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相关知识
血液病健康宣教小知识
血液病健康宣教小知识血液病是一类由于血液系统发生异常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血液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血液病的宣教非常重要。
了解血液病的病因是非常必要的。
血液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个因素有关。
有些血液病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如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白血病。
而环境因素,如放射线、化学物质的暴露也可能导致血液病的发生。
此外,免疫系统异常也是引起血液病的原因之一。
了解病因可以帮助患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患病风险。
血液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非常重要。
很多血液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
因此,定期进行血液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血液检查可以通过观察血细胞形态和计数,检测遗传物质等来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病的风险。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诊断。
三是要正确认识血液病的治疗方法。
血液病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干细胞移植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血液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的目的、方案、风险和预后,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要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血液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持患者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血液病患者要注重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体力和免疫力。
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糖分,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血液病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心情愉快对于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液病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有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重获健康。
血液病健康宣教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血液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掌握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
相信通过宣教,可以增加患者对血液病的认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血液病房常识
血液病房常识血液病房是医院中专门负责诊治血液疾病的科室,它为患有各种血液疾病的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和护理服务。
在血液病房中,患者常常需要接受血液检查、输血、化疗等治疗手段。
因此,对于我们大家来说,了解一些血液病房的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血液病房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介绍。
一、血液病的分类血液病通常可以分为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几大类。
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中白血球异常增殖导致的恶性疾病;淋巴瘤是一种由于淋巴组织异常增殖引起的恶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因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功能引起的一类疾病。
了解血液病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类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二、血液病的症状和危险因素血液病在早期很难察觉,但当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时,患者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
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出血、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此外,一些危险因素,如染色体异常、镉中毒、风险基因等,也会增加罹患血液病的可能性。
及早发现症状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存在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液病非常重要。
三、常见的治疗方法血液病的治疗方法会根据疾病的类型、程度和患者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或调节血液造血功能的药物来延缓疾病的进展。
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治疗,如淋巴结肿大区域的放疗。
化疗则是利用药物杀死白血病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来替代患者体内异常的造血干细胞的治疗方法。
四、预防血液病的方法虽然血液病的发病原因不完全清楚,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方法减少患病的风险。
首先,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
其次,正确使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等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此外,经常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异常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血液疾病。
五、血液病患者的护理血液病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
首先,我们要保持血液病房的清洁和卫生,预防感染的发生。
血液病主治医师:基础知识(三)
血液病主治医师:基础知识(三)1、单选有关紫癜正确的是()A.皮肤出现红色或暗红色斑,一般高于皮肤表面B.皮肤出现红色或暗红色斑,发生的充血现象C.皮肤出现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褪色D.皮肤出现红色或暗红(江南博哥)色斑,愈后可有皮肤脱屑E.皮肤出现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褪色正确答案:C2、单选高压氧舱最常用于治疗哪种疾病()A.严重CO中毒,昏迷B.肺结核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COPD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E.支气管扩张正确答案:A3、单选男性,16岁。
黄疸贫血伴关节疼痛2个月,体检巩膜黄染,脾肋下3cm,HGB62g/L,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0.25,外周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尿隐血试验阴性。
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长春新碱B.环磷酰胺C.大剂量丙种球蛋白D.糖皮质激素E.脾切除正确答案:D4、单选有关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效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延长动作电位时限B.有效不应期/动作电位时限比值增大C.延长动作电位时限D.缩短有效不应期E.延长有效不应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利多卡因等,轻度阻滞钠通道,延长或不延长有效不应期。
