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语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其翻译原则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d566d2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2.png)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语言表达不准确:有些公示语的翻译内容并不准确,甚至出现了直译的情况,导致翻译后的语言表达不通顺、不准确,影响了信息的传达效果。
2. 文化差异:公示语翻译时,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有些表达方式在另一个文化中是不合适的,甚至可能引发误解或歧义。
3. 语言风格不统一:一些公示语的翻译在语言风格上与原文有所偏差,导致了信息流失和传达不清晰的问题。
4. 缺乏专业性:一些公示语翻译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导致了翻译质量不高的问题。
接下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1. 提高翻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公示语的翻译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因此在翻译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上应该重视专业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2. 强化专业性培训:针对公示语的领域特点,可以组织相关的专业翻译培训,提高翻译人员对公示语的翻译能力和专业水平。
3. 加强翻译质量管理:建立专门的翻译质量管理机制,对公示语的翻译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翻译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4. 注重语言风格和文化适应性:在公示语的翻译过程中,应该注重语言风格和文化适应性的统一,避免过于直译或者歧义现象的产生。
5. 加强团队合作:公示语的翻译工作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因此应该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共同提高翻译质量。
6. 更多使用技术手段: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利用翻译工具或者机器翻译技术,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国内公示语翻译是一个重要的语言翻译领域,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传达效果和国际形象的提升。
我们应该重视公示语翻译工作,加强专业素养培训,强化翻译质量管理,提高翻译质量,为我国的国际交流和对外开放做出更多的贡献。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原则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fa32fad284ac850ad024275.png)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原则1.“静态”与“动态”结合公示语在使用中的功能不同,所展示的信息状态也不同,既有“静态”,也有“动态”。
“静态”意义的公示语是指广泛应用于旅游设施、旅游景点、旅游服务、商业设施、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宗教会所、科教机构、涉外机构、街区名称、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方面的突出服务、指示功能的公示语。
公示语大量应用名词,直接、准确无误显示特定信息。
如:新鲜果蔬Fresh Produce、票务处理Ticket Problems、网吧Internet Caf、吸烟席Smoking Seat、会议中心CONFERENCE CENTER、餐饮部FOOD & BEVERAGE、商务中心BUSINESS CENTER、经理DIRECTOR、正在施工ROADWORK、海关THE CUSTOMS、注册登记REGISTRATION等。
“动态”意义的公示语是指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紧急救援等方面,更多使用展现“动态”意义的语汇表达提示、限制、强制功能的公示语。
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公示语发出者要求采取的行动上。
如:向右转弯Turn Right;严禁拍照No Photographing;谢绝小费No Tipping;仅限紧急情况下使用Emergency Use Only等。
“静态”公示语与“动态”公示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有机结合,恰当摆布,可以满足公众、旅游对信息的需求,有效提高生存和消费的质量。
2.使用常见词汇(common words)英语公示用语的词汇选择应考虑到广大公众和旅游者的文化水平,尽量避免生僻词语、古语、俚语和术语。
如:请勿乱扔废弃物No Littering;有人Occupied(厕所);绕行Detour;小心易碎Fragile;专用车位Private Parking等。
由于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任何歧义、误解都会导致不同后果。
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英语公示语都是多年实际使用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语汇。
公示语研究及其汉英翻译原则
![公示语研究及其汉英翻译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beca50b16fc700abb68fce5.png)
张令 人难 忘 的“ 市名 片 ” 因此 , 为 英 语 翻译 城 。 作
工 作者 , 有必 要 深入 了解 公示 语 的定 义 , 能 , 很 功 掌
握 公示 语 的表达 形式 , 循公示语 的翻译 的原则 , 遵 一
丝 不苟 , 能拿 出有 质量 的翻 泽成果 。 才
在商 业领 域 , 示语 主要 发挥 了促销 公关 功 能 。 公
个 词 , p bi s sada nu cm n 。 即 u l i n n o ne e t c g n s
通常使用短小精悍的名词 、 动名词或者名词性
短语 来表 达提 示 、 示 、 指 警示 或者 限制 的意义 。有 时
促使购买行为发生 的文字。另外 , 公示语还有巩 固
形 象 , 务 社 会 等 的公 关 功 能 。例 如 : 京 欢 迎 你 服 北 We o oB in , 一 个 世 界 , 一 个 梦 想 O e l meT eig 同 c j 同 n
Wo d O eDem等等树立形象, r , n r l a 鼓舞人心的用语。
2 英语公示语 的表达形式
以上提到, 公示语借助三种载体一 文字、 图形 和语音来达到公示告知的目的。由于公示语应用的 广泛性 , 因此 , 它的使用也触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 可谓是 “ 小身材 , 大用处” 。
2 1 文 字性公 示语 .
的航班信息语音告知等。它们均是以口头方式向公
完善 和提 高翻译质 量。
关键 词 : 公示语 ; 汉英 翻译 ; 原则 翻译
中图分类 号 :6 3 4 3 59 G 3 . 1H 1 .
