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美术二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版) 考研核心笔记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版) 考研核心笔记

中国美术简史考研核心笔记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第一章史前美术第一节旧石器的造型和发展第二节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和刻划艺术品第三节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约公元前7000——前5000年),内蒙古林西白音长汗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石刻女神像。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农业手工业出现分工,山产规模扩大,到本期后段,手工业内部也有了新的分工。

彩陶艺术也十分流行,琢玉已成独立的部门。

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约公元前3000——前2000年),这个时代亦称龙山时代,或称铜石并用时代。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陶器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并列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彩陶及分布: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一、 陶器陶器----人类利用泥土的烧制造的实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

按用途分3: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4:红、灰、白、黑;按器表装饰分4:拟形陶,彩陶,印纹陶,素陶。

彩陶文化的特征:1、型制2、纹饰:典型纹饰与作品3、手法:线描平涂综合装饰纹样分3:动物纹、植物纹、人形纹。

彩绘是制陶工艺种最成功的一种装饰艺术手法。

所谓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呸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橙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锗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这样的陶器统称彩陶。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距今4-7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由游牧、游耕而转入定居为主,陶器在农业、渔猎及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彩陶乃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化象征。

其彩绘大致可分为图案、图画两类。

彩绘是陶器装饰中最卓越的手法,朴实明快,绚丽多彩的彩陶,由于地域、时间的差异,宗教习俗的不同,描绘形式的各异,在造型和风格上也各不相同。

有些条纹象征着起伏的波浪、同心扩散的水纹、绳革、丝网等。

经典纹样(中国2秦汉时期)1

经典纹样(中国2秦汉时期)1
• 汉锦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纹
秦汉纹样
• 汉锦乐字纹
秦汉纹样
汉-”长乐明光“锦
团花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
• 尼雅遗址发掘出土一块织 锦护膊,青底白色赫然织 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 出东方利中国”,还有用 鲜艳的白、赤、黄、绿四 色在青地上织出的汉式典 型的图案:云气纹、鸟兽、 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 形纹,方寸不大内涵丰富。
大几何纹锦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大菱形纹样
纹样以菱形为外轮廓,内 饰小几何纹,这种组合形式与 结构接近于华南、西南少数民 族的土家锦、苗锦纹样。
春秋纹样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六边形纹样
春秋纹样
几何纹
多在织物、编结物、木雕、竹编等工艺 品中出现。商代已经能织出菱格纹,这 种造型与织造中经纬呈斜形相交而出菱 形造型有关。春秋战国的菱格纹更为复 杂,有大菱形套小菱形的,类似漆器中 的羽觞(shang),学界称“杯纹”。
秦汉纹样 • 汉代云气纹
•Leabharlann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中,
数量最多的要数刺绣。这些色泽如
新的刺绣珍品都有着吉祥而极富诗
意的名称,著名的有“信期绣”、
“乘云绣”、“长寿绣”、“茱萸
绣”等等。
秦汉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汉- “乘云绣”绢(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
春秋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春秋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春秋纹样 • 战国绮杯纹
以菱形组合成的耳杯纹的形式颇为多见,称之为 “杯纹”,寄寓丰收富裕,生活美好。几何纹可向 四周连续延伸,寓意长寿,故又称“长寿纹”。
秦汉纹样 • 西汉漆器草叶纹
春秋纹样
• 战国锦散点几何纹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几何填燕纹

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概论

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概论

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发展概论姓名:杜前胜学号:1108031008 班级:工业设计(3)班我国的工艺美术史源远流长,在不断发展中汇聚了大量的优秀工艺作品。

而在这之中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发展可谓是到了繁荣昌盛的地步。

而这之中原因何在?这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的。

公元前475年左右,周王室失去了对诸侯国的完全统治。

从此,诸侯国间陷入了长久的战争中,在最后的只剩下齐楚赵魏韩燕秦七国,七国间的纷争不断,这就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在此期间,政治上:春秋末期,奴隶起义不断。

新型地主阶级与奴隶主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并陆续在一些诸侯国取得了统治实权。

地主阶级取代了奴隶主阶级专政,各地主阶为了状大阶级的统治,努力鼓励社会的生产,这为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政治的保障。

