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春秋笔法
浅谈“春秋笔法”——《晋灵公不君》教学有感
2014-01教学实践《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课之一,能让学生通过研读经典著作,感受文化经典的深沉哲思,领略先贤哲人的风采。
本册书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了解“春秋笔法”的内涵,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传统。
那么,什么是“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是孔子首创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有时一字暗含褒贬。
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通过细节描写、特定称谓、材料的筛选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看法。
如:《春秋》中对“郑伯克段于鄢”一事的记载,就集中体现了“春秋笔法”的特点。
郑国国君灭弟弟段的做法很阴险,所以称其为“伯”,而不称为“庄公”;弟弟不像弟弟,所以称“段”,而不称“弟”;兄弟间像两国国君作战,所以称“克”。
如此,作者对整个事件的好恶褒贬就都表现出来了。
再如,同样是杀人,又有“杀、弑、诛、戮”等不同字眼:“杀”可指杀有罪之人,也可指无罪之人;“弑”在古代指子杀父、臣杀君,一般指下杀上;“诛”主要用于杀有罪,杀不仁者,可以下杀上,也可以是上杀下;“戮”的对象可以是有罪之人、不仁之人,也可以是无罪之人。
简单的言语就透露出社会价值观和道德的评判。
“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是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曲笔就是史学家曲从权贵或其个人情感而修史。
曲笔的表现,或假人以美,藉为私惠;或诬人以恶,持报己仇,或阿时,或媚主;或掩饰自家丑行,夸张故旧美德。
曲笔纯粹受制于主观情感。
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把曲笔视为“小人之德”。
儒家思想对曲笔网开一面,甚至大加提倡。
这是儒家在“入世”的过程中,用伦理纲常观念迎合君主专制社会的结果。
“春秋笔法”之《晋灵公不君》
• 本文刻画了在这样一个昏君当政的诸侯国晋 国,一批忠心报国的臣子形象,其中最主要 的人物是赵盾。他对国家忠诚;对于国君, 他既敢于提意见,又保护、尊敬,他希望国 君能改正错误,更好地治国。 • 本文通篇都在表彰、显扬赵盾的忠诚和正直。
字词读音:
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ér fán zhì běn liù gǔn quē
• 台——古代建筑,以土堆成,四方而 高。此指宫廷之台。 • 弹:用弹丸射人。 • 辟——后分化为“避”。 • 宰夫——厨师。 • 胹——烂熟。 • 蹯——足、掌通称。
• • • • •
诸——“之于”的合音。 畚——蒲、草之类编成的器物。 “杀之,寘诸畚”的主语不是“宰夫”。 载——等于说“持”。 朝——朝廷。
其一:认为它是解释《春秋》的一部 史书; 其二:认为它是与《春秋》有关的一 部单独著述。
《左传》是我国历史著作的典范,也是先秦 重要的文学著作,把《春秋》大事记式的记录发 展为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对后代的叙事文学产生 了重大影响。
《左传》介绍:
《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 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 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天文、 地理、氏族、制度、人物、军事、外交、 经济、礼俗以及鬼神、灾祥、卜筮之事 无不记载,史料价值非常高。
Chú ní
饮 嗾 獒 箪 橐 戟 弑 诒
yì n sǒ u áo dān tuó jǐ shì yí
三、课文讲解与分析 第一段
• 晋灵公:名夷皋,公元前620年至公元前 607年在位,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 • 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 • 厚敛——加重赋税。敛:收取赋税。 • 以:连词,相当于来。 • 雕:刻画,绘制。
高中语文 晋灵公不君
1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 编撰的《春秋》,也叫做“春秋书法” 或“微言大义” ,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 史叙述方式与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 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者在叙述时使用某 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 达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 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它以合乎礼法为 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 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 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17
2、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以典型的事例写 晋灵公的苛政、奢侈,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
第二部分(2、3、4自然段):写晋灵 公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对劝谏他的赵盾连续 下毒手。
第三部分(5自然段):写晋灵公被赵穿 所杀,赵盾身背弑君之名。
18
课文是怎样体现儒家治国的正名思想的 儒家治国首先考虑的是正名。子路问治国首先做什么,孔子说:必 也正名乎!所谓正名,就是说有其名,必得符其实。正名,国家社会才 能稳定,才能有秩序。在治国上怎样落实正名?孔子回答齐景公说: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修《春秋》,就是贯彻这一思想以褒贬一 个人一件事的。儒家正名的具体要求,在《大学》里也有明文:“为人 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写晋灵公无道,从反面说明君要像一个君,要按君道去做。孔子在 《春秋》里写道:“晋赵盾弑其君夷皋”,直呼其名就是贬斥。《左传》 本着《春秋》的基调著文,一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把贬斥的调子 定下来,也就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灵公无道,厚敛 以彫墙,以弹射人取乐,滥杀无辜。不听从规劝,反而暗杀直言敢谏的 大臣,已违反了春秋以来儒家治国的仁者爱人、藏富于民的重要思想。 赵盾,按照臣“止于敬”的标准,他做到了。首先他 忠君,直言敢谏;他敬业,忠于职守,做到了宵衣旰食。 其次赵盾对老百姓也做到了“其养民也惠”了,他救助灵 辄母子,是一个行臣道的良臣。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三单元 经典原文 晋灵公不君
