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00篇)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故事大全
【导语】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之⼀,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且内容精确详细。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国古代历史名⼈故事⼤全。
欢迎阅读参考!中国古代历史名⼈故事【篇⼀】 范仲淹的母亲谢⽒,⾝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上。
谢⽒以孟母⾃励,悉⼼教⼦;范仲淹以颜回⾃律,发愤成才。
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母亲和继⽗都对范仲淹⼀⼀讲过。
范仲淹⼼⾥明⽩:要想⼲⼀番⼤事业,就得⾃律严刻,⾃觉吃苦,⾃强不息。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的家境已经⽐较窘迫,仲淹⼼知肚明。
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来担⼼⼉⼦吃不饱累坏⾝体,⼆来怕给寺院的师⽗增加负担。
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且带的数量,出⼈意料的少。
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地说:“我有数,不少。
” 初到寺院时,粮⽶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道⽤饭。
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个⼼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过了时⾠。
好⼼的厨僧或⼩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添了⿇烦。
为了读书⽅便,他⾃⼰备了⼩锅⼩灶,⾃炊起来。
范仲淹按⾃⼰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添好⽔,在⼩灶⾥点燃⾃⼰拾的⽊柴,煮⽶粥。
⼀边读书,⼀边续柴煮粥。
⼀锅⽶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夜,他便和⾐睡去。
第⼆天清早起来,锅⾥的⽶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整个。
他拿出⼩⼑,在凝固的粥块上⾯,划上⼀个⼗字,完整的⼀锅粥分成了四块。
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两餐,这便是“划粥”。
⽤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之中。
坡坡岭岭,沟沟坎坎,⾃然⽣长着野⾲菜、野葱、野蒜、野⼭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种可⾷的野菜。
⽩天去⼭洞读书时,顺便拔⼏种野菜回来。
吃饭时,把⼗⼏根野⾲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点盐拌和拌和,⼀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完整word版)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00篇)
1。
範仲淹有誌於天下範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範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
(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
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
有時夜裏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
(範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麽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
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誌向。
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原文】範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
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
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誌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2.陳蕃願掃除天下陳藩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麽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陳藩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
不能在乎一間屋子的事情。
”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誌向,與眾不同.【原文】藩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歲.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誌,甚奇之。
3.班超投筆從戎班超為人有遠大的誌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
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
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
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故事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故事•相关推荐去年别我施出岭,今年汝来亦至燕。
兄弟一囚一骑马,同父同母不同天。
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
三仁生死各有志,悠悠白日横苍烟。
文天祥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文天祯,宝祜年间乡举,也曾做过官。
后因弟文天祥死节,于是再也不愿为官,隐居山林。
同是一母所生,兄弟三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却大相径庭,是和他们不同的道德信仰的人生追求分不开的。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故事篇2其实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适,但我认为屈原在文学上成就的顶峰确实是比较晚的时候。
这于他一身坎坷的经历是有关的。
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报国的忠臣可能在文学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坛遭到排挤,被放逐后伟大的《离骚》才横空而出。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
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
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
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
