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十章公共关系传播

合集下载

公共关系传播讲义课件

公共关系传播讲义课件

新媒体的崛起
随着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公共关系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互动性增强
新媒体时代,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 是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公共关系传播的 互动性大大增强。
多元化的传播形式
新媒体时代,公共关系传播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传 统的新闻媒体,而是包括了图片、视频、直播等 多种形式。
公共关系传播的作用和意义01 Nhomakorabea02
03
04
05
公共关系传播在组织经 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 用和意义
建立良好关系:通过公 共关系传播,组织可以 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 ,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 美誉度。
增强组织形象:通过公 共关系传播,组织可以 向公众传递组织的理念 、宗旨和目标等信息, 增强公众对组织的形象 认知。
1. 杜邦“特富龙”事件
杜邦公司在面临“特富龙”事件时,采取了一系列危机 公关措施,包括收回产品、赔偿消费者损失、公开道歉 等,最终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2. 丰田“脚踏门”事件
丰田公司在面临“脚踏门”事件时,采取了同样的危机 公关措施,包括收回问题车辆、赔偿消费者损失、公开 道歉等,最终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THANKS
感谢观看
漫画
通过绘制漫画来表达幽默 、讽刺或批评,具有幽默 性和讽刺性。
视频传播
电视广告
通过电视广告来宣传产品或服务 ,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网络视频
通过上传视频到网络上来进行传 播,具有互动性和可分享性。
手机视频
通过拍摄手机视频来记录事件或 场景,具有实时性和可编辑性。
社交媒体传播
微博
通过发布微博来分享个人生活 和观点,具有即时性和广泛性

公共关系学之公共关系传播(PPT 39页)

公共关系学之公共关系传播(PPT 39页)

总结
公共关系 传播
传播的 基本原理
公共关系 传播媒介
创造有效公 关传播条件
媒介计划 与发布
传播的含义 和特点
传播的
人际
构成要素 传播媒介
群体
最佳
传播媒介 传播者条件
良好的 知晓层次 信息条件 的传播
态度层次 的传播
传播 过程模式
传播的
大众
基本方式 传播媒介
网络
传播
传播媒介 对象分析
重视
行为层次
传播环境 的传播
一、知晓层次的传播 知晓层次的传播是公共关系中最浅层次的传播活
动,其主要对象是组织的潜在公众和一部分有可 能与组织发生联系的非公众 知晓层次的传播的具体形式 • 提供新闻稿件 • 发布新闻消息 • 拍摄记录片、电视片等
二、态度层次的传播
态度层次的传播是公共关系传播的中间层次,主 要对象是知晓公众
实性产生破坏的一种信号 共同经验范围: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共同经验
反馈:受传者的反应
环境:是影响传播的外在构成要素,包括政治环 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环境、 区域环境等
三、传播的模式 拉斯韦尔和香农-韦弗的直线模式
• 拉斯韦尔程式 •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施拉姆的循环互动模式
态度:是人对特定对象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比 较持久的内在心理
态度层次传播的相关理论 • 枪弹论 • 两面宣传论 • 逐级传播论 • 传播技巧论
三、行为层次的传播
行为层次的传播是公共关系传播的最高层次,它 的对象主要是行为公众
做好行为层次的传播需要注意: • 传播的信息必须提出明确的目标 • 在传播中要提供方便公众采取行动的信息

