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传统音调特征-精品文档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满族萨满音乐是中国少数民族满族的传统音乐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
下面将会从音乐的节奏、曲调、乐器和表演形式等方面来介绍满族萨满音乐的特点。
满族萨满音乐的节奏鲜明而有力,通常以步伐舞蹈的节奏为基础。
在表演中,乐手会敲击乐器,用力度稍大的力度创造出强烈的节奏感,以引导舞蹈的进行。
这种节奏感往往让人感到紧张和激动,具有很高的动感和舞蹈性。
满族萨满音乐的曲调丰富多样,变化多端。
从曲调上看,满族萨满音乐的主旋律常常比较简单而朴实,但在演唱和演奏的过程中,艺人会进行自由即兴演绎,使得曲调变化丰富,富有个性和情感表达的特点。
在夜晚祭祀活动中,满族萨满音乐的曲调往往会遵循某些特定的规律和序列,以引导整个祭祀仪式的进行。
满族萨满音乐中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多数是口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包括二胡、马头琴、板胡、唢呐等,并且还会配合口弦乐器如月琴等作为伴奏。
竖笛、铜锣和大鼓等打击乐器也常常被用来加强节奏感和表达力,使整个音乐更加丰富和生动。
满族萨满音乐的表演形式一般是以集体合唱和舞蹈为主体。
在音乐表演中,萨满会带领一群信徒或仪式参与者共同演唱和跳舞,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敬意。
在这个过程中,萨满会先奏乐器,然后带领群众齐声高歌,配合舞蹈动作,以达到迷信或神秘的目的。
整个表演过程热烈而庄重,给人沉浸在神秘宗教世界的感觉。
满族萨满音乐具有节奏鲜明、曲调丰富多样、乐器种类繁多和表演形式庄重热烈等特点。
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曲调,满族萨满音乐能够激发人们的情绪,并通过表演形式将人们带入神秘的宗教世界。
它不仅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之一。
科尔沁蒙古族歌唱艺术特征分析
族 民歌 的艺术特征 如下 . 1 .格 律 要 求 严
( 低 音 四胡 ) 伴 奏 的说 唱形 式 。 这 是 一 种 涵
盖 说唱、 伴奏 、 表 演 等 艺 术 元 素 的 艺 术 形
格 。每 行 音 节 数 目不 同 , 但 是 每 行 的 重 音
数 目相 同 . 韵脚工整 。 且 对 头 韵 有 较 高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也 是 草 原 文 化 的代 表 曲 目繁 多 的科 尔 沁 民歌 . 艺 术 形 式 独 特 的蒙 古说唱艺术. 代 表 了 内 蒙古 歌 唱 艺 术 的最 高 水 准 因 此 , 以 科 尔 沁 民歌 和 蒙古 族说 唱 艺 术 为 蓝本 . 就 科 尔 沁歌 唱 艺 术进 行 探 讨、 分析 。 就 成 为 业 界 研 究 科 尔 沁 歌 唱 艺 术 的 常 用 方 法
展 为有 说 有 唱 的 艺 术 形式 。《 三国演义》 、
役 和 兵 役 进 行 了控 诉 。表 达 追 求 和 平 、 渴
望 幸 福 的愿 望 。 3 . 生活类通俗类歌 曲, 这
类 歌 曲是 社 会 生 活 的 反 映 . 在 内容 上 有 寓
化 了歌 曲 主题 . 丰 富 了歌 曲情 感 3 . 大 量
最古老的说唱艺术. 是 由男 性 艺 人 演唱 的
英雄故事、 传 说 和 伟 业 。 这 种 说 唱 艺 术 虽 然 没 有 系统 的 文 学脚 本 . 主 要 靠 口头 方 式 来流传 , 但是数量居多 , 代表作有《 勇 士 谷
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 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 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 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 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 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 《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 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 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 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 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 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柯沁夫认为,高度的艺术性必须有高度的科学性相伴。一代歌王哈扎布在20世纪五六十年 代就以“草原抒情男高音”而蜚声于国内外。70年代末,年近古稀的鄂尔多斯长调民间歌手扎 木苏震惊了北京舞台,在音乐理论界、声乐界、教育界引起轰动和惊叹。许多专家高兴地 称赞为“草原美声唱法”,他被请到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讲学。著名声乐大师 沈湘亲临现场聆听他的演唱。90年代初,80多岁的扎木苏歌喉依旧,充分显示出坚实而科 学的歌唱功底。这充分说明,长调演唱艺术不仅有它独特美学本质及其风格,而且具有独 特而科学的歌唱技术。
科尔沁萨满仪式音乐中的节奏形态分析
科尔沁萨满仪式音乐中的节奏形态分析作者:赵燕来源:《艺术评鉴》2021年第22期摘要:乐器作为一种发声体,它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群体中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萨满教”是蒙古族最早的原始宗教之一,是古代文化的聚合体,具有综合的文化价值。
根据萨满巫师手持法鼓,在进行请神、将神、送神仪式期间,所敲击的法鼓,以及法鼓环能够发出各种各样的节奏形式,本文选取贯穿于整个萨满仪式过程中的典型节奏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科尔沁萨满节奏形态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2-0054-03从古到今,乐器在蒙古族各部族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乐器不仅在民众音乐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在宗教仪式当中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由此看来,乐器的文化属性随着用乐场合的不同,它的内涵和性质随着演奏群体的身份而发生重要变化。