其次在经济上,由于战国时期是历史上封建统治的开端,因而使大量的奴隶从压迫中解放出来,获得人生自由和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一些自由民成为了独立的手工业者,这在一定程度又一步的刺激了战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

文化在一种事物的发展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对于等级制度和礼乐制度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当今社会人们对法律的重视。

而且,在古代时统治阶级对于迷信的崇拜达到了超乎想象的地步,往往将政治与宗教联系,当然,这里的宗教并非是某个团体或组织,而是封建统治者心中对迷信的的崇拜心理。

由于统治阶级政教合一,地主所讲究实际生活的享受。

例如铜器的发展,由奴隶社会的青铜“礼器”都变成了那些精巧的实用器物,从而使之成为财富的象征,而代表统治权力的作用渐渐淡化。

这些都有助于青铜器漆器染织等方面的发展。

历史的车轮转到公元前221年时,当时中国大陆上最强大的帝国秦国在狼烟中建立了起来。

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的封建集权制。

秦始皇嬴政灭六后,设“三公九卿”管理政务,从中央到地方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修驰道,筑长城,兴修水利,以此来发展经济,使得经济迅速发展,对封建文化的高速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外美术史(秦汉)ppt课件

中外美术史(秦汉)ppt课件

表演仿佛已经进入了高潮,他神情激动,表情夸张,竟情不
自禁手舞足蹈。作者并非简单地模仿生活中的场景,而是采
用了极其大胆夸张的手法,着重表现说唱者那种特殊的神气。
而且通过欣赏者的联想作用,创造出一个隐含的充满戏剧性
的精彩场面。
21
22
秦汉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4
秦汉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1、秦始皇陵兵马俑 在秦始皇刚即位不久的时候,他便发动天下的刑
徒,修造自己的陵墓。秦代艺术追求奢大华美、规模 宏伟,秦始皇陵兵马俑群制作,正是这一风格的反映。 目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既担负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 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
第三章 秦汉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1
秦汉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第三章 秦汉美术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灭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统一文 字、货币、度量衡等,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马踏飞燕: 马是汉唐艺术里热衷表现的题材。 马头扬起,略向左偏,尾部飘起,三足腾空,一足踏 在飞鸟(实为和鹰类似的燕隼)的背部。 这是汉代艺术家采用夸张的手法,示意马的奔跑速度 超越了迅捷的鹰隼。马的全身重量以鸟为支撑,让人 感到轻盈凌空,增加了它飞驰的气象。(图)
23
24
秦汉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战国秦汉工艺美术

战国秦汉工艺美术

战国秦汉工艺美术概述及一般青铜器、铜灯、铜熏炉内容整理战国、秦汉工艺美术概述及一般青铜用器、铜灯、铜熏炉内容整理Ⅰ.概述一.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l年)工艺美术发展的社会背景1.开争权夺利的斗争,并陆续在一些诸侯国取得了统治实权。

地主阶级取代了奴隶主阶级专政,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

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争霸、社会动乱的年代,统治者为了是自己的诸侯国实力强大,增加社会财富,因此鼓励社会的生产,这为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政策的保障。

2.有了一定的人生自由,有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一些自由民成为了独立的手工业者。

但是广大劳动者在这种新的制度下,向地主缴纳沉重的税租和付出无偿的劳动,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各种官办作坊都是建立在各种赋税徭役制度至上。

3.本的区别,由奴隶主所讲究的政教合一,以“礼”为重已变成封建地主所讲究实际生活的享受(即实用)。

例如铜器的发展,由奴隶社会的青铜“礼器”都变成了那些精巧的实用器物,从而使之成为财富的象征,而代表统治权力的作用渐渐淡化。

二.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的社会背景秦始皇嬴政灭六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设“三公九卿”管理政务,中国的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在经济上统一了货币、概述及一般青铜器、铜灯、铜熏炉内容整理度量衡、文字,修驰道,筑长城,兴修水利,以此来发展经济,使得经济迅速发展,对封建文化的高速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文化上秦朝人崇尚纯朴自然的美学关。