公共关系传播PPT

公共关系传播PPT
非语言传播媒介是指以人的动作、表情、服饰等伴随语言为信 息载体的传播媒介。在公共关系传播中,非语言媒介是一种广泛运 用的沟通方式,通常情况下用来表现情感,加强或减弱语言传播的 效果。
非语言传播媒介分为: (1)有声非语言传播媒介——说话时的重读、语调、笑声和 掌声。 (2)无声非语言传播媒介——体态语言和情态语言。
她为什么 会成功?
第二节 公共关系传播的规律
一、公共关系传播的规律
(三)客观超脱律 在公共关系传播中,据研究表明:越是没有明显目 的和倾向地宣传某一观点、事实,组织的影响力越高, 传播效果越好;如果组织明显地宣扬某一观点、事实时, 影响力反而降低。越是宣扬与组织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的问题,组织的影响力就会降低;相反,如果宣扬与组 织自身利益无关的问题,影响力反而提高。根据这一现 象,在公共关系传播时,我们要做到一要客观、二要超 脱,即遵循客观超脱律实行有效传播。
2.人际传播。指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这种 传播,双方参与度高,传播符号多样、手段丰富,信息反馈灵 便,感情色彩强烈,但是,这种传播范围小、速度慢。
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原理
三、公共关系传播的类型
3.大众传播。指职业的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信息大量 的复制传递给分散的大众的传播方式。 优点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传播面;由于职业新 闻工作者作为“把关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过滤性”,所 以传播的信息权威性大,说服力强;个人情感因素介入较少, 有高度的公开性。 缺点是:信息反馈缓慢、零散,评价传播效果的工作量较大。 鉴于大众传播量大面广,影响力强,对迅速建立组织形象,扩 大组织的知名度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公共关系传播的主要手 段。
故事二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男子的声音,说给我寄了一点保险 品种的资料,问我看了没有?还说什么时候见面谈谈(如果有好的医 疗保险的话我可能会买一点)。于是在一个晚上他到我家里来了(是 一个瘸子),我在叫他介绍保险的具体内容时,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家里一个人遇到了车祸,于是他就匆匆地走了。又过了几天,在上午 十点半时他打电话来了,说跟我谈保险的事,我说我要烧饭了没时间。 又过了几天,又在一个上午十点半左右又打电话来说要谈保险的事, 我说中午了要烧饭没空,他说不用花多少时间的,我把协议也带来了, 签一下很快的,我心里马上很不高兴,对他说,我现在还不想买保险。 从此他就不再来了。

公共关系传播PPT培训课件

公共关系传播PPT培训课件

借助与公众的互动和反馈,组织可以更好 地了解市场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 略。
双向对称模型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1. 提高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信和互动,增强组织形象。
2. 及时获取公众反馈,优化组织的决策和行动。
双向对称模型的优势与局限性
• 促进组织内外部信息的对称传递,提高组织的透明度。
双向对称模型的优势与局限性
政府机构
与政府机构建立良好关系,获 得政策支持和项目合作机会。
社会公众
面向社会公众,树立企业良好 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力。
传播效果评估
媒体曝光度
统计新闻报道、专访等媒体曝光次数, 评估传播效果。
网站流量
分析网站访问量、用户停留时间等数 据,了解受众关注度。
社交媒体互动
统计社交媒体上的转发、评论和点赞 数量,评估内容影响力。
数据分析和监测
AI可以对公关传播效果进 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为决策提供支持。
公共关系传播行业的未来趋势与展望
整合营销传播
公关与广告、促销等其他营销手段的 结合,实现协同效应。
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与本土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公关传播将更 加注重本土化战略,满足不同地区受 众需求。
公关传播将更加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和 可持续发展,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公共关系的特点
公共关系具有双向对称模型的特 征,强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 沟通、双向对称和双向作用。
公共关系传播的重要性
建立和维护组织形象
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组织可以向公众传递自己的价值观、 理念和优势,树立和维护良好的形象。
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公共关系传播是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联系、传递信息、增进理解和 信任的重要途径。

公共关系传播概述(ppt38张)

公共关系传播概述(ppt38张)