乐器作为一种发声体,它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群体中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蒙古族传统乐器在蒙古各部中以宴会中的表演呈现,但这些传统乐器在蒙汉杂交地区也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被当地民众作为重要的仪式道具来使用,是蒙汉人民在社会变迁与文化交融中共同创造的音乐形式。
一、萨满仪式音乐“萨满教”是蒙古族最早的原始宗教之一,自从成吉思汗建立汗国,萨满便成为国教,对汗国的政治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是古代文化的聚合体,包括了宗教、哲学、历史、民俗、天文、医学、音乐等文化内容,具有综合的文化价值,其影响延续至今。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以及鄂温克、鄂伦春和布里亚特、巴尔虎蒙古人当中仍留部分萨满文化遗存,这些古老的仪式文化在现代社会文化空间逐渐失去生存地位,目前正处于消亡阶段。
科尔沁萨满仪式文化被认为是蒙古族古老的萨满仪式文化最重要的继承体。
科尔沁萨满仪式文化中,“萨满仪式音乐”成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仪式举行时,萨满巫师手持萨满鼓,部分群众合起来演唱“请神歌”,召唤神灵,这一过程中音乐处于核心地位,而这些音乐的构成中主要以打击乐为主,并伴有人声演唱。
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旋律风格特征探析
旋 律在 平稳进 行 的基 础 上 , 当渗 入 一 些转 位 大 适
跳 音程 的运 用 也是 必 须 的 。常用 的 有 纯五 度 、 大
小六度 、 纯八 度 等 。这样 会 使 旋律 在 叙 事说 唱性
格 中更 具丰 富 的抒情 性 , 增强 民歌 的艺 术表 现力 。 这些 大跳动音 程 的运 用 , 往 伴 随着 衬 词拖 腔 而 往
—
2 1 02
年卷期三掣 ()(一 第第总 期 九一第 ) 十
静警 妊 》 ; f
身 的个 性 特征 , 这 些 风格 特 征 又 是 与 科 尔 沁 地 而 体体现 于 “ 稳进行 的说 唱性 ” 节 奏 组合 的对 称 平 “ 性 ” 善用衬 腔 的抒 情性 ” “ “ 与 调性 思 维 的丰 富性 ” 的说 唱音乐 ( 乌力 格尔 等 ) 相联 系的 。 析 出些 许科 尔沁短 调 民歌 的个性 风格 特征 。
一
种对 仗关 系 , 而且 经 常 采 用上 下 旬 为 比兴 关 系
的写法 。因为对 仗式 比兴关 系 的诗 句在 各句 中 的
格 律 与音节 亦相 一 致 或 基本 一 致 , 以也影 响到 所
外 , 尔沁 短调 民歌 旋 律 在 节奏 方 面往 往 配合 以 科
旋 律结 构 中 的节 奏韵 律 。这 一 点 , 注重 叙 事 中 在
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旋律风格特征探析
李世相
( 蒙 古 大 学 艺术 学 院 , 蒙古 呼 和 浩 特 内 内 00 1 ) 10 0
摘 要 : 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如何划分民歌风格色彩区关注较多, 而对于各风格色彩区民歌的旋律音高组织、 音乐
节奏组合 、 旋律展衍规律等学理上 的研究较 少。科尔 沁蒙古族 短调 民歌独具 特色 , 律风 格体现 于“ 稳进行 的说 唱 旋 平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满族萨满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支重要分支,其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有以下几点:
1、鼓点丰富、节奏强烈
满族萨满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是鼓,其节奏强烈、节奏复杂。
萨满表演中,鼓声会与舞蹈、歌曲相结合,形成浑厚而富有节奏感的音乐。
这种音乐的节奏十分明显,有着独特的节奏形式,给人以强烈的音乐感受。
2、严格的音乐组织形式及清晰的曲调
满族萨满音乐注重严格的曲式结构和清晰的曲调。
表演时,演奏者和歌唱者会按照固定的曲式,配合舞蹈和唱腔进行演出。
这种严格的曲式结构和清晰的曲调使满族萨满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排场热烈、气氛热闹
满族萨满音乐表演时,排场热烈、气氛热闹。
歌唱者和舞蹈演员都要穿上盛装,绚丽多彩。
演出现场除了演奏、歌唱、舞蹈外,还会有鞭炮、火球等烟火表演和马术表演,给现场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满族萨满音乐的表演形式包括萨满祭祀、婚礼、葬礼等,其中萨满祭祀是最具代表性的表演形式。
萨满祭祀表演时,所有的乐器、歌唱者和舞蹈演员都围绕着祭祀的对象,按照固定的曲式演出。
整个过程中宗教上的神祇,民俗上的舞蹈,音乐等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浓郁的满族文化氛围,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感受。
总之,满族萨满音乐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音乐形式和鲜明的文化特征,成为了世界文化瑰宝之一。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满族萨满音乐是满族萨满教的音乐形式,它是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萨满音乐以其特殊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而闻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遗产。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之一是多元化。
满族萨满音乐融合了满族民间音乐、戏曲音乐、舞蹈音乐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它不仅具有宗教性质,还充满了浓厚的民间色彩,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之二是神秘与超验。
