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考核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教学实践属于必修课,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作为专业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进行,时间各国不等,一般为6~18周。
()A.正确B.错误2.初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初始阶段,具有最大的普及性、广泛性,一般属于()A.幼儿园教育阶段B.义务教育的阶段C.职业教育阶段D.中学教育阶段3.1990年就有学者提出我国应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建议,其中的“三级”指的是:()A.国家课程B.省市课程C.地方课程D.学校课程4.爱迪生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教师方面,以教师团队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
()A.错误B.正确5.下列文件中,标志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是:()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6.下列属于课程结构类型上的优化的是() A.要做到德智体美与劳动技术职业教育相结合B.要做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特别要处理好必选课程与必修课和任选课的关系C.要做到显在课程(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相结合D.要做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中提出的三个面向指的是()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B.教育要面向世界C.教育要面向未来D.教育要面向社会8.下列属于课程结构内容上的优化的是()A.要做到德智体美与劳动技术职业教育相结合B.德智体美劳,无论哪一种课程都要做到知识、能力、品德三大功能融为一体C.要做到显在课程(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相结合D.要做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9.1992年8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发文件,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将以往的“课程计划”改为“教学计划。
东师2019年春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离线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象
答:概括的说是研究初等教育改革中的事实或实践活动。
具体说,可以包括初等教育改革的本质、初等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的关系、初等教育改革的规律、过程、评价、设计等方面。
2、“两基”、“两全”
答:“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教育投资体制
答:是一个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教育投资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方法。
4、幼小一贯学校
答:2004年,日本中教审提出要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的建议,并具体提出了建立“幼小一贯学校”的计划。
文部科学省决定从2005年试行、2006年正式设立“幼小衔接推动班”制,为未来正式实行“幼小一贯学校”作准备。
其基本特点是:小学低年级教育“幼儿园化”;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受到重视;研究工作成为教育实践的有力支撑。
5、“两个必须”
答: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试述初等教育改革的一般过程。
答:准备阶段;
动员阶段;
实验阶段;
巩固和反思阶段;
实施阶段。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5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在美国,19世纪30年代,出现了“公立学校运动”。
其主要措施在于: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开办公立小学,实施强迫入学和免费义务教育。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现代教育具的两种基本功能()A.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B.提高人的技能和素质C.加快现代化进程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D.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参考答案:A3.1958年,美国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法》,作为战后教育的根本大法,根据教育目标的这一转变,美国开始了1960年课程改革。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综合探究学习的重视和对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再加上日本中小学“班级崩溃”现象的日益严重,“幼小衔接”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的标志是()A.张焕纶创设的上海蒙正书院内的小班B.盛怀宣在天津创办的“南洋公学”C.《钦定小学堂章程》的颁布D.国子监小学的设立参考答案:A6.1997年,法国开始试行新课时制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如何改善我国初等教育办学条件。
参考答案: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全体人民对初等教育重要性的观念的东西,不易简单改变或消除;增加投人;改善教师队伍状况;改善人口环境;改善初等教育法制现状。
8.我国初等教育的严重受挫阶段,教育改革的目标是()A.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B.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C.缩短学制、精简课程设置、彻底改革教材D.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大革命的斗争参考答案:ABCD9.1965年,美国颁布了“初等与中等教育法”,指出小学目标是加强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为将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
东师2019年春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离线考核[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本考卷满分100分得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象
[正确答案是]:概括的说是研究初等教育改革中的事实或实践活动。
具体说,可以包括初等教育改革的本质、初等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的关系、初等教育改革的规律、过程、评价、设计等方面。
2、“两基”、“两全”
[正确答案是]:“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教育投资体制
