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复习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全章复习总结导学案.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全章复习总结导学案.docx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学习目标】1. 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能说出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2. 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区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

3. 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 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空气污染采取的措施。

【知识网络】J 研究空气成分的代表人物:拉瓦锡(法)I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I 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要点梳理】要点一、空气的组成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 “红磷燃烧耗氧法”测定空气屮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密闭 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红磷和氧气反应的 文字表达式:空气成分的研究关注空气的质壘 J 空气污染指数项目[防治方法我们周围的空气/氮气施%、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性质Y 空气的成分C 物理性质:通常杲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大,不易沼于水 与金属Mgs Fe 等反应 与非金属隣等反应 与石蜡反应化学性质(氧化性)氧 化 反 应药品:氮酸钾、高猛酸钾、过氧化氢实验室制法J1筠仃猛原理:氮酸钾—需'护 J 氯化钾+氧气高猛酸钾JE1L_ 猛酸钾+二氧化猛+氧气二氧化猛 > 水+氧气过氧化氢仪器装苴<收集方法:拄水法、向上扫E 空气法21%(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主要用途是用作保护气、合成氮肥等。

3.稀有气体:氨、氛、氮、氟、氤等气体的总称。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通常作保护气、制成多种电光源等。

【要点诠释】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如下表:要点二、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知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能正确书写碳、硫、磷、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醇、铁、镁、铜与氧气反应以及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5)能正确判断“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6)能正确判断催化剂、纯净物、混合物。

【复习重难点】识记基础知识并用之解决具体问题。

【复习过程】一、考点梳理考点1: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的含量最大,约占;其次是,约占;再次,其占空气总体积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虽仅占,但其作用同样重要。

氮气是含氮元素的(填“单质”或“化合物”),使用化学方法可以将其转化为被称为的化肥;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用他作为。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所选试剂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或生成物是气体但所生成的气体可以被吸收),使容器内外形成压强差。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放出热量,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3)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①氧气有助燃性;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③空气中还有五分之四提及的不可燃、不助燃也不溶于水的气体。

⑸问题与反思:①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五分之一。

问:这可能是哪几种原因引起的?②分析实验结束后剩余气体具有那些性质?③能否用硫、铁、木炭代替红磷,为什么。

考点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氧气:氧气常用于和;2、氮气:氮气是制造和的重要原料;氮气的化学性质,常用作,灯泡内充氮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袋内充氮可以。

3、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包括、、、、等,都是色,气味,化学性质。

主要用途:作;制造多种用途的;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

考点3:保护空气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和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首先,针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针对学生在操作技能方面的不足,加强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关注环境保护的同时,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复习过程中获得提升。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以下基础:掌握了空气的基本成分及其性质,了解了空气污染的途径和危害,对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应用和深入理解方面,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操作技能尚不熟练;对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教学难点的解决,我计划采取以下策略:
-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
-定期组织复习课,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确保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提升。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通过学习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初三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和氧气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初三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和氧气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4.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5. 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课前预习】1.水为什么进不到倒扣的杯子中去?2.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3.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课堂探究】【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第26页的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实验探究】实验目的①认识红磷在氧气中燃烧②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选择能消耗氧气,并且不产生新的气体的燃烧反应-------红磷的燃烧实验装置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总结实验结论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4.水为什么会进入集气瓶中?5.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6.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7.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8.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9.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10.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11.为什么要等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1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13.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量白雾”吗?14.若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上述实验可以知道氮气的什么性质?【有效训练】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完成。

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_人教新课标版课题1空气第2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_人教新课标版课题1空气第2课时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什么样的 性质?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 1 空气第 2 课时
4.阅读课本 P29-30,讨论以下问题 (1)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 备 注
(2)稀有气体的性质:
(3)稀有气体的用途:
三、保护空气 【阅读与交流】阅读课本 P30 有关保护空气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主30 页,共同交流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 P28,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2.阅读课本 P28-29,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氮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中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和日 常生活经验,讨论以下问题: (1)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燃烧?
C.只②,③和④
2.据报道,现在许多城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A. 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B. 几十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 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 D. 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造成的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 1 空气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了解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3.了解空气污染危害,知道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各为多少? 备 注
(2)空气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分别是由哪些污染物造成的?
(3)你认为应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
四、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拓展阅读】课本 P31“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3.进一步了解生活中氧气等气体的用途,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正确建构社会观、物质观及绿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任务】1.通过探究气体的成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性质、用途与制取,诊断与发展学生对氧气的性质、检验、用途与制取,从化学角度研究物质方法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2.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检验未知气体、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诊断和发展学生建构知识模型、气体制备的操作技能、实验探究的能力(探究水平)3.通过对空气质量日报的分析,生活中常见增氧剂的探究等,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生产中实际问题应用中学科价值的认知水平(价值水平)【学习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鱼在旅途教师活动1师问1:鱼儿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常会在水中加入一种神秘的白色颗粒,那么如何检验白色颗粒与水反应产生的小气泡是什么呢?师问2:不仅是鱼儿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氧气,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探究过程中也需要氧气的参与,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实验室氧气制备的思路和方法,同学们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形象具体的归纳出来吗?学生活动1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分享)学生分小组完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维导图,并分享成果。

