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阻滞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能够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则可以有效地减轻术中和术后的疼痛感。
文章详细介绍了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必要性、优势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并通过临床应用案例分析和术后效果评价来展示其良好效果。
展望了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前景,并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
这些内容对于医疗领域的从业人员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优势、操作步骤、临床应用、案例分析、术后效果、前景展望、总结1. 引言1.1 胸腔镜手术简介胸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体腔内镜检查及治疗的微创手术技术,广泛应用于胸外科、胸腔内科、胸心血管外科等领域。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
通过胸腔镜手术,医生可以在不开放胸腔的情况下,通过微小的切口观察、检查及治疗患者的病变。
1.2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介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通过超声波影像来引导针头精确定位于目标神经附近的技术。
在传统的神经阻滞技术中,医生通常依靠解剖学知识和经验来确定针头的位置,存在精准性不足和风险较高的问题。
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可以实时显示神经、周围组织和针头的位置关系,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神经和周围组织的结构,包括神经的分支、血管的位置等信息,从而更精确地确定针头的位置,减少误伤神经和血管的风险。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还可以提供实时的图像反馈,让医生能够在操作过程中及时调整,确保技术的成功实施。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精准安全、实时反馈等优点,可以在胸腔镜手术中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的支持,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引言部分介绍了胸腔镜手术的发展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意义。
正文部分从胸腔镜手术中的神经阻滞技术出发,探讨了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优势,并详细描述了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具体操作及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结合手术效果和优势评价,展望了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前景,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先进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关键词】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技术、操作技巧、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前景展望。
1. 引言1.1 胸腔镜手术的发展胸腔镜手术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发展至今,已成为胸外科手术的重要技术之一。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成为患者和医生们的首选。
胸腔镜手术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肺部疾病、纵隔疾病等,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疼痛较轻。
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胸腔镜手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还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胸外科手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2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意义匮乏的口号就不要输出。
感谢合作。
在胸腔镜手术中,神经阻滞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手术结果至关重要。
通过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实现对神经的精准定位和注射,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可能出现的误伤血管或其他重要结构的风险。
这种高度精准的神经阻滞技术,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疼痛,还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更在于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恢复。
这种先进的技术为胸腔镜手术带来了更加精准和人性化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意义。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胸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胸腔镜技术进行的微创手术,能够减少组织损伤、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术中对患者的镇痛管理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经皮性静脉药物输注容易出现药物的浓度波动大,作用不稳定的情况,而且产生的镇痛效果也有限。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成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镇痛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新颖的镇痛方式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一、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技术原理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是利用超声波来引导锥体间隙内药物的精确定位,通过神经阻滞来达到术后镇痛的目的。
具体操作方法为,患者取下一侧衣服,坐位或仰卧位,暴露出锥体间隙的皮肤,采用无菌操作技术,用超声探头在胸骨柱的侧面扫查,识别出肋骨、椎弓和胸横韧带等解剖结构,确认锥体间隙的位置。
然后,将局部麻醉药浸润皮肤和软组织,用7.5-10MHz的线性探头放置在背侧上缘的第八个肋间隙处,逐层扫查,最终定位到锥体间隙,确认阻滞区域。
确定好位置后,使用22G的局部麻醉针,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到达锥体间隙,确保不穿过锥体间隙,然后注入药物,使神经传导受阻,达到镇痛的目的。
1.减少手术时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感:胸腔镜手术通常需要在患者的胸腔内进行操作,因此术中患者疼痛的程度会比较大,加之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会影响手术效果。
而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术中疼痛和焦虑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2.术后镇痛效果好,减轻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是胸腔镜手术患者非常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康复。
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具有准确、定位清晰的优势,能够提供较长时间的术后镇痛效果,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早期恢复,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减少对全身镇痛药物的使用: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对全身镇痛药物的使用,避免了因药物浓度波动大、作用不稳定等问题而导致的不良反应。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
1.解剖学
胸椎共12块,其棘突呈叠瓦状,比相应的横突低一个阶段,即上一阶段棘突和下一阶段横突在一个水平上(例如:T7的棘突和T8的横突在一个水平上,因而长轴平面内技术阻滞T7神经时,探头在T7棘突的水平向上移避开T8的横突)。
胸椎的关节突前后重叠(腰椎的关节突左右相对),超声上显示是一平线。
2.适应证
胸壁、乳房区域手术操作,肩胛骨、肋骨骨折手术操作,镇痛。
3.患者体位
坐位或侧卧位。
4.探头类型
高频线阵探头或低频凸阵探头。
索诺声高频线阵探头HFL38x
索诺声低频凸阵探头C60x
5.扫查和进针方法
(1)长轴平面内法:探头在目标阶段的棘突垂直于背正中线放置,探头内侧端在背正中线上,显示目标阶段的棘突和下一阶段的横突。
向上移动探头,避开下一阶段横突,即探头位于两个横突之间并平行于横突,关节突深部和其外侧(1cm左右)与胸膜围成的空间即为胸椎旁间隙。
从探头外侧进针,避开胸膜,将针头放置在胸椎旁间隙内。
(2)短轴平面外法:探头在目标阶段的棘突水平平行于背正中线放置,探头和背正中线距离为2-3cm,此时垂直于横突且探头中间位
于两个横突之间。
从探头外侧中点(横突之间)进针,针尖深度在横突表面深部1cm。
超声引导下胸段椎旁阻滞ppt课件
2019/9/4
4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的优势
• 1.可直视神经结构、邻近解剖结构(尤其 各种变异)和局麻药的扩散情况,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 2.减少局麻药的用量,从而降低其导致的全 身毒性。
• 3. 提高神经阻滞效率,延长围术期镇痛时 间,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2019/9/4
5
超声引导TPVB优势
2019/9/4
21
2019/9/4
22
超声引导下胸段椎旁阻滞
2019/9/4
1
什么是椎旁阻滞?