《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据说屈原还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故事篇3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00篇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00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100四年级 (4)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100四年级一、乾隆皇帝-康熙的孙子乾隆皇帝是中国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他的真名是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于1711年,是康熙皇帝的孙子。
乾隆皇帝一直以来都以清明、节俭著称,他经常亲自巡视各地,了解人民的疾苦,关心百姓的生活。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国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庶、最强盛的时期之一。
二、李白-唐朝的浪漫诗人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出生在公元701年,有着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才华。
李白的诗作以豪迈的气势、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多次描述了自然风景和人生哲理,使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生的无限可能。
三、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出生于公元625年。
她曾在唐朝历史上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最终在公元690年登上了皇位。
武则天以其聪明才智和强大的领导能力统治了中国长达15年的时间,使唐朝繁荣昌盛。
她推行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改革措施,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君主之一。
四、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字逸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他在清朝末年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孙中山一直致力于推动民主革命,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嬴政-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统一者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统一者,也是中国古代秦朝的创始人。
嬴政在位期间,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建立了完善的行政制度和法律体系,加强了国内的统一和稳定。
他还采取了一系列对外扩张政策,将中国纳入统一的秦朝疆域,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苏格拉底-古希腊的哲学家思想家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思想家,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提出问题和对话的方式,不断探讨真理、善和美的本质,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轨迹。
【历史】古代历史人物的故事【六篇】
古代历史人物的故事【六篇】1️⃣ 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霸业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他逐一击败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为后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他的暴政与严苛的法律也引发了广泛的民怨,最终在沙丘之变后,秦朝迅速走向崩溃。
秦始皇的一生,是辉煌与悲剧的交织,他的功过是非至今仍是历史学家争论的焦点。
2️⃣ 汉武帝:开疆拓土的雄主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汉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汉武帝通过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他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北击匈奴,大大扩展了汉朝的疆域。
此外,汉武帝还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 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智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卧龙”。
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国方略,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并在刘备去世后,继续致力于北伐中原、恢复汉室。
诸葛亮的《出师表》更是千古流传,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忧。
诸葛亮的一生,是智慧与奉献的典范,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4️⃣ 武则天:女中豪杰的帝王路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从宫女到皇后,再到皇帝,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手腕,一步步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她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等,为唐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武则天的一生,是女性独立与奋斗的缩影,她的成就与争议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
5️⃣ 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岳飞,南宋名将,他的事迹以“精忠报国”著称。
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抗金战争中屡建奇功,多次击败金军,保卫了南宋的领土安全。
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腐败和秦桧等人的陷害,岳飞最终被冤杀。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4篇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4篇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4篇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篇1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
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
