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洗色牢度与皂洗次数的关系

合集下载

皂洗专家教你如果提高织物色牢度

皂洗专家教你如果提高织物色牢度

皂洗专家教你如何提高织物色牢度责任编辑:庄杰小张肆零零捌捌捌陸柒柒伍纺织品对尼龙和醋酸纤维贴衬的沾色低下是染整界一直存在的染整难题,像棉、羊毛、涤纶、尼龙及其混纺织物,以及含氨纶弹性织物等的沾色通常都在3级及3级一下。

虽然不同纤维材料所使用的染料和印染加工工艺各不相同,但出现的问题却相当类似。

这主要与布面浮色和部分有色纤维微粒的转移有关,因此也即与所使用的染料品种、染色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相关联。

以活性染料为例,从理论上讲,由于染料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水洗并不能轻易造成染料解吸、褪色与渗色,因此,活性染料染色产品皂洗色牢度的好坏决定于未固着染料(水解染料和少量未反应染料)数量。

若水解染料皂洗去除不尽,后续水洗将会出现不断掉色。

皂洗牢度还与键合染料的成键稳定性有关,断键染料也会发生水洗掉色。

因此,影响皂洗色牢度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染料结构和性能,其次是染色和染后处理等工艺。

活性染料固色率高,或者水解速率慢,水解染料量少,需洗涤去除的染料量也少。

未固着染料和水解染料直接性低,水溶性好,不易沾色,易于洗除。

而染料浓度高,残留染料量多,则不易洗除干净。

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选择优质皂洗剂。

此外,皂洗牢度也与染色工艺密切相关。

染料吸附和扩散充分,固色率就高,残留染料和水解染料少,易于洗除。

染色工艺合理,染料与纤维的共价键在染色和后处理时不易断裂,皂洗色牢度较好。

后处理工艺,特别是洗涤工艺合理,未固着染料可充分去除。

残留在纤维孔道中染料的洗除程度对皂洗牢度影响很大。

染色后经过固色处理,可防止未固着染料掉色,提高皂洗牢度。

涤纶、尼龙、醋酯和氨纶采用分散染料染色时的热迁移现象,是造成这些织物色牢度不理想和引起醋酯和尼龙纤维贴衬沾色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散染料发生热迁移,主要是由于在纺织产品加工过程中,某些助剂在较高温度下对染料产生溶解作用,使已渗入纤维内部的染料向纤维表面迁移,并堆积在纤维表层。

染色深度越深、后处理温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纺织品常用染色牢度标准

纺织品常用染色牢度标准

纺织品常用染色牢度标准色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

经过染色、印花的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受日晒、水洗、汗渍、熨烫、摩擦等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

染色、印花后,有的纺织品还要经过另外一些加工处理。

在使用和加工处理过程中,纺织品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叫做染料的色牢度。

容易变色、褪色的染色牢度低,反之,染色牢度就高。

纺织品的用途不同或加工过程不同,它们的色牢度要求也不同。

例如,作为内衣的针织物与日光接触较少,却需经常洗涤,因此它们的耐洗牢度要好,而对日晒牢度要求并不高;缝制运动服的纺织品则需具有较高的耐日晒、皂洗和汗渍的色牢度。

染色牢度试验方法的国际标准ISO105《纺织品一色牢度试验》目前已发布了13个部分,约70项,我国从1981年开始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绝大部分等效或等同于国际标准。

一、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的一般规定1.取样与试样的准备试样是指一小块备做试验用的纺织材料,通常是从一块能代表批量染色或印花纺织材料的大样上取得的。

组合试样是由试样与一块或两块经选定作为评定沾色用的贴衬织物所组成。

控制标样是指在试验中的一块已知变色和沾色程度的试样,用以保证试验的准确进行。

试样应在距整匹织物两端2m以外,离布边5cm以外处取样,织物应平整无皱纹。

印花布应包括同色位的全部色泽,若在一块试样中各种色泽无法取全时,可分别取数块同样大小的试样,使各种色泽均能包括。

试样还可以呈纱线和散纤维。

纱线试样可将所试纱线编成织物,然后从中取样;也可把纱线平行卷绕,如绕在U形金属架上或绕在一块硬纸板上;对某些不附贴衬织物的湿处理,可使用两端扎紧的绞纱。

散纤维试样可先把散纤维梳压成薄层,然后进行试验。

对上油的粗纺毛材料,样品应在牢度试验前洗净至含油率小于0.5%。

准备组合试样时,所用缝线不得含有荧光增白剂。

用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组合试样时,如试样是织物,将试样夹于两块贴衬织物之间,通常沿一短边缝合,但某些试验方法缝四边。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流程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流程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流程一、测试前的准备。

