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教案

合集下载

《菩萨蛮(其二)/韦庄》教学设计(宁 夏县级优课)

《菩萨蛮(其二)/韦庄》教学设计(宁 夏县级优课)

教学设计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教学目标】把握本首词所塑造的艺术形象。

准确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塑造出来的深层次的艺术形象。

深入理解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分析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上节课我们已经带着大家诵读了这首词,在解读词的内容之前唱给学生们听,再次感受这首词。

播放《甄嬛传》插曲,再次感受。

引导大家集体背诵学过的同为花间词派代表人物的唐五代词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点出花间词特点(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风格秾艳华美),进一步感知花间词派的词风: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二、置身意境,引导学生分析词的内容及情感。

(一)、学生讨论分析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呈现图片)(早晨醒来)画眉有深有浅,“额黄”有明有暗;耳边的乱发披在雪白的脸上。

把握意象:小山(唐明皇定的十种眉样之一)、金(唐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鬓云、香腮。

主要呈现女主人公(少妇)初起床时的情态,以面部的特写镜头,拟人的修辞手法,加以视觉嗅觉结合的描写手法,突出主人公的形象。

前一句写女子的隔夜残妆,后一句是鬓发散乱还未整理的情状。

合起来描绘出一幅懒起娇慵的女性面貌。

明确:本词塑造艺术形象为闺中女子(闺中少妇)形象。

(学生总结板书呈现)2、“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懒懒的起床,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那般慢吞吞意迟迟。

此两句开始写女子下床后的活动,化妆时迷人的风情。

意象“蛾眉”:古诗词中经典的描写美女的意象。

“懒”“弄”“迟”三字传神,借女子的神态、动作等描写呈现主人公之慵懒和百无聊赖,也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女子无精打采之神情,也让我们看出女主人公对梳妆打扮并无兴趣。

韦庄_菩萨蛮其二教案

韦庄_菩萨蛮其二教案

韦庄_菩萨蛮其二教案第一篇:韦庄_菩萨蛮其二教案韦庄《菩萨蛮》其二教案授课人:唐海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②、感悟词中意境,体会本词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2、过程与方法①、把握词人思想前后矛盾的变化,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②、背诵全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

②、理解此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重点】感悟词中意境,体会本词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理解此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型】诗歌鉴赏【教学方法】诵读法、问答法、质疑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以诗歌中的”江南”将学生引入课堂环境。

二、形式认读:⒈让学生通过个体自由诵读、对读和集体诵读,感知《菩萨蛮》的词律特征。

菩萨蛮其二----韦庄2、翻译诗歌,了解诗歌大意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说明:何谓“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在充分了解有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提供的语言材料的仔细揣摹,发挥想象,进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正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披文入境”的三大途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知人论诗。

⒈疏通字句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还乡须断肠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①、请学生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所写的内容。

明确:江南好。

②、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明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③、用三个词语概括以上四句诗句所写到的美的种类。

明确:风景美,生活美,人物美。

2、请展开想象,用散文笔调描绘“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意境。

注意点:⒈想象合情合理⒉想象优美丰富3、缘景明情,在初步理解了作品内容之后,总结作者所表达的对江南的情感是什么。

高中语文教案-韦庄-菩萨蛮其二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韦庄-菩萨蛮其二教案

《菩萨蛮》一:导入。

一首梦里水乡,将我们带到了诗情画意般江南,说到江南,我们眼前总会浮现“那位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也许会遥望“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也许会倾听“旧时堂前的小桥流水”。

文人墨客笔下,江南就是一幅水墨画,是笙歌管弦;是杏花烟雨:是文人风流。

江南着实美得让人心醉,难怪“人人尽说江南好”,思江南,忆江南,望江南。

不知身处江南的游子又有怎样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韦庄的《菩萨蛮》去感受感受!同学们先了解本首词的词牌名“菩萨蛮”,说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形似菩萨,称为菩萨蛮,后文人将其作为词牌名。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

本词为第二首。

二、形式认读,整体感知。

1、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同学们觉得那句词最能表现词人的感情,这种情感是愉悦的还是愁苦悲凉的?明确:悲愁的苦涩的无奈的2、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愁苦、无奈的及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呢?(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我们就借助披文入境的方式: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发挥想象,进入作品营造的意境,探求诗歌的主题。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知人论诗(多媒体)2、背景介绍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

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置身诗境(多媒体)那作者怎样表现这种愁苦之情的呢?需要同学们置身诗境,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人们都说江南好,游人也认为江南宜于养老。