其他小组聆听、补充、评价。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这一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知化学在生活中的学科价值。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树立知识体系,初步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通过巩固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书写,进一步加深对气体制取的理解,为后续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打牢基础。

环节二:思维提升教师活动2师问1:鱼类在运输过程中,还可以向袋内直接充入氧气,同学们分析一下,这反映出氧气的哪些性质?师问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师问3:化学中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及方法。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复习 教案3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复习 教案3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学案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空气成分、空气污染有关知识,巩固氧气的用途与性质的关系,加深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观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巩固复习,初步形成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初步认识“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的观念,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分类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路线图】: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

但是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空气污染的现象屡见不鲜。

请看一则新闻以及空气质量报告,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回答下列问题:(1)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慢慢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2)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3)植物在空气中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4)空气还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5)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6)空气属于,其中的氮气属于(填写“纯净物”或“混合物”);。

(7)大气主要污染物有用所学知识完成横线内容: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A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红热 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 ③硫在空气中燃烧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产生的气体都有刺激性气味④硫在氧气中燃烧C ⑤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铁丝红热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通过A,B,C 三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规律是:。

学生活动三:氧气的制法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工厂后知道了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跟老师实验室简便快捷的方法不同。

小组成员跃跃欲试想自制氧气。

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导学案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导学案 (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目标】1.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知识网络结构图,对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补充、复习和巩固。

【复习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以及氧化反应。

【复习难点】空气的成分和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导语:本节课对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复习。

2.明确复习目标,解读目标。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空气1.知识结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现象结论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污染防治 2.基本概念: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知识模块二 氧气 1.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态氧气和固态氧气都是淡蓝色的化学性质⎩⎪⎨⎪⎧⎭⎪⎬⎪⎫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氧化反应2.基本概念: 化合反应:(多变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知识模块三 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2)反应原理:①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②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氧化钾+氧气 ③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验证方法(鉴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4)验满方向: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复燃则已集满(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排水法)。

(5)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2.基本概念: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 1:空气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5.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课前知识积累】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2.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情境导入】猜谜1. “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2. “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二、自主探究:知识点 1:空气的组成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阅读】 P26 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2-1 ,完成下面表格实验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检查气密性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总结实验结论 :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对比归纳】认识相似装置2、空气的成分【阅读】课文P27页内容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 ____,稀有气体 ____,二氧化碳 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 _____。

知识点 2:纯净物和混合物【阅读】课文 P27 页内容,【比较归纳】物质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特性举例联系★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并说明依据。

空气海水氧气石灰水冰水混合物冰知识点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阅读】课本 P28~ 30 页内容,完成下面表格: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知识点 4:保护空气【阅读】课本 P30~ 32 页内容,完成:1、空气的污染源: ①(可吸入颗粒物)②主要有、、、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导学案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巩固与测试一、目标与策略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目标:● 知道空气的成分,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能区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

重点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区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

学习策略:● 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氧气的性质及氧气的制取实验,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等科学实验的方法,能用化学语言表述相关的信息。

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运用分类和归纳的方法,以便于掌握,例如: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多变一”和“一变多”。

二、学习与应用知识点一:知道空气的成分,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占或,氧气占或,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占,二氧化碳占,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利用在容器中燃烧消耗,生成,则容器内气体压强,烧杯中的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来确定空气中的含量。

知识点二: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固体,液体色)、味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化学性质:比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

如:非金属+氧气例:金属+氧气例:知识点三: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原理: ;;。

收集方法:法和法。

知识点四: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区别二者的关键是抓住由一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等;混合物由或物质,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等。