由于暴政,不久,农民起义推翻了统治中国15年秦王朝。

三.汉朝(西汉公元前206――公元9年,东汉公元25――220年)工艺美术发展的社会背景1.汉朝建立:公元前206年,刘邦灭陈胜、吴广,建立了大汉帝国史称西汉。

汉朝初期许多政策沿袭秦朝,因此有“汉承秦制”的说法。

2.汉朝的建立初期,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鼓励人们发展生产,逐渐使国家富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中国美术史纲要

中国美术史纲要
中国美术史纲要
第一章 战国秦汉时代中国美术
战国美术: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文化(中原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楚文化)-绘画、雕塑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青铜画像、漆画、帛画-壁画-俑)
秦代美术:建筑(秦都咸阳与阿房前殿、秦瓦当)-工艺性绘画(湖北江陵漆器)-壁画(咸阳秦宫遗址壁画)-秦兵马俑雕塑
众的意愿,从而受到民众的称颂。
武氏祠画像石描绘历史故事,注重选取具有代表的情节、戏剧性的场景,突出故事发展高潮进行艺术处理。“王陵母”一图表现王陵母拔刀自刎,舍生取义的关键性时刻,刻画出了大义凛然的妇女身影。“狗咬赵盾”图刻画赵盾部下祁弥明产力举足踢向晋灵公放出的獒犬,表现双方紧张而尖锐的矛盾;“荆轲刺秦王”抓住了冲突发展的高潮,荆轲被人抱住不能脱身,秦舞阳匍匐战栗,秦王仓皇逃避。刻画荆轲头发直立,两手用力扬起和匕首刺穿木柱的怵目惊心细节,既寓示荆轲刺杀没有成功,又鲜明地表现了这位壮士勇敢无畏、孤注一掷的献身精神。
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时代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相近,出土帛画与马王堆汉墓帛画既有相同之处,亦具有特点。金雀山汉墓帛画呈长条形,采用分列式构图表现天上、人间和地下的场景,更多描绘现实生活,较少神话浪漫色彩。帛画使用了晕染技法。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帛画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具有的相同和不同面貌,反映汉王朝统一中国南北文化艺术的交流和汇合,反映中原黄河流域文化和南方长江流域文化的不同特色。
陶俑形象多种多样,不仅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精神气质也有成功的表现。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长冠,穿战袍著铠甲,手按宝剑,面相刻画生动传神,脸盘饱满,剑眉隆鼻,双唇紧闭,神态威武刚毅;武官俑头戴单卷长冠,披铠甲,有的一手握武器,一手作指挥状,神态风度与将军俑类似;骑士俑戴圆形介帻,穿窄袖短袍,着齐腰铠甲,精神抖擞立于战马旁边;武士俑或戴帽,或挽髻,或披甲,或仅穿褐袍,或握弓执箭,身材魁梧,振奋昂扬,从外形可推想他们的不同年龄、性格和经历,不同人物、不同身份有着不同的装束打扮,少有雷同。战马昂首直立,竖耳,张口,双目圆睁,仿佛正待命出击,寓动于静,展现雄健的风貌。