(一)江南好表现在哪些方面,让游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明确:风景美,生活美,人物美。

(二)词人具体采用哪些意象来表现江南的美?明确:春水、碧天,画船、雨眠、月,霜雪。

重点突破:作品情景并茂,意境明丽清新。

下面请同学们通过联想和想象,用散文笔调描绘“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四句诗句中所蕴含的意境。

教师自写文段展示引领学生进入思考:有人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若真如此,我想,必是碧绿如蓝的江南春水的妩媚造就了女儿风情万种的骨肉。

菩萨蛮教案后

菩萨蛮教案后

《菩萨蛮(其二)》韦庄知识与能力:1、通过反复诵读(吟咏诗韵),感受江南之美。

2、揣摩词人依恋江南又思念故乡的复杂感情。

3、学习韦庄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过程与方法:置身诗景,缘景明情;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情感与价值观:体会词人对江南的热爱之情以及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卷珠帘》,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一种忧郁的氛围之中。

2、在《卷珠帘》播放完毕后,教师诵读:细雨酥润 / 见烟外绿杨/ 倦起愁/ 对春伤/ 残烛化/ 晓风凉/ 归雁过处留声怅/ 天水间谁抚琴断肠(诵读有伴奏)3、朗读完毕,师:从刚才的音乐声中和老师的朗读声中,各位同学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生:惆怅、忧愁、忧郁等。

4、师:除了刚才的音乐和老师的诵读带给我们这种忧郁的感受之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也将带给我们忧郁,它就是韦庄的《菩萨蛮》(教师板书课题)。

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忧郁传递给我们的。

5、首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展示PPT)二、诵读感知1、请同学们根据练习一的诵读提示,尝试自由地诵读本词(2分钟)。

2、请1-2位同学试读。

3、朗读后,请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

(1、师:那位同学给我们诵读一下这首词。

2、学生一点评:语速快,感情不到位。

3、师:嗯,练习一告诉我们需要稍做停顿。

那么就请你给我们示范诵读一下吧!4、师:同学们的掌声告诉了我,他朗诵的很好。

那么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词。

)——————初读三、合作赏析合作探究一:缘景(一)江南三美1、师: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生:江南)师:说到江南,江南给大家感觉是什么呢?(生:美)师:不仅大家有这个感受,许多的文人墨客也是如此,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展示PPT《望海潮·东南形胜》、《烟雨江南》)教师带读2、师:大家都在称赞江南,难怪韦庄也说:“人人尽说江南好”,这个“好”其实就是“美”,那么,江南“美”在哪儿呢,用3分钟时间,请大家把课前的预习结果交流一下:“人人尽说江南好”,“好”在哪里?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的?(展示PPT)3、学生探讨展示,教师板书。

韦庄《菩萨蛮》(教案)

韦庄《菩萨蛮》(教案)

韦庄《菩萨蛮》(教案)篇一:韦庄_《菩萨蛮》韦庄《菩萨蛮 . 其二》教案盘县六中孔淇学情及教学内容分析:本首词位于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我所上的班级是高二理科平行班,学生根底不是特别好,因此在征询题的设置上一定要精心构思。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2、抓住词句,发挥想像,品味情画意的江南,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直截了当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词《菩萨蛮.其二》,请大家翻到课本35页,作者是?生:韦庄师:同学们学习过他的作品吗?生:没有师:也确实是大家对作者是陌生的了?没关系,那么如今就请大家快速地看看课下注解1,对作者进展一些理解。

(教师板书词牌名及作者)师:看完了吗?生:看完了师:同学们能不能概括一下注解1告诉我们的信息量?生:作者的生平生:作者的成就生:本词的写作背景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信息中,哪一个对我们鉴赏诗歌极为重要?生:写作背景,由于鉴赏诗词时需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理解作者的情感。

师:特别好,那本词写作背景是什么呢?生:作者游荡江南时所作师:作者是去旅游的吗?生:不是,是避难师:原来是如此,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词中,理解作者如今避难江南时的心情吧。

