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开课-高三历史试题讲评课共44页文档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47c6c1558e9951e79b8927dd.png)
◆答题思路提示:
参考观点一:我认为西方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非洲、拉 美、亚洲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史实:1、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 思想: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 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 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外交: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当西方崛起的时候,亚非拉各国相对落后。 比如,中国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 产生,但发展缓慢,受以下因素阻碍:政治上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思想上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 想和创造力。 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亚非拉是被殖民 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第三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内涵相关的史实。评论和阐述自 己的观点: ①判断观点(是否同意)②多角度举出理由(为什么) 第四步:思考所列举史实与“观点”的联系或者影响——所列 举“因素”在“观点”中是如何实现的? (注:如果只答西方或只答中国,最多给一半分数。西方史实和中 国史实至少要各有3个角度也就是6方面史实才可以得满分,如 果少一个角度的史实就扣2分。)
类型 观点 常规评述题 开放式评述题 备注
无需提出新观点 提出观点,观点 具有开放性
材料特点 一般不包括多种 题目要求 观点
答题方式 先述后评;从材 料中提炼题目需 要的史实,围绕 史实展开评论 评论,要求论据 与论点统一
1、先要确定 题目属于哪种 类型; 2、注意部分 材料中一般包括 题目虽要求提 两种以上的观点 出观点,但并 不能随意发挥; 先提出明确观点,3、史论结合 不要拖泥带水; 论从史出 再围绕观点展开 是共性。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讲义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d6684cc561252d381eb6e30.png)
二、基本题型
最佳型 概念型 因果型 材料型 比较型 否定型 排序型 探究型 组合型 ……
三、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2.1.三三辨审备题选干项————确明定确最题后目答要案求
一辨一:审是:否限制符词合—历—史明史确实考;查的范围 二二辨审::是中否心符词合—题—干明内确容考;查的内涵、外延 三三辨审::是求否答与词题—干—要明求确有考必查然的意逻图辑联系。
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C
土地制度的演变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 (商周)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主要表现形式
概念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概念型选择题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 择题。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 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 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 等。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C.价值观扭曲
C
D.科学发展滞后
考点:文化大革命
最佳(程度)选择题
题型特点:最佳(程度)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
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 维能力。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主 要、重要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 的类型。
B.雅典实行轮流参政议政民主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受到大多数人的抵制
D
D.雅典民主本质上是精英政治制度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2015-10-9)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2015-10-9)](https://img.taocdn.com/s3/m/18f20b7b4b73f242336c5fe7.png)
论证有力(抓住要点、切中要害)
(4)段落化、标题化、序号化。 (5)字迹清楚工整,杜绝错别字。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 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 (19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 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 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 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 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材料 以下是14-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重大历史事件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的《世界史纲》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 上表是14-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有关资本主义世界
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 2. 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2分)
•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异同。
•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培育中国现代工 匠精神的认识。
•
41题评分细则
• 1)异:产生基础:中国工匠以手工劳动为基 础,德国工匠以机器生产为主;来源地位:中 国工匠多来源于奴隶罪犯,地位很低,德国工 匠地位与其他职业平等;培养方式中国工匠通 过心传身授的学徒制方式加以培养,德国工匠 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方式培养.(中国工匠 注重经验总结,德国工匠注重探究,理性思考 )(每点2分,共6分) 同: 都有精湛的技艺且精益求精;都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都受本民族 文化传统的影响;都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 发展.(任意3点6分)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48744ca300a6c30c229f74.png)
第9题 提取有误信息,无法抓住主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16年……孔子……以笼罩天下
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 不攻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 动时期,材料反映了吴虞批判、反对儒家思想的主 张,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孔子阻碍了社 会进步,而是说明儒学阻碍了社会进步,应该反对, 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尊重孔子的主张,故 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学习西方思想的问题,故 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紧扣 材料时间1916年,学生应该可以联系新文化运动 相关知识,据“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 则不得不攻者”的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 件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基本结构及学情分析 试卷范围、学生情况及考查重点 (见学案)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2、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
题号 1-2
3-4
5-8
知识点
题号 知识点
开眼看世界 的局限性和要启 迪国民意识的作 用
9-12
新文化运动的口 号、文学革命、 作用
洋务派级不同人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
变式训练3——依据材料,突破传统观点
答案D 本题考点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是掌握对新 文化运动的评价.
