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个经典孝亲历史故事之令狐文艳创作
二十四孝作文素材故事
二十四孝作文素材故事二十四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赞的品质,涵盖了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关爱子女、敬爱师长等多方面内容。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故事素材,供您参考。
1. 鲁班修庙:鲁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木匠,他因为尊敬父母,常常帮助父亲打理家庭事务。
有一天,鲁班的母亲患病需用药,可是当时医药无法救治。
鲁班决定动用自己拼命攒下的钱,去远方购药。
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买到了有效的药物,将母亲的病治愈了。
后来,为了纪念母亲的教诲,鲁班修建了一座庙宇,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敬意。
2. 季札三顾:季札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聪明的孩子。
他辗转于各个诸侯国,寻找一个知识渊博、德行高尚的老师。
最终,他听说鲁国有一位卓越的老师,便跋山涉水前往拜访。
但是老师却三次拒绝了季札的请求。
季札对老师的执着和孝心深深打动了老师,最终老师答应收季札为徒。
季札经过多年的学习,成为学识渊博、德行高尚的名士。
3. 杨三朋友:杨三是一个村庄里的孩子,他非常懂事,尤其孝顺父母。
一次,他父亲生了一场大病,需要动手术。
杨三的家境贫困,无法支付手术费用。
他决定四处求助,最终得到了村里许多人的帮助。
手术成功后,杨三决定以后一定要报答这些帮助过他的好朋友。
多年以后,杨三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用自己的财富资助学校,帮助贫困的孩子接受教育。
他说这是他对朋友们的回报。
4. 孟子孝母: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被人们称为孝子孟子。
孟子年幼丧父,他的母亲非常关爱他,但是家境贫困,无法提供足够的衣食品。
孟子在学校上学期间,对于自己的衣服,他总是剪去一角,补给需要的孤儿。
有人问孟子为什么这样做,孟子回答说:“我的母亲教导我要仁爱待人,不忍见到别人受苦。
”5. 陶渊明孔子: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他小时候家境贫困,生活很艰苦。
陶渊明的母亲在临终前,嘱咐他要以孔子为榜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陶渊明一直铭记在心,长大后他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学识丰富的人,也写下了许多广受欢迎的诗篇,他的人品在当时备受人们的赞誉。
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
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
古代二十四孝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代表之一,它源自《二十四孝图》和《二十四
孝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二十四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孝道的理解和追求,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和伦理道德。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其中几个经典的二十四孝故事。
第一则是《孝感动天》,讲述的是南宋时期,有个叫吕留良的人,他的母亲患
病卧床,他每天都亲自给母亲抚摸按摩,不离开母亲一步。
有一天,吕留良的妻子生病了,他也是日夜不离,孝顺妻子。
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使得母亲和妻子都得到了康复。
第二则是《慈母手中线》,讲述的是晋代时期,有个名叫张良的孝子,他的母
亲身体不好,他每天都在母亲的床前细心缝补衣裳。
有一次,张良的母亲生病了,他细心照料,不离不弃。
母亲病愈后,张良依然每天给母亲缝补衣裳,感动了众人。
第三则是《忠烈杨门女》,讲述的是明代时期,有个名叫杨贵妃的女子,她的
父亲是当地的官员,被叛军围困。
杨贵妃为了救父,不顾一切地冲出城去,结果被叛军杀害。
她的孝心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忠烈杨门女。
这些二十四孝的故事,都是中国古代孝道的典范,它们以孝道为主题,展现了
古人们对亲情、家庭、社会的理解和追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和人文情怀。
这些故事不仅是古代的佳话,更是对后人的启迪和教诲,希望我们能够传承和发扬这些美德,让孝道之风在今天的社会中继续传承下去。
24孝故事
24孝故事《二十四孝》是古代二十四名孝子在生活中行孝的故事集,计有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等共24个人物至孝的故事。
古人将他们的孝顺故事编写成《二十四孝》一书,成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故事如下:一、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扼虎救父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
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
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三、哭竹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
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
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适值严冬,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痛哭。
少顷,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
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
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
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四、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赴任不到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到家中有事,当即弃官返乡。
回到家中,知道父亲已重病两日,经医诊治,疗效甚微。
24个古代孝顺父母的故事
