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能源化学与材料国际青年论坛暨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化学与

合集下载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及参会专家研究领域简介中科院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及参会专家研究领域简介中科院

附件1: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及参会专家研究领域简介一、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简介2011年6月,根据《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人才发展战略》(科发党字〔2011〕1号),中科院成立“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是中科院对全院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进行综合培养的创新举措,旨在通过有效组织和支持,团结、凝聚全院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宽大家的学术视野,促进相互交流和学科交叉,提升科研活动组织能力,培养造就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

青促会的会员是全院青年科研人员的核心骨干力量,入会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本领域同类人员中出类拔萃,在科技工作中表现突出,是公认的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

二、参会专家研究领域简介化工、新材料领域:何潇,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领域:1、拓展核分析及相关技术(中子活化分析技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及自显影技术、同步辐射技术、纳米离子探针技术)在生物、环境与医学领域中的应用;2、研究稀土元素、纳米稀土材料的生物效应与环境安全性;3、纳米功能材料研究。

谢红国,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生物材料、缓控释制剂、水凝胶结构与功能以及与生物大分子/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曹旭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领域:微藻可控培养技术及微藻多参数培养测控系统开发,微藻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

林坚,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领域:从事工业催化研究,在催化剂尤其负载型多相催化剂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提高活性组分金属的有效利用率及长期运行的稳定性。

在催化剂应用领域主要针对环境催化如工业或汽车尾气中CO、NO消除,居住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降解等,在能源催化领域主要针对洁净能源研究、低碳烷烃转化等。

黄超,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领域:1、有机废水综合处理技术:难降解化工废水深度处理、规模化高性能微电解填料制备、新一代微电解-芬顿联用处理技术、废水循环利用系统设计、物化-生化联合处理技术集成。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应用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应用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应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一、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化学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化学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为解决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提供了科学依据。

例如,化学家通过研究新型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性能,为开发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存储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次,化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学技术的应用延伸到了许多领域,如能源、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等。

例如,化学工程领域的发展使得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更加高效,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化学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境治理方面,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

最后,化学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化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1. 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化学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化学技术可以用来开发新型能源材料。

例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就是依赖于化学技术对光催化材料的研究和合成。

其次,化学反应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同时,化学技术还可以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开发高效的催化剂和蓄能技术。

2. 环境污染治理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化学技术可以用来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

例如,化学吸附和催化反应可以有效去除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化学氧化和还原技术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和处理;化学固化和修复技术可以用于土壤的修复等。

化学与新能源开发的关系

化学与新能源开发的关系
推动清洁能源普及
结语
光电化学反应是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光 催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清洁能源的实现提供强 有力的支持。通过光能转化为电能,化学材料在 新能源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未来光电池技术有 望广泛应用,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03
第3章 电化学反应
电解水制氢
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将 电能转化为氢气的重 要过程,可用于储能 和燃料电池等领域。 化学催化剂在电解水 制氢过程中可以降低 能耗和提高反应效率。 电化学反应的研究为 氢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了技术支持。
THANKS
研究方向
新型催化剂设计 纳米材料应用 高温超导材料研究 生物材料利用
挑战与机遇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既面临 挑战,也蕴藏着巨大机遇
应用前景
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将 改变未来能源格局
可持续发展
化学材料设计为新能源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 路
● 05
第5章 跨学科合作
化学与物理学的 交叉
化学和物理学在新能 源领域具有重要的交 叉作用,可以共同推 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通过化学和物理学的 相互协作,可以实现 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 突破。跨学科合作将 为新能源开发带来更 多可能性和发展机遇。
化学与新能源开发的关系
汇报人:大文豪
2024年X月
第1章 简介 第2章 光电化学反应 第3章 电化学反应 第4章 化学材料设计 第5章 跨学科合作 第6章 总结
目录
● 01
第1章 简介
化学与新能源开发的关系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在新能源开发领域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能源 转化过程,并且设计高效的能源转换系统。新能 源开发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化学在其中扮演连接 各学科的桥梁。

化学与能源发展

化学与能源发展

化学与能源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化学在能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能源开发和转化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论述化学在能源发展中的应用和贡献。

一、化学在传统能源开发中的应用1. 煤炭化学利用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传统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化学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油、气和化学品等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煤气化和煤液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和液体燃料,用于发电和交通运输领域。

2. 石油化工石油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化学在石油化工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炼油、裂化和催化等化学过程,可以提炼石油并生产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