二、诵读2.找生读(找一生进展评价)3教师指导朗读(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探究讨论一的诵读提示进展指导)三整体感知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师:词中作者写到了哪个地点?生:江南(板书:江南)师:结合往常我们学过的文学作品,在你的印象中江南是个如何样的地点?能说说吗生:山没水美人更美师:同学们真是概括得全面,能不能再细一些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江南图景?生:江南河岸,杨柳依依生:渔舟唱晚,荷叶田田生:游人岸观鱼水相戏,其乐融融生:轻舟荡漾,如在画中游师:好一句人在画中游,如今此刻,我也伴随学们沉醉在了这令人心醉的图画之中,远远地,感受着许仙白素贞的断桥相会,情意绵绵,又大概看见了雨巷深处,撑着油纸伞,单独彷徨的丁香一样的小姐,啊,江南,江南,好不美哉!难怪作者开篇便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领会韦庄词清新明朗的特色;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下阕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了解这首词赞美江南,同时借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愁苦思想。

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把握词人思想前后矛盾的变化,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词中景中情、情中景。

教学难点直抒胸臆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感受词人思归不能归的深层原因,美景背后的离乱之苦。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诵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江南,这个词在许多中国人脑海中充满了诗情画意。

有人说,江南是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梦里水乡;有人说,江南是哪站着一位丁香花般的姑娘的悠长雨巷;有人说,江南是那烟雨朦胧中的青砖黛瓦、街巷弄堂;有人说,江南是时光的古老剪影,是凝固的千年风霜……. 人人尽说江南好,不如让我们一起跟着韦庄的脚步去感受江南的美好!二、读1.初读:齐读。

2.配乐朗读。

3.再次齐读。

4.解释词语。

合:应该。

于:比。

垆边人:卖酒的姑娘。

皓腕:洁白的手腕。

莫:不要。

须:必定。

5.全词的含义(学生齐读)。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

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三、赏1.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哪些人说过江南好?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乐府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韦庄《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韦庄《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韦庄《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握韦庄舒朗秀美、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体会本词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人描述的江南画面感受江南美景,及意境之美。

情感与价值观:理解词人置身江南获得暂时的快乐和客居他乡的无奈之情。

试着用比较的方法感知不同的作品所描写江南美景时情感的不同。

教学重点:把握韦庄舒朗秀美、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

体会本词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理解词人置身江南暂时的快乐和客居他乡的无奈之情。

试着用比较的方法感知不同的作品所描写江南美景时情感的不同。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诵读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以江南的典型画面为背景情景导入)同学们,一说到江南就让我们忆起了那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水乡盛景。

一说到江南我们似乎就望见了那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

一说到江南就让我们想起了那玉人吹箫的二十四桥明月夜,那十里荷塘的钓叟莲娃,那轻歌曼舞的采莲女。

“人人尽说江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韦庄的《菩萨蛮》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

(用古典音乐伴奏)2、赏析全词1、教师范读词句,学生感知意境。

师:现在我就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江南美景之中。

(伴视频范读)2、学生齐诵词句,身临其境。

(伴音频齐诵)3、识作者明背景(学生自己阅读有关韦庄的个人资料及写此词的背景)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

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

他生活在唐帝国有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

这首词是他浪游江南时所作。

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

花间词”是一种早期的词,从它的来源《花间集》得名。

一般说来,词以长短分类:“慢词”最长,自九十至二百多事,故亦称“长调”;自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五十九字以内为“小令”。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韦庄菩萨蛮(其二)教案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韦庄菩萨蛮(其二)教案

韦庄《菩萨蛮》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领会韦庄词“疏淡明丽,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艺术特色;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下阕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品味词的语言。

②了解诗意江南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

③通过宋之问的《渡江汉》与韦庄的《菩萨蛮》进行比较,深入了解词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情感。

④背诵。

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

教学方法:读背、质疑探究、交流、师生合作。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汤非的《乡愁不老》。

正如歌里所唱,不管是冰封万里雪飘半壁的塞北,还是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的江南,远在他乡的游子,千里万里总回首,最疼是乡愁。

今天让我们一起分享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菩萨蛮(其二)》,去感受如画江南和那颗游子之心。

ppt展示主题《江南好,乡愁不老》。

展示标题《菩萨蛮(其二)》,板书题目。

二、助读资料(韦庄与花间词),了解背景。

韦庄:善白描,词风清丽,其词名曰《花间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秦妇吟》反应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被称“秦妇吟秀才”。

花间派:•五代时西蜀的文学流派,温庭筠为鼻祖。

•成员:温庭筠、韦庄、薛绍蕴、毛文锡等。

•来源:赵崇祚集众作品,名《花间集》。

•内容:多歌咏男女相思离别、旅愁闺怨、合欢离恨。

•三、自由诵读,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诵读,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这首词,强化朗读节奏。

四、以意逆志,学生质疑,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词中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你认为“江南好,好在哪里?”。