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一面。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
它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劝惩,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左传》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在叙事中敢于直言不讳,往往以“礼也”“非礼也”来评判人物或其行为,表现了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
书中不少地方揭示了权势者暴虐淫侈的行为,也表彰了许多忠于职守、正直和具有远见的政治家,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能熟练地诵读文本,阐释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
2.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事风格,掌握《史通》的理论主张。
3.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了解“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经典原文3 晋灵公不君◎走近先贤文宗史圣——左丘明1.生平简介左丘明,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
春秋末期鲁国人,史学家。
左丘明晚年因患眼疾,双目失明。
他曾一度绝望,但强烈的使命感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将几十年来诸侯各国的政闻要事及君臣谋议得失之词口述给子孙,汇集成卷。
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曾以他为楷模谈论自己的做人原则。
2.地位影响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
著有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晚年口述而汇集成中国现存最早的国别体著作《国语》。
◎背景呈现《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是《左传》中的著名篇章,全文只有几百字,给人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高二语文《春秋笔法之晋灵公不君》(人教版高二选修)
高二语文《春秋笔法之晋灵公不君》(人教版高二选修)《春秋笔法》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句。
2.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事风格。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设想:课堂教学紧扣《晋灵君不君》,而“相关读物”所选《史通》是中国史学理论名著,节选部分论述史书的“直书”原则,列举了大量事例说明直书的难能可贵,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大视野”所选翦伯赞《怎样研究中国历史》是同类文章较浅近的,文章对古代史书的体裁、史学的发展历程、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问题,都有深入浅出的解说,这两篇都布置学生自己在课后自学。
教学过程:一、单元知识介绍:何谓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春秋》,鲁国史书。
相传为孔子所修。
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
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史学知识简介: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
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是《尚书》和《春秋》。
《尚书》是历史文献集,《春秋》是编年体史书。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3晋灵公不君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左传》教学目标:1.掌握主要名词及重点词语的含义。
2.理解赵盾、晋灵公、董狐以及武士们等形象,鉴赏“春秋笔法”的文学魅力。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史学价值。
4.全面理解本文所反映的儒家思想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历史叙述传统——春秋笔法,感受我国古代史官“秉笔直书,不避强御”的精神品质。
难点:理解我国古代史官记载的标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个单元要我们学习的是历史散文。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一部历史著作而言,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说一部历史著作它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答:实录)。
在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里,历史典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记载着各个朝代的历史,而且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历代的史书,都可以展现出史官撰写史书时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左传》就是这样的历史著作。
当代史学家钱穆认为:我们要读古代的中国史应该拿这部《左传》作我们研究的一个“基准”,今天我们就以《左传》里的文章《晋灵公不君》为基准来了解“春秋笔法”。
(板书题目)二、感悟春秋笔法的文学魅力2.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晋灵公、赵盾怎样的性格特点?(晋灵公之“不君”表现在哪些事情上?赵盾作为臣子又有哪些表现?这些事情表现了晋灵公、赵盾怎样的性格特点?)概括晋灵君的性格特征:贪婪、荒唐、残暴、昏庸。
厚敛雕墙、弹人观辟、虐杀宰夫、虚言纳谏、患谏贼之、伏甲嗾獒,作为一个国君没有国君的样子。
他不敬大臣,不子庶民,最终失去民心被赵穿所杀。
这样一个君主按现在的眼光看是死有余辜,但在那个时代只能是可谏不可杀。
作为臣子的赵盾像不像个臣子,有没有臣子的样子,表现在哪?品质特征:直言敢谏、忠诚仁义、古之良大夫。
忧心国事、骤谏灵公、恩惠养民、为法受恶、尊重史官文中是不是仅仅写了这两个人物?还有哪几个人物刻画地栩栩如生?(士季、鉏麑、提弥明、灵辄)除了士季是以臣子进谏的形象出现,其他三个都是以卫士武士的身份出现的。
晋灵公不君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呀!