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
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
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
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
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篇2人的才能和德行,从古代到现在就很少(有人)全部具备,如果任用长处然后补充缺点,那么天下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只看见短处就舍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录用的人了,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杨朱,求他们好坏,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一个乡村的人都喜欢,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
”“一个乡村的人都讨厌,那该怎么办?”“不能肯定。
不能因为乡村的'人喜欢就认为好,不喜欢就讨厌他.”那是因为好人和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好人讨厌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君子的话那么小人之道就会废止,听小人的话那么君子之道就会消失。
原文: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
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
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精选31篇)在我们学习工作之余,找一些关于名人简短的励志故事来看看还是很不错的,有哪些的名人故事是你知道的?这些名人故事都有激励人心的作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关于名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篇1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
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
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
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篇2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
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
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
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
”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篇3子路拜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岳飞抗金辽天庆四年(1114年),女真族在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举兵反辽,并于次年建立金国。
金国建国后,洞悉北宋朝政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便于天会三年十月,发兵十余万,分两路南下攻宋。
九月,贡献太原后,转兵向东,进攻东京。
金东路军在完颜宗望率领下,攻克了重镇真定府等地。
十一月,金东西两路军进至东京城下,对东京形成合围之势。
宋钦宗急忙派遣康王赵构赴金营求和,许诺以黄河为界,金军不答应,向东京发起猛攻。
十一月,东京城破,宋钦宗降金。
五年四月,北宋被金国灭亡。
金兵虽然南下,攻克汴梁,但河北各州县大半还在宋军手中,虽然士气低沉,但是民气高涨。
康王几经生死,最后终于到达应天府即帝位,历史上被称为南宋,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这就是历史上的宋高宗。
南宋建立以后,宋金之间的战争进入南北对峙阶段,先是金兀术撤路过镇江,被韩世忠败于黄天荡;另一支金兵在攻陕西时,为宋将吴玠阻于和尚原。
岳飞也在广德境内开始堵截金兵,六战六胜,擒获金兵头目,于是,岳家军的名字开始在金兵中流传。
待金兀术北返,再遭岳飞截击,在镇江东清水亭的战斗中,致使金兵横尸15里,收复了健康。
收复建康的岳飞,是南宋抗金的名将,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
岳飞是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生那年,黄河决口,家乡闹了一场水灾,家里生活很困苦。
岳飞从小刻苦读书,尤其爱读兵法。
他力气大,十几岁的时候就能拉300斤的大弓。
后来,他听说同乡老人周同武艺高强,岳飞就拜周同做老师,学得一手好箭,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
后来,岳飞从了军。
金兵南下的时候,他在东京当小军官。
有一次,他带了一百多名骑兵,在黄河边练兵,忽然对面来了大股金兵,兵士们都吓呆了,岳飞却不慌不忙地说:敌人虽然多,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兵力多少。
我们可以趁他们没准备的时候击败他们。
说着,就带头冲向敌阵,斩了金军一名将领。
兵士们受到岳飞的鼓励,也冲上去,果然把金军杀得七零八落。
这一来,岳飞的勇敢出了名。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大全(100则)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大全(100则)1. 殷商时代伟大诗人屈原:“殷商时期,屈原是文化界的重要人物。
其著名的《离骚》闻名于古‘九州’,分为四部分,诗篇高远富有抒情,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诗篇,无论是在结构、体裁还是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高超的创作水准,令人叹为观止。
据说屈原的著述是在他的政治经历之后才得以完成,而他曾是殷商国的宰相,有助于殷商国的发展,是一位勇于变革的政治家。
”2. 商朝繁荣时期的法家学派创始人商鞅:“在商朝时代,商鞅直接参与到政治改革,推出实行公平公正的制度。
他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被尊称为“康令的师傅”。
他的改革成就了殷商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伟人。
此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撰写了《法家》,是传统的思想学派的鼻祖,对我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多有贡献。
”3. 金朝开国元勋王洪:“王洪无疑是金朝开国大功臣。
他把营垒、夹攻、泄水等战术都用上了,总结出一整套战术。
他既英勇善战,又机智灵慧,而且有凝聚全民的能力,实现了从少数民族统一华夏的壮举,更被以后的朝代们视为“人族的救赎者”,获得了中国历史上极高的地位。
”4.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赵武灵王:“春秋时期,赵武灵王是国力强盛的赵国的国王,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他建立了赵国战略上的优势,利用‘奇谋’和‘变术’等计谋,经常取得极好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他的统治下,赵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国力。
