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69民事诉讼法实习教学大纲

69民事诉讼法实习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实习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教学实习课程编码:041451705适用专业:法学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一、实习时间实习安排在第四学期第18周,共一周。

二、实习地点1、校内实习地点:模拟法庭、教室和图书馆。

教室是实习动员、实习后讨论和交流、实习指导以及学生实习准备的场所;图书馆是学生获得实习特定知识、解决疑难查找资料的最佳地点;模拟法庭是教学实习的重要场所。

2、校外实习地点:审判机关、律师所等校外实习基地。

三、实习的目的《民事诉讼法》实习是安排在本课程结束进行的一项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教学内容,是本学期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本实习,使学生较全面了解所学民事诉讼法知识,深化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并在实习中不断地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实践、重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风。

四、实习教学内容及要求庭审观摩:庭审观摩的目的是通过实案了解、学习专业知识, 通过具体的观摩了解他人对具体法律的理解和运用, 并与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相对照,使法律和法学理论变成活的法律和活的理论。

模拟审判:通过模拟法庭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让学生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活动,扮演各种诉讼角色,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综合演习。

通过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专题讲座:邀请司法系统的专业人士来校给学生进行民事诉讼法的专题讲座。

让学生深刻体会法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

在实习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

2)虚心学习,认真思考,根据要求书写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3)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有事请假。

不许擅自行动,否则造成一切后果,责任自负,并降低学习成绩。

较严重者将中止实习并遣返回校,其实习成绩作废。

4)按规定时间上交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安排:周一至周二:组织学生到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听审,然后请法官结合具体案件讲解庭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通过与法官座谈让学生深化对庭审各个环节的理解。

《民事诉讼法》实践课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实践课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实践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al Law二、课程编号:49010108学时:32学分:3开课学时:32开课学期:4三、目的实践环节是民事诉讼法学的重要教学环节。

民事诉讼法调整对象源于民事诉讼这一社会实践的客观范畴决定了民事诉讼法学为应用法学的内在属性。

通过对各种类型案件民事审判的学习、模拟和设计性实验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中使学生真实直观地了解民事诉讼的实践性、民事诉讼程序的完整性、民事诉讼程序操作的规范性以及个案法律适用的复杂性,激发学生主动研究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书本知识,加深对民事诉讼法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和审判程序的理解,掌握进行民事审判的基本技能,并运用相关理论处理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专业实训,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实践课的目的主要在于:(1)理解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诉、当事人、证据等基本制度的原理;(2)能够综合运用上述制度的规定解决实践问题;(3)了解开庭审理前的主要活动,初步掌握整理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固定证据、促进当事人和解等诉讼基本技能;(4)能够独立完成开庭审理前的准备活动。

(5)理解民事诉讼关于开庭审判的制度与原理;(6)掌握民事诉讼开庭审判各阶段的任务、内容与要求;(7)掌握法官、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在开庭审判中的角色以及相关原理的运用;(8)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开庭审理审判的模拟活动。

四、实践的基本内容和时间分配内容一:模拟法庭(6学时):重点在于关注模拟法庭的开庭审理前的准备,要求学生主要采取温习民事诉讼相关部分课程、案例分析点评、学生提交作业等形式完成;内容二:旁听法院审判(4学时):重点关注法院开庭审判的相关程序问题,要求学生采取温习民事诉讼相关知识、案例分析点评、旁听法院审判等形式完成。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纲《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纲【课程教学⽬的及要求】: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了解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理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原理以及民事诉讼法的精神,掌握民事诉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并具备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进⾏实务操作的能⼒。

