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防洪工程——京杭运河

合集下载

中国创造的十大奇迹

中国创造的十大奇迹

中国创造的十大奇迹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咱们创造了数不清的奇迹,今儿咱们就聊聊“中国创造的十大奇迹”,用大白话给您说说这些让人骄傲的事儿。

一、长城——蜿蜒万里的巨龙您想啊,那时候没有啥高科技,全凭一双手,一砖一瓦地砌,愣是把这长城给建到了山海关到嘉峪关,那得多大的气魄和毅力啊!站在长城上,您就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感,仿佛能听到古代士兵的脚步声。

二、兵马俑——地下军团再现一说到兵马俑,那简直是震撼人心。

秦始皇陵里那成千上万的陶俑,每个都栩栩如生,跟真人似的。

那战马、那兵器,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秦朝的强大和辉煌。

这不仅是考古学的宝藏,更是咱们中国文化的瑰宝。

三、京杭大运河——水上丝绸之路这京杭大运河,可是咱们古代的水上高速路。

从北京到杭州,两千多公里,愣是给挖通了。

那时候的商船、货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

这运河不仅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还见证了咱们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四、都江堰——千年不倒的水利工程说到都江堰,那可是咱们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这工程修了快两千年了,还是那么好使。

它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和水势,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灌溉和防洪问题。

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五、故宫——紫禁城的辉煌故宫,那可是皇帝住的地方,金碧辉煌,气派得很。

那红墙黄瓦,那飞檐翘角,每一处都透着皇家的威严和华丽。

走在这故宫里,您就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六、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天堂敦煌莫高窟,那可是咱们古代艺术的宝库。

那里面有成千上万的壁画和雕塑,每一幅都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这些壁画和雕塑不仅记录了佛教的传入和发展,还反映了咱们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七、赵州桥——石拱桥的鼻祖赵州桥,那可是咱们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作。

这座桥修了一千多年了,还是那么坚固耐用。

它采用了独特的拱形结构,既美观又实用。

走在赵州桥上,您就能感受到那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智慧。

八、京剧——国粹的魅力京剧,那可是咱们国家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变迁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变迁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变迁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最长的,工程量最大的,与长江并列的“黄金水道”是与长城,坎儿井并列的古代三项伟大工程。

从春秋一直建设到元代,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京杭大运河,顾名思义是北京到杭州的一条运河。

最早在春秋时期开凿。

春秋时期各国战事频繁,需要将部队快速输送到战争前线,尽量快的解决战事而开凿。

吴王夫差就曾经命人开凿邗沟,用来输送兵力,达到军事目的。

隋朝统一中原后,开皇九年(589年),取得陈朝广大疆域的隋文帝将“冠于诸王”,平陈有功的儿子杨广派往扬州。

任大总管府总督。

总统南方四十四州军事,替自己管辖东南半壁江山。

605年杨广与朝臣密谋,害死文帝,缢死杨勇,坐上史称炀帝的宝座。

炀帝登基之后,便将富户均迁至洛阳,又为交通开直达吴会地区运河,征发“年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筑河。

发河南淮北诸民众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见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不从者斩三族(父母族,妻族)。

并从五家之内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负责民工的饮食。

更令十万民众加深山阳渎(隋文帝曾命大将开凿)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拿通济渠来说,西起洛阳城西,绕城南并洛水入黄河,东行入淮水,全长八百里。

渠宽不得小于四十步(一步1.3米),河边还要种植柳树。

不过也足够快,大业八年三月(605)动工,八月竣工,但也消耗大量民力,挖好了隋的坟墓。

“男丁不供,始役妇女”而且监工还毒打劳工,仅一年,三百六十万民工即死二百五十万。

历经各个朝代花费大量民力建造的运河,究竟是为了什么?中国的封建经济虽说自给自足,但也需要交通。

大江大河不在少数,但就缺少一条纵贯南北的运粮之道,南方产稻,产丝,无运河则需绕道海路,或沿河道向北,均花费巨大。

产生了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安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京杭大运河常识

