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婚率和离婚率数据统计

中国结婚率和离婚率数据统计
中国结婚率和离婚率数据统计

中国结婚率和离婚率数据统计

花镇情感自品牌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帮助那些有情感问题的朋友修复婚姻、爱情中的情感问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离婚率逐年攀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人群在情感问题上的巨大漏洞。那么你知道中国人口的结婚率和离婚率有多高吗? 让我们来看一下相关数据统计:2015 年6 月10 日,我国民政部发布了《2014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公报中称:“2014 年依法办理离婚363.7 万对,比上年增长3.9%,粗离婚率为2.7%。,比上年增加0.1个千分点。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295.7 万对,法院办理离婚67.9 万对”。这也意味着,自2003 年起,我国离婚率已于十二年

内持持续续增长态势。2015 年,中国各省市离婚率排行榜新鲜出炉,根据数据显示:2014 年全国各省市离婚率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的是新疆,离婚率高达4.61%,而黑龙江、吉林,分别以4.08%和4.01%,居二三位。而夫妻关系最和谐的,则是陕西,离婚率仅为

0.18%,光荣垫底。据四川省民政厅数据解析来看,2014 年四川省共77.42 万对夫妻办理结婚登记,其中有22 .96万对夫妻办理离婚,离婚人数是14年前的6 倍,意思就是每分钟就有两对夫妻“拉豁” 。从2000 年到2014 年,成都市的离结率从11.12%上升到38.6%。专家分析称:离婚五成因婚外情。从全国平均水平看,1979 年

离婚率为4%,1999 年达到13.7%,2003 年达到15% 以上。离婚

率上升最快的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北京2003 年登记结婚数是9 万对,离婚4 万对,已经超过40% 。中国离婚率增长迅猛。2004 年中国离婚人数达161,3 万,同前一年相比上升了21.2%。这是中国国家民政部公布的数字。与此同时,据中国全国妇联公布的资料,全国30% 的家庭中有动用暴力的现象。大约全国2.7 亿个家庭里,大约10 万个因家庭暴力而使婚姻破裂。按照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统一规范的粗离婚率的国际标准,即年内离婚总数与年平均人口的比率,中国的粗离婚率刚过1%0,不及日本、韩国的二分之一,同时,新加坡的离婚率低于日本和韩国,更谈不上亚洲最高;上海的离婚率自1 980-2000年20年中粗离婚率增长了7 倍,不是20 倍,目前居全国第三;而广东近年的离婚数仅为五至六万,离婚率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数,排序第20 位以后。据花镇情感咨询师分析,中国离婚率逐年攀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夫妻相处上。社会压力逐渐增大,这也让大家出现差异性较大的情感需求,而情感问题也随之衍生而出。其中出轨行为对婚姻的威胁越来越大。据花镇情感导师透露,这些年前来花镇咨询情感问题的诉求者,有近一半的情感咨询诉求都是出于婚内出轨后的情感修复,而且由于缺乏爱情管理能力,大家在前来咨询之前就把夫妻关系弄得很糟糕,所以如果你注重夫妻相处以及把握爱情挽回的时间,此类情感问题的解决很难达到修复无痕。花镇情感咨询师建议大家要尊重婚姻的神圣性,夫妻双方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维护婚姻的完整、幸福,以避免婚姻破裂这样不幸的事情发生。

全国离婚率排名

内地各省份离婚率排名:新疆重庆黑龙江排前三 2010年10月03日 14:47法制晚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77条除了全国范围内的统计数据,民政部还公布了各省第二季度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四川省有6.4万余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位居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之首。 根据国际通行的离婚率统计方式,在著名婚姻家庭研究专家--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徐安琪女士的帮助下,本报记者计算2009年全国31个省份的粗离婚率,结果显示新疆、重庆和黑龙江排在前三位。上海、北京、天津则分别排在第六、八和九位。 最新数据 今年上半年四川离婚人最多 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四川省前两个季度有6.4万余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其次是山东和江苏,分别有53906和53756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而在全国31个省份中,前两个季度离婚登记人数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西藏、青海和海南。西藏前两个季度有291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在31个省份中排名最后。 此外,北京市今年前两个季度有15836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 数据统计 2009年重庆离婚率领先 记者注意到,在公布的各省份婚姻数据这一块,并没有在离婚率上有所体现。而离婚率,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城市婚姻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国家或城市的离婚率,目前主要是计算粗离婚率,即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年度)某地区离婚数与年平均人口之比,通常以千分率表示。 记者调阅了2008年、2009年的31个省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通过计算取得2009年各省份的年平均人口数。 在徐安琪女士的帮助下,记者又获得了2009年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离婚的数据:包括民政部门登记离婚、法院办理离婚以及涉外婚姻离婚数据的总和。 根据粗离婚率计算公式,2009年全国31个省份中,新疆、重庆和黑龙江的离婚率分别位居前三位。 北京离婚率全国排第八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31个省份粗离婚率排行中,我国4个直辖市以及东北三省均位居离婚率排行榜前十名。 其中,东北三省位居第三到第五位,上海排在第六,北京和天津则分别位列第八位和第九位。而在这份排行榜中,山西、甘肃和西藏位居最后三位。