第五章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解析

第五章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解析

战国青铜镜(背面)
四山纹铜镜
错金银狩猎纹铜镜
(二)带钩
带钩是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件物品的器具。其质地以 青铜居多,但也不乏金、银及玉石等高档材料。
鎏金镶玉青铜带钩
(三)铜剑
铜剑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制品中,是颇具时代特色的 一种特殊种类。它既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佩饰品。春秋战国 时期剑的铸造以吴越之地最为有名。
第五章 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11年)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
一、时代与工艺美术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的历史进入东周, 开始了所谓的春秋。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强盛,传统 等级制度的崩溃引发了工艺美术的变化。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的勃兴以及西周的礼乐制度的崩坏,这都 使得青铜礼器大为衰落,器物的使用由此有了更大的自由。工 艺美术也因之回归生活,关注适用。加之统治阶层的奢靡生活 令工艺制作须满足感官享受,致使清新华丽的气象逐渐确立。
黑桃壶 战国
三、金银器和染织工艺
一、金银器
金和银都是贵金属,尽管矿藏量极为稀少,但由于其色泽 美丽异常,故在工艺美术中早有运用。中国发现最早有金银 饰品的是在夏。进入春秋战国,金银器数目大为增多。
考古学显示,进入春秋战国,金器数量大为增加。器物多 铸造完成,工艺品的装饰意义依然突出,但一些日常实用品 也开始用金银制作。如车马用器、兵器、钱币、容器等。
在春秋中晚期的基础上,战国玉器的制作更加繁荣,出现 了商晚期以后的又一艺术高潮。华丽精巧成为战国新风,作 品以礼仪用品和佩饰等居多,玉制带钩也不在少数。
这一时期玉制佩饰等饰品的款式丰富多彩,作品常做成 灵动多姿、形态生动的鸟兽形。而由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战 祸频繁,以玉装饰的兵器也明显增多,还出现了特有的玉 具剑(曾侯乙墓出土)。

第五章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五章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具有代表性的纹样有蟠螭纹、蟠虺(hui)纹等。
蟠虺纹 蟠螭纹
春秋战国青铜器的加工方法,种类很多,从而大大加
强了其装饰艺术的表现力,丰富了它的工艺形象。大体方 法有:1、焊接 2、刻划 3、镶嵌 4、金银错 5、鎏
金 6、镂空(一般使用失蜡法)
宴乐渔猎攻战铜壶(p70)
春秋战国期间用失蜡法制作的杰作——曾侯乙墓青
春秋战国金器
金盏、金勺(曾侯乙墓)
战国末期龙凤纹金花银盆
二、丝绸
丝绸是个统称,泛指以蚕丝织造的各类纺织品,包括较为
朴素的绢、缣(jian细绢)、绸,甚为轻薄的纱、縠(hu/
有皱纹的纱)以及若干种罗(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重纹 彩的绫(一面光的很薄的丝织品)、绮(有文彩的丝织品)、 缎(一面光质地厚密的丝织品)、绒、刻丝(一种欣赏装饰 性丝织品)等。除染色以外,丝绸的装饰方法有织纹、印花、 刺绣、彩绘等。
错金银青铜 有流鼎
而如簋、鬲、簠、盂、觚、爵、角、斝、觯、卣、彝、觥等, 这些以前重要的礼器数量逐渐减少,以至于无。 而一些新的更加讲究实用的器形开始出现,如耳杯、洗、浴 缶等,它们都是专为日常生活所作。
战国青 铜耳杯
春秋战国时期壶的造型尤其丰富:
青铜莲 鹤方壶
错银几 何纹青 铜扁壶
尽管还屡见轮廓繁复的实例,但简约却是青铜器造型发展的
春秋战国时期,纺织成为各诸侯国富国强邦的重要行业,
官府与民间纺织业都很发达。这一时期的丝绸织造非常精美。 云雷纹、菱形纹、龙凤纹、舞蹈人物、狩猎等是春秋战国丝 织品的常用装饰纹样。
春秋战国丝织品图例
菱形纹锦
龙凤虎纹绣
四、漆器工艺
概说
所谓漆器就是以加工过的熟漆髹(xiu)饰的器物。从漆树上割取漆液后去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效果。
3.建立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十五、教学持续改进
1.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2.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3.收集学生、同行及社会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春秋战国美术:分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演变,了解诸侯争霸时期美术的发展。
4.秦汉美术:重点介绍秦陵兵马俑、汉画像石等作品,展现大一统时期的美术风貌。
5.魏晋南北朝美术:讲解佛教艺术、士人绘画等,探讨民族融合背景下的美术发展。
6.隋唐美术:分析壁画、山水画等艺术成就,了解繁荣时期的美术特点。
7.五代两宋美术:着重介绍文人画、民间画等,探讨世俗美术的兴起。
2.开展学习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提供学术咨询,帮助学生规划学习路径,明确学习目标。
4.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
二十二、教学成果展示与推广
1.定期举办学生美术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学校美术教育的知名度。
2.将学生优秀作品推荐至校内外美术刊物发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元明清美术:讲解宫廷绘画、民间绘画等,分析封建社会晚期美术的发展趋势。
9.近现代美术:介绍西方美术对中国美术的影响,探讨民族美术的转型与创新。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某一时期或作品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兴趣。
3.网络资源:推荐学生访问国内外知名美术馆、博物馆官方网站,获取更多美术作品信息。