• 椎旁神经阻滞:是将局麻药物注射在出椎 间孔的脊神经附近(椎旁间隙)从而阻滞该侧
的运动、感觉和交感神经,达到同侧躯体 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
2019/9/4
2
胸椎椎旁阻滞的适应症
(1)用于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带 状疱疹、胸部外伤疼痛等症的治疗。 (2)可通过阻滞交感神经治疗或缓解 心绞痛以及伴随有内脏神经痛症状的 交感神经痛、胸椎痛等痛症。 (3)开胸手术麻醉以及后镇痛。
2019/9/4
7
胸段椎旁阻滞的解剖基础
2019/9/4
8
椎旁矢状位的超声图像
2019/9/4
9
平面内法(IN—PLANE)
2019/9/4
10
平面内法(IN- PLANE)
2019/9/4
11
2019/9/4
12
2019/9/4
13
平面外法(Out of Plane)
2019/9/4
18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2019/9/4
19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
禁忌症:1.注射部位皮肤、软组织有感染性疾病者。2.有严
重出血倾向者。3.有严重心肺疾患应慎用或不用。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相关依据材料
• 《外周神经阻滞与超声介 入解剖》 第2版.简装版 • 原著主编 Admir Hadzic 主译 李泉
胸椎旁阻滞的纵向、平面外方法
与其他医疗技术治疗同种疾病的比较
• 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使胸椎旁神经阻滞更安全、简单、 方便、费用低、提供实时图像,避免一些并发症,避免或 减少射线辐射,减少重复穿刺次数,提高穿刺成功率,提
高穿刺时患者的舒适度。
•
进行皮肤消毒,采用胸椎旁阻滞的纵向、平面外方法。探头首先被放置在棘突外侧56cm以确认肋骨、壁层胸膜和肋间隙。然后探头向中间逐渐移动以确认横突。穿侧针平 面外进针以接触TP,然后离开TP,在TP之下或者之上进入椎旁间隙并注射局麻药。合 适的注射可移动胸膜。可选择0.5%-0.75%罗哌卡因20ml,分次注射1、器材 线阵探头(6-18MHz)超声仪,无菌袖套,耦合剂 腰椎硬膜外联合穿刺包 2、标志及患者体位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并由护理人员扶持。侧卧位患者应该采取胸膝位;坐位患者的 双足置于脚凳上。 以下解剖标志用于辨认脊柱水平和估计相应横突位置:棘突、C7的棘突、肩胛骨下缘。 3、操作技术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麻醉科
国内外应用情况
•
自2000以年来国内外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在麻醉中 应用的广泛开展,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廓切开 手术、胸腔镜手术、肋骨骨折手术、乳房手术中应用可提 高术中麻醉阻滞及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剂 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适应症及禁忌症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镜手术已逐渐成为肺部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然而,在胸腔镜手术中,由于创口较小、视野受限等因素,术中神经阻滞操作存在一定难度。
传统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局麻的风险性,因此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胸椎旁神经阻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阻滞方式,在胸腔镜手术和疼痛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
传统的胸椎旁神经阻滞是通过形态学标志物和神经电生理技术,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和神经传导路径来确定针头的穿刺位置。
然而,在胸腔镜手术中由于采用了穿刺小、视野受限的手术方式,传统的神经阻滞方法难以保证成功,容易受到操作者的经验水平和手术条件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可以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能够帮助实现有效、精确的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是一种实时引导和监测针头位置、方向和深度的技术,能够直接观察到针头穿刺部位和目标神经,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定位不准确和误穿的风险。
此外,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还可以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传统的神经阻滞方法常常需要多次调整针头的角度和深度,而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针头位置,避免了多次针头进出对神经组织的创伤和影响,降低了操作时间和疼痛程度。
此外,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可以直接观察到周围组织和血管情况,有助于避免误穿、出血和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能够帮助实现精确的神经阻滞,同时也能够降低手术的风险性和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因此,在选择神经阻滞方式时,应该尽量选择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开胸手术镇痛中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评价
开胸手术镇痛中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评价目的探讨开胸手术镇痛中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开胸手术患者给予单纯的靜脉自控阵痛(PCIA)治疗,设为对照组。