随着 经 济全球 化 理 念 的 深人 人 心 , 化 和 国际 文
公示语英译现状和探究
![公示语英译现状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85502002866fb84ae45c8d3e.png)
公示语英译现状和探究【摘要】:在全球化的今天,汉英公示语翻译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汉英两种语言的公示语应用不仅是一个城市开放程度的直接体现,也是对这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检验。
作为中部龙头城市的武汉日益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公示语英译则存在大量的失误。
而调查所得例句证明其失误有其一定规律与缘由,这将为治理公示语翻译和营造和谐规范的国际语言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公示语;英译;失误;规范公示语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反映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国际上对公示语翻译规范化的研究早已经开始。
中国在不断地与世界接轨,与别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规范公示语的翻译,创造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
所幸的是,北京等一些城市已经认识到规范公示语英译的重要性,公示语英译的现状得到了较大的改进。
然而其它城市仍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以中部城市武汉为例,分析公示语的现状,探讨公示语误译的问题。
随着第六界城运会和第三界世界植物园大会的召开,武汉市的国际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然而体现着对外交流重要作用公示语的英译现状仍不容乐观,不规范的公示语仍广泛存在,这不仅给许多外国人带来不便,也大大有损城市的对外形象。
一、公示语英译现状在国外,公示语翻译研究的发展较早,且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而在中国,尽管作为公开面对公众的告示,起到指示、提示和警示等作用的文字及图形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但是针对公示语英译研究则相对起步较晚,比较缺乏体系性与规范性。
在调查所得的118个武汉市英译公示语中,有49个存在着翻译错误,占总数的41.5%。
其中商场占20.34%,公共场所占13.56%,学校占4.24%,风景点占3.39%。
这表明公示语的翻译状况亟待引起我们的重视,规范公示语英语将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公示语英译失误分类1.拼音翻译或拼音与英语混用在调查采访中,笔者发现许多公示语直接用拼音翻译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车站、在路牌处。
在中国人看来,公示语的一行拼音显得多余,而英美人又看不懂,因此并未起到公示语的作用。
公示语翻译现状研究
![公示语翻译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892e9183d049649b6658a8.png)
ma t i o n ma r k e r t o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l y s o p h i s t i c a t e d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o f a me s s a g e . S i g n i n g a f f e c t s e v e r y b o d y -t r a v e l e r s , s h o p p e m, v i s i t o s, r
公
示
语
翻
译
赵 宁
现
状研Βιβλιοθήκη 究 ( 中 国石 油 大 学 ( 华东 )文 学 院 , 山东 东营
2 5 7 0 6 1 )
摘 要 : 公 示语 翻 译在 很 大程 度 上体 现 了一个 地 区软环 境 建设 的水 平 , 使 用得 当的公 示语 可极 大提 升 该地 区乃 至一 个 国 家的 形 象。我 国公 示语 翻译 研 究在2 l 世 纪进 入 了前 所未 有的发 展 时期 , 取得 了可喜 的成 就 。近年 来 , 众 多语 言学 、 翻 译 学专 家对 公示 语 的翻译 进行 了 多方面 的研 究和探 讨 , 但 由于种 种 原 因 , 还存 在 不尽 如 人 意的 地 方。 本 文基 于对 全 国公 示语 翻译研 究现状 的 回顾 与总 结 . 梳理了 现有 公 示语 翻译 研 究成 果 , 指 出了存在 的 问题 并提 出了解 决对 策 , 以期 促进 我 国国 际语 言环 境 、 人 文环境 建设 的健 康 发展 。 关键词 : 公 示语 翻 译 研 究 现 状 健 康 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 , 中国在经济 、 文 化 等 各 方 面 与 世界 各 国 的交 往 日趋 频 繁 , 越 来 越 多 的公 示 语 作 为城 市 和 地 区 的 “ 形象 代表” , 密 集 地 出 现 在 人 们 的 视 野 中 。公 示 语 英 译 水 平 体 现 了 个 城 市 的 社 会 开 放 化 程 度 和 文 明程 度 ,是 其 语 言 文 化 环 境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公 示 语 的 英译 涉及 两 种 不 同语 言 、 两种 不 同 文化之 间的转换 , 不仅要做到语 言对等 , 更要做 到文化对 等 , 使 公 示 语 的 英 译 更 加 符 合 目的 语 语 言 文 化 习惯 。 达 到 对 外 宣 传的效果。因此 , 加 强 公 示 语 翻译 的研 究 、 提 高 公 示 语 翻译 的 质量 , 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公 示 语 翻 译 研 究 的 背 景 公 示 语 翻 译 是 翻 译 研 究 的 新 领 域 。翻 译 界 广 大 专 家 学 者 对 此 展 开 了 系 统研 究 。 早在1 9 9 8 年 , 何 自然 教授 就 已经 开 始 致 力于公示语 翻译问题 , 这在他主编 的《 社 会语用建 设论文集 》 中 可 以找 到相 关 线 索 。 此后。 学 者 们 纷 纷从 语用 学 的 角度 关 注 公示 语 的英 译 及 语 用 失 误 问 题 。 同样 在 1 9 9 8 年, 倪 传 斌 和 刘 治 在《 上海科技翻译》 第2 期 发 表 了一 篇 题 为 《 标 记 语 的 英 译 原 则 及 实 例分 析》 的 文 章 。在 这 篇 文 章 中 , 作 者 提 出 了标 记 语 汉 译 英应 遵 循 “ 简洁 、 明了 、 语气得 当、 规范化和适度诙谐” 五原 则 。 由 于 种种 原 因 。 此 项 研 究 的广 度 和 深 度 仍 然 有 待 提 高 , 没 有 引 起 足 够 的 重视 。 进 入2 1 世 纪后 , 公 示语 翻译 逐 渐 成 为 翻译 界 普 遍 关 注 的 焦点 。 二、 公 示 语 翻 译 研 究 的 现 状
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78f76d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e.png)
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Research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Slogans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英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
公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其翻译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特殊性。
本文旨在探讨公示语汉英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首先,公示语的翻译需要考虑到其特殊的宣传性质和文化背景。
在翻译时,应尽量保持原文的宣传效果和文化内涵,同时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转化。
其次,公示语的翻译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精准性。
公示语通常采用简短、明了的语言表达宣传内容,翻译时应尽量保持简洁明了,同时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最后,公示语的翻译需要注重语言的美感和形式美。
公示语作为一种宣传语言,其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也具有一定的美感和艺术性。
翻译时应注重语言的美感和形式美,使译文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总之,公示语汉英翻译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复杂任务。
