神经生物教研室,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神经生物教研室,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相关文献】1.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的优化与鉴定 [J], 郭明星;陈浩宇;梁璐;张常娥;2.简易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及神经元兴奋性检测 [J], 张小娟;李廷玉;刘友学;陈洁;瞿平;魏小平;何剑3.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的优化与鉴定 [J], 郭明星;陈浩宇;梁璐;张常娥4.海马神经元原代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良 [J], 高超;杜贵琴;许永劼;朱金凤;潘卫;李兴5.海马神经元原代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良 [J], 高超;杜贵琴;许永劼;朱金凤;潘卫;李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bn基因对出生后小鼠海马发育的影响

Nbn基因对出生后小鼠海马发育的影响

Nbn基因对出生后小鼠海马发育的影响作者:王堃,张蕊,郭敏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1. 附属一院;2. 基础学院,辽宁锦州121001【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神经特异性Nbn基因敲除(Nbn CNS Del)和对照(Nbn CNS Ctr)小鼠海马发育的形态学变化,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Nbn在生后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光镜连续切片和体视学方法对生后(postnatal day, P)7、14、21d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海马进行系统地形态学观察和定量分析。

结果Nbn CNS Del小鼠海马发育比Nbn CNS Ctr明显滞后,至P21d椎体层和齿状回(DG)颗粒层的截面面积均减小(P<0.05),DG颗粒层和多形层及CA4区的体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NA损伤修复基因Nbn是小鼠海马发育的一个重要基因,影响小鼠海马椎体层成熟和DG颗粒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关键词】Nbn;小鼠;海马发育;体视学Effect of Nbn gene on hippocampus development in postnatal miceWANG Kun, ZHANG Rui, GUO Min(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1.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2. Basic College, Jinzhou 121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euro specific DNA repair gene Nbn in mouse hippocampus development by observing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in Nbn CNS Del and Nbn CNS Ctr mice. Methods Serial sections and stereology we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mouse hippocampus on postnatal day 7, 14 and 21.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hippocampus development of Nbn CNS Del mice lagged behind. In Nbn CNS Del mice, on day 21, the profile area of pyramidal layer of hippocampus and granular layer of dentate gyrus decreased (P<0.05), and the volume densities in granular layer and polymorphic layer of dentate gyrus, and CA4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DNA repair gene Nbn, an important gene in mouse hippocampus development,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of hippocampus and granular layer of DG in mice.KEY WORDS: Nbn; mouse; hippocampus development; stereologyNbn(在人类称之为NBS)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基因,其表达的蛋白Nibrin参与DNA损伤修复[1],如小头畸形、智力发育延迟、组织退化、对DNA损伤剂敏感、染色体不稳定、易患肿瘤等[2 3],都与DNA损伤修复密切相关。

蝙蝠葛碱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组织Aβ水平的影响

蝙蝠葛碱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组织Aβ水平的影响

蝙蝠葛碱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组织Aβ水平的影响目的:研究中药提纯成分蝙蝠葛碱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组织Aβ水平的影响。

方法:阿尔茨海默病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蝙蝠葛碱组。

给予蝙蝠葛碱灌胃,观察小鼠Aβ的变化。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后,蝙蝠葛碱组Aβ水平明显降低。

结论:蝙蝠葛碱能降低Aβ水平,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具有一定的海马组织保护作用。

标签:蝙蝠葛碱;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蝙蝠葛碱(Dauricine,DAU)是祖国医药北豆根植物的提纯有效成分单体,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作用[1]、脑缺血保护作用[2-3]等。

基于此实验开展DAU对脑部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海马组织密切相关的因子、淀粉样斑块核心成分、即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da,Aβ)[4]的研究,研究DAU对AD小鼠Aβ的影响作用。

1 实验材料1.1 实验动物3月龄标准体重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和同月龄、同背景C57小鼠,常温、常湿、自由摄取食物,饲养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2 药物西药阳性对照吡拉西坦购于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0325);DAU 购于MUST公司,批号MUST-13010313,纯度为98.66%;Aβ酶联免疫试剂盒(批号20140401),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

2 方法2.1 分组AD小鼠共18只,随机分为3组,其中模型组6只、治疗组6只、DAU组6只;另设定对照组6只。

2.2 给药实验动物对照组小鼠6只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6只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6只给予吡拉西坦(0.62gokg-1·d-1)灌胃;DAU组6只给予DAU (20mgokg-1·d-1)灌胃,灌胃时间为2周。