各国女人的特征

各国女人的特征 【赠送超值大礼包,点此免费领取】 芬兰女人:温柔地执掌权力 芬兰女人的最大特点是她们从不信女子弱于男,所以她们热衷参政。在芬兰上届议会200位议员中,妇女占77位。在内阁中,有5位女部长,并且有 世界上惟一的女国防部长埃·雷恩。女兵占军人总数的20%。但是,芬兰的女性 却不失温柔。她们的温柔,并不体现在说话的细声细语,或是做事的小心翼翼。 从整体的架构上而言,芬兰的“女性温柔”,是通过掌控着超过一半的权力宣扬的 和平与美好。 据说芬兰是欧洲最早一个妇女享有选举权的国家,女权主义源远流长,女人比男人有更多蒸蒸日上的机会。芬兰总统是女性,芬兰内阁中,超过一半是 女性。在芬兰办事,有时需要一级一级找上去,往往先是身高马大、光头长须的 小伙子招呼你,然后款款走出一名身着职业套装的女子,小声地吩咐什么,边上 的“办事员”忙不迭地点头。 从官方资料来看,在芬兰的大学里,女性教授、讲师占到63%;芬兰的硕士、博士,有近70%都是女性。偶尔路过一家眼镜店,看到其橱窗里展示的 高度近视眼镜,几乎全部是女性式样的。不过,这里并不是中国人所说的阴盛阳 衰,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市中心,几乎所有的雕塑,都是呈现阳刚之美的。这似乎 在另一方面,体现着这座城市对异性的微妙追求。

德国女人:钱袋经常亮红灯 德国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叫作《男人之心》,其中有一句歌词是:“男人微笑是为了让所爱的女人开心;男人赚更多的钱,让所爱的女人享用。”这首歌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不过,现代的德国女人依然挣钱比男人少,消费却高于男人。 在德国,男人的收入大大高于女人,但是女人的支出却远远胜于男人,这是德国统计机构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当今,尽管女人像男人一样在职场上拼杀,成为优秀企业的主宰者;尽管女人登上了拳击运动的赛场;尽管女人在汽车维修行业与男人并驾齐驱,但是女人的收入还是比男人少!在前西德地区,经比较,在未扣除税额即毛收入的情况下,女人的月收入约为2789欧元,而男人则约为3946欧元。非常不公平的是,女人所必须的生活支出却要比男人昂贵!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分类结果吧: 美发:对于女士,50欧元像一缕青烟,转眼即逝;对于男士,干剪只需约20欧元,相比之下,便宜得很。 化妆品:女士必备的洁面乳、护肤乳等每月消费50欧元是在所难免的了;男士所需的香皂、牙膏和须后水,每月只需区区的10欧元即可。 私人保险:以30年的健康保险为例,女人月支出210欧元,而男人每月只需130欧元。

家庭问题之离婚率上升

家庭问题之离婚率上升 一、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离婚率在普遍上升。离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不禁要问:离婚问题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离婚率会不会继续上升?它会对家庭、社会以及其他领域带来什么影响?又将会有什么后果呢?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入手,以其基本理论为依据,遵照中国实际,简要地分析一下中国社会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以及离婚率上升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二、中国社会家庭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一)现代人对婚姻的期望越来越高:社会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认为,需要能够影响认知、行为和态度。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婚姻质量、感情需求和爱情期望也有所上升,而现实却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这必然能影响进而改变他们对待自己婚姻的态度,并做出离婚这样的举动。 (二)结婚和离婚程序简化了,离婚变得容易。“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行为受文化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的影响。 (三)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其在各方面开始追求独立。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公平理论”——这是爱情和婚姻关系中很重要的维持手段——在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中,人们的付出应该与其收益成正比例。 (四)夫妻之间缺乏沟通。心理学家Halford等人(1990)发现,走向破裂的夫妻经常不能或不愿意向对方表达负性的情绪,即懒得与对方沟通,心里还对对方充满了埋怨,双方积极的行为被忽略,而消极的行为被夸大。 (五)社会对离婚态度的改变。“认知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依赖于其如何感知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理论”也认为社会行为受文化的价值观影响。 三、离婚率分析: 1996年—2005年结婚率、离婚率(资料来源:《2005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1970年代末开始的离婚率的持续上升,既是十年内乱(文化大革命)积聚的婚姻危机的显性化,也是经济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对离婚趋向宽容,以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延伸,同时也是物质生活水平改善后人们对婚姻质量的要求和爱情的期望相应提高的折射。择,但是若有了许多问题已经无法解决的婚姻,再勉强维持,不仅对夫妻双方,对孩子、父母等等也会造成伤害。

调查报告 婚姻法调查报告格式范文

婚姻法调查报告格式范文 二、调查内容 我们的问卷设计为开放型问卷、封闭型问卷和半封闭型问卷。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被试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院系和所学的专业。二是对新婚姻法的了解情况: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基本了解、略有耳闻。三是对新婚姻法所持态度的情况:赞同、比较赞同、很不赞同、无所谓。四是对于婚前及婚后财产如何分配的情况:有没有必要认真看待婚前财产公证、对于“房子谁付首付产权归谁”持怎样的态度。五是关于买房的看法:择偶时会不会考虑对方是否有房、新婚姻法出台后男女婚前买房的积极性是否会有所增加等等。六是新婚姻法的出台对婚后生活中出现的纠纷的影响:新婚姻法中对财产分配的强调带来的后果、对于男女来说新婚姻法公平吗、房产证上会不会要求加上名字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对于新婚姻的了解程度 男女之间是有差别的,23%的男生对新婚姻法有所了解, 相比较而言,女生占38%。由此可见女生比男生更关注新婚姻法。但总体情况上来分析,就大家对新婚姻法的关注程度来说, 调67%的大学生对新婚姻法略有耳闻,只有33%的大学生对新婚姻法有所了解。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新婚姻法了解程度低。