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开胸手术患者给予开胸手术镇痛中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静脉自控阵痛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芬太尼的用量明显较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24小时疼痛感明显较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8小时内的PCIA用量明显较少,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开胸手术治疗镇痛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中和术后的药物用量,值得广泛推广。
标签:开胸手术;镇痛;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本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阵痛治疗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采取随机的方式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开胸手术患者给予单纯的静脉自控阵痛(PCIA)治疗,设为对照组。
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开胸手术患者给予开胸手术镇痛中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静脉自控阵痛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
其中,观察组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9例,年龄在35岁至70岁之间;对照组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11例,年龄在38岁至65岁之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全麻的麻醉方式在麻醉之前的半小时注射0.1g的苯巴比妥钠以及0.5mg的阿托品。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进行开放外周静脉,并连接监护仪,对患者进行常规性的监护。
静脉注射0.06mg/kg的咪达锉伦、3ug/kg 的芬太尼、2m/kg的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插入气管插管之后,连接麻醉机进行正压通气,在此过程中,调节各项参数,使P2CO2的含量一直维持在30mmhg—35mmhg,在手术过程中静脉注射芬太尼、丙泊酚以及苯磺顺阿曲库铵等药物维持麻醉效果,在术后使用PCIA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镇痛;给予观察组患者除了给予对照组治疗方式之外,还给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静脉自控阵痛方式。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各种胸部疾病的微创手术技术。
在进行胸腔镜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常常需要进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来减轻手术患者的疼痛感。
传统的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通常是依靠解剖标志来确定神经阻滞的位置,然而这种方法有时会存在误差和风险。
在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来帮助麻醉医生准确定位并且精确注射麻药到胸椎旁神经附近的方法。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了手术患者的疼痛感和不良反应。
在胸腔镜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胸腔镜手术是通过在患者胸部进行微创手术来进行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
由于手术部位较为特殊,患者常常会感到明显的疼痛,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手术过程的舒适度,麻醉医生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来实现胸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
而胸椎旁神经阻滞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局部麻醉方法。
胸椎旁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局部麻醉药物作用于胸椎旁神经以达到减轻疼痛感和使手术部位麻木的方法。
传统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常常是通过依靠麻醉医生对患者的胸部解剖标志的判断来确定神经阻滞的位置。
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比如神经位置的变异性、解剖结构的遮挡和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有所降低。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超声引导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普及和成熟。
未来,我们也期待这种技术可以得到更多的改进和创新,为胸腔镜手术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局部麻醉技术。
我们也希望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微创手术领域,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在胸腔镜手术(thoracoscopic surgery)中,常常需要行胸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PVB)来控制术中和术后疼痛,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传统的阻滞方式为经射线导引下进行,但存在诸多不便和风险,如辐射损伤、阻滞不准确等。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PVB的首选方法之一。