工艺美术史第三节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史第三节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汉代漆器工艺
在生产规模和艺术上都可以说是既战国之后的又一个高峰
出土地点也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生产组织严谨,分工很细,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装饰技法仍然以木雕彩绘为主,并新创了堆漆工艺。 堆漆:是用漆枪挤出漆液,形成凸起的线饰花纹,再填以彩漆描绘而成。
彩繪變形鳥紋雙耳長盒蓋 通長26.5,高6.2cm 湖北省博物館藏品 西漢 1978年雲夢睡虎地47號墓出土 木胎,挖製輔以雕製。兩端短把雕出豬頭形象的輪廓,器內髹紅漆,器表髹黑漆,並用紅、褐漆彩繪 花紋:兩短把與蓋麵加飾豬頭部的眼、眉、鼻等,蓋麵中部繪變形鳥紋、鳥頭紋、圓卷紋,兩長邊繪 波折紋、點紋、圓卷紋。
丝线编成宽窄不同的小辫条(每根辫条多数只用一种颜色),然
后将这些小辫条由外向里,一圈一圈地平铺在纸花上,另用一根 同色丝线把它钉紧,即成编绣。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71.8、宽52.1厘米 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高贵华丽的衣料。三色锦。经线有深黄、深红、棕三色, 纬线为棕色。其纹样是由纬向排列的上下七组不同的小图案 组成,横贯全幅。每组小图案分别以波折纹相隔,波折纹内 填以龙纹和几何纹。小图案以对称的舞人动物纹为主题,舞 姿翩翩的人物、长尾曳地的峨冠凤鸟,以及姿态各异的龙纹、 麒麟,加之深红、深黄、棕三种温暖的色调,显得意趣盎然, 构成一幅欢快明朗的画面,反映出楚人乐观的精神面貌和对 自由境界的追求。明显有别于中原严肃、庄重的艺术情调。 其中长袖飘拂的舞人纹样,表现的或许是楚地的巫舞活动, 巫师通过歌舞与鬼神沟通,而龙凤为通天灵物。这种锦主要 用作面料和一些衣物的边缘部,是迄今见到的战国时期图案 最复杂、花纹单位最大的一种锦,需要复杂的提花装置和熟 练的技艺才能织成,无论织造技术还是色彩图案,都堪称战 国时期织锦的典范。

中国美术史试题

中国美术史试题

中国美术史试题第一章原始彩陶艺术一.中国美术史是怎样的一门课程?答:美术史是研究美术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是研究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艺术在过去社会中规律性的发展和发生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答:绘画史、雕塑史、书法篆刻、建筑史、少数民族美术及民间美术史、工艺美术史及地方美术史等美术种类的历史,涉及到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理论,美术思潮,美术学派等各个方面。

二.学习中国美术史的任务和目的?答:【任务】为了了解与研究中国美术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规律和人类的发展史,生活与艺术,审美与实物的结合。

【目的】掌握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历史及基本概貌,了解中国美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及原因,从而了解与掌握美术的本质。

三.如何学习中国美术史?答:系统了解,重点掌握。

四.中国美术史起源于什么时期?答:旧石器时代晚期。

五.试述原始艺术最明显的特征,结合作品实例求证答:审美与实用并重,工艺与造型结合是该时代美术最突出与鲜明的特征。

【例】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人头型器口彩陶瓶,人首状瓶口,五官塑造清晰,比例匀称,瓶身通体以弧线三角及斜线组成图案,陶塑人头与布满花纹的瓶身浑然一体,宛如一位身着花袄的美丽少女。

六.关于艺术起源的主要学说答:模仿说,游戏说,情感说,巫术说,劳动说等(参考《艺术概论》)七.比较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彩陶纹样的异同答:【相同点】二者皆属于仰韶文化,器物多为盆,都以黑彩绘制兼有少量红彩。