京杭大运河常识

京杭大运河常识
京杭大运河(英语: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别名京杭运河,全长1794千米,被认为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时期,隋代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进行扩建,最终于元代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修建完成,它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6省(市)。

京杭大运河是在天然河流基础上进行开凿的,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兼具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的特性。

它跨越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流经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

自开凿以来,京杭大运河是连接中国南北的一条重要干线,它连通京津冀、长三角全国两大经济圈,具有南北物资运输、大型航船行运等作用。

2006年5月25日,京杭大运河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4年世界遗产大会上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

2021年6月26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通航。

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千米河段实现全线通水,这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1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长度是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背负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京杭大运河与扬州的渊源京杭人运河的开凿,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当时吴王阖闾为了向西扩张势力范围,下令开凿自太湖直达长江的胥溪。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说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京杭大运河的意义及其发挥的作用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浅论京杭运河湖西航道整治工程中的难题与对策

浅论京杭运河湖西航道整治工程中的难题与对策

浅论京杭运河湖西航道整治工程中的难题与对策一、京杭运河湖西航道概况。

京杭运河俗称大运河,始凿于春秋,后经历代开发扩展,特别是隋、元两代的大规模整治与改建而成,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和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它既是南北水运的大动脉,又是航运、灌溉、排涝、防洪的综合利用的河道。

由于历史的原因,京杭运河在1949年以前只有其中一小段勉强维持季节通航。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几次较大规模的整治,使济宁至杭州段重现水运辉煌,成为我国内河水运的黄金通道。

京杭运河微山湖下级湖段分为东、西两条航道,东线航道已于2000年底建成通航,基本达到三级航道标准。

湖西航道位于微山湖下级湖西侧,北起二级坝船闸南至蔺家坝船闸,全长57公里,沛县境内39.2公里,铜山县境内17.8公里。

作为京杭运河的组成部分,亦是国家南北水运主通道,该航道1993年被交通部批准定级为二级航道。

但目前湖西航道尚未整治,技术状况较差,仅按六级航道标准进行维护。

航道底宽在8—30米之间,最低通航水位时水深1.5--3.0米,按照国家航道标准只能通航100吨级船舶。

京杭运河湖西航道由于浅滩、狭窄航段较多,加上船舶大型化发展迅速,湖西航道的“瓶颈”现象十分突出,已严重制约了湖西航道周边地区航运及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每到枯水季节,船舶堵档、搁浅现象屡屡发生,最严重的年份搁浅滞留船舶多达2500余艘,船队长达20多公里。

长时间的断航给货主和船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湖西航道堵塞问题也引起了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进行了跟踪报道。

各级人大、政协委员呼吁要求尽快整治湖西航道。

交通部2005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大京杭运河重点堵航航段、船闸及分流航道的改造、扩容建设力度”,这给京杭运河湖西航道的整治带来了的机遇。

简述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区域及历史意义

简述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区域及历史意义

简述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区域及历史意义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最长的运河之一。

它起自中国的京城(今北京),贯穿中国的中部地区,最终至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等八个省市。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它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卓越智慧和技术水平。

大运河的修建不仅解决了水运问题,也起到了灌溉田地、防洪抗旱的重要作用,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连接了中国北方和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

通过大运河,北方的粮食、煤炭等资源可以顺利运往南方,同时南方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也可以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京杭大运河也是一条重要的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沿运河的各个城市和景点,如扬州、苏州、杭州等,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风景名胜,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观光和研究。

这些地方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古遗址和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宝贵资料。

总的来说,京杭大运河的流经区域及其历史意义十分重要。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交通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大运河,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精神,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历史文化。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京杭运河,是中国古代修建的一条大型综合性水运工程,全长1,794公里,连接了今天的北京和杭州。