5、单选男性,10岁。
体检发现P79次/分,脉律不整,吸气时脉律增快,呼气时减慢。
这是由于()A.交替脉B.奇脉C.房颤D.房早E.窦性心律不齐正确答案:E6、单选患者,女性,48岁,发现患2型糖尿病2个月余。
测空腹血糖9.5mmol/L,餐后2小时12.3mmol/L,BMI28.9kg/m2;糖化血红蛋白8.8%。
该患者控制血糖的目标是()A.空腹静脉全血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4.4~8.0mmol/LB.空腹静脉全血血糖6.1~7.1mmol/L,非空腹血糖8.0~9.0mmol/LC.空腹静脉全血血糖6.5~7.1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7.5~11.1mmol/LD.空腹静脉全血血糖7.0~9.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7.5~11.1mmol/LE.空腹静脉全血血糖7.1~8.1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0~11.0mmol/L正确答案:A7、单选与饮食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是()A.胰腺癌B.肝癌C.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D.结肠癌E.胃息肉正确答案:D8、单选临床上不易引起意识障碍的病变是()A.脑干出血B.大脑广泛急性炎症C.左侧大脑半球梗死D.幕上占位性病变引起沟回疝E.巴比妥中毒引起的两侧大脑半球代谢性抑制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意识清醒的维持主要是依靠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A、B、C选项的病变均累及脑干,易于引起昏迷,药物中毒导致全脑广泛的抑制,也可引起昏迷,而一侧大脑半球病变如果没有出现脑疝或严重水肿,就不会引起意识障碍。
血液病知识
血液病知识咱们的身体就像一个超级复杂又奇妙的小宇宙,而血液呢,就像是这个小宇宙里奔腾不息的河流,把各种“物资”运往身体的各个角落。
今天呀,我就想和大家唠唠血液病这回事儿。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之前老是感觉浑身没劲儿,脸色也白得像张纸似的。
一开始啊,他还以为就是没休息好,就没太在意。
可是过了一阵子,他开始莫名其妙地发烧,而且怎么也好不了。
这可把他吓坏了,就跑去医院检查。
这一查呀,就查出了血液病。
那血液病到底是啥呢?简单来说,就是咱们血液里的细胞或者成分出了问题。
这血液就像一支大部队,里面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些“士兵”。
红细胞就像是运输队,专门负责把氧气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要是红细胞出了问题,就好比运输队的车都坏了,那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能不难受吗?就像一片庄稼地,没有水的灌溉就会慢慢枯萎一样。
小李就是红细胞比正常人少了很多,得了贫血,所以才老是没劲儿,脸色苍白。
白细胞可是身体的卫士啊,专门对抗那些入侵咱们身体的病菌。
如果白细胞有了毛病,那就相当于咱们的卫士都生病了,那病菌还不得在身体里横冲直撞啊?这时候人就特别容易生病,就像一座没有士兵防守的城堡,敌人一来就沦陷了。
血小板呢,它可是凝血小能手。
要是不小心受伤流血了,血小板就会迅速赶到现场,像建筑工人一样把伤口堵住。
要是血小板数量不足或者功能不正常,那可就麻烦了。
哪怕是小小的伤口,都可能血流不止。
这就好比房子的墙破了个洞,却没有水泥来修补一样。
我还有个亲戚家的孩子得了白血病。
这白血病啊,可把一家人都愁坏了。
白血病其实就是白细胞不正常地大量增生。
正常的白细胞是身体的保护神,可这时候就像一群失控的野马,在身体里到处乱窜,还把正常的细胞生存空间都给占了。
这孩子本来是个活蹦乱跳的小家伙,一下子就变得病恹恹的,整天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看着他那小小的身子,插着各种管子,家里人的心都碎了。
那血液病是怎么得的呢?这里面的原因可复杂了。
有的是遗传的,就像有些家族遗传病一样,从祖辈那里就带着这种患病的风险。
呼吸内科相关专业知识:血液病必看考点
呼吸内科相关专业知识:血液病必看考点1、单选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血清溶菌酶明显增高B.易见Ph’染色体C.非特异性酯酶阳性,能被NaF抑制D.常见Auer小体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明显增高答(江南博哥)案:D2、单选女性,26岁。
月经增多7个月,1周来牙龈出血,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血红蛋白76g/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计数42×109/L。
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该患者激素治疗半年后,效果不佳,首先应考虑()A.加大糖皮质激素剂量继续使用B.血浆置换C.脾切除D.改用达那唑E.丙种球蛋白正确答案:C3、单选女性,32岁。
妊娠7个月,既往月经量过多。
实验室检查:HGB72g/L,RBC3.1×1012/L,网织红细胞2.2%,血清铁6.3μmol/L,总铁结合力85.24μmol/L,血清总胆红素10.1μ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A.巨幼细胞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慢性病贫血D.溶血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B4、单选女性,26岁。
头晕、乏力,2年来月经量多。
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肿大,HGB62g/L,WBC7.0×109/L,PLT175×109/L,血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0.005。
除病因治疗,还应采取()A.血浆输注B.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C.维生素B12和叶酸D.补充铁剂E.红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正确答案:D5、单选男性,31岁。
诉周期性高热3个月,抗生素治疗无效。
体检:左颈、两侧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可触及数个黄豆和蚕豆大小淋巴结,脾肋下4cm。
RBC4.0×1012/L,HGB90g/L,WBC4.6×109/L,PLT72×109/L,ESR84mm/h,骨髓涂片查见淋巴肉瘤细胞10%。
常用的化疗方案是()A.VDPB.MOPPC.HD/DAD.CHOPE.ATG正确答案:D6、单选男性,14岁。
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与病理机制知识点
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与病理机制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影响血液及其相关组织、器官的疾病,涵盖了血液病、免疫性血液病和血管疾病等多种类型。
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与特定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和病理机制,以增加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一、血细胞生成异常血细胞生成异常是指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出现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生成受到影响。
病因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1. 先天性病因先天性病因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遗传性疾病等。
例如,先天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MMoL)是由于骨髓干细胞的突变导致造血功能紊乱,表现为骨髓红细胞增生增多、巨核细胞增生过多等。
2. 后天性病因后天性病因包括感染、辐射、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免疫性疾病等。
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后天性血细胞生成异常,通常由免疫介导的破坏造成,如免疫介导的T细胞攻击造成造血干细胞受损。
二、血栓与出血的病理机制血液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类病理机制是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
血栓是血液中凝集物的堆积,主要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等。
而出血倾向则是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脆弱性增加导致的。
1. 血栓的形成血栓形成的主要过程包括血小板活化、凝血系统激活和纤维蛋白形成等。
在疾病发生时,这一过程常常被异常激活,导致血栓在血管内形成。