赵武灵王不仅保卫赵国统一大业,而且在战略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才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5. 汉朝末年成 return 义军首领白起:“白起是战国时期辽东河北地区著名的军事首领,其颇具勇猛之气,为抗击强大的汉朝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带领下,农民起义军打了很多次胜仗,并推翻了汉朝统治,实现了‘三国鼎立’、‘汉之安西’的伟大历史。
他是我国古代斗争史上永远的英雄人物,在众多斗争英雄中,他凭借着勇猛的斗争精神、敢于挑战伟大历史使命的豪情壮志,为抗争长城以北地区实现政治主权奠定了基础,堪称一代英雄。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名人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名人故事(一)“偏食”王安石那次朋友请王安石吃饭,佳肴满桌,但王安石独对那盘鹿肉感兴趣,频频伸箸,几乎是一个人把它消灭干净了。
朋友后来到王安石家做客,与王安石夫人聊起,说王公太偏食,只喜欢吃鹿肉。
王夫人问:这盘鹿肉摆在哪一边?那朋友说摆在王公那头,王夫人说:那就是了,下次,你请客,你把一盘芥菜放他面前,看他吃什么。
王安石其实没任何偏食,只不过是哪一盘菜靠他最近,他就向这一盘菜伸筷子。
如果以一次偏食,去判断王安石之爱好,准吗?宋仁宗也曾经这么判断过王安石,也错了。
一天,宋仁宗突然说要请大家去钓鱼,满朝文武自然展颜开怀。
王安石也随大流,跟大家来到现场,只是他似乎对宋仁宗特地安排的这次娱乐活动没一点兴趣,独自闷坐在那里,敛眉默神。
王安石可能有嗑瓜子的习惯吧,他一手支颐,一手抓碟,把摆在碟子里的皇家玉豆一颗接一颗地往口里送,送豆进一颗,嘣脆咬一颗,心不在焉,把满碟豆子吃完了。
远处,有一双眼睛在瞄着,那是宋仁宗。
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能臣,宋仁宗听多了,他想起用王安石,于是将王安石从地方调来中央,安排在自己身边,察其言,观其行。
也许在宋仁宗看来,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大臣的性情,而在活动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这次垂钓活动。
而这次,宋仁宗没有看上王安石。
不是因为王安石好沉思不合群,而是那碟子里的豆子蒙住了宋仁宗的眼睛。
宋仁宗看着王安石吃完这一碟豆子后,作出了一个几乎可以断绝其前程的判断:王安石是百分百的奸臣。
碟子里的豆子,其实只是鱼饵。
宋仁宗觉得,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误吃一粒,可以理解;错嚼两粒三粒,也情有可原,但这么一碟鱼饵都被吃完了,这不是作秀吗?这不是故意装深沉吗?这次垂钓活动之后,宋仁宗把王安石晾起来了。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大全(100则)
原创资料仅供学习公文写作精选素材-2018年3月-目录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5)2、陈蕃愿扫除天下 (5)3、班超投笔从戎 (6)4、宗悫(què)乘风破浪 (6)5、祖逖闻鸡起舞 (7)6、画家赵广不屈 (8)7、苏武牧羊北海上 (9)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0)9、项羽志大才疏 (10)10、孔门师徒各言志 (11)11、顾炎武手不释卷 (11)12、欧阳询揣摩古碑 (12)13、文徵明习字 (12)14、王冕僧寺夜读 (12)15、孙权喻吕蒙读书 (13)16、陆游筑书巢 (14)17、董遇谈“三余”勤读 (15)18、智永与“退笔冢” (15)19、匡衡凿壁借光 (16)20、张溥与“七录斋” (16)21、晋平公炳烛而学 (17)22、高凤专心致志 (17)23、叶廷圭与《海录》 (18)24、为人大须学问 (18)25、任末好学勤记 (19)26、王充市肆博览 (20)27、欧阳修“三上”作文 (20)28、林逋论学问 (21)29、欧阳修诲学 (21)30、王安石伤方仲永 (22)31、李存审出镞教子 (23)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23)33、陶母责子退鲊 (24)34、诸葛亮诫子书 (24)35、陆游家训 (25)36、孟母三迁 (26)37、曾子杀猪明不欺 (26)38、子路受教 (27)39、孔子因材施教 (28)40、墨子怒责耕柱子 (28)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29)42、陈万年教子谄谀 (29)43、钱大昕默坐观弈 (30)44、王荆公旁听文史 (30)45、大树将军冯异 (31)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32)47、曾参不受鲁君邑 (32)48、贤妻桓少君 (33)49、魏徵论自制 (34)50、吕蒙正不记人过 (34)51、石勒不计前嫌 (35)52、韩信袴下受辱 (36)53、世评华歆王朝 (36)54、周处改过自新 (37)55、齐宣王好谀 (38)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39)57、萧何追韩信 (39)58、汉高祖论“三杰” (41)59、东吴四英杰 (42)60、治本在得人 (43)61、齐桓公登门访士 (43)62、陆贽论人才 (44)63、物各有短长 (45)64、汉武帝下诏求贤 (46)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 (46)66、唐太宗论举贤 (47)67、何充直言不讳 (48)68、吕僧珍不仗势 (48)69、刘庭式娶盲女 (49)70、范式言而有信 (49)71、王坦直言惊益王 (50)72、饿死不吃"嗟来之食" (51)73、“殿上虎”刘安世 (52)74、娄师德与狄仁杰 (53)75、司马迁赞李广 (53)76、何岳得金不昧 (54)77、钱金玉舍生取义 (55)78、郑玄谦让无私 (56)79、李绩煮粥侍姊 (57)80、海瑞遗物 (57)81、腹朜大义灭亲 (58)82、闵仲叔辞侯霸 (59)83、杨震论"四知" (59)84、祁黄羊去私 (60)85、宋濂不隐真情 (61)86、裴佶姑父外廉内贪 (62)87、李林甫口蜜腹剑 (63)88、秦桧专横跋扈 (63)89、治国必先富民 (64)90、治国犹栽树 (65)91、陆贽论审察群情 (65)92、齐威王行赏罚 (66)93、治国不私故人 (67)94、孟子对滕文公 (68)95、晏子论“社鼠” (68)96、唐太宗"五事"治天下 (69)97、用心不倦 (70)98、魏徵论隋炀帝 (71)99、创业与守成 (72)100、子奇治县 (72)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历史小故事100左右人物
历史小故事100左右人物【篇一:历史小故事100左右人物】司马光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
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
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
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
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
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取得了成功,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林则徐对联立志》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
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
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
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
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
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