2.3 Aβ检测小鼠断头、取海马组织、匀浆、静置、离心、分装、-20℃低温保存备用。

按Aβ酶联免疫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进行,450nm波长处测定各孔OD值,记录并且分析数据。

胎鼠、新生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及鉴定

胎鼠、新生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及鉴定

胎鼠、新生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及鉴定熊丽娇;郭阗廷;曾治平;黄志华;曾靖【摘要】目的:建立胎鼠、新生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分别取胎鼠、新生鼠海马,消化后种植,用含有2%B27的neurobasal培养液培养,第3天加入5 μmol·L-1的阿糖胞苷,换液后继续培养,以获得纯度较高的海马神经元.培养第3、7天观察细胞生长及突起情况,用neurofilament抗体以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神经元细胞.结果:海马神经元种植24 h后贴壁,7天时神经元突起相互连接成网络.经neurofilament染色,培养细胞阳性率高,新生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阳性率达(89±3.4)%,胎鼠海马神经元阳性率达(98±1.5)%.结论: 本方法培养出的胎鼠、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纯度较高,可作为海马神经元模型用于进一步研究.【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7)003【总页数】3页(P354-356)【关键词】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胎鼠;新生鼠【作者】熊丽娇;郭阗廷;曾治平;黄志华;曾靖【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VIP科;赣南卫生健康职业教育学院外科教研室,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VIP科;赣南医学院;赣南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海马是大脑边缘系统重要部分,神经元分布高度集中,在认知、记忆、情绪、植物神经系统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3]。

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模型已经成为研究神经元发育分化、神经疾病的发生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4-6]。

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文献报道方法多样,动物来源主要有胎鼠和新生鼠,根据实验条件,我们摸索出了原代胎鼠、新生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培养方法,并进行了细胞鉴定,获得了高纯度的胎鼠、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

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孕17天SD大鼠及出生24 h内的SD大鼠。

1.1.2 主要试剂 DMEM培养基、neurobasal培养基、胎牛血清(FBS)和B27培养基添加剂(Gibco公司)、青链霉素、胰酶、多聚L赖氨酸(sigma公司)。

胎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与鉴定文档资料

胎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与鉴定文档资料

胎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与鉴定在神经生物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中,原代培养的神经元因其排除机体生理病理状态干扰的影响而成为较为理想的实验模型,是研究神经元形态、物质代谢、分子机制及电活动的主要前提。

海马是大脑边缘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习、记忆、情绪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原代海马神经元的培养,主要供体主要有胎鼠与新生鼠两种,培养方法有含血清培养和不含血清培养两种。

我们通过实验摸索,取得一种较稳定且简便实用的方法,能获得较高存活率的海马神经元。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来源清洁级孕17-19天SD大鼠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2012-0002。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CO2培养箱(Thermo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为(Olympus公司),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型号为ZEISS LSM710,小鼠抗大鼠classⅢβ-Tubulin单抗(Beyotime公司),NSE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XX公司),B27添加剂、Neuralbasal、Hoechst 33342Sigma 公司),DMEM(高糖型)培养基、胎牛血清(Gibco公司)。

1.3 培养方法与鉴定取孕17-19天大鼠,水合氯醛麻醉后70%酒精浸泡20min,颈椎脱臼法处死孕鼠,将子宫立即放入冰浴含DMEM的大平皿中,在解剖显微镜下取下海马组织,剪成约1mm×1mm×1mm大小,用0.125%胰蛋白酶于37℃、5%CO2培养箱中消化15min,中间每隔5min振荡一次,加入含10%FBS的DMEM 液终止消化,巴氏管轻柔吹打,200目筛网过滤。

1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并加入适量的含2%B27无血清Neuralbasal培养基,用巴氏管吹打成细胞混悬液。

吹打后以0.4%台盼蓝染色计数活细胞并调整细胞悬液的细胞密度,以5×105个/ml的细胞密度接种于预先经0.05%多聚赖氨酸包被的6孔板(1.5ml/孔),置于37℃、5%CO2培养箱培养,24h后换培养基继续培养,以后每周更换维持培养基2次,每次半量换液。