例如,动脉粥样硬化症中,血管内皮受损使得血小板粘附于受伤血管内壁,从而形成血栓。
2. 出血的病理机制出血倾向的病理机制可以由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障碍、血管壁脆弱等多种因素引起。
例如,血友病是一种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常见于血友A病人由于缺乏凝血因子VIII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三、免疫性血液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免疫性血液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
这些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有关。
1. 免疫系统的异常免疫系统的异常是导致免疫性血液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血液专题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病例四: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总结词
该病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典型病例,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详细描述
介绍病例基本情况,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症状等;分析病史,包括家族遗传史、既往史等;阐述诊断标准,如细胞形态学检查、遗传学异常等;介绍治疗措施,如支持治疗、去甲基化药物等;最后讨论疗效评估方法,包括血细胞计数、骨髓检查等。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一个由多种酶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参与溶解血栓和血凝块。当血液凝固过程过度激活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可分解多余的凝血因子,防止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02
血液病常见类型与特点
总结词
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量不足,无法提供身体所需氧气,表现为乏力、易疲劳、面色苍白等症状。
血液常规检查临床意义
通过对血液常规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辅助诊断贫血、感染、炎症、过敏、寄生虫感染等多种疾病。
血液常规检查与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可以检测血液中的糖类、脂类、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有助于鉴别贫血、白血病等多种疾病。
生化检验在血液病学中的应用
免疫检验可以检测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及其功能,有助于辅助诊断免疫系统疾病如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详细描述
该病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典型病例,通过对其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的分析,探讨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方法。
介绍病例基本情况,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症状等;分析病史,包括病情进展、化疗方案等;阐述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贫血、出血等;介绍治疗措施,如化疗药物的应用、干细胞移植等;最后讨论预后判断方法,包括染色体分析、微小残留病变监测等。
血液的功能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临床血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临床血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血液学基础知识1. 血液的组成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则起着免疫和防御作用,而血小板则参与血栓形成和凝血过程。
2. 血液的生成血液的生成主要发生在骨髓内,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会进入血液循环,而血小板则会在骨髓中成熟后进入血液中。
3. 血液的凝血机制血液的凝血机制是机体对出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主要包括血小板功能、凝血酶原激活和凝血蛋白的合成等。
4. 血液的输血学血液的输血学是临床血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液检测和输血反应的处理等内容。
5. 血液的免疫学血液中包含了很多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对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二、血液病的分类和诊断1. 贫血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病,主要指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血液输送氧气能力下降。
贫血的分类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贫血的诊断需要通过血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平均容积等指标来进行。
2.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导致出血时间延长或出现出血的症状。
常见的疾病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生成障碍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3. 血浆蛋白异常血浆蛋白异常是指血浆中蛋白质的合成或分布出现异常,包括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多、γ球蛋白减少等情况。
常见的疾病包括多发性骨髓瘤、Waldenström氏病和淀粉样变性等。
4.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是指机体对损伤部位进行止血的能力减弱或消失。
常见的疾病包括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和血栓形成相关的疾病。
5. 血液肿瘤血液肿瘤是指发生在血液及造血系统中的肿瘤性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6. 血液传染病血液传染病是指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梅毒和疟疾等。
血液病学知识点
血液病学知识点血液病学是研究血液疾病的学科,涉及到血液的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以及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血液病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血细胞的产生与功能、血液疾病的分类、常见的血液疾病等。
一、血细胞的产生与功能1.造血器官: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而胎儿期则以肝脾为主。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红细胞:红细胞主要携带氧气到达全身组织。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各个组织。
3.白细胞: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和消灭病原体。
白细胞主要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粒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消化细菌,而淋巴细胞则起到调节和控制免疫反应的作用。
4.血小板:血小板主要参与止血过程,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能够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小板血栓,阻止出血。
二、血液疾病的分类血液疾病可以分为稳定性和非稳定性两大类。
稳定性血液疾病指的是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稳定性血液疾病则指的是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急诊治疗,如急性白血病。
根据血细胞的类型,血液疾病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血小板疾病。