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之一。

大运河修建始于春秋时期,当时周朝的吕望开始建设一条经过大通、庄浪、漯河、鄢陵、滑台、琅琊、吴郡,直达浙江的水路。

到了隋朝,大运河得到了更多的建设和扩展,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

唐朝时期,大运河被进一步拓宽和修整,成为了一条重要的商贸运输路线,并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宋朝时期,中国开始出现严重的航运问题,为确保京杭的重要水路畅通,宋朝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设施——在运河上设置了船闸、堤坝、水闸等,以维护运河的稳定运行。

同时,大运河也成为了宋朝的贸易中心和政治中心,并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许多文学作品和历史名人在大运河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到了明清时期,大运河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在明朝时期,大运河还被用于防洪和治水,使得中国南北交流更为顺畅。

清朝时期,大运河仿佛达到了巅峰,在这段时间里,不仅运河的运输功能得以保持,在经济和文化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

然而,在近代工业革命和铁路运输的冲击下,大运河的地位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到了20世纪上半叶,国内战争和外来侵略更是让大运河受到了严重摧残。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大规模工程修建中,许多地方的运河被放弃甚至被毁掉。

到了1980年代,随着国家提出“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大运河才得以重新获得关注,并得到大规模的保护和修复。

今天,大运河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水利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知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游客可以沿着运河漫步,欣赏古老而又美丽的建筑和风景。

大运河的历史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关中国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京杭大运河详细介绍

京杭大运河详细介绍

京杭大运河详细介绍
京杭大运河,又称“北方的运河”,“京杭之运”,位于中国东北部,由京杭北起、江南南至,全长1794公里,历时800多年建设而成,是世上古代最长的运河,其高度的文化建筑、水利施工和智慧的管理,让它被誉为“水治中华”。

它由两大组成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京杭大运河,起点是江南(古称天津),终点是京杭(古称萌口),全长1181公里,延伸至江南。

第二部分是湖海河,起点是京杭,终点是湖海,全长613公里,延伸至海南。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唐朝着名总督张九龄(602-675年),两个城市,北京和杭州之间有一条水路,中间直线距离约1000公里,可以坐船从北京到杭州,一路上台gif霸路,它的建设和修复,不但促进了水陆交通,推动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还把两个城市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大熔炉,鼓足了文化集中的力量,在北方造就了特殊的文化氛围。

京杭大运河,水系蜿蜒曲折,调节水力和航行空间,结合良好的运输系统,在中国的水路货运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培育了大量的造船技术,因而这里吸引了大量的客商和旅行者。

京杭大运河不仅在文化和旅游上有很高的重要性,而且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至今仍是中国运输量最大的陆地水路网,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中国经济发展,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路网之一。

京杭大运河长轴整体上分为四个部分,即海河、上段、中段和下段,沿着这条大运河前行,能够看到璀璨的流光溢彩,穿越这个人间仙境,可以体会到水陆交通的盛景和大量运河彩绘精妙之处,也可以欣赏到大江大河自由奔放银河般的奇特场景和人文景观的宏伟美景,相信来此游玩的游客都会有一次难忘的经历。

我国历代水利的发展

我国历代水利的发展

我国历代水利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水利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辉煌。

从古代的黄河治理到现代的南水北调工程,水利始终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支柱。

以下是我国历代水利的发展情况。

一、古代水利中国古代水利始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当时人们开始修建简单的水利工程,如堤防、水库等,用于灌溉和防洪。

其中,最著名的是都江堰工程,它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此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统一整治堤防,开创了全流域治理和综合治理的先河。

汉代以后,水利工程逐渐增多,其中以隋朝的京杭大运河最为著名。

这条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方的水路交通,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隋朝还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用于灌溉和防洪。

唐宋时期,水利工程达到了高峰,其中以西湖、镜湖等为代表的水利工程成为了当时的标志性建筑。

此外,唐太宗李世民还提出了“水旱灾害与水土保持”的思想,强调了保持水土的重要性。

二、近代水利进入近代以后,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水旱灾害等问题。

这时,水利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1902年,清政府设立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治理海河工程。

1911年,中国第一家现代水利机构——中华工程师学会在上海成立。

同时,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和引进西方的水利技术,如引进抽水机、水泥、钢筋等材料和技术。