[正确答案是]:是一个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教育投资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方法。
4、幼小一贯学校
[正确答案是]:2004年,日本中教审提出要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的建议,并具体提出了建立“幼小一贯学校”的计划。
文部科学省决定从2005年试行、2006年正式设立“幼小衔接推动班”制,为未来正式实行“幼小一贯学校”作准备。
其基本特点是:小学低年级教育“幼儿园化”;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受到重视;研究工作成为教育实践的有力支撑。
5、“两个必须”
[正确答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练习题二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练习题二一、填空1.国际初等教育教师教育培养较为典型的课程方案一般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基本上由三类课程和教学实践(实习)构成。
这三类课程是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学术性课程。
2. 1985年,全美科学技术教育理事会发表了名为《普及科学——2061 计划的报告,总结了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分析了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提出了8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3. 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了 .《教育补助金法案》。
这是英国教育从只作为宗教或民间行为向国家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英国建立国民教育制度开始。
1870年,英国国会正式颁布“初等教育法”,也称福斯特法案。
这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
4.1964年,联邦德国各州州长在汉堡签订了《关于统一学校教育事业的修正协定》。
这是德国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和赶上其他发达国家而采取的改革措施。
5.优化办学体制结构,形成多元化的、比例合理的办学体制结构是办学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和理想结果,其关键衡量指标是各种办学体制之间的比例数和每种办学体制总的数量。
6.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以作为战后教育的根本大法,以应对“人造卫星的挑战”。
7.“生计教育”是由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S.P.Marland)1971年提出的,他指出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社会的教育。
把中小学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小学属于“职业了解阶段”。
8.日本封建社会时期,初等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乡学、寺子屋和私塾。
9.从1905年到清廷被推翻5年多时间里近代初等教育的学制变革十分活跃。
其影响较大的学制主要有三个:《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戌学制》。
10.根据教育投资体制规定的内容可以得出,教育投资体制应由教育投资来源体制、教育投资来源体制、和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三部分组成。
其中,教育投资来源体制主要规范教育经费的来源、筹措以及由谁负担的问题: 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主要规范教育经费合理有效地分配的问题; 教育投资分配体制主要规范教育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大作业
1、论述我国普及初等教育有哪些主要经验?答:(1)全面提高认识,优先发展教育。
(2)加强教育立法,坚持依法治教。
(3)各方努力,增加教育投入。
(4)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按地区、分阶段、有步骤地积极实施义务教育。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2、论述新时期初等教育德育工作的改革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答:(一)德育目标的改革德育目标虽然是对培养人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但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德育目标的定位问题。
(1)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它应该体现在整个教育工作中。
(2)以往德育目标的规定政治性倾向较浓,对少年儿童的德性要求粗疏,因而可操作性与指导性不强。
(3)德育目标既要重视社会规范的要求,又要重视对人的个性培养。
(二)德育内容的改革(1)德育内容必须体现时代精神。
(2)将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
(3)将科学技术有关的道德问题及环境、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渗透到学科教育及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4)德育内容的编制必须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三)德育课程的改革(1)建立全面德育课程的责任观,要使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具有育人的职责与使命,重视学校中的非正式课程和潜在课程,使少年儿童在德育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德育更应建立在“全员育人”的共识下共同实施。
(2)设立符合少年儿童特性、顺应时代潮流的德育课程标准,提出具体明确与基本限度的德育要求。
(3)力求德育课程实施方法的多样化与校本化。
(四)德育模式的改革学校德育模式、方法与客观环境的要求,与少年儿童的精神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德育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克服简单化、成人化、形式主义弊端,抛弃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陈旧落后的方法,将广大德育工作者创造的体现时代特点,为但房贷少年儿童所欢迎的,行之有效的多样化的模式与方法,充实到学校德育模式和方法体系之中去,成为德育实践中与德育研究中必须回答的一个紧迫课题。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1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初等教育调整发展阶段教育革命的任务是消灭三大差别,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人,《指示》提出了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办学方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1993年,英国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长达458页的报告《学会成功——今日教育之根本观点和未来战略》。