【教学内容分配】第⼀章民事诉讼法学概述第⼀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民事纠纷(⼀)民事纠纷的概念(⼆)民事纠纷的特点⼆、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当事⼈⾃⾏协商和解(⼆)⼈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三)仲裁委员会仲裁(四)民事诉讼三、民事诉讼(⼀)概念(⼆)特点第⼆节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概念(⼀)民事诉讼法的概念(⼆)民事诉讼法的性质⼆、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三、、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法的关系(⼆)民事诉讼法与⼈民法院组织法的关系(三)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政诉讼法的关系(四)民事诉讼法与其它民事程序法的关系四、民事诉讼法的效⼒(⼀)对时间的效⼒(⼆)对空间的效⼒(三)对⼈的效⼒(四)对事的效⼒第⼆章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第⼀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念及特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的条件(⼀)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民事诉讼⾏为(三)事件第⼆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构成⼀、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民法院(⼆)当事⼈(三)其他诉讼参与⼈(四)⼈民检察院⼆、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第三章诉权第⼀节诉权⼀、诉权(⼀)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实体意义上的诉权⼆、诉权与诉讼权利三、诉权的保护第⼆节诉⼀、诉的概念及特点(⼀)诉的主体是当事⼈。

(⼆)诉的内容是当事⼈请求法院解决的民事权益争议。

(三)诉是当事⼈对法院的请求。

⼆、诉的构成(⼀)当事⼈(⼆)诉讼标的三、诉的种类(⼀)确认之诉(⼆)给付之诉(三)形成之诉四、诉的合并、分离、变更、追加(⼀)诉的合并(⼆)诉的分离(三)诉的变更(四)诉的追加——诉的追加实质上是诉的合并五、反诉(⼀)反诉的概念(⼆)特征(三)反诉的条件第四章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第⼀节基本原则概述⼀、基本原则的概念⼆、基本原则的特征:三、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功能第⼆节当事⼈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当事⼈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含义(⼀)当事⼈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案.doc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案.doc

《民事诉讼法》课程教案、课程定位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法律文秘专业立足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性法学人才的培养FI标,根据这-指导思想,《民事诉讼法》课程定位于高职法律类专业设置的一门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

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素质,成为适应基层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社会团体法律事务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课程总目标本课程是法律文秘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加强对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民事纠纷案件的能力;熟悉民事纠纷所涉及法律问题的解决程序和有关办法。

(-)知识H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木制度以及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的相关规定;学习文书卷宗的书写:学习并了解具体常见的民事纠纷案件的审理:让学生掌握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提高学生运用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

具体如下:•掌握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掌握重要的民事诉讼程序: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掌握常见的民事纠纷案件的审理(-)能力H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能够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

具体来讲:•起诉、应诉处理能力•调查、取证、举证与质证能力•法庭辩论能力•申请执行能力•书写法律文书、卷宗的能力(三)素质目标民事诉讼法是一门具有很强操作性、应用性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程序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程序公止的理念;提高学生进行民事诉讼法律服务和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具体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守法护法意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学科,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法学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民事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诉与诉讼标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公益诉讼与第三人撤销之诉、法院调解制度、上诉制度、审判监督程序的发展与完善、民事执行制度的八个专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了解我国民事司法的主要内容和最新动态,掌握民事诉讼中的主要制度和主要程序,了解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主要学术动态.二、教学与考核办法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自学与面首相结合,面授时安排适当的课堂讨论。

考核采取期末闭卷考试、作业、考勤相结合的办法。

三、教学时数:32课时。

四、教学内容:第一讲民事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一、民事纠纷概述(一)民事纠纷(二)民事纠纷的特点二、民事纠纷的诉讼外调解(一)调解的概念与特征(二)调解的主体与类别(三)调解协议的效力(四)对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三、仲裁(一)仲裁的概念与特征(二)民商事仲裁(三)劳动争议的仲裁(四)仲裁与诉讼的关系四、民事诉讼(一)民事诉讼的概念与特征(二)民事诉讼的程序(三)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复习思考题:1、我国诉讼外的调解主要有哪几种?2、人民调解协议具有何种法律效力?*3、试述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4、与诉讼相比较,民商事仲裁有哪些特点?5、试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6、民事诉讼有哪些主要的程序?参考读物:1、[日]谷口安平:《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法大学1994年版。

