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分型和实验室诊断的临床意义
血液病的分子诊断方法
血液病的分子诊断方法引言:血液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传统上,对血液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骨髓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等传统检测手段,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分子诊断方法逐渐成为血液病诊断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血液病的分子诊断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和前景。
一、常见血液病的分子诊断方法1.1 遗传突变检测遗传突变是导致很多血液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患者DNA或RNA进行序列分析,可以检测到与血液病相关基因中可能存在的突变。
例如,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常见基因TLX1和TLX3异常导致白细胞克隆扩增并抑制细胞凋亡,可通过PCR技术对其进行检测。
1.2 基因重排检测在某些血液病中,基因间的重排现象是发生肿瘤发展的关键步骤。
这种重排不仅可以导致特定基因的过度表达,还可能造成其他癌基因的激活。
通过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倒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技术,可以对此类基因重排进行检测。
如APM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见的PML/RARA染色体融合基因就可以通过FISH技术诊断。
1.3 突变谱分析突变谱分析是一种对疾病相关基因中多个位点进行突变频率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
通过该方法,可以发现血液病相关基因的主要突变类型和频率分布规律。
例如,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常见的BCR/ABL融合基因存在多个突变点,通过突变谱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临床样本中该突变谱。
二、分子诊断方法在血液病中的应用意义2.1 提高诊断准确性传统的血液病诊断方法往往依赖于骨髓穿刺等操作,而分子诊断方法可以通过血液或组织样本,避免了对患者身体的创伤。
同时,与传统诊断方法相比,分子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到血液病相关基因突变、基因重排和改变。
2.2 提供个体化治疗指导血液病是一类异质性疾病,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
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1一、血液检验21、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 ×109/L婴儿(两周岁内):11~12×109/L新生儿:15~20×109/L[临床意义]生理性增多:初生儿、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应激、妊娠、分娩3病理增高见于: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局部炎症,以及一些细胞感染。
1)组织损伤:手术后急性心肌梗塞。
2)恶性肿瘤及白白病:急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尤以慢性白血病增高最多。
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如肝癌、胃癌等。
3)其它: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酸中毒、某些药物中毒、烧伤等。
4减少见于:1) 某些感染:细菌感染(如伤感、副伤寒);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麻疹)。
2) 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
3) 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如肝硬班替氏综合症。
4) 理化因素:放射性物质、X线、某些抗癌药、解热镇痛药等,可造成白细胞减少。
5少于0.5×109/L提示患者受感染的危险极大,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仔细监测。
少于3×109/L 可认为白细胞减少,应了解白细胞分类,并作进一步检查;多于12×109/L可视为增多,白细胞分类对确定增多原因有一定价值,应寻找感染的来源。
30×109/L或更多者有白血病可能,应作白细胞分类及骨髓检查。
2、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参考值]6中性细胞:40~70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10 %嗜酸细胞:0.5~5 %嗜碱细胞:0~1 %[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
7·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梗塞、肺梗塞等。
·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
减少见于:·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付伤寒、麻疹。
恶性血液病诊疗研讨班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恶性血液病诊疗研讨班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1)二、脊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分型 (3)三、多发性骨髓瘤诊治及MDT实践 (5)四、复发难治AML的移植治疗 (7)五、成人Ph+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治 (9)六、浆母细胞淋巴瘤 (10)七、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12)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4)九、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 (16)十、恶性血液病主要诊断选择和DRG分组 (18)十一、血液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进展 (20)十二、骨髓活检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 (21)十三、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23)一、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1.当临床考虑多发骨髓瘤相关肾病时,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肾活检()A.肾小球损害为主,伴白蛋白尿>1 g/24 hB.血液学平稳或缓解的MM患者发生AKIC.同时存在多种因肾衰竭,为评估肾损伤及预测肾衰竭是否可逆D.临床表现为典型管型肾病者E.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参考答案:D2.多发骨髓瘤相关肾病的治疗不包括()A.纠正脱水B.避免使用造影剂、利尿剂、非甾体类消炎药和肾毒性药物;C.避免碱化尿液D.充分水化E.积极控制感染参考答案:C3.MM肾损伤的病理分类不包括()A.轻链型淀粉样变B.轻链沉积病C.非管型肾病D.肾小管坏死E.间质性肾炎参考答案:C4.下列不属于多发性骨髓瘤相关高钙血症的治疗的是()A.应用二膦酸盐类药物B.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C.透析D.控制液体进入量E.利尿、水化参考答案:D5.多发骨髓瘤相关肾病,肾脏的替代治疗包括()A.血液透析B.血浆置换C.高截留量血液透析D.化疗E.肾移植参考答案:D二、脊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分型1.下列不属于我国MDS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的是()A.TET2B.U2AF1C.ASXL1D.SF3B1E.CALR参考答案:E2.关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MDS中的作用,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其特点的是()A.不需要高质量分裂相B.能分析所有染色体异常C.分辨率高D.检测花费时间短E.经济花费高参考答案:B3.