此外,石油化工还可以生产各种化学品,如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等。

3. 核能利用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核能反应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化学原理和技术。

化学在核能领域中主要应用于核燃料的制备、辐射防护和核废物处理等方面。

通过化学技术,可以改善核燃料的燃烧性能,提高核能的利用效率。

二、化学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贡献1.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化学在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和制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学材料的研究和优化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化学还可以改进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提高产能和降低成本。

2. 风能发电风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化学在风能发电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化学材料的研发可以改善风能发电机的叶片材料和涂层,提高风能的利用效率。

此外,化学还可以研究和改进风能发电机的储能和输电技术,提高风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化学在生物质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如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用于发电和交通运输。

此外,化学还可以改进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工艺,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产品品质。

三、化学在能源储存和转化中的创新1.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常用的电池之一,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辑特约组稿专家简介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辑特约组稿专家简介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辑
特约组稿专家简介
卢宇源,博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项目研究员,《功能高分子学报》青年编委、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秘书长、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
选者、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执行主席之一、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东
北天元数学研究中心青年委员、长春市青少年科普宣讲团成员。

卢宇源长期从事高分子物理相关的基础性难题和国防应用研究;与合作者一起,首次建立了任意拓扑结构柔性高分子链特性黏度的普适性理论,创建了缠结高分子流体中分子链缠结的演化与分析方法,首次基于分子模拟发现了阶跃形变后的熔体破裂现象并揭示了其机理,阐明了准二维受限玻璃前驱体动力学关联长度呈现非单调性温度依赖关系的物理根源,提出了一种精准测量溶液中盐离子极化率的方法,克服了沿用近一个世纪的传统方法中由不正确线性假定而带来的测量弊端,获得了目前最精准、最全面的强电解质盐离子极化率的数值表。

上述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在Macromolecules、Soft Matter、J Chem Phys、PR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登记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各1项,作为“吉林省高分子动力学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项目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基础科研核科学挑战专题”项目各1项。

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邀请报告10余次,在中小学、科技馆等作科普邀请报告数次。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生活运转的基础,而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变化的学科,与能源密切相关。

化学在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化学与能源的关系、化学在能源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在能源转化和利用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学与能源的关系能源是指能够产生运动、发光和产热等形式的物质或者物理现象。

而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因此化学与能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能源的产生与化学反应密切相关。

许多能源的产生都与化学反应有关,例如化石燃料的燃烧、核能的裂变和聚变以及化学电池的放电等过程。

这些能源的产生都基于化学反应中产生的能量。

其次,能源的转化与化学变化息息相关。

在能源的转化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能量的转化。

例如太阳能光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燃料电池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等。

最后,能源的有效利用也需要借助化学的手段。

化学技术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例如通过催化剂的应用,可以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化学还可以研究和开发新型的节能材料和技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二、化学在能源生产中的应用化学在能源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而其生产和利用过程中都需要借助于化学技术。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燃料是化学反应的产物,其形成是数亿年来有机物质在地壳深处长时间作用下的结果。

在石油和天然气的提取和加工过程中,化学工艺被广泛应用。

例如,采用化学溶剂萃取可以提高原油中有价值组分的含量;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将天然气中的硫化氢转化为硫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化学还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其中的主要工作原理基于光生电化学反应。

化学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例如储能材料的研发和制备以及能量转化的催化剂设计等。

2024年化学与能源-(目录版)

2024年化学与能源-(目录版)

化学与能源-(目录版)化学与能源一、引言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转化密切相关。

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不仅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而且对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化学与能源的关系、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以及化学在新能源开发中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化学与能源的关系1.化学是能源转化的基础能源转化是指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等。

化学作为能源转化的基础,涉及到能源的储存、释放、传输和转换。

化学原理和技术在能源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催化剂、电池、燃料电池等。

2.化学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衡量能源使用过程中能量损失程度的指标。

化学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通过化学合成制备高效催化剂,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通过化学原理优化电池结构,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性能等。

3.化学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形式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化学在新能源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通过化学方法制备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三、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1.化石能源的化学利用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学在化石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通过化学方法制备高效催化剂,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通过化学合成制备新型燃料,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

2.化学在核能利用中的应用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化学在核能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通过化学方法处理核燃料,提高核燃料的利用率;通过化学方法处理核废水,降低核废水对环境的影响等。

3.化学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化学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具有广泛应用。