三、常见的血液疾病1.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功能不足以满足身体代谢需要的疾病。
常见的贫血类型有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遗传性贫血等。
2.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类恶性肿瘤,主要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或血细胞的早期祖细胞。
白血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常见的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等。
3.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的疾病,导致机体出现出血倾向。
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症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以上只是介绍了血液病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实际上,血液病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还涉及到很多其他的知识和技术。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自身血液疾病的类型和特点,以及针对不同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血液学知识点
血液学知识点血液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血液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临床医学中,血液学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医生和护士来说,掌握血液学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各种血液病。
一、血液的组成人体的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是血液中含氧量最多的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白细胞则是人体的免疫细胞,能够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害。
血小板则是起止止血作用的细胞,它们能够在受伤部位形成血栓,防止出血。
而血浆则是血液中含水较多的部分,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二、血液的生理功能血液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循环系统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各个组织器官,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回肺脏,经过呼吸排出体外。
此外,血液还能维持体温平衡、维持酸碱平衡、帮助止血和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袭。
三、血液学常见疾病在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血友病、血栓症等。
贫血是由于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一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乏力、头晕、气短等。
白血病则是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患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容易出现感染和出血。
血友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缺乏凝血因子,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血栓症则是由于血液中凝块形成过多导致的一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四、血液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血液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及形态等情况,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类型。
血凝指标检查则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血液凝固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出血或血栓风险。
血液免疫学检查可以检测患者体内各种免疫蛋白的水平,帮助诊断免疫相关疾病。
五、血液学治疗对于不同类型的血液疾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贫血患者,可以通过口服铁剂、输注红细胞悬液等方式补充铁元素和红细胞。
白血病患者需要接受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式。
血液病学知识点
血液病学知识点
一、血液疾病概述
血液是人体内部循环系统的基础,负责输送氧气、养分以及排除废物,维持身体健康。
而血液疾病是指一类涉及血液本身、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疾病,如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
二、贫血
贫血是指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目或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导致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的一类疾病。
常见原因包括缺铁性贫血、慢性疾病性贫血和遗传性贫血等。
患者会出现乏力、疲倦、气短等症状。
三、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由白血细胞恶性增生引起的血液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急性髓样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者会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
四、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
患者在受伤或手术时容易出现出血倾向,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五、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主要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肺动脉栓塞症等。
当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异常增多时,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血流受阻。
总结:
血液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的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血液病学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些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血液病重要知识点总结
血液病重要知识点总结1.常见的血液病类型血液病包括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病变包括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白细胞增多症等;恶性病变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贫血是最常见的血液病之一,常导致疲劳、气短、头晕等症状。
白血病则是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是由于骨髓中的白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严重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
2.病因和危险因素血液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等。
例如,贫血可能是由于缺铁、维生素B12或叶酸不足,也可能是由于患有慢性疾病、遗传因素或骨髓疾病引起。
而白血病则可能与化学品暴露、辐射、病毒感染、遗传因素有关。
另外,血液病的发病也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3.临床表现血液病的临床表现因病种和病情而异。
贫血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劳、气短、头晕、心悸、皮肤苍白等;白血病则可能表现为发热、出血、淋巴结肿大、贫血等。