【解答】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 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 B、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 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 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言文的内容; D、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 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 D正确;故选D.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2015-10-9)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2015-10-9)](https://img.taocdn.com/s3/m/8965ae79a98271fe910ef984.png)
其它原因:(1)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提升,工作效率提高。 (2)政府更注重以人为本,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和质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3)刺激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协调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4)政府重视传统文化习俗,增强民族和家庭凝聚力,弘 扬传统美德。
3、迁移训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四、讲评主观题
4、主观题解题方法总结
审题要准确,找准求答项
材料理解要充分,分层次把握材料主旨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3、考试成绩分析
最高分 最低分 92分 36分 80分及以上 70——79分 60——69分 50——59分 50分及以下 11人 13人 14人 4人 3人
选择题 平 40题 均 41题 分 45题 总分
38.31分 11.64分 7.56分 12.38分 69.89分
二、课前订正及自查
注重热点考查
33.(2014年全国卷II)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 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 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 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 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 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高三历史讲评课
![高三历史讲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5385d679f46527d3240ce073.png)
谢谢
38.材料二 明清家训在其内容和教化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变 化,这主要表现在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 女儿家训大量增加、强化宗子教育、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 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总规族训和家法惩戒的加强等方 面。 ——《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三 津村先生肯则诲汝(指长女梁思顺)中央银行制度 大善大善,惟吾必欲汝稍学宪法行政法,知其大意(宪法所 讲比较尤妙),经济学亦必须毕业,而各课皆须于三月前完 了。 ——《梁启超家书——1912年12月致思顺书》 (3)与材料二教育思想相比,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发生了什 么变化?结合所学只是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高三历史一轮文综试卷 (历史部分)讲评课
本课学习目标
1.对本次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找出出错的 原因。 2.对出错的失分过多的题目进行演练掌握答 题的技巧,规范答题的步骤。 3.学习自我分析,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制 定自己二轮的复习计划,提升自己。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及考试暴露的 问题
试卷总评: 本试卷难易适中,既重视对基础知识的 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高考 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政治文明史14分,经 济文明史32分,思想文明史12分,选修改革 史10分,综合类题目32分
刘锡鸿 郭嵩焘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 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wu)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 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 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历史试题讲评教案模板范文
![历史试题讲评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ef214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8.png)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学科:历史教学目标:1. 通过对历史试题的讲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助与交流。
教学重点:1. 分析历史试题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2. 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讲评内容有所期待。
二、试题分析1. 播放或展示历史试题,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尝试解答。
2. 教师针对试题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3. 分析试题中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试题中的重点、难点,分享解题方法和技巧。
2. 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小组汇报1.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2.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汇报,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试题讲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解题技巧得到了提高。
3.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和随堂测试进行评价。
2.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试题解答进行评价。
3.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交流能力,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进行评价。
比赛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
![比赛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0b8f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3.png)
正确答案和解释
为学生提供比赛高中历史试卷的正确答案和详细解释,帮助他们理解答题思 路和解题步骤。
重点考点和易错点
我们将分析历史试卷中的重点考点和易错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提高他们的得分能力。