(学生)江南好: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老师)景美、人美、生活美。

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小结:这两句写景。

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意思是: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样美丽,手腕洁白得像凝满了霜雪。

小结:这两句写人,赞美了江南美丽的女子。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菩萨蛮”—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诗歌,描绘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

它不仅承载着无数代人关于生活、挣扎、坚持和希望的感情,更融合了中华民族积淀下来的精神符号和当代文化,可以说是一部满载辉煌与勇气的华语传奇。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菩萨蛮(其二)》是著名诗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篇长篇题材诗,全诗以女性的视角,以一种相当真实的描写,勾勒了传统修辞韵致、婉约曼妙的画面,表现了当时女性情感的复杂多变。

二、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篇章结构及含义,让学生全面理解李清照的文学思想和文学风格。

2、通过学习和理解菩萨蛮(其二)的要素,初步掌握五言律诗的创作技巧。

3、掌握并学习莎士比亚戏剧中表现人物感情的技巧,运用到学生自身的作文中。

三、教学方法1、人文素养的提升。

让学生深入理解诗的语言文字,拓展对自身文学素养和文学背景的认识,以及对古今中外文字艺术之间的联系。

2、情境式教学法。

在阅读中,让学生在虚拟的场景中,企图把自己放入其中,提高语感,发展思维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

学生通过完成实践任务,拓宽对菩萨蛮(其二)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及能力素养。

四、教学步骤1、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理解菩萨蛮(其二)的中心思想及背景,并透过这篇诗了解和掌握五言律诗的创作技巧。

2、解析篇章结构及含义。

教师需要让学生整体了解每一句话的内涵,通过分析寓意集中在哪一点,更加深入的理解菩萨蛮(其二)。

3、完成任务型操作。

让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如古文改写,根据菩萨蛮(其二)写作,模仿诗人创作1970行诗等。

4、运用情境式教学法。

让学生设定虚拟的场景,把自己放入到一个不同的环境中,让学生有更好的理解菩萨蛮(其二)的文字指引。

五、循序渐进的结果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菩萨蛮(其二),全面把握诗词体裁及它所表达的情感,掌握15言律诗的创作技巧,更好地提升写作技能以及文学素养能力。

教学设计7:第10课 菩萨蛮(其二)

教学设计7:第10课 菩萨蛮(其二)

菩萨蛮(其二)【教学目标】⒈鉴于高三学生特点,教学中重视文学审美功能与诗词鉴赏实用技法两方面的有机结合;⒉注重“诗歌之部”的整体意识,将“想象”“旨趣”“意境”“吟诵”等鉴赏要点有机融入课堂。

教学步骤:一、形式认读:1.让学生通过个体自由诵读和集体齐读,感知《菩萨蛮》的词律特征:诵读讨论后明确:第一、二句为七字句,其余各句均为五字句。

押韵规律:(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本再进行品咂体会)每两句换一次韵,且仄韵、平韵、仄韵、平韵,重复回环,有复叠之美。

诵读时,遇平声字“天”“眠”“乡”“肠”应拖长音,稍做停顿;遇仄声韵如“好”“老”“月”“雪”等则应急促一些。

⒉听视频男女声朗读录音,品评其优劣:利用来自中央四台《解字说诗》栏目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视频朗读材料,让学生倾听比较主持人徐笑梅与一位老先生各自朗读的录音,通过品评优劣,同学们达成如下共识:徐笑梅的朗读吐字清晰,语调柔婉,但缺乏感情的融入。

对《菩萨蛮》一词的声韵特点也没能准确把握。

作为名主持人,尤其不应该的是徐笑梅将第四声的“腕”字念成了第三声。

而那位老先生的朗读,字正腔圆,情感丰沛,韵律声调,轻重疾徐,处置得当。

全班仿照那位老先生的读法,齐读两遍。

二、披文入境:何谓“披文入境”?课件展示如下: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在充分了解有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提供的语言材料的仔细揣摹,发挥想象,进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正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披文入境”的三大途径:疏通字句;思考想象;知人论诗(一)疏通字句疏通字句是读懂诗词的第一步:请学生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①游人只合江南老②春水碧于天③垆边人似月④皓腕凝霜雪⑤还乡须断肠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提供参考答案如下:①应该②比③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④洁白⑤一定,应当(二)思考想象在疏通字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积累,然后通过思考想象,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领略作者的旨趣。

(整理)高中语文《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整理)高中语文《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的,情景并茂的艺术效果。