此外,淋巴瘤患者可能在淋巴结或器官肿块,骨骼疼痛等症状。
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4.诊断和治疗对于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通常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病种和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治疗血液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疗、骨髓移植等。
对于恶性血液病,目前化疗和靶向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对于良性血液病,贫血患者可通过补充营养或输血来治疗。
5.预防和护理对于已经患有血液病的患者,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血液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有一定程度的功能损害,更容易感染病原体。
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密切的护理和观察。
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营养,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等。
6.心理和社会支持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身心压力,因此心理和社会支持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患者和家属应及时寻求医生、心理医生或专业机构的帮助,加强心理辅导,积极面对疾病。
7.生活质量和康复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外,还需要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康复。
血液生化检查知识点总结
血液生化检查知识点总结一、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红细胞内。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细胞。
血红蛋白水平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贫血、失血等情况,对于一些贫血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目,是血液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红细胞是负责携带氧气的细胞,红细胞计数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贫血、缺氧等疾病,也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依据。
三、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免疫细胞,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机体免受外界微生物的侵害。
白细胞计数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对于感染、炎症等疾病的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一种很小的细胞片段,主要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作用,它的数量的增多或减少都可能导致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
因此,血小板计数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对于血液凝固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五、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压积是指血小板在血液中所占的百分比,它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血小板的数量和比例,对于一些血液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六、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百分比,它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贫血程度,对于贫血性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七、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它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红细胞的大小,对于贫血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八、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有的平均血红蛋白量,它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对于贫血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九、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指每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浓度,它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浓度,对于贫血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十、血浆葡萄糖(FPG)血浆葡萄糖是指空腹状态下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它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病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三)
血液病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三)1、单选有关脾功能亢进错误的是()A.脾亢早期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B.脾大程度与脾功能亢进程度平行C.脾亢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D.脾亢时血液稀释加重贫血E.呈增生(江南博哥)性骨髓象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脾功能亢进多有脾大症状,但脾大程度与脾功能亢进程度并非平行。
2、单选关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说法正确的是()A.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可采用脾切除治疗B.此病是由于体内自身抗体激活补体所致C.酸化血清溶血试验对本病具有确诊意义D.Ⅰ型血红蛋白的数量决定了血红蛋白的发作频率E.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易合并血栓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酸化血清溶血试验对本病具有确诊意义。
Ⅲ型血红蛋白的数量决定了血红蛋白的发作频率。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可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丙酸睾酮、糖皮质激素、骨髓移植治疗,但不能脾切除治疗。
3、单选男性,60岁。
常年素食,乏力,“牛肉舌”,实验室检查:VitB12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地中海贫血正确答案:C4、单选下列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说法错误的是()A.血片中可看到红细胞呈缗钱状B.血沉显著增快C.骨髓瘤细胞是异常增殖的浆细胞D.尿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重链出现于尿中所致E.骨质破坏主要为溶骨性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尿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轻链出现于尿中所致。
5、单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A.糖原染色阳性,呈块状或颗粒状B.过氧化物酶阳性C.细胞中含粗大嗜天青颗粒比例≥30%D.POX反应,非特异酯酶均阴性E.非特异性酯酶阳性,能被NaF抑制正确答案:D6、单选男性,72岁。
头昏、面色苍白半年,发热伴鼻衄1周。
查体:体温39℃,贫血貌,胸骨压痛(-)。
WBC1.2×109/L,HGB56g/L,PLT40×109/L。
