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十选
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2、言简义丰的句子,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六缩
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七直
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八意
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水性懦弱,人民就轻视它玩弄它,就有很
多人死于水,所以采用宽和的政策很难。
高考
*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2007年广东高考题) ①【原文】: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翻译】: (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终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但:只是,仅仅) ②【原文】: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翻译】: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德:感激,感恩)
词义变化
译文: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看。
01
02
03
04
05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01
单音换双音:每年、每月
02
主要是针对倒装句 包括: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调
译文: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
例1:求人可使报秦者。
求可使报秦之人
*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因为这些既是命题设置的关键点,也是得分点,如本题中“但”“以”“异”“以是”“德”等词,“持以白王”的介短后置句式等就是。另外,掌握古代官职、地理、军事、称呼、礼仪、节气、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快速地读懂理顺文言文,为正确,流畅,自然美观地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读与备考】: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就是准确无误,通畅顺达,自然得体。要做到准确无误,必须熟练掌握一定量的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
*
审清采分点
审
切
连
誊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与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与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就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就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就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就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就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就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就是保留。
凡就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就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就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就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就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您”。
“调”就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就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就是“为什么”。
“变”,就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就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就是“近臣”。
试论互文句式的辨识和翻译技巧
试论互文句式的辨识和翻译技巧作者:唐春生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2年第35期互文,又叫“互辞”、“互言”、“互文见义” 、“互文对举”等。
它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几个并列短语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渗透、互相解释、互相隐含、互相补充的修辞手法。
如果不了解这种辞格,有时会闹笑话。
互文修辞手法并不属于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但在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中有很多例句。
因此,了解这种手法的形式和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文有很大的帮助。
一、“互文”的辨识方法首先,必须有两个对称的结构。
“互文”的名称已表明这一点,这也是它最显著的一点。
如《张衡传》:“通五经,贯六艺。
”就是两个短语结构,“通”与“贯”处于对应位置上,是“互文”。
有些单句中的互文也是处在两个结构中。
如《阿房宫赋》的“朝歌夜弦”,前两字是一套结构,后两字是一套结构。
两套结构在意义上互相包蕴:朝朝暮暮,唱歌弹琴。
其次,必须有相对应的词语。
这里说的“对应”,不仅指词性相同,意义上也往往相关。
最后,还要注意对称结构双方的意义,都必须互相包蕴,要么是互相补充,要么是互相解释,要么是互相印证。
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谏”和“追”就是互文关系,都是“补救,追回”的意思。
上述四种方法应综合起来考虑,才就能准确辨识,避免望文生义。
二、“互文”的修辞效果使用互文修辞,是因为它既可以避免用字重复,又具有语简而意丰的表达效果,具体有如下作用:(一)运用互文,简洁且形式整齐。
(二)运用互文,对称、互补,扩大了意义的容量。
(三)运用互文,避免重复用字,使诗文音调明快,增强了音韵美。
三、“互文”的分类互文的常见形式有以下几种,现结合教材中的例句分别加以说明:(一)本句互文:指同一个句子中有些词语相互映衬呼应,互相渗透。
(二)对句互文:指前后两个句式互相隐含词语,两相映衬,互相呼应解释。
(三)排句互文: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
初中考试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不愁不会翻译古文了“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例:“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互文的特点 掌握互文特点准确翻译文句(教师中心稿)
互文的特点掌握互文特点准确翻译文句(教师中心稿) 【--教师节祝福语】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汪振学在诗文创作中,作者根据内容或音律等方面的需要,经常运用互文,从而使文句精练含蓄,音调明快,收到言简意丰,整齐别致的效果。
互文这种修辞格,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很容易使人望文生义而误解,所以,、研究互文句子,对阅读理解古诗文会有很大帮助的。
一、互文特点:互文,即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
互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
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它的基本意思是“当窗对镜理云鬓,当窗对镜帖花黄”,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对镜”,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当窗”,两个词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补充,就构成了互文。
用简明的话说,这两句诗应译为“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花黄帖在脸上”。
二、互文类型:1、单句互文: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2、偶句互文: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其特点是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彼此隐含,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个句子拼合起来。