满族萨满音乐是满族萨满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特殊的音乐形式和演奏手法展现出一种超验的神秘感。
在表演过程中,巫师们会借助乐器演奏、舞蹈动作、歌唱等形式与神灵沟通,使人们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神圣感。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之三是奇异与狂野。
满族萨满音乐在音乐结构、节奏变化和演奏技巧上,往往富有奇异和狂野的特点。
乐曲旋律多变,曲调跳跃,节奏快而激烈,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振奋。
演奏者以狂热的动作和嘶吼的嗓音表现出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表演形式十分独特。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之四是高度融合舞蹈和音乐。
满族萨满音乐往往伴随着具有强烈节奏感的舞蹈表演,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构成了满族传统宗教仪式的重要内容。
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相协调,舞者以舞蹈姿态和音乐演奏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和精神追求,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满族萨满音乐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三种:乐曲演奏、歌唱和舞蹈。
乐曲演奏是满族萨满音乐最主要的表演形式,常见的乐器有锣、鼓、箫、笙、钹等。
演奏者通过各种乐器的组合和演奏,演奏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
歌唱是满族萨满音乐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演唱者以高亢的嗓音和特殊的歌唱技巧表达出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
舞蹈是满族萨满音乐的重要形式,舞者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舞蹈姿态表达出对神秘力量的追求和崇拜。
满族萨满音乐具有多元化、神秘与超验、奇异与狂野以及与舞蹈高度融合等艺术特点。
它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展现出满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遗产。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满族萨满音乐是中国满族传统音乐中的一种独特音乐形式,它承载着满族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
本文将从满族萨满音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
一、历史渊源满族萨满音乐源远流长,起源于古老的满族萨满教仪式。
满族萨满教是满族先民崇拜自然界神灵和祖先的一种宗教形式,萨满音乐是其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代满族社会中,萨满音乐承载着祭祀、祈福、驱邪等各种宗教仪式的功能,是满族文化的精髓之一。
随着历史的变迁,虽然满族萨满教逐渐式微,但萨满音乐却得以传承并发展,成为了满族传统音乐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二、艺术特点1. 声音特点饱满悠扬满族萨满音乐以其饱满、悠扬的声音特点而著称。
其演唱形式包括长调、念唱、叠唱等多种形式,其中长调是一种独特的演唱方式,表现出满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萨满音乐中的歌唱者通常是由男性担任,他们以悠扬的嗓音、高亢的音调、深沉的情感唱诵神歌,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而超脱的感觉。
2. 乐器合奏悠扬动听在满族萨满音乐表演中,常常伴有不同种类的乐器合奏。
这些乐器有锣鼓、箫笛、马头琴、呼麦等,它们各具特色,悠扬动听。
锣鼓的敲击声响亮有力,箫笛的婉转悠扬,马头琴的清亮婉转,呼麦的粗犷激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迷人的音乐画卷。
这些乐器在表演中互相呼应、互相配合,共同塑造了萨满音乐独特的音乐特色和魅力。
3. 舞蹈形式丰富多样除了声音和乐器的表演之外,满族萨满音乐还常常伴随着舞蹈的表演。
这些舞蹈形式包括扭腰舞、手绢舞、马头琴舞等多种形式,它们以婀娜多姿的舞姿和轻盈灵动的舞步,表达了满族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拜与敬畏,充分展现了满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表演形式满族萨满音乐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宗教仪式表演和民间庆典表演。
在宗教仪式表演中,萨满音乐承载着祭祀、祈福、驱邪等宗教仪式的功能,它通常由具有一定地位和资历的萨满来主持,整个表演过程庄严神秘,洋溢着宗教的神秘色彩。
内蒙古科尔沁蒙古剧音乐特征研究
102摘 要:蒙古剧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剧种,是中华戏曲大家庭中的一员。
音乐是蒙古剧的重要载体和主要表现形式,在表达人物情感、刻画人物性格上有着重要作用,但相关的专题研究较少。
本文通过归纳科尔沁蒙古剧音乐素材的民族性特征、唱腔设计的杂糅性特征及乐队配置的地方性等三个特征,认为科尔沁蒙古族民间音乐与科尔沁蒙古剧在其功能需求上,有着彼此间互动的必然联系,二者之间能够形成双向选择互补关联。
科尔沁蒙古剧音乐的发展与创新,既要沿用蒙古族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作为其特色支撑,还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保持科尔沁蒙古剧作为剧种特色繁荣发展。
另外,本文首次对科尔沁蒙古剧进行了音乐特征方面的分析研究,这对厘清科尔沁蒙古剧的概念、深化蒙古剧音乐的研究拓进和创作发展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少数民族戏曲剧种音乐的更深、更广的理论开掘。
