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
秦汉时期的边防部队
秦汉时期的边防部队春秋战国时代,各国边地往往设郡作为守御边境的军事重镇。
秦统一后,天下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而以“边缘有夷狄障塞者为外郡”①。
秦代外郡驻扎边防兵;其职责是戍边备敌守土,遇有战事则从征出战。
西汉初,中央政权力量较弱,边防主要依靠异姓诸侯王国,如以楚、淮南、长沙诸国防御越人,以燕、韩、代、赵抵御匈奴。
其后又以同姓诸侯王取代异姓诸侯王。
文帝时,由中央直接控制的边郡只有四个②。
“七国之乱”平定后,边郡及边防兵遂置于中央直接控制之下。
武帝时,南平三越(南越、闽越、东海)、北击匈奴、东并朝鲜,拓边数千里,先后在沿边设置数十郡。
自武帝以后,对内附于汉朝的少数民族多在边地设置“属国”加以安置。
另外,宣帝时,又在西域设都护府,置屯兵。
因此,汉代边防兵除边郡兵之外,还有属国兵和西域都护府的屯兵③。
边郡兵秦代守卫边防的有民兵、戍卒和谪戍三种人。
从内地发往边地的人也有“迁”、“戍”、“谪”三种形式。
早在战国时代,秦国即从内地向人烟稀少的边郡徙民及罪犯,称为“实边”。
徙边之民的户籍在边郡,平时垦荒种田,一旦有警,男女老幼一律从征,分别编入壮男、壮女、老幼三支队伍戍守备敌①。
实际上,这是作为边防兵辅助力量的民兵制度。
正规的边防兵称“戍卒”,除了从边郡征发外,主要来源于内郡的“正卒”。
戍卒除了修城、筑塞,还要候望、警戒、巡逻。
秦制边地每城有若干署——哨所。
每署管理若干戍卒,他们的名字都写在木板上,置于署中以备检查。
戍卒上署迟到或擅自离署都要判罪②。
戍卒每年更代一次。
秦末,戍卒兵源枯竭,于是又增加了强制性的“谪戍”,征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治狱吏不直者”、“尝有市籍者”、“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乃至“闾左”戍边,大大激化了阶级矛盾。
西汉因循秦制,边郡的编户齐民除了极少数入选为禁军者外,一般只在本郡服兵役,守卫边境③。
待服役期满后,复员归农。
如遇战事,仍要从军作战。
此外,也有内地郡国征发到边郡服役,每年更代一次的戍卒④。
春秋战国秦汉史料概要
一、春秋史料一、文献史料:(一)《春秋》以及其三部解经之作,《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二)《史记》(三)《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四)《论语》《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
《论语》乃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语录体,是流传下来的语录体的汇编。
(五)《诗经》《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六)《礼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又叫《小戴礼记》。
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七)《尚书》《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但是清华简证明传世的《尚书》为伪书。
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成书于战国时期。
(八)《易经》(九)《吕氏春秋》这是秦始皇的相国吕不韦会集宾客综合各家学说汇编而成,准备作为完成统一和新创王朝的指导思想的。
书中保存有阴阳五行家、法家、农家、道家、兵家等各派学说的资料,(十)《晏子春秋》(十一)《管子》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
《管子》是战国时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
[1]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
4秦汉时代的城市
第四章
二.城市建设
5. 城市总体特征:
秦汉时代的城市
① 都城形态规则、规模大,富户集中,城市沿用一些传统城制进行 修建,宫殿部分有中轴线; ② 城市内部无陵墓区,道路系统完整,且有较完善的建造技术; ③ 城市的手工业、商业发达,经济活动区域增大,有集中的市场; ④ 按照闾里制度对居住进行管理; ⑤ 宫殿占城市面积比例较大,出现了礼制建筑; ⑥城市,尤其是都城的周围有一些离宫园囿
第四章
二.城市建设
秦汉时代的城市
1. 秦朝都城咸阳:P27 建于公元前 350 年,城址位于今咸阳城以东 20公里的渭水河 北岸。 平面接近方形,城南部分已 被渭水河冲毁。 咸阳城的北部为宫殿区域, 考古发现咸阳城的北城桓是夯土 墙,两丈宽,与城墙相临有密集 的宫殿遗址,下水道的断面很大, 当时城市排水系统很完善; 在宫殿附近有铸铁、冶炼和陶窖作坊,表明当时已经有了为宫 廷服务的官府手工业作坊。 秦咸阳的居民区位于城南,大部分沦入渭水,居民居住形式按 照闾里布置,整齐划一,设里监门,对闾里进行严格管理。
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城市
二.城市建设
3. 东都洛阳:P33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 25—220 年汉朝首都改在洛阳。 城市呈长方形,南北九里七十 步,东西六里十步(故又称“九六城”); 共 有十二门, 四面各三门; 城内有南宫,在城中偏东,北 宫在城东北处; 两宫之间是方整的闾里; 城内除宫殿和闾里外还几处皇 家园囿; 太庙在城南,官署在南宫附近。
秦汉时代的城市
第四章
二.城市建设
2. 汉长安:P29
秦汉时代的城市
城市情况: 城市情况 ①城墙在宫殿建成以后修筑,形状不规则,北侧城墙由东向西倾斜, 主要是顺应河流走势; ②后又在城外西侧建造建章宫,城内修筑桂宫、明光宫;以后年代 在城南修建了大量的辟雍等礼制建筑。 ③城市四面各有三座城门;城内道路笔直,垂直相交;通往城门的 道路每条分三股,中间为帝王专用弛道。 ④宫城占城市面积比例很大,分散开布置; ⑤在南北干道的东、西两侧有一定规模的市场; ⑥居住模式称为闾里,闾里周围有墙和门;居住地段不集中,多分 布于城内各宫殿之间; ⑦外围皇帝陵墓处设陵城。
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
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特色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饮食结构与商周一样,仍然是以谷物为主食,以蔬菜、肉类、水产、果类为副食。
主食总的来说,商周时期的粮食作物仍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主食,但是比重有所变化,如商周时期文献中经常提到黍稷,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更多的是粟菽并重。
如: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
(《管子重令》)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