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 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 事了。《诗·大雅· 荡》说:‘没有谁向善 没一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 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 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 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 雅·烝民》又说: ‘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 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本段晋灵公和赵盾发生正面冲突,由于 赵盾识人、善于用人,所以获胜。 暗示赵盾有才干、知人善任。
“晋灵公不君”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厚敛雕墙(贪婪)
②弹人观辟(荒唐)
③虐杀宰夫(残暴)
④虚言纳谏(堵士季劝谏之口)
⑤(对赵盾骤谏)患谏贼之,伏甲嗾獒
晋灵公:贪婪、荒唐、残暴、不行君道
第四段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 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 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 存否。今近焉,请以(省略了什么?)遗 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 与之。
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 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 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 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 (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 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 ‚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
(士季)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 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 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 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田——同“畋”,打猎。 首山——又名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南,就是 传说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 舍于翳桑——在桑树荫下休息或驻扎在翳桑之 地。 病——重病。问其病:问他出了什么问题。 不食三日——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食(sì)之——给他东西吃。食:使动用法。 舍——同“捨”,这里指留下来。 宦——学习做事、谋生。
【高中语文】“春秋笔法”之晋灵公不君ppt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
三水课件
合作探究
人物分析
晋灵公: 贪婪、 荒唐、 残暴、 不行君道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 三水课件
整体感知
关于《左传》与《春秋》的 关系在史学界有两种观点 :
其一:认为它是解释《春秋》的一部 史书; 其二:认为它是与《春秋》有关的一 部单独著述。
《左传》是我国历史著作的典范,也是先秦 重要的文学著作,把《春秋》大事记式的记录发 展为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对后代的叙事文学产生 了重大影响。
厚敛以雕墙 弹人观辟 虐杀宰夫 虚言纳谏 患谏贼之 伏甲嗾獒
赵
盾: 直言敢谏、忠诚仁义、古之良大夫
忧心国事 骤谏灵公 恩惠养民 为法受恶 尊重史官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
三水课件
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 赵盾是“良大夫”又是“弑君者”,用儒家 的观点如何认识《晋灵公不君》中赵盾这个人物?
忠
敬
惠
恕
三武士:
鉏 麑:舍生取义 提弥明:忠肝义胆 灵 辄:知恩图报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 三水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体感知
重点字词解释
诵读全文,理解内 容
晋灵公不君 宰夫胹熊蹯
厚敛以雕墙 载以过朝
莫之继也
衮不废矣 晋侯饮赵盾酒 提弥明死之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
君能补过
鉏麑贼之 公嗾夫獒焉 赵盾弑其君
三水课件
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 《晋灵公不君》一文从哪几个方面集中写出 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的?
春秋笔法-晋灵公不君
是,准会乱了套。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赏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 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
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
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 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
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
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 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温馨晨读篇
希望晋灵公有所悔改,成为一个好的君主,体贴下情。看到 灵辄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下食物给家人,就给 他家人也准备了一份丰盛的食品。虽然“为法受恶”,但充 分尊重史官的记载。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为法受恶”的“法”是什么?如何理解赵盾的
“为法受恶”?