这些技术和材料的引进为中国现代水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水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和建设力度。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水利部,负责全国的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

此后,中国水利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

这些工程的修建不仅提高了中国的防洪能力,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同时,中国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如建设水库、灌溉渠道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除了大型水利工程外,中国还注重了水土保持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京杭大运河介绍

京杭大运河介绍

京杭大运河介绍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

想知道更多关于京杭大运河的知识吗?随来看看吧!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隋、唐、元、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景点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

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科普知识

京杭大运河科普知识

京杭大运河科普知识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项宏伟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1794公里。

它连接了京城北京和杭州的运输通道,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

这条运河的修建历经了多个朝代和数百年的时间,直到大约1400年前的隋朝才正式通航。

在此之后,它成为了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被誉为“天下漕运之大观”。

京杭大运河是一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的一处著名景点。

沿途的城镇、古镇和景点众多,如扬州的瘦西湖、杭州的西湖和苏州的拙政园等,都是旅游者喜爱的目的地。

京杭大运河的建设,不仅事关中国的运输和经济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如今,它仍然是中国水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意义。

- 1 -。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简介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是普‎通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灌溉水源‎、舟楫之利、浣衣淘米至‎爱情的原生‎地。

长城是一尊‎精神的雕塑‎,而大运河则‎是一派灵动‎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滋润。

大运河显示‎出来的宽厚‎、责任、爱和奉献的‎美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们深情地‎称大运河为‎母亲河。

这透明、悠长而灵性‎的生命水,串联起繁华‎与生机,创造了静寂‎与平和,荡漾着激情‎与欢畅,记载下苦难‎和沧桑,这条河流,是一代代中‎国人情感的‎归宿。

大运河路线‎图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深藏着‎中国巨大繁‎荣的神秘信‎息,埋藏着中国‎和世界文明‎沟通的奇妙‎代码。

逐水而居,随运河形成‎居民、集市、城市,继而形成运‎河文化、运河经济、运河民俗,一部水上文‎明史就此打‎开。

正是因为有‎运河的水,才催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系列的‎经济繁华、城市发展和‎文化辉煌,催生了人文‎精神的延展‎和升华。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对‎运河的诗论‎,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沧桑风雨‎,目前在航运‎、水利等方面‎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运输‎线,更是一条文‎化带和遗产‎长廊。

大运河串起‎了一系列明‎星般的古城‎:南北两端是‎北京和杭州‎;沿线是:苏州、镇江、扬州。

淮安、徐州、济宁、聊城,临清、天津等。

除了文化名‎城,大运河更汇‎聚了中华文‎化顶尖级的‎东西:衣被天下的‎丝绸、名闻遐迩的‎陶瓷、香飘万里的‎茶叶……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亦都‎诞生于运河‎沿线。

济宁运河段‎运河两岸的‎自然景观也‎十分精彩,苏北和鲁南‎地区运河沿‎线的景观尤‎其值得观赏‎。

仅说出一些‎湖泊的名字‎,就足以令人‎向往了:扬州的瘦西‎湖、宝应的高邮‎湖、淮安的洪泽‎湖、宿迁的骆马‎湖、济宁附近的‎南四湖、粱山旁的东‎平湖。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对于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很轻松地说出很多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

其实,掌握越多历史常识,对于我们的历史学习越有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历史书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部分历史知识。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

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

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

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

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今天,着名的水利专家郑连第先生将带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客观的解读。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

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

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与平淡。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

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简介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是普通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灌溉水源、舟楫之利、浣衣淘米至爱情的原生地。

长城是一尊精神的雕塑,而大运河则是一派灵动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滋润。

大运河显示出来的宽厚、责任、爱和奉献的美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们深情地称大运河为母亲河。

这透明、悠长而灵性的生命水,串联起繁华与生机,创造了静寂与平和,荡漾着激情与欢畅,记载下苦难和沧桑,这条河流,是一代代中国人情感的归宿。

大运河路线图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深藏着中国巨大繁荣的神秘信息,埋藏着中国和世界文明沟通的奇妙代码。