2.对房子产权归属的看法 53%的大学生不太赞同“房子谁首付产权归谁”的看法,他们觉得结婚后房子就应该是 1 夫妻共同的财产,不分彼此。“房子谁首付就属于谁的”, 只有17%的大学生赞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这样保护了首付者的权益。14%反对这个观点,她们认为婚后夫妻就是平等的,利益也应共同分享,不然会影响夫妻的平等关系,引起很大的弊端。而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并不多,男女各占4%。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关注这个问题的。 3.新婚姻法对男女双方的公平问题 49%的大学生认为新婚姻法是公平的,和以前比起来新婚姻法更加注重男女的平等,更加关注男女的独立性,让女人更加独立。34%的大学生认为新婚姻法不靠谱,这对经济实力弱的一方严重不平等。还有另外17%的大学生认为没什么太大的差别,表示了默认的态度。 4.新婚姻法能否促进婚前买房的积极性 只有23%的大学生认为新婚姻法的出台会促进男女婚前买房的积极性,房子是组建家庭的必备条件。67%的大学生认为不一定,他们觉得买不买房光靠法律是没用的,那要看自己的经济支付能力,没有钱一切都是空谈。剩下的10%的大学生觉得没必要买房,可以裸婚,只要两个人相爱,钱可以慢慢赚,一起攒钱买房,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 5.婚前财产公证的必要性问题 66%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这是避免未来发生

中国离婚率调查报告

80后离婚率呈逐年增加的调查报告 前言: 面对经济的不断增长,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然而,中国现代婚姻出现了严峻的危机,在众多的原因之下,使离婚率不断的增加,为此,进行走访调查。 调查目的: 经过调查,明白80年代离婚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解决所存在的原因,从而加强相关的教育,促进构建和谐家庭,减轻离婚率。 调查现象: 根据统计,2013年,法院共受理婚姻纠纷案件约1895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45%,80后人群离婚案件876件,占离婚案件总数的46%。2014年共受理婚姻案件2126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39%,80后人群离婚案件1134件,占婚姻案件总数的53%。通过以上分析数据显示,80后人群离婚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 离婚率增长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1、轻微琐事争执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大多数80后离婚案件当事人到法院离婚时,原因很单一,经法院查明,也多数是仅仅因为夫妻日常口角,发生了争吵,或偶尔男方女方一气之下就到法院起诉离婚。这些案件当事人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未结婚时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结婚共同生活后,因生活琐事或业余兴趣分歧,产生争执,引起离婚诉讼。 2、结婚时间较短,感情基础脆弱:根据相关资料表示,夫妻双方婚前恋爱时间较短,就办理结婚手续,举行了仪式。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年轻人经媒人介绍后相处时间较短,婚前缺乏足够了解,在没有基本了解对方的人品、经济等情况下就草率结婚,婚姻基础很不牢固,使离婚率增加。 二:社会因素

1、女人独立性比以往更强。以前女性多数为家庭妇女,如果同丈夫离婚,很难独立生活,所以多数女性选择不离婚。而现代男女职业性都越来越平等,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女性的经济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2、现代社会交通、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简易与方便,从而遇到适合的异性(即所谓“出轨”)的机会来越来越多。这也是引发婚姻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写封信可能要一周甚至半月才收到。现在随时随地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取得联系。而且有强大的QQ、MSN之类的聊天工具,可以24小时随时方便地联系。 3、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到一个人的婚姻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深受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影响,婚姻也离真正的感情渐行渐远。感情很多时候都得向上学、工作、住房、医疗等现实大问题前面低头。而没有真正的感情的婚姻是比较脆弱,经不起多大风浪的。 三:法律发面: 1、缺少专门的家事法庭。一个年轻的法官,大学毕业不久,没有恋爱的经验,却在法庭上要给年过五旬的人去调解离婚案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是可能发生的。这说明我国婚姻家庭法庭的法官队伍建设的不足。并且可以看出我国在离婚诉讼案件对法官的主观认识要求较高。在司法实践中虽然大多数法官都是能秉公办案的,但是在一些可伸缩的案件上,仍然会导致办案不公,这正是缺失专门的家事法庭造成的恶果。 2、判决离婚不考虑女性的弱势地位。由于在中国社会男女方所承担的家庭责任多于男性,并有很大一部分专职家庭,导致女性经济地位和男性存在很大差别。而法院在离婚判决中却以男女双方地位平等的理念判决财产归属和抚养子女的问题,确忽视了女性在社会中就业的弱势地位和在家庭中的贡献牺牲。实质上是对女性保护的不公正。

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终版)

目录 一、调查背景 (1) 二、调查设计 (2) 三、调查对象 (3) 1.性别构成 (5) 2.年龄构成 (6) 3.学历构成 (7) 4.婚姻状况 (8) 5.城乡构成 (9) 四、调查结果 (10) 1.男公务员、女教师在择偶人群中人气最高 (10) 2.女性在择偶时追求经济实力,男性追求外貌 (14) 3.男性的择偶压力源自于女性对男性经济上的要求 (15) 4.女性的择偶压力源自于男性对女性年龄的要求 (16) 5.农村女性最佳结婚年龄20~24岁,男性28~30岁 (17) 6.男性要找与自己收入差不多的女性,女性要找收入高的男性 (20) 7.隐婚——严重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21) 8.超过两成的男性在择偶中很自卑 (23) 9.女性更愿意嫁给成熟男 (24) 10.约2.6亿中国人在为择偶而忙碌 (25) 11.多数单身人士需要接受多种形式的婚恋指导与援助 (26) 12.未婚女性更难以接受婚前财产公证 (27) 13.多数人认为结婚应视双方经济条件而定,超三成人主张男性为结婚买单 (28) 14.人们普遍认为养家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 (30) 15.AA制逐渐被接受,男性相对更愿意AA制 (31) 16.近九成人认为夫妻双方应共同承担家务劳动 (32) 17.80、85后更会因为父母的反对而与恋人分手 (33) 18.80、85后相对于70、75后更加不认同“没有感情的婚姻应该离婚” (34)