只有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扩展内容: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
公示语的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传播。
因此,公示语的翻译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语言的简洁性、精准性、美感和形式美,以及文化背景和宣传效果等。
在实际翻译中,公示语的翻译难度较大,需要翻译人员具备较高的语言和文化素养。
同时,公示语的翻译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宣传目的和场合进行调整和转化,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总之,公示语汉英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性的任务,需要翻译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翻译需求。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72926e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2.png)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公示语是指为传递某种意思而在公共场所进行宣传的语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公示语,如交通标志、公共场所指引、产品说明等。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公示语翻译面临着很多难点和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语言文化差异由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公示语翻译存在很大的困难。
例如,“请勿打扰”的英文翻译可以是“Do not disturb”或“Quiet please”,但这两个翻译在中文语境下的表达和传达效果截然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应该遵循目标语言和目标文化的习惯和特点,从而尽可能地贴近原文的表达效果。
二、信息翻译不准确一些公示语的表述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安全和制度的执行,部分翻译也出现了一些错误。
例如,在公交车上看到的“全车禁止吸烟”,直接英译的结果是“No Smoking on theB us”,然而,这个翻译的精度并不高,应当是“No Smoking Throughout the Bus”更加准确。
因此,作为翻译工作者,要本着准确、负责、专业的原则进行翻译,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误导。
三、表达语言不符合习惯公示语本身也存在表达和措辞的问题,例如“禁止(AA)”、“勿(BB)”、“请勿(CC)”等等。
这些表达方式在国外并不常见,如果直接翻译会产生歧义或误解。
因此,翻译者要根据特定的语境和习惯,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并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得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四、易引起歧义一些公示语叙述不具体或过于简化,容易给人留下歧义、误导等印象,例如:“严禁社交网络上发布不实信息”,这种公示语的翻译可能很难精准表达意思。
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加强语言能力和专业背景知识的积累,针对具体语境和目标读者,进行合理的翻译。
五、应用场景和语境不同公示语翻译还需要考虑应用场景和语境不同的问题。
例如,商标标识的公示语通过视觉语言,不是进行语言文本的翻译,因此不需要考虑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翻译策略
![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24ea53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7.png)
- 242 -校园英语 /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翻译策略百色学院/李涵【摘要】公示语是在公众场所向公众传递信息的特殊文体,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公示语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但由于缺乏较为规范的公示语翻译标准,国内公示语翻译存在较多错误。
本文将分析常见的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错误类别,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提高公示语翻译质量。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 错误类别 翻译策略一、导言公示语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公示语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担负着规范行为、安全警示、传递公众需求的信息等重要社会功能,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息息相关,几乎随处可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与世界各国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密切。
同时,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因此,近年来我国中英双语公示语日益增多,在很多景区及旅游城市中尤为普遍。
但公示语翻译,尤其是汉英公示语翻译存在诸多问题。
公示语翻译是公共文化及社会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民众综合文化素质及社会整体精神风貌的最前沿风景线,公示语翻译和应用的规范程度直接体现了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以及开放化程度。
然而,现今公示语翻译错误比比皆是,不仅对在华外国人的生活及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笔者通过搜集和整理公示语翻译实例,分析其存在的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以此探讨公示语翻译的原则和对策。
二、存在的错误1.逐字翻译。
有些公示语翻译过度追求中、英文版本的格式及文体的统一,为达到每个汉字和英文单词都能一一对应的目的,对中文公示语进行逐字翻译,甚至不惜臆造“中式英文单词”。
如:“来也匆匆,去也冲冲”错译为“Have to hurry ,was also chong chong to.”;“警(路)风监督电话”错译为“Police road breeze the hurl tell a telephone ”;“出租车上客点”错译为“On the taxi the guest stands forward ”;“开文明车,行平安路回幸福家”错译为“On the civilization car ,Line of road safety The hui xingfu family ”。
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ad071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8.png)
深度研究报告: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1. 研究目标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分析公示语在汉英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2.探讨不同翻译方法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应用效果;3.提出优化公示语汉英翻译质量的建议和方法。
2. 研究方法为了实现研究目标,本次研究采用了以下方法:1.搜集公示语样本:通过对不同领域的公示语进行广泛搜集,形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库;2.分析公示语翻译问题:对搜集到的公示语样本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常见的翻译问题和挑战;3.对比实验:选择几种常见的翻译方法,针对公示语样本进行翻译,并进行对比实验,评估各种方法的翻译效果;4.统计分析:通过对对比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公示语翻译中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5.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提出优化公示语翻译质量的建议和方法。