关键词:科尔沁蒙古剧;戏曲音乐;蒙古族民族民间音乐;特征分类号:J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3)02-102-08赵香连1 刘尧晔2(1.2.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内蒙古科尔沁蒙古剧音乐特征研究蒙古剧①作为一个新兴剧种,其名称也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演变。
在20世纪中叶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后,它被称为蒙语歌剧,代表作为《血案》。
1959年出版的《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内蒙古卷》中,使用的剧种名称为“蒙族戏”,收录了蒙古剧初创期的代表作《慰问袋》。
之后,《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内蒙古卷》等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中,使用“蒙古戏”为该剧种命名。
收稿日期:2022-12-30项目基金: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内蒙古卷)》(项目批准号:19ZD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及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内蒙古乌兰牧骑现状调查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研究》(项目批准号:18BH162)的系列研究成果。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满族萨满音乐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
它源自于满族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是满族萨满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感。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第一,艺术特点:1.宗教性强:满族萨满音乐是由满族萨满巫师在祭神、驱鬼、治病等仪式中演奏的音乐,具有强烈的宗教性质。
在这些宗教仪式中,音乐被认为是与神灵沟通的媒介,能够传达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之情,因此音乐成为了满族萨满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神秘、神奇:满族萨满音乐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充满了神奇的魔力。
在音乐表演中,萨满巫师们会通过特定的演奏方式和节奏,配合着舞蹈、吟唱等手段,来引导神灵的降临和神秘力量的释放。
整个音乐表演过程充满了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之中。
3.独特的音乐形式:满族萨满音乐具有独特的音乐形式,它的音乐节奏多变,旋律优美,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演奏方式上,萨满音乐常常以击鼓、舞蹈、吟唱等形式进行,配合着特定的乐器演奏,如锣鼓、呼麦、马头琴等,使得音乐更具有节奏感和动感,富有感染力。
4.舞蹈和吟唱的结合:满族萨满音乐常常伴随着舞蹈和吟唱的表演,这个结合使得音乐更具有情感表达力和戏剧性。
在音乐表演中,萨满巫师会通过舞蹈、吟唱等形式,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和祈祷之情,同时也能够吸引和引导听众的情绪,使得整个音乐表演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第二,表演形式:1.击鼓舞蹈:在满族萨满音乐表演中,击鼓舞蹈是最常见的表演形式之一。
萨满巫师们会打着鼓击鼓,边吟唱边舞蹈,引导着听众进入神秘的境界。
在舞蹈中,他们会模仿动物的姿态、追逐以及战斗等情景,展现出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力量感。
2.吟唱表演:吟唱是满族萨满音乐中的另一种表演形式。
通过吟唱,萨满巫师们能够传达出自己对神灵的崇拜之情、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世界的思考等。
他们的吟唱声音婉转动听,饱含深情,能够深深打动听众的心灵。
搭巴达雅拉_科尔沁蒙古族萨满_过关_仪式音乐考察
) 4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季刊 ) 2006年第 1期
部分为成吉思汗的后裔扎鲁特部, 从喀尔喀河流域 越兴安岭到西辽河中游一带; 一部分为清初从漠南 蒙古诸部喇嘛和民众迁居库伦旗一带。全盟总人口 290 6万, 其中蒙古族约 110万, 占全盟总人口的 40% [ 1] (第 1793页 ) 。
祭场用麻袋铺出一条过关使用的甬道, 将铡刀 埋在地面, 露出一寸余的刀锋。南北两端各置一个
浩勒高 , 汉译 拦截 之意, 用于拦截那些没有 请来的 以前的老手 ( 不同道门儿的萨满们 ) 和 恶鬼, 防止他们恶意捣乱和破坏这次过关活动。浩 勒高, 是 白布或白纸 剪成的图 案, 挂在 木杆支 架 上, 用于阻挡外来的恶魔。犁铧用柴火烧红后, 置 甬道的南端; 进行 咬烙铁 仪式时, 主持者位于 甬道的北端。
民族来源: 科尔沁蒙古人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家族的后裔。 14 世纪, 科尔沁蒙古 人在鄂尔古 纳 河、海拉尔河、呼伦湖一带游牧; 15 世纪初, 因部 落战争迁至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游牧; 清初, 又移住 西拉木河流域, 就牧于 今哲里 木盟、兴 安 盟、赤峰市一带。
宗教信仰: 哲里木盟地区有佛教、道教、伊斯 兰教和萨满信仰等流传。历史上, 以萨满信仰和喇 嘛教 (藏传佛教 ) 最为盛行。昔日哲里木盟建有大 小 142座喇嘛庙, 近代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信仰体 系中融入了佛教因素。
人口分布: 哲里木盟的蒙古族, 一部分为成吉 思汗长弟哈布图哈撒尔的后裔科尔沁部, 由额尔古 纳河、海拉尔河和呼伦湖一带东迁至嫩江, 后迁入 扶余地区; 一部分为古乃蛮部和成吉思汗的后裔奈 曼部, 从宣府、大同一带迁至西拉木伦河流域; 一