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2010年伴随着《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等电视相亲节目火爆荧屏,当代人的婚恋观继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全国办理结婚登记已达779.2万对。2009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1212.2万对,比2008年增加113.9万对,增长10.4%;粗结婚率为9.1‰,比2008年上升0.8个千分点。其中2009年20~24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多,占37.0%,25~29岁占34.1%,30~34岁占10.7%,35~39岁占6.0%,40岁以上占12.2%。至2010年第三季度全国办理离婚登记131万对。2009年全国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46.8万对(含民政部门登记离婚180.2万对,法院办理离婚66.6万对),比2008年增加19.9万对,增长8.8%,粗离婚率为1.85‰, 比上年增加0.14个千分点。从近5年情况看,离婚人数逐年上升,平均增幅为7.65%。(注:粗结(离)婚率计算方法:结婚(离婚)对数除以当期人口平均数。) 图1 表12001~2009年结婚率与离婚率(单位:‰) 指标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结婚率 6.30 6.10 6.30 6.65 6.30 7.19 7.50 8.27 9.10 离婚率0.98 0.90 1.05 1.28 1.37 1.46 1.59 1.71 1.85 为了从当下多元化的婚恋状态中,提炼出当代人婚恋观的现状、婚恋观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百合网联合推出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揭示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当代人的婚恋观,聚焦社会热点问题,为研究、探讨相关的政策提供依据。

各国离婚率调查

各国离婚率调查

各国离婚率调查 亚洲许多国家离婚率已经接近欧美国家 来源:《环球时报》2006年5月15日第16版作者:本报驻外记者联合报道 据联合国统计,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的离婚率都有迅速上升的趋势。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离婚率长期居高不下,亚洲许多国家的离婚率已有接近美欧国家的趋势,如韩国的离婚率已经飚升至排名世界第三。最近,本报驻外记者对各国的离婚率以及各国对离婚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调查。 美国:不敢结婚,更怕离婚 美国现有人口约3亿,其中59%已结婚。虽然90%以上的美国成年人会选择结婚生活,但美国人的离婚率也非常高。在上世纪50年代,90%以上的已婚夫妇能将他们的婚姻维持到10年以上,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下降到不足50%。近两年来,美国甚至出现了“30年

之痒”一说,即许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80多岁的老夫老妻也加入了离婚行列。 美国专家认为,人们离婚的原因很多,包括美国人越来越长寿、新一代人的价值观和老一辈人不同、女性经济独立等。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美国离婚非常容易。然而物极必反,在全世界离婚率最高的美国也有走另一个极端的。路易斯安那州1997年通过新的婚姻法案,推翻了以前宽松的“无责任离婚”形式,实行一种更为严厉的契约婚姻法案,规定夫妻只有在诸如通奸、性虐待、遗弃、长期分居或重罪判刑入狱等少数情况下才能离婚。 随着近几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和就业难,年轻人已不敢轻言结婚,结了婚的人也不敢轻言离婚。前不久记者的一个美国朋友结婚3年后出现了危机,经过8个多月漫长的法律诉讼,花费3万多美元才分手。事后男女双方都表示,以后如果再婚,就再也不分离了,离婚真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 韩国:离婚率排名世界第三

中国离婚率及犯罪率数据分析

北京——离婚率39% 上海——离婚率38% 深圳——离婚率36.25% 广州——离婚率35% 厦门——离婚率34.9% 台北——离婚率34.8% 香港特别行政区——离婚率33.8% 大连——离婚率31% 杭州——离婚率29% 哈尔滨——离婚率28% 目前,成都的离婚和结婚比率已经接近1:3,有的区(市)县离婚人数与结婚 人数的比率甚至达到了近1∶2。 同时,因为婚外情的激增,20年间,上海的离婚率增加了20倍,上海离婚率的增加,原因主要是因为伴侣和他人发生性关系。 在每天的c''咨询工作中,有这样的基本统计: 80%以上的c''关系最终宣告破裂,是因为第三者的介入。 60%以上的人遭遇过不同程度的身体出轨或精神出轨。 50%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的出轨是“鬼使神差”,虽然对出轨的后果表示后悔,认为自己是稀里糊涂的婚外情了,但与此同时,他们承认出轨给自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刺激感。说到是不是会再次故伎重演,大家普遍表示沉默,认为“说不准”。 同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出轨后,自己再也无法回归到原先的c''恋爱 轨道上。 夫妻离婚的第一原因是——出轨。 可以这样说,不论哪个城市,夫妻离婚的第一原因是——出轨。 但现代人的出轨,很多时候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病态心理,是出轨 癖。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内地离婚率直线上升。1980年中国内地结婚七百十六万六千对,离婚为三十四万一千对,离婚率为0.7%。至1995年,结婚为九百二十九万七千对,离婚则达到一百零五万五千对,离婚率为1.8%。 十五年间,离婚率上升了近三倍。 父母离异是孩子心灵健康的杀手 而这十五年,就是现如今高达30%离婚率的一个重要埋伏——这阶段因为父母离异而遭受了心灵创伤的孩子,长大后,会加倍的不信任c'',这一代人的离婚率较之父辈母辈,会呈翻番态势。不敢想象的是——在离婚率高得离谱的今天,他们的后代将来成人进入c''后,有会创造怎样的离婚率奇迹?! 但值得忧心的是:在对100名少年犯进行的抽样检查中发现,有60%的人来自离异家庭,父母的出轨、争吵,是造成他们暴力冷漠性格的真正元凶。可以这样说,父母离异是孩子心灵健康的杀手,而c''的杀手,则是现代人日趋上瘾 的出轨癖! 出轨癖诱因:童年经历决定你日后的出轨几率。 人的每一个举动,都能从童年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影子。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认同起这个心理学上的道理。父母、家庭、生活环境……那些看似只是“人生道具”的星星点点,却常常对人的一生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全国200个城市犯罪率排行榜 (从600多个城市中选出),包括各种经济犯罪、刑事犯罪、民事纠纷等等。 大家晒晒自己城市的排行,说说到底准不准哪? 001 广州002 深圳003 重庆004 武汉005 南京 006 西安007天津008 吉林009 沈阳010 成都 011 郑州012 杭州013 厦门014 济南015 海口 016 青岛017 宁波018 福州019 长春020 温州 021 东莞022 长沙023 昆明024 太原025 哈尔滨