如通过化学方法制备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通过化学合成制备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源;通过化学方法优化风能、水能等能源的利用效率等。

化学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化学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化学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能源问题日益凸显。

而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挑战。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转化的学科,可以在能源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化学领域出发,探讨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

一、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能量转化效率、低污染等特点。

通过将燃料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和水,实现能源的利用。

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应用于汽车、家庭电力供应等领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催化剂的应用催化剂是一种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在能源利用方面有广泛应用。

通过引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催化剂的应用可以使原本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就能够发生,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三、能源回收利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废物往往含有一定的能量,通过适当的处理,可以将废物中的能量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提取出其中的有用物质和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废弃物焚烧也可以通过能量回收设备将废弃物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或热能,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四、新材料的研发化学科学在材料研究方面的进展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通过设计合成具备特殊性能的新材料,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转化与存储。

例如,太阳能电池中采用的光电转换材料,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正极材料能够高效储存电能等。

五、绿色化学技术绿色化学技术是一种注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化学技术。

通过改进化学反应过程,减少有害废物的产生,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例如,利用催化剂、低能耗的反应条件等,实现对有机溶剂的替代,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

六、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在能源利用方面,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也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等技术手段,对能源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使能源的利用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2021国际能源化学与工程大会手册

2021国际能源化学与工程大会手册

2021国际能源化学与工程大会手册1.这次大会的主题是“能源化学与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The theme of this conference is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ergy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2.大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报告。

The conference will invite well-known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o give keynote speeches.3.会议期间将举办多个分论坛,涵盖能源材料、能源转化、能源存储等研究领域。

During the conference, multiple sub-forums will be held, covering research areas such as energy materials, energy conversion, and energy storage.4.与会者可以在会场内外交流学术观点,扩大学术交流。

Participants can exchange academic view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venue to promote academic communication.5.大会将举办展览,展示最新的能源化学与工程领域的科研成果。

The conference will host an exhibition to showcase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energy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6.会议期间安排了专门的座谈会,让参会人员就行业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Special forums are arranged during the conference toallow participants to have in-depth discussions on industryhot topics.7.本次大会旨在促进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娄帅锋:风劲帆满海天阔 骞翮远翥更从容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娄帅锋:风劲帆满海天阔 骞翮远翥更从容

2021年 第 9 期 》中国高新科技 15
f d 新中国丨 INNOVATING CHINA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重要的研宄工作,深入研宄了 固态电池的电解质界面与正极颗粒中的离子传输行为,并阐 明导致固态电池衰减的主要因素。该论文通过同步辐射成像 技术证明固态电池的固-固离子迁移动力学不仅受到物理界 面接触的影响,而且还与多晶颗粒内部的局域环境密切相关。 一旦二次粒子的内部局部环境在循环中被破坏,它就会触发 电荷从均质到异质的分布,并导致容量快速衰减。该工作强 调了多晶颗粒内部局域环境对于固态电池中电化学反应的重 要性,并为界面离子传输的潜在机理提供了见解。
一直以来,娄帅锋都听从心的指引:做最好的科研,报 答祖国的培养。为此,他披着星光、踏着晨露,他将所有的 心思都放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就是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让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走出国门,达到国 际水平,为 实 现 “创新强国梦”贡献力量。这是他的情之所 系,也是行之所求。
16 ♦ 中 国 高 新 科 技 2021年 第 9 期
结 合 两 种 电 池 体 系 的 X A N E S 谱 分 析 ,娄帅锋和团队模 拟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中活性颗粒的界面状态,建立了固态 电池中颗粒/ 界面的模型,模拟颗粒尺度的应力分布。结果 显示,固态电池正极颗粒中的拉伸和挤压应力分布较为不均 匀,局部的应力过大极易导致晶粒间的接触中断。确认这与 一次晶粒间的局域各向异性的膨胀/ 收缩有关,不均匀的荷 电态分布和各向异的应力累积,揭示出颗粒内部沿晶界产生 裂缝的本质原因。
固态电池中电极颗粒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非共形界面和 不完整接触,导致电池内部的界面离子传输动力学缓慢。但 是实际上,但由于化学势的作用,固态电池仍可能表现出均 匀的锂离子传输,以实现离子-电子平衡。然而,一旦二次 粒子内部的局部环境在循环过程中被破坏,就会触发电荷分 布从均匀到非均匀,并导致容量的快速衰减。由正极材料的 单颗粒同步辐射成像发现,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表现出不同 的离子扩散行为。不同于液态电池中正极颗粒呈现由外逐渐 向 内 的 “核壳”的扩散行为,固态电池的内部离子扩散显示 出明显的各向异性。