1.1 样品的选取。

咱们在做耐皂洗色牢度测试的时候啊,这样品的选取可不能马虎。

就好比咱们挑西瓜,得找有代表性的。

从待测织物上啊,要选取一块大小合适的样品,这个大小呢,一般是有规定的,可不能随心所欲地乱剪。

这就像做菜放盐,多少得有个度。

1.2 皂液的配制。

接着就是皂液的配制啦。

这就像调一杯特制的饮料一样。

要按照标准规定的比例来,一般是用特定的肥皂或者洗涤剂,加上适量的水。

这个比例要是不对,就像炒菜盐放多了或者少了,整个测试可就“变味”了。

比如说,要是皂液太浓,可能会过度影响织物的颜色;太稀呢,又达不到测试的效果。

二、测试过程。

2.1 仪器设备的准备。

测试用到的仪器设备也得提前准备好。

这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检查武器一样。

要确保洗涤试验机是干净的,各项功能都正常。

这仪器要是出了岔子,那测试结果就像没了准星的枪,指哪都不对。

2.2 样品与皂液的放置。

把准备好的样品和皂液放到洗涤试验机里,这一步得小心翼翼的。

就像把宝贝放进保险箱一样。

要保证样品完全浸泡在皂液里,要是有部分没泡到,那这测试就成了“半吊子”工程,结果肯定不准确。

2.3 洗涤参数的设置。

洗涤参数的设置也是关键。

像洗涤的温度、时间、搅拌速度这些,都得按照标准来。

这就好比盖房子,每一块砖都得按设计来放。

温度高了或者低了、时间长了或者短了、搅拌速度快了或者慢了,都会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

这就像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小环节出错,整个结果就可能“谬以千里”。

三、测试后的检查。

3.1 样品的清洗与干燥。

测试结束后,要把样品从皂液里拿出来清洗干净。

这就像给洗了个泥巴澡的孩子洗澡一样,得洗得干干净净的。

然后进行干燥,干燥的过程也得注意,不能让样品受到二次污染或者损伤。

3.2 色牢度的评定。

最后就是色牢度的评定啦。

这可是个细致活,就像考古学家鉴别文物一样。

要把测试后的样品和未测试的样品进行对比,看看颜色的变化程度。

根据标准的色牢度评级图或者规定的方法,确定样品的耐皂洗色牢度等级。

皂洗色牢度测试仪常用实验标准解析

皂洗色牢度测试仪常用实验标准解析

皂洗色牢度测试仪常用实验标准解析
皂洗色牢度测试仪又名耐水洗色牢度试验机,用于测试纺织品的耐水洗色牢度属性,又名皂洗色牢度称加速洗涤色牢度,是相对家庭洗涤来讲的。

从皂洗色牢度与实际家庭洗涤的相关性来看,皂洗色牢度所体现出来的纺织品变色效果根据标准的不同相当于家庭洗涤的1-5遍效果。

常见的皂洗色牢度标准如下:
AATCC 61-2009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快速法
ISO 105 C10:2006
BS EN ISO 105 C10:2007
DIN EN ISO 105 C10:2007
NF EN 20105 C01 to C05:1993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耐洗涤色牢度
ISO 105 C06:1994
BS EN ISO 105 C06:1997
DIN EN ISO 105 C06:2008
NF EN ISO 105 C06:1997
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ISO 105 C09:2001
BS EN ISO 105 C09:2002
DIN EN ISO 105 C09:2007
NF EN ISO 105 C09:2003
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用有低温漂白剂的无标准洗涤剂测试氧化漂白反应 CAN/CGSB-4.2 No.19.1-M2004
纺织品耐洗涤色牢度测试方法-加
速测试
AS 2001.4.15-2006
纺织品测试方法-色牢度试验:耐洗涤色牢度
GB/T 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 12490-200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染色牢度