收稿日期: 2005 - 06- 07 作者简介: 刘桂腾 ( 1955~ ) , 男, 辽宁省丹东市文化局研究员,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课题来源: 全国艺术科学 十五 规划 2001 年度课题 !中国东北少数民族萨满乐器研究∀ ( 01BD 29 )
详解蒙古族舞蹈节奏动律特点
详解蒙古族舞蹈节奏动律特点详解蒙古族舞蹈节奏动律特点民族舞也叫民间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详解蒙古族舞蹈节奏动律特点,欢迎大家分享。
详解蒙古族舞蹈节奏动律特点1、起源发源于科尔沁草原的安代舞是群众性的民间舞蹈。
它动作简捷明快,歌声流畅自然,由众人边唱边舞,气氛和谐而热烈。
安代舞最初是由萨满教巫者领唱,众人齐唱齐舞,用以医治病人,所以早期安代舞的歌词有宗教色彩。
解放后,安代舞越来越生活化,成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也常常搬上舞台。
由于简单易学,参加者很快融为一体,深受旅游者的喜爱。
2、概述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
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
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
蒙古族舞蹈产生于民间,然后搬上舞台。
以久负盛名的"筷子舞"为例,它原先是鄂尔多斯的民间舞蹈,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筷子舞自娱性很强,由坐式表演,逐步发展为边蹲、边站、边走、边巧妙自如地打击自己身体,变化不同画面的舞蹈形式,从而真切地抒发了牧民热爱生活,乐观欢快的性格和感情。
3、节奏特点蒙古族的民间音乐旋律优美,气息宽阔,感情深沉,草原气息浓厚。
各种调式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其特点是热情奔放,悍健有力,节奏欢快,富有草原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音域较宽,音程跳跃大。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有特色的民间乐器。
4、动律特点蒙古族舞蹈的动律特点是绕圆、拧转、横摆扭、拧倾,这是从肩、马步类、柔臂和摔跤步类提炼出的动律特点。
浅谈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
浅谈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长调民歌是中国传统民歌的珍贵瑰宝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调民歌以其独特的旋律、深厚的内容和扣人心弦的演唱方
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长调民歌的旋律优美动人。
长调民歌以其独特的旋律结构著称,采用自由节奏,灵活
变化的曲调,高亢慷慨的音色和回旋的情感表达,使长调民歌的旋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旋律中融入了大量牧民群众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悟,表现了他们对牧区生活的深厚感情。
旋律的流畅和和谐让人们如沐春风,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长调民歌的内容丰富多样。
长调民歌的歌词内容主要反映了牧民对生活、爱情、自然
和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歌词中蕴含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真实地反映了蒙古民族的生
活状态和文化内涵。
长调民歌的内容丰富多样,从日常琐事到神话传说,从个人情感到社
会风貌,从动人故事到深邃哲理,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歌词中的触动和意境让人们沉
浸领略到了生活的美好之处。
长调民歌的演唱方式独具特色。
长调民歌的演唱方式恢弘大气,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演唱者通常以高亢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音色,表达出内蒙古
大草原上人们爱情、希望、失落和幸福等丰富的情感。
演唱时,演唱者的身体动作和面部
表情也很重要,通过舞蹈、咏叹、喊叫等方式,使整个唱腔更加生动形象,增加了演唱的
艺术性和观赏效果。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
科尔沁民歌特点及种类分析1 科尔沁民歌特点民歌,人民之歌。
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不其然会产生一类别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
他们会以不同的形色传递他们的历史、文明及热爱,而歌谣亦是其重要之一环,而社会学或大众俗称之为民歌。
1.科尔沁民歌音乐手法严谨,转调手法高明。
在曲调中不仅有一般性的起、承、转、合等手法,更重要的是运用变化音、离调、转调、调式交替、色彩渗透等旋法。
有些民歌改编成大型交响性器乐曲和合唱曲。
2.科尔沁民歌在文学上也有鲜明的特色。
民歌除故事情节完整外,还巧妙地运用“比、兴、衬托、复唱、排比、夸张、比拟、设问、对仗、旁描”等手法。
特别是章节的重叠复沓手法,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题,收到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2 科尔沁民歌种类1.祝酒歌。
科尔沁蒙古族的酒歌基本上分为优美型、健美型和壮美型。
优美型的酒歌节奏舒缓,抒发人们美好的情感,如《天上的风》《巴润杭盖》;健美型的酒歌,刚健舞蹈性的,如《贲步来》;壮美型的酒歌在庆典仪式上,如《四海》。
科尔沁蒙古族宴会至少可以划分为三种:日常宴会、庆典宴会(官方庆典宴会、民间庆典宴会)、婚礼宴会。
日常宴会歌曲《西泉水》;官方庆典宴会仪式非常严格,首先一定要唱三首礼仪歌曲,颂歌或赞歌歌曲。
官方庆典宴会歌曲有《圣祖成吉思汗》等;民间庆典宴会,那达慕上也要唱三首礼仪歌曲,各个盟乃至各个旗,都有自己的三首礼仪歌曲。
科尔沁地区礼仪三首歌是《哈布图·哈萨尔颂》、《至高无上的宗教》、《金色圣山》。
2.劳动歌。
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的专指号子,以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奏和直接促进劳动的功用为其基本特征。
广义的包括在劳动中唱的歌,如草原牧歌等。