新疆大学化学与化工学科简介

新疆大学化学与化工学科简介

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 人,中国囊年女科喾
划”新疆项目3 人,N s F c 一 新疆联合基金地方优秀青年人椭 茸
“ 青年千人计
国五- 二 . 巾帼标兵1 人i 教 育部
跨 世纪/ 新世纪优 秀人才培 养计划资助5 人 ,自治区专家顾问 团专家 1 人 ,自治 区教学名师 2 人, 自治 区 “ 天山学者 ”4 人。近 五年 ,承担 了包括国家科技 支撑计划在 内的省部 级以上科研项 目3 5 0 余项 , 研 究经费达8 0 0 0 余万元 。获省部级科技奖 1 6 项 ,发表 的学术论文被S G I 收录6 0 0 余 篇' 申请 国家 发明
专利1 1 8 件,授权专利6 0 件,其 中有4 件专利已获得实施和转让,创造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 ,化学与化工学科已成为新疆及西部地区化学、化学工程领域高级专门
人 才的重要 培养基地 ,解决 产业发展 中科学问题和 关键技术 的重要研究基地 , 自治区高 、精 、尖 分 析仪 器配套较全和较 具影 响力的分析检测 、鉴定 中心 ,与内地及 中亚 国家科学研究交 流和合作的示
冀 一 Βιβλιοθήκη 范 中心 。 ’ 、
新疆大学化学与化工学科简介
新疆大学化学与化工学科由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研究所和理化测试中心三个单位共同建
设 。依托 这两个学 科 ,目前建 成 了 “ 化学”和 “ 化学工程 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及 硕士学位授
予点、化工机械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 化学"和 “ 化学工程与撼术”2 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 研流动站。现有6 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被列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每 学

凝聚青年科技人才 唱响科技报国的青春强音

凝聚青年科技人才 唱响科技报国的青春强音

凝聚青年科技人才唱响科技报国的青春强音作者:全国青联秘书处来源:《中华儿女》2024年第08期今年3月,“青年科学家百城行”·走进国家能源集团活动举行。

图为青年科学家谈“新质生产力”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近年来,全国青联、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简称“中青科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组织动员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打造“青科奖”、“青科创”、“青科赛”、“青科普”品牌工作体系,引领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与党同心、向“新”而行,构建形成了“组织体系基本完善、项目品牌总体成型、阵地依托支撑有力、人才效应更加彰显”的共青团青年科技工作格局。

自2023年以来,全国青联、中青科协牵动各级青联、青科协开展“青年科学家百城行”、“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等活动2600余场,带动青年科技工作者8万余人,线上线下覆盖内地及港澳、华裔青少年共约620余万人,累计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0余项,多渠道举荐各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600余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广泛汇聚起青年科技力量。

今年4月18日,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全国“青马工程”)首期科技班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由全国青联、中青科协等组织渠道推荐的5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齐聚上海,开始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

全国“青马工程”首期科技班是由共青团中央组织部、统战部联合实施,培养周期为一年,旨在培养一批紧跟党走、勇挑重担的青年科技骨干。

培训期间,多位两院院士、知名专家等组成“授课天团”,面向学员开讲。

学员们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主题深入研讨,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青马班学员、中青科协理事、航天工业集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隋少春表示,“这些天的理论学习和交流研讨帮助我进一步打开了科研思路,也让我更加坚定科技报国的信心。

化学与新能源材料的合作

化学与新能源材料的合作

化学与新能源材料的合作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

在这个领域中,化学作为一门关键的学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与新能源材料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够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还能够满足能源需求并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探讨化学与新能源材料之间的合作,并分析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一、新能源材料在化学领域的应用新能源材料是指能够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物质,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以及储能设备等。

这些材料主要由化学材料构成,例如半导体、催化剂等。

化学在新能源材料的研究、合成和改进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主要由光敏材料构成,其中包括了一些化学合成的有机聚合物。

化学材料在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氢气或其他可燃气体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电能的设备。