古代24个孝敬父母的故事一、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二、闻雷泣墓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三、乳姑不怠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
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四、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五、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关于成功名人的事例之令狐文艳创作
文天祥少年正气》令狐文艳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幼儿文明礼仪儿歌之令狐文艳创作
幼儿文明礼仪儿歌令狐文艳《孝敬歌》学做菜,会洗衣,家务劳动要学习。
衣和物,放整齐,自己的事自己理。
不挑吃,不挑穿,珍惜粮食节水电。
孝父母,敬长辈,小小年纪好儿女。
《锻炼歌》广播操,要做好,锻炼身体争达标。
多活动,身体棒,运动会上真活跃。
做眼操,保视力,"三个一"很重要。
大家来,齐锻炼,身体强健把国保。
《环保歌》爱清洁,讲卫生,环境保护靠大家。
废弃物,不乱扔,处处整法真是佳。
爱花草,爱动物,公共设施要爱护。
环境美,习惯好,环保能手人人夸。
《学习歌》上课时,用品齐,课前准备要做好。
学习前,要预心,大胆质疑很重要。
要发言,先举手,积极思考多动脑。
做作业,要认真,按时完成书写好。
《守法歌》好与坏,要分清,小小少年树正气。
坏行为,敢斗争,遵纪守法真是行。
迷信事,要反对,不良书刊不去瞧。
烟酒赌,不去沾,小小公民懂法律。
《郊游歌》行车时,要坐好,不伸手来不探脑。
游玩时,别乱跑,一致行动很重要。
开心玩,开怀乐,环境保护别忘掉。
安全第一记心里,郊游活动乐陶陶。
《礼貌歌》好少年,讲文明,仪表大方修养好。
见客人,问声好,起立相迎微微笑。
懂礼仪,有热情,以礼相待把心表。
遇外宾,有礼貌,不卑不亢很友好。
《爱国歌》黄皮肤,守秩序,我是小小中国娃。
爱祖国,爱人民,五星红旗心中挂。
升国旗,要敬礼,仪态庄重,要肃立。
唱国歌,有激情,唱出国威中华情。
懂礼貌好孩子,懂礼貌,文明用语记心头。
见面互相问“早”“好”,告别“再见”把手招。
需要帮助“请”出口,“谢谢”常常挂在口。
进餐礼仪歌要做文明好宝宝,就餐礼仪不能少。
筷子勺子不乱敲,讲话嬉笑就不好。
不挑食也不剩饭细嚼慢咽肠胃好。
餐后收拾少不了,比比谁是好宝宝。
吃饭歌小调羹手中拿,一口饭一口菜,吃饭时不喧哗,垃圾扔进小碗里,自己的饭菜都吃光,桌面地面都干净。
站立歌站像一棵松,小小青松青又青,天天挺立在山顶;风吹雨打都不怕、青松越长越精神。
起立歌小脚跟找朋友,小手掌放两边,小肚皮收紧了,小肩膀往下压,小眼睛往前看。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二十四孝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以二十四个孝行故事为题材,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孝道的伟大精神。
这些故事中,有的讲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有的则描述了夫妻之间的相互关爱,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道德观念。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二十四个感人至深的孝行故事吧。
1. 孝感动天,讲述了汉代时期的孝顺少年郭巨,他为了孝敬父母,不惜用自己的血来医治父亲,最终感动了上天,使得父亲病愈。
2. 母慈子孝,讲述了宋代时期的范仲淹,他在母亲去世后,为了尽孝心,亲自挖开坟墓,将母亲的遗体亲自安葬。
3. 母教子孝,讲述了唐代时期的李白,他在母亲生病期间,不离不弃,不辞辛劳地照料母亲,最终得到了母亲的康复。
4. 孝善着鬼神,讲述了南宋时期的包拯,他在遇到困难时,不忘对母亲的孝顺,最终得到了鬼神的庇佑,化解了危机。
5. 孝友传家,讲述了明代时期的文天祥,他为了孝敬父母,不顾一切地保护家族的传承,最终将孝道传承下去。
6. 孝义感天,讲述了清代时期的郑成功,他在父亲去世后,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不顾一切地投入抗敌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7. 孝心感动,讲述了元代时期的郭守敬,他在母亲去世后,为了纪念母亲,发明了浑天仪,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孝心。
8. 孝行感动天,讲述了唐代时期的李渊,他在父亲去世后,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孝心,创作了《长恨歌》,感动了天地万物。
9. 孝道感人,讲述了宋代时期的文天祥,他在父亲去世后,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孝心,写下了《过零丁洋》,感动了世人。
10. 孝子报国,讲述了明代时期的戚继光,他在父亲去世后,为了报答父亲对国家的忠诚,不惜牺牲自己,最终取得了抗倭的胜利。
11. 孝心感动神,讲述了清代时期的康熙皇帝,他在母亲去世后,为了纪念母亲,修建了颐和园,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孝心。
12. 孝道感人心,讲述了唐代时期的孟浩然,他在母亲去世后,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孝心,写下了《登鹳雀楼》,感动了世人。
二十四孝简介
二十四孝简介传颂的中国传统孝道文化24孝: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等。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为人的道德准则和中国传统的美德。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宣传孝道,启蒙孩童。
这些故事在民间传统的壁画、木雕、砖雕和刺绣上等多种形式上表现出来。
此外,孙思邈学医疗亲、孟子重孝、淳于意上书救父、李密辞征孝亲、陶侃孝母勤廉、木兰替父从军、吉翂代父受刑、卢氏斥盗护婆、岳飞尽忠报国、谢定柱打虎救母、陆陇其以孝教僮、哑孝子积钱葬母、沈仁业异国寻母、吴家四子争孝等等、等等亦广为传颂。
一、孝感动天虞舜。
瞽叟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
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
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
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
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
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
名恒。
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
母尝病三年。
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
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
系诗颂之。
诗曰。
仁孝闻天下。
