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有企业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国有企业调查报告
大型国有企业调查报告
中国国有企业是由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改革过来的,六十年来,为我国集中财力、物力走工业强国的道路,起到了核心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标志。国有企业用短短六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几百年个人资金积累才能完成的大型化,门类齐全化,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任务,是中国富国强民的中坚力量。
一、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①努力摆脱困境的中国国有企业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在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下,新中国政府采取多种途径创建、合资、合营了数目庞大的国营企业队伍,国有经济覆盖了几乎全部经济领域,经济比重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多数。建国后三十年的发展,国有企业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其功绩有目共睹。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日渐积累起来的大量问题,特别是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地束缚着国有企业的发展步伐,甚至影响了人们对它的价值评判,而日见沉重的包袱——冗员过多、企业办社会职能过重、赋税繁杂、债务缠身、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使得国有企业的发展变得步履维艰。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社会生产的微观主体。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启动了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国有
企业开始了“以改革促发展”的历程。与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中国国有企业的“以改革促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1984年的国营企业的放权让利改革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在改革之初,仅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结合为目标。作为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早期探索,国家选择的重心就是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国家赋予了企业以下“自主权”:给企业确定增产增收目标,允许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前提下提取少量的利润留成,可以作为职工的奖金。
第二阶段是1984~1992年间,其改革涉及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形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成为有资格独立承担义务、行使权利的法人。党的这一决定肯定了企业在当时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企业主体意识的觉醒,从此走上了摆脱政府附庸地位的改革历程。
第三阶段1992~2002年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2年,一个事件将此前就已陆续进行的股份制试点工作在次年掀起了高潮——邓小平南巡。企业施行股份制,是在产权层面进行的改革,为企业的自主经营提供了前提。进而,1993年11月发布、199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司法》为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提供了法律基础。
从此,我国开始了以公司制改建为形式、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的改制操作进入了比较成熟的时期。
第四阶段是2003年以来,在日臻完善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以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发展为核心的阶段。经过20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国有企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从国有企业存在的形态看,已经从单一形态的传统国有企业发展成为形态各异的国有企业,存在大量的所谓“新型国有企业”,既存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也有实行了公司制的国有企业,还有股票公开上市的股份公司;既有按照现代公司制新成立的国有企业,也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有独资企业,还有同外商合资合作的国有企业。这一阶段的改制工作特征已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这一定义的内容——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通过资产重组,实现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的基本退出和在非竞争性领域的部分退出。
②在困境中前行的中国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是由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发展改革而来的。解放前,中国没有国有企业,只有少数官有企业,民族企业更是处于萌芽状态,更因军阀混战,政治黑暗,民族企业几乎完全处于作坊式生产状态,主要现代工业产品全部控制在国外手中。到1949年,全国钢铁产量仅为15.80万吨,发电量为4.3亿千瓦时,石油产品完全依靠进口。
解放后,如何建设一个新中国,发展中国经济,是摆在新中国领导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是走社会主义模式,还是走资本主义模式,成了关系中国命运的抉择。考察解放前的民族企业的生存状态,可以看出民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全部采用家族式,资金来源非常紧张,信贷服务几乎毫无保障,《子夜》中描写的民族工业在当时社会环境中必然走向覆灭的观点,是真实客观的。依靠这样的民族企业来完成中国工业强国之路,问题之多,速度之慢,资源整合之难是可以想象的。考察当时的苏联模式,走国营企业之路,也有很多问题,一是政府财政资金积累少开支大,二是中国以前根本没有可以参考的方案,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但也有个很好的优势,就是中央政府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大厂,还可用中央政府的信用做担保,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请求支援。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扶持民族资本家发展,接管日伪时期留下的工厂充公,使之变成全民所有的财产,生产恢复非常快,但是,资金不足成了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当时只有两条路,通过通胀和勤俭节约两条路。通胀之路在没有金本位支持下,是剥夺工农大众的利器。勤俭节约之路也只能缓解部分资金紧张,不能有效解决大工业的巨额投资。
如何摆脱这个瓶颈的制约,当时,通过对社会结构进行调查,发现了一个问题,积累的资金非常容易被无序流动的人口稀释,大量的资金被流动的人口漩涡下去了。特别是农村进入城市的上亿人口花销
掉了城市宝贵的原始积累,而这些人从事的全是手工业和服务业,与国家的大工业发展争夺发展空间和宝贵的资金。
国家为了保障重工业的发展,制定了计划经济政策,将城市和农村实行二元化管理,制定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把农村人口固定在农村,集中精力和资金发展城市重工业.。在实行计划经济的统购统销后,城乡通过剪刀差,使农村向城市工业输血。这样,当年效果就出来了,各级地方政府几乎都有了资金来搞重工业,这就是大办钢铁的由来。一个县级城市也能办起工业,形成了大干快上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
今天我们来看当时的效果,中国钢铁五亿吨以上的产能几乎全是哪个时代的工厂生产的,机电产品的,石油、化肥、农药……也几乎全是那个时代形成的产能生产的。还有汽车、石油也是那个时代形成的产能。改革开放后,只是用绩效刺激这些产能进一步膨胀而已。今天的汽车工业是最先改革开放的,我们发现,不管通过改制还是合资,那个时代形成的工厂仍然占据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位置
二.国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国企在中国社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小社会。在许多地方信仰缺失的情况下,国企一直坚守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