后一类歌,有些也配合劳动动作而歌唱,一般对劳动也能起一定的鼓舞和调节情绪的作用,但无明显的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奏。
广义的劳动歌,有时也可归入生活歌中。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满族萨满音乐是满族民间音乐的一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
作为满族文化的一部分,满族萨满音乐在乐曲风格、表演形式、艺术特点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它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满族文化的载体,通过音乐来传递、表达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一、艺术特点1.浓厚的宗教色彩满族萨满音乐是满族萨满教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在满族传统文化中,萨满教是一种信奉自然界神灵、崇拜祖先的宗教,而萨满音乐则是在宗教仪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种音乐通过特定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来祈祷神灵保佑、祭拜祖先,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和谐共处。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其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也是其与其他音乐形式的显著区别。
2.独特的演奏技法满族萨满音乐在演奏技法上有着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乐器演奏和歌唱技巧上。
在乐器演奏方面,常用的乐器有拉弦乐器、打击乐器等,如马头琴、鼓等。
而这些乐器并非仅仅是用来演奏旋律和节奏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们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某种信仰和神话故事。
在演奏时,演奏者还会采用特殊的演奏技法,如颤音、滑音等,来表达出特定的情感和神秘感。
而在歌唱技巧上,满族萨满音乐常常采用特定的吟唱方式,如颤音、连音,以及特殊的发声技巧和喉音唱法等,来表达出对神灵的崇拜和祈祷之情。
3.丰富的表现形式满族萨满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音乐风格、曲调、歌词和舞蹈等方面都有着多样化的表现手段。
在音乐风格上,满族萨满音乐常常以悠扬的旋律和节奏为主,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而在歌词方面,常常表达出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之情,以及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祝福。
满族萨满音乐还常常与特定的舞蹈形式相结合,如舞狮、舞龙等,以增加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这种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使得满族萨满音乐富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浅析蒙古族长调与短调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浅析蒙古族长调与短调的音乐风格及特点【摘要】蒙古族民歌有两种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体裁分类和题材分类,从体裁来讲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类型的民歌,从题材来讲则主要有牧歌、赞歌、思乡歌、宴歌、叙事歌和儿歌等众多类型的民歌。
本文主要依据体裁分类来浅析概述蒙古族民歌的类型与音乐特点。
【关键词】蒙古族;长调;短调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人口分散在东北三省、新疆、青海、甘肃等地。
蒙古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在历史、音乐、文学、美术、地理、天文等方面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长久以来蒙古人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长期生活在辽阔、空旷的大草原上,加之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创造了大量丰富而宝贵的音乐财富,使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
一、蒙古族民歌的主要类型民歌在蒙古族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体裁分类可以概括为长调和短调两种类型。
1、长调民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具有自由、辽阔、奔放等特点,其曲调悠长、节奏自由,大多采用散板,形成这种音乐性格的原因是和蒙古族人民长期以来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是分不开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长期生活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造就了这一音乐体裁的形成。
内蒙古地大物博、地广人稀,这样的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铸就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乐特点。
“乌日汀道”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富有特色的一种体裁,它最明显的特征是悠长舒缓的节奏和宽阔舒展的曲调,常用拖腔的方法来演唱,虽无明显的音乐节奏却也有内在的规律和分寸感。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骏马、骆驼的步伐和草原游牧生活等节奏的渗透。
在演唱中,以独具特色的“诺古拉”(颤音或称波折音)构成了主要的演唱技巧。