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
曾参。
字子舆。
事母至孝。
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
母无措。
参不还。
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
跪问其母。
母曰。
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
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
母指方缠啮。
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
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
闵损。
字子骞。
早丧母。
父娶后母。
生二子。
衣以棉絮。
闵损。
衣以芦花。
一日。
父令损御车。
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
欲出后母。
损曰。
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
后母闻之。
卒悔改。
系诗颂之。
诗曰。
闵氏有贤郎。
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
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
仲由。
字子路。
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
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
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
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
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
”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
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
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
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
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
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
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
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
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
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
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
”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
有诗颂曰: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二十四孝_上书救父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
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
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
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
愿意替父受刑。
庄子故事十则之令狐文艳创作
庄子故事十则令狐文艳一、庄周梦蝶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感到十分快活和舒畅,已经完全忘记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了。
但是,庄周突然醒来之后,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蝴蝶变成了自己。
到底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二、知鱼之乐庄子和惠子在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游得从容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快乐。
而你也不是鱼,那你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既然你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三、宁做自由之龟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
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
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
”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
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
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
”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四、视权贵如腐鼠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
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梁国是不怀好意,想取代您的相位。
”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
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
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
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五、无用之用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
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
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
二十四孝图一共提到了几个故事
二十四孝图一共提到了几个故事二十四孝图一共提到了二十四个故事,分别是: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哭竹生笋、打虎救父、鹿乳奉亲、笼负母归、弃官奉亲、芦衣顺母、卖身葬父、亲尝汤药、卧冰求鲤、闻雷泣墓。