2015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百合网发布2015婚恋报告,揭示国人“第一次” 伴随时代的更迭,70后、80后逐渐淡出社会主流词汇,90后、甚至95后开始成为当今社会的“宠儿”,于是无论是购物、餐饮,还是基于互联网的社交行为都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于爱情亦是如此。为了更加了解年轻人群的婚恋状态、婚恋行为、婚恋态度,并为他们提供更具针对性、专业性的服务方案,百合网婚恋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展开了大范围的调查,该调研采用互联网线上和线下两种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对象覆盖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收集历时2个月,获取的有效样本近8万份。2016年1月11日,《2015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在两大机构的背书下权威发布。 凡事都有第一次 记者了解到,本报告围绕恋爱、同居、结婚、婚后生活状况等热点,全面聚焦国人情感生活的诸多“第一次”。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性行为、第一次结婚……报告数据显示,年龄、区域、学历、家庭背景等都是影响国人“第一次”的重要因素,而报告更用详细的数据支持了这些观点。 初恋是爱情的起点 我国法律规定,年龄满18周岁的公民为“成人”。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超过一半的人(51.09%)在18岁之前(含18岁)发生了人生中的初恋。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恋爱年龄差异较大,且与年龄呈现正相关。80-85年代的人,第一次恋爱年龄平均为18.54岁。而到了90后,特别是95后,第一次恋爱年龄提前很多,分别为15.18岁和12.67岁。从区域上看,各省份人群的平均第一次恋爱年龄在15到17岁左右。相对而言,内陆及欠发达地区的初恋年龄较早,其中陕西省最早,平均为15.08岁。从家庭背景方面来看,父母存在感情问题的家庭孩子初恋时间更早。具体而言,离异未再婚、离异且一方再婚、离异双方再婚、分居家庭孩子的初恋年龄都在16岁及其以下(分别发生在15.23岁、15.50岁、15.82岁和16岁)。而父母感情状态良好的家庭孩子第一次恋爱年龄都接近17岁,相对较晚。

关于中国离婚率与收入关联度的调查

关于中国离婚率与收入关联度的调查

关于于中国离婚率 与收入关联度的调查 南昌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112班 学号;7101011064 张赛

关于中国离婚率与收入关联度的调查 前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也逐渐出现了诸多问题。就家庭婚姻方面来说,最近出现了“裸婚”、“闪婚”、“闪离”等新词汇,这显然与我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背道而驰,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婚姻怎么了?我们的爱情怎么了?当然,离婚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鉴于离婚给个人、家庭、社会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我们决定就离婚率的升高与收入之间的关联度切入调查,希望能够总结出某种规律供未婚男女参考,以达到降低离婚概率的目的。 调查问题: 本次调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那就是研究中国日益升高的离婚率与人们收入有无直接关系。 研究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婚姻基本仍处于高稳定状态,但是,离婚率及离婚绝对数字均呈逐年平缓上升趋势。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至2003年,中国的离婚率除了1980、1981年和2002年略有下滑外,基本呈上升趋势:从1978年4.8%的离婚率逐年上升到2003年的16.4%,25年间离婚率上升了11.6%。从离婚的绝对数据来看,25年间上升幅度更为明显。1978年至2003年间,除了1983年、1998年和2002年略有下降外(未计入以下对比数之