形成这样的一种歌唱的艺术形式是与蒙古族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民族习惯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满族萨满音乐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满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族祭祀和宗教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一、艺术特点1. 音乐风格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满族萨满音乐风格多样,具有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萨满音乐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但在其核心内容上保持着共性。
通常包括唱歌、说话、吟诵、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其中以声乐和击打乐器为主。
音乐旋律多变,表达着丰富的感情和情感,声音轻盈优美,节奏感强烈。
2. 具备强烈的宗教祭祀色彩满族萨满音乐通常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与神灵沟通的媒介。
萨满音乐实际上是一种崇拜自然神灵的音乐。
其中多是对神灵的崇拜、祷告和祈求,讲述着神话、传说和神的故事。
3. 音乐与舞蹈相结合满族萨满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常常一套音乐舞蹈的表演来完整地表达祭祀的主题,拉近了信徒和神灵的距离。
4. 唱腔富有变化和表现力萨满音乐唱腔富有变化和表现力,唱法各异,如歌咏、吟唱、叫唤、低吟、高亢,有时还可以进行协调演唱。
:跑调唱、节奏唱、重复唱等。
5. 乐器演奏多样满族萨满音乐中的乐器演奏也十分引人注目。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萨满习俗、不同的表演形式,都显示了不同的乐器组合和各具特色的演奏技巧,如马头琴、二胡、牛角、大鼓等。
二、表演形式1. 祭祀仪式满族萨满音乐主要以祭祀仪式的形式表演,这是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祭祀仪式上,萨满们通过音乐、舞蹈和仪式等形式,与神灵沟通,以祈求和保护人民的平安幸福。
2. 民间演出随着文化旅游业兴起,满族萨满音乐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演出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欣赏。
民间演出通常在节日或庆典上进行,演出形式多种多样,有歌舞表演、歌唱、器乐表演等。
3. 文艺演出在现代文艺舞台上,满族萨满音乐也经常得到很好的呈现。
文艺演出通常是通过舞台剧、歌舞表演、音乐会等方式进行。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的基本特征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的基本特征【摘要】科尔沁草原是蒙、汉杂居的地区,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交融地带。
蒙古族科尔沁萨满教受地域环境、生产方式和历史演变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这一特征也影响了其音乐的特色。
【关键词】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特征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其他散居在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区,现有人口4806849①。
“蒙古”原为古代室韦诸部中一个部落的称谓。
唐代的“蒙兀”、“蒙瓦”以及辽宋金时期的“萌古”、“盲骨子”、”朦骨”、“蒙国”等都是这个后来构成蒙古族核心部落名称的异译。
蒙古民族源于古望崮可(今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
蒙古的先民在山林草泽中,过着“滨散川谷,逐水草而处…每弋猎即相啸聚”埘的原始狩猎生活。
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出自蒙古部乞颜·孛儿只斤氏族的铁木真在逐步兼并了分散在大漠南北蒙古各部落后,被拥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
原先处于部落分散状态的族众,开始融合为一个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共同民族心理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撒儿及其后裔所属部落。
14世纪,科尔沁蒙古人在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和呼伦湖一带游牧;15世纪初,蒙古鞑靼部阿鲁台遭瓦剌部袭扰,哈布图哈撒儿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剌率部众东越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游牧,遂称“嫩江科尔沁”或称“嫩科尔沁部”,后来统称“科尔沁部”,成为兀良哈地较为著名的蒙古部落,北元时成为蒙古东部具有较大影响的独立势力。
明万历二十一年(1693年),科尔沁部首领明安及内喀尔喀五部(扎鲁特、巴林、巴约特、翁吉剌特、乌齐埒特部)首领劳萨遣使者与建州女真努尔哈赤通好并进马匹、骆驼,是蒙古封建主中最早与女真人通使交往者。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科尔沁首领明安将女儿嫁给努尔哈赤,是蒙古封建主中第一个与后金联姻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传统音调特征
、萨满乐器的地域特色
对于分布于广阔地域的一个人数众多的民族共同体,由于
各部落与氏族之间所处的自然条件、 生产方式以及周边的人文环 境之不同,因而其文化形态必然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这一点,
在蒙古族萨满乐器的使用和配置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如呼伦贝尔 一带的巴尔虎蒙古博使用抓持型的萨满鼓(抓鼓),与邻近的鄂 温克族、达斡尔族相近;哲里木盟一带的科尔沁蒙古博使用握持 型的萨满鼓(单鼓),与邻近的满族、汉族相近;而河套平原一