下列不属于MDS中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的是()A.8B.-7C.del(20q)D.-YE.+9参考答案:E4.下列不易与MDS混淆的疾病是()A.AAB.PNHC.CDAD.AMLE.IDA参考答案:E5.下列属于MDS维也纳最低诊断标准中的必要条件的是()A.持续(≥6个月)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B.发育异常C.原始细胞:5%-19%D.典型染色体异常E.造血祖细胞的CFU集落(±集簇)异常参考答案:C三、多发性骨髓瘤诊治及MDT实践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的是()A.镰形红细胞B.缗钱状红细胞C.泪滴形红细胞D.靶形红细胞E.棘形红细胞参考答案:B2.下列不属于当今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式的是()A.VRD方案化疗B.达雷妥尤单抗联合化疗C.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D.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E.卡非佐米联合化疗参考答案:C3.浆细胞白血病与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要点是()A.临床表现B.外周血浆细胞的百分比或绝对值C.尿本周蛋白定性试验D.血清β-微球蛋白浓度E.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参考答案:B4.多发性骨髓瘤的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A.肝脾淋巴结肿大B.颈部淋巴结肿大C.IgA型浆细胞白血病D.骨痛E.对称性远端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参考答案:D5.不属于多发性骨髓瘤的CRAB症状包括()A.溶骨性破坏B.贫血C.高钙血症D.肾功能损害E.高粘滞血症参考答案:E四、复发难治AML的移植治疗1.下列不能作为早期复发AML患者治疗选择的是()A.临床试验(强烈推荐)B.靶向药物治疗C.挽救化疗,获得CR 后继而行同胞相合或无关供者HSCTD.直接进行allo-HSCTE.继续原方案化疗参考答案:E2.下列不适合用于晚期复发AML患者(缓解12个月以上复发者)的治疗措施是()A.重复初始有效的诱导化疗方案,如达到再次缓解,考虑进行allo-HSCTB.临床试验C.靶向药物治疗D.挽救化疗,CR后行同胞相合或无关供者HSCTE.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参考答案:E3.下列不属于移植后预防复发策略的是()A.早期减停免疫抑制剂B.供者淋巴细胞输注C.药物维持治疗D.强化疗E.定期监测骨髓参考答案:D4.下列不属于可治疗AML的靶向药物的是()A.吉瑞替尼B.索拉菲尼C.维奈克拉D.艾伏尼布E.博舒替尼参考答案:E5.下列属于维奈克拉+阿扎胞苷的协同作用机制的是()A.选择性与BCL-2结合,释放促凋亡蛋白B.?干扰白血病干细胞能量代谢,导致白血病干细胞死亡C.?提高AML细胞对T细胞的敏感性,促进T细胞对AML细胞的杀伤作用D.减弱T细胞的敏感性E.?启动AML肿瘤细胞凋亡参考答案:D五、成人Ph+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治1.下列属于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并发症的是()A.出血性膀胱炎B.急性GVHDC.一般细菌感染D.肝窦阻塞综合征E.血栓性微血管病参考答案:C2.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高复发风险是()A.移植时>=CR2B.诊断后>=2 疗程后CRC.移植时 MRD(+)D.诊断时伴高危核型E.非复杂核型参考答案:C3.下列不属于Ph+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复发的高危因素的是()A.Allo-SCT 前MRD+B.KZF1阳性C.CDKN2A/B阳性D.BCR-ABL基因阴性E.附加核型参考答案:D4.下列不属于allo-HSCT治疗的缺点的是()A.易发生GVHD,移植并发症多B.患者年龄小于60岁C.移植相关死亡率高D.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E.生活质量高参考答案:B5.目前应用于ALL的单抗药物是()A.CD3-CD19双特异性单抗B.奥加伊妥珠C.达雷妥尤单抗D.利妥昔单抗E.维泊妥昔西单抗参考答案:A六、浆母细胞淋巴瘤1.下列不属于浆母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案的是()A.EPOCHB.CODOX-M/IVACC.Hyper CVADD.硼替佐米联合CHPE.沙利度胺联合激素参考答案:E2.下列为浆母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的是()A.大细胞,具有丰富的细胞质,中央椭圆核,具有突出的核仁B.火焰状细胞C.蝴蝶样核细胞D.戈谢细胞E.纺锤状细胞参考答案:A3.下列不属于浆母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的是()A.CD79aB.MUM-1C.CD38D.CD138E.CD20参考答案:E4.目前关于浆母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分期,哪项最能反应实际危险度预后分层()A.IPIB.R-IPIC.NCCN-IPID.FLIPIE.ISS参考答案:C5.属于治疗浆母细胞淋巴瘤的药物的是()A.达雷妥尤单抗B.维布妥昔单抗C.硼替佐米D.来那度胺E.苯达莫司汀参考答案:E七、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出现癫痫,需考虑A.颅内肿瘤B.脑出血C.ALL中枢神经系统复发D.脑梗死参考答案:C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诱导治疗方案有A.甲氨蝶呤B.阿糖胞苷C.DA方案D.VP方案参考答案:D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A.大量原始淋巴细胞B.大量原始粒细胞C.大量中、晚幼粒细胞D.大量成熟淋巴细胞参考答案:A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学染色,正确的是A.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B.糖原染色阳性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参考答案:B5.不属于特殊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是A.BCR-ABL1样 ALLB.APLC.伴 21 号染色体内部扩增的B-ALLD.ETP-ALL参考答案:B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RAEB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A.难治性贫血B.环形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C.转化中的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D.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E.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参考答案:D2.关于MD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MDS是一组获得性疾病B.MDS主要发生于老年人C.MDS是一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D.造血干细胞异常分化,导致血细胞数量增多,功能及形态异常E.1/3以上的病人将发展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参考答案:D3.骨髓病态造血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再生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多发性骨髓瘤参考答案:A4.以下属于MDS的病态造血的是A.骨髓红系增生活跃B.粒细胞核固缩,有空泡C.可见Auer小体D.呈裂孔现象E.可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参考答案:E男性,70岁,头昏苍白半年,发热伴皮肤瘀斑瘀点1周。
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
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病,多数白血病患者需要接受化疗、放疗、骨髓移植等治疗方案才能够生存。
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是一种反映白血病分类、病情评估以及治疗方案设计的标准,但这个标准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的概述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是一个国际公认的白血病分类系统,其分类标准根据病变细胞的来源、分化程度以及生物学特征来确定。