内),其余每年分别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4万、2.2万、4.8万、3.9万、3.6万、0.4万、4.8万、7.6万、7.3万、9.8万、4.7万、3万、2万、6万、7.2万、7.4万、7.7万、6.6万、1.1万、1.1万、3.7万、15.4万;其绝对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9%、6.9%、14.1%、10%、8.6%、0.9%、10.5%、15%、12.5%、15%、6.2%、3.8%、2.4%、7.1%、7.9%、7.5%、7.3%、5.8%、0.9%、0.9%、3.1%和13.1%。变化尤为明显的是:2003年我国离婚总量已经达到133.1万对,与1978年离婚总量28.5万对相比,25年后的离婚绝对值增长了104.6万对,其增长率高达367%。(见示意图表2)1978年至2003年,其间出现了五个离婚绝对数字快速增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是:1980年第二部《婚姻法》颁布施行,1981年较1980年离婚绝对数字上升了4.8万对,1年间离婚增长率高达14.1%;第2个高峰是:1990年较1985年离婚绝对数字上升了34.2万对,5年间离婚增长率高达74.7%;第3个高峰是1997年较1992年离婚绝对数字上升了34.9万对,5年间离婚增长率高达40.1%;第4个高峰是: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颁布,2001年较2000年离婚绝对数字上升了3.7万对,1年间离婚增长率高达3.1%;第5个高峰是:2003年《婚姻登记条例》颁布施行,较2002年离婚绝对数字上

离婚率的影响因素报告

离婚率的影响因素 摘要: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提高,我们运用统计学工具先研究经济因素对离婚率的影响,再加入非经济因素探究综合因素对离婚率的共同影响,最后分析各地区间的差异,得出一定的结论及进行解释说明。 小组成员:

目录 1.引言 (2) 2.问题提出和界定 (2) 3.部分参考文献的主要内容总结 (2) 4.影响变量的分析 (4) 5.研究方法 (6) 6.数据预处理 (6) 6.1数据的获得 (6) 6.1.1国家数据 (6) 6.1.2地区数据 (7) 6.2数据的加工 (7) 7.经济因素与离婚率的关系分析 (10) 1.经济因素与离婚率的总体特征: (10) 2.时间序列回归分析 (11) 8.加入非经济因素之后分析 (13) 相关系数分析 (13) 回归分析 (14) 组合变量 (15) 9.地区数据分析 (18) 1.模型的适用性 (18) 2.各个地区的模型适用性分析 (19) 江苏 (19) 上海 (22) 青海 (24) 原因分析 (26) 10.总结 (27) 1

1.引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然而,这一功能正在受到冲击与弱化。近期,有调研发现:国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省份和城市的离婚率和离结比居高不下,闪婚闪离现象突出,局部地区甚至出现年度离婚对数超过结婚对数的“婚姻赤字”现象。 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2012年全国共有310余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离婚率增幅首次超过结婚率增幅,2013年攀升到35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 2.问题提出和界定 婚姻是公民的权利,结婚、离婚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结婚或离婚过于功利化,而缺乏应有的道德感和责任担当。极端利己、有悖道德的婚姻往往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伤痛和危害,特别是成为孩子心灵上不可承受之重。 究竟是谁动了我们的婚姻?离婚多重根源何在?我们小组决定运用统计学工具来进行解读。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确定研究影响我国离婚率的因素,我们运用统计学工具先研究经济因素对离婚率的影响,再加入非经济因素探究综合因素对离婚率的共同影响,最后分析各地区间的差异,得出一定的结论及进行解释说明。 3.部分参考文献的主要内容总结 ①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程明明清华大学 2

雅思小作文美国结婚离婚率

Task 1: The charts below give information about USA marriage and divorce rates between 1970 and 2000 and the marital status of adult Americans in two of the years. The ?rst bar chart shows changes in the marriage and divorce rate in the USA from 1970 to 2000. the number of marriages kept stable at 2.5 million in the first ten years, where there was a gradual fall in the following two decades, with the figure declining to 2 million in 2000. By contrast, the number divorces increased to the highest point t at nearly 1.5 million by 1980, before decreasing back to 1 million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 The second chart compares ?gures for the marital status of American adults in 1970 and 2000.Proportion of never married adult in 1970 was about 13%, in comparison with 20% in 2000. Around 70% of American adults were married in 1970, 10% higher than that in 2000. it is note worthy that American had the almost same percentage of widowed people in two years, and the divorce rate rose by about 10% at the same time. overall, marriage rate in the USA remained higher than that of divorce. However, the gap narrowed gradually, and the proportion of single adults was higher in 2000.