案例:日本电通乔迁之喜
日本电通公司乔迁之喜
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公司,在其成立66周 年的日子,从银座搬家到筑地,为了利用此良机,宣 传公司的宗旨、理念,扩大公司的影响,他们做了精 心安排:1966年7月1日清晨,在总经理的率领下, 2000多名员工举者“谢谢银座各界人士的照顾”、 “欢迎筑地各界人士多多赐教”等标语和旗帜,浩浩 荡荡由银座旧址迁往筑地新厦,沿途工商界人士目睹 了这一壮观场面,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纷纷赶往现场 直播和报导了公司的周年庆典和乔迁之喜合二为一的 大型活动,人们纷纷赞叹“了不起,到底是电通公司, 搬迁都成了新闻报道的最佳题材……”
群体传播的特点
群体人数不多,成员间可相对自由地直接传播沟 通 群体内部可作多向性的直接传播 沟通容易受到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制约
4.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 组织和成员、组织与环境之间的沟通交流。 组织和成员之间的传播包括: 职能传播:一般为下行和上行的垂直传播 非职能传播:一般为平行的横向传播 组织与环境之间的沟通交流就是组织与外部 公众间的沟通交流。 (1)业务来往关系 (2)与权力制约部门的关系 (3)各种非业务性的社会关系 (如媒介关系、名流关系)
形式:叫卖,旗帜等
朴素,欺骗性少
形式简单 至今沿用
近代传播手段
以报纸广告的出现为标志 广告形象突出 传播面广 清同治元年(1862年)上海第 信息详细
一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问 世,开创利用报纸刊登广告之 先河。同治四年(1865年) 《新闻报》创刊,广告版面占 报幅70%。随着上海商业不断 发展,广告载体范围更广,手 段更多,从报纸广告发展到杂 志广告、路牌广告。
(1)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 (2)大批复制的传播内容 (3)众多的传播对象

公共关系的传播(ppt 48张)

公共关系的传播(ppt 48张)

传播与“communication”词义比较 :
传达 传染


交通


通信


传播
Communication


传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念的演变
1976年美国学者丹斯列举了126种之多,主要 代表性观点: 共享说:着眼于传播的内容信息的共享。 “影响说”或“劝服说”:传播看成是传播者有 意识地影响他人的劝服行为或过程。 互动说:传播是发生在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交 流活动,传播必然使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过程说:传播被描述为信息的“传递”行为或过 程



公共关系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信息的传播,二是情感的传播。 信息的传播是公共关系传播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 一方面,要广泛收集公众的信息、社会环境的信息,在对 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及时向组织的决策层汇报,为组织 做出决定、制定计划提供信息来源,这样才能保证做出的 决策能投公众之所好,应公众之所需。 另一方面,组织要在公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印象,获得广泛 的合作与支持,又必须积极宣传自己,传递有关本组织的 新情况、新政策、新产品、新行动,多从正面传播有利于 组织的信息。 情感是人类共有的东西,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在组织与 内外公众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是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内容。
语源考察
“传播”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传播”相近的词有“传” 、“播”、“布”、“流”、“宣”、“扬”等。通常 ,“传”是纵横地传播,“播”是广泛地传播,“布” 是伸展地传播,“流”是连续地传播,“宣”是庄重地传 播,“扬”是宏大地传播(黄金贵,1994)。 《墨子· 所染》:“此王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 传于后世。”——纵向传播; 《礼记· 祭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 不仁也。”——横向传播。 《国语· 晋语三》:“夫人美于中,必播于外”。《文 心雕龙· 檄移》:“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 ” ——广泛地宣传和散布 “传”与“播”合成为“传播”一词,大约最早见于 《北史· 突厥传》一书:“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含