逐水而居,随运河形成居民、集市、城市,继而形成运河文化、运河经济、运河民俗,一部水上文明史就此打开。

正是因为有运河的水,才催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系列的经济繁华、城市发展和文化辉煌,催生了人文精神的延展和升华。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对运河的诗论,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沧桑风雨,目前在航运、水利等方面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运输线,更是一条文化带和遗产长廊。

大运河串起了一系列明星般的古城:南北两端是北京和杭州;沿线是:苏州、镇江、扬州。

淮安、徐州、济宁、聊城,临清、天津等。

除了文化名城,大运河更汇聚了中华文化顶尖级的东西:衣被天下的丝绸、名闻遐迩的陶瓷、香飘万里的茶叶……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亦都诞生于运河沿线。

济宁运河段运河两岸的自然景观也十分精彩,苏北和鲁南地区运河沿线的景观尤其值得观赏。

仅说出一些湖泊的名字,就足以令人向往了:扬州的瘦西湖、宝应的高邮湖、淮安的洪泽湖、宿迁的骆马湖、济宁附近的南四湖、粱山旁的东平湖。

运河两岸湖光潋滟,桃红柳绿,菜花金黄,船行其中,如入画屏。

一、京杭大运河来历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历史简介概括

京杭大运河历史简介概括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

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4年9月,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2015年6月13日,立“京杭大运河北起点”标志碑,正式确立通州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2019年10月,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11.4公里河道已正式实现旅游
通航。

2021年6月26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通航,将创造多项新的历史。

截至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

详细介绍京杭大运河(图文)

详细介绍京杭大运河(图文)

大地史诗——京杭大运河(图文)2006-7-9,17:53:48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

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

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

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

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今天,著名的水利专家郑连第先生将带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客观的解读。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

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

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与平淡。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

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不过到了民国时期,纵贯南北的津浦(从天津到南京的浦口)铁路通车之后,大运河就渐渐失去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性,下降成为区域性的交通网。

不少河段出现淤塞,一到枯水季节即告断航,在某些时期,甚至造成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用煤告急。

近年来,大运河又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中,大运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大运河重新整治的工程正在展开,清淤疏浚已初见成效。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浅析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

浅析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

浅析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摘要:河流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共同的礼物,人与河流是相互陪伴,相互依存的关系。

城市河流是孕育城市文明的摇篮,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河流诸多问题的出现。

加之近年来各地频繁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导致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河道水位持续上涨,汛期区域内经常出现水浸情况,洪涝灾害时有发生。

京杭大运河于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两次对运河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提出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

针对大运河苏州段暴露的问题,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作出了相应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生态绿廊建设,实施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

关键词:大运河;防洪;海绵;步道贯通;文化遗产引言:京杭大运河是全球惟一一条以保障粮食运输为目的的水路,它不仅是中国漕运体系的见证人,而且与沿途的农业、商业、文化交流等密切相关,是中国东部一条贯穿南北的重要经济、文化走廊,对沿途各区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京杭大运河西起苏锡交界的沙墩港,南至苏浙交界的鸭子坝,全长81.8公里,位于运河苏南段下游。

途径苏州市相城区、高新区、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等五个行政区,除航运“黄金水道”外,还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景观等多种重要功能,在调节水量、转承水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运河两岸堤防防洪标准不足,造成防洪安全重要隐患,自2015、2016年出现历史最高水位的防汛险情后,防汛形式日益严峻,且针对沿线环“脏、乱、差”的情况,因此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是以防洪安全和环境整治为两个基本建设任务,以建成集防洪安全、环境整治、遗产保护、健康休闲、文化旅游功能“五位一体”的生态绿廊为目标,全线进行堤防加高、加固建设,保障沿线两岸地区的防洪安全。