Nbn基因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Nbn基因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Nbn基因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影响张莉;张蕊;郭敏【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32)001【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bn ge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ppocampus neurons in Nbn gene neuro-specific deleted (Nbn-CNS-del) mice.Methods NeuN monoclonal antibody, HE staining,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stereologicai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hippocampus neurons in Nbn-CNS-del mice and Nbn gene undeleted mice (control group) on P7, 14 and 21day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profile areas of molecular layer, granular cell layer and/or pyramidal cell layer, and polymorphic layer of hippocampus in Nbn-CNS-del mice were all reduced (P < 0.01); the profile numerical densities of NeuN positive cells in granular cell layer and/or pyramidal cell layer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oo (P < 0.01).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hippocampus neurons in Nbn-CNS-del mice is inhibited and Nbn may be an important gen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ppocampus neurons.%目的观察Nbn基因神经特异性敲除(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形态学变化,探讨Nbn基因在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成熟神经元标记物NeuN,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对生后(P)7、14、21d的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发育进行系统观察和定量分析,以非基因敲除 (Nbn-CNS-ctr) 仔鼠为对照组.结果 P7~P21d,与对照组相比,Nbn-CNS-del小鼠海马发育迟缓,分子层、颗粒细胞层/锥体细胞层及多形层的截面积均减小(P<0.01);颗粒细胞层/锥体细胞层NeuN 阳性细胞面数密度也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迟缓,Nbn基因可能是海马神经元发育中的重要基因.【总页数】3页(P47-49)【作者】张莉;张蕊;郭敏【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辽宁锦州,121001;辽宁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辽宁锦州,121001;辽宁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辽宁锦州,1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1【相关文献】1.Nbn基因对小鼠小脑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J], 王堃;张莉;高云周;郭敏2.Nbn基因对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发育的影响 [J], 张莉;王堃;郭敏3.Nbn基因对生后小鼠海马颗粒细胞发育的影响 [J], 张蕊;郭敏4.Nbn基因对出生后小鼠海马发育的影响 [J], 王堃;张蕊;郭敏5.Nbn基因神经特异性敲除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J], 张莉; 张蕊; 郭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恐伤孕鼠对其仔鼠大脑海马区细胞凋亡的影响

恐伤孕鼠对其仔鼠大脑海马区细胞凋亡的影响
维普资讯
光 明 中 医 2 0 年 8月 第2 . JM M uu t 0 8 V l 3 8
17 ‘ 09
恐 伤 孕 鼠对 其 仔 鼠大 脑 海 马 区细 胞 凋 亡 的影 响
Th t d fE eto r g n p o a u l Ap po i Ca sd b r o nu ig P e n n t eSu y o f c n P o e y Hi p c mp sCel o ts u e y Ho r rIj rn g a tRas s r
r e nmo e go pa o ae o a a db h ngo p ( i di dl ru scmp dt i n r l n use u s P<0 0 ).C nls n Ho o jr gpen n asma r g ao tan r a s r on m r .1 o cui  ̄ n ri u n rg atrt yb n b u b o l o ni i m
g o p a u S e o p. W e o ev d te h p o a u ela o tssrt olce r m a h go p n o aa as1 d y fe h o t aa a r u nd b h n g u r bsr e h i p c mp sc l p p oi ae c l td fo e c u e n tlrt 4 a satrt e p sn tld y. e r whl h e p eso o l2、Ba g n i t e e naa rt h p o a u wa o s re b t i i te x rs in f Bc・ e x e e n h n o tl as i p c mp s s b e d y he mmu o itc e c l v n hso h mia meh d. Re ut T e el to s l: h c l

Nbn基因神经特异性敲除生后小鼠海马发育的形态学变化

Nbn基因神经特异性敲除生后小鼠海马发育的形态学变化
Abt c O j ci : i su ya t n et a i h oe f n g n h e e p n f ip c mp si n g n s a t b e t e Ths t d i a i si t g t erl o e ei ted v l me t p o a u Nb e e r v ms v g n Nb n o o h n
( 宁 医学 院 ,1附 属 一 院 , 辽 2基 础 学 院 , 州 1 10 ) 锦 2 0 1
摘 要 目的 : 察 Nb 观 n基 因 神 经 特 异 性 敲 除 ( nC -e)小 鼠生 后 海 马 的形 态 学 变 化 , 讨 N n基 因 在 小 鼠海 马 发 育 Nh NSd1 探 h
W a g Ku n n 。Zh n ,Gu i a gI oM n
( .F rt f l tdHop tl .B s ol e L ann dc l nvri Jn hu1 1 0 C ia 1 sAf i ae s i ,2 ai C l g , io igMe i iesy, izo 2 0 1, hn ) i a c e aU t
j otn oei edvlp n f uehp oa u. mp r t l nt eeomet s ipcmp s a r h o mo
a d Nb - n n CNS c rmie o o t a a a ,1 n 1 - t c n p s n t ld y 7 4 a d 2 .Re u t :Co p r d wih Nb - s ls m a e t n CNS cr mie h i p c m p sd v l -t c ,t eh p o a u e e~
马发育迟缓 ;A 区分子层 、 C 锥体细胞层及多形层 的截面积均减小 ; u NeN及 神经胶质纤维 酸性 蛋 白( F P G A )阳性 细胞面数