(《墨子尚贤中》)贤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章句上》)粟是小米,自春秋战国以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在汉代还成为口粮的代称,如《盐铁论散不足》: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
过去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是很难煮烂的,食用就很不方便。
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和豆浆,食用起来就很方便。
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同样的道理,过去食用麦子也是采用粒食方法,直接煮成麦饭食用,不易消化。
用石磨将麦子磨成面粉,粒食就改为粉食,可以蒸煮成各种各样的面食,既可口又易于消化,极受民众的欢迎。
小麦又是一种越冬作物,可以和粟等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复种指数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是解决青黄不接之时的重要口粮,于是在汉代就得到政府的重视,大力推广种植。
《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上书汉武帝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
建议汉武帝令大司农使关中益种宿麦,令毋后时。
其后,轻车都尉、农学家汜胜之又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
(1)东汉安帝时也诏长吏案行在所,皆令种宿麦蔬食,务尽地力,其贫者给种饷。
(2)于是,自汉以后小麦就与粟成为黄河流域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作为南方主粮的水稻,虽然早在商周时期的黄河流域已有种植,但面积不大,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一直到春秋时期还是珍贵的食物,《论语阳货》说:食乎稻,衣乎锦,于汝安乎可见只有上层贵族才能食用稻米,其种植自然不广。
考古学战国秦汉考古
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一、战国秦汉考古的特点1.“历史时代”:文字大量用于文献记载和史书的大量出现;简牍、帛书大量出现,成为重要的考古材料;2.进入到考古学上的铁器时代:铁器在生产领域取代了铜器和石器,铁器和畜力(牛马)犁耕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3 .在社会经济方面,冶铁技术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青铜器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主要作用,漆器制作技术崛起,陶瓷业也获得相应发展;4、城市和商业发展迅速,金属铸币开始出现;5、墓葬形式除流行三代以来的竖穴土坑木椁墓以外,新出现横穴的砖石墓和崖墓,玉衣随葬代替以前的用鼎制度。
二、战国文化(一)燕下都遗址1.位于河北易县城东南。
2.该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约4000米,东西长约8000米。
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城是主体,西城是军事性的附郭。
宫殿区出土有高达74.5厘米的青铜铺首及兽面纹半瓦当、陶排水管道等。
3.“人头墩”的发现:燕下都遗址城南2.5公里处,有14个高约10米、直径达几十米的圆形夯土墩台,其中均埋葬着大量人头骨,(2000余个)距今约有两千多年。
(可能是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大胜时从战场带回的齐军首级。
)(二)邯郸赵城遗址1、位于河北省邯郸市。
2、由位于西南的宫城(习称赵王城)及东北的郭城组成。
宫城包括东、西、北3座小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达505万平方米。
西城中部偏南的龙台,南北长296米,东西宽265米,现高19米,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夯土台基。
郭城为居民区,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800米,东西宽约3200米,城内发现有冶铁、制陶等手工作坊遗址。
(三)楚都纪南城1.东周时期楚国郢都遗址,因在纪山之南,俗称纪南城,从公元前689年到前278年一直为楚国都城。
位于荆州古城(江陵)以北5公里处。
2、纪南城是战国七雄之都保存最为完整者,被史学界誉为不可多得的“完璧”,是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3、纪南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450米,南北宽3588米,城垣保存完好,高出地面3.9—7.6米,城墙底宽30—40米,墙外有城濠,城墙上有城门。
6.战国秦汉考古
6.战国秦汉PART1社会*战国秦汉考古的特点1.进入历史时期,文字大量用于历史记载和史书的出现。
简牍和帛书的大量出现,为考古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2.进入考古学上的铁器时代,冶铁技术出现,并被广泛应用,在生产领域取代铜器和石器,成为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3.从春秋到战国秦汉,社会形态处于重大转变时期,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封建制社会。
4.从纷争走向统一。
战国时期,由于地域不同,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文化有很大差异。
直到秦灭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差异逐渐被消除。
经过汉代的磨合,至晚到西汉中晚期,形成融合统一的汉文化和汉民族。
5.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的空前活跃。
水利工程技术、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农业耕作和施肥技术提高,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各类手工技艺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尤其是瓷器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思想空前活跃,百家争鸣。
6.城市和商业快速发展,金属铸币普遍出现。
7.墓葬形式方面,除三代流行以来传统的竖穴土坑墓以外,新出现了砖室墓和崖墓。
汉代,玉衣随葬替代了用鼎制度。