它可以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同时还包括淋巴细胞系和骨髓或淋巴系等多种分型。
不同类型的白血病不仅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预后上有所不同,同时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二、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的分类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的分类主要依据白血病细胞来源、分类学及遗传学特征等因素而确定,其主要的分类包括下面几种。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有较高发病率的急性白血病,约占所有儿童白血病的80%,同时还有成人发病率为25%。
ALL的分类主要依据白血病原细胞的不同来源,包括B细胞系和T细胞系。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恶性疾病,通常发生在4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
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从B淋巴细胞系中发生的肿瘤。
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急性的白血病,其病情会迅速加重,约占所有成人白血病发病率的80%。
其分类方法则是根据骨髓内非淋巴系统细胞分化成熟状态的不同决定的。
4、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是一种少见的白血病,通常发生在中年人和老年人中。
它的分类依据是在骨髓和外周血中都能发现一种特殊的白血病细胞——Philadelphia 染色体。
三、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的意义白血病WHO分型诊断标准在白血病的分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还有利于对患者的生存期、预后等方面进行评估。
白血病免疫分型初筛方案
白血病免疫分型初筛方案白血病免疫分型初筛方案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恶性血液病,其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
对于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准确的分型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白血病的免疫分型成为了一个重要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方面。
本文将介绍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初筛方案,以及其对临床的意义和应用。
一、什么是白血病免疫分型?白血病免疫分型是通过检测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即细胞上表达的抗原和细胞表面标记物,来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亚型。
目前,常见的白血病免疫分型方法主要包括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免疫电镜等。
二、为什么需要白血病免疫分型?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与其分型紧密相关。
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生物学特点和预后,准确的分型对于指导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
免疫分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还可以对患者的预后做出评估。
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免疫分型还有助于确定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三、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初筛方案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白血病免疫分型初筛方案主要是基于流式细胞术。
这一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多参数检测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了白血病免疫分型的首选工具。
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初筛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纵向免疫分型纵向免疫分型主要是通过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的免疫表型,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亚型。
对于怀疑白血病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免疫标记物的检测,如CD45、CD34、CD13、CD33、CD14、CD15等。
这些标记物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白血病患者的分型,指导后续的治疗和预后评估。
2. 横向免疫分型横向免疫分型则是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细胞表面的免疫表型,辅助鉴别白血病的类型和亚型。
在横向免疫分型中,医生通常会检测同一类别不同亚型的白血病患者的共同抗原和独特抗原,以确定其具体的亚型。
3. 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是一种通过检测白血病细胞内特定抗原的染色反应,来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亚型的方法。
血液病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病)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和2级(NSHL) 富于淋巴细胞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MCHL) 淋巴细胞消减型霍奇金淋巴瘤(LDHL)
白血病 基因检测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吗?
原始细胞
原始细胞< 5%,
(RARS)
环形铁粒幼细胞≥15%
3.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血细胞减少(二系或 二系或多系细胞增生异常
伴多系增生异常
全系);未见Auer小体; ≥10%;原始细胞< 5%,
(RCMD)
未见或罕见 原始细胞 ; 未见Auer小体;
单核细胞<1×109/L
环形铁粒幼细胞<15%
4.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血细胞减少(二系或 二系或多系细胞增生异
8.5q-综合征 [del(5q)]
外周血象
骨髓象
血细胞减少,
一系或多系细胞增生异常;
原始细胞<5%
原始细胞5%~9%;
未见Auer小体;
未见Auer小体;
单核细胞<1×109/L
血细胞减少,
一系或多系细胞增生异常;
原始细胞5%~19%
原始细胞10%~19%;
Auer小体(±);
Auer小体(±);
常伴多系增生异常和 全系);未见Auer小体; ≥10%;原始细胞< 5%,
环形铁(RCMD-RS)
环形铁粒幼细胞≥15%
亚型
5.难治性贫血伴 原始细胞增多1型 (RAEB-1)
6.难治性贫血伴 原始细胞增多2型 (RAEB-2)
7.未归类的MDS (MDS-U)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白血病的类型,我们将在本次演示中介绍其诊断分型和相 关实验室检查。
I. 前言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其特点是白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生,导致血 液功能受损。以下是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基本病理生理。
II. 诊断急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贫血、发热、感 染、出血等症状。
VIII. 附录
相关术语解释
本附录包含对急性白血病相关术语的详细解释,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演示内容。
典型表现图示
本附录提供了一些典型急性白血病病例的图示, 以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该疾病。
美国癌症学会标准