公共关系传播PPT

公共关系传播PPT

第二节 公共关系传播的规律
一、公共关系传播的规律
(一)双向沟通律
在公共关系传播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既有传递,又有反馈,
互相理解,互相影响,互相适应,从而建立和谐的关系。这就是双向沟通 律。这一规律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沟通双方互为角色;传播沟通的 双方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传播过程由传递阶段和反馈阶段两个 基本阶段组成。
传播的概念—传播的要素
反馈
信源
传播信息的载体和工具,包括人 体媒介、实物媒介与符号媒介
信宿
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动地 位一端的组织或个人 反映传播者的意图,包括指导性信 息、维持性信息和刺激性信息等
传播的对象
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原理
三、公共关系传播的类型
1.人内传播。又称自传,指传播双方为一体的信息交流沟通方 式, 人通过自传,可使人在受到外界的各种冲击时,达到自我 的心理调节,导致成功和谐的对外传播沟通。人内传播是人类 一切传播行为的基础。
她为什么 会成功?
第二节 公共关系传播的规律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公共关系传播的规律
(三)客观超脱律 在公共关系传播中,据研究表明:越是没有明显目 的和倾向地宣传某一观点、事实,组织的影响力越高, 传播效果越好;如果组织明显地宣扬某一观点、事实时, 影响力反而降低。越是宣扬与组织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的问题,组织的影响力就会降低;相反,如果宣扬与组 织自身利益无关的问题,影响力反而提高。根据这一现 象,在公共关系传播时,我们要做到一要客观、二要超 脱,即遵循客观超脱律实行有效传播。
故事二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男子的声音,说给我寄了一点保险 品种的资料,问我看了没有?还说什么时候见面谈谈(如果有好的医 疗保险的话我可能会买一点)。于是在一个晚上他到我家里来了(是 一个瘸子),我在叫他介绍保险的具体内容时,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家里一个人遇到了车祸,于是他就匆匆地走了。又过了几天,在上午 十点半时他打电话来了,说跟我谈保险的事,我说我要烧饭了没时间。 又过了几天,又在一个上午十点半左右又打电话来说要谈保险的事, 我说中午了要烧饭没空,他说不用花多少时间的,我把协议也带来了, 签一下很快的,我心里马上很不高兴,对他说,我现在还不想买保险。 从此他就不再来了。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础知识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础知识
特斯拉汽车
特斯拉汽车通过创新的电动汽车技术和强大的品牌推广,成功地将其产品推广到了高端市场。
亚马逊
亚马逊通过其高效的物流系统和丰富的产品选择,成功地推广了其在线零售业务。
危机公关传播案例
新加坡航空
新加坡航空在遭遇空难事件后,迅速采取行 动,积极与受害者家属沟通,成功地挽回了 声誉。
肯德基
肯德基在“苏丹红”事件中,及时公开承认错误, 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成功地重新获得了消费者的信 任。
05
公共关系传播的未来趋势与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与影响
1 2 3
新媒体崛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 播的主要渠道,包括社交媒体、博客、播客、论 坛等。
传播方式变革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单向传播转 变为双向互动传播,提高了传播的效率和参与度 。
内容形式创新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文 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了传播的内容和 形式。
02
公共关系强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 相互尊重、平等和合作,以建立 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传播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传播是指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传 递过程,它包括语言、文字、图像等 多种形式。
传播类型包括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 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人际传播和大 众传播等。
公共关系传播的作用与目的
公共关系传播在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良好 的关系,增强组织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丰田汽车
02 在多次重大危机事件中,丰田汽车及时调整战略,积
极与公众沟通,成功挽回了声誉。
星巴克
03
星巴克通过积极的社区服务和创新的营销策略,成功
地树立了环保、可持续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形象。

公共关系学之公共关系传播PPT课件( 57页)

公共关系学之公共关系传播PPT课件( 57页)
(2)公开性:大众传播的内容面向社会,不具有隐蔽性。 但可以通过特殊传播方式与手段对公开性进行调整,或强 化或淡化。
(3)开放性:大众传播的内容是连续不断地进入与输出, 是变化、开放的系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适时变 化调整。
(4)大众性:大众传播内容以大众为自己的诉求对象。 传播内容在诉求点、诉求方式、诉求时间与空间等方面要 适应大众

5)效果分析
知名度大小、美誉度高低

了解程度、态度改变状况、行为表现、关
系发展密切程度

传而不通,等于不传,甚至不如不传!
哈罗德·拉斯韦尔
(Harold Dwight Lasswell) 1902~1978
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创始人之一。运用弗洛伊德的精 神分析法分析和研究政治现象,认为“各种政治运动的生命 力来自倾注在公众目的上的私人感情”,即各种政治运动的 成长和发展,是参加这些运动的人把自己根深蒂固的个人感 情导向公共渠道的结果。

3)媒介分析
媒体选择
哪一种

如何用 使用机制

媒体的受众量与范围决定了一切!