*战国时期铁器冶炼的发展及应用:1.冶铁技术:块炼铁继续使用,生铁冶炼技术得到推广并进一步提高;块炼铁渗碳成钢和铸铁柔化处理工艺广泛应用;展性铸铁(介于生铁和钢之间)在农业手工业应用广泛2.冶铁遗址: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除陶范、石范外,还使用金属范(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铸件规格统一,便于计量安装更换);使用烘范窑,铸造前先烘范(减少成品中气泡砂眼,保证质量);在兵器铸造中已开始使用淬火工艺3.铁器类型:战国铁器已经进入当时生产日用及军事各方面,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农业生产/手工业/日用/兵器/刑具及杂器)【战国时期铁器以工具为主,特别是农业生产工具及手工工具----是铁器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小型日用器的种类齐全——铁器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国冶铁技术的出现和早期铁器的发现1夏商时期有铁器出现但非常少,铁器真正的大量出现和普及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经济
❖ 春秋战国时期,做为中国最后一个青铜器时 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 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 广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铲形币 刀形币
❖ 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 上的中国统一,秦王政改号称皇帝,建立起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秦始 皇废封建,立郡县,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 然而由于缺乏历史经验,秦朝二世而亡。在 经过短暂的分裂之后,汉朝继之而起,并基 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秦汉 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八二班 ,刘博,魏贺, 杨雨晴,赵雨,韩凯
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与秦
汉简介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春秋战国与秦汉
2
思想
春秋战国与秦
汉文化
3
春秋战国与秦
4
汉经济
简介
❖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东 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 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 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 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 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 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 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 件。
统一了文字,方便官方行文; 统一度量衡,便于工程上的计算。
是中国最早的刻石之一,刻于秦代.刻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
文化
❖ 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 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 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 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巨大变革,这些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重要性。
一、政治变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封建制度逐渐向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转变。
这一转变由春秋时期开始,到战国时期达到了顶峰。
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逐渐脱离了周王朝的控制,形成了以君主为中心的独立国家。
而到了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式的封建帝国,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转变。
二、社会变革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社会变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农业经济和阶级矛盾。
在农业经济方面,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制度削弱,种植业逐渐取代了牧业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
这一转变导致了土地的私有化和私人农田的出现,使得社会的贫富分化更加明显。
同时,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社会也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
社会上出现了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封建君主与诸侯之间的矛盾。
这些阶级矛盾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三、经济变革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冶铁技术的发展和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得农业生产有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与此同时,商品经济也逐渐形成,商业贸易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增强。
这些经济变革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文化变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中国文化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思想家和学者们纷纷涌现,提出了众多的学术理论和思想观点。