2、理解作者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重点:赏析词的意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多媒体显示江南水乡的图景和音乐导入新课(这是现代音乐和图画共同谱写的江南赞歌,我们古代文人在诗词中对水乡进行了深情的歌颂,现在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走进韦庄的《菩萨蛮》中)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让我们置身诗境,感悟词的美,江南的美)(一)深情美读(结合音乐)1、学生齐读2、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一读词,领会词的复叠之美(二)妙笔生花分两组改写词作∶1、写:第一组用第一人称的身份把词改写成一篇简短的美文;第二组用第三人称(游人)的身份把词改写成一篇简短的美文。

2、评:(唇枪舌剑)①有的同学才思敏捷,一蹴而就,先改写完的同学们互相交流②用幻灯并请改写文的作者朗读;③读后先自己这一方评,④再对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

3、老师点评①是否脱离了原文②是否写出了词中对江南美的刻画板书:风光美,生活美,人美——对江南的热爱(美景,美人,美的生活,没来的人听说了心弛神往,来了的人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③是否写出了词的意境(特别是是否写出了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一句的理解,学生用第一和第三人称分别说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未老莫还乡”一是词人说“莫还乡”实则正是由于想到了还乡;二是词人用叮嘱口吻的“莫”,写出了你想还乡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因而“莫”是一层意思;三是“未老”,表面是写“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但老了仍势必要还故乡,其中却饱含了对欲归故乡而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沉痛。

“还乡须断肠”极痛心的补叙出今日之所以“莫还乡”的缘故。

“须”有斩钉截铁的意味,还乡必定会断肠,是什么使人还乡必定断肠了?联系作者一生饱经乱离之痛,正值中原鼎革之变,他为异乡漂泊之人。

问:作者最终落在抒发对欲归故乡而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沉痛。

为什么前面写出那么优美的景象呢?(以乐景衬哀情)(二)领会词的意境后再读词。

《菩萨蛮》(其二)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菩萨蛮》(其二)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菩萨蛮》(其二)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菩萨蛮》(其二)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下阕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

2、体会这首词抒发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二、教学过程1、导语设计:思江南,忆江南,望江南。

江南好,小桥流水;江南好,笙歌管弦;江南好,文人风流;江南好,烟雨稠稠。

“人人尽说江南好”,不知身处江南的游子又有怎样的感受?2、作者介绍韦庄(约公元836年一公元910年),字端己。

五代前蜀诗人、词人。

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韦应物四世孙。

广明二年(公元881年)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未能脱走。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春,逃至洛阳。

后流落江南。

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再试及第,任校书郎。

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除左补阙。

天复元年(公元901年)为西蜀王建掌书记。

天桔四年(公元907年),劝王建称帝建前蜀,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

终于蜀,谥文靖。

曾居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后人又称“韦浣花”。

诗多忧时伤乱之作,怀古感旧,缘情而发。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虽不外男女欢爱、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感情真挚,笔调清新,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多用白描手法,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作家。

韦庄的《菩萨蛮》词,共有五首,前后呼应,一气流转,是在章法结构方面极有次第的一组作品。

与其他词人随意为某一曲调填写许多首歌词的情形,颇有不同。

韦庄曾多年流寓江南,即江浙一带,这五首《菩萨蛮》为韦庄晚年寓蜀回忆旧游之作。

课文节选的是第二首。

3、朗读全词,体味情感。

根据教师示范及指导,学生了解诗歌内容,设想情境画面。

4、鉴赏(1)、构设MTV画面(包括背景画面及人物活动)[设计说明]:学生在感知诗歌内容后,描绘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将其整合成一组MTV场景。

制作MTV背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结合想象,重建诗歌意境;MTV中人物活动的制作,可以反映出学生所体会的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菩萨蛮(其二)优质课比赛教案一、学习目标1、把握意象,发挥想象,品味并体会诗中的意境;(重点)2、缘景明情,探求诗中的景情关系;(难点)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说起江南,很多人都会有无限感慨。

那么,“江南”二字,第一时间浮现在大家脑海里的是江南的什么呢?请看一组江南的图片。

好,相比同学们对江南一定有了一些印象,现在,我们走进韦庄的《菩萨蛮》,一起感受他眼中的江南情致。

(二)出示课堂目标。

(大家一起朗读)(三)了解作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知人论世)◆请一位同学讲一讲作者及他所处的时代(四)美读。

1、看视频,听朗读。

2、全班朗读。

(五)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受了一番韦庄笔下的江南美。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组画面,然后,我们用诗歌中的句子,给每一幅画加上标题。