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
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王献之依缸习字》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
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人物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人物故事(一)姒孔甲——夏朝第十四任君主姒孔甲,姒姓,名孔甲,是姒不降之子。
孔甲性情乖僻,其父姒不降临终前,害怕孔甲治理不好国家,就没有传位给他,而是内禅给弟弟、孔甲的叔父姒扃。
姒扃死后,姒扃的儿子、孔甲的堂兄弟姒廑继位。
姒廑死后,才由孔甲继位。
孔甲在位期间,肆意淫乱,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而且喜好信奉鬼神,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
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更加衰落,逐渐走向崩溃。
孔甲时期,军制留存史料很少,但有限文献和考古材料可以表明,它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开端。
夏朝脱胎于氏族社会的部落联盟,掌握国家政权的夏后氏只是众多部落中力量最强大者,处于天下“共王”的地位。
与其共主政体相适应,夏后氏建立以奴隶艾贵族为骨干、平民为基础的国家军队。
作战时,夏王根据需要,或征集点接统治地区的平民,或同时征召直接统治区以外的异姓部落出战,实行居则为民、战则为兵的兵农合一的制度。
夏朝车队编制不详。
《左传·哀公元年》有关于夏王少康以“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复国的记载,有的学者据此认为“旅”是军队兵员建制单位。
有学者认为,队按氏族部落的生产生活组织,以十进制编成。
夏王为最高统帅。
夏启消灭有启氏的甘之战中,所辖“六事之人”,亦称“六卿”,当是分工不同的六个奴隶主贵族首领,他们平时治理民事,战时担任作战指挥。
赖以“守邦”。
起止时间有多种说法,通行之说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
这一时代,国家已经形成,军队随之产生。
反映奴隶阶级意志的车事制度相应出现。
姒相——夏朝君主,姒仲康之子姒相(前2025年~前1973年),夏朝君主,姒仲康之子。
帝中康七年,世子姒相出居商丘。
在姒中康病死后,于帝相元年戊戌时继位,迁都于商丘,征伐淮夷。
中国经典历史人物故事
中国经典历史人物故事1. 商鞅:改革开放的奠基人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出生于秦国。
商鞅以其深思熟虑和勇于创新的改革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商鞅主张通过法治来统一和稳定国家,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包括均田制、法律法规的编纂、官吏选拔制度的改革等。
通过这些改革,他有效地打破了封建阶级的束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商鞅的均田制度为后世的土地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使农民和平民能够获得相对平等的土地权益,从而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和产量。
同时,他重视法治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并为后续的法制建设提供了借鉴。
商鞅还进行了官吏选拔制度的改革,主张以才能取代出身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担任官职。
这一改革使得社会上的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商鞅的改革思想不仅对秦国有很大影响,也对后世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坚持法治思想、注重社会公平,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经典历史人物之一。
2. 孔子: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古代中国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提倡儒家思想和教育,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主张培养君子和完善人的道德品质。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实现自我修养、实现社会和谐。
孔子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性,他鼓励人们通过实践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孔子还建议君主以身作则,通过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来管理国家。
他提倡“君子爱人”,主张领导者应该善于体察民众的需求和利益,以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这一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古代及现代以及世界范围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孔子被尊崇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关于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说到故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中国的故事数不胜数,种类题材的庞大,足以让后世的文人感叹,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欢迎阅读!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故事篇1西汉时,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单于派汉朝叛使、被单于封为丁灵王的卫律前来诱降。
卫律说:苏先生,我从前背叛汉朝归降匈奴,受到单于大恩,封我为丁灵王,拥有数万奴隶,马匹、牲畜漫山遍野。
你今天投降了,明天也和我一样富贵,若白白地流血牺牲,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怒斥道:卫律,你身为汉民,不顾恩义,叛国投敌,你虽然能得逞于一时,最终却逃脱不了天地良心的审判。
卫律见苏武不屈服,只得向单于报告。
单于见苏武很有气节,十分钦佩,更想招降他。
于是把苏武囚禁在一个大地窖里,不给饮食,苏武只得嚼雪止渴,用毡毛充饥。
后来单于又将苏武移到北海荒无人烟的地方,逼迫他牧羊。
北海在今苏联境内的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
苏武到了北海,匈奴停止了对他的食物供应,他只得觅野鼠掘草根充饥。
在这荒漠上,除了丛生的野草,就是漫天的风雪,终年见不到一个人影。
苏武抱着代表汉廷的旄节牧羊,无论坐卧行走都拿着汉节。
岁月一天天流逝,节杆上缀的三重旄牛尾都落尽了。
十九年过去了,苏武历尽艰辛,终于回到自己的祖国。
他出使还是壮年,及至归国,头发胡须全白了。
岁月改变了他的容颜,却改变不了他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故事篇2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隆中诸葛的故事,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
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
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
历史重要人物及重大事件简述100例!