美国癌症学会也制定了一套诊断标准,以供医生参 考和诊断使用。
VI. 总结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是基于细胞学特征和免疫学标志物的检测,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VII. 参考文献
1. Lohr JG, et al. Discovery and prioritization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by whole-exome sequencing. PNAS. 2012; 109(10)室检查
血象检查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象常常显 示出白细胞增多、贫血、血小 板减少等异常。
《2023 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根据患者情况,调Βιβλιοθήκη 治疗方案 ,选择其他有效且安全性更高
的药物。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亮点回顾
诊疗方案优化
新增多种创新药物及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 存率和生活质量。
多学科协作
强调血液科、肿瘤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团队 协作,提升综合诊疗水平。
精准医学应用
推广基因检测、免疫分型等精准诊断手段, 实现个体化治疗。
医保政策与药物可及性
呼吁完善医保政策,提高创新药物可 及性,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THANKS。
心理干预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提供心理咨询 、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
感染防控措施及实践经验分享
感染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隔离消毒等感染防控措施,减少医源性感 染风险。
实践经验分享
分享成功防控感染的实践经验,如合理使用抗生素、免疫调 节剂等。
长期随访与康复管理建议
长期随访
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定期监测患 者病情变化、生活质量等。
规范恶性血液病的诊疗流程,提高临 床医生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背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恶性血液 病的诊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因此需要权威性的指南进行指导。
恶性血液病现状及挑战
现状
恶性血液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 、骨髓瘤等,发病率逐年上升,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挑战
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临 床表现多样,诊疗难度大,需要 临床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 知识。
骨髓抑制
监测患者血常规,观察 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
小板计数变化。
心脏毒性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肌 酶等检查,评估药物对
心脏的影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杨艳丽;耿英华;李佳佳;李骏;张凤【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mmunophenotyp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ethods:Immunophenotype was carried out in 145 patients with AML using flow cytometry. Results:The expression of MPO,CD13 ,HLA-DR,CD33 and CD34 was 93.1% ,90.3% ,77.2% ,71.7% and 70.3% ,respectively. CD14 was expressed only in the M4 and M5 subtype. The lymphoid antigen expression was most commonly observed in CD7 (34.5%) ,especially in M5 subtype and CD19 (10.3%) ;CD2 was expressed only in part of M3 subtype. Two cases of acute hybrid leukemia were detected,expressing both myeloid and lymphoid associated antigen. Conclusions: MPO, CD13 and CD33 are sensitive myeloid associated antigens. The expression of CD7, CD19 and CD2, as well as the immunophenotype by flow cytometry,is of great value in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AML.%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145例AML患者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结果:145例AML患者中MPO、CD13、HLA-DR、CD33、CD34表达率分别为93.1%、90.3%、77.2%、71.7%、70.3%.CD14仅表达于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L伴淋系抗原表达者以CD7(34.5%)最为多见,其中以预后较差的M5型表达率为最高,其次为CD19(10.3%),且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中表达率最高.CD2仅表达于部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共发现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同时有淋系和髓系抗原表达.结论:MPO、CD13、CD33为髓系最敏感的抗原,CD7、CD19、CD2淋系抗原在AML诊断及预后判断上有重要指导意义,FCM免疫分型对白血病的准确分型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6)006【总页数】3页(P561-563)【关键词】白血病,髓,急性;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作者】杨艳丽;耿英华;李佳佳;李骏;张凤【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安徽,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安徽,蚌埠,23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急性白血病(AL)MICM分类包括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
骨髓活检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
moesn iv n e ftmo a f r e st eid xo i u rl do o MM.t a loh lflfr u gn c t c a g f ML a drlpeo c t lu e a I w sas epu o d igaue hn eo j C n ea s faue e k mi.Co cu in n lso
骨 髓 活 检 和 涂 片 相 结 合 , 诊断 骨 髓 纤 维 化 、 增 生 性 骨 髓 增 生 异 常 在 低
综合征 , 骨髓 活检 诊 断 符 合 率 高 于 骨 髓 涂 片 。 对 于 淋 巴瘤 骨髓 受 累 的病 例 , 髓 活 检更 容 易 找到 特 征 性 的淋 巴瘤 细 胞 ; 多 发 性 骨 对
td mar w y o e se n o i y ma n ro we ra d d en e ro b n tp a d rut debo e ma r w s a n y ig,ma soo ye nl dehitt my b mbe i gplsi+ Dig o i fmaina th - dd n a tc a n ss o l g n e moo y d s a er fr d t h tn a d o HO 0 . Re uls Bo e ma rw ittmywa u e irt o e ma rw we ri ig o ig MF lg ie s e ee o t esa d r fW 2 01 s t n ro hsoo s s p ro ob n ro s a n d a n sn a d h p c lu a n y o el lr MDS Bo e mar w ittmy wa a irt id c l o y . n ro h soo se se o fn el flmph ma ta o e ma r w s a . Bo e ma o h so o s a o h n b n ro we r n r w ittmy wa