如: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廉暮卷西山雨。
(王勃)桃红复含夜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乐》)3、多句互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交互成文,合而见义。
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三、运用互文的好处(一)运用互文,精练且形式整齐。
如果不用互文,那就显得非常拖沓累赘了。
如: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阿房宫赋》)这句是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金银财宝是六国君主所经营、收藏、积累起来的精英。
(二)运用互文,对称和谐,含蓄、互补,扩大了意义的容量。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意思是“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要遵循三个基本要求,那就是要做到“忠实原文”(信)“表意明确”(达)“简明优美”(雅)。
“忠实原文”就是要做到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不能遗漏,也不能多余,要求字字落实。
“表意明确”就是要做到翻译出来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
“简明优美”就是在翻译文言文时用简明、优美并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式文言文翻译的方式通常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易记住词义,可以积累文言词汇,感悟古人写作习惯。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要能做到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
三、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在文言文中,由于古今词汇量的不同,古人用许多单音节词表达了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意思,并且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使用了很多特殊句式。
因此,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应学会一些翻译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四字法”,即“留”“补”“删”“调”等。
1. 留“留”,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保留下来。
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
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远调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2. 补“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以使译文通顺。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文言最佳译文是既直且顺,其次顺而不直,再次直而不顺,最次不顺不直。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换、直、删、补、调一、留就是保留原文,无须翻译。
诸如人名、物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年号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汇。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君”(《岳阳楼记》)。
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又如“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中“心旷神怡”在现代汉语中被作为成语仍广泛使用着,无须译成成语的解释“心胸开朗,精神畅快”。
山东豪杰逆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二、换第一种情况:替换掉古今异义的词。
有的古汉语词汇,现在虽然还在使用,但是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为了避免误解,翻译时要替换。
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译为: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发达,(村落间)鸡狗鸣叫的声音处处可以听到。
又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和现代汉语的“卑鄙”不同,今指语言行为恶劣。
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和现代汉语的“感激”不同,今指深刻的感谢。
所以译为“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第二种情况:词类活用要译出来,尤其是使动和意动。
互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互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互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上学的时候,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互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技巧一:比喻的翻译1、明喻。
译为像XX一样。
例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2、暗喻。
译为像XX一样+XX比喻义。
例如:曹公,豺虎也。
(《赤壁之战》)豺虎是比喻,若译成曹操是豺狼猛虎,意思会走样。
如果用明喻的形式并借助豺虎的比喻义,译为曹操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意思就明白多了。
3、借喻。
译为XX所比喻的事物。
例如: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归园田居》)尘网译为污浊的官场。
特别训练:练习1: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如果译为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听起来别扭,读起来不顺。
如果发现是比喻句,译为像秋天鸟兽的毛一样细小的东西也不敢接近,意思明白了,但不够简洁明快,倘若变通一下,改译成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不已有,便言简意赅。
练习2:金城千里。
(《过秦论》)如果把金城翻译成金子修筑的城防,显然难于理解。
如果看出是比喻修辞,译成像金属一样坚固,意思还算清晰,倘若变通一下,把金城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意思就一下子具体明了。
小结(变通法):直译后很别扭,或者根本就无法直译,我们就要想到可能用比喻修辞了。
如果是比喻句,我们按比喻的形式翻译了,可译文仍显拗口、繁杂,我们不免变通一下,把比喻义巧妙地翻译出来。
技巧二:借代的翻译例如:以为布衣之臣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布衣是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平民,因此应译为平民百姓。
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那就译错了。
小结(替换法):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感到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就可以了。
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
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
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希望有所帮助!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例:“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语文:文言文翻译五注意
语文:文言文翻译五注意翻译句子,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好的综合性方式。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题目,翻译时,要充分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这一原则。
“直译”,就是按照原文逐字逐句一一对照翻译,体现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