C57小鼠生后小脑发育的体视学研究

C57小鼠生后小脑发育的体视学研究

C57小鼠生后小脑发育的体视学研究张莉;田鹤;郭敏【摘要】目的观察C57小鼠生后小脑发育的形态学变化规律.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对生后(P)7、14、21d的C57小鼠小脑的形态学变化进行系统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 P7d,C57小鼠小脑的皮、髓质结构明显,皮质由外向内分4层:外颗粒层、分子层、浦肯野细胞层和内颗粒层.P7~21d,除皮质的外颗粒层截面积逐渐减小最后消失之外,小脑的其他部分的截面积均逐渐增加;外颗粒层的体密度逐渐减小最后消失,小脑小叶和皮质的体密度先减小后增大,髓质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层逐渐增大;NeuN阳性细胞的面数密度和体密度逐渐降低,钙结合蛋白D-28K阳性细胞的面数密度逐渐降低,体密度逐渐增加.P21d,皮质分3层:分子层、浦肯野细胞层和颗粒层.结论 C57小鼠生后小脑各部发育迅速,P7~21d皮质由4层变为3层,外颗粒层逐渐变薄最后消失.%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the C57 mouse cerebellum. Methods HE staining,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stereolog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cvelopment of the C57 mouse cerebellum at postnatal (P) 7, 14 and 21 d. Results The structure of the cerebellar cortex and medulla was obvious on P 7 d, and the cortexwas divided into 4 layers, that is, the external granular layer, molecular layer, Purkinje cell layer and internal granular layer. During P 7- 21 d, the sectional areas of various parts of the cerebellum were increased obviously, except the external granular layer, which was decreased and eventually disappeared. The bulk density of the external granular layer was decreased and disappeared finally,too. The bulk density of the subfolium and cortexwas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hile the medulla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The profile numerical densities of NeuN and calbindin D28K (CB) positive cells were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bulk densities of NeuN positive cells were decreased while those of CB increased. On P 21 d, the cortex consisted of the molecular layer, Purkinje cell layer and granular layer. Corclusion After birth mouse cerebellum develops fast and the cortex differentiates from 4 layers into 3 layers with the thinning and final disappearance of the external granular layer.【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32)003【总页数】4页(P279-281,289)【关键词】小脑发育;小鼠;体视学【作者】张莉;田鹤;郭敏【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辽宁锦州,121001;辽宁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辽宁锦州,121001;辽宁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辽宁锦州,1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1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可以综合分析和处理身体各部的位置、运动状态等感觉信息,从而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运动。

proBDNF对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及其机制

proBDNF对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及其机制
海 马神 经元 的存 活 , 其机制可能与激活 E r K和 E L K信 号通 路 有 关 。
[ 关键词]
p r o B D N F; E R K; E L K; 海 马
[ 中图分类号] R3 2 9 . 2 8 [ 文 献标 识 码 ] A [ 文章编号 ] l 6 7 2 . 7 3 4 7( 2 0 0 7) 0 5 . 0 8 0 f 1 - 0 6
Ef fe c t o f pr e c u r s or o f br a i n- d e r i v e d n e ur o t r o ph i c f a c t o r o n h i pp o c a m pa l ne ur o n s ur v i v a l a n d i t s me c ha ni s m
抗 p r o B D N F血 清 处 理 ; 3 0 m i n , l h和 4 8 h后 行 尼 氏 染 色 , E L K— P( E t s d o ma i n p r o t e i n), E r K 2( 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 s i g n a l r e g u l a t e d k i n a s e ) 和 c — f o s免 疫 细 胞 化 学 染 色 。 结 果 : 给予 p r o B D N F 处理 后 , 可 见培 养 细 胞 内 E L K. P,
(中南 大 学 湘 雅 医学 院 人 体 解 剖 学 与神 经 生物 学 系 , 长沙 4 1 0 0 1 3) [ 摘要] 目的 : 初 步探 讨 p r o B D N F( p r e c u r s o r o f b r a i n — d e r i v e d n e u r o t r o p h i c f a c t o r ) 对 海 马 神 经 元 的 可能 作 用及 其 机 制 。 方法 : 采 用体 外培 养 胚 鼠 海 马 神 经 元 , 并给 予 p r o B D N F,p r e B D N F( p r o p e p t i d e o f p r o B D N F ) 和