历史重要人物及重大事件简述100例!历史重要人物及重大事件简述100例 !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禅让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图)刻在龟板上的甲骨文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精选14篇)了解一个国家就要先了解它的历史,历史故事是让我们最容易了解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世界历史、清朝历史等不同地域,不同朝代历史最快捷方法。
经典历史故事等你来品味。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篇1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攻打宋国,宋王便派人去侦察齐军到了什么地方。
派出去的人回来说:“齐国的离我们已经很近了,我国的国民都惊恐不安。
”左右近臣都对宋王说:“这就是所谓的‘肉腐烂了自然就会招惹虫害’啊。
现在凭着宋国的强大,齐军的弱小,是不可能到达这种地步的。
”宋王于是大怒,把派去的人屈杀了。
接着又派人去察看齐军的情况,派去的人的报告同前面那个人的一样,宋王又大怒,把第二个人也屈杀了。
就这样,宋王一共派了三个人前去,三个人都被杀害了。
接着,宋王又派了一个人前去查看。
这次被派去的人遇见了他的哥哥。
他的哥哥问他:“国家已经非常危险了,你还要到哪里去?”派去的人说:“是国君派我来察看齐军的情况的。
原来齐军已离我们这么近了,国民已经如此恐惧。
现在我担心的是先前察看齐军情况的人都因为报告齐军迫近而被国王处死了。
如今我要是如实报告的话,也难逃一死。
如果不如实报告,恐怕也是一死。
我该怎么办呢?”他的哥哥说:“如果报告实情,你又将先于死者死,先于亡者亡。
”派去的人听后,就回去向宋王报告说:“我根本就没看见齐军在哪里。
国民很安定。
”宋王非常高兴。
左右近臣都说:“先前被杀的人的确该死。
”于是,宋王赏赐给这个人许多钱。
后来,齐军大兵压境,宋王抵敌不住,就自己跳到车中,慌忙逃命去了。
而那个被派去的人则跑到了别的国家,过起了非常富裕的生活。
哲理点拨:作为一个领导,千万不能像宋王那样,一定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这样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如果单听一方面的话,不但自己糊涂,事情也会弄得很糟。
孟轲和子思的故事孟轲,又称孟子,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公元前336年,孟子来到魏国,受到了魏国君臣的热烈欢迎。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12篇)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12篇)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12篇)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1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原文: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2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
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
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
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
”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原文: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3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故事短篇(14篇)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故事短篇(14篇)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故事精选篇1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范仲淹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范仲淹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故事精选篇2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
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
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
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
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
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
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故事精选篇3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
船户说:“河水那么浅,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又怎么能做出使齐王高兴的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範仲淹有誌於天下範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
母親很窮,沒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範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
(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
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
有時夜裏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
(範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麽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
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誌向。
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原文】範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
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
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
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誌於天下。
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陳蕃願掃除天下陳藩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
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麽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陳藩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
不能在乎一間屋子的事情。
”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誌向,與眾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歲。
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誌,甚奇之。
3.班超投筆從戎班超為人有遠大的誌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
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
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
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為人有大誌,不修細節。
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
有口辯,而涉獵書傳。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
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
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壯士誌哉!”4.宗愨(què)乘風破浪宗愨,字元幹,是南陽涅陽人。
他的叔父宗炳,學問很好但不肯做官。
宗愨小的時候,宗炳問他長大後誌向是什麽?他回答:“希望駕著大風刮散綿延萬裏的巨浪。
”(宗炳說:“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貴,也必然會光宗耀祖。
”)有一次宗愨的哥哥宗泌結婚,結婚的當晚就遭到強盜打劫。
當時宗愨才14歲,卻挺身而出與強盜打鬥,把十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根本進不了正屋。
當時天下太平,有點名望的人都認為習文考取功名是正業。
宗炳因為學問高,大家都喜歡跟著他讀儒家經典。
而宗愨因為任性而且愛好武藝,因此不被同鄉稱贊。
【原文】宗愨字元幹,南陽涅陽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愨年少時,炳問其誌。
愨曰:“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炳曰:“汝若不富貴,必破我門戶。