各种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各种实验室检查意义一、常规项目 (1)二、生化检查 (4)三、肝炎标志检查 (5)四、临床血液项目 (14)五、常规免疫项目 (29)六、发光免疫项目 (37)七、体液项目 (46)一、常规项目二、生化检查三、肝炎标志检查四、临床血液项目减低:急性和某些慢性肾小球肾炎,各种活动性自身免疫病如慢性肝病、SLE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等。
C4 补体C4 g/L 0。
2 ~0。
4增高:风湿热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梗、Reiter 综合症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减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 活动期、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 肾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早期等.CRP C 反应蛋白mg/L 0 ~ 8 增高: CRP 是一种急性期蛋白,见于各种急性化脓性感染、菌血症、组织坏死、恶性肿瘤、重症肺结核、急性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线损伤等。
ENA_A b ENA 自身抗体谱抗sm :阴性抗rRNP:阴性抗u1RNP:阴性抗SSA :阴性抗SSB :阴性抗Jo -1:阴性抗Scl -70:阴性抗D`E :阴? 抗Sm 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的血清标记抗体,阳性可达30%左右.?抗核糖体抗体(rRNP ):是SLE 的又一血清标记抗体,阳率10%.?抗U 1 RNP 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中阳性率高达95% 以上.在SLE 中,该抗体阳性与雷诺氏现象有关。
?抗SSA 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S )中阳性率为60%,也可见于其它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SLE( 35%)、硬皮病、多肌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该抗体阳性也可引起亚急性皮肤狼疮的皮损,与SLE 的性抗DM -53 :阴性抗RA -54 :阴性广泛光过敏性皮炎也相关,IgG 类抗SSA 抗体通过胎盘可引起新生儿狼疮综合征,个别因抗体与心脏的传导系统相结合,可造成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抗SSB 抗体:是干燥综合征的血清标记性抗体,阳性率达40%左右.? 抗Jo - 1 抗体:是多发性肌炎( PM )和皮肤炎(DM )的血清标记性抗体,在PM 中阳性率达25% 。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八、白细胞分类计数(DC)
• 目前在各种类型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 的分类结果,只能起到筛选作用,不能完 全代替将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于显微镜 下,按白细胞形态特征逐个分别计数,得 出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比的目视计数法。 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可间接求出每 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绝对值。
[异常结果处理]
• ⒈红细胞增多常提示缺氧或血液浓缩,应 给予吸氧、改善呼吸功能,适当补液,并 可作进一步检查,如血液黏度、尿常规等。
• ⒉红细胞减少常提示贫血,应结合hb、 HCT和Ret综合分析,计算MCV、MCH、 MCHC以区分贫血的表态学分类,必要时 可做骨髓象检查。
• MCV=hct/rbc(fl) MCH=hb/rbc (pg) MCHC=hb/hct(g/L)
• 周围血中的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 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均起源于多能干细胞。它们通过不 同方式、不同机制消灭病原体,消除过敏原和参加机体的免疫反 应,产生抗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的健康。白细胞计数方法目前使 用的有两种:①显微镜目视计数法:取未梢血20μl,于定量白细 胞稀释液中。②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取静脉血1~2ml,EDTAK2抗凝。
• [异常结果处理]
• ⒈PLT显著增多,必须警惕发生血栓,应在 医师指导下降低血液黏度。
• ⒉PLT显著减少,必须防止出血,应在医师 指导下输血或输注血小板,尽可能避免手 术治疗。
七、白细胞计数(WBC)
• 参考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 ×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儿童:(5-12)×109/L
常见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应用
骨髓检查的临床应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左大鹏骨髓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特殊的临床检验,是血液细胞形态学研究和血液病诊断的主要方法,其重点是发现血液细胞量和质的异常,并结合临床和血象等资料所分析的结果,作出明确的诊断。
骨髓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适应证):1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2 、诊断某些感染性疾患;3 、协助诊断恶性肿瘤骨髓转移;4 、协助诊断某些代谢障碍性疾病,如 Niemann-Pick 病(可在骨髓中找到其特殊细胞)。
一、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所有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微环境和各种造血因子作用下发育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血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成熟一般要经过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
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又可人为地分为原始细胞、早幼细胞、中幼细胞和晚幼细胞四个具体阶段。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只分为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
巨核细胞在发育中的阶段命名为原始巨核、幼稚巨核、颗粒巨核和产板巨核。
PPT4 显示的是血细胞发育示意图,可以看出造血功能干细胞最后发育成红细胞、粒细胞(包括中性、嗜酸、嗜碱)、单核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
PPT5 用图表显示骨髓血细胞的发育规律(从原始 - 幼稚 - 成熟过程)。
PPT7 显示的是红细胞发育中各阶段形态变化规律示意图。
可以看到从原红到早幼红到中幼红到晚幼红、网织红到成熟红细胞,细胞体的变化,核的变化,核仁及染色体的变化。
二、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点(一)红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学特点1 、原始红细胞直径 15- 20um ,多为圆形或微椭圆形边缘常有瘤状突起,胞核多呈圆形,约占细胞直径的 4/5 ,位于中央或稍偏于一侧,染色质为粗颗粒状,核仁 1-2 个,胞浆量少呈油墨蓝色,胞浆中不含颗粒。
PPT8 的图片显示的是原始红细胞。
2 、早幼红细胞直径 10—18um ,细胞形态与原红相同,胞核变小,核染色质开始聚集,常出现部分的浓染区域,核仁模糊或消失,胞浆量增多,呈深蓝色,局部可有少量血红蛋白产生。
恶性组织细胞病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
恶性组织细胞病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一、恶性组织细胞病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 长期发热,以高热为主,伴进行性全身衰竭,淋巴结、脾、肝肿大,还可出现黄疸,出血,皮肤损害和浆膜腔积液等。