例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估计大王您的士兵能够抵挡项王吗?“意译”,就是只求表达出原文的基本内容。
要特别注意一些因使用修辞格而需要意译的句子。
例如:1.比喻:秋毫不敢有所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2.借代:樯橹灰飞烟灭——战船像灰一样飘飞,像烟一样消散。
3.互文: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来到船上。
4.并提:水木清华——池水清澈,花木繁盛。
5.用典: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死后应当报恩。
6.委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出生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去世了。
二、要有整体语境和知识迁移这两种意识。
翻译时,既要通读全篇,把握文章的内容大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又要联系所译句子的上下文,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例如: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单独看划线的两句话,它们只是主语不同,后面的部分似乎可以作相同的翻译。
其实,把它们放在原文中,就会发现他们的意思是不同的。
根据前文“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的交代和后文“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的解释,前一句应该翻译为“我挖井等于得到了一个人”。
第二句翻译为“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才与后文“国人道之”的议论和“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的情节相吻合。
还应当善于联系学过的成语、古代诗文的行文特点、古代文化常识等知识,做到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
例如:文言文常在并列短语、排比句、对偶句的对应位置运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据此,我们可以由已知推测未知。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五种方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五种方法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
对于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驾驭了文言文学问的重要标记。
文言文的翻译虽说较难,但仍然有章可循,在复习中,我把文言文的翻译整理为“增补、调换、留借、删减、互联”五种方法。
【增补法】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较突出。
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法,就是要把语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
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中心词等,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中就省略了主语“异蛇”,翻译时假如不增补齐全,意义就不太明确。
特殊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和兼语,不增补全句子成分就译成“叫进来,让拜见夫人”,干脆译出来,让人觉得稀里糊涂,可是增补后的句子应当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译成“左光斗叫史可法来自己家里,让他拜见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
【调换法】文言文中很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常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假如原封不动地依据原句依次翻译出来,意思就模糊不清。
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
【留借法】“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译。
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号年号、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专出名称干脆留用,不用翻译。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一句中,“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须翻译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关的词语代替现有的词语,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
文言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没有现成的字词,只得借用相关的字词来寄予所要表达的意义(即许慎在《说文》中称之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一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文言文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为主,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翻译时要准确理解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和特殊难解词语,并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2、抓住关键虚词文言文中的关键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和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②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虚词不必译出,如发语词和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要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三、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常用的成语和惯用语。
同时,包括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2、“换”即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包括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3、“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
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介宾短语后置句和定语后置句。
4、“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重点知识在翻译文言文时,需要掌握六种翻译方法,包括留、换、调、删、补、变。
其中,留指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意义,换指将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汉语,调指调整语序和词语顺序,删指删除无关紧要的内容,补指补全省略的成分,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办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办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文言文意译翻译技巧
文言文意译翻译技巧导读:1、互文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意,不可直译。
如:①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将“秦”、“汉”两个作主语的朝代名词放到一起。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译:主人客人下马上船。
如果我们译出的句子是这样:主人下马,客人上船。
主人白居易没有上船,如何“移船相近邀相见”?所以,要把同为主语的“主人”、“客”,同为谓语的“下马”、“在船”分别放到一起,再进行翻译。
下例类推。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杜牧《阿房宫赋》)译:燕、赵、韩、魏、齐、楚聚敛收藏的珠宝、珍奇、精品。
这些句子直译就使句子的意义不全,要重新组合,相互补充,意译出正确的意思。
把同一成分组合后,放到一起翻译。