百里负米、挨杖伤老、跪父留母、孝感继母、劝姑孝祖、孝感动天、兄弟争孝、啮指痛心、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1、孝感动天虽然父亲瞽叟、继母和异母弟弟象千方百计想害死舜,舜却丝毫不记恨,依旧孝顺父亲,关爱弟弟。
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大象和鸟来到历山,一个帮他耕田,一个帮他除草。
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
登上天子之位以后,舜仍然尊敬父亲,把象封为诸侯。
2、戏彩娱亲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老莱子孝顺父母,用美味佳肴奉养父母。
为了让父母开怀大笑,七十岁的他经常穿着五色彩衣,手里拿着拨浪鼓,像孩子那样戏耍;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摔倒时装出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像孩子那样啼哭。
3、鹿乳奉亲春秋时期的郯子,为了疗治年迈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挤取鹿乳,奉养双亲,差点被猎人当作麋鹿射杀。
4、百里负米孔子的弟子子路,早年家中贫寒,自己吃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
做官以后,他经常怀念已经去世的父母,渴望为父母尽孝。
5、啮指痛心孔子的弟子曾参少年时在山上打柴,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遇上难题,就赶紧背柴回家。
原来是家中来客,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手指,盼望自己回来。
6、芦衣顺母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生母早逝,继母常常虐待他。
冬天,继母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穿上真正的棉衣,给闵子骞穿上用芦花填充的“棉衣”。
当父亲知道实情后,想要休妻。
闵子骞却替继母求情,不希望继母的儿子跟自己一样受冻。
父亲依从了他的请求,继母也改过自新,待他如亲生。
7、亲尝汤药汉文帝在母亲薄太后患病的3年时间里,经常衣不解带地侍奉母亲。
汉文帝总是先亲口尝过母亲所服的汤药,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8、拾葚异器汉代末年的蔡顺,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拾取桑葚充饥。
感恩父母之令狐文艳创作
感恩父母,尽一份孝心令狐文艳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情。
我感恩父母,因为他们是我相依为命的亲人,父母心里始终藏着对我的挚爱。
父爱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他宽厚雄浑,他支撑着我一生的信念。
母爱是一片深情的大海,她浩瀚无际,贮藏着对我的关爱与希冀。
父爱是一根古老的藤,他缠绕着对我的宽容、呵护、思念父母的爱是一本书,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我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父亲您忠诚、正直、踏实、稳重、宽容。
我忘不了,小时候您把我扛在肩上,希望我看得更远;我忘不了,您对我的谆谆教诲,您渴望着能够放飞我的梦想;我忘不了您远离故土外出工作都带着我们出来求学,您用温暖的大手,轻轻按着我的肩头,告诉我您的嘱托;我忘不了,在您的羽翼下,我一天天长大,一步步迈向成功。
我诚挚地祈祷,来世还做您的女儿,今生来世永远沐浴在您们的关爱里。
在父亲节里让我重新感知父亲,在母亲节里让我重新读懂母爱:父爱是女儿调皮时严厉的目光,母爱是欲打还休时扬起的手掌;父爱是恨铁不成钢忧伤的无耐,母爱是望子成龙时朴实的心愿。
父爱是风雨夜里寻儿急切的奔波,母爱是为儿治病时疲惫的身影;父爱是儿狼吞虎咽尽情的满足,母爱是默默关注时鼓励的眼神。
父爱是孩儿远走时的恋恋不舍,母爱是家书里谆谆的万千叮咛;父爱是盼儿回家时的望眼欲穿,母爱是父子重逢时的激动喜悦。
父爱是孩儿成家时衷心的祝福,母爱是孩儿立业后欣慰的笑容;父爱是历经沧桑后的从容淡定,母爱是华发鬓霜后的雍容坚定。
父爱是儿生命之河至深的泉源,母爱是儿直面人生最好的老师;父爱是儿担当责任坚强的后盾,母爱是儿奋力前行不竭的动力。
在父亲节和母亲节里,我放慢了生活的脚步,反省我自己,我,感知这伟岸如山的父爱;我,感佩这艰辛负重的母爱;我,感谢这独一无二的父爱;我,感恩这无与伦比的母爱。
祝福天下的父母少些劳累,多些健康,少些忧愁,多些快乐!无论生活多么难,多么苦,只要你拥有一颗孝心,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克服困难。
我也希望天下所有人都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地孝敬自己的父母,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向“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学习,展现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讴歌具有时代感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积极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让孝心之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盛开。
古代最经典的二十四孝顺故事
古代最经典的二十四孝顺故事“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自古以来就有“不孝有三”之说,然而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似乎都有点淡化了……以下是古代最经典二十四孝的故事,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小编特将这些故事整理分享给大家,以此来提醒我们勿忘“孝”。
一.孝感动天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戏彩娱亲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三. 鹿乳奉亲周郯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
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被误杀的危险。
二十四孝作文素材故事
二十四孝作文素材故事1. 孝感动天:《孟子》中有一则故事,孟子的母亲因为家贫经常不吃饭,把所有的食物都给孟子,自己却什么都不吃。
后来因为丰收孟子送给母亲一些稻谷,但是母亲却把稻谷送给贫苦的邻居。
此事传开后,人们对孟子及其母亲深感佩服。
2. 孝心感动神仙:相传古代有一对名叫白衣郎和仙灵女儿的夫妻,他们非常孝顺,白天务农,晚上以低微之工艺谋生,并把所赚钱物全部献给患病的婆婆。
一天晚上仙灵女儿在回家路上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要求她借给他一把铁锤,仙灵女儿虽然知道这是一场考验,但她仍然毫不犹豫地借给了老人。