【不同点】1.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多绘制于器物表面显眼位置,也有不少内部着彩的器物;而庙底沟类型全部绘制于器物表面,绝不见施内彩者。

2.半坡类型常见纹样为变形鱼纹及人面鱼纹;庙底沟类型则多为圆点,弧线三角与曲线构成的花瓣与鸟纹最具特色。

八.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命名和地区分布答:仰韶文化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地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因最早的彩陶发现于河南绳池仰韶村而命名。

马家窑文化分布于甘肃,青海。

第七章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七章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此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
贵的景象。
武则天
隋代发式比较简单,变化较少,一般为 平顶式,将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 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式的,只是顶部 不如隋代那样平整,已有高耸趋势,大多作 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 益丰富。唐初妇女服饰,仍以小袖短襦及长 裙为主,裙腰束至腋下。 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 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 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
唐朝建筑及朝见公使时的着装
隋唐胄甲 ,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 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 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 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 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 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 用的装束。
二、女子冠服与妆饰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外开放,对 内宽松,妇女的束缚也相对较少,因
汉代之后出现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称“强汉盛唐”。
就当时的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是最重要、最强盛的
国家之一,并且属于最先进的行列。
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
中国工艺美术在唐朝获得全面的发展,呈现繁荣发达的景
象。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建筑等的技艺水
平和生产规模都超越了前代。经济的发达,中外文化的交
3、乌皮靴 皮靴为这一时期普遍的所着履式, 居家时方着丝履等。 幞头、圆领袍衫,下配乌皮六合 靴,即洒脱飘逸,又不失英武之 气,是汉族与北方民族相融合而 产生的一套服装。
唐代文吏服饰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 祀典礼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 襟大袖衫,下佩围裳,玉佩组绶一应俱全。在大袖衫外加着裲裆,也是隋唐 时期官吏服饰的一个特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美术学科题库:【战国秦汉时代美术】跟踪练习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美术学科题库:【战国秦汉时代美术】跟踪练习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美术学科题库:【战国秦汉时代美术】跟踪练习题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备考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对于已经丢掉书本多年的考生,我们推荐本店铺,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一、填空题1.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社会开始确立的时代。

2.战国时期(绘画)和(雕塑)开始脱离工艺装饰的地位。

3.《水陆攻战纹铜壶》下部最大的装饰区描绘的是(激烈的城头攻战场面)和(殊死的舟师战情景)。

4.《水陆攻战纹铜壶》颈部的装饰区描绘的是(采桑劳动)和(习射情节)。

5.《水陆攻战纹铜壶》中部的装饰区描绘的是:右方(双重楼房),楼下(烹饪、舞蹈及音乐演奏)楼上在举行(庆赏酒宴),左方描写(射猎)一类活动。

6.《水陆攻战纹铜壶》反映了新兴时代的地主阶级提倡(奖励耕战的进步主张)。

7.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壁画是(秦代),咸阳一号宫殿出土的(流云纹及四方连续的几何纹壁画)残片,咸阳三号宫殿出土的(人物车马图壁画),是最早的壁画遗物。

8.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壁画是(秦代)的(人物车马图)。

9.《人物龙凤帛画》画面上除墓主人形象外还有(凤鸟)和(腾龙)。

10.卜千秋墓壁画《升仙图》是(西汉)时期的作品。

11.《西汉帛画》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12.《举鸟铜人》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13.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壁画是(秦代)。

14.《西汉帛画》是表现(墓主人升仙的情景)。

15.我国目前存在的最早工笔重彩壁画是(西汉帛画)。

16.汉代墓室壁画的早期移存是(升仙图)17.在凤祥、西安、临潼等地出土的秦国早期的(鹿纹、双兽纹、豹纹、叶纹、辐射纹)圆瓦当。

二、作品题1.《人物龙凤帛画》:(28公分X20公分)1949年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画中人物为一宽袖细腰合掌侧立的女性形象,人物前上方画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腾龙,此画所表现的是墓主人在祈祷借龙凤的力量引导她升入仙界的情景。