3. 研究发现通过以上研究方法,我们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发现:1.公示语翻译问题: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常见问题包括上下文语义理解、语言风格转换、文化差异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度受到影响。
2.翻译方法对比:我们对比了直译、意译和动态翻译等不同方法在公示语翻译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提高翻译质量。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公示语翻译中,合理运用优化技巧,如增加背景信息、调整语言风格等,可以有效提高翻译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4. 研究结论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公示语翻译需要注重上下文语义理解和语言风格转换,避免字面翻译的误导;2.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3.优化公示语翻译可采用增加背景信息、调整语言风格等方法,提高翻译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参考文献[1] Smith, J. (2000).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A Case Study. Translation Journal, 4(3).[2] Gonzalez, M., & Wang, L. (2015). Issu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A Case Study of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1(2), 185-202.[3] Li, X., & Johnson, M. (2018).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Strategies and Challenges.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13(1), 1-20.。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公示语英译规范性研究》范文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公示语英译规范性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ac108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b.png)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公示语英译规范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公示语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其翻译的规范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公示语的英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公示语英译的规范性,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生态翻译学概述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以生态整体观为指导的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生态平衡与和谐。
该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公示语的英译应充分考虑语言生态环境,遵循翻译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公示语英译的现状及问题目前,公示语英译存在诸多问题,如翻译不准确、用语不规范、文化差异处理不当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示语的信息传递效果,甚至可能引起误解和困惑。
具体问题包括:1. 翻译不准确:部分公示语的翻译存在词汇、语法等错误,导致信息传递失真。
2. 用语不规范:部分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用词不当、句式混乱等问题,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3. 文化差异处理不当: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部分公示语在翻译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文化背景和语境因素,导致翻译效果不佳。
四、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公示语英译规范性研究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公示语的英译应遵循以下规范性原则:1. 准确性:翻译应准确传达原文信息,避免词汇、语法等错误。
2. 规范性:用词应规范、地道,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3. 文化性: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恰当处理文化元素。
4. 适应性:根据不同场合和受众,灵活调整翻译策略和用语。
五、改进策略针对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进策略:1. 加强翻译培训: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语言能力,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2. 规范用语:制定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和标准,推广使用规范用语。
3. 注重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恰当处理文化元素。
4. 强化审校环节:加强译文的审校工作,确保翻译质量。
公示语汉英错译的原因分析及其翻译策略
![公示语汉英错译的原因分析及其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d95d1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3.png)
公示语通常具有特定的语境和含义, 如果对语境理解不当,可能会影响翻 译的准确性。
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翻译标准不一
目前公示语翻译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不同译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翻译方 式,导致翻译质量参差不齐。
监管不力
对于公示语翻译的监管不够严格,一些错误或不规范的翻译可能会被忽略或得 不到及时纠正。
03
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
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提高
词汇积累
学习英语词汇,确保正确 理解和使用公示语词汇。
语法训练
加强英语语法训练,避免 因语法错误导致翻译不准 确。
语感培养
多读、多听、多说,培养 英语语感,提高翻译准确 性。
文化差异的认知与把握
文化背景了解
研究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了解文化差异对翻 译的影响。
案例三:街道公示语错译
总结词
翻译错误、语言冗余、表达不准确
详细描述
街道公示语中常出现翻译错误,如错译、漏译等。此外,有些公示语存在语言冗余、表达不准确的问 题,导致信息传达不准确。
案例四:商业街公示语错译
总结词
语言风格不符、缺乏语境理解、拼写错误
详细描述
商业街公示语中常出现语言风格不符的问题,如口语化表达 、过于繁琐等。同时,缺乏对语境的理解可能导致表达不准 确。此外,拼写错误也是常见问题。
文化差异不了解
文化背景不同
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对于 某些概念、习俗、传统等理解不 够深入,可能导致翻译错误。
文化意象差异
在某些公示语中,可能包含具有 特定文化意象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可能会 误解或误译这些内容。
翻译技巧不熟练