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基础教育: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要求社会、学校予以保证,对儿童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1992年,英国改组了教育与科学部,成立了教育与就业部,发表白皮书《选择与多样化》,随后又出台了《1993年教育法》,其共同目的就是把中央政府的特设管理机构权力转移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教育机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改善初等教育办学条件的核心点:()A.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全体人民对初等教育重要性的观念的东西,不易简单改变或消除B.增加投入C.改善教师队伍状况D.改善初等教育法制现状﹔改善人口环境参考答案:ABCD6.初等教育对象一般为5~11岁的儿童。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7.从微观层面上看,初等教育主要表现在初等教育的教育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技能、基本行为规范、基本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爱迪生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教师方面,以教师团队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1994年,法国国民教育部部长贝鲁提出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155条建议》,确定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三原则,根据三原则,法国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因材施教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
()A.正确参考答案:A10.1968年,印度公布了《二十三点行动纲领》,对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东北师范2019年秋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离线考核【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义务教育
[请仔细分析以上题目后,并完成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2.初等教育办学体制
[请仔细分析以上题目后,并完成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是对公民所实施的初等程度的教育。
包括儿童的初等教育和青壮年的初等教育。
它是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3.《国防教育法》
[请仔细分析以上题目后,并完成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
其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4.公校私营
[请仔细分析以上题目后,并完成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是指社会“承包”公校的办学体制改革模式中的美国模式。
即政府把办学质量不高的公立学校承包给社会团体(大学、社区学院、教师团体、社区组织、共商企业等)甚至个人,学校公立性质不变,政府对学校的投资也不变,承包者可以免受学区某些规章的约束,并按照约定的章程进行自主管理的办学体制。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了《福斯特法案》。
这是英国教育从只作为宗教或民间行为向国家行为发展的需要,也是英国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的开始。
()A.正确B.错误2.1992年,英国改组了教育与科学部,成立了教育与就业部,发表白皮书《选择与多样化》,随后又出台了《1993年教育法》,其共同目的就是把中央政府的特设管理机构权力转移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教育机构。
()A.错误B.正确3.初等教育办学主体形式有:()A.国家办学B.企业办学C.民办学校D.民间学校4.2004年,日本中教审提出要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的建议,并具体提出了建立()A.“教育结构计划”B.“总纲计划”C.“追求卓越的城市教育”计划D.“幼小一贯学校”计划5.我国初等教育的恢复、调整和改革、发展阶段,教育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B.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C.缩短学制、精简课程设置、彻底改革教材D.面向21世纪,适应国际竞争的具有个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6.新时期学制总体说,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以六年制为主,同时存在着五年制,少数地方、少数学校在实行其它学制。
()A.错误B.正确7.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简称PDS学校)概念是针对原有的教师教育的弊端由霍姆斯小组在1986年报告《明天的教师》中提出。
()A.正确B.错误8.1964年,《汉堡协定》规定所有儿童都应接受九年全日制义务教育。
()A.正确B.错误9.如何改善我国初等教育办学条件。
10.国家办学通常指的是公办学校,一般指政府办学。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ABC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AD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全体人民对初等教育重要性的观念的东西,不易简单改变或消除;增加投人;改善教师队伍状况;改善人口环境;改善初等教育法制现状。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1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1一、填空1、初等程度(P1)2、全民性;全面性;基础性(P1)3、人类教育机会民主化;教育改革;改革和发展初等教育(P2)4、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P10)5、人一生;国民素质(P11)6、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P13)7、幼稚园;小学;四年;二年(P13)8、《小学法》;稼小学规程》;《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修正小学课程标准》(P13)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P18)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7月,日;九年(P19)11、初等教育的平等;初等教育机构资源的配置(P29)12、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办学条件和方钱手段;师资队伍;教育管理(P31-35)13、教育自身发展;儿童身心发展(P36)14、继承与创新;落后教育现状(P38)15、动力;目E内;促进(P38)16、政治目标;经济目标;文化目标;个人目标(P70-71)(P67)17、总目标;分目标(P71)18、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P72)19、数量目标;质量目标;结构目标;体制目标;关键(P73)20、提高国民素质(P74)21、生活德育;生态德育;生命德育;智慧德育;人文关怀德育;主体;发展;创新(P88)22、现代社会生发展需要;道德(P93)23、课程;核心;关键;课程结构(P113)24、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P154)25、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现代化(P151)26、课外教育;素质教育(P200)27、学业成绩;培养目标(P234)28、教育环境;发展(P235、236)29、教育科研,教育科研(P254)30、教师;参与者;管理者;传导者;主导作用(P284)31、专业化;持续(P284)32、现代化;世界;未来(P13)二二、名词解释:1、初等教育:(P1)答:是对公民所实施的初等程度的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义务教育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中的基础,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