此画是用毛笔勾勒的,线条挺进有力,黑白对比,线面结合,具有装饰趣味,可见我国以线造型的绘画技法已经有很高的水平,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整个人物形象统一于恭谨而庄重的神情。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原始瓷提龙形梁壶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三节 漆器工艺
汉代的漆器,在战国时期的生产基础上,进一步发 展,达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远非其他朝代可比。汉 代漆器的生产,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且行业分工很 细。据漆器铭文记载,汉时漆器分工多达十余种。 秦汉漆器的种类繁多,主要是各种饮食器具,也有 如博具、乐器、文具、兵器及屏风、几、案等各式家 具。在造型设计上汉代漆器不拘一格,同一种器形亦 能生出多种变体。 在汉代漆器中还出现了诸多巧妙的设计。其中具杯盒 与多子妆奁(lian)因其巧妙的设计而闻名。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二节 陶瓷工艺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车马俑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兵车俑
立射俑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跪射俑 武士俑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骑兵俑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银扣贴金箔云纹漆奁
羽人、鸟兽穿行于云气之中,形象颇生动。盒盖、 盒身各包银片三周,他们既是装饰,又在加固夹纻的 胎体。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四节 青铜工艺
秦汉时期的青铜工艺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 具发展,如灯、炉、镜、带钩、鐎斗等。汉代的青铜器 已经生活化,其制作特点是以“素”为主,不再注重 (商、周、战国时期)繁缛的花纹。汉代青铜器较有特 色的是铜灯与铜镜。造型与装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去病墓前石雕
跃马
霍去病墓前石雕
立马

1.秦陵兵马俑

二、寓美于朴的陶俑 发现时间:1974年
地点: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 东侧,距地表6M的坑道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正面全景
布局:一号坑—右军 二号坑—左军 三号坑—军幕 未建成坑—中军 艺术特色:巨大广博 细微精深
武士群俑
将军俑
骑兵鞍马俑
阙檐下浮雕历史人物故事、 车马出行、双龙双虎等奇珍异兽 及蔓草花纹,与同期墓室壁画的 题材基本相同。阙身正面,还有 用汉隶镌刻的铭文,展示了汉代 碑刻艺术的风貌。
(二)汉代雕塑
汉代雕塑艺术出色地继承 并大大发扬了前代的优良传 统,石雕、铜雕、陶俑等各 种类型的雕塑创作都取得了 辉煌的成 河北满城出土
东汉 铜奔马 甘肃武威出土
东汉 车马出行仪仗
东汉 铜独角兽 甘肃酒泉出土
青铜贮贝器
第一节 概

二、战国时期艺术概貌
艺术视角逐渐从天上转向人间, 从鬼神转向现实人生。 写实手法占据上风。
战 国 青 铜 雕 塑
战国漆木雕塑
漆 木 梅 花 鹿
湖 北 随 县 出 土
第一节 概

二、战国时期艺术概貌
1.绘画和雕塑走向独立
人物龙凤帛画
鹿角仙鹤 湖北随县出土
第一节 概

二、战国时期艺术概貌 2.青铜工艺技法多样, 有模印、线刻、金银错、 鎏金、镶嵌、失蜡法

龙 纹 空 心 砖
长城(明)
秦始皇陵
第一节 概

三、秦代艺术概貌 (一)秦代雕塑艺术具有写实风格
1.兵马俑
兵马俑
第一节 概

三、秦代艺术概貌 (三)秦代书法:秦篆
李斯小篆
作为书法家,李斯奏请“书同文”, “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并亲自作《仓 颉篇》,取史籀大篆,省改而为小篆, 成为统一文字的范本。他曾三次随秦始 皇出巡,所到之处,皆刻石纪功,铭文 都是其以小篆写成,它们是研究李斯小 篆的宝贵资料。
中国美术简史
战国秦汉美术
教 学 要 求
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理解墓室 绘画在本期发达的原因、汉代艺术的基本特 征和美学风格,了解缣帛画的艺术成就,理解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画像石、画像砖的风格特 点,知道本期壁画较之前代大有进步,了解秦 汉器物上的装饰绘画,理解秦汉绘画的艺术特 征,把握雕塑在本期的辉煌成就。
鎏金铜马
陕西兴平出土
(三)汉代工艺美术
汉代的工艺美术,也显示出 勃勃生机,特别是青铜器、漆 器、铜镜、玉器、织物等成就 十分夺目。
西 汉 漆 器
西 汉 漆 器
西汉 羽人骑天马玉雕 陕西咸阳出土
素 纱 禅 衣
朱红罗锦袍
西汉
(四)汉代书法
萌芽于战国末年的隶 书至汉时已成熟。到东汉 末年,汉字篆、隶、楷、 行、草基本形成。
第一节 概