超声引导下的PVB具有定位准确、无辐射损伤、可视化清晰等优点,而且能减少术中出血和感染的风险,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在操作技巧上,超声引导下的PVB可以实现针头精确定位,避免穿透锁骨下动脉、胸导管等重要结构,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超声引导下PVB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在手术前进行超声检查,确定PVB的阻滞位置、针头入射角度和深度。
然后,依据超声图像引导,在离阻滞部位2-3cm处进针,穿过皮下组织和肌肉,使针头与肋骨平行进入胸椎旁隙。
在确认进针位置正确之后,注入适量的局麻药制剂(如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即可。
注射时应注意避免针头进入胸膜腔和血管等区域,同时应注意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以便及时处理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PVB的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胸椎旁神经区的手术,特别是胸腔镜手术、肺切除术、乳腺手术、胸壁疼痛等。
与传统经射线导引下PVB相比,超声引导下的PVB具有更高的成功率、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更好的疗效,提高了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技术,用于在胸腔内进行手术治疗。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需要准确定位相关解剖结构,以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是一种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定位和保护周围神经结构。
超声引导是一种无创的成像技术,通过声波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
在超声引导下,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图像来确定胸椎旁神经的位置和分布,以便在手术中准确定位和避免对其的损伤。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图像引导,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操作。
1. 定位胸椎旁神经:在手术前,医生可以使用超声引导技术来定位胸椎旁神经的位置和分布。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准确定位目标结构,避免对神经的损伤。
2. 阻滞胸椎旁神经:在手术中,医生可能需要阻滞胸椎旁神经,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或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注射药物到目标神经区域,提高阻滞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监测神经功能:在手术过程中,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可以帮助医生监测胸椎旁神经的功能。
通过观察超声图像,医生可以判断阻滞是否成功,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需要医生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
对于熟练掌握超声引导技术的医生来说,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更准确、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治疗。
对于没有足够经验的医生,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保护胸椎旁神经,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但需要医生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经验,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超声引导下胸段椎旁阻滞
平面内法(IN—PLANE)
平面内法(IN- PLANE)
平面外法(Out of Plane)
超声引导下TPVB操作
• 体表定位,根据手术部位确定阻滞的位置 • 通常脊柱中线旁开2.5-3cm。但是应该在超声 下定位更为准确。 • 在超声下明确重要解剖标志的超声图像(棘突, 横突,胸膜,肋横突韧带) • 超声引导下0.25%罗哌卡因椎旁双侧阻滞 +1:200,000肾上腺素行双侧胸段椎旁阻滞 (0.5ml/kg/侧) • 超声频率为10---5MHz;探头为直线探头。 • 穿刺针为18G
胸部PVB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 包括穿刺误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血 管和胸腔,然而进行规范的操作,上述并 发症完全可以避免。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的不足
• 1对超声设备性能要求高。
• 2操作者须具有一定的超声学知识和技能。
谢 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的优势
• 1.可直视神经结构、邻近解剖结构(尤其 各种变异)和局麻药的扩散情况,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 2.减少局麻药的用量,从而降低其导致的全 身毒性。 • 3. 提高神经阻滞效率,延长围术期镇痛时 间,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超声引导TPVB优势
• 对于有凝血功能稍有障碍,但是又不适合 全身麻醉的患者可以选用椎旁阻滞
超声引导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段椎旁阻滞
什么是椎旁阻滞?
• 椎旁神经阻滞:是将局麻药物注射在出椎 间孔的脊神经附近(椎旁间隙)从而阻滞该侧 的运动、感觉和交感神经,达到同侧躯体 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7 Jan,21(1)• 153 •◊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方家佳,李元海(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安徽合肥230022)摘要: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是在超声直视下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进人胸椎旁间隙的一种区域阻滞技术。