()A.正确B.错误2.1993年,英国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长达458页的报告《学会成功——今日教育之根本观点和未来战略》。
()A.正确B.错误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即()A.“两基”和“两全”B.教育大众化C.建设社会主义D.科教兴国4.下列学制中属于清政府颁布的是:()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5.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A.高度重视,大范围变革B.课程结构改革已为人们普遍关注,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C.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配套改革D.提高教师素质,行师资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6.简述协同教学的几种模式。
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是我国教育发展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是因为:()A.它与同一时期中央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共同组成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宏伟蓝图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实现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第二次战略转移,起到了重要的基础和推动作用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后来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指导思想上起到了定向作用D.它指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落后和教育体制的弊端﹔提出了进行教育改革应遵循的指导方针﹔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对策和措施8.“幼小一贯学校”的基本特点是()A.小学低年级教育“幼儿园化”B.幼小衔接紧密C.研究工作成为教育实践的有力支撑D.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受到重视9.下列选项中,属于微观教育改革的是:()A.教学方法的改革B.教材的改革C.教学组织内容的改革D.学制的改革10.英国政府于1999年3月出台了新的行动计划——“追求卓越的城市教育”计划,即EiC计划,该计划为期3年。
【东师】2019年秋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注:本试卷为东北师范2019年秋季考核,请认真读题后,完成作答!!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义务教育
参考答案: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2.初等教育办学体制
参考答案:是对公民所实施的初等程度的教育。
包括儿童的初等教育和青壮年的初等教育。
它是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3.《国防教育法》
参考答案: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
其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4.公校私营
参考答案:是指社会“承包”公校的办学体制改革模式中的美国模式。
即政府把办学质量不高的公立学校承包给社会团体(大学、社区学院、教师团体、社区组织、共商企业等)甚至个人,学校公立性质不变,政府对学校的投资也不变,承包者可以免受学区某些规章的约束,并按照约定的章程进行自主管理的办学体制。
5.同伴指导
参考答案:青少年对同伴有着很强的感受性,同时寻找同伴支持、指导,同伴一致性水平很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1977年,教育与科学部又发表了(),指出课程自主的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应该在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及社会相关团体协商的基础上设立全国统一的“核心课程”。
A.《英格兰的学校教育:问题和倡议》B.《学校中的教育:咨询文件》C.《学校课程框架:咨询文件》D.《5~16岁课程的组织和内容》2.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日本初等教育中的私塾则由国家开设。
()A.错误B.正确3.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了生计教育运动。
()A.错误B.正确4.考试和小考仍被各国普遍采用,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情况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美国,主要是学力成就测验。
()A.正确B.错误5.下列学制中属于清政府颁布的是:()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6.初等教育改革的类型,根据教育改革的范围、规模划分:()A.宏观的教育改革B.远期改革C.微观的教育改革D.目标改革7.爱迪生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A.经营方面,与学区或特许学校合作,追求以较低成本提供优质教育服务,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并获取利润﹔B.课程设置方面,丰富而富有弹性,学习时间较长,同时提供其它的教学服务,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充分的发展﹔C.教学方面,致力于使用有效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创新,注重营造令人振奋的学习环境﹔D.评价方面,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评估和成就管理体系,发布学生学业成绩的年度报告,以增进公众及教育团体对爱迪生学校的了解。
8.1958年,美国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法》,作为战后教育的根本大法,根据教育目标的这一转变,美国开始了1960年课程改革。