2、[英]迈克尔•努尼:《法律调解之道》,法律2006年版。

第二讲诉与诉讼标的一、诉的概述(一)诉的概念(二)诉的要素二、诉的种类(一)给付之诉1、现在给付之诉2、将来给付之诉(二)确认之诉1、积极确认之诉2、消极确认之诉(三)之诉三、诉讼标的(一)、诉讼标的概述1、诉讼标的之概念2、诉讼标的之功能(二)诉讼标的的学说1、旧实体法说2、诉讼法说3、新实体法说4、诉讼标的相对说5、我国对诉讼标的的界定复习思考题:1、诉有哪些要素构成?*2、诉可以分为哪几种?3、什么是诉讼标的?它在民事诉讼中有何作用?*4、什么是旧实体法说和新实体法说?两者有何不同?ﻫ5、什么是诉讼法说?一分肢说与二分肢说有何不同?6、什么是诉讼标的相对说?参考读物:1、刘荣军:《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法律1999年版。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一、引言A. 民事诉讼法的定义和作用B. 民事诉讼法的重要性和意义C. 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二、基本概念和原则A.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涵义B.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1. 公平原则2. 适用法定程序原则3. 等待原则4. 表述原则5. 提证原则6. 公证原则7. 调解原则8. 邻人和解原则三、民事诉讼的程序A. 民事诉讼的原则和步骤B. 民事诉讼的起诉和受理C. 民事诉讼的举证和听证D. 民事诉讼的调解和裁决E. 民事诉讼的执行和结果F. 民事诉讼的上诉和复议四、特殊类型的民事诉讼A. 劳动争议的诉讼程序B. 婚姻家庭纠纷的诉讼程序C.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程序D. 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程序E.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诉讼程序五、民事诉讼的案例分析A. 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B. 案例中的争议焦点和法律适用C. 案例中的诉讼程序和结果六、辩论和讨论A. 学生间的辩论和讨论B. 案例分析的讨论和解决方案C. 民事诉讼的优缺点讨论七、民事诉讼法的改革和发展A. 民事诉讼法的历史演变B. 目前的民事诉讼法律环境和现状C. 民事诉讼法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八、教学评估A. 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B. 教学方法和教材评估C. 教学效果评估九、教学参考文献十、结语以上是《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的大致内容。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民事诉讼法基础知识和相关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的程序和原则。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民事诉讼程序的具体步骤和特殊类型的诉讼程序,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中的问题。

希望本教学大纲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进一步推动民事诉讼法的发展和改革。

民事诉讼法学 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学  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简介课程内容:《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民事诉讼法学是研究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法律规范和民事诉讼审判实践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中的基础性学科。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一般原理及其发展规律与趋势,阐释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基本内容。

民事诉讼法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民事诉讼审判实践的运行规律,研究民事诉讼的立法和司法政策,研究具体的民事诉讼活动和诉讼行为,探讨它们的合理性和规律性。

任何一个诉由诉讼标的和诉讼理由这两要素所构成。

诉的种类按客观事实和法律为根据可以把诉分为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变更之诉。

反诉在诉讼中,被告对原告提出的独立的反请求称为反诉,反诉的特征表现在,反诉当事人的确定性,反诉目的的对抗性和反诉的独立性。

6.2诉权诉权是指诉的法律制度所规定的,赋予当事人进行诉讼的权利。

本章重点:第一节第七章、民事诉讼证据7.1证据的概念凡是能够证明案件客观真实的事实材料都是诉讼证据。

7.2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民事诉讼证据的本质特征:必须是客观真实的;必须是与本案有内在联系的;必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即数据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权。

7.3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学理上的分类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

7.4证明对象与举证责任证明对象是指民事诉讼中必须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人民法院为查明案情,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7.5证据的收集与保全是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和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根据法定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 把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客观事实,予以发现,提取和固定的诉讼行为。

证据保全是指证据有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诉讼参加人的请求或依职权采取措施,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Civil Procedural law)课程编号:070407适用专业:法学(本科)总学时:68学时(6实践) 学分:4分编制单位:社会科学系法学教研室孙丽华编制时间:2003年4月13日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专业14门主干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础课,这门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它以民法学为实体法基础,讲述民事程序。