如孔子、荀子、墨子等人都在这个时期活跃。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学派的学说相互竞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另外,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汉字的形态和用法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汉字的形状逐渐演变为现代所用的样子,而且字义也更加丰富和精确。
五、对历史的影响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具有代表性的纹样有蟠螭纹、蟠虺(hui)纹等。
蟠虺纹 蟠螭纹
春秋战国青铜器的加工方法,种类很多,从而大大加
强了其装饰艺术的表现力,丰富了它的工艺形象。大体方 法有:1、焊接 2、刻划 3、镶嵌 4、金银错 5、鎏
金 6、镂空(一般使用失蜡法)
宴乐渔猎攻战铜壶(p70)
春秋战国期间用失蜡法制作的杰作——曾侯乙墓青
春秋战国金器
金盏、金勺(曾侯乙墓)
战国末期龙凤纹金花银盆
二、丝绸
丝绸是个统称,泛指以蚕丝织造的各类纺织品,包括较为
朴素的绢、缣(jian细绢)、绸,甚为轻薄的纱、縠(hu/
有皱纹的纱)以及若干种罗(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重纹 彩的绫(一面光的很薄的丝织品)、绮(有文彩的丝织品)、 缎(一面光质地厚密的丝织品)、绒、刻丝(一种欣赏装饰 性丝织品)等。除染色以外,丝绸的装饰方法有织纹、印花、 刺绣、彩绘等。
错金银青铜 有流鼎
而如簋、鬲、簠、盂、觚、爵、角、斝、觯、卣、彝、觥等, 这些以前重要的礼器数量逐渐减少,以至于无。 而一些新的更加讲究实用的器形开始出现,如耳杯、洗、浴 缶等,它们都是专为日常生活所作。
战国青 铜耳杯
春秋战国时期壶的造型尤其丰富:
青铜莲 鹤方壶
错银几 何纹青 铜扁壶
尽管还屡见轮廓繁复的实例,但简约却是青铜器造型发展的
春秋战国时期,纺织成为各诸侯国富国强邦的重要行业,
官府与民间纺织业都很发达。这一时期的丝绸织造非常精美。 云雷纹、菱形纹、龙凤纹、舞蹈人物、狩猎等是春秋战国丝 织品的常用装饰纹样。
春秋战国丝织品图例
菱形纹锦
龙凤虎纹绣
四、漆器工艺
概说
所谓漆器就是以加工过的熟漆髹(xiu)饰的器物。从漆树上割取漆液后去
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与秦汉帝国
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与秦汉帝国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后的秦汉帝国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王朝。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与秦汉帝国展开论述,探讨两个时期的特点、变革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战国时期的背景与特点战国时期是指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间,中国历史上有力量并存、割据争霸的一段时期。
此时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诸侯割据,力争霸主地位:战国时期,中国分裂成七个大国,分别为秦、齐、楚、燕、赵、魏、宋。
这七个国家时常进行战争,争夺霸主地位。
2. 军事改革与兵器进步:战国时期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改革不断推进,铁制兵器的普及和军事战术的改良对后来秦朝的统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超出封建体制的科技突破:观念和学术上的先进思想也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发展,出现了诸子百家的同时,也积极推进了经济和科技的进步。
二、秦汉帝国的崛起与变革战国时期结束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之后又由汉朝接任。
秦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中央集权与行政体制改革:秦汉帝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中央政权的统一和稳定。
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力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官员的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
2. 阳朔建设与治国方略:秦汉帝国在国内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大运河、连接长城等,解决了长期以来交通不便和边疆地区的防御问题,稳定了国家的统一与边疆的安全。
3. 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秦汉帝国时期,文化、科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兵器制造、治水技术的进步、文学艺术的繁荣等,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战国时期与秦汉帝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战国时期与秦汉帝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统一思想与价值观的重要性:战国时期的纷争和思想家的辩论,孕育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不同的学术思想体系。
秦汉帝国则在统一思想和价值观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推动,形成了儒、道、法的合一思想,影响了后世。
秦统一六国
③秦王嬴政,善用人才。
④远交近攻,策略正确。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一、秦灭六国
⑺秦的统一的影响: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 战混战的局面,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农历十月一日,刚刚成为帝都的 咸阳城披上了吉祥的瑞雪。 这一天恰好是秦始皇的39岁生日,也是他称帝 后的第一个生日。帝国的大臣们纷纷揣着精心书写 的贺寿诗章,赶到皇宫为始皇祝寿。没料到秦始皇 没有丝毫过寿之意,而是带着忧患的语调说:
农赋 财政
决断权 由皇帝 掌控
郎 中 令
太 尉
军事
太 仆
丞 相
行政
廷 尉
中央政府
典 客
奉 常 中 尉
京畿 治安
卫 尉
宗 正
少 府
工商 税务 皇室 财务
将作 少府
宫殿 营建
宫廷 警卫
宫门 宫廷 皇室 司法 卫戍 车马 事务 刑狱
民族 祭祀 外交 礼教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确立中央 集权制度
巩固统一 的措施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秦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秦失于政, 而不在于制 ——柳宗元