染色牢度

染色牢度染色牢度是指染制品在使用或在染后的加工过程中,染料、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能否保持原来色泽的不褪色、不变色的能力。

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有的染色织物经过几次水洗,暴晒稍久,即有显著褪色现象,这就表明染色牢度不好。

如果多水洗及长期日晒,仍无显著褪色现象,这就是染色牢度好。

染色牢度主要有耐日晒、耐气候、耐皂洗、耐汗渍、耐摩擦、耐熨烫、耐氯漂、耐烟熏牢度等。

各种不同的染料染着于某种织物上后,都有不同的染色牢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染料化学结构,此外,还与染料在纤维上的状态有关,如染料的分散程度以及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情况等。

同一染料在不同纤维上的染色牢度有很大差别。

如靛蓝在染棉后的耐日晒牢度仅为3级左右,而染在羊毛织物上其耐日晒牢度,可高达7~8级。

为了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纺织商业部门,参照纺织品的服用情况制定出一套染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一般对织物染色牢度的要求有以下几种。

一、耐日晒牢度染色织物的耐日晒牢度,是指织物染后在日光长期照射下的褪色、变色程度。

日晒褪色、变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日光作用下,染料吸收光能,分子处于激发状态,很不稳定,必须将获得的能量以不同形式释放出来,才能变成稳定态。

其中一种形式就是染料接受光能后直接分解而褪色。

相同的染料在不同纤维上的褪色机理各不相同。

例如偶氮染料在纤维素纤维上的褪色是氧化作用,而在蛋白质纤维上的褪色是还原作用。

染料的耐日晒牢度还与它的分子结构有关。

如蒽醒、酞菁、金属络合染料的耐日晒牢度较高,不溶性偶氮染料之间的耐日晒牢度相差较大。

如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氨基、羟基时,容易吸收光能而不耐氧化,耐日晒牢度差。

耐日晒牢度还与染色时染料浓度有关。

一般浓度高则耐日晒牢度差,浓度低的耐日晒牢度相对较好。

耐日晒牢度的评定是以“蓝色标样”为依据。

所谓“蓝色标样”是指用规定的染料在一定浓度下染制的蓝色羊毛织物。

在规定条件下,经日晒发生褪色所需暴晒时间大致逐级成倍增长。

浅析耐洗色牢度与洗液沾色程度

浅析耐洗色牢度与洗液沾色程度

应用技术
· 43 ·
2023 年第 7 期


试,试样变色 ≥4 级;贴 衬 沾 色 ≥3-4 级;而 洗 液 沾 色
程度 ≤2 级。试样耐洗色牢度试验结果,全部符合表 5
中常用服装产品标 准 一 等 品 要 求,
8
#
意度。
深紫色
纤维含量
棉 100%
棉 64
.3% 锦纶 35
.7%
腈纶 76
.4% 羊毛 23
.6%
聚酯纤维 70
.3%
黏纤 29
.7%
棉 81
.3% 聚酯纤维 18
.7%
梭织底:棉 100%
植绒:黏纤 100%
桑蚕丝 100%
黏纤 63
.5% 锦纶 36
.5%
织物结构
针织平纹布
梭织布
毛织片
梭织人造革
FZ/T81006—2017
FZ/T81007—2022
FZ/T73020—2019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变色/级沾色/级变色/级沾色/级变色/级 沾色/级
4
4
3-4
3-4
4
4
3-4
3-4
4
4
FZ/T73005—2021 3-4
FZ/T73018—2021 3-4
GB/T22853—2019
4
GB/T22849—2014 4-5
衬见表 2。
聚酯
6

黏纤
7
桑蚕丝

黏纤
锦纶
8
#
羊毛
表 3 试样经 GB/T3921—2008 方法 A 测试结果
样品
编号

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皂液配制分析探究

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皂液配制分析探究

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皂液配制分析探究本文对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色牢度是指染色制品在使用或在染色的后加工过程中,染料(或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即不褪色、不变色的能力) ,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检测方法标准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1]在皂液配制上表述存在模糊点。