燃料电池中的关键组件是催化剂,它促进燃料和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

化学家们通过合成新的催化剂材料,不断改进燃料电池的性能和效率。

3. 储能材料: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储能材料成为了解决能源波动和能源供应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化学合成出了许多用于储能的材料,如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这些材料的研究和改进,提高了储能设备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二、化学与新能源材料合作的意义与影响化学与新能源材料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

1. 推动新能源技术发展:新能源材料的研发需要化学家们提供合成新材料、改进制备工艺等方面的支持。

化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手段和工具,可以帮助新能源材料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反应机理,从而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化学可以通过改进电池材料的研究,提高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此外,化学还可以提供新的材料用于储能设备,提高其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化学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化学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化学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化学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化学作为一门探索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学科,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力。

本文将探讨化学与新能源技术的关系以及其在可再生能源、能源转化和储存方面的应用。

一、化学与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自我更新并且在人类时间尺度上需要不断再生的能源形式,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化学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1.1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光辐射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其中,化学合成材料的研发和制备是实现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关键。

例如,通过合成具有高电导性和光吸收性的材料,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转换率。

1.2 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指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质沼气等。

化学技术在生物质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利用催化剂加速生物质燃烧过程、通过化学反应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等。

二、化学与能源转化能源转化是指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化学在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2.1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通过化学反应将燃料和氧气转化为水和电能,燃料电池能够实现高效率能源转化。

燃料电池的研发需要合成高效电催化剂、优化电解质材料等,化学技术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2.2 可再生能源转化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可储存和利用的能源形式是能源转化的关键环节。

化学技术可以利用电解反应、光化学反应等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能、液体燃料等便于储存和利用的能源。

三、化学与能源储存能源储存是指将能源暂时保留并随时供给需要的过程,化学在能源储存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3.1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储能装置,利用化学反应将锂离子通过电解质在正负极之间往复转移,实现电能的储存与释放。

在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中,化学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是关键环节。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在新能源材料制备中的异同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在新能源材料制备中的异同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在新能源材料制备中的异同随着全球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和制备变得尤为重要。

其中,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在新能源材料制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在新能源材料制备中的异同。

一、定义与目标化学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致力于将化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运用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原理,设计和操作化学过程,以实现材料的制备和化学产品的生产。

而化学工艺则是指将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步骤。

在新能源材料制备中,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定义与目标基本相同,即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变换的原理,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来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新能源材料。

因此,它们在定义和目标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二、关键技术1. 反应与合成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中最为核心的技术环节是反应与合成。

化学工艺侧重于具体的反应条件和反应器的设计,以实现高效的反应过程和产品的合成。

而化学工程则更关注于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和反应机制的探索,以优化反应条件并提高反应性能。

在新能源材料制备中,无论是化学工程还是化学工艺,都需要重点考虑反应的选择和优化,以保证新能源材料的质量和产量。

例如,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制备中,化学工程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硅材料,优化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子传导性能,以提高电池的效率。

而化学工艺则负责调控温度、流体运动和反应条件,确保反应过程的高效和可控。

2. 材料性能调控在新能源材料的制备中,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还需要关注材料性能的调控。

化学工艺通过改变原料的比例、溶剂的选择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来调控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而化学工程则通过研究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优化反应过程和操作条件,以控制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实现所需的材料性能。

3. 工艺流程设计在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中,工艺流程的设计非常重要。

化学工艺侧重于优化反应条件和加工步骤,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和安全。

而化学工程则更关注整个生产过程的流程优化和能源消耗的降低。

化学与新能源

化学与新能源

化学与新能源化学与新能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能源逐渐被开采完毕,亟需寻找新的能源来源。

而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学科,对于新能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化学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太阳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能源资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就是通过化学材料完成。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手段。

太阳能电池通常是用具有光电性质的材料制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材料释放带负电荷的电子,从而产生电流。

这些光电材料通常是特定合金或半导体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光电材料的性质和结构的研究,不断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另外,化学在新能源领域的另一重要应用就是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各种燃料,如氢气、甲醇等,并且具有高效率和低碳排放的特点。

化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通过不断研发新的催化剂和电解质材料,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推动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此外,化学还在新能源领域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比如,储能技术。

新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而储能技术可以将这些能源转化为稳定可靠的电能。

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和热化学储能。

电化学储能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如利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储能。

热化学储能则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热能并储存起来,如利用高温热能储存系统储存太阳能和风能。

化学与新能源的结合还表现在对能源转化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化学合成技术可以帮助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化学也可以通过催化剂的应用,促进化石燃料的转化为清洁能源,如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