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2.实验室检查(1)全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进行性减少,血片中可有少量异常组织细胞及(或)不典型的单核细胞,偶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2)骨髓涂片发现数量不等的多种形态的不正常组织细胞,并带有各种血细胞被吞噬的现象(各种细胞的形态特点如下)。
异常组织细胞及(或)多核巨组织细胞是诊断本病的细胞学主要依据。
上述组织细胞形态如下:①异常组织细胞胞体较大(直径20~50μm),外形多不规则,常有伪足样突起;胞浆比一般原始白细胞丰富,呈蓝色或深蓝色,深蓝色者常无颗粒,浅蓝者可有少数嗜苯胺蓝颗粒,可有多少不一的空泡;核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有时呈分枝状,偶有双核,核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核仁隐显不一,常较大而清晰,1~3个不等。
尚可见到早幼粒细胞样异常组织细胞。
②多核巨组织细胞体大,直径可达50μm以上,外形不规则,胞浆蓝或灰蓝,无颗粒或有少数细小颗粒;含有3~10个或多叶核,核仁隐或显。
③吞噬型组织细胞形态与一般分化的组织细胞相似,体积大,外形不规则;单核或双核,椭圆形、偏位、染色质疏松;核仁隐约可见;胞浆丰富,含有被吞噬的红细胞或其残余碎片、幼红细胞、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
3.骨髓或肝、脾、淋巴结及其他受累组织的切片发现异常组织细胞浸润,并有吞噬各种血细胞现象以及组织结构的改变。
凡具有上述1加2或1加3,且排除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者皆可诊断为本病。
二、恶性组织细胞病疗效判定标准1.国内疗效标准(1)完全缓解:症状及不属于本病的不正常体征均消失。
血象Hb≥100g/L,WBC≥4.0×109/L,分类正常;骨髓涂片找不到异常组织细胞,无明显的血细胞被吞噬现象。
(2)部分缓解: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体温下降或稳定一段时间,肝、脾、淋巴结明显缩小(肝、脾最大不超过肋下1.5cm),血象接近但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骨髓涂片中异常组织细胞和血细胞吞噬现象基本消失或极少量。
临床分析在血液病中的应用
临床分析在血液病中的应用血液病是一类以血液系统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多种类型。
临床分析作为一种科学且全面的检测手段,在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血液病的临床分析方法、应用结果以及临床实践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血液病中的临床分析方法1. 血液学分析血液学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手段,通过对血液样本的检测,可以得到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形态学、分类等信息。
常见的血液学分析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快速确定血液病的类型和程度。
2. 骨髓穿刺和细胞学分析骨髓穿刺是诊断血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取得骨髓样本并进行细胞学分析,可以得到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骨髓穿刺的方法包括直接穿刺法和间接穿刺法,细胞学分析则通过对骨髓细胞的形态学、染色体核型等进行观察,帮助医生明确血液病的类型和分期。
3. 分子生物学分析分子生物学分析是近年来在血液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
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种遗传缺陷以及相关的疾病风险。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原位杂交等。
二、血液病临床分析的应用结果1. 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以骨髓异常增生为基础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临床分析在白血病的诊断和分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血液学分析和骨髓穿刺结果,医生可以确定患者的白血病类型(急性或慢性)、亚型以及分期。
同时,分子生物学分析可以检测白血病相关基因的突变,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
2. 贫血贫血是一种由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异常导致的血液病,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临床分析在贫血的诊断、病因分析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血液学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根据不同类型的贫血进行分类和诊断。
同时,骨髓穿刺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贫血的发病机制和相关基因突变。
血液病临床研究概述
血液病临床研究概述血液病是一类涉及造血系统的疾病,包括各种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临床研究在血液病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概述血液病临床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意义,以及一些重要的临床研究领域。
1. 背景血液病临床研究的背景是因为血液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临床研究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血液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目的血液病临床研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旨在深入研究血液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寻找预防和治疗的新途径。
其次,它希望通过研究改进现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临床研究还旨在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3. 方法血液病临床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等。
在进行研究时,研究人员通常会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研究的目的,研究人员还可能进行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和细胞学分析等实验室技术。
4. 临床研究领域血液病临床研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4.1 白血病研究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发生异常导致的一类恶性肿瘤。
临床研究在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深入研究白血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可以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4.2 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量过低导致的出血倾向。
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诊断和预防上。
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的队列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许多血小板减少症的潜在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4.3 贫血研究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氧输送减少症状。
临床研究在贫血的病因和分类、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通过回顾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不同治疗方案对贫血的治疗效果,并为医生提供了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