带的察哈尔蒙古博使用的萨满鼓则介于两者之间。
握持型的塔拉 哼格日各,是科尔沁蒙古博的标志性乐器。
使用腰镜,也是科尔 沁蒙古萨满仪式在乐器配置上的突出特点。
铜镜是农耕文化的产 物,属汉文化圈里的东西。
汉族以及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族的 的身上,或缝缀在萨满的神服上,或镶嵌在萨满的神帽上作为护 心镜、护背镜、护头镜等。
但将铜镜串联在一起围系在腰间并使 其互相碰撞发声而成为乐器的,则十分少见。
在文字记载中,使
用腰镜的民族有蒙古族、 达斡尔族和锡伯族;但在目前的田野考 ,只有
在哲里木盟的科尔沁蒙古萨满那里才能见到腰镜的实 物。
因而,腰镜也是科尔沁蒙古博的标志性乐器。
这些,便形成 了科尔沁蒙古萨满首乐文化不同于其它地区蒙古萨满首乐文化
萨满仪式无不使用铜镜作为重要法器。
他们或将铜镜披挂在萨满
察中
的地域特色。
二、萨满神歌的民族风格尽管科尔沁蒙古萨满神歌深受周边其他
民族文化的影响而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但宏观上蒙古族的音乐特质依然隐含在族的萨满神歌中,人们依然不难体味到鲜明的蒙古音乐风格。
萨满神歌之中。
因而,在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的科尔沁蒙古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神歌具有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譬如,
科尔沁左翼中旗色仁钦博演唱的《请神调》由g到b?的宽广音域,音程跳跃高达十度的特殊旋法,都是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其他民族
萨满音乐中十分少见的。
同时,主音为 6 的羽调式,3-6- 1-1的旋律走向,也使科尔沁蒙古族萨满神歌保持了浓郁的
蒙古族民歌韵味。
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神歌具有载歌载舞的蒙古族音乐艺术
特点。
萨满神歌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因而具有强烈的舞蹈律动感。
譬如,库伦旗门德巴雅尔表演的《鸟精灵》鼓套方整的结构和呈均分律动的节奏节拍,配合萨满欢快、轻盈的转圈碎步快跑,体现了蒙古族音乐载歌载舞的艺术风格。
在科尔沁蒙古博那里,塔拉哼格日各不仅是一件伴奏的乐器,也是舞蹈的道具。
譬如,科左中旗官布博表演的《耍双鼓》是博舞蹈里具有很高技巧难度的鼓技。
博双手持塔拉哼格日各,边舞边耍鼓并伴有各种技巧性的动作。
两面塔拉哼格日各在博的手里旋转如飞、飘洒自如。
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神歌具有蒙古说唱音乐形式(如当地
广泛流行的好来宝、胡仁?乌力格尔等)擅长叙事的特点。
蒙古博主要运用叙事性的神歌来进行人与神灵之间的对话。
但与其他民族萨满擅长的吟诵式叙事方式有所不同,科尔沁蒙古萨满的叙事性神歌,无论在旋律行进抑或节奏节拍上均有较强的“歌唱性”。
不断征战、不断迁徙的民族发展历程,使科尔沁蒙古萨满神歌所表达的内容充满了救世意味和浓重的历史沧桑感。
三、萨满音乐的符号属性萨满祭祀仪式音乐属象征符号系统。
犹
如其他民族的萨满
祭祀仪式音乐一样,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乐器及神歌充满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正是萨满所赋予的这些象征意义,构成了一套科尔沁蒙古萨满祭祀仪式符号集:塔拉哼格日各是科尔沁蒙古博的
坐骑”,有了它,蒙古博“想上哪儿转眼就能到哪儿”;铸有吉语或祥瑞图案的托力寄寓和指代了复杂的意念,如双鱼镜的双鱼形象语义双关地意指“年年有余”,弦纹镜的圆圈图案隐喻着
圆满”,铭文镜文字符号预示着“五子登科”之类的祈愿;同的节奏类型和不同演奏速度与力度,刻画了不同的仪式情境
请神、降神、送神);哄哈的铃声,描摹了神从灵界飘然而至的步履;吉德刀身上镶嵌的七星北斗结合托力、铜铃与刀身碰撞
而产生的声响,为祈愿者指点了迷津。
因之,我们将祭祀仪式音
乐看作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象征符号。
相比之下,它的审美功能是潜在的。
与完全进入审美层次的“美感符号”所能够产生的作用有
所不同,作为“象征符号”的萨满仪式音乐的意义是有限的;因为象征符号的意义是在产生仪式的族群中约定俗成并且具有鲜明的功利目的。
故而,它在特定的文化圈中主要发挥功利性而非审美性的符号效应。
换言之,音乐在祭祀仪式中产生符号效应时,审美功能处于次要地位,而象征功能居于主导地位。
科尔沁蒙古萨满正是运用这些具有明确功利目的的视觉形式(乐器及其上的图案)与听觉形式(器乐及神歌)的象征符号,使萨满乐器成为萨满驱魔逐妖的工具,使萨满神歌(包括器乐)成为与神灵沟通的特殊语言。
科尔沁蒙古萨满运用音乐形式所创造的这种被常人视为虚拟的语境,形成了由一系列象征符号建构的话语系统,进而成为他们举行复杂萨满仪式所必需并且能够使受众理喻的思维载体。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作为萨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整个萨满教的神灵体系、观念体系以及仪式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宗教功能。
萨满用曲调的交替、音色的变换、鼓点的节奏调整等方式表达不同的宗教感情和信仰内容。
科尔沁蒙古萨满举行仪
式时一般要先诵唱迎精灵神曲。
如,“翁古惕?舞日会”神歌就是科尔沁蒙古族萨满的一首著名的迎精灵神曲,在科尔沁草原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
它音调简洁、旋律流畅,节奏舒展,调式富于对比和变化,依旧很好地保持着萨满音乐的典型风格。
萨满通过唱“翁古惕?舞日会”神歌,最终使人格与神格在自己身上得到完美结合,表现出人神沟通,相互和谐的统一性,并以此为神灵附体创造了心理条件。
仪式结束时科尔沁蒙古萨满也要诵唱送精灵神曲。
蒙古语称“翁古惕?呼日格胡”。
从仪式结构上说,“翁古惕?呼日格胡”送神歌舞算是蒙古族萨满教仪式歌舞的尾声,起着圆满结束萨满仪式的重要作用。
四、总结: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仪式音乐与一切口传原生态民间音
乐文
化一样,都是拥有者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一种不间断的、现实的选择与阐释。
因而,科尔沁蒙古萨满乐器及神歌所呈现出来的“复合型”文化特征,典型地体现了民族间文化融合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