首先,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 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 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其次,秦朝是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 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 影响十分深远。再次,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 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最 后,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
史记 司马迁看战国秦汉的游侠
司马迁对于战国秦汉的“游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何种态度游侠这一阶层兴盛于战国秦汉时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司马迁对战国秦汉“游侠”这一社会现象做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太史公自序》中,他解释:“救人於戹,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
作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这是司马迁欣赏游侠并为他们立传的宗旨。
通读《游侠列传》,司马迁极力歌颂了游侠,特别是布衣游侠,并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
且司马迁明确了游侠的概念,对那些“盗跖居民间者”“朱家之羞”之徒加以否定。
司马迁认为自郭解后,为侠者极众,敖而无足数者,表达了他对游侠走向没落的惋惜和慨叹。
纵观《游侠列传》全文,开篇点明游侠了的形象:“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司马迁认为游侠的主要特征有三点:诚实守信;舍生取义;不自我夸耀。
先言游侠之义,再言缓急时有,以说明游侠存在的必然性。
随后肯定了游侠精神,其好的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守信的社会风气,从对社会的贡献角度说明了游侠存在的必要性。
之后,司马迁概述了游侠的发展,对游侠进行了分类。
他先表示最初平民游侠的影响力有限:“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再说明有影响力的游侠源于贵族:“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
”这些人身为王公贵族,位高权重而又招天下贤者,属于贵族之侠。
与他们相对而言的是布衣之侠,“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这些游侠是平民,生活于闾巷民间。
然后司马迁论述了社会对布衣之侠的态度:“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秦前显学,打压布衣之侠,司马迁感到不公:“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
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
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秦汉时期的人们在饮食上有着什么样的特色呢?具体有哪些饮食文化呢?下面就不妨和一起来了解下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希望对各位有帮助!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特色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饮食结构与商周一样,仍然是以谷物为主食,以蔬菜、肉类、水产、果类为副食。
主食总的来说,商周时期的粮食作物仍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主食,但是比重有所变化,如商周时期文献中经常提到黍稷,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更多的是“粟菽”并重。
如:“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
”(《管子;重令》) “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
”(《墨子;尚贤中》)“贤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章句上》)粟是小米,自春秋战国以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在汉代还成为口粮的代称,如《盐铁论;散不足》:“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
过去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是很难煮烂的,食用就很不方便。
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和豆浆,食用起来就很方便。
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同样的道理,过去食用麦子也是采用粒食方法,直接煮成麦饭食用,不易消化。
用石磨将麦子磨成面粉,粒食就改为粉食,可以蒸煮成各种各样的面食,既可口又易于消化,极受民众的欢迎。
小麦又是一种越冬作物,可以和粟等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复种指数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是解决青黄不接之时的重要口粮,于是在汉代就得到政府的重视,大力推广种植。
《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上书汉武帝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
”建议汉武帝令大司农“使关中益种宿麦,令毋后时。
”其后,轻车都尉、农学家汜胜之又“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
秦汉时期的越
秦汉时期的越百越的族系越是我国古代东南部民族名。
战国秦汉时期,越人分布地区很广。
《吕氏春秋·恃君览》说:“扬汉之南,百越之际。
”《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因这一地区为《禹贡》扬州之域,故对越人称“扬越”。
因其“各有种姓”,各部杂居共处,互不统属,故又称为“百越”。
“百越”,按当时的称谓举其著者,有东越(闽越、东瓯)、南越、西瓯、雒越等。
百越各部分布虽广,却具有共同的民族特征。
他们的族名是共同的。
从战国到两汉这一时期中,百越部落有三个共同的族名称谓,即“越”、“骆”、“瓯”。
“瓯”和“骆”是本族的自称,“越”是华夏给的名称。
他们有共同的居住区域。