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了解民事诉讼基本理论、诉讼的基本程序步骤,结合实体法,运用程序法的规定解决现实法律问题。

二、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学习所必备的知识)本课程要求在掌握民法、合同法、婚姻继承法等实体法的基础上,探讨程序法的内容,实现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主要讲授诉讼理论、民事审判程序、监督程序、执行程序以及诉讼的基本制度和原则,为进行课外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奠定知识基础。

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一)绪论(4学时)1、教学要求:(1)掌握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2)了解民事诉讼法的目的、价值;(3)掌握民事诉讼法法律关系。

2、重点、难点:重点:民事诉讼法学的对象、体系;诉讼的目的和价值难点:民事诉讼法学的法律关系3、教学说明教学方法:本门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适时安排课堂讨论思考题:(1)民事诉讼法学的对象、体系。

(2)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3)民事诉讼的模式。

(二)民事诉讼概述(12学时)1、教学要求:(1)了解、掌握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2)了解、掌握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3)熟练掌握民事诉讼的管辖;(4)熟练掌握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代理人;(5)熟练掌握民事诉讼的证据;(6)熟练掌握民事诉讼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2、重点、难点:重点: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的管辖、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代理人、掌握民事诉讼的证据、民事诉讼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难点: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管辖、代理人、证据、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制度的运用3、教学说明教学方法:本门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适时安排课堂讨论思考题:(1)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58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教学大纲

58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1442729课程英文名称:Civil Procedural law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上机:0适用专业:法学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

课程教学以民事诉讼法为依据,以民事审判经验为基础,从诉讼理论高度加以阐述,采用立论、理论和实践三结合的原则进行,使学生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础理论、立法精神和实践经验,了解民事诉讼理论的新课题,结合民事诉讼立法的新发展和民事审判实践中的新问题,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民事诉讼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系统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民事诉讼法的原则、制度和程序,并能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于民事诉讼实践。

2.着重领会民事诉讼法的精神,把握民事诉讼法的内涵。

3.明确学习民事诉讼法的目的,具备较深厚的程序法理论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民事诉讼法的原则、制度和程序。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我国民事诉讼价值论、诉讼目的论、诉权论、诉讼标的论和既判力论等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3.基本技能:(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民事诉讼法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既要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还必须了解民事诉讼最新前沿案例,结合认识实习生活所遇、所见法律问题,进行思考,不断的扩展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能够熟练的回答老师所提出的理论问题,分析案例、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2)领会法律精神,把握法律内涵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原则、制度和程序于实践。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原则、制度和程序去分析案例,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BLAW30502.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学3.课程英文名称:Civil Procedure Law4.课程性质:必修课5.课程适用层次:本科6.课程适用对象:法学专业本科学生7.总学时:72学时(其中实验实训6学时)8.学分:4二、课程概述《民事诉讼法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学生了解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制度和相关法律原理,掌握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通过理论教学、课堂讨论、观摩庭审现场及模拟实验等方式,使学生能将民事诉讼的相关理论知识、立法规定与实践相结合,解决诉讼程序的基本法律问题。

三、学时分配建议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 本章是对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问题所作的概括论述。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掌握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的概念以及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2. 把握民事纠纷的各种解决机制。

3. 了解民事诉讼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以及民事诉讼法的体系结构。

讲授学时:2主要教学内容:一、多元纠纷解决机制1.民事纠纷的概念2.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概述3.ADR二、民事诉讼1.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2.民事诉讼的目的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三、民事诉讼法1.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性质2.民事诉讼法的效力3.民事诉讼法的发展四、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1.民事诉讼法与宪法2.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3.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4. 民事诉讼法与人民调解法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1. 要求学生理解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掌握基本原则的内容。