提示 “为法受恶”的“法”即“书法”,也就是记事 的原则。晋国太史董狐的记事原则是不隐晦事实真相,评价 事实的标准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在董狐看来,赵盾 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 承担责任,所以记做“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甚至在 孔子看来,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 负“弑君”的罪名是“为法受恶”,并不算冤枉。但是,在 今天的我们来看,这种“为法受恶”模糊了事实真相,给后 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假如没有《左传》为《春秋》所做 的解释,那么我们所能见到的历史就是“晋赵盾弑其君夷 皋”。这显然不是历史的真相。
晋灵公不君-春秋笔法
晋灵公的行为也警示我们,必须强化法治观念,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维护法律的权威。
03
倡导诚信原则
晋灵公的不诚信行为提醒我们,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础,是个人品格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秉持诚信原则。
晋灵公不君对个人行为的警示
1 2 3
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
晋灵公的行为告诫我们,必须学会自我约束和自 我管理,避免因个人欲望和情绪而做出不理智的 行为。
晋灵公的性格特点
01
晋灵公性格暴虐、奢侈,对百姓苛政暴敛,对大臣 也常滥施淫威。
02
晋灵公喜好游乐,大兴土木,建造华丽的宫殿和园 林,不顾百姓生计。
03
晋灵公不君-春秋笔法
02 春秋笔法简介
CHAPTER
春秋笔法的起源和特点
起源
春秋笔法起源于春秋时期,是孔子编 撰《春秋》时所创立的一种记事方式 。
探究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
晋灵公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性格特点、行为模式 和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探究历史人物性格的范例 。
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通过对晋灵公相关历史事件的研究,我们可 以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探究历史发展 的规律和趋势。
谢谢
THANKS
尊重他人与平等观念
晋灵公对臣民的残暴行为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 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不应因地位、财富等 因素而歧视或压迫他人。
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晋灵公的不负责任行为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具 备责任意识,勇于担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 社会负责。
晋灵公不君对历史研究的价值
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
通过对晋灵公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 解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和文化氛 围。
【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及注释《晋灵公不君》是出自《左传》中应用春秋笔法较明显的一篇文章。
本文整理了原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犹不改。
宦子骤谏。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癖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
高二语文选修-春秋笔法《晋灵公不君》-2
第一个高峰: ——《国语》《左传》《战国策》。
两汉时期中国史学继续发展,《史 记》和《汉书》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两 部史书。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史学的第二个高峰。 这个时期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史书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到仅次于经的一大 部类。
隋唐五代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承上启 下的作用,这个时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史 学理论著作《史通》(刘知几),对唐以 前的史学和史书发展做了系统的总结。
第三段中提到的武士是提弥明。
提弥明在赵盾赴宴后知道了灵公的阴谋, 他不是贸然出击,而是首先讲礼法:“臣侍 君 宴,过三爵,非礼也。”以此作为让赵盾离 开 的理由,表现出机智的一面。晋灵公不仅没 有 理睬提弥明所讲的君臣之理,反而唤猛犬去 咬
问题五: 灵辄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四段提到的武士是灵辄。
本段写赵盾骤谏,招来杀身之祸。 一方面可以看出赵盾的忠诚,另一方面 也能深刻地记住鉏麑的光辉形象。鉏麑 奉灵公之命来刺杀赵盾,但当他看到 “盛服将朝”的赵盾时,他产生了强烈 的心理矛盾,最后他选择了自杀。
问题三:
鉏麑当时就死了,死前的内心独白从 何而知?
——根据当时的情境、事情的结果和 人物的性格行为进行的合理想象。
问题六: 赵盾为何会背上“弑君”之罪名?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非子而谁?”