直译问题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英语和汉 语之间的语言差异和特点,可能会采 用直译的方式,导致翻译不流畅或不 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b927a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a.png)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公示语需要进行翻译,以方便外国人和外籍人士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如翻译不准确、不恰当或不专业,给外国人带来了困扰和误解。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对策,以确保公示语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改进,才能有效提升我国公示语翻译的水平,为国际友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200字】2. 正文2.1 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1. 文化差异问题:公示语翻译往往无法完全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因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习惯有所不同。
有些翻译可能在语义上是正确的,但在文化背景上却无法很好地被理解。
2. 语言表达问题:公示语翻译中常常存在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清晰的情况。
有些翻译可能使用了不够规范、不够通顺的语言,导致翻译结果难以理解或产生歧义。
3. 专业知识问题:公示语内容涉及很多专业领域,如法律、医学、科技等。
而一些翻译人员可能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导致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不准确的情况。
4. 翻译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公示语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人员的水平。
一些翻译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翻译甚至可能是机器翻译导致翻译质量不佳。
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2.2 问题对策在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语言表达不准确、文化差异造成理解困难、专业术语翻译不规范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翻译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
提高翻译人员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水平,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确保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加强文化交流和理解,注重对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习俗进行深入了解。
只有深入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公示语翻译。
建立专门的翻译团队或机构,制定统一的翻译规范和标准,规范翻译流程和质量控制,确保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
公示语及其汉英翻译原则研究
![公示语及其汉英翻译原则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6d32c7aa00b52acfc7caa6.png)
公示语及其汉英翻译原则研究皮德敏(湖南师范大学,长沙410007)提 要:公示语是国家的名片、城市的脸孔。
公示语翻译非同小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针对国内公示语翻译的严峻局面,在重新界定公示语的基础上,探讨指导公示语实际翻译操作的原则。
文章认为公示语翻译应该坚持以文本类型决定翻译策略这一主要原则,另外辅之以语境制约原则。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原则;文本功能;翻译策略;语境制约原则中图分类号:H3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0)02-0131-4On Publi c S i gn and the Tran sl a ti on Pr i n c i plesPi De2m in(Hunan Nor 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07,China)The public sign acts as a na me card of a country,and a face of city.W e should attach a great i m portance t o its translati on. Considering its severe translati on situati on in our country,the paper first offers a redefiniti on for it,and then exp l ores the p rinci2 p les f or its translating fr om Chinese int o English.The author holds the view that translating strategy is decided by the text types. W e should adhere t o this as the main p rinci p le.Moreover,the context restricted p rinci p le,als o owning its i m portance,may take a r ole as the secondary p rinci p le.Key words:public sign;translati on p rinci p le;text functi on;translating strategy;context restricted p rinci p le 1 引言“随着我国国际影响、经济实力的提升,贸易往来、科技协作的增加,文化交流、体育活动的兴盛,双语公共标识现象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地上一道亮丽的语言风貌。
公示语翻译现状调查报告
![公示语翻译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047f2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c.png)
公示语翻译现状调查报告
1 研究背景
公示语是指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开进行的宣传、通告、告示等文本。
公示语的翻译与汉字的转化同等重要,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我国不断扩大
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出现在我们身边,国内外各类公示
语语种也日益增多,公示语的翻译也成为必要的工作。
2翻译现状
经过对公示语翻译进行的实地调查,得到以下结论:
一、经济类公示语翻译普遍较好
对于经济类的公示语,由于其行文简短,语言规范,翻译较易掌
握相关规范,故其翻译普遍较为准确。
但是,有些特殊领域例如:税务、银行、保险等领域的专业术语仍需做进一步调研,避免出现过于
生硬或翻译错误的情况。
二、政治类公示语翻译存在不足
对于政治类的公示语,由于其所涵盖领域广泛、语言极为规范,
容易造成翻译者在翻译中过分注重语言文字的准确性而忽略其所蕴含
的特定含义,因此翻译难度增大。
如未对公示语的政治背景进行了解
和分析,就有可能对公示语进行错误解读,从而损失了传达信息的原
本意义。
三、文化类公示语翻译难度大
对于文化类的公示语,常常由于涉及到文化差异问题,难以在准确表达原语言的同时保持原本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所以翻译难度较大。
翻译者不仅要掌握原文所独有的文化内涵,还需理解并包含翻译对象所在的文化差异背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示语的翻译是一项困难而重要的工作,翻译者不仅要掌握翻译技巧,还需要多方面了解翻译对象的相关知识。
加强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提高翻译水平,也就是提高公示语的质量,符合国际规范,有利于我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公示语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其翻译原则
![公示语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其翻译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f9c2cfbf61fb7360b4c656c.png)
公示语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其翻译原则燕玉芝(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焦作454003)[摘要] 进入21 世纪后,中国的公示语翻译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经历由翻译纠错到理论探讨的过程。