该文就开胸 手术中,胸椎旁阻滞(TPV B)对血流动力学、芬太尼类药物用量、术后疼痛、炎性反应与应激反应、术后快速康复以及术后认知 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胸椎旁阻滞;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炎性反应;应激反应;术后快速康复;认知功能障碍doi: 10. 3969/j.issn. 1009 - 6469.2017.01.042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in thoracotomyF A NG Jiajia,LI Yuanhai(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y Hefei y Anhui230022 ,China) Abstract:The ultrasound-guid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is a regional block technique about injecting the local anesthetic into the thoracic paravertebral space under the ultrasound-guide. This article is a review about the influences of TPVB has on the hemodynamics, the dosage of fentanyl,the postoperative pain,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stress response, the postoperative quick recovery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the thoracotomy.Key words: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 Hemodynamics; Postoperative pain;Inflammatory response; Stress response; Postoperative quick recovery ;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椎旁神经阻滞是将局麻药物注射进入椎旁间 隙,阻滞包括胸椎脊神经及其分支以及交感干而实 现的。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镜手术在心胸外科、肺部手术、食管手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手术对患者体位和侵入性的要求较高,术后疼痛管理一直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难题。
胸椎旁神经阻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其优势和注意事项。
一、胸腔镜手术的特点及术后疼痛管理的难点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由于手术需要采取特殊的体位,术中操作空间狭小,侵入性较高,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
而且,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常规的镇痛药物往往难以满足疼痛管理的需求。
如何有效地管理胸腔镜手术后的疼痛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
二、胸椎旁神经阻滞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胸椎旁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来阻断神经传导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
传统的胸椎旁神经阻滞需要依靠解剖标志来确定穿刺点和注射深度,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局部组织损伤的风险。
而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则能够准确地显示目标神经、周围组织结构和药物扩散情况,极大地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优势在胸腔镜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穿刺准确性:超声引导下能够清晰地显示目标神经和周围血管、组织,医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穿刺针头的位置和深度,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的解剖误差和组织损伤。
2. 提高安全性:超声引导下可以避开大血管和重要器官,减少穿刺损伤的风险。
3. 减少并发症:由于穿刺更加精确,药物的扩散更加均匀,术后疼痛的管理效果更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 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术后疼痛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注意事项尽管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以下事项:1. 医生操作技能: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超声影像解剖学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Strait Phapnacextical Jonaal Vol30No.102020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高孝坦,李学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麻醉科,福建三明3760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择我院拟行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的女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30),对照组:采用0.33%罗哌卡因+5%利多卡因,总量20mL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胸椎旁神经阻滞,药物配方为:0.33%罗哌卡因+5%利多卡因,总量20mL。