总的来说,化学是新能源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材料、反应和能源转化机理的研究,化学可以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能源与材料化学

能源与材料化学

物理化学学报Acta Phys. -Chim. Sin. 2021,37 (11), 2101035 (1 of 3)[Preface] doi:10.3866/PKU.WHXB202101035 能源与材料化学吴凯1,张国俊2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 1008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北京 100085Energy and Materials ChemistryKai Wu 1, Guojun Zhang 2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2 Department of Chemical Science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85, China.Emails:*************.cn;****************.cn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1, 2021.能源与材料化学关乎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文明进步。

材料化学是推动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而能源化学则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动力来源。

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合成出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的材料。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材料的成份和结构一俟确定,该体系的薛定谔方程求解就给出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这些基本性质无外乎热、光、电、磁等诸多方面。

限于材料成份与结构的复杂性,人们对于材料控制合成背后的基本科学原理认识依然有限,而在原子和分子层次上揭示这些材料的成份-结构-性能关系则面临着巨大挑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于2019年12月在广州组织了“第一届能源化学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研讨会”。

会后,我们酝酿在《物理化学学报》上出版一期“能源与材料化学专刊”。

能源化学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能源化学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能源化学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第一章:前言在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是众所周知的热点话题。

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对于创新能源技术和材料具有迫切需求。

能源化学是一门应用化学,它致力于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解决能源问题。

本文将介绍能源化学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以及它们的应用。

第二章:新材料1.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效、轻便的蓄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在于开发更好的正负极材料。

目前,已经有一些新的材料被提出来,例如氧化硫化钛、氧化钛硫化铁、氧化钛硫化锰等,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储能密度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

2.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利用氢气或其他可再生燃料作为能源,将其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燃料电池具有高效、清洁、静音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与之对应的新材料是催化剂,它们能够促进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提高电池性能。

目前,燃料电池催化剂主要采用铂、钯、铁等贵金属制备,但是这些材料成本高、供应不稳定,因此需要开发更好的替代材料。

3.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利用太阳光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硅晶体电池,但是它们成本较高、体积较大、制备过程不环保。

因此,需要研发更好的材料来替代。

目前,已经有一些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被提出来,例如有机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它们具有制备简单、低成本等优点。

第三章:新技术1. CO2捕集技术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它是一种温室气体,对于全球变暖产生了重要作用。

因此,需要研发更好的技术来捕集和利用二氧化碳。

目前,CO2捕集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能够将二氧化碳从燃气中分离出来,用于化学反应或储存。

在CO2捕集技术上,新材料是吸附剂,它们能够选择性地吸附二氧化碳,并在适当条件下释放出来。

2.储能技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能源储存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能量密度高、储能效率高、循环寿命长的储能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能源化学与工程

能源化学与工程

能源化学与工程能源化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能源转化和利用的学科,它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等。

在当今世界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能源化学与工程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能源化学与工程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传统能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而新能源则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等。

能源化学与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将能源转化为可用的形式,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在能源化学与工程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合成新材料、设计新催化剂、开发新反应等。

通过合成新材料,可以提高能源的转化效率和储存能力。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合成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材料,提高太阳能的转化效率。

同时,还可以设计新的催化剂,用于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降低能量消耗,提高能源转化的效率。

能源化学与工程的研究还可以用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能源化学与工程的研究也要考虑如何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通过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降低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开发新的污染治理技术,用于处理和净化废水、废气等。

能源化学与工程的研究还可以应用于能源储存和转换技术的开发。

能源储存是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对于新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是间断性的,需要进行储存以满足能源需求。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高效、可靠的能源储存技术,例如电池、超级电容器和氢能源等。

此外,能源转换技术也是能源化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从而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

能源化学与工程的研究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能源转化和利用的新技术,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能源化学与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能源化学与工程

能源化学与工程

能源化学与工程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而能源化学与工程则是能源领域中的重要学科。

它通过研究能源的产生、转化和利用,为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能源化学和能源工程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能源化学的研究与应用能源化学是研究能源转化和储存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的是能量的转换过程和能量储存材料的研发。

在能源化学领域中,研究人员通过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来提高能源的转化效率和储存密度。

在能源转化方面,能源化学研究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燃烧、电化学反应和光催化反应等。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研究人员能够开发出高效的能源转化系统,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催化剂等。