知识点五:能区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

分解反应特点是:。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两种;而氧化反应特点是:。

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是同一分类标准,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3.学生分享: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享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和感受。
(二)讲授新知
1.空气的组成:教师通过讲解、板书、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重点讲解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2.大气污染:介绍大气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防治措施,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国外典型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案例。
4.思考与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1)结合所源自知识,谈谈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认识;
(2)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5.视频观看:观看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纪录片,如《穹顶之下》,了解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2)新课: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以及大气污染与保护;
(3)巩固: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探讨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总结:指导学生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复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空气的组成、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大气污染与保护等基本知识。具体包括:
1.理解并掌握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其变化规律。
4.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练习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覆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教案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分别是空气、氧气和制取氧气。

本单元内容是历年中考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中考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性质实验、氧气制取的原理和操作为核心,考查观察能力、描述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还联系各地空气污染的问题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对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研究,引出空气的组成及相关成分的性质与用途,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符合学生认知的一般性规律;接着,再对空气中一种重要的成分氧气进行重点学习——在氧气的性质这一部分,从实验操作到现象的观察和对比分析,以此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制取作为气体制取的起始课,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系统介绍,使学生掌握气体制备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学习有关气体的制备奠定基础;同时,教材也在对实验原理的教授过程中,通过对比归纳,引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定义,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并应用。

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并通过与许多物质反应认识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气体收集及方案选择。

4.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的误差原因。

2.通过不同气体的鉴别,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对实验的反思和评价,感受学习化学的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装置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案(导学案)

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科第二单元导学案课题:空气(1)第1课时备课人:化学组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日期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成分;2.会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习重、难点:会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一、课前先学预习内容:(课本26——27页;)尝试完成以下内容:1.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它约占空气体积的,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它约占空气体积的,稀有气体约占,二氧化碳约占,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2.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外壁出现了液滴,证明空气中含有,盛有石灰水的瓶子放置久了会出现一层白膜,证明空气含有,酒精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证明空气含有,酥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变软,证明空气含有。

二、课堂探究1.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甲生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在燃烧内盛放过量的红磷,点燃后立即放入集气瓶内,塞紧瓶塞,待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化学方程式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结果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原因可能是、。

(3)丙生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4)若仍用木炭代替红磷,能否保证实验成功?(5)已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简要说明理由2、我们知道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右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三.巩固练习: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2.()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汤姆逊C、普利斯特里D、舍勒3.()在校运动会上,100 m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A.二氧化硫B.五氧化二磷C.水蒸气D.二氧化碳4.()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

课题: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内容学习注解【复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2)知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收集、验满、检验方法、步骤)(3)能正确判断“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4)能正确判断纯净物、混合物。

【复习重难点】识记基础知识并用之解决具体问题。

【复习过程】一、自我检测,自我梳理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78%、21%、稀有气体、_________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2.测定空气成分实验:用如图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现象:结论:(1)分析实验结束后剩余气体具有那些性质?(2)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3)能否用硫、铁、木炭代替红磷,为什么。

3.氮气的用途与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常用作,如:食品包装充氮以防腐。

医疗上可用液氮作冷冻麻醉。

4.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性质不活泼,主要用途:作;制造多种用途的;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

5.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它溶于水;加压降温后变为的液体,继续降温变为的雪花状的固体。

内容学习注解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的气体,具有性。

7.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的气体;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9.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色火焰,放热,生成有的气体,其反应方程式为:。

10.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色固体,其反应的方程式为:,在做此实验时,瓶底要铺一层沙或水,其目的是.11.氧气的用途是和。

1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固体加热)反应原理:、。

收集方法:(1)排水法根据是(2)向上排空气法根据是。

.实验装置如右图:⑴试管口要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

⑵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不能过长,原因是。

⑶若用高锰酸钾须在试管口放,原因是。

⑷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

⑸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要平铺在试管底部,目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
(1)若要证明 Fe2O3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3.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二氧化锰(MnO2)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后,进行如下实验。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 0.1 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 50 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 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 秒
0.1 克 MnO2
生成氧气的体积/毫升
0.2 克 MnO2
0.3 克 MnO2
0.4 克 MnO2
40
49
61
75
86
放出热量
空气 铁
氧气
燃烧
磷 空气 镁 空气
燃烧 燃烧
放出热量
【题型突破】
实验探究题
1.结合如图给出的实验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 KClO3 和 MnO2 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要完成实验,组装装置时必须选用如图所给仪器中
的 E、F、G、K、N、P、O 和