()A.错误B.正确9.1968年,印度公布了《十七点决议》,对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A.正确B.错误10.课程问题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改革也成为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奥鹏东师2019年秋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义务教育
【标准参考答案】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2.初等教育办学体制
【标准参考答案】
是对公民所实施的初等程度的教育。
包括儿童的初等教育和青壮年的初等教育。
它是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3.《国防教育法》
【标准参考答案】
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
其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4.公校私营
【标准参考答案】
是指社会“承包”公校的办学体制改革模式中的美国模式。
即政府把办学质量不高的公立学校承包给社会团体(大学、社区学院、教师团体、社区组织、共商企业等)甚至个人,学校公立性质不变,政府对学校的投资也不变,承包者可以免受学区某些规章的约束,并按照约定的章程进行自主管理的办学体制。
5.同伴指导。
2018年秋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双重进度计划把传统的分科制与独班制结合起来的一种做法,具体地说,就是对学生同时进行两种分组,半天按能力分组,学习语音、词汇、拼写、语法、阅读、社会知识等必修课程;在剩下半天内,则不分级,学习数学、科学、艺术、外语等选修课。
2.教育投资体制答:是一个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教育投资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方法。
3.“两个必须”答: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4.义务教育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要求社会、学校予以保证,对儿童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
5.古儒学校公元8世纪以后,印度出现的一种学校。
“古儒”是指对婆罗门教义有较深研究而又愿意致力于教育工作的人。
这种学校一般设立在“古儒”的家中,学生入学年龄一般为7或8岁,学习内容主要有识字、阅读、书写以及计算等基本知识。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的基本目标。
所有的美国儿童入学时乐意学习;中学毕业率将至少提高到90%;美国的每所学校要保证所有的儿童具有应付挑战的能力,并会合理用脑,使他们为做有责任感的公民、进一步学习、在现代经济中谋求有创建性的职业做好准备;美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要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每个成年美国人将能读书识字,并将掌握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的本领;每所美国学校将没有毒品和暴力,并提供一个秩序井然的有益于学习的环境。
2.简述选择学校运动的兴起。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小学兴起了一场“选择学校运动”,要求公立学校实行开放入学,给与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的自由,通过学校之间的自由竞争来促进学校的自我发展。
这场运动在90年代中后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美国小学陆续产生了一些新变化,如出现了特许学校、上级接管学校和公校私营等。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1956年日本又颁布了《地方教育行政的组织及运营法》,教育行政管理又出现了集中化的趋势。
()A.正确B.错误2.我国第二阶段课程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编制的,编制的指导思想是:()A.“三个面向”B.“三育两有”C.我国的《义务教育法》D.《教育法》3.初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全民性B.普通性C.全面性D.基础性4.初等教育办学主体形式有:()A.国家办学B.企业办学C.民办学校D.民间学校5.下列选项中,属于微观教育改革的是:()A.教学方法的改革B.教材的改革C.教学组织内容的改革D.学制的改革6.我国初等教育的严重受挫阶段,教育改革的目标是() A.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B.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C.缩短学制、精简课程设置、彻底改革教材D.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大革命的斗争7.我国初等教育的恢复、调整和改革、发展阶段,教育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B.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C.缩短学制、精简课程设置、彻底改革教材D.面向21世纪,适应国际竞争的具有个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8.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签发了(),提出了2000年全美六大教育目标,这是美国教育走向未来的纲领性文件。
A.《关于美国初等教育的报告》B.《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C.《国家处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D.《2001—2005年战略规划》9.1958年,美国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法》,作为战后教育的根本大法,根据教育目标的这一转变,美国开始了1960年课程改革。
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象答:概括的说是研究初等教育改革中的事实或实践活动。
具体说,可以包括初等教育改革的本质、初等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的关系、初等教育改革的规律、过程、评价、设计等方面。
2、“两基”、“两全”答:“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教育投资体制答:是一个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教育投资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方法。
4、幼小一贯学校答:2004年,日本中教审提出要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的建议,并具体提出了建立“幼小一贯学校”的计划。
文部科学省决定从2005年试行、2006年正式设立“幼小衔接推动班”制,为未来正式实行“幼小一贯学校”作准备。
其基本特点是:小学低年级教育“幼儿园化”;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受到重视;研究工作成为教育实践的有力支撑。
5、“两个必须”答: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试述初等教育改革的一般过程。
答:准备阶段;动员阶段;实验阶段;巩固和反思阶段;实施阶段。
2、简述当前学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答:存在问题:拉大了初等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造成了对初等教育管理认识的混乱和行为失控;影响了初等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师资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小学校方行为的畸变和校与校之间的差距。