不同的检测人员因对标准理解不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差异,进而影响到纺织品耐皂洗色牢度测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为此笔者对皂液配制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皂液的配制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中规定了肥皂的指标为:肥皂,含水率不超过5%,并需符合下列要求(以干质量计):游离碱(以Na2CO3计)≤0.3%,游离碱(以NaOH计)≤0.1%,总脂肪物≥850g/kg,制备肥皂混合脂肪酸冻点≤30℃,碘值≤50,肥皂应不含荧光增白剂。

笔者结合国标中给出的试验条件(见国标表2),及自身工作经验将各测试方法条件及其适用产品总结出了不同产品的试验条件,见表1。

1.1 溶解温度和时间标准中特别提到:建议用搅拌器将肥皂充分地分散溶解在温度为(25±5)℃的三级水中,搅拌时间(10±1)min。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以及与同行的探讨发现,本条件下基本无法实现肥皂的溶解,皂液配制也就无法完成。

因此本文进行了如下试验:保持25℃的温度因素不变,分别以10min、30min、1h、2h、4h作为搅拌时间搅拌溶解,静置30min观察液体状态,重复试验3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25℃下,搅拌10min,肥皂片基本无变化,破碎量少,液体放置30分钟,有沉淀;30min 试验,部分皂片破碎,放置有沉淀;1h试验,皂片破碎近一半,放置有沉淀;2h试验,液体浑浊,皂片颗粒状悬浮,放置有沉淀;4h试验,液体浑浊,皂片粉末均匀,放置有沉淀。