公示语翻译属于实用英语翻译。
本文分析了林克难提出的实用英语翻译“看易写”原则和丁衡祁提出的公示语翻译ABC 模式。
该原则与模式摆脱了“信达雅”的束缚,可用来指导公示语翻译。
文章还指出了公示语里不需要翻译的三种情景。
[关键词] 公示语翻译;“看易写”原则;ABC 模式[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3652(2011)06- 0115- 03前言公示语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它包括标志、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 1 ]。
公示语是一个地区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立英文公示语是国际大城市的重要标志。
200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Granger 教授曾经说过:奥运会将给中国的旅游业带来非常直接的影响。
同时,他也给我们提出了一条建议:北京的公示语应该双语化。
他认为这对吸引奥运游客来说至关重要。
无可否认,规范的英语公示语不仅可以方便国际友人在华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旅游,还可以体现当地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公民文化素质,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公示语的翻译既没有文学翻译的“宠儿”地位,也不像科技、法规等应用文本的翻译那样走红。
这就造成国内的英文公示语翻译非常混乱,以至于Granger 教授说“外国人来中国会有一些紧张感,比如公共标识看不懂”[ 2 ]。
为了迎接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北京和上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双语公示语纠错的浪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但是,在很多其他的城市,翻译失误的英文公示语仍然随处可见。
一些中小城市的很多地方甚至还没有设置英文公示语。
这种现象和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加极不相称,给外国人士带来了不便,也大大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形象。
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
![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e8c693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e.png)
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汉英公示语翻译是公共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主要内容是汉语
和英语之间的翻译。
汉英公示语翻译现状是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不论是
翻译质量,还是翻译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许多翻译机构和专业机构
也开始培养更多的汉英公示语翻译人才,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在汉英公示语翻译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交际翻译策略是要把握语言
的文化差异。
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往往就是翻译出现困境的关键所在。
翻
译人员在翻译时,需要有充分的文化知识和意识,能够以正确且准确的方
式完成翻译任务。
此外,翻译者还需要选择准确表达概念的不同结构,以
确保翻译准确,无歧义。
总而言之,汉英公示语翻译正在发展,当前翻译策略要求翻译人员在
抓住文化差异、达到准确表达的基础上把握翻译的信息结构,以做到准确
无误。
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
![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b1b47e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9.png)
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旨在全面了解与评估公示语翻译领域的现状。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搜集与分析,总结了公示语翻译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
本文还探讨了当前公示语翻译研究的趋势、热点和难点,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翻译研究、语言对比、翻译策略引言公示语是指公共场所中为公众提供信息的标语、标识和指示牌等。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旅游业的发展,公示语翻译越来越受到。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公示语翻译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搜集与分析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搜集和分析,发现公示语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翻译标准与原则:公示语翻译应遵循一定的标准与原则,如“信、达、雅”等。
研究人员对公示语翻译的标准与原则进行了探讨,但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2、语言对比与翻译策略:通过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人员发现公示语翻译中存在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修辞差异等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和音译等。
3、错误分析与改进:有些公示语翻译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情况,对公众造成困扰。
研究人员通过错误分析,提出了改进公示语翻译的建议。
现状分析当前公示语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统一的标准与原则:公示语翻译的标准与原则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这导致翻译质量参差不齐。
2、语言对比不充分:虽然研究人员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了对比,但在实际翻译中,往往存在理解偏差和文化误导等问题。
3、改进建议难以落地:虽然研究人员提出了改进建议,但很多情况下,建议难以落地实施,这导致一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结论公示语翻译是全球化时代的重要议题。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搜集与分析,可以发现公示语翻译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未来研究应以下方向:深入探讨公示语翻译的标准与原则,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加强对错误分析的研究,以便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语用移情研究
![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语用移情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a0eb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e.png)
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语用移情研究公示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常常用于标识、告示、警示、引导等场合。
公示语的语用移情是指在公示语中语言使用者将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等移植到公示语中,以期引起受话者的共鸣、共同行动或共同态度。