这时老人展露真身,原来他是一个神仙,因仙灵女儿的孝心而感动,遂决定赋予他们福泽。
3. 孝心感动村民:明朝时期,有位姓孟的农民,他的母亲年迈体弱,几乎无法自理。
姓孟的每天早早起床去山上挖掘茯苓,希望能用它给母亲治病。
时常送药的时候才回家,但从不抱怨或嫌弃。
大家都称颂姓孟是孝子,而姓孟也用行动宣示了他对母亲的孝心。
4. 孝心感动帝王: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文武皇帝,他的母亲早就去世了,但是他每日都会上坟祭拜母亲。
他每次祭拜都是真心诚意,仿佛母亲就在身边。
这样的孝心和行为,让文武皇帝颇受朝野百姓爱戴。
5. 孝心感动众人:唐宋时期有一位姓吕的农民,他的母亲生病后身体十分虚弱,吕家的条件又非常贫寒,连吃饭都成问题。
但吕农民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钱都用在治疗母亲身上。
后来,吕农民也不幸去世了,村民得知消息后无不为之哭泣,他们说,吕农民不仅孝顺母亲,更在平凡中展现出家风家训。
这些故事都是关于孝顺的,可以作为写作素材,之后再根据要求进行展开,增加细节和感触。
古代孝道文化经典故事
古代孝道文化经典故事《孝道那些事儿》一提到古代孝道文化经典故事,我的脑海里立马就蹦出了“二十四孝”。
嘿,那可真是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啊!你看那个“卧冰求鲤”,王祥为了让继母吃到鱼,大冬天的躺在冰面上,想用体温把冰化开。
哇塞,这毅力,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说真的,要是换做我,估计早就冻成冰棍啦。
但这也体现出王祥对继母的一片孝心呐,虽然做法有点夸张,但孝顺的心那是杠杠的!还有那个“戏彩娱亲”的老莱子,都那么大年纪了,还穿着五彩衣服,像小孩子一样在父母面前蹦蹦跳跳,逗父母开心。
不得不说,这老莱子真是个老顽童呀,为了让父母高兴,什么招都想得出来。
想想我们现在,有时候对父母还不耐烦呢,和老莱子一比,真是惭愧得很呐。
不过呢,这些故事里面有的做法放在现在可能就不太合适啦。
比如说“埋儿奉母”,郭巨为了供养母亲,竟然打算埋掉自己的儿子。
这在现在可就是违法犯罪啦,咱可不能这么干。
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但也得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不是。
其实啊,现在的我们虽然不用像古代人那样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来表达孝道,但也不能忽视了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
平常帮父母做做家务,陪他们聊聊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这也是一种孝顺。
我记得有次我妈过生日,我偷偷给她买了个小礼物,她高兴得跟孩子似的,一直说“我女儿长大了,知道疼妈妈了”。
那一瞬间,我就觉得心里暖暖的,原来让父母开心这么简单。
总之呢,古代孝道文化经典故事虽然有些做法有点过激,但它们传达的那种孝顺父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咱们不用学他们那么夸张,但要用心去关心父母,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快乐。
嘿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孝顺的好孩子,让父母为我们骄傲!。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_历史故事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历史故事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人物或事件,以情节的连贯曲折,语言的生动形象,为我们还原出真实的历史情景。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篇一: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篇二: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篇三: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故事篇四: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24孝故事2020精选
24孝故事2020精选《二十四孝故事》该书讲述的是孝爱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是一种理念与精神,是为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责任意识的源头,事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24孝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24孝故事1闻雷泣墓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24孝故事2芦衣顺母春秋鲁国的闵损常受继母虐待。
冬天继母的亲生子的棉衣里是棉花, 而他的棉衣里是芦花。
后来父亲发觉后要休掉妻子, 闵损反而为继母求情,继母从此对他十分疼爱。
24孝故事3为亲负米春秋鲁国人仲由, 年轻时家贫, 自己常吃野菜, 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后来他做了大官, 但是父母死了, 他经常感叹: “现在我还想为父母亲去负米,却再不能了。
”24孝故事4卧冰求鲤晋朝时有一姓王名祥之人,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之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继母朱氏时常欲食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乃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24孝故事5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24孝故事6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如何孝敬父母之令狐文艳创作
如何孝敬父母令狐文艳其实孝不难做,关键在心。
我们心里边想着让父母好,落实在实际上面,我们就力所能及的去做,做到就好了。
物质条件不充足不要紧,也能孝。
并不是说我们有多少钱,我们才能够行孝,也不是说我们有多少社会地位,我们能行孝;也不是说我们长到成年,我们才能行孝,跟这都没关系。
只要你真正的想去行孝,无论在哪里,无论用什么方式,我们都能够表现出我们这颗孝心来啊。
这一定要落实在心地上,在具体事上,那你放心,一定会自自然然就表现出来了。
孝子他不会装的,装不出空来的,不孝同样也不会装的,他装不出来啊!一定是这样啊!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行孝道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1、悦亲我们要知道悦亲是养亲的第一要诀。
使父母常生欢喜心,可以增进他们的健康,这是寿亲之道。