中国离婚率最高十大城市 北京高居榜首

中国离婚率最高十大城市北京高居榜首 2011年05月11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曾经,婚姻被赋予了最神圣的定义,然而,在过去的40年里,从欧美开始,世界各国陆续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离婚潮。在一对对情侣劳燕分飞的无奈中,不少人开始怀疑“有没有天长地久”,并犹豫着迟迟不肯走入婚姻的“围城”。美国最新畅销书《定终身》更把婚姻定义为:“不仅是个人的爱情故事,也是最严格的社会和经济契约”。但不论爱情,还是契约,都在这个现实社会中变得摇摇欲坠。 中国每天离6000对 出生于1981年的冯娜08年初刚结婚,09年6月就草草离婚。“结婚后才发现,我老公并不是我要找的那个人。婚前我喜欢他的仗义,婚后这却变成他经常出去喝酒、整夜不归的理由;婚前我喜欢他的随性,婚后才发现他没有一份工作能干够半年,家庭的日常开销还要我来负责;婚前他的异性朋友多,只当他是有女人缘,谁知道婚后半年他就出轨了,并且没有表现出丝毫愧疚。”对于当时的冯娜来说,只要走出那段婚姻,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同年,冯娜有4个同学相继离婚。在记者调查中,据北京市朝阳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介绍,“80后”夫妻“闪婚”或“闪离”现象日益突出。近两年在该处登记的离婚夫妻中,过半数都是35岁以下,其中“80后”占多数。不少年轻人,一“激动”就结婚了,一“赌气”又离婚了。有人在办理离婚的时候,还吵着架,等拿到离婚证,却抱在一块儿哭。导致他们离婚的主要原因有:双方个性太强,不能互相谦让;生活能力弱,自理能力差;遇到矛盾,父母参与比较多。 不仅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的离婚率都在增加。以前,来办理离婚业务的,一天可能只有两三对。自2002年对离婚的管制放开以来,离婚人数逐年上升,每天来离婚的夫妇多则十几对,这还不包括去法院离婚的。这仅是一个区民政局一天的数字。 根据中国民政部2009年7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共办理结婚登记1098.3万对,离婚登记226.9万对,相当于每天结婚3万对,离婚6216对,离婚结婚比达20.6%。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逐渐过渡到无责离婚时代,30年间离婚人数增长了五倍。在国内离婚结婚比最高的十大城市中,北京高居榜首,曾高达36%,后面依次为上海、深圳、广州、厦门、大连等。 全球的情况都不容乐观。美国一直是离婚“大国”,根据美国离婚改革组织估计,美国40%至50%的婚姻会以离婚告终。在英国,离婚已成为一种“自然”现象,有媒体还测算出每年的1月20日前后是英国人离婚的高峰期。据韩国媒体报道,“新婚期离婚”(结婚4年内离婚)的夫妇在所有离婚夫妇中的比重逐年上升。首尔家庭法院调解院长李南玉称,离婚相对容易,是30多岁年轻夫妇离婚率高的最大原因。他说,离婚如同证券投资,投入不多时更容易“撤资”。日本厚生省2009年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对夫妻分手。 谁夺走厮守到老的誓言 随着人们对婚姻质量、感情需求的上升,以前“凑合着过”的想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放弃。

离婚调查

篇一:中国离婚率调查报告 80后离婚率呈逐年增加的调查报告 前言: 面对经济的不断增长,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然而,中国现代婚姻出现了严峻的危机,在众多的原因之下,使离婚率不断的增加,为此,进行走访调查。 调查目的: 经过调查,明白80年代离婚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解决所存在的原因,从而加强相关的教育,促进构建和谐家庭,减轻离婚率。调查现象: 根据统计,2013年,法院共受理婚姻纠纷案件约1895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45%,80后人群离婚案件876件,占离婚案件总数的46%。2014年共受理婚姻案件2126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39%,80后人群离婚案件1134件,占婚姻案件总数的53%。通过以上分析数据显示,80后人群离婚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 离婚率增长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1、轻微琐事争执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大多数80后离婚案件当事人到法院离婚时,原因很单一,经法院查明,也多数是仅仅因为夫妻日常口角,发生了争吵,或偶尔男方女方一气之下就到法院起诉离婚。这些案件当事人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未结婚时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结婚共同生活后,因生活琐事或业余兴趣分歧,产生争执,引起离婚诉讼。 2、结婚时间较短,感情基础脆弱:根据相关资料表示,夫妻双方婚前恋爱时间较短,就办理结婚手续,举行了仪式。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年轻人经媒人介绍后相处时间较短,婚前缺乏足够了解,在没有基本了解对方的人品、经济等情况下就草率结婚,婚姻基础很不牢固,使离婚率增加。 二:社会因素1、女人独立性比以往更强。以前女性多数为家庭妇女,如果同丈夫离婚,很难独立生活,所以多数女性选择不离婚。而现代男女职业性都越来越平等,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女性的经济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3、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到一个人的婚姻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深受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影响,婚姻也离真正的感情渐行渐远。感情很多时候都得向上学、工作、住房、医疗等现实大问题前面低头。而没有真正的感情的婚姻是比较脆弱,经不起多大风浪的。 三:法律发面: 1、缺少专门的家事法庭。一个年轻的法官,大学毕业不久,没有恋爱的经验,却在法庭上要给年过五旬的人去调解离婚案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是可能发生的。这说明我国婚姻家庭法庭的法官队伍建设的不足。并且可以看出我国在离婚诉讼案件对法官的主观认识要求较高。在司法实践中虽然大多数法官都是能秉公办案的,但是在一些可伸缩的案件上,仍然会导致办案不公,这正是缺失专门的家事法庭造成的恶果。 2、判决离婚不考虑女性的弱势地位。由于在中国社会男女方所承担的家庭责任多于男性,并有很大一部分专职家庭,导致女性经济地位和男性存在很大差别。而法院在离婚判决中却以男女双方地位平等的理念判决财产归属和抚养子女的问题,确忽视了女性在社会中就业的弱势地位和在家庭中的贡献牺牲。实质上是对女性保护的不公正。解决方法: 加强对新婚夫妇的婚姻教育,使其明白和睦的家庭生活对自己以及孩子的重要影响,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从基本解决离婚率升高的问题。 加强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构建幸福的邻里生活,使其团结在一起,能够互相帮助。从而减轻相关部门的任务。 加强孩子这一个重要的枢纽关系,使其成为化解父母之间矛盾的力量,减轻离婚率的一份重