对术中出现疼痛难于耐受患者则间断静推舒芬太尼。
统计观察两组患者切皮时、手术开始12min、手术结束时、术后5h、3h VAS评分;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恶心、呕吐、头晕、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
结果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对比,实验组在切皮时、手术开始12min、手术结束时、术后5 h、3h VAS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6.03);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0:;术后恶心、呕吐、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均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满意度评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单侧乳腺区段切除术,具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胸椎旁神经阻滞;乳腺;疼痛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2067763(2020)-14641764乳腺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生率占所有女性肿瘤的19.5%42。
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涉及环境污染、辐射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导致乳腺肿块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并且趋于年轻化53。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间隙阻滞,总有一种方法适合您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间隙阻滞,总有一种方法适合您背景TPV阻滞是目前推荐用于心胸手术疼痛管理的一线技术,并且与胸段硬膜外相比镇痛效果相当,而肺部、循环等并发症减少。
鉴于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的快速发展和临床意义的增加,这篇2015年的最新综述详尽地描述了胸椎旁间隙的解剖,并简要描述和讨论了超声引导下TPV阻滞9种不同入路。
各位心胸麻醉的战友们,总有一种超声引导下TPV阻滞方法适合您。
TPV的解剖1 .TPV的内侧界TPV与胸椎相邻,内侧边界是椎体,椎间盘,以及与硬膜外间隙相连的椎间孔,目前文献报道超声引导下TPV阻滞有40%的硬膜外间隙药物扩散风险,应该值得我们注意。
TPV向外侧逐渐变细,在肋骨关节附近过渡为肋间隙。
从上至下,TPV间隙在每个胸椎水平肋骨和横突部分分开,然而,如图1所示在所有的胸椎水平上TPV间隙的前侧角的脂肪组织是连续的,所以单点TPV阻滞20ml局麻药可以扩散的范围为5个胸椎节段左右。
图1.T5水平的胸椎旁间隙。
在横截面(身体左侧)和矢状面(身体右侧)都突出显示胸椎旁间隙。
es=竖脊肌,r=肋骨,SCTL=肋横突上韧带,SP=棘突,TP=横突,trap=斜方肌。
2 .TPV的后界如图1所示,TPV间隙的后界是肋骨和肋横突上韧带(SCTL)。
SCTL从肋骨颈部的上缘延伸到上一节段椎体横突的下缘(图3,C和D)。
SCTL内侧缘游离,后面是深背部肌肉,即多裂肌、棘突回旋肌和竖脊肌,肌肉和韧带之间常会存在一层脂肪组织(图1),这样的解剖结构为近期兴起的竖脊肌阻滞提供了支持,实践证明在椎板后注射局麻药可以扩散至TPV。
SCTL外侧与肋间内膜相连,肋间内膜是肋间内肌距中线大约4 -6cm处逐渐形成的肌腱(图2)。
在肋间内膜后,肋间外肌和肋提肌共同斜向下到达肋骨的上缘外侧。
图2.T9横断面。
根据改良的Mallory-Cason法染色。
A=前面,DRG=脊髓背根神经节,iimb=肋间内膜,in=肋间神经,L=侧面,P=后面,M=中间,pp=壁层胸膜,r=肋骨,SCTL=肋横突上韧带(虚线),ST=交感神经干,vp=脏层胸膜。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研究新进展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研究新进展摘要】胸椎旁神经阻滞通常会应用在乳腺、心脏、胸科等手术中,主要用于术中和术后镇痛。
随着超声技术的推广使用,将其应用在胸椎旁神经阻滞中,能够为其提供即时可视化的平台,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
本文针对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超声引导下使用的研究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手术;辅助用药;并发症胸椎旁神经阻滞,英文简称为TPVB,指的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患者的胸椎旁间隙中,对患者的同侧躯体和交感神经进行阻滞[1]。
利用超声技术手段,可以在进行神经阻滞的过程中清晰展示患者椎旁间隙的组织结构,降低失败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几率。
1 临床应用 1.1胸科手术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在开胸手术中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多的。
开胸手术中应用TPVB方案对比胸段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更好,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更明显,对于患者肺功能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而且成功率更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副作用更少。
同时,胸椎旁神经阻滞也能应用在胸腔镜的手术中,这种麻醉方式镇痛效果更好,拔管以后患者也能更早恢复排痰和咳嗽的能力。
1.2乳腺手术乳腺手术属于体表手术的一种类型,创面相对较大,对于患者来说,要求更高的镇痛效果。
经研究发现,用于乳腺癌手术,采用TPVB复合全麻的方式进行麻醉,能够有效减少麻醉药的使用量,同时减少肌松药和镇痛药的使用[2],复合充分就能够保证镇静,麻醉深度足够,缩短患者的苏醒和拔管时间,对比术后静脉持续使用镇痛药物,能够有效减少运动痛的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