血清中部分生化指标检测对恶性血液病诊断的意义
血清中部分生化指标检测对恶性血液病诊断的意义袁舟亮;胡安群;刘海燕;李宗光【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白蛋白(Alb)检测对良性血液病和恶性血液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首次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住院的136例血液病病人,分为良性血液病和恶性血液病(MH)两组,良性血液病选择为缺铁性贫血者(IDA 组)30例,MH组又分为淋巴细胞血液病者(LH组)62例和非淋巴细胞血液病者(NLH组)44例.另选取1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各组病人血清β2-MG、LDH、CRP、SF、Alb检测结果.结果 MH组、IDA组和对照组三组血清中β2-MG、LDH、CRP、Alb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0.152、10.176、34.753、10.655,P<0.001、0.006、<0.001、0.005).IDA组β2-MG、LDH、CRP中位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组β2-MG、LDH、CRP中位数明显高于IDA组和对照组(t=7.476、3.784、5.563、8.223、4.025、5.530,均P<0.001);IDA组和MH组Alb中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5、6.078,均P<0.001),;IDA组男性病人和女性病人SF中位数都显著低于对照组(t=5.904、4.882,P=0.003、0.008),MH组男性病人和女性病人SF中位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t=6.549、4.761,均P<0.001);LH组β2-MG中位数高于NLH组(t=1009.500,P=0.023),LH组Alb中位数低于NLH 组(t=1033.500,P=0.034),LDH、CRP、SF中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组中,β2-MG与CRP、LDH与CRP、LDH与SF、CRP与SF、β2-MG与Alb及CRP与Alb之间有相关性(rs=0.339、0.270、0.394、0.468、-0.549、-0.427,P<0.001、0.005、<0.001、<0.001、<0.001、<0.001),β2-MG与LDH、β2-MG与SF、LDH与Alb及Alb与SF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血清β2-MG、LDH、CRP、SF、Alb水平在良性血液病和恶性血液病诊断、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血液病病人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应全面检查,综合分析.【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9(023)002【总页数】4页(P304-307)【关键词】血液病;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铁蛋白;白蛋白【作者】袁舟亮;胡安群;刘海燕;李宗光【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检验科,安徽安庆 246003;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检验科,安徽安庆 246003;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检验科,安徽安庆 246003;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检验科,安徽安庆 246003【正文语种】中文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
恶性髓系血液肿瘤基因突变检查临床意义-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血液科主任童春容
恶性髓系肿瘤基因突变检查的临床意义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童春容对恶性血液病的诊断与分型,目前专家的共识是应采用MICM的整合诊断方法,也就是联合形态学、免疫学、染色体、基因分析来诊断与分型,以达到更全面准确的诊断、指导精确治疗的目的。
我中心既往已经可以筛查100多种急性白血病的融合基因,并能检测一些恶性血液病的突变基因,基因突变包括基因丢失、新基因插入或被替代等。
既往的研究显示,40%多的急性白血病有白血病特异的融合基因。
恶性血液病是多种基因异常或突变的结果,我中心最近成功采用基因测序方法筛查数十种基因突变,与既往的方法比较,可以检测以上基因的全部突变位点,提高了基因突变的检出率。
如NPM1有40多种突变位点,既往的方法只能检测其中最常见的10种突变位点,而目前的方法可检测几乎NPM1的全部突变位点。
基因突变的筛查有以下临床意义。
一帮助诊断恶性血液病一些恶性血液病,尤其是骨髓增殖性肿瘤(MPN)、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MPN综合征等,没有特异性的免疫学、染色体或融合基因异常,在早期时主要表现为血液细胞轻度升高或降低,难以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类白血病反应等良性疾病鉴别。
既往诊断主要靠排除多种疾病,并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才能诊断。
几乎所有恶性血液肿瘤都能检查到某种或多种基因突变,因此当具有髓系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一些实验室特征时,相关基因突变阳性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基因突变检查可明显提高恶性血液肿瘤的准确率及速度。
还有一些髓外恶性血液病,由于组织标本少,其它方法难以有足够标本诊断;或治疗获得完全缓解后来到我院,怀疑既往的诊断。
因此我们发展了用骨髓/血涂片、组织切片等少量标本做几十种基因突变检查的方法,对于这些患者可以用治疗前做其它检查留存的标本(骨髓涂片、血液涂片、组织切片等)来检测恶性血液病的基因突变,从而帮助进一步确定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及预后,并帮助治疗选择。
1JAK2(包括V617F和Exon12)基因突变在髓系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AK2基因突变可见于多种MPN及其它恶性血液病。
血清中部分生化指标检测对恶性血液病诊断的意义
d o i:10. 3969/j. issn. 1009-6469.2019.02. 025◊临床医学!血清中部分生化指标检测对恶性血液病诊断的意义袁舟亮,胡安群,刘海燕,李宗光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检验科,安徽安庆246003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微球蛋白(%-M G)、乳酸脱氢酶(L D H)、C-反应蛋白(C R P)、铁蛋白(S F)、白蛋白(A l b)检测对良性血液病和恶性血液病诊断的意义。
方法选择2016年 1 一12月首次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住院的136例血液病病人,分为良性血液病和恶性血液病(M H)两组,良性血液病选择为缺铁性贫血者(I D A组)30例,M H组又分为淋巴细胞血液病者(L H组)62例和非淋巴细胞血液病者(N L H组)44例。
另选取1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分析各组病人血清%-M G、L D H、C R P、S F、A l b检测结果。
结果M H组、I D A组和对照组三组血清中%-皿〇、=0@、匸尺0、人1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 152、10. 176、34. 753、10. 655,E <0.001)0. 006、<0.001)0. 005)。
I D A组%-M G、L D H、C R P中位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 H组%-M G、L D H、C R P中位数明显高于I D A组和对照组(# =7.476、3. 784、5. 563、8. 223、4. 025、5. 530,均E <0. 001 );I D A组和M H组A l中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295、6. 078,均E <0. 001 ),&I D A组男性病人和女性病人S F中位数都显著低于对照组(# =5. 904、4. 882,E =0. 003、0. 008),M H组男性病人和女性病人S F中位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6. 549、4. 761,均E <0. 001)&L H组%-M G中位数高于B L H组(« = 1 009. 500,E =0. 023),L H组 A l中位数低于 B L H组(# = 1 033. 500,E =0. 034),L D H、C R P、S F中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系:
CD36, 71, GP-A
非系列相关: CD9, 38, 45, DR
其它:
TdT, C, SmIg
80年代中期单克隆抗体开始应用于急性 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型,但迄今还没 有制备出抗粒细胞和抗单核细胞系列白 血病的特异性抗原及各自分化发育阶段 特异性抗原的抗体。
急淋白血病 急粒白血病 急单白血病
MPO
(-)
(+)
(+)
SB
(-)
(+(±) (+)
NaF 抑制不敏感 能被 NaF 抑制
单纯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有局限性
1985年开始,国际上开始提出了急性白 血病的MIC分型,采用形态学 (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 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结合的分型, 能使90%的急性白血病得到正确分型诊 断。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共分3型
L1: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 ≤12μm)为主,大小细胞较一致。 L2: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 >12μm)为主,大小细胞不一致。 L3: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 大小细胞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 胞浆嗜碱性,染色深。
常见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细胞化学染色)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
FAB分型 1972年开始,FAB工作组统一了急性白 血病的分型,以骨髓细胞形态学为主要 依据,结合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急性白血病可以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或者急性 髓细胞白血病)两大类。这两类还可以 分成多种亚型。
骨髓穿刺
骨髓增生低下
骨髓增生活跃 幼红细胞%ANC
急性红白血病(M6):骨髓中红细胞系>50%, 且带有形态学异常,骨髓非红细胞系原粒细胞 (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I型+Ⅱ型>30%;若血 片中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5%,骨髓非红系细 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20%。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外周血中有 原巨核(小巨核)细胞;骨髓中原巨核 细胞≥30%;原巨核细胞有电镜或单克隆 抗体证实;骨髓细胞少,往往干抽,活 检有原始和幼稚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 维增加。
白血病诊断的常用标记
T:
CD1, 2, 3, 4, 5, 7, 8, 25
B:
CD10, 19, 20, 21, 22, 23, 24
NK:
CD16, 56, 57
髓:
MPO, CD13, 14, 15, 33, 64, 68
巨核:
CD41a, 42, 61
干/祖:
CD34, 90, 117, 135
目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共分8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0):原始细胞在 光镜下类似L2型细胞,核仁明显,胞浆透明, 嗜碱性,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髓过氧化 酶(MPO)及苏丹黑B染色阳性细胞﹤3%;在 电镜下,MPO(+);CD33或者CD13等髓系 标志可呈(+),淋巴系抗原通常为(-),但 有时CD7+、TdT+。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中原粒 细胞(I+II型)90%(非红系细胞),至少3% 细胞为MPO染色阳性,早幼粒细胞很少,中幼 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原粒细胞浆中无 颗粒为I型,出现少数颗粒为II型。
M3a(粗颗粒型):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甚至或融合。
M3b(细颗粒型):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
按粒系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四种类 型:
M4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核 和单核细胞≥20%(非红系细胞)。
M4b:原、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 粒细胞﹥20%(非红系细胞)。
目前是采用了MICMB的分型。
白血病诊断的方法
FAB形态学诊断(M) 免疫学诊断 ( I ) 细胞遗传学诊断(C) 分子生物学诊断(MB)
临床意义
正确诊断,鉴别诊断; 指导治疗; 预测和判断疗效; 指导预后; 监测复发。
CD(细胞分化抗原簇),通过采用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原理来鉴别细胞的来源, 可以采用流式细胞术或者间接免疫荧光 等方法。
M4c:原始细胞既具有粒细胞系,又具有单核细 胞系形态特征者﹥30%(非红系细胞)。
M4EO:除上述特点外,还有粒大而圆的嗜酸颗 粒及着色较深的嗜碱颗粒,占5%~30%(非红系 细胞)。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分为以下二种类型
未分化型(M5a):骨髓中原单核细胞≥80%。
部分分化型(M5b):骨髓中原始和幼稚单核细 胞(非红系细胞)I型+Ⅱ型>30%,原单核细胞 >5%。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 白血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流行病学和发病情况
我国白血病发病率为2.76/10万(3/10 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 六位(男性)和第八位(女性)。在儿 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则居第一位。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毒,电离辐射,化学因素,遗传因素, 其他血液病,综合因素
骨髓活检
幼红细胞<50%
幼红细胞≥50%
原始细胞≥30% 原始细胞<30% 原始细胞<30% 原始细胞≥30%
(NEC) (NEC) (NEC) (NEC)
ANLL-M0-M5
MDS
ANLL-M6
急非淋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区分
注:ANC:全部有核细胞,NEC:非红系有核细胞,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征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
分为以下二种类型:
M2a:骨髓中原粒细胞为30%~89%(非红系细胞),单 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
M2b:骨髓中原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 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 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 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非红系细胞)。其胞核大 小不一,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料。可分为二种亚型:
恶性血液病分型和实验室诊断的临床意义
概述
血液病,临床医学的窗口 恶性血液病,常见是白血病,淋巴瘤和 多发性骨髓瘤等
白血病概述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克隆性恶 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 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 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 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积聚,并浸润其他 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