熟读全文,试分析文章如何体现儒家“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 君像个君样,要按君道去做,臣像个
臣样,要按臣道去做,父子也一样。
由此,可以看出文章的确是比较全面 深刻地反映出儒家君臣父子的思想观念。
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 不是一个好国君。
《春秋笔法》之《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
谭文淼课件
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运用衬托手法表彰、显 扬赵盾的忠诚和正直。 联系所学的文字、语法知识正确 分析本文中出现的双宾语句、承前省略、 古今词义不同和通假字等情况。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 谭文淼课件
本文选自《左传·宣公二年》,题目 是编者后加的。 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 不是一个好国君。晋灵公,名夷皋,晋 襄公之子,文公之孙,历史上有名之暴 君,鲁文公七年即位,在位14年,鲁宣 公二年被大臣赵穿所杀。谥号曰“灵”, 谥法称“乱而不损曰灵”。此为无道君 隐讳的说法 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 动词。
死之:为之死,即为赵盾而死。
12."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中的"免之"的解释?
免之,使赵盾免于受害。
13."赵盾弑其君"中"弑"的解释?
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
湖南省安化县哪几个方面集中写 出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的?
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 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作者首先写了三件事。 第一事,“厚敛以雕墙”,征收重税,竟然只是为了装 饰宫墙,满足个人奢侈欲望,这表现他的贪婪。 第二件事是“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类似小儿, 荒唐可笑。 第三件事是“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 载以过朝”,这表现灵公的残暴。 接下来,写晋灵公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对劝谏他的赵 盾连续下毒手。 最后,写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身背弑君之名。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 谭文淼课件
4.举例说明本文的叙事"详而博"。
本文所叙之事概括说来仅是《春秋》所述"晋赵盾弑其 君夷皋"一句,但此事之来龙去脉,即赵盾为何弑其君,该 不该弑其君,晋灵公又怎样被弑,究竟是不是赵盾所弑等 等,仅凭此一句很难弄得明白。本文细细道来,讲述得明 明白白,让读者知晓了事情的全过程。这是其"详";文中 不仅叙述了晋灵公的种种荒淫无道的行径,叙述了赵盾与 士季进谏的经过,讲了晋灵公如何遣使鉏麑暗杀赵盾以及 借宴请之机谋杀赵盾,还叙述了赵盾因何背负弑君之名等 等。这是其"博"。一"详"一"博",不仅大大增强了文章内容 的丰富性,是非的可判断性,而且把儒家的"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之道具象地表现了出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三单元 经典原文 晋灵公不君
二、一词多义 使妇人载以过.朝 __动__词__,__穿__过____
1.过吾 人从知 谁此所 无道过 过至. .矣吾,军 __名将, __词改不 __,之过 _._过二 __错__十____里__动_耳_词__,____动犯____词错____,误____超____过_______ 一日,大母过.余曰 __动__词__,__看__望____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能熟练地诵读文本, 阐释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
2.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 事风格,掌握《史通》的理论主张。
3.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了解“春 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走近先贤 文宗史圣——左丘明
1.生平简介 左丘明,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 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史学家。
[文化常识] 古代车马
古书上常见车马并举。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 说,没有无马的车,也没有无车的马。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 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 乘肥马,衣轻裘。”这是说乘肥马驾的车。古代驾二马为骈, 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 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一说服之左曰骖, 右曰 。笼统地说,则骖和 是同义词。古代贵族的车马还有若 干装饰附件。
左丘明晚年因患眼疾,双目失明。他曾一度绝望,但强烈 的使命感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将几十年来诸侯各国的政闻要事 及君臣谋议得失之词口述给子孙,汇集成卷。
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曾以他为楷模谈论自己的做 人原则。
2.地位影响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文宗史 圣”“经臣史祖”。著有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春 秋左氏传》(又称《左传》),晚年口述而汇集成中国现存最早 的国别体著作《国语》。
《晋灵公不君》 (第1课时)
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 ——《尚书》和《春秋》。
第一个高峰: ——《国语》《左传》《战国策》。
两汉时期中国史学继续发展,《史 记》和《汉书》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两 部史书。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第二个高峰。 这个时期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史书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到仅次于经的一大 部类。
译文:
《诗·大雅·荡》说:‘没有谁没有个好 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 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有始有终, 那么国家就稳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了依 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天子有了过 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 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 了。”
问题二:
士季如何上谏?灵公如何应对?