Nbn基因对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发育的影响

Nbn基因对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发育的影响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动 物 选择 和 标 本 制 备 . 选 取 生 后 ( ) 、4 2 P 7 l 、1d
GA F P阳性细胞面数 密度 , 为参 照系 中 阳性 细胞 的 N 截面数 , c A 为参 照 系 的截 面积 ( 别 以海 马 C 分 A区和
D G为参照系 ) 。
的 N n—C S—dl 鼠 b N e小
作为 实验组 , 以非 基 因敲
14 统计 学方 法 应用 S S 6 0统 计软件 , . P S 1. 实验数 据用 面± 表示 , s 两组数 据在 各 时间点间 的差异 比较采
用重复测量设计 资料的方 差分析 。
2 结 果
除(b N n—C S—c ) 同窝仔 鼠作 为对 照组 , N t 的 r 每组 6 只, 雌雄各半 ( 动物 由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癌症研究 署提 供 , 获 中国医学科学 院基础 医学研究 所病理学 系及 并 实验动物 中心支持完 成 ) 。快 速断头 法取 出仔 鼠脑 组 织, 沿矢状缝纵 向切开 ,%多 聚 甲醛 固定 8h 常规 脱 4 , 水、 透明 、 石蜡定 向包埋 , 连续矢状 切片厚 3 t m备用 。 x 12 免疫组织化 学染 色 石蜡切 片常规脱蜡 至水 , . 枸 橼酸高压修复 ,%H O 3 消除内源性过氧 化物酶 活性 ,
辽 宁医学院基础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宁锦州 1 10 ) 辽宁 医学院 附属第 一医院党政 办公 室( 宁锦 州 辽 20 1 ; 辽
110 ) 2 0 1
【 摘要 】 目的
观察 N n 因神经特 异性 敲除 ( b C S d1 小鼠 海马 星形胶质 细胞 发育 的形 态学 变 b基 N n— N — e)
敲除的 同窝仔 鼠为对照组 。结果

新生树鼠句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新生树鼠句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 bt c】 O jc v T vsgt t o tncl r adi nf ao f er t l ( S s r A s at r bet e o ne i e h i l i t e n eti t no nu ̄s m c l N C )fm i i ta e s ao u u d i i c e es o
a ii fsra a s g n rlfrt d c n i u u l ob c me n r eb l , ih Wa t mut— i cin ldfe nito b ly o e ilp sa e a d p oieae o tn o sy t e o e v ubs wh c s wi t h l dr t a i r t i n i e o e a
广西医学 21 年 3 02 月第3 卷箜 4
25 7
● 论著
新生树晌 海马神经干细 胞的体 外培 养与鉴定 ▲
昊元桢 欧 阳轶 强 黄 玲 杨桥樱 黄世 文 陆彩玲 蒙智娟 何 以源 郭松超
(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 南宁市 50 2 ;- a : 74 97 q cm 30 1Em i 3 2 06 @q .o ) l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删 Ya — e ,U A G Y q n , U N n YN u nz n O YN i i g H A Gl g, G∞ o i ,U N h—e ,UC ii , N h-a ,E Y—unG OSn — a h -a i A — n H A GS i nL a—n ME GZ iunH i a , U o c o yg w l g j y g h ( eatetfN tt na dF o yi eSho P b c el ,u nx d a nvrt, ann 30 1 C ia D p r n uri n odH ge ,col m o io n f o ui a h G a gi lH t Mew l i sy N n i 50 2 , h ) U ei g n

不同时期的母鼠孕期应激对子代成年后海马的影响_童建斌

不同时期的母鼠孕期应激对子代成年后海马的影响_童建斌

本研究通过被迫游泳试验应激不同孕期的昆明 小鼠 ! 结合尼氏染色和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观 察子代成年后海马神经细胞数和神经干细胞的变
收稿日期 $$%%1, !$, !!