《汉书·地理志》称:“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中国古代东南沿海,以至五岭以南和瓯江、闽江流域,都是百越分布地区。
他们还有本民族的语言,即所谓“越语”。
刘向《说苑》记有一段故事,说楚国有个王子泛舟于清波之中,听划桨的越族姑娘唱了一支歌。
楚王子“召越译”翻译后,才懂得歌词的意义①。
这可见越语不仅不同于中原华夏语言,也不同于邻近楚人的语言。
他们的经济生产相同,各部落都以种稻田为主,兼营渔猎或狩猎。
《史记·货殖列传》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
”《汉书·地理志》记儋耳、珠崖郡说:“男子耕农,种稻禾,紵麻;女子蚕桑织绩。
”又说:“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
”在战国时,于越冶铸的青铜剑就很有名,其锋利能“穿铜釜,绝铁■”②。
岭南地区的越人,则表现为铜鼓的制作。
传世的大量铜鼓,其铸造之精,雕镂之美,图案之丰富,均世所罕见。
自东汉以来,我国历史文献记载了铜鼓的使用、流传和出土情况。
马援南征曾获得“骆越铜鼓”③。
今出土铜鼓最多的地方是广西,已达五百面以上。
①《后汉书·南蛮传》。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朝代 南朝宋 南朝齐 南朝梁 南朝陈
时间 共60年 仅有24年
历史人物 宋武帝--刘裕 齐高帝 梁武帝 陈武帝 --陈霸
北朝
• 北朝时期自420年北魏前期开始,至589年 隋灭陈为止。经历北魏、东魏西魏对峙、 北齐北周对峙三个时期,并包括隋立国至 灭陈时期。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均由 鲜卑人建立,北齐则由胡化汉人所建。
南北朝
•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 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 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 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 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 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 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 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 北周五朝。
北 魏 兴 起
东魏与西魏对峙
• 东魏534年建立,西魏535年建立。东魏及 西魏表面上由拓跋氏后裔所继承,实际上 分别由高欢及宇文泰控制,所以在数年后 分别篡夺,形成北周与北齐的对峙。基本 上东西魏为沿山西陕西的边河黄河为界。 由于东魏继承北魏的国力较多,所以不论 在军力、经济或文化上均胜过西魏,但东 魏在多次进攻后皆失利,双方的对峙至此 已定。
东汉王朝
• 公元23年腐败的王莽政权在赤眉、绿林民变下覆灭。绿林 军拥立汉宗室刘玄作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史称玄汉,改 元更始,刘玄即汉延宗更始帝。公元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 为帝,沿袭汉朝国号,史称赤眉汉,建元建世,刘盆子即 汉昌宗建世帝,随后击败绿林军。其后,原本服从更始帝 的汉宗室刘秀在鄗县(今河北高邑东南)之南称帝,并诛 杀刘玄,是为汉光武帝,沿用汉朝国号,称建武元年,都 洛阳,史称东汉。东汉于公元27年灭刘盆子赤眉汉,公元 36年灭隗嚣 、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实现了全国统一。光 武帝废王莽弊政,社会安定,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戚严加 限制,史称光武中兴。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第1章.中国历史1.2.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2.2. 要点详释1.秦完成统一的条件。
(1)客观条件1)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废除分封制度,实行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3)民族之间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融合趋势。
4)长期的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5)广大劳动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统一。
(2)主观条件1)秦国商鞅变法比较稳定,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3)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又广泛招纳人才,再加上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终于用十年的时间灭六国统一全国。
2.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条件是,儒家思想宣传的仁政和伦理道德,有利于调整封建统治关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汉武帝时,随着中央集权的巩固,统治者迫切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加强政权上的统一。
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使其吸收了法家的中央集权主张和道家等各派主张,提出“君权神授”,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儒家思想为封建国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汉武帝为提倡儒学,兴办中央太学和郡国学校,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
但儒家学说也束缚了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探索精神,不利于科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3.重农抑商政策。
封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在整个社会中占重要地位,以农为本的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统治者一贯奉行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
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
如西汉初期的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