最新2019—2019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最新2019—2019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 告 XX年,中国男女结婚率不断下滑,离婚率却逐步攀升,男神、女神被妖魔化,90后也步入被催婚的行列,传统的婚恋观再次受到新观念的严峻挑战。2月10日,国内最大的婚恋交友运营平台世纪佳缘正式发布了《XX-XX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报告针对中国单身男女的恋爱观、性爱观、生活状态及习惯进行了深入剖析,全面展现了当代中国男女的婚恋观状况。 本次报告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部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苏州、厦门、沈阳等城市举办了20多场单身座谈会进行定性研究,邀请各地单身男女典型代表,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择偶态度、及择偶经历,同时利用世纪佳缘与中科院心理专家联合开发的、国内首个婚恋智能匹配系统懂你婚恋智能匹配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截至XX 年12月31日,共有1605214人参与测试,通过严格的审核,最终共抽取128982个样本进行分析,样本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 90后伪奔放 70后伪保守 非主流、任性、垮掉的一代、奔放这些都是贴在90后身上的标签,谈起90后的爱情,很多人也许会脱口而出早熟、不负责任,但世纪佳缘调查发现,跟70后、80后相比,90后的爱情观却最为保守,90后的奔放属于伪奔放。 在能接受闪婚的群体中,占比最大的不是以任性、奔放

著称的90后,而是以70后和70前的年龄群体为主,其中70后单身男女接受闪婚的比例最大,男女占比分别达到63%和55%,其次是70前占比分别为58%和47%,排名第三的是80后,90后同意闪婚的比例最小,只有29%的单身男和18%的单身女能接受闪婚。 不仅对待闪婚问题谨慎,同样对待性的态度,90后也是最为保守的群体。世纪佳缘对单身男女性爱观的调查中发现,年龄越大的男性对性的态度越开放,越希望配偶在性方面经验丰富,其中90后在希望配偶在性方面擅长和开放的问答中所占的比率最小,特别是单身男性仅占17%。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上,男女差异较大,男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比例普遍高于女性,近80%的男性赞成婚前性行为。按年龄段来分,无论男女,年龄越大越开放、越赞成婚前性行为,其中90后对婚前性行为的赞成比例最小,相比于70后近50%的单身女性赞成婚前性行为,90后单身女性只有28%赞成,90后男性赞成的比例也大大低于70后和80后。 看似任性、叛逆的90后,对待闪婚和性的问题表现的最为谨慎。对此世纪佳缘情感专家张佳芮表示,90后的爱情观是最为保守的,与其说90后奔放、任性,不如说90后对待感情成熟,90后是被标签化的群体,网上对90后的评价大多都是表面的并不能代表真正的90后精神张佳芮说,90后的任性表现在感情里就是敢爱敢恨,90后的心态相比于70后和80后的确更为开放,但他们也有自己坚守的底线和原则,在对待闪婚问题和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就证明了这一

中国结婚率和离婚率数据统计

中国结婚率和离婚率数据统计 花镇情感自品牌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帮助那些有情感问题的朋友修复婚姻、爱情中的情感问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离婚率逐年攀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人群在情感问题上的巨大漏洞。那么你知道中国人口的结婚率和离婚率有多高吗? 让我们来看一下相关数据统计:2015 年6 月10 日,我国民政部发布了《2014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公报中称:“2014 年依法办理离婚363.7 万对,比上年增长3.9%,粗离婚率为2.7%。,比上年增加0.1个千分点。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295.7 万对,法院办理离婚67.9 万对”。这也意味着,自2003 年起,我国离婚率已于十二年 内持持续续增长态势。2015 年,中国各省市离婚率排行榜新鲜出炉,根据数据显示:2014 年全国各省市离婚率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的是新疆,离婚率高达4.61%,而黑龙江、吉林,分别以4.08%和4.01%,居二三位。而夫妻关系最和谐的,则是陕西,离婚率仅为 0.18%,光荣垫底。据四川省民政厅数据解析来看,2014 年四川省共77.42 万对夫妻办理结婚登记,其中有22 .96万对夫妻办理离婚,离婚人数是14年前的6 倍,意思就是每分钟就有两对夫妻“拉豁” 。从2000 年到2014 年,成都市的离结率从11.12%上升到38.6%。专家分析称:离婚五成因婚外情。从全国平均水平看,1979 年 离婚率为4%,1999 年达到13.7%,2003 年达到15% 以上。离婚

率上升最快的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北京2003 年登记结婚数是9 万对,离婚4 万对,已经超过40% 。中国离婚率增长迅猛。2004 年中国离婚人数达161,3 万,同前一年相比上升了21.2%。这是中国国家民政部公布的数字。与此同时,据中国全国妇联公布的资料,全国30% 的家庭中有动用暴力的现象。大约全国2.7 亿个家庭里,大约10 万个因家庭暴力而使婚姻破裂。按照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统一规范的粗离婚率的国际标准,即年内离婚总数与年平均人口的比率,中国的粗离婚率刚过1%0,不及日本、韩国的二分之一,同时,新加坡的离婚率低于日本和韩国,更谈不上亚洲最高;上海的离婚率自1 980-2000年20年中粗离婚率增长了7 倍,不是20 倍,目前居全国第三;而广东近年的离婚数仅为五至六万,离婚率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数,排序第20 位以后。据花镇情感咨询师分析,中国离婚率逐年攀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夫妻相处上。社会压力逐渐增大,这也让大家出现差异性较大的情感需求,而情感问题也随之衍生而出。其中出轨行为对婚姻的威胁越来越大。据花镇情感导师透露,这些年前来花镇咨询情感问题的诉求者,有近一半的情感咨询诉求都是出于婚内出轨后的情感修复,而且由于缺乏爱情管理能力,大家在前来咨询之前就把夫妻关系弄得很糟糕,所以如果你注重夫妻相处以及把握爱情挽回的时间,此类情感问题的解决很难达到修复无痕。花镇情感咨询师建议大家要尊重婚姻的神圣性,夫妻双方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维护婚姻的完整、幸福,以避免婚姻破裂这样不幸的事情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