化 ! 比较不同时期孕期应激对子代的影响 ! 从而为孕 期护理 " 抑郁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 据#
8 # #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9%$::;1%$$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1%!%%%.-0资助
7, 1$$
文献标识码 $
4
!""#$%& ’" ()*+,%-. &%)*&& ’+ /0""*)*+% 1*&%-%0’+-. %02*(’0+%& ’+ 2’3&* 40((’$,2(3& ’" ,/3.% ’""&()0+1!
89’: -*,+;<*+= >?@ AB+= C@D’: -.;EB+F= >@9 G.H;F,+F= >? (),+F;I* !!"#$%&’"(& )* +,’-( .(-&)’/ -(0 1",%)23)4)5/6 73-(5/- 8"039-4 :)44"5"6 :"(&%-4 ;),&< =(3>"%?3&/6 :<-(5?<-6 +,(-( &%66%76 @ABC:<3(-"
脉 ! 先灌 注温 生 理 盐 水 ! 继 之 以 9J多 聚 甲 醛& ?K$ 约 *("/L 灌注固定 ) 取脑置于 9M 下的 9J" ?K 后固 定 9D! 梯 度 蔗 糖 液 脱 水 后 ! 恒 低 温 切 片 机 N !&O 切 片 ! 切片厚 !(P/) 每隔 Q 张取一张含海马的切片 做 1234 免役组织化学染色 !余下的含海马的切片做 尼氏染色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对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对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对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影响作者:李晓婷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4期摘要:目的:通过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给予抗proBDNF血清,观察其对体外海马神经元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方法:取新生0~1h的SD大鼠海马组织,体外培养神经元,给予抗proBDNF羊血清处理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结果: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

给予抗proBDNF处理后,其表达量与神经元生长状态、存活细胞数成正比。

培养1d组的表达水平高于3d、7d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给予外源性抗proBDNF羊血清处理后,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生长状态良好且突起数目增多,提示内源性的proBDNF抑制神经元的发育,促进凋亡,给予外源性抗体后,减弱其生物学作用,神经元发育抑制因素减弱,存活细胞数、突起数增多。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 proBDNF p75NTR sortilin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241-02神经元的发育对神经网络的形成及信号的传导等神经系统功能的执行非常关键。

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生存、生长、迁移、与其他细胞建立功能性联系,以及神经再生过程中轴突的生长等,除了受内源性程序的调控,还受到局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BDNF是一类多肽,通过促进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存活而影响海马的神经发生,与活动依赖性突触可塑性有关,在学习与记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

外源性BDNF还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新生鼠海马颗粒细胞(DGCs)的存活及分化。

与体内其他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一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由分子量为30-35kDa的前体物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ecursor o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proBDNF)蛋白水解而来。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海马区细胞凋亡及脑红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海马区细胞凋亡及脑红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4 8 h时达最低水平 , 7 d时与 s h a m组和正常对照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尸 如. 0 5 ) , 1 4 d时 N g b阳性细胞数基本恢复 s h a m组和
正常对照组水平。 结论 H I B D后 N g b 蛋 白的表达呈时相性变化 , 其表达在缺氧缺血脑损伤中具有神经保护因子的作用 。
1 . 1 实验 动 物
选取新生 7日龄 Wi s t a r 大 鼠 ,河北 医科大学 动物实验 中心
提供 , 雌雄不 限共 6 O 只, 体重 1 2 ~ 1 8 g 。
1 . 2 实验 仪 器 及 试 剂
石蜡切 片机 、 O l y mp u s 光学显微镜 、捷达 J E D A 8 0 1 D形态 学
图象分析系 疫
组织化学试剂盒 。
1 . 3 方 法
1 . 3 . 1 动物分组及处理 6 0只新生大 鼠随机分 为 s h a m组 ( 6只 ) 、
注: 毋( O . 0 5 v s s h a m组及正常对 照组 。
海 马各 区。 目 前, N g b 因其与氧具有高度亲和力 以及在神 经组织
的特异高表达而倍受瞩 目, 尤其是一 系列体 内、 外实验研究表 明[ 3 1 N g b在脑 内不 同区域 的表 达程度 与该 区域对缺 血 、缺氧 的敏感
同分成 8 个 亚组 , 每组 6只。 1 . 3 . 3 N g b 表 达检测 应用 S P法免疫组织 化学染色方 法检测 各 组海 马 C A 1 区N g b的表达 ,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 。结果判断 :
口囫
2 0 1 3 N O . 2 7 … …
基础医学
新 生大 鼠缺 氧缺血 后海马 区细胞 凋 亡及脑红蛋 白表 达 的实验研 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bn基因对出生后小鼠海马发育的影响作者:王堃,张蕊,郭敏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1. 附属一院;2. 基础学院,辽宁锦州121001【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神经特异性Nbn基因敲除(Nbn CNS Del)和对照(Nbn CNS Ctr)小鼠海马发育的形态学变化,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Nbn在生后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光镜连续切片和体视学方法对生后(postnatal day, P)7、14、21d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海马进行系统地形态学观察和定量分析。