有研究发现,在超声引导下进行TPVB复合使用镇静药物,乳腺癌手术可以在非插管条件下进行。
另外,对比单纯全麻和TPVB应用在乳腺手术中,术后3个月、6个月的慢性疼痛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严重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后者更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更高。
1.3心脏手术心脏外科领域中,冠脉搭桥术心肌保护实验中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已经有证明表示,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能够进行心肌保护,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其原因在于能够对患者的双侧交感神经进行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阻滞PPT
优点
01
02
03
04
可视化操作
超声引导可以实时显示进针过 程,减少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
的风险。
准确定位
通过超声图像,可以清晰地看 到胸椎旁的解剖结构,确保针
头准确放置在目标位置。
减少并发症
由于可视化操作和准确定位, 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
降低。
适用于各种患者
对于肥胖、脊柱畸形或其他影 响传统定位的患者,超声引导
心血管功能影响
胸椎旁阻滞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和 心动过缓等心血管功能不良反应
,需要谨慎使用。
04
CATALOGUE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的实施
操作前的准备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是否存 在禁忌症,如局部感染、凝血障碍等。
设备准备
确保超声设备和麻醉相关物品准备齐全,包括超 声探头、麻醉药物、注射器等。
适应症
适用于多种胸部手术的术后镇痛,如 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等。此外,还 可用于治疗慢性胸壁疼痛和胸膜疼痛 。
02
CATA
01
02
03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方向性 、穿透性和反射性,能够 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结构 。
实时成像
通过高频探头,将超声波 转换为实时动态图像,能 够清晰地显示目标区域的 结构和毗邻关系。
慢性胸痛
对于慢性胸痛患者,胸椎旁阻滞可 以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缓解疼痛 ,改善生活质量。
胸椎旁阻滞的禁忌症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胸椎旁阻滞需要穿刺胸膜,如果患者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会 增加出血和血肿的风险。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胸椎旁阻滞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对于严重心 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阻滞ppt课件
阻滞技术
超声引导法
• 确定目标区域 •了解目标区域旁组织结构 •实时引导,避开周围血管 •确认局麻药在目标区域的扩散
目录
1
概述
2
超声引导TPVB主要技术
3
TPVB临床应用
3
我们的探索
阻滞技术
超声引导法 主要标记:横突 肋骨 胸膜
T5 127±11.0 110±10.8 125±12.1 92.3±9.3 78.2±9.1 92.7±10.7 85.3±6.75 78.5±6.39 92.5±7.32
术中舒芬太尼用量
A组
舒芬太尼(μg)
53.2±10.7
B组 47.2±10.3
C组 75.2±10.7
P值 <0.001
A组:椎旁+全麻 B组:硬外+全麻 C组:全麻 T0:诱导前 T1:手术前15min T2:手术开始15min T3:手术开始30min T4:手术开始1h T5:术毕
术前宣教与培训 术前肺功能准备 术前营养支持 预防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抗生素
术前
手术方式 优化麻醉、镇痛方法 引流管放置 体温控制 体液控制
术中
疼痛管理 早期活动 肺功能康复 营养支持 防治恶心呕吐
术后
临床应用
优化麻醉方案、镇痛方案
分层优化的围术期镇痛方案
分组
措施
手术痛 低危组
诱导时,凯纷50mg,术中舒芬太尼50-70微克,右美托咪定1微克/kg,术毕1%罗哌卡因 局部封闭切口,行2-8肋间神经阻滞,加用静脉镇痛泵(舒芬太尼100微克+凯纷150mg, 2.5ml/h),选用二联用药预防恶心呕吐,拔管1小时后进行镇静镇痛评分,如镇痛评分24分,进行单次追加,若大于4分即时启动补救措施(凯纷25-50mg iv)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的围术期应用进展
图 1 旁矢状切面扫描 注:TP: 横突;Pleura:胸膜;Superior Costotransverse Ligament:肋 横突韧带
2 超声引导下 TPVB 方法
2.1 平面内进针技术 2.1.1 旁矢状位入路
O Riain 在 2010 年首先报道了这种方法。采取平面内技 术,将超声探头放在与棘突平行、距中线 2~4cm 的位置,与脊 柱成角约 15° 从尾端向头端进针,以是否突破横突、胸膜和 “阻力消失法”判断是否进入 TPVS。此种方法有 3 个优点:(1) 穿 刺 针 在 超 声 引 导 下 的 移 动 图 像 为 连 续 的;(2)正 是 因 为 穿 刺针的方向不朝向脊髓,所以可以降低对神经根和脊髓的损 伤以及鞘内注射的风险;(3)操作简单。然而 O Riain 等人还
Marhofer 等在 2010 年首先报道这种方法。此方法是把 探头横向放置在与肋间平行的位置。采用该方法可以避免穿 刺时针尖指向椎间孔和脊髓,然而也存在无法确认针尖的位 置和穿刺路径的弊端 [9]。
目前研究集中于超声引导下 TPVB 进针技术的介绍,而 什么情况下哪种方法具有相对较高的成功率,是解决临床问 题的关键,尚无此种类型的对比研究。Karmakar MK 等认为, 超声引导下 TPVB 依据旁矢状位入路、横向入路,平面内、外 技术,其方法至少有 9 种 。 [10] 横向入路与旁矢状位入路相比 较,其骨性干扰较少,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穿刺针等误 入椎间孔的风险。平面内技术对穿刺针的路径能够动态观察, 然而穿刺针采用平面外技术时进针距离短,穿刺角度更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a