第五讲 公共关系传播

一、传播及其基本要素

2、传播的基本要素分析

4)传播对象分析
受众的范围 传播给谁,范围多大

受众的特征 不同公众的特征不同

公众会选择性地注意、理解、
记忆所传播的信息

第五讲 公共关系传播

一、传播及其基本要素
公众会“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

“选择性记忆”。应尽量适应这种公众的选择 权。

4、注意环境气氛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情景、场合,选择不同的传播形

公共关系传播(PPT 48张)

公共关系传播(PPT 48张)

任务5:组织新闻发布会 任务6:制造新闻事件 任务7:网络公共关系 任务8:企业危机公关传播
任务5:组织新闻发布会
• • • • 案例导入(海尔空调2008“奥运攻略”新闻发布会) 任务分析 实训设计 课后练习
任务分析
• 新闻发布会是现代组织机构从事信息传播的一种十分正规和隆重的活动。它是组织机 构在取得突出成绩或者面临重大变故时向新闻媒介公布信息的活动。其参与者是对社 会发展有特殊影响作用的新闻记者。活动的成败事关组织机构发展的大计,不允许出 现差错和失误。对此,公共关系人员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海尔空调2008“奥运攻略”新闻发布会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新闻发布会,它以“奥运”为 支点,撬动品牌全球化,抢占全球空调风向标地位,造就传播效益最大化、执行效果 最优化。通过析海尔空调2008“奥运攻略”新闻发布会不难看出要成功地组织一次新闻 发布会,必须有出色的创意和策划,同时还要做好准备有关新闻发布资料、布置新闻 发布会场、接待媒体采访活动并注意新闻发布会的程序和礼仪。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做好新闻发布会的各项准备工作,使新闻发布会顺利进 行,同时做好新闻发布会后的各项工作。
任务6:制造新闻事件
• • • • 案例导入 (超大牛仔裤的震波) 任务分析 实训设计 课后练习
任务分析
• 制造新闻也是与新闻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方法。所谓“制造新闻”,是指制造具 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报道材料,即由公共关系人员以健康正当的手段,以组织内部发 生的真实事件为基础,有计划地推动和整理出来的既有利于组织,又使社会、公众受 惠的新闻。制造新闻虽然也是要以真实的事实为基础,但它带有浓厚的人为色彩。它 需要公共关系人员具备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一定的技巧和敏锐的观察力,即 敏感的“新闻鼻”,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地发现新闻线索和发掘新闻素材。 制造新闻有助于促进组织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与提高。组织要想制造有强烈反响、有 轰动效应的新闻,必须以良好的经营管理、努力做好工作为基础,还要自觉地承担社 会责任和义务,讲究社会效益,这样才能通过制造新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反过 来,通过制造新闻,组织美誉度提高,还会进一步促进组织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制造新闻的特点,善于挖掘新闻,能够成功地进行制造 新闻策划,取得最佳的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和欲求(consumer wants and needs)、
成本(cost)、
方便(convenience)、
沟通(communication)。
我们认为4P′S与4C′S不是取代关系,而
是发展关系。
完整版ppt
返回26
三、整合营销传播产生的依据
IMC产生的主要依据是传播媒介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播媒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见图10 -9。
图10-1 申农模式图
完整版ppt
6
申农模式后来在20世纪60年代经修改增加了反 馈线路,使其对传播的概括更准确,更接近实际情 况,见图10-2。
图10-2 修改后的申农模式
完整版ppt
返回
7
二、传播种类
传播的三种类型,见图10-3。
图10-3 传播的三种类型
完整版ppt
返回
8
三、传播效果比较评估
图10-6 有效沟通原则
完整版ppt
返回
13
二、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一)大众传播媒介-新闻媒介 (二)网络媒介 (三)手机媒介 (四)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 (五)其他传播媒介 (六)公关日常应用传播媒介
完整版ppt
返回 14
第三节 公共关系传播实施技巧
一、新闻写作 二、公共关系广告 三、会议组织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与新闻界联系 六、联系接待
要提高这一能力,应注意从以下七个方
面努力:
(1)利用邻近性因素;
(2)利用相似性因素;
(3)利用补偿效应;
(4)利用情感相悦效应;
(5)利用仪表的魅力;
(6)培养人际吸引的个性品质;
(7)利用增进人际吸引的情境因素。
完整版ppt
19
(二)人际交往的几个误区
一般来讲,人际交往的误区主要有以下 四个,见图10-7。
第八章 公共关系传播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 知识结构图
完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pt
1
了解传播的要素及种类、4P’S与4C’S; 理解公关传播的原则和媒介,传播效果比 较,整合营销传播; 掌握公关传播实施技巧。