浅析影响纺织品皂洗牢度的几点因素及其解决建议

浅析影响纺织品皂洗牢度的几点因素及其解决建议
中焦急 的神情 、 中那件被侵染到斑驳 的彩棉 内衣和那瓶墨汁儿般 的 手
洗液 . 还有 桌子上 那张价格不菲 的内衣发票 . 笔者也 希望得到一个理 想的结果帮助这位女士维权 试验结束 , 出两组不同的试 样 . 取 分别清 洗、 晾干后拿至标准光源下进行 测评 . 结果 出乎 我们 每一位在场者 的 意料一两组 不 同试样 的染 色 、沾色测试结果均 告诉 我们这套掉色严 重、 破坏力强 的内衣皂洗色牢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 得知这一结果 , 为 了维权 已奔波近一个月的女士表情中充满了 : 委屈和无奈 。 此时 , 笔者 心中除了充满对消费者维权难的无限同情 外 . 也引发了对此类纺织品 耐洗色牢度影 响因素 和解决办法一探究竟的想法 、 以及对相关国家标 准考核参数 的一些思考 影响纺织品染 色牢度 的种类很多 . 但就上述案例 中那位女士所遇 到的情况归总起来 大致有 以下这样几点 :
纺织 品物 理性能考核 中的一项 重要指标 叫做 色牢 度 那么消费 后织物 的湿摩擦牢度下降。 者会问什 么是 色牢度 呢?纺织 品的色牢度就 是指 : 经过染色 或印花 3水 质 . 的织物 在使 用 或加 工过程 中 . 受外 部 因素 ( 经 诸如 : 压 、 挤 摩擦 、 皂 影 响染料 的牢度还有水质的因素 。 贴别是活性染料与水中钙镁离 洗、 雨淋 、 晒 、 照 、 曝 光 海水 浸渍 、 唾液浸渍 、 渍 、 渍等 等 ) 水 汗 作用下 子或其它重 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或难溶性 的金属染料 这些染料 的退色程 度或者说 保持原 色的能 力 。 在这 众多可 能破坏 纺织 品色 在浓度较高的电解质存在下 . 会形成大小不 同的凝聚物 . 逐渐 吸附在 牢度的外 部因素 中。消费者在 日常生活 中最 常接触 到的一种 叫做 : 纤维表面 重者产生色点 . 轻者构成浮色。 这些浮色会阻碍染料向纤维 耐 ( ) 色牢度。耐洗 色牢度是指染色或 印花 纺织品在经受 过 日常 内部渗透扩散 , 皂 洗 降低染料 的上染 率 , 使得色变 浅 , 布面色光发 生异 变 , 洗衣粉或肥皂洗 涤后的褪色程度 耐洗色 牢度 的好坏不仅直接 反映 鲜艳度下降 , 明显降低染色牢度。 了一件 纺织品所使 用染料和 印染工艺 的优劣 . 乎到消 费者 日常的 关 4洗 涤 环 境 . 穿着和 服用的效果 . 而且 耐洗 色牢度差 的纺织 品还有可 能破坏 掉其 这个洗涤环境首先是洗涤剂 . 洗涤剂的选择可影响到能否避免硬 它衣物原有 的色泽 水 中的钙 、 镁离子降低 皂洗剂 的皂洗效率的作用 。再一个就是洗涤 的 由于工作关 系. 笔者时常会接触 到消费者有关家纺 、 服装类产 品 温度条件 . 温度过高会导致 已键合 固着的染料因高温碱性而发生断键 耐洗色牢度指标 的投诉案例 今年三月 . 笔者便接待 了一位女士有关 水解 . 从纤维上脱落下来 保暖内衣洗涤后严重褪 色的投诉 这位女士花了 5 0 0 多元在商场买 了 影 响纺织品耐洗色牢度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 . 但笔者认 为案 例中 套 国内知名 品牌 的黑色保暖 内衣 , 进商场 、 买名牌这样 的举动我们 女士多遇 到的问题其 中最重要 的便是 以上几 条 那么针对这样几 条 不难理解 . 消费者是 为了选择安全放 心的质量保证 . 而这套 内衣在 影 响因素 . 然 我们应该怎么做 才可 以有效的避免与防范 呢 . 笔者有 以下 洗涤时 出现了问题 这位女士将买来 的这套深色 内衣同另一套彩棉 内 几点建议 : 衣一起洗 涤 . 之后发现 . 洗完 不仅 洗涤的后 的水呈 现出墨汁一样 的黑 41 .针对染料的选择 色.而且彩棉 内衣多处被这套新买来 的内衣染上 了深浅不 同的颜 色 . () 1根据纤维性质选择染料。 各种纤维 由于本身性质不 同, 在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洗色牢度与皂洗次数的关系
选用不同颜色的棉织物,按照GB /T3921. 3测定耐洗色牢度、皂洗牢度,每个颜色重复进行同一实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棉织物皂洗后都有一定程度的褪色,以后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褪色,皂洗5~8次趋向于某一稳定值,往后不再褪色,此时的色牢度就是该织物的永久性耐洗色牢度。

通常皂洗1次与皂洗10次后色牢度相差0. 5~2级。

有些色牢度较好者,像黑、墨绿、咖啡等色,皂洗1次褪色不多,以后褪色也不多,首次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相差0. 5~1级;有些色牢度较差者,像浅绿、杏色、红蓝格等色,皂洗1次褪色较多,以后褪色不多,首次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也相差0. 5~1级;有些色牢度较差者,像深蓝、大红等色,皂洗1次褪色虽然不多,但随着皂洗次数的增加,褪色不断增多,首次与永久性耐洗色牢度竟相差1. 5~2级。

棉纤维属纤维素纤维,大分子上有较多的自由羟基,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吸湿性,公定回潮率为8 %。

等,棉纤维一般是用上述染料染色而成。

在染色过程中,染料首先在纤维表面发生吸附,使纤维表面的染料浓度远高于纤维内部的染料浓度,促使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最后通过氢键、范德华力和共价键与纤维结合而固着在纤维上,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

棉织物皂洗时,在洗涤剂的作用下,首先洗除少量机械地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浮色,或使浮色再度扩散渗透到纤维内部;其次是拆散棉纤维无定形区分子之间的结合力,增加纤维的膨化程度,使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减弱,部分靠结合力固着的染料克服分子的引力及纤维结构因
素所产生的障碍也脱落下来,最终达到永久性耐洗色牢度。

棉织物上的染料一部分脱落,脱落到皂洗液中
的染料,一部分又转移到衬布上。

衬布沾色与棉织物褪色并不成正比,沾色程度不仅取决于褪色程度,还取决于皂洗液的条件是否适合染料重新上染等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