项目严格按照“1+2+N”功能定位要求,在“一带、两心、四镇、八园、多点”的总体布局下进行细化,充分挖掘运河文化底蕴,并将生态海绵城市理念贯彻其中,通过步道贯通的原则,因地制宜串联了石湖湿地、枫桥夜泊、横塘驿站等文化遗产,积极弘扬运河文化精神,提升运河的综合服务价值,也为周边老百姓提供了方便,成为沿河及周边居民的健身休闲的重要场所,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也随之提升。

京杭大运河介绍

京杭大运河介绍

京杭大运河介绍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

想知道更多关于京杭大运河的知识吗?随店铺来看看吧!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隋、唐、元、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景点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

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

南宋的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与运用

南宋的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与运用

南宋的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与运用南宋时期,为了发展经济和加强内部联系,南宋政府积极修建水利工程。

其中最富盛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便是京杭大运河。

本文将从修建的背景、建设过程以及运用与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南宋时期,由于南北分治的局面,南方失去了许多汉族族籍的大片土地,大批农民被迫迁徙。

同时,南方地区河网密布、水系众多,但交通水运条件较差,阻碍了南方地区的发展。

因此,修建一条能够连接南北的水道成为南宋政府的当务之急。

二、修建过程1. 规划与起始南宋继承了唐宋时期的修建水利工程的经验,于1162年开始着手规划京杭大运河的修建。

规划中将南京作为南端的起点,扬州作为中途重要节点,洪州(今安徽宣城市)作为北端的终点。

2. 劳动力调动为了顺利修建大运河,南宋政府调集了大量的劳动力。

首先是从南方地区调集了大量的农民,他们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挖掘运河沟渠。

其次,为了解决北方地区水土不同的问题,南宋政府还从南方地区调集了大批工匠和技术人员,以保障运河的顺利修建。

3. 建设技术京杭大运河的修建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建设技术。

为了解决水运问题,修建者采用了“引河为渠”的方法,即利用近地下的河流,引导水流入沟渠,以增强运河的水力。

此外,修建者还运用了石块、土坝等材料,以加固河堤,防止水流冲刷。

4. 历经曲折修建京杭大运河并非一帆风顺,历经数次的挫折与困难。

由于沟通北方和南方地域的差异,修建者在地理、气候和土壤等方面遭遇了许多困难。

此外,腐败、贪污等问题也影响了工程的进展。

然而,南宋政府坚持不懈,最终于1228年完成了大运河的修建。

三、运用与影响1. 内部联系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改善了南宋时期南北之间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

通过大运河,南方地区的丰产物资得以运往北方,而北方地区的粮食和资源也能够顺利输送到南方。

这种畅通的物资流动,促进了南方和北方的经济繁荣。

2. 防洪灌溉京杭大运河不仅起到了交通运输的作用,还充当了防洪和灌溉的重要水利设施。

京杭大运河笔记

京杭大运河笔记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又名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

运河路线随着历代京都的改变和黄河的改道,曾几经变迁。

隋朝以后,大运河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水运交通干线,而且还兼有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曾起了重要作用。

春秋战国邗沟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从江都(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

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

隋朝邗沟通济渠永济渠江南运河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山阳渎(江都至淮安),后又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

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

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

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工程东段自荣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

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

(洛阳西至淮安(淮阴))公元608年又开永济渠(北京至黄河),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

610年继开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由今镇江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

至此,建成以洛阳为中心,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

唐宋两代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

唐时浚河培堤筑岸,以利漕运纤挽。

将自晋以来在运河上兴建的通航堰埭,相继改建为既能调节运河通航水深,又能使漕船往返通过的单插板门船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防洪工程——京杭运河
从北京至杭州的运河。

全长1790km以上。

春秋时开始开凿,元代最后开通。

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水运网,是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动脉。