2. 要求理解基本原则对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影响和作用。

讲授学时:3主要教学内容: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1.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2.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功能3.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分类二、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1.诉讼权利平等的内容2. 诉讼权利平等的根据3. 诉讼权利平等的保障三、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1.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的概念2. 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的意义四、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1. 法院调解原则的概念和意义2. 法院调解原则的历史演变3. 进行法院调解必须自愿、合法4. 调解不成应当及时判决五、辩论原则1.辩论原则的概念2. 辩论原则的意义3. 辩论原则的形式和内容六、处分原则1. 处分原则的概念2. 处分原则的意义3. 处分原则的内容七、诚实信用原则1. 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2. 诚实信用原则的意义3. 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八、检察监督原则1.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概念2.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意义3.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方式第三章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1. 学生了解民事审判中的四项基本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编号:08211009总学时:72 学分:4适用专业:法学先选课程:民商法学一、课程简介民事诉讼法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之一,是针对具有一定法学基础知识的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

在现代法治社会,程序法已经不再仅仅是实体法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程序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民事诉讼法作为三大程序法之一,不仅是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救济手段,而且成为承载现代程序法治理念的重要阵地。

学习和掌握民事诉讼法知识对于保护当事人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对于完善民事审判和相关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应系统掌握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重点掌握中国的民事诉讼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了解外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基本制度,培养运用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和知识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4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的概念,了解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及效力范围。

【教学重点】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教学难点】民事诉讼【布置作业】1.什么是民事纠纷?民事纠纷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什么是民事诉讼?民事诉讼与其他解决纠纷机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什么是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与民事诉讼的目的各是什么?4.民事诉讼法的效力范围是如何规定的?第二章民事诉讼法律关系(8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特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民事诉讼法律事实及其基本的表现形式,促使学生能够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理解民事诉讼制度和民事诉讼流程。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特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民事诉讼法律事实及其基本的表现形式。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当事人、诉讼参加人、诉讼参与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本章的难点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特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特别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不同特点。

【布置作业】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什么?其范围是怎样的?其与诉讼主体、当事人、诉讼参加人在范围上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案件?3.什么是民事诉讼法律事实?其表现形式有哪些?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6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具体原则、一般规定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法院调解原则的具体内容、制度运作;辩论原则、处分原则、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直接原则、言词原则以及检察监督原则的基本内容。

促使学生能够从基本原则的高度理解和实施民事诉讼法。

【教学重点】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具体原则、一般规定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法院调解原则的具体内容、制度运作;辩论原则、处分原则、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直接原则、言词原则以及检察监督原则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本章的难点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具体原则、一般规定之间的相互关系。

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法院调解原则的具体内容,诚实信用原则、直接原则、言词原则对中国民事诉讼的意义。

【布置作业】1.什么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其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一般规定、具体原则有什么样的关系?2.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第四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4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其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公开审判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两审终审制在中国目前民事诉讼中的运行情况,合议制的适用范围和各种情况下的合议庭的组成,合议庭的内、外部关系处理原则。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7月30日下发的《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的精神掌握。

【教学重点】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的含义,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公开审判制度的意义、含义和具体内容,合议制的适用范围各种情况下的合议庭的组成、合议庭处理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的基本原则,两审终审制的含义以及两个审级法院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简述专属管辖的具体情形。

2.移送管辖的条件是什么?移送管辖和管辖权转移之间的区别是什么?3.管辖权异议的条件有哪?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异议作出的裁定不服时如何救济?第七章诉与诉权(2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与民事诉讼诉权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诉讼诉,诉权,诉讼标的,诉的种类,诉的合并和分离等内容。

【教学重点】诉的要素诉的种类【教学难点】诉讼标的与诉权的理论知识【作业布置】1.诉讼标的指的是什么?2.诉的种类?第八章、诉讼代理(2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与民事诉讼代理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诉讼代理的分类,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权限、终止的情形,了解法定诉讼代理人的产生根据、权限和终止的情形。

【教学重点】诉讼代理的概念和特征,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权限、终止的情形,了解法定诉讼代理人的产生根据、权限和终止的情形【教学难点】本章的难点是委托代理人产生的方式、权限范围、委托代理人的范围要求。