(2)反应中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三、纯净物与混合物
1.定义纯净物:只由物来自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
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四、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成分
主要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主要用途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宇宙航行
制硝酸和化肥、保护气、冷冻剂、超导材料 保护气、霓虹灯、激光技术
反应结束生成的氧气总质量是
g;请写出图中 P 点对应固体的成分

※(3)若要回收二氧化锰,需将反应后的剩余物进行
操作。
2.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 MnO2、CuO 外,Fe2O3 也可以作 KClO3 分解的催化剂。
6 / 10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试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3.实验步骤 、、、、、、。
4.氧气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收集:①
法。原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
4 / 10
验满:将
,若
,则

收集:②
法。原因:氧气 与水反应且
溶于水。
验满:当
时,说明氧气已集满。
注意事项:刚开始加热时产生的气泡是装置内的
,应该等气泡
冒出时再收集。
5.催化剂
(1)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自身的
年级:9
课时:2 小时
课题: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一、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组成
空气成分
氮气
体积分数
学员姓名:
授课老师:左老师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口诀:氮七八,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点零三, 二氧化碳和杂气。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
1.实验原理 文字表达式:
教学 内容
2.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装置;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硫:空气:安静燃烧,发出
,放出热量,生成

纯氧:燃烧发出
,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瓶底事先加入
,吸收部分二氧化硫。
②木炭:空气: 纯氧:剧烈燃烧, 文字表达式:
,放出热量,生成

,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铁丝:空气:红热,不能燃烧。
纯氧:

文字表达式:
实验 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 度(℃)
① KClO3
580
② KClO3、MnO2(质量比 1:1)
350
③ KClO3、CuO(质量比 l:1)
370
④ KClO3、Fe2O3(质量比 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用实验 作对照实验,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五、空气污染和防治
污染物:
、有害气体(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一、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 / 10
(1) 色 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

(3)
溶于水;
(4)熔沸点均很 ,液氧呈
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 发生化学反应。
不能燃烧,但能
,可燃物需要氧气的存在才能发生燃烧反应。
(1)物质的燃烧:燃烧时,氧气含量越高,物质燃烧的反应越
4.氧气的检验方法 将
体是氧气。
,若
,则证明该集气瓶中的气
二、氧化反应
物质与 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燃烧反应是剧烈的氧化反应。除燃烧外,还有缓慢氧化反应,缓慢氧化一般反应平稳,速率较慢,现 象不明显,如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释放能量的反应。
三、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2.实验装置
注意事项:铁丝表面需光洁,若生锈需要
;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目的

;火柴
时再伸入瓶中,避免消耗过多氧气;铁丝盘成螺旋状目的

,利于持续燃烧;集气瓶底预先
,防止

④红磷:空气: 文字表达式:
,放出热量,生成

⑤镁:空气:
,放出热量,生成

文字表达式:
3 / 10
3.化合反应 (1)四大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 (2)多变一。
(3)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 ,将水面上方的空气
分为五等分,在瓶壁上做好刻度,关闭弹簧夹;
(4)点燃燃烧匙内的
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
并塞紧塞子;
(5)待红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卡弹簧夹,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
,放出热量,生成

(2)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占标明的刻度的



(2)注意事项:①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
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
③催化剂不能改变除了化学反应速率以外的任何事。
6.分解反应 (1)四大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 (2)一变多。
【方法总结】
燃烧反应现象答题 4 步骤:




完成以下表格
5 / 10
现象
物质 环境




空气 碳
氧气
空气
燃烧

氧气 燃烧

4.实验分析
(1)选用红磷是因为

(2)红磷消耗完瓶中的氧气后会自然熄灭,说明空气中的其它气体成分(主要为氮气)
1 / 10

(3)打开弹簧夹后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倒吸现象就停止了,说明氮气

5.实验结论 (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2)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易溶于水。
误差分析: (1)红磷量不足:装置内的氧气未耗尽,结果偏 ; (2)装置气密性差:装置外的空气进入瓶中,结果偏 ; (3)未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剩余气体 体积偏大,结果偏 ; (4)弹簧夹未夹紧:燃烧时气体受热膨胀排出,结果偏 ; (5)装瓶塞速度太慢:燃烧时气体受热膨胀排出,结果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