本文旨在通过对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语用移情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公示语中的语用特点及其在汉英翻译中的影响,为翻译实践和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一、公示语的语用特点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其语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性:公示语通常直接面向受话者,目的明确,语言简洁直接,不带有过多的修饰和虚饰,力求将信息传达给受话者。
2. 指示性:公示语常常具有明显的指示性,例如告示牌、标识牌等,其目的在于引导受话者的行为或态度,需要受话者按照其要求进行相应的行动或反应。
3. 约束性:公示语往往带有一定的约束性,其目的在于规范受话者的行为或言论,促使其按照特定的规范进行行动,保持公共秩序和社会和谐。
4. 情感性:公示语中常常夹杂着一定的情感色彩,包括愉快、警示、严肃、激励等,以期引起受话者的情感共鸣,促使其产生积极的行为或态度。
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中,语用移情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感情移情:在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常常会将原文中的情感移植到译文中,以期引起英语读者相同的情感共鸣。
原文中使用了严肃的语气来警示受话者,译者在译文中也要尽可能地保持这种严肃的语气,使得英语读者能够感受到相似的情感压力。
2. 指示移情:当原文中的公示语具有明显的指示性时,译者在翻译中也要将这种指示性移植到译文中,以引导英语读者的行为或态度。
原文中的告示牌要求人们保持安静,译者在译文中也要使用相应的英语表达来传达这种指示性内容。
3. 约束移情:公示语中的约束性常常需要在翻译中进行移情处理,以适应英语读者的文化习惯和语用习惯。
原文中的规范要求受话者遵守当地的交通法规,译者在译文中也要使用符合英语语境的语言进行表达,并尽量在语气上保持一定的客观和中立。
公示语的功能及其翻译原则
![公示语的功能及其翻译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c709adf10661ed9ac51f34d.png)
公示语的功能及其翻译原那么公示语的功能及其翻译原那么摘要:公示语具有指示、提示、限制、强制等应用功能,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公示语汉英翻译应遵循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语气得当等原那么。
关键词:公示语功能汉英翻译翻译原那么1.公示语的定义及其功能特点公示语研究的权威专家吕和发教授对公示语给出了一个比拟全面的定义:“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显示、警示、标志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应用范围广泛,具有指示、提示、限制和强制等功能。
1.1指示性公示语指示性公示语旨在给公众提供周到的信息效劳,告诉公众这是什么,并不要求公众采取何种行动。
其功能在于指示效劳内容。
如问询效劳Information,存包处Baggage Depository,意见箱Complaint Box,收费站Toll Gate,售票处Ticket Office,派出所Police Station。
1.2提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是用一种温和的语气来提示公众,旨在方便公众或让公众感受到人文关心,既没有限制的目的,又没有强制的意图。
如小心扒手Beware Of Pickpockets,已消毒Sterilized,今日特价Special Today,客满Full Booked,预留席位Reserved。
1.3限制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是指用比拟委婉的语气对相关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和约束要求。
虽然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但因语气相对委婉,不会让公众感到强硬、粗暴和无理。
如仅限紧急情况下使用Emergency Use Only,右侧行驶Keep Right,请站在画线以外等候Wait Off The Line,送客止步Passengers Only,让路Give Way。
1.4强制性公示语强制性公示语,顾名思义,对公众的行为具有强制要求,用直白、强硬、没有商量的方式要求相关公众不得采取或必须采取某种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示语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其翻译原则燕玉芝(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焦作454003)[摘要] 进入21 世纪后,中国的公示语翻译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经历由翻译纠错到理论探讨的过程。
公示语翻译属于实用英语翻译。
本文分析了林克难提出的实用英语翻译“看易写”原则和丁衡祁提出的公示语翻译ABC 模式。
该原则与模式摆脱了“信达雅”的束缚,可用来指导公示语翻译。
文章还指出了公示语里不需要翻译的三种情景。
[关键词] 公示语翻译;“看易写”原则;ABC 模式[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3652(2011)06- 0115- 03前言公示语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它包括标志、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 1 ]。
公示语是一个地区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立英文公示语是国际大城市的重要标志。
200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Granger 教授曾经说过:奥运会将给中国的旅游业带来非常直接的影响。
同时,他也给我们提出了一条建议:北京的公示语应该双语化。
他认为这对吸引奥运游客来说至关重要。
无可否认,规范的英语公示语不仅可以方便国际友人在华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旅游,还可以体现当地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公民文化素质,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公示语的翻译既没有文学翻译的“宠儿”地位,也不像科技、法规等应用文本的翻译那样走红。
这就造成国内的英文公示语翻译非常混乱,以至于Granger 教授说“外国人来中国会有一些紧张感,比如公共标识看不懂”[ 2 ]。
为了迎接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北京和上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双语公示语纠错的浪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但是,在很多其他的城市,翻译失误的英文公示语仍然随处可见。
一些中小城市的很多地方甚至还没有设置英文公示语。
这种现象和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加极不相称,给外国人士带来了不便,也大大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形象。
因此,笔者拟对公示语翻译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公示语汉英翻译的研究现状在国外,早在1959 年,Vinay & Darbelne 两位学者就开始了对公示语的研究[ 3 ]。
之后,该研究在西方发展起来,并逐步规范化。
然而,较早关注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则是中国学者何自然。
他在1998 年主编了《社会语用建设论文集》,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公示语的英译及语用失误问题[ 4 ]。
同年,倪传斌和刘治两位作者在《上海科技翻译》第2 期发表了题为《标记语的英译原则及实例分析》的文章,提出了标记语汉译英的过程中应遵循“简洁、明了、语气得当、规范化和适度诙谐”五原则[ 5 ]。
他们的研究开创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先河。
新世纪以来,随着来华人士的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公示语翻译的重要性。
2002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立项并资助了“汉英公示语翻译研究”,成立了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开通了相关网站,并在高校间巡回做讲座。
2005 年,该校成功召开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开始对公示语翻译进行大规模的系统研究。