【作业布置】1.诉讼代理人的特点有哪些?其和民事代理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国委托诉讼代理的人的范围是怎样的?3.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限是怎样的?4.法定诉讼代理人消灭的情形有哪些?有关人员就法定诉讼代理权发生争议时如何处理?第九章民事诉讼中的证据(2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了解。

使学生掌握民事证据的概念、特点,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的种类和各种不同种类的证据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民事证据的概念、特点,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的种类和各种不同种类的证据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本章的难点是民事证据的特点、证据的种类、证据的证明能力和证据的证明力之间的关系。

【作业布置】1.请评价以下我国的民事证人制度。

2.请比较本证与反证、提供证据的责任与证明责任第十章、证明概述(2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证明对象的概念、作用和范围;明确证明责任的概念及分配;掌握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并了解我国关于证明责任的立法规定;掌握法院对证据的审核判断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证明责任、证明对象【教学难点】证明责任【作业布置】思考举证责任的分配的具体原理第十一章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4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使学生能够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区别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与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区别。

掌握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种强制措施及其基本的适用条件和适用方法。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对妨害民事行为的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条件和种类,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的种类和各自的适用条件,特别是拘传、拘留、罚款的适用条件、程序。

【教学难点】本章的难点有: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强制措施的概念、特点,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条件、程序。

【作业布置】1.什么是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其特征有哪些?2.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与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有哪些不同?3.拘传的适用条件有哪些?4.罚款和拘留适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第十二章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2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意义,掌握诉前财产保全、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适用方法,能够在实践中较为正确地处理与此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财产保全的概念、意义,诉前财产保全与诉讼财产保全之间的区别,财产保全的具体适用,对财产保全裁定不服时的救济方法。

先予执行的概念、意义、适用的范围、具体的适用条件,适用错误时的救济方法【教学难点】本章的难点是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诉前财产保全与诉讼财产保全的区别,财产保全错误时的救济方法,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有最新司法解释的情况下。

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条件和先予执行错误时的救济。

【作业布置】1.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张卫平著:《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蘅平》,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

3.章武生等编著:《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十三章期间与送达(1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期间、送达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掌握期间的种类、期间与期日的区别,送达的种类和具体适用方法,能够较好地处理与期间、送达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期间与期日的区别、期间的计算方法、期间的种类,送达的概念、特征,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送达方式以及具体的适用方法,特别应当注意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邮寄送达诉讼文书的规定。

【教学难点】本章的难点是期间的计算方法、期间的种类,留置送达、直接送达和邮寄送达的具体适用方法。

【作业布置】上网查阅指定的案例第十四章诉讼费用(1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诉讼费用在民事诉讼中的意义、诉讼费用的性质。

初步掌握诉讼费用的种类、各种诉讼费用的征收标准,诉讼费用分担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诉讼费用的概念、性质、意义种类,各种诉讼费用的征收标准,诉讼费用分担的原则和方法,诉讼费用减、免、缓的情形。

【教学难点】诉讼费用的性质、意义,诉讼费用的征收方法、负担原则,人民法院对诉讼费用负担作出的决定的处理与救济。

【作业布置】1.什么是诉讼费用?法律规定的诉讼费用有哪几种?2.财产案件的案件受理肥的征收标准是怎样的?3.诉讼费用的负担原则是怎样的?第十五章一般审判程序 (2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民事诉讼的一般流程,掌握第一审民事诉讼程序、二审程序、简易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基本内容,能够较好地处理与诉讼程序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第一审普通程序的地位,审前准备工作的内容、证据交换制度的具体内容,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对特定问题的处理方法,如撤诉、缺席判决、延期审理、诉讼中止、诉讼终结。

第二审民事诉讼程序发生的条件、审理的特点、裁判方式、一审法院与二审法院之间的关系。

简易程序的特点、适用范围、具体审理,掌握时应结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适用简易程序的若干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