这些系统可以将能源转化为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能源化学还关注能源的储存问题。

传统的能源储存方式如化石燃料和电池存在着能量密度低、污染环境和资源有限等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型的能源储存材料和技术。

例如,利用化学反应储存能量的化学能量储存系统,以及利用电化学反应储存能量的超级电容器和氢能储存技术等。

这些新型储能技术可以提高能源的储存密度和可再生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能源工程的研究与应用能源工程是研究能源的生产、转化和利用工艺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将能源转化为有用的形式,并将其应用于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

能源工程的研究内容包括能源系统分析、能源转化技术和能源利用工艺等。

能源系统分析是能源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通过对能源系统的建模和分析,评估能源的供需平衡和能源利用效率。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能源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能源转化技术是能源工程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它涉及到能源的转换和转移过程,如燃烧、发电和储能等。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和创新能源转化技术,可以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减少能源损失。

例如,采用高效的发电设备和能源转换装置,可以将能源转化为电能或其他有用的能量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册(能源楼会议中心)
特邀大会报告 特邀大会报告
领导致辞 青促会分会工作报告
主持人:张洪章
主持人:李先锋
基础与应用相互促进的几个例子
刘中民 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人工光合成之电荷分离研究的前沿和挑战
李灿 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合影
欢迎晚宴 (化物所山上食堂二楼) 青促会化学材料分会理事会扩大会议 (生物楼报告厅)
Session 2. 主持人:杨维冉、徐忠宁
青年邀请报告
刘晓艳
负载型金原子团簇催化芳香硝基化合
(I3)
(大连化物所)
物选择加氢制相应芳胺的研究
分会报告 (B6)
尚露 (理化所)
SiO2 封装保护法制备单分散掺杂型碳 基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
分会报告
黄远标
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材料应用于能
(B7)
(福建物构所)
源的研究
分会报告 (B8)
黄卫 (大化所)
离子迁移谱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分会报告
陈俊
基于温敏聚合物构筑的复合材料:从
(B9)
(高能物理所)
肿瘤治疗到心肌修复
分会报告
郑默
基于化学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B10)
(过程所)
MD)探索纤维素热解的反应机理
12:05-13:30
午餐(化物所山上食堂)
10:30-10:55 10:55-11:10 11:10-11:25 11:25-11:40 11:40-11:55 11:55-12:40
5 月 4 日(分会场 1--化工楼礼堂)
Session 1. 主持人:汪国雄、魏玮
报告人
报告题目
分会邀请报告 (K6)
刘彬 (新加坡南洋理工
大学)
Improving Electron Transport in Nanostructured TiO2 Electrode
召集人:毛朝梁 秘书:王二东
8:30-8:55 8:55-9:10 9:10-9:25 9:25-9:40 9:40-9:55 9:55-10:10 10:10-10:30
10:30-10:50 10:50-11:05 11:05-11:20 11:20-11:35 11:35-11:50 11:50-12:05 12:05-13:30
(B3)
(金属研究所)