沟通江淮的邗沟在春秋末年已经开通。

杭州至镇江的江南运河大致在春秋时形成,隋代曾大规模整修,成为隋南北大运河的南段。

淮河以北,早期利用泗水通运。

南宋时,黄河夺泗水入淮入海,徐州东南就利用黄河河道行运,徐州向北至济宁仍利用泗水作运道。

元至元二十年(1283)开济宁以北至安山的济州河,二十六年开会通河从安山至临清接卫河。

后来,济州河、会通河统称会通河。

临清以北利用卫河(后称南运河)通天津。

自天津由北运河至通州,都是天然河道。

至元三十年(1293)开通州至北京的通惠河,以北京城内的积水潭为运河的终点,以西山泉水为源。

至此,京杭运河全线贯通。

因会通河段水源不足,运输量受到限制,明永乐九年(1411),宋礼主持重开,筑戴村坝引汶水至南旺向运河南北分水,形成运河上最重要的水利枢纽(见南旺分水)。

接着,陈瑄又整修淮扬运河,制定维修制度,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加。

此后400多年中,每年漕运江南粮食400万石至北京。

隆庆
元年(1567),为防止黄河泛滥危害运河,开南阳新河,把南阳至留城间的一段从昭阳等湖西移至湖东。

万历三十二年(1604),为避免徐州至宿迁段黄河上的航运困难,开泇河,自夏镇(今山东省微山县城)经台儿庄至宿迁县西,入黄河。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从宿迁至清口开中运河,代替此段黄河运道。

至此,运河与黄河完全分离,仅在清口交叉,由借黄行运改为避黄行运,京杭运河最后定型。

京杭运河在清口(今江苏省淮阴市西)与黄河、淮河相交,是三条河流治理的重点。

由于黄河的逐步淤积抬高,造成淮河水排泄困难,黄河水位高时还要倒灌运河和洪泽湖,造成清口过船困难,也使里运河经常受淮水经洪泽湖排泄泛溢的危害。

为此,在高邮以下的里运河东堤上修建多座归海坝,在邵伯以下修多条归江水道和相应的归江坝,排泄淮水归海归江,里运河成为淮河的行水排洪河道。

道光年间,船只过清口更加困难。

咸丰五年(1855),黄河自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徙,在山东省张秋附近冲断会通河,由于海运的兴起和津浦铁路的通车,代替了运河作为南北交通主动脉的作用,北京至杭州间的全线通航再难恢复。

其中的里运河、江南运河和其他运河的个别区段还可通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和1957年结合兴修水利,开挖苏北灌溉总渠,兴建三河闸、淮安和皂河枢纽、江门船闸、杨柳青船闸及宿迁船闸,开始了对古老京杭运河的
部分恢复和扩建工作。

1958~1961年,为使江苏徐州地区的大量煤炭能及时南运,满足华东地区工农业生产需要,结合江水北调工程,重点扩建了徐州至长江段400km以上的运河河段,增建了解台、刘山、泗阳、施桥4个枢纽,并兴建了施桥、邵伯、淮安、淮阴、泗阳、刘山、解台7座大型船闸。

70年代又增建了刘老涧、皂河两个大型船闸,以及江苏南段入江口门的谏避船闸,使江苏北段运河单向货物年通过能力达2000万t,江苏南段运河货运量达8000万t,还扩大了运河沿岸的灌溉和排涝面积,确保里下河地区1500万亩农田和800万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

京杭运河已形成一条综合利用的河道,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目前京杭运河济宁以北河段因水源不足,未能充分发挥航运效益。

为适应货运任务的迅速增长,分流煤炭南运,济宁至杭州段的运河扩建、续建工程正在进行中。

共计需新建船闸13座,其中复线船闸8座。

济宁至长江北岸河段计划建成二级至三级航道650km,镇江至杭州段建成五级航道320km。

其中疏浚航道180km,改建、扩建运河航道34km,并扩建港口4处,改建桥梁多座。

扩建、续建京杭运河济宁至杭州段工程,将沟通运河至钱塘江的航道,扩大港口吞吐能力,并使运河单向通过能力达到3500~4000万t,承担起年总运量达1亿t的货运任务。

从已建工程效益来看,具有投资少、运量大、成本低、占地
少、燃料消耗低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