阻滞技术
横断面扫描
横突TP 壁层胸膜PP 肋间外肌 肋间内膜 椎旁间隙TPVS
15
a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1. 经肋间法,平面内 2. 横突法, 平面内 3. 横突法,平面外
16
a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4. 前关节突法 平面内
5. 前关节突法 平面外
17
a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矢状面扫描
横突TP 壁层胸膜PP 上肋横韧带 SCTL 椎旁间隙TPVS
18
a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19
a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6.肋骨法 、平面内
7.横突法(倾斜切面)、 平面内
20
a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8. 横突法,平面内 9. 横突法,平面外
21
a
推荐
新手
经验丰富者
√
√
PVB主要技术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外科 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莫桂熙
1
a
目录
1
概述
2
超声引导TPVB主要技术
3
TPVB临床应用
3
我们的探索
2
a
椎旁阻滞历史
3
a
解剖基础
胸椎旁间隙
楔形 左>右 内 硬膜外 外 肋间隙 前 椎体前间隙 后壁 肋横突上韧带 前外侧壁 壁层胸膜和胸内筋膜 内侧壁 椎体和椎间盘的侧表面
以上镇痛方案均实施术后6h,12h,24h,36h,48h的随访,期间如需紧急的补救或过度措施由 病房镇痛管理组及时实施。对于高危组,必要时可延长镇痛泵的使用时间。
42
a
探索
术中循环变化
指标
SBP (mmHg)
分组 A组 B组
T0 125±10.5 121±11.3
C组 128±13.4
MAP
A组
(mmHg) B组
90.3±9.9 88.2±10.3
C组 96.2±13.1
HR
A组
(次/分) B组
81.3±5.91 77.4±5.37
C组 87.7±6.52
T1 111±9.1 93±8.9 105±11.1 95.1±9.7 67.2±7.3 102.2±10.8 83.2±5.32 72.4±4.81 81.7±7.12
技 速度5ml/h ,0.1ml/kg/h 术
28
a
临床应用
30天死亡率
29
a
临床应用
心血管并发症
30
a
临床应用
肺部并发症
31
a
临床应用
2-6小时疼痛评分
32
a
临床应用
24小时疼痛评分
33
a
临床应用
低血压
34
a
临床应用
恶心呕吐
35
a
临床应用
皮肤瘙痒
36
a
临床应用
37
a
目录
1
概述
2
7
a
阻滞技术
•盲探法(经典入路、肋间入路) •神经刺激器引导法 •胸腔镜直视法 •超声引导/辅助法
8
a
阻滞技术
盲探法(阻力消失法)
9
横突 注药、置管困难 胸膜穿刺 失败率 6.8~10%
a
阻滞技术
神经刺激器引导法
穿刺方法与经典入路相同 •穿刺针不同 •刺激仪引出目标阻滞区 域的肌肉运动
10
a
阻滞技术
手术痛 高危组
术侧连续椎旁阻滞或硬膜外阻滞,诱导时,凯纷50mg,术中舒芬太尼30-60微克,瑞芬太 尼0.5-1μg/kg.h,右美托咪定1-2微克/kg,硬膜外选用0.3%罗哌卡因维持,术毕1%罗哌 卡因局部封闭切口,硬膜外加用单次镇痛配方(吗啡2mg+0.3%罗哌卡因5ml)。术后镇 痛可选择硬膜外或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配方(吗啡3mg+0.2%罗哌卡因100ml, 2ml/h),静脉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100微克+凯纷150mg,2.5-3ml/h),选用二联用 药预防恶心呕吐,拔管1小时后进行镇静镇痛评分,如镇痛评分2-4分,进行单次追加,若 大于4分即时启动补救措施(凯纷25-50mg iv)
术中直视穿刺法
• 优点;成功率高 • 缺点: 不能覆盖整个手术时程 仅适用于胸腔镜手术
11
a
阻滞技术
超声引导法
• 确定目标区域 •了解目标区域旁组织结构 •实时引导,避开周围血管 •确认局麻药在目标区域的扩散
12
a
目录
1
概述
2
超声引导TPVB主要技术
3
TPVB临床应用
3
我们的探索
13
a
阻滞技术
术前
手术方式 优化麻醉、镇痛方法 引流管放置 体温控制 体液控制
术中
疼痛管理 早期活动 肺功能康复 营养支持 防治恶心呕吐
术后
40
a
临床应用
41
a
优化麻醉方案、镇痛方案
分层优化的围术期镇痛方案
分组
措施
手术痛 低危组
诱导时,凯纷50mg,术中舒芬太尼50-70微克,右美托咪定1微克/kg,术毕1%罗哌卡因 局部封闭切口,行2-8肋间神经阻滞,加用静脉镇痛泵(舒芬太尼100微克+凯纷150mg, 2.5ml/h),选用二联用药预防恶心呕吐,拔管1小时后进行镇静镇痛评分,如镇痛评分24分,进行单次追加,若大于4分即时启动补救措施(凯纷25-50mg iv)
手术痛 中危组
术侧行单次椎旁阻滞(0.5%罗哌卡因25ml),诱导时,凯纷50mg,术中舒芬太尼50100微克,右美托咪定1-2微克/kg,术毕1%罗哌卡因局部封闭切口,加用静脉镇痛泵(舒 芬太尼100微克+凯纷150mg,2.5-3ml/h),选用二联用药预防恶心呕吐,拔管1小时后 进行镇静镇痛评分,如镇痛评分2-4分,进行单次追加,若大于4分即时启动补救措施(凯 纷25-50mg iv)
4
a
解剖基础
开放 纵 T1~T12 仅在T12被腰大 肌隔断 内容物 Ø肋间N Ø脊神经后支 Ø肋间血管 Ø交通支 Ø交感神经
5
a
阻滞机制和药物分布
lTPVS
l肋间隙
l硬膜外间隙
l椎前扩散
l单次注入15-25ml,节段
很难预料,1-10
l头侧0-4节段,尾侧0-7
节段
l双侧阻滞 10%
6
a
阻滞机制和药物分布
3
TPVB临床应用
3
我们的探索
23
a
临床应用
适应症
24
a
方法
单次阻滞
多点法
一点法
25
a
临床应用
连续置管
26
a
临床应用
阻力 置管深度
置管无阻力应怀疑导管误入胸膜间隙
27
a
临床应用
局麻药用法及用量 尚无单点和多点注射的最佳剂量
单
多点 每节段3~5ml
次
单点 10~20ml
技
术
导 管 0.125%~0.2%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TPVB主要技术
3
TPVB临床应用
3
我们的探索
38
a
探索
39
a
探索
ERAS: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措施的综合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延伸到胸外科即产生了加速康复胸外科,其内涵和措 施包括以下3大个方面:术前措施---术中措施---术后管理
术前宣教与培训 术前肺功能准备 术前营养支持 预防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