分会报告 (B4)
王磊 (宁波材料所)
分子筛催化的 5-羟甲基糠醛系列衍生 物的合成研究
分会报告
徐忠宁
煤制乙二醇中 CO 高效酯化的纳米催
(B5)
(福建物构所)
化技术及应用
10:10-10:30
茶歇
10:30-10:50 10:50-11:05 11:05-11:20 11:20-11:35 11:35-11:50 11:50-12:05
(B21)
(大连化物所)
料及过程分析中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会报告 (B22)
李亮 苏州大学
Applications of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in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Devices
晚宴(国航酒店 4 楼)
8:30-8:55
8:55-9:10 9:10-9:25 9:25-9:40 9:40-9:55 9:55-10:10 10:10-10:30
16:25-16:45
16:45-17:00
17:00-17:15 17:15-17:30 17:45-18:40
分会报告 (A34)
分会报告 (A35)
分会报告 (A36)
分会报告 (A37)
张骁骅 (苏州纳米所)
艾可龙 (长春应化所)
刘争晖 (苏州纳米所)
黄海瑛 (长春应化所)
纳米碳组装结构的界面力学研究
分会报告 (B14)
分会报告 (B15)
李刚 (广州能源所)
姜兴兴 (理化所)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Permeability with Methane Hydrate in Quartz Sands
硼酸盐反常力学和 热学性质的探索与研究
茶歇
Session 4. 主持人:张洪章、苏方远
分会邀请报告
聂尧
基于结构的对映选择性醇脱氢酶的理
(K5) 分会报告
(B16)
(江南大学) 吉利
(兰州化物所)
性设计 石墨烯:有潜力的空间润滑材料
分会报告 (B17)
分会报告 (B18)
分会报告 (B19)
郎林 (广州能源所)
田新龙 (华中科技大学)
倪传法 (上海有机所)
分会报告 (A33)
Session 3. 主持人:刘晓艳
杨洪斌 (新加坡南洋理工
大学)
掺杂石墨烯材料氧还原(ORR)和氧 氧化(OER)活性位点研究
杨凯 (上海硅酸盐研究
所)
等离子体喷涂氧化物陶瓷涂层及高 PV 值磨损服役性能研究
15:05-15:20 15:20-15:35 15:35-15:50 15:50-16:05 16:05-16:25
中高温相变储热材料研究
金属富勒烯的结构与顺磁性质 纳米材料生长制备及物性测量的虚拟
过程工程 有机半导体晶相调控及其电学行为
晚宴(国航酒店 4 楼)
5 月 3 日(分会场 2—生物楼报告厅)
8:30-8:55 8:55-9:10 9:10-9:25 9:25-9:40 9:40-9:55 9:55-10:10
高 CO2 选择性分子筛膜的构建与微结 构调控
低铂核壳结构氧还原催化剂
有机氟化学中的独特氟效应
分会报告 (B20)
分会报告
戴辉雄 (上海药物所)
花磊
Cu-Mediated Late-Stage Functionalization of
Heterocycle-Containing Molecules 基于光电离的在线检测质谱技术在材
分会邀请报告 (K2)
李斌 (美国西北太平洋
国家实验室)
Low-cost aqueous flow batteries for grid applications
分会报告 (A16)
孔芳 (福建物构所)
基于异价取代设计合成新型亚硒(碲) 酸盐类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及其构效
关系研究
分会报告 (A17)
杜嬛 (过程所)
Molecular-scale Hydrophilicity at
分会报告 (A19)
分会报告 (A20)
分会报告 (A21)
分会报告 (A22)
分会报告 (A23)
逄淑平 (青岛能源所)
叶锋 (过程所)
王太山 (化学所)
侯超峰 (过程所)
甄永刚 (化学所)
Room Temperature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成分调控
13:30-13:55 13:55-14:00 14:10-14:25 14:25-14:40
Session 3. 主持人:李先锋
分会邀请报告 (K4)
王伟 (美国西北太平洋
国家实验室)
Materials and Chemistry of Redox Flow Batteries
分会报告 (B11)
分会报告 (A13)
分会报告 (A14)
分会报告 (A15)
朱浩淼 (福建物构所)
刘永升 (福建物构所)
李琳琳 (北京纳米能源与
系统研究所)
高效窄带发射红光材料 稀土无机纳米发光材料发光物理及其
应用研究
Nanoenergy and Biomedicine
茶歇
Session 4. 主持人:杨铁莹、李琳琳
Preparation of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from 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for high performance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分会报告 (A18)
王春雷 (上海应物所)
Ordered Water Monolayer That Does Not Completely Wet Water and
14:20-14:35 14:35-14:50 14:50-15:05 15:05-15:30
15:30-15:55 15:55-16:10
16:10-16:25
16:25-16:40 16:40-16:55 16:55-17:10 17:10-17:25 17:25-17:40 17:40-17:55 18:00-20:00
分会报告 (A2)
王晓辉
快充性能优异的[100]取向 LiFePO4 超
(金属研究所)
薄纳米片
分会报告 (A3)
姚霞银 (宁波材料所)
基于硫化物的全固态锂电池
分会报告 (A4)
分会报告 (A5)
王凯 (电工研究所)
罗朝华 (宁波材料所)
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
Yb3+/Y3+掺杂对 GGAG 陶瓷微观结构 以及闪烁性能的影响
苏方远
超级电容器电极/电解液界面调控:从
(山西煤化所)
理论到应用
分会报告 (B12)
田野 (理化所)
一维棒状病毒的自组装
分会报告 (B13)
黄延强 (大连化物所)
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
14:40-14:55 14:55-15:10 15:10-15:30
15:30-15:55 15:55-16:10 16:10-16:25 16:25-16:40 16:40-16:55 16:55-17:10 17:10-17:25 17:25-17:40 18:00-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