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将阐述历史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理解历史意义和价值,培养对历史的热爱和理解。
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我们将介绍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常用工具,帮助学生掌握在历史研究中的 有效应用。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我们将分析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探讨历史与社会科学、人文科 学等学科的交叉点和相互影响。
比赛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 优质课件
通过本优质课件,深入分析比赛高中历史试卷,解读试卷难度和类型,讲解 解题技巧,探讨历史知ຫໍສະໝຸດ 的重要性和影响。试卷难度和类型
我们将介绍比赛高中历史试卷的难度和不同类型,帮助学生了解考试要求,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常见考生问题分析
针对考试中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为学生提供解决方法和策略。
高中历史_讲评课试卷讲评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历史_讲评课试卷讲评教学课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8ac7785ef7ba0d4a733bb5.png)
1.概括特点型题目,答案一般隐藏在材料中,需逐句 阅读划出要点,并运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多总结积累 概括性语言,提高概括能力。
2.分析影响:需结合时代背景(包括社会转型、近 代化、巩固统治等)判断其动因,再结合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等常用角度回答。不要脱离材料。
问题分析与解题技巧:
1.应该紧扣关键词“圣王”和“对君主加以节制”, 使之体现在每个论据中,一些同学未体现在每个论 据中,出现跑题现象。
6
0
43
11
0
78.18%
7
3
39
1
11
70.91%
8
13
32
6
3
58.18%
9
7
5
40
2
72.73%
10
7
2
5
40
72.73%
11
1
19
22
12
34.55%
题号 A
B
C
D
正确率
12
0
3
42
9
73.36%
13
9
3
8
34
61.82%
14
4
7
1
41
74.55%
15
4
7
0
42
76.36%
16
24
8
1
21
2.论据要充分,语言要连贯。本题论据包括每个历史 阶段的时代背景和主张,有些同学漏了背景,有些同 学主张不全面,漏了材料中的主张。(不能脱离材料)
3.个别同学答题不够规范,未体现要点化和段落化, 卷面不够整洁。
4.开放性题目三要素:开头论题(论点)、中间论据、 末尾结论,要齐全。个别同学有遗漏。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f80ab89f168884868762d6ff.png)
三、讲评全国卷大综合题(2017年第41题)
1.课标解读: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此题体现了综合性,25分,通常为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 考的比较多的是经济史、社会生活史、思想史和科技史。 其特点是围绕一条主线或一个主题,由1--2段材料和2 个问题组成。 从考查的方向来看,该题型倾向于能力立意,知识重点 指向不明。所以在平时抓住该题型特点进行强化练习, 熟练掌握该题型的解题方法。
课标解读:突出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发现历史问题(新增)、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 观点】 全国卷41题作为高考改革的实验田,备受瞩目。纵 观近五年的题目,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1.形式多样:即命题形式和材料呈现形式多变,如地 图、目录、公式、文字、表格等 2.答案灵活:从“观点正确”到“观点明确”,从 “学者观点”到“自成一说”,开放度越来越大,鼓 励创造思维,强调主动性、创新性。 3.宏观视野、立意高远
【补偿训练】(2014·新课标I·T40)
参考答案: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 愤之作。 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 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 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 识世界的新方法。
四.讲评新课标Ⅰ卷开放试题发展变化
1、2013年汉唐地图对比,比较两图,提炼信息并予以说 明。 2、2014年修改“抗日战争”目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3、2015年探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公式题,认证和修改 公式,继承和发展。 4、2016年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拟论题。 5、2017年第42题: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 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 知识予以阐述。
历史试卷评讲教案模板高中
![历史试卷评讲教案模板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397c245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f.png)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试卷评讲,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历史应试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教学重点:1. 试卷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2. 历史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事件,提高解题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历史应试能力。
2. 提出本次试卷评讲的目标和重点。
二、试卷分析1. 教师展示试卷,让学生自行检查答案,并统计每道题的得分情况。
2. 对典型错误进行分类,如基础知识错误、解题技巧错误等。
3. 分析错误原因,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
三、知识点巩固1. 针对试卷中的错误,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
2. 教师讲解易错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四、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误,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试卷分析、知识点巩固和课堂互动环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解题技巧讲解1. 针对试卷中的典型错误,讲解相应的解题技巧。
2. 学生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拓展知识1. 结合试卷内容,拓展相关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学生分享拓展知识,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总结1. 回顾本次试卷评讲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试卷评讲,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提高历史应试能力。
2. 课堂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
市公开课-高三历史试题讲评课共44页
![市公开课-高三历史试题讲评课共44页](https://img.taocdn.com/s3/m/49a8ae5dd0d233d4b04e6914.png)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市公开课-高三历史试题讲评课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
谢谢!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