结果Nbn CNS Del小鼠海马发育比Nbn CNS Ctr明显滞后,至P21d椎体层和齿状回(DG)颗粒层的截面面积均减小(P<0.05),DG颗粒层和多形层及CA4区的体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NA损伤修复基因Nbn是小鼠海马发育的一个重要基因,影响小鼠海马椎体层成熟和DG颗粒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关键词】Nbn;小鼠;海马发育;体视学Effect of Nbn gene on hippocampus development in postnatal miceWANG Kun, ZHANG Rui, GUO Min(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1.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2. Basic College, Jinzhou 121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euro specific DNA repair gene Nbn in mouse hippocampus development by observing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in Nbn CNS Del and Nbn CNS Ctr mice. Methods Serial sections and stereology we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mouse hippocampus on postnatal day 7, 14 and 21.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hippocampus development of Nbn CNS Del mice lagged behind. In Nbn CNS Del mice, on day 21, the profile area of pyramidal layer of hippocampus and granular layer of dentate gyrus decreased (P<0.05), and the volume densities in granular layer and polymorphic layer of dentate gyrus, and CA4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DNA repair gene Nbn, an important gene in mouse hippocampus development,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of hippocampus and granular layer of DG in mice.KEY WORDS: Nbn; mouse; hippocampus development; stereologyNbn(在人类称之为NBS)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基因,其表达的蛋白Nibrin参与DNA损伤修复[1],如小头畸形、智力发育延迟、组织退化、对DNA损伤剂敏感、染色体不稳定、易患肿瘤等[2 3],都与DNA损伤修复密切相关。

本研究应用光镜连续切片结合体视学方法对Nbn基因敲除(Nbn CNS Del)和对照(Nbn CNS Ctr)小鼠海马发育进行系统观察和定量分析,了解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学变化,为进一步认识DNA损伤修复基因Nbn对小鼠海马发育的影响及其研究提供基本的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选择和标本制备选用P7、14、21d的(129/SV×C57/BL/6)Nbn基因条件敲除的突变系[4 5]小鼠,每组6只,对照组取相应的同窝仔鼠,雌雄各半,共36只,体重18~20g,以上动物提供及测交试验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支持完成。

仔鼠经100mL/L水合氯醛麻醉后取出脑组织,沿矢状缝纵向切开,入40g/L中性多聚甲醛固定过夜,常规光镜标本制备,石蜡定向包埋,取连续矢状切片厚3μm,HE染色,光镜观察。

1.2 体视学指标的测定每个动物的脑组织等间隔选取切片,采用方格测试系统,点计数法,按公式AC=ΣPX•a2测算出海马椎体层和DG颗粒层的截面积,∑Px 为方格系统落在同一海马组织块所有切片上的点数和,a为方格系统中每一小格的边长,在10×10倍光镜下相当于实际长度0.01mm;按公式VV=PX/PC分别测算出海马椎体层、CA4区和DG区颗粒层、多形层的体密度,PX为方格系统落在所测结构的点数,PC为方格系统落在参照系的点数(均以各自的海马为参照系)[6]。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所测各项数据进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光镜观察海马结构(简称海马)由海马(即CA区,由CA1、CA2~3和CA4组成)和DG构成。

由外向内有分子层、椎体层和多形层三层结构,在大脑半球矢状切面上,呈双重“C”形环抱外形,大“C”即为海马,开口朝向腹内侧,小C代表齿状回,位于海马沟背内侧,开口向背外侧。

主要由主细胞层和非主细胞层组成,主细胞层由位于海马的锥体层和DG的颗粒层组成,锥体层由锥体细胞组成,颗粒层由颗粒细胞组成,非主细胞层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7 8]。

小鼠海马Nbn CNS Ctr组,P 7~21d,均可见大“C”形外形,结构已发育完全,各分区各层截面面积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海马椎体层细胞因分区不同而发育不同步,表现为CA2~3区细胞比CA1区分化早,分化程度好,分化速度快。

此外,在同一区也有一定的规律:位置较深的细胞(近多形层)比较浅的(近分子层)分化早,且分化程度好,分化速度快;Nbn1 CNS Del组与Nbn CNS Ctr组相比,P7~21d,大“C”外形和海马各区分层仍清晰可见,但截面面积明显减小约4倍;同时海马CA区还伴有椎体层细胞层数和数目的减低(图1)。