2、比喻比喻修辞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比喻的意义,尤其要注意译出借喻的本体。
①金城千里。
(贾谊《过秦论》)译:坚固的城防方圆一千多里。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
所以意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司马迁《报任安书》)译:埋没在污秽的监狱中却在所不辞(的原因)。
“粪土之中”指肮脏的地方,不能直译,应译出其比喻义“污秽的监狱中”。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应和着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3、借代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我认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例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
“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
②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古文翻译的方法
古文翻译的方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古文翻译的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俱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不愁不会翻译古文了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例:“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导读:技巧一:比喻的翻译
1、明喻。
译为像XX一样。
例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2、暗喻。
译为像XX一样+XX比喻义。
例如:曹公,豺虎也。
(《赤壁之战》)
豺虎是比喻,若译成曹操是豺狼猛虎,意思会走样。
如果用明喻的形式并借助豺虎的比喻义,译为曹操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意思就明白多了。
3、借喻。
译为XX所比喻的事物。
例如: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归园田居》)
尘网译为污浊的官场。
特别训练:
练习1: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
如果译为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听起来别扭,读起来不顺。
如果发现是比喻句,译为像秋天鸟兽的毛一样细小的东西也不敢接近,意思明白了,但不够简洁明快,倘若变通一下,改译成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不已有,便言简意赅。
练习2:金城千里。
(《过秦论》)
如果把金城翻译成金子修筑的城防,显然难于理解。
如果看出是比喻修辞,译成像金属一样坚固,意思还算清晰,倘若变通一下,把金城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意思就一下子具体明了。
小结(变通法):直译后很别扭,或者根本就无法直译,我们就要想到可能用比喻修辞了。
如果是比喻句,我们按比喻的形式翻译了,可译文仍显拗口、繁杂,我们不免变通一下,把比喻义巧妙地翻译出来。
技巧二:借代的翻译
例如:以为布衣之臣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里的布衣是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平民,因此应译为平民百姓。
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那就译错了。
小结(替换法):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感到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就可以了。
特别积累:
缙绅代官员
三尺代法律
万钟代高官厚禄
丝竹代音乐
杏坛代教育界
朱门代富贵人家
社稷代国家
干戈代战争
桑梓代故乡
祝融代火灾
纨袴代富家不肖子
明眸皓齿代美人
笔墨代文章
杜康代酒
丹青代史册
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
肉食者代做官的人
彭祖代长寿
技巧三:互文的翻译
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使用了互文修辞格,两句话的陈述对象都是将军和壮士,因而,或百战死、或十年归,既指将军们,也指壮士。
看不出这一修辞特点,或不懂得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在句意理解上就会产生偏颇。
小结(扩充法):互文又叫互文见义,指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而为一。
特别收集: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阿房宫赋》)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阿房宫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项脊轩志》)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孔雀东南飞》)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求。
(《涉江》)
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滕王阁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
技巧四:典故的翻译
例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
(《谭嗣同》)
这句话中提到了程婴等四个人,翻译时无法把他们的故事也放进去,但如果全部删去则会影响文意,这时翻译出该典故在这里的含义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
小结(点义法):古人在文中或明或暗好用典故,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需点明典故在此的含意即可。
特别巩固: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嗟来之食,指侮辱性的施舍。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结草,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的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
指报恩。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封狼居胥,指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大败匈奴,追到狼居胥山,封山而还。
指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
技巧五:委婉与讳饰的翻译
例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之战》)会猎,绝非是会合打猎或比赛打猎,而是要和对方打仗的意思。
再如: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译为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有事,特指发动战争。
小结(转述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而是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
因忌讳而用委婉则一般称为讳饰。
翻译时应还其原本来的意思就可以了。
技巧六:排比的翻译
例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
小结(浓缩法):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技巧七:夸张的翻译
例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小结(固定法):怒发上冲冠,可译为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
在状态和程序上面表示夸张时,翻译就在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
【互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1.文言文句式的翻译技巧
2.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翻译技巧
3.狼文言文的翻译
4.考试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5.初中语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指导
6.关于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翻译技巧
7.什么是互文
8.窃糟文言文的翻译
上文是关于互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