在父母面前万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无论我们的环境是顺还是逆,都应该克制感情,以悦亲为主。
对于“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这是孝顺父母应该有的态度。
2、帮助父母做家务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句话,父母是世间第一福田,我们帮父母做家务,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培植福报。
我们想要学业顺利、事业发展、婚姻幸福,都要先在父母这块福田上下功夫,努力耕作。
我们青年人可能大多数在外地,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多,那就更应该珍惜这难能可贵的机会,多为父母做做家务分担辛苦啦。
3、礼敬父母父母是家里的两尊佛,我们要像礼敬佛陀那样礼敬父母,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
要知道我们的每一次顶撞,都会极大的损减我们的福报,永远都不要和父母说“烦死啦,真啰嗦“”说了你也不懂,别问啦“这样的话,可能我们本来能做成的事情,因为你经常说这样的话就做不成啦,这也是需要大家明白的。
4、不让父母担心一般来说,父母都惦记子女,咱们中国老人希望子女好,希望子女学习的好,考试能考得好,以后能上大学,能找个好工作,能够呢成家立业,再有一个好孙子,这一般呀,这都是咱们中国人,老人的心愿。
如果说我们作为子女来说,都能够正正常常地这样子做好,让父母安心,这同样是孝顺。
写给妈妈的祭文之令狐文艳创作
妈妈令狐文艳解放军报社刘声东主任为亡母撰写祭文母亲虽只是一个平凡质朴的农村妇女,却是我情感世界的玉皇大帝。
回家看母亲的次数屈指可数。
写下这些文字,权作对母亲的思念和悔罪1苦日子过完了妈妈却老了好日子开始了妈妈却走了这就是我苦命的妈妈妈妈健在时我远游了我回来时妈妈却远走了这就是你不孝的儿子2妈妈生我时剪断的是我血肉的脐带这是我生命的悲壮妈妈升天时剪断的是我情感的脐带这是我生命的悲哀3妈妈给孩子再多总感到还有很多亏欠孩子给妈妈很少都说是孝心一片4妈妈在时“上有老”是一种表面的负担妈妈没了“亲不待”是一种本质的孤单再没人喊我“满仔”了才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飘渺再没人催我回家过年了才感到我被可有可无了5妈妈在时不觉得“儿子”是一种称号和荣耀妈妈没了才知道这辈子儿子已经做完了下辈子做儿子的福分还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再轮到6妈妈在世家乡是我的老家妈妈没了家乡就只能叫做故乡了梦见的次数会越来越多回去的次数会越来越少7小时候,妈妈的膝盖是扶手我扶着它学会站立和行走长大后,妈妈的肩膀是扶手我扶着它学会闯荡和守候离家时,妈妈的期盼是扶手我扶着它历经风雨不言愁回家时,妈妈的笑脸是扶手我扶着它洗尽风尘慰乡愁妈妈没了我到哪儿去寻找我依赖了一生的这个扶手8妈妈走了我的世界变了世界变了我的内心也变了我变成了没妈的孩子变得不如能够扎根大地的一棵小草母爱如天我的天塌下来了母爱如海我的海快要枯竭了9妈妈走了什么都快乐不起来了我问我自己连乐都觉不出来了苦还会觉得苦吗?连苦乐都分辨不出了生死还那么敏感吗?连生死都可以度外了得失还那么重要吗?10慈母万滴血生我一条命还送千行泪陪我一路行爱恨百般浓都是一样情即便十分孝难报一世恩——万千百十一一声长叹叹不尽人间母子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个经典孝亲历史故事
令狐文艳
一、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
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三、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四、尝粪忧心
庾黔娄,任县令时赴任不满十天,忽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
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要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
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五、弃官寻母
朱寿昌,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六、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
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七、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八、拾葚异器
蔡顺,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问:“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九、涌泉跃鲤
姜诗,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后来他家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十、闻雷泣墓
王裒,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十一、乳姑不怠
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每天都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后来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十二、卧冰求鲤
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
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十三、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十四、卖身葬父
董永,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十五、刻木事亲
丁兰,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禀告,回家后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十六、行佣供母
江革,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十七、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人。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
十八、埋儿奉母
郭巨,独自供养母亲,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十九、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二十、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二十四、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