尿常规隐血(-)。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0.08,红系出现有核细胞和巨大红细胞,粒系分叶过多,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
血液内科知识点笔记总结
血液内科知识点笔记总结一、血液的生理学1. 血液的组成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红细胞主要负责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主要负责抵御外界病原体和维持免疫功能,血小板负责凝血和止血,血浆主要是水和蛋白质的溶液。
2. 血液的生产和破坏血液的生产主要发生在骨髓中,而破坏则主要发生在脾脏和肝脏。
红细胞大约在120天内被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寿命则相对较短。
3. 血液凝血机制血液凝血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血小板黏附、凝血因子激活和纤维蛋白聚合等步骤。
凝血功能的异常会导致出血或血栓病变。
4. 血液的免疫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浆中的抗体都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和物质,它们能协同完成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
二、疾病的分类1. 贫血贫血是由于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病症。
按照病因和病理生理特点,贫血可以分为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慢性病性贫血等类型。
2. 血栓病变血栓是指在血管内形成的异常凝块,在血液循环中移动时,会引起血栓栓塞症。
血栓病变可以包括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等疾病。
3. 血小板疾病血小板功能异常或数量减少可导致出血或血栓病变,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功能障碍等。
4. 凝血因子异常凝血因子包括多种蛋白质,在其功能受损时,会导致出血或血栓病变,如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等。
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血液中某一种或多种细胞的异常增生。
三、常见的血液疾病1. 铁缺乏性贫血铁缺乏是导致贫血的最常见原因,常见于女性、婴儿和老年人,临床上可以引起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2.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功能低下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紫癜、出血和贫血等症状。
血液学临床必学知识点
血液学临床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血液学临床必学的知识点:
1. 血液成分: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负责免疫和抵抗感染,血小板负责止血,而血浆则是含有各种营养物质、荷尔蒙、抗体和凝血因子等。
2.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它含有铁,能够结合氧气。
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反映出贫血的程度。
3.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是负责止血的细胞碎片,它们可以聚集在血管受伤处形成血栓。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出止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4. 血浆凝血功能:血浆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它们可以在血液凝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浆凝血功能可以通过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来评估。
5.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们能够识别和攻击病原体。
白细胞计数可以用来评估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6. 血型与配型:血液中存在多种血型系统,如ABO血型和Rh血型。
匹配合适的血型对于输血安全非常重要。
7. 血液病理学:血液病理学是研究血液病的学科,包括白血病、淋巴瘤、贫血等。
了解血液病的病理变化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8. 血液常规检查:血液常规检查是评估血液状态的常用方法,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
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病。
以上是血液学临床必学的一些知识点,对于了解和处理与血液相关的临床问题非常重要。
血液科常识
血液科常识血液科是一门研究血液病和血液系统疾病的医学科学。
人体的血液系统包括骨髓、淋巴组织、脾脏、血红蛋白等多个方面,而最常见的血液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淋巴瘤等。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血液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血液病。
1.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具体而言,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白细胞则是我们的免疫防御系统的主力,而血小板则是血液凝固的关键之一。
血浆则是血液中所含全部溶解物的总和,其中包括水、电解质、营养物、荷尔蒙、抗体、药物等。
2. 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下降导致的健康问题。
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营养不良、缺铁或缺维生素B12或叶酸等。
贫血的治疗方式取决于引起贫血的原因。
3.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下降,导致出血调节功能不良。
这种病情可能是由于骨髓致病、感染和自身免疫等原因造成。
患者可能出现长时间的皮下瘀伤和容易出血的现象。
4. 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由恶性白细胞增生或骨髓产生异常的白细胞引起的血液疾病。
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细胞数量增加,并且不成熟,难以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
患者可能出现疲劳、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5. 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种由淋巴细胞在淋巴系统中异常生长导致的恶性肿瘤。
淋巴瘤的症状可能和白血病相似,但通常也包括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有些病患还会产生皮肤瘙痒、骨痛等症状。
6. 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指血液中某些成分(如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在血管内异常聚集,形成血栓的过程。
血栓形成可能妨碍血流,导致缺血性损伤。
在某些情况下,其中的血栓可脱落并移行至心脏或肺部,造成严重的后果。
7. 血管炎血管炎是指血管内层的炎症反应引起的血管病变,这可能导致血液流动不畅或甚至血管损伤。
血管炎的症状可能包括发热、疲劳、关节痛等。
8. 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指的是血液中脂质的含量异常增高或降低。
医生在血液科与血液疾病防治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医生在血液科与血液疾病防治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医生在血液科与血液疾病防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诊断血液疾病,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医生在血液科与血液疾病防治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 血液科的专业知识血液科是一门涉及血液系统的医学专业。
医生在血液科中需要掌握以下专业知识:1.1 血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医生需要了解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组成,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他们需要了解血液系统是如何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稳定的。