DG区Nbn CNS Ctr组颗粒层细胞排列密集,小“C”形,P7d颗粒层细胞从外臂向内臂染色逐渐加深,越向内侧胞体越小,胞浆深染;CA4及DG多形层内有较多的细胞分布。

P14d颗粒层增厚,外臂细胞胞体变大,胞浆内尼氏体丰富呈颗粒状,内臂仍有数层染色较深的细胞;多形层内细胞数目减少,与CA4之间的分界清晰。

P21d颗粒细胞均匀的密集分布于颗粒层,染色均匀,内臂消失;CA4细胞数进一步减少,多形层增宽。

Nbn1 CNS Del组与Nbn CNS Ctr组相比较,P7d颗粒层小“C”结构部分形成,颗粒细胞稀疏的分散于颗粒层,无明显的内外臂之分;多形层与CA4之间的分界不清晰。

P14d “C”形结构清晰可辨,颗粒层细胞厚度明显较Nbn CNS Ctr组变薄,伴有细胞层数和数目的明显减低;无明显内外臂之分;多形层内细胞较多,与CA4之间分界不清。

P21d颗粒细胞层细胞数目较前增多,较密集的分布,内侧的内臂所在区仍可见少量的胞体较小的深染区;多形层和CA4区仍有较多的细胞分布(图2)。

2.2 体视学测量结果Nbn CNS Del与Nbn CNS Ctr小鼠比较,海马发育明显滞后,海马椎体细胞层和DG颗粒细胞层的截面积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随时间推移发育差异更加显著,P21d时相差达4倍左右(图3);海马CA4和DG的颗粒层和多形层的体密度差异逐渐增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4);而海马椎体细胞层体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实验结果显示:Nbn CNS Ctr组小鼠各时间点均可见海马结构呈双重“C”形环抱的外形,各分区分层清晰;P7~P21d,海马截面面积先增加之后稍减低,而体密度值无变化,说明生后海马椎体层细胞主要经历了随海马体积增大而发育成熟的过程;而齿状回颗粒层截面面积持续增加伴有体密度逐渐增加,P7d颗粒层颗粒细胞外臂较薄,内臂较厚,P14d外臂明显增厚,内臂仍有一条染色较深的条带,至P21d内臂消失,颗粒细胞密集分布于整个颗粒层(外臂所在区域),伴有细胞胞体增大,染色均一;多形层和CA4的体密度则在P7~P14d逐渐减少,至P21d基本消失。

颗粒层与CA4之间的分界越来越清晰,随着CA4区细胞数目的减少,多形层内细胞数目也随之减少,到P21d时基本消失;说明生后颗粒细胞层P7~P14d主要经历了从CA4区经过DG多形层至内臂再至外臂的迁移过程,P14~P21d则主要表现为颗粒细胞发育成熟的过程。

席刚明等[9]研究表明:小鼠生后海马椎体层细胞随脑体积的增大和功能逐渐完善而逐渐成熟;而生后海马齿状回内臂逐渐延长,P14d接近成年水平,以后随时间增加,颗粒层细胞数仍呈增加趋势;齿状回基质要经过三次迁移后形成二、三代基质后才转化为颗粒细胞;国内学者蔡文琴等[10]认为:海马的椎体细胞主要在生前发育迁移完成,海马锥体层生后的变化不再涉及神经元的发生过程,而主要是细胞的进一步成熟、功能的完善和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建立。

而颗粒细胞在胚胎时期仅发生一小部分,大部分发生在出生后。

我们的实验结果与其相一致。

Nbn CNS Del小鼠各时间点仍均可见海马结构呈双重“C”形环抱的外形,但较Nbn CNS Ctr小鼠海马截面面积明显减小、体密度减低,约为同窝Nbn CNS Ctr仔鼠的海马截面面积的1/1.4~4倍不等;P7~P14d,Nbn CNS Del海马截面面积无增加趋势但伴有体密度的增高。

Nbn CNS Del较Nbn CNS Ctr小鼠DG颗粒层的截面面积均减小,以P14d最显著,而体密度随时间的推移逐渐缓慢增加;P7~P21d多形层和CA4区的体密度则呈缓慢下降趋势,一直延续至P21d,且多形层和CA4区仍有较多的细胞分布。

所以,Nbn CNS Del较Nbn CNS Ctr相比生后小鼠海马结构仍可以形成,但截面面积变小的同时伴有体密度的增加趋势,以颗粒层最显著;CA4和多形层的体密度虽也呈减低趋势,但至P21d 仍均未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