解决办法:深化对初等教育的性质和战略意义的认识;选择相对集中的初等教育投资和管理体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初等教育宏观调控的责任;兼顾初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效益;规范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制定使政府职能和行为到位的法律细则。
3、简述国际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可结合具体国家说明)。
答: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证是一项具有法律效应的活动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证作为各国教师资格认证的主要内容,其认证程序和内容均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项具有法律效应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象概括的说是研究初等教育改革中的事实或实践活动。
具体说,可以包括初等教育改革的本质、初等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的关系、初等教育改革的规律、过程、评价、设计等方面。
2、“两基”、“两全”“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教育投资体制是一个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教育投资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方法。
4、幼小一贯学校2004年,日本中教审提出要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的建议,并具体提出了建立“幼小一贯学校”的计划。
文部科学省决定从2005年试行、2006年正式设立“幼小衔接推动班”制,为未来正式实行“幼小一贯学校”作准备。
其基本特点是:小学低年级教育“幼儿园化”;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受到重视;研究工作成为教育实践的有力支撑。
5、“两个必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试述初等教育改革的一般过程。
.准备阶段;动员阶段;实验阶段;巩固和反思阶段;实施阶段。
2、简述当前学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存在问题:拉大了初等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造成了对初等教育管理认识的混乱和行为失控;影响了初等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师资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小学校方行为的畸变和校与校之间的差距。
解决办法:深化对初等教育的性质和战略意义的认识;选择相对集中的初等教育投资和管理体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初等教育宏观调控的责任;兼顾初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效益;规范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制定使政府职能和行为到位的法律细则。
3、简述国际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可结合具体国家说明)。
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证是一项具有法律效应的活动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证作为各国教师资格认证的主要内容,其认证程序和内容均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项具有法律效应的活动。
美国最早在 1764 年,在佛蒙特和罗德兰这两个殖民地首先通过法律,考核代聘教师者的能力并发放许可证;英国在 1944 年颁布的《教育法》中,就规定了有关单位须定期进行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考试合格发给资格证书,未取得证书的不准担任教师工作;法国则在 1816 年,第一次规定了教师的能力考试和证书的发放问题。
4、说出你所掌握的课程定义,你认同哪种?谈谈你的看法。
一般的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
它应规定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同时,应将实施的过程看作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情境中发生的事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标志着课程实际达到的水平。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谈谈你对择校运动的思考。
选择学校运动根本目的是要运用市场方式重建公共教育体制,其具体目标是提高公共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充分满足各种教育需求。
与过去教育改革不同的是,它试图通过自由择校来引进竞争和市场机制,从而为初等教育的发展找到新的动力——市场的力量。
在多样化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公立学校系统的垄断开始被打破,这促进了学校教育服务向多样化发展,学校教育服务体系开始从一种“供给者”体系转向“需求者”体系。
2、选择我国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中的2—3个阶段,简述其主要改革内容并结合当时实际进行评价。
四、分析题(共30分)1993年,俄罗斯公布了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分为两种,分别与三年制和四年制小学相适应,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俄罗斯1993年小学课程方案的特点,谈谈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俄罗斯1993年小学课程方案把课程改革作为改革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工作,在政策上、投入上、实践上、研究上均高度重视,大力倾斜,在课程决策,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运动,这一运动有以下特点:1.课程决策开放化2.课程目标层次化3.课程结构动态化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思想、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组织等的全方位变革。
关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问题,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仍然有不少共性的原理与规律,值得我们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学习和借鉴。
1.转变课程观念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而要成功地实施课程改革,课程观念的改革是基本前提。
战后欧美发达国家历次的教育变革都是以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全社会性的教育理念的大讨论为背景的。