1.2 血液病理学医生需要熟悉各种血液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包括恶性血液肿瘤、贫血、出血性疾病等。
他们需要了解血液病理学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联,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1.3 血液检验和影像学医生需要了解常用的血液检验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他们还需要掌握影像学技术,如血液超声、MRI和CT扫描等,以辅助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
2. 血液疾病的专业技能医生在血液科与血液疾病防治中需要具备以下专业技能:2.1 临床诊断能力医生需要通过综合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准确诊断血液疾病。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血液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典型症状,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2.2 治疗方案制定能力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血液疾病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2.3 治疗操作技能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如骨髓穿刺、淋巴结活检等。
这些技能对于一些血液疾病的确诊和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2.4 患者管理能力医生需要善于与血液疾病患者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并提供心理支持。
他们还需要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制定患者的个性化治疗计划。
3. 血液科医生的专业发展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血液科医生需要进行专业发展,包括以下方面:3.1 继续教育医生应该定期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
血液病学相关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含答案
血液病学相关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A1型题1. 较为可靠的反映贫血程度的检查部位是A.耳轮皮肤B.面颊,皮肤黏膜C.颈部皮肤及舌面D.睑结膜,指甲,口唇E.手背皮肤及口腔黏膜答案:D2. 缺铁性贫血在成年男性中最多见的原因是A.消化道慢性失血B.铁需要量增加C.失血过多D.铁摄入不足E.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答案:A[解答] 男性无失血原因,一般不会贫血。
男性贫血原因有慢性失血、铁摄入不足、铁利用障碍,其中以消化道慢性失血多见。
3. 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储存于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网状细胞D.胃壁主细胞E.肝脾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答案:E4. 缺铁性贫血的预后取决于A.铁剂应用时间的长短B.影响铁剂吸收因素的有无C.铁剂应用途径D.原发病是否能够治疗彻底E.铁剂用量大小答案:D[解答] 积极治疗原发病是缺铁性贫血治疗的关键,影响其预后。
5. 下列白血病和对应的典型染色体改变不正确的是A.M3——t(15,17)B.M2——t(8,21)C.CMML——t(9,21)D.M4——16号染色体缺失E.L3——t(8,14)答案:C[解答] CMML典型染色体改变为t(9,22),Ph'染色体。
6. 关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A.红细胞膜先天缺陷性疾病B.主要涉及红细胞骨架蛋白的异常C.本病异常球形红细胞的渗透脆性降低D.异常红细胞主要在脾脏被破坏E.胆石症是本病的常见并发症。
[解答] 本病异常的细胞骨架蛋白使得红细胞不能维持正常的两面凹的盘形,而变成小圆形,变形能力差,在低渗盐水中较正常红细胞易于溶血,即渗透脆性升高。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抗血小板抗体产生B.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增加C.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D.脾吞噬血小板增多E.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答案:A8. 关于急性ITP,下列正确的是A.多见于成人B.骨髓幼稚巨核细胞增加C.大多数患者可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型D.PAIg阴性E.血小板寿命正常答案:C9. 下列分化抗原缺乏将引起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是A.CD13,CD33B.CD5,CD3C.CD134,CD22D.CD55,CD59E.CD53,CD59[解答] CD59又称反应性溶血膜抑制因子,CD55又称衰变加速因子,前者阻止膜攻击复合物的组装,后者抑制补体C3转化酶的形成及其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单核、幼单核≥30%。如果原单核细胞(I型+Ⅱ型)≥80%为N5a,<80%为M5b。CDl4阳性。
M6(急性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红细胞≥50%,非红系细胞中原始细胞(Ⅰ型+Ⅱ型)≥30%。
2.当表现为发热、贫血和出血时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相鉴别,后者常尤肝、脾、淋巴结肿大,血象中无幼稚细胞,骨髓检查可确诊。
3.以发热、骨关节痛首发者应与青少年类风湿病及风湿热鉴别。这两种病贫血程度轻,无出血,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亦少见,周围血中亦不会出现幼稚细胞,疼痛主要局限于关节,可疑者应作骨髓检查。
5、染色体和基因改变 白血病常伴有特异的染色体和基因改变。例如M3t(15;17)(q22;q21)系15号染色体上的PML(早幼粒白血病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RARa(维A酸受体基因)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这是:M3发病及用维A酸治疗有效的分子基础。此外,某些急性白血病尚有N—ras癌基因点突变、活化。抑癌基因p53、Rb失活。
3、细胞化学 主要用于协助形态学鉴别各类白血病。糖原染色(PAS)除可用于鉴别上述三种细胞外,尚可用于鉴别急性红白血病(M6型)与巨幼细胞贫血,前者往往呈强阳性反应,后者反应不明显。
4、免疫学检查 正常白细胞表面有大量的蛋白抗原,不同系列、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表达相应的分化抗原,不同分化阶段起源的白血病细胞表面保留有相应的分化抗原。利用单克隆抗体识别这些抗原分化群(CD),不仅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的分类,而且可以判断白血病细胞的分化起源阶段。AML的白血病细胞常表达CD11、CD13、CD14、CD33,巨核细胞表达CD41、CD42、CD62;B细胞起源的ALL(B-ALL)常表达CD19、CD10、CD22、膜免疫球蛋白(SIG);T细胞起源的ALL(T-ALL)常表达CD7CD2、CD5、CD1。对于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分类、分型困难的急性白血病,选用一组适当的单克隆抗体,几乎可以对所有的急性白血病进行分型诊断,并且具有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价值。但需要指出的是白血病细胞所表达的各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不低于30%。可查到染色体t(15;17)易位和PNL/RARα融合基因。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各阶段粒细胞占30%~80%,各阶段单核细胞>20%。CDl4阳性。
种分化抗原在正常血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均可表达,至今尚未发现白血病细胞特有的分化抗原,白血病细胞与正常血细胞分化抗原的表达仅是量的差异,而无质的区别。因此,细胞分化抗原表达分析,只能用于白血病的分型鉴别,而不能诊断白血病。不仅如此,髓系和淋巴系相关分化抗原在白血病细胞表面可出现交叉表达,即同时表达髓系和淋巴系相关分化抗原,其确切的意义尚不肯定,有研究发现某些髓系相关分化抗原在ALL细胞表达与特定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相关(如MLL基因重排,或TEL-AML基因融合);也有学者认为与白血病细胞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或髓系、淋巴系祖细胞有关。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30%。CD41、CD6l、CD42阳性。