2008年,他们又开发研制了“全国公示语翻译语料库”,服务当时即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语言人文环境建设,并为其他国际化都市和旅游目的地提供□语言学长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第27 卷第6 期Vol.27 No.62011 年11 月Nov. 2011[收稿日期]2011- 08- 15[作者简介]燕玉芝(1981- ),女,河南济源人,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优质智力服务。
上海市也于2004 年专门成立了“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法专家委员会”,以期提高上海公共场所英文使用规范化水平和城市文明形象,促进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上述努力改变了以往我国英文公示语建设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局面,也使得公示语翻译研究在21 世纪逐渐成为热点,发表于各期刊的相关论文也多了起来。
然而,综观之前的学术论文,笔者发现多数研究都还停留在公示语翻译纠错的层面,研究不够深入。
只有少数论文在理论的高度上探讨了公示语翻译问题。
被应用最多的理论当属纽马克的文本分析理论,比如贺学耘(2006)[ 6 ],牛新生(2008)[ 7 ],刘法公和徐蓓佳(2008)[ 8 ]等的研究都是基于该理论。
在对公示语的文本类型进行深入分析之后,贺学耘认为公示语是一种呼唤功能型文本,它的翻译应遵循以读者为中心的交际翻译策略;牛新生认为公示语翻译首要的任务就是译出其感召功能,以使译文取得公示语文本的预期效果;刘法公和徐蓓佳提出的公示语汉英翻译原则是简洁、统一、易懂。
他们的研究结果虽然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却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公示语翻译过程中要遵循文本类型决定翻译策略的原则,要把读者放在第一位,充分强调翻译发生在读者身上的效果。
这与传统翻译就有了很明显的区别,因为传统翻译崇尚的是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或原作者。
除了这些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公示语翻译进行了探讨,比如杨永和(2009)结合大量例证,对我国优良公示语和不良公示语作了社会语用分析,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的社会语用问题[ 9 ]。
但他的文章中分析的例子多数是汉语公示语,涉及公示语翻译的部分只占了很小的篇幅,更没有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而皮德敏(2010)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公示语的翻译除了应该坚持以文本类型决定翻译策略这一主要原则之外,还要辅之以语境制约原则。
这就使得公示语的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结合了起来。
此外,莫红利、金美兰(2009)还在翻译目的论的观照下分析了公示语翻译失误的原因,并提出翻译时候需要培养的几种意识[ 10 ]。
不难看出,国内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正在从以纠错为目的转为较系统的理论研究,更着眼于从宏观上来认识公示语翻译。
一些学者应用西方翻译理论,比如交际理论、目的论等,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些翻译原则。
但是却没有哪一个原则既能用来分析现有公示语翻译失误的原因,又能给译者指出翻译公示语的具体路径。
为了使公示语翻译少走弯路,也为了使译文效果更加合规,笔者拟对公示语翻译的具体原则进行探讨。
二汉英公示语的翻译原则(一)公示语翻译的类型在探讨公示语翻译的具体原则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弄清楚其所属的翻译类型。
只有确定了翻译类型,才能有的放矢,找到有针对性的翻译原则。
翻译的分类不止一种,但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将其分为三大类:文学翻译(literary translation)、专门用途翻译(special language translation)和实用英语翻译(general language translation)。
他认为专门用途翻译包括科技、商贸、法规等的翻译,而实用英语翻译则包括新闻翻译、广告翻译、电影(包括配音、片名、字幕)翻译、公示语翻译等等[ 11 ]。
霍恩比的分法把长期以来不受重视,但目前又发展迅速的实用英语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有利于学者专门研究。
这种分法一经提出,便得到翻译界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也将采用此分法。
因此,公示语的翻译也应当属于实用英语翻译。
(二)公示语翻译应遵循的原则长期以来,实用英语翻译的理论发展要远远落后于其实践发展。
不少研究者仍在用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来翻译实用英语。
但林克难(2007)指出“信达雅”对文学翻译也许非常有效,却“并不完全适合于实用英语的翻译”。
他还强调,有时候正是“不顾译入语读者的反应,过于忠实于原文”才导致了“实用英语翻译效果欠佳”。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他于2003 年提出了“看易写”的实用英语翻译原则。
“看”指的是充分阅读并积累说英语国家的实用英语材料,以备适时地直接借用。
“易”是指让译者仿照英语中同类文本的格式、语言特点、甚至措辞去翻译。
“易”的时候要重视读者的反应和译文的效果。
[ 12 ]这一点在后来一些学者的文章里也得到了认同,比如贺学耘、牛新生、刘法公和徐蓓佳等,他们都认为翻译公示语时应该把读者放在第一位,强调源语的预期效果。
“写”则是基于需要翻译的素材,按照英语中同类文本的格式,直接用英语将素材内容反映出来。
该翻译原则不再认为“信”是翻译的唯一标准,认为重在“看”,从而使实用英语翻译更简便、地道。
根据霍恩比对翻译种类的划分,公示语翻译作为实用英语翻译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借鉴林克难提出的“看易写”原则来进行汉英翻译。
“看易写”原则的提出,对实用英语翻译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而也为公示语翻译原则的探讨指明了大的方向。
但该原则也绝非完美。
一些学者注意116第27 卷第6 期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看易写”原则漏掉了在英语国家看不到的中国特色的事物、活动或机构。
后来,丁衡祁(2006)提出了公示语翻译ABC 模式(the Adapt -Borrow-Create 模仿-借用-创新)。
他认为“英语中如果有现成的对应的表达方式,我们就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这一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适用的。
英语中如果有类似的表达可以参照借鉴时,我们就可以采取‘嫁接改造’的方式。
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
如果我们要翻译的公示语在英语里找不到相同或相近的表达,那么就必须按照英语的习惯和思路进行创译,一定要防止对号入座的机械翻译”[ 13 ]。
丁教授这一模式中的“创译”就是针对那些汉语里存在,而英语中找不到平行文本的公示语而提出的翻译方法。
由此可见,ABC 模式弥补了林克难“看易写”原则的漏洞。
至此,中国的公示语翻译理论上了新台阶,摆脱了“信达雅”的束缚。
但笔者认为,在上述翻译原则的基础上,还应该补充一点,那就是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采取“不译”措施。
笔者认为有三种情况不需要翻译。
第一种是国际上通用的或者中外读者都能理解的明显易懂的图片,比如,残疾人设施标志(facilities for disabled person)。
在这种情况下,图片本身就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所需表达的意思,如果再煞费苦心地翻译成英语的话,就完全成了多余。
事实上,笔者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也注意到,美国凡是有这个图片出现的地方,也基本上都是没有相应的文字解释的。
可见,该图片的意义几乎人人皆知。
我们又何苦要去翻译它呢?第二种是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比如一些地方的墙上赫然写着的“五讲四美三热爱”。
这是给我们中国公民提出的具体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对外国人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
即使我们费了很大努力将这个公示语翻译出来,外国人也不一定完全理解,更不会去按照我们提倡的“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来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