”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與拒賊,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時天下無事,士人並以文藝為業,炳素高節,諸子群從皆好學,而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稱。
5.祖逖聞雞起舞當初,範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誌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
”就起床舞劍。
渡江以後,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鉆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
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誌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
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於是到淮陰駐紮,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
【原文】範陽祖逖,少有大誌,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
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於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之以復中原,郡國豪傑,必有望風響應者矣!”睿素無北伐之誌,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
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後進。
6.畫家趙廣不屈趙廣是合肥人,本來是李伯時家裏的書童。
李伯時作畫的時候就侍奉在左右,時間長了就擅長畫畫了,尤其擅長畫馬,幾乎和李伯時所作的一樣。
建炎年間,他落在金兵手裏。
金兵聽說他擅長畫畫,就讓他畫擄來的婦人。
趙廣毅然推辭作畫,金兵用刀子威脅,沒得逞,就將他的右手拇指砍去。
而趙廣其實是用左手作畫的。
局勢平定以後,趙廣只畫觀音大士。
又過了幾年,趙廣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識分子所藏的李伯時的觀音畫,大多是趙廣的手筆。
【原文】趙廣,合肥人。
本李伯時家小史,伯時作畫,每使侍左右。
久之遂善畫。
尤工畫馬。
幾能亂真,建炎中陷賊,賊聞其善畫,使圖所虜婦人,廣毅然辭以實不能畫,脅以白刃,不從遂斷右手拇指遣去,而廣平生適用左手。
亂定,惟畫觀音大士而已。
又數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時觀音,多廣筆也。
7.蘇武牧羊北海上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於。
單於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裏面,不給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饑,幾天不死。
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
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
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
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脫盡。
【原文】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於。
單於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
天雨雪。
武臥嚙雪,與氈毛並咽之,數日不死。
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
羝乳乃得歸。
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8.燕雀安知鴻鵠之誌陳勝年輕時,曾經被雇傭給人耕田種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來,走到田壟上,煩惱忿恨了許久,對夥伴們說:“要是誰將來富貴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夥伴們笑著應聲問道:“你是被雇傭來耕田的,哪裏來的富貴呢?”陳勝嘆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鵝的誌向呢?”【原文】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9.項羽誌大才疏項籍年少時,讀書沒有成就,就離開讀書去練劍,又無所成。
項梁對他很生氣。
項籍說:“讀書,只能夠讓人記住姓名而已。
學劍,又只可以戰勝一個人,不值得學。
要學就要學能戰勝千萬人的知識。
”於是項梁開始教項籍學習兵法,項籍很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到底了。
【原文】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
項梁怒之。
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
劍,一人敵,不足學。
學萬人敵。
”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10.孔門師徒各言誌顏淵、子路侍奉在孔子身邊。
孔子對他們說:“何不各自說你們的誌向呢?”子路說:“希望可以把車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這些東西都破舊了也沒有什麽遺憾。
”顏淵說:“希望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勞。
”子路對孔子說:“願意聽您的誌向。
”孔子說:“(希望我)能讓老人過得安適,能讓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讓年輕的人懷念。
”【原文】顏淵、季路伺。
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願聞子之誌。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11.顧炎武手不釋卷凡是顧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馬、騾子載著書跟隨自己。
到了險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處的詳細情況,有時發現所到之處的情況和平日裏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開書本核對校正它。
有時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來考察,就在馬背上默默地誦讀各種古代經典著作的註解疏證;偶爾有什麽遺忘了,就到客店中打開書仔細認真地復習。
【原文】凡先生之遊,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
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
或徑行平原大野,無足留意,則於鞍上默誦諸經註疏;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書而熟復之。
12.歐陽詢揣摩古碑歐陽詢曾經在趕路的途中,見到一塊古碑,是晉代書法家索靖寫的。
他駐馬觀碑,許久才離開。
可是沒走多遠,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馬佇立著,仔細觀賞。
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鋪在地上,坐下來細心揣摩。
又看了許久,他還舍不得離開。
於是,他就留宿石碑旁。
就這樣一連三天,他才戀戀不舍地離去。
【原文】歐陽詢嘗行,見古碑,晉索靖所書。
駐馬觀之,良久而去。
數百步復反,下馬佇立,及疲,乃布裘坐觀,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13.文徵明習字文徵明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準,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
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
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滿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寫它,不怕麻煩。
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致美好。
【原文】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
平生於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劄,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4.王冕僧寺夜讀王冕是諸暨縣人。
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
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
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
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
過後,他仍是這樣。
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從此以後就地離開家,寄住在寺廟裏。
一到夜裏,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裏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瑯瑯一直讀到天亮。
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
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