作者写了大臣们对晋灵公的劝谏。在 这里,作者运用了繁简对比的手法。用繁 笔写的是士季进谏。在下段则是简笔写了 赵盾的进谏。
作者首先从晋灵公的劣迹写起,表明 晋灵公的不仁。故后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
作者开篇就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厚敛以雕墙”。 这表现了他的贪婪;
第二件事:“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这表现了他的荒唐;
第三件事:“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 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这又表现出他的残暴。
及:到。 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靡:没有什么。 初:开端。 鲜:少。 克:能够。 终:结束。 赖:依靠。 衮: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阙:过失。 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 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 述史事。
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 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 编纂体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孔子认为仁的实现必须依赖礼的施 行,施行礼必先正名:名不正则言 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 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从。所以,“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我们来 看看晋灵公的言行,是否符合正名 论。
第 一 课 时
晋灵公不君
学习目标
• 1、理解“春秋笔法”及在本文中的体现。 • 2、了解《左传》有关常识。 • 3、分析人物形象及写人艺术。
打猎、状语后置 住宿、状语后置 因饥饿而病倒 使动 用筐盛,名动
使动 参加
第五段
• • • • • • • 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董狐,古之良史也 其我之谓也 以示于朝 不然 反不讨贼 书法不隐
状语后置
判断句 宾语前置 省略句
(是)这样 同“返” 隐藏
作业
• 1、将全文口译一遍 • 2、完成练习四
春秋笔法
• 1、春秋笔法是一种叙史的方式和技巧。
以周礼为标准,是非分明地表明述史者对人 物事件的态度。 文辞简约,微言大义。 目的在于征实与劝惩。 多直书,不虚美,不隐恶。 也用曲笔,以“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 亲
春秋笔法
• 2、《春秋》开春秋笔法之先河。
《郑伯克段于鄢》中,称郑伯不称庄公,讽刺 其未尽为兄之责;称共叔段不称弟,是因其没 有遵守好弟弟的本分,从一个称呼就表明了对 人事的态度。共叔段出都不言“奔”,说明不是 主动出奔,而是被赶走的,有责难庄公之意, 从某字眼体现叙史人的态度,这就是微言大义。
春秋笔法
• 《左传》继承和发扬了春秋笔法。
敢于直言不讳,表明鲜明的政治立场与道德倾向。 观念接近儒家,重视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
体现一定的民本思想。“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 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左传》
• 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对 《春秋》所传之事的详细注疏。 • 《春秋》有三传:《左传》《公羊传》 《谷梁传》。
《左传》的文学特征
• 1、长于叙事。善于选材、剪材和组材,真实生 动地展示历史事件物发生发展和结局。 • 2、长于写人。善于通过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性格。例如《曹刿论战》
文本阅读一:朗读正音
• • • • • • • 辟丸 胹熊蹯 三进及溜 稽首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衮职有阙 寝门辟矣 ér fán 饮赵盾酒 嗾獒 liù 翳桑 qǐ 橐 mǐ 与为公介 xiǎn 诒 gǔn quē 大史 bì pì yì n Sǒu áo yì tuó yù yí dài
名动,刺杀 打开 穿戴,上朝 表修饰 选择 撞 脊梁
第三段
• • • • • 饮赵盾酒 趋登 扶以下 提弥明死之 公嗾夫獒焉 使…喝酒,使动 快步走、上朝堂 扶(之)以下,走下 为…而死,为动 唤狗,咬,他、代词
第四段
• • • • • • • 田于首山, 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 食之 为之箪食与肉 而免之 与为公介
文本阅读二:翻译与文言现象 第一段
• 厚敛以雕墙 不 寘诸畚 君 : 而患之 不 莫之继也 象 吾知所过矣 个 岂惟群臣赖之 国 君 会请先
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之于,兼词 以…为患,担心,意动
莫继之也,宾语前置 犯过失,动词 惟赖群臣,宾语前置 请允许我,先,动词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段• 使贼之 寝门辟矣 盛服将朝 叹而言曰 有一于此 触槐而死 民之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