完整版ppt
返回
2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传播要素及传播种类 第二节 公共关系传播原则及媒介 第三节 公共关系传播技巧 第四节 整合营销传播
完整版ppt
返回
22
六、联系接待
接待工作一般包括接待来访者、拜访别 人、写信、打电话等。
完整版ppt
返回 23
第四节 整合营销传播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含义 二、4P′S理论和4C′S理论 三、整合营销传播产生的依据 四、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 五、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的发
展及应用前景
完整版ppt
返回
24
图10-7 人际完整交版p往pt 的四个误区
20
(三)几种听、说的技巧
公关人员常接待投诉及应付各种情况, 掌握以下技巧,见图10-8。
图10-8 公关接待的三种技巧
完整版ppt
返回 21
五、与新闻界联系
由于组织的生存、发展与公众舆论密切 相关,它与公众的联系在许多时候要依靠新 闻界的帮助才能完成,因而,与新闻界的联 系就成为种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公共关系。
联姻广告
通过广告、组织
征集广告、竞猜广告、
公众自愿参加的活动,连带服务广告、馈赠广告 从而间达到宣传组织、
产品的目的
(二)广告策划
完整版ppt
返回17
三、会议组织
会议是公共关系开展内外沟通的常用形 式,组织召开会议是公关工作的内容之一。
完整版ppt
返回
18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完整版ppt
返回
3
第一节 传播要素及传播种类
一、传播要素及模式 二、传播种类 三、传播效果比较评估
完整版ppt
返回
4
一、传播要素及模式
(一)传播要素 1.信源; 2.信宿; 3.信息; 4.媒介; 5.信道。
完整版ppt
5
(二)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是传播要素的组合形式,是现代传播 显示、展示传播过程和结构、揭示各要素之间相互 关系的理论形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申农模式, 见图10-1。
完整版ppt
返回
15
一、新闻写作
(一)选择事实 (二)写作
(三)新闻写作注意事项 完整版ppt
返回16
二、公共关系广告
(一)广告分类 公共关系广告又称间接广告,它可分为
两种,如表10-1所示。
类型
含义
分类
组织广告 广告活动
是以组织自身作
宣传组织价值观念、
为宣传主体的广告 介绍组织情况、贺谢广告、
(一)传播效果层次 针对公共关系的目标和公关传播的目标评估,
传播对于受者的影响可以达到四种程度,见图10-4。
图10-4 传播完整效版p果pt 的四个层次
9
(二)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1.传播媒介 2.信息的内容与表现方式 3.信息的重复 4.受者接收信息的条件
完整版ppt
返回
10
第二节 公共关系传播原则及媒介
一、公共关系传播原则 二、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完整版ppt
返回
11
一、公共关系传播原则
(一)目的明确原则 (二)双向沟通原则
1.创造沟通的共识区域,见图10-5。
图10-5 共识区域图 2.具备反馈意识
(三)平衡理论原则
1.A—A式平行沟通
2.情感沟通
完整版ppt
12
(四)有效沟通原则
影响与公众有效沟通的因素,见图10-6。
图10-9 传播媒介变化的三个方面表现
完整版ppt
返回 27
四、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
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见图10-10。
图10-10 整合完整营版pp销t 传播的内涵
返28回
五、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首先,整合营销传播的重要意义在于它 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念;
其次,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本身仍在探索 之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含义
整合营销传播是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 形式的传播方式,传递本质上一致的信息, 以达到宣传目的的一种营销手段。
完整版ppt
返回
25
二、4P′S理论和4C′S理论
所谓4P′S,是指产品(product)、价 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 (promotion)。
所谓4C′S,是指消费者的
再次,在中国进行整合营销传播活动会 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
完整版ppt
返回
29
传播是公关三要素之一,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中介。信
息要靠传播方能流传,策划的成果、CIS、企业文化、公关
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传播上。传播的地位十分重要。
本章通过分析传播的要素和分类,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传
播,通过公关传播原则及媒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公关传播
的工具和传播的要求,特别是增加了网络媒介与手机媒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