(六)、整体感知,品味语言1、男女分别朗读,女读上阙,男读下阙。

2、问题探究A、问题设置:“尽”,是什么意思?都。

“游人”是什么意思?漂泊江南的人,你觉得具体指谁?作者。

“只合”是什么意思?只应。

B、问题设置:“江南好”,到底好在哪?(先打出“江南好”,再让学生说;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画面。

)(1)景色美;“春水碧于天”,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

(2)生活美;“画船听雨眠”,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意闲适。

(3)人物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

D、探究:作者为何“断肠”?按常情讲,做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回故乡而愁结满怀,但这这首词却反过来说“还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这和诗人所表达的主旨有什么关系?◆作者想不想回家?想,他有强烈的回家的愿望,但他能回吗?◆“断肠”的原因是什么?是江南太美了,景色好、生活好、美女多,舍不得回到北方的家,一回家肯定会伤心欲绝,还是因为什么?因为北方的故乡战乱。

《菩萨蛮(其二)/韦庄》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

《菩萨蛮(其二)/韦庄》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

《菩萨蛮》教学设计
一、课题
《菩萨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找出词中的景物描写的语句,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之美。

2.探究词人置身江南美景之中获得的暂时的精神解脱和客游他乡的无奈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找出对词中的景物描写的语句,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之美。

2.探究诗人在江南美景中作者盘旋郁结的情感。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法:
自主研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六、教学过程
七、小结:词作开篇就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

也很含蓄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

八、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白居易也曾写过脍炙人口的《忆江南》词三首,试比较白词与韦庄此章在意境上有什么异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词属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二单元中的一首,本单元赏析的总体要求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所以我先通过播放视频《烟花三月》把学生带入江南的美好氛围之中,然后通过三种不同形式的诵读使学生渐入诗境。

然后通过问题让学生总体把握词中景的特点并在文中找出具体体现景物特点的语句,再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词人所描绘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概括景物特点。

然后缘景明情,总结美景之后体现的作者对江南热爱的情感。

再通过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语句探讨作者在作品的主题。

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学生表现的比较积极,发言也比较精彩。

不足是收尾工作做的不够好,讲完整首词还剩下五六分钟的时间,学生觉得一节课学完便放松下来,对于我设计的对比阅读没有做认真的思考。

(需推荐发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菩萨蛮(其二)》问题综合评价单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其本首诗的创作背景。

2、把握本诗含蓄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背诵并默写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

【重点难点】
把握诗中的经典名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韦庄(836-910),字端已,唐末五代诗人.京兆杜陵人,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广明元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

中和二年始离长安赴洛阳。

中和三年春,四十八岁作《秦妇吟》,结尾有“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之句,不久韦庄遂避乱去到江南,五十八岁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的怀抱。

乾宁元年五十九岁时中进土,为校书郎。

当时各地节度使不听中央号令,东、西川节度使不和,乾宁四年,朝廷遣“宣谕和协使”李洵入川,韦庄时年六十二岁,被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由此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回长安后,改任左补阙。

天复元年六十六岁,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

天佑四年,朱温篡唐,王建据蜀称帝,是为前蜀。

七十二岁的韦庄被任为宰相,开国制度均出其手。

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

韦庄的诗集名《浣花集》。

2、前人对其作品的评语: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端已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这是韦庄词在艺术方面的真正好处。

纡者,曲也;达者,通也。

韦庄词表面显得直率,其实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达,而内容其实沉郁,这正是词中最好的境界。

故而况周颐《蕙风词话》评韦庄词谓其“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

”其“运密入疏,寓浓于淡”二句,与陈廷焯评语之“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评语,意思颇有相近之处,这都是对韦庄词之特色深有体会的话,而要详细体会韦庄的词,还必须对其生平也有一定的了解。

【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2、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品读鉴赏】
(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答:“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

(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

(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和诗人所要表达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答:一般游子的忧愁是不能回故乡;而这首词中的游子,却是能回故乡,但由于故乡战乱的原因不能回,这种愁苦就比一般游子更为深广。

这首词的主旨,是在描写江南好的背景上,述说作者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

“还乡须断肠”这一句正是突出了这个主旨。

【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完成课后探究三。

3、
附:词文赏析:
“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

“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

“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

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

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特色,就正在这表面率直而内里千回百转的文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了。

下面则是对江南好的细写,说江南确实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

“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

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一作“罏”,又作“鑪”,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鑪”。

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这几层写风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写的情事,而要看
到更深的一层,他下面的“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王粲《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

”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

韦庄词似达而郁,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

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

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人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