美国20世纪80年代综合中小学课程结构的改革始于对60年代中叶以来美国教育质量连续下降的深刻反思和对国际经济、技术激烈竞争的积极回应,由教育专家提出课程改革方案并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试点并为社会所接受后全面铺开的。
50、60年代英国中小学活动课程的兴起源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引发的传统课程观念的变化,人们普遍认为活动课程较之传统学科课程更有利于尊重学生的态度和兴趣,更有利于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更能体现教育的公平。
德国70年代以后的建立综合中学和综合课程改革发端于70年代以后世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民主、平等、发展成为德国民众的共识,由此引发对传统教育存在的机会不平等、分裂的学校体制、相去甚远的课程结构和不同轨道不同出路等现象的强烈不满与批评,从而确立了实用学科与文雅学科综合的课程结构和实科中学、文科中学合一的综合中学。
我国也要注重课程的开发和宣传.调动社会各方参与课程改革的意识和积极性,尤其是作为课程决策层面的教育行政人员和课程实施层面的广大教师,更应具备积极、灵活实施新型课程的观念、能力和必要素质。
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变革、文化变迁和教育系统内部调整的挑战,应树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的课程观,突出课程的科学化、未来化、多样化、综合化、实践化等特征。
科学化即要求课程内容反映最新科技成果,课程实施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课程改革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未来化即面向未来改革课程,加强基础学科和设置未来学科,提高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多样化即根据地区、学生差异提供可供自由选择的灵活而广泛的课程和教材;综合化即研究、探索并开设综合课程,加深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实践化即加强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格化即强调课程的精神价值,强调以此来完善学生的人格。
2.给予学枚、教师与学生更多课程决策权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
正如前文介绍的,欧美发达国家的课程决策体现了一种两级格局.既注重中央的集权与统一控制,又强调适当分权给地方学校、教师与学生。
我国长期以来在中央集权管理的教育体制下,形成了统得过多过死的课程管理制度,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除地方教材外)都由国家统一编制与审查.课程决策权主要集中在中央一级,是一种单一层次的课程管理体制,难以真正体现教材的多样化与弹性化,难以满足不同情况、不同特点的学生需要。
必须改革这种课程决策机制,在保证课程总体方向的情况下让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决策、审议。
在国家级课程、省级课程之外,县市可根据地方经济与文化特点开发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学校可结合学校教育资源特点开发校本课程。
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教科书的权利,教科书的编写者可以是专家、督学,也可以是有经验的教师或新思想、新实验的推广者;学校,学生可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对教科书、部分课程编制、课程内容、教学进度、成绩标准等提出建议和作出决策。
此外,要加强课程研究者、决策者之间的联系,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以使各项课程研究成果得到重视,进而把这种研究贯彻到与自身的可能性和特定教育资源相适应的课程准备、分析和实施过程中去。
为此,培养足够的课程研究与开发人员,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和交流费用相当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保证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以促进地方课程研究的发展,保证课程开发与实验的顺利开展。
3.实现课程目标层次化是课程改革16有效保证。
欧美发达国家的课程目标体现出层次化的特点,课程目标既可以是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学校目标、学科目标,甚至是单元目标,从各个层面有效地保证了课程设计与编制的意图。
在我们以往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课程目标馄杂、笼统等问题,如只注意教育目标而忽视学校目标,仅局限于单一学科目标而忽视单元目标。
参照欧美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为避免纷乱和流于形式,有必要分清课程目标层次,使之具体化。
首先,课程目标要依据教育目标,所以国家的教育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目标都是课程的目标,至于每一学科的教学目标则是课程设计中直接依据的目标。
学科目标是全国性的,所以设计的目标有较大的原则性。
每一教学单元的目标由教学参考或手册规定,但各科任课教师可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参照教学参考或教师手册,决定更具体、合适的单元目标。
在这样的课程目标体系中,单元目标是完成学科目标的手段,各学科目标是完成学校日标的手段,各级各类学校目标是完成国家教育目标的手段。
课程目标层次的划分,保证了课程目标的明晰性、具体化,为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指南。
其中,教育目标要反映立国思想和教育政策;学校目标要体现学校性质和学生出路;学科目标应涵盖各科目性质和原则规定;单元目标的制定则离不开教材性质及有关规定。
但无论哪一层次的课程目标,都要以社会需要和儿童需要为基础。
4,优化课程结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我国应加大优化课程结构的工作力度,合理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普通文化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比例关系。
应通过必修课的形式保证学术性基础学科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能够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
中小学教育是非定向性的基础教育,其文化基础知识应具有广泛的迁移性、适应性,为学生入学及步人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必修课的范围应该以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为依据,具有全面性,同时还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增加必要的新内容。
在必修课之外,应广泛开设选修课。
因为选修课设置灵活多样、内容更新周期短,联系实际紧密,突出实际应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兴趣、个性特征,拓宽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在加强学科课程教育,为学生打下系统宽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的前提下,中小学教学应大力强化活动课程与实践课程。
教师应加强对活动课程学习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同时充分发挥活动课程的教育意义与价值,实现其与必修课、选修课等各要素之间的互补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