说明:原始细胞浆中无颗粒为I型,出现少数颗粒为Ⅱ型。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共分如下三型。
L1: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12μm)为主。胞浆较少,核型规则,核仁不清楚。
L2: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12 μm)为主。胞浆较多,核型不规则,常见凹陷或折叠,核仁明显。
2、骨髓象 骨髓象是急
性白血病确诊的依据。典型的骨髓象表现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某系列原始或幼稚细胞占有核细胞的30%~99%,伴有形态学异常或核、质发育不平衡,表现为“核多质少”或“核幼质老”等现象。正常粒系、红系和巨核系细胞减少甚至缺如。至少有三种方法可以用来区分髓系原始细胞和原始淋巴细胞:特殊的组织化学染色,胞浆中是否含有Auer小体,特异性识别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髓系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苏丹黑B和醋酸萘酚酯酶或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25%的胞浆中可见一种源自嗜苯胺蓝颗粒的0.5×1.5tim大小的椭圆形胞浆类包函体,称为Auer小体。细胞膜表面表达髓系细胞相关的分化抗原,如CD11、CD13、CD33等。原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苏丹黑B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均阴性,而70%以上的糖原染色阳性,部分T细胞起源的ALL(T-ALL)酸性磷酸酶阳性,胞浆中无Auer小体,细胞膜表面表达淋巴细胞相关分化抗原,如B细胞表达CD19,T细胞表达CD,等。需要指出的是,组织化学染色和细胞膜表面分化抗原的检测虽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但不是确诊白血病的指标。当合并骨髓纤维化时,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某些白血病的确诊。急性白血病诊断时做骨髓细胞培养,常见正常粒细胞一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严重受抑或不生长,仅有15%保留集落形成能力,但集落形成的数量减少,并有细胞成熟异常,而白血病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L)却明显增多。随着治疗后缓解,CFU-L消失,CFU-GM恢复正常,这种变化先于形态学的完全缓解,因此具有预测疗效,监测复发的意义。
三、巨幼细胞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有时可与急性红白血病混淆。但前者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PAS反应常为阴性。
四、再生障碍
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象与白综合征 该病的RAEB及RAEB—T型除病态造血外,外周血中有原始和幼稚细胞,全血细咆减少和染色体异常,易与白血病相混淆。但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二、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形态与原始细胞不同,血清中嗜异性抗体效价逐步上升,病程短,可自愈。百日咳、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风疹等病毒感染时,血象中淋巴细胞增多,但淋巴细胞形态正常,病程良性,多可自愈。
急性白血病诊断:
(一)诊断标准
1.急非淋白血病共分八型,诊断标准如下。
MO(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分化型):原始细胞在光镜下类似L2型细胞。核仁明显。胞浆透明,嗜碱性,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苏丹黑B阳性<3%。在电镜下,MPO(+),CD33或CDl3等髓系标志可呈(+)。通常淋巴系抗原为(-),但有时CD7+、TdT+。
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时,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增多(>0.01×10^9/L),蛋白质增多(>450mg/L)。而糖定量减少。涂片中可找到白血病细胞。脑脊液清浊度随所含的细胞数而异。
急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诊断一般不难。由于白血病类型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亦不尽相同,因此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分型。还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L3: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胞浆较多,细胞内有明显空泡,胞浆嗜碱性,染色深,核型较规则,核仁清楚。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大多数患者白细胞数增多,疾病晚期增多更显著。最高者可超过100×10^9/L,称为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也有不少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在正常水平或减少,低者可<1.0×10^9/L,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血片分类检查原始和(或)幼稚细胞一般占30%~90%,甚至可高达95%以上,但白细胞不增多型病例血片上很难找到原始细胞。白血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性贫血,少数患者血片上红细胞大小不等,可找到幼红细胞。约50%的患者血小板低于60×10^9/L,晚期血小板往往极度减少。
6.此外尚需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神经母细胞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的骨髓浸润鉴别。
五、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在药物或某些感染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骨髓中早幼粒细咆明显增加。但该症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早幼粒细胞中无Auer小体:短期内骨髓成熟粒细胞恢复正常。
急性白血病不同症状之间的鉴别诊断:
1.出血倾向明显时需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后者很少有明显的肝、脾、淋巴结肿大,血象中白细胞数一般正常,无幼稚细胞,骨髓检查可将二者区别。
6、粒一单系祖细胞(CFU—GM)半固体培养 急非淋白血病骨髓CFU—GM集落不生成或生成很少,而集簇数目增多;缓解时集落恢复生长,复发前集落又减少。
7、血液生化改变 特别在化疗期间,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尿中尿酸排泄量增加,甚至出现尿酸结晶。患者发生DIC时可出现凝血机制障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急粒白血病不增高,而急淋白血病常降低。
4.急淋常需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后者常无出血和贫血,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增多,骨髓象正常或有异形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和(或)EB病毒抗体阳性。
5.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时,需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部肿瘤鉴别,这时除注意脑脊液的改变外,应注意血象及骨髓象的改变,同时注意有无肝、脾、淋巴结肿大等,通过全面检查及短期追踪可以鉴别。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未分化原粒细胞(I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细胞的90%以上,至少3%细胞为过氧化物酶染色(+)。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细胞的30%-89%,单核细胞<20>10%。M2a的染色体有t(8;21)易位,可查到AML1/ETO融合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