时间:BC475—220 春秋 BC475—BC221 秦 BC221—BC206 汉 BC206—220
西汉 BC206—25 东汉 25—220
第一节 概
一、时代背景

1.民族融合 2.“诸子蓬起,百家争鸣” 以儒家和老庄美学思想为 主体的先秦美学显示了中国古 典美学的早熟性和其他一系列 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的特征。
高 颐 阙 汉 代
汉阙
现存的28座汉阙,分布在四川、 山东、河南、北京等地,其中尤以四 川为众,拥有21座。其中绵阳平阳府 君阙,渠县冯焕阙、沈府君阙,雅安 高颐阙,忠县丁房阙被列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石阙多为仿木楼 观式结构。雅安高颐阙是国内现存仿 木型汉阙的典型代表。
雅安高颐阙赏析
雅安高颐阙,建于建安十四年 (公元209年),为高颐墓阙。两 阙东西相距十四米,阙间是《高君 颂碑》,阙前置圆雕石兽一对。双 阙以红砂岩为材料,形制为子母阙, 阙体雄浑庄重。
阙体外观为仿木结构,台基四 周雕出矮柱和方斗,阙身雕立柱、 栌斗、额枋、斗拱;阙楼屋面逐渐 向外挑出,承托着四阿式大屋顶 (主阙)或单檐庑殿顶(子阙), 顶石雕出椽子、瓦垅、脊饰,真实 而细腻地展示出四川汉代木构建筑 的古雅朴实、端庄秀美。
错金银兽首形辕饰 河南辉县出土
安 徽 寿 县 出 土
错 银 卧 牛
失蜡法
以蜡刻成器型和装饰,内 外敷泥注入铜液,产生层次 丰富、透雕复杂的形体。
云纹禁 春秋中期, 河南淅川出 土。据鉴定, 此器为我国 目前已知最 早的失蜡法 铸造器物之 一。
曾侯尊、盘
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
镂刻
双龙透雕纽饰
战国青铜工艺
庖厨俑
东汉 河南辉县出土
陶猪
陶吠犬
多姿多彩的铜俑
1.战国《铜人像》《玩鸟铜人》 《银首人俑铜灯》《十五连 盏灯》《错金银猛虎噬鹿铜 器座》
战国 生活用品
龙凤方案
十五连盏灯
战 国 曾 侯 编 钟


多姿多彩的铜俑
2.秦代 《铜车马》
秦 铜车马


多姿多彩的铜俑 3.汉代《铜羽人》《长信宫灯》 《铜奔马》《车马出行仪仗》 《虎噬牛案》《青铜贮贝器》
西 汉
马 王 堆 帛 书
居 延 汉 简
东汉 乙瑛碑
史晨碑
东汉 礼器碑
东汉 孔庙碑
鲜于璜碑


石雕 1.享祠碑阙、石人石兽雕刻 汉阙28处 雅安高颐阙 天禄、辟邪 圆雕人像
石兽
西安北郊秦墓出土
东汉
石辟邪
河南洛阳出土
东汉 抚琴石俑
四川峨眉出土
东汉 石雕双人像 四川彭山出土


石雕 2.霍去病墓前石雕 建造背景 石雕内容及《立马》 艺术特色
秦 诏 版 文

阳陵虎符
(四)秦工艺美术铺锦列绣
据李斯《谏逐客书》言,秦拥有 “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 月之珠”、“翠凤之旗”、“夜光 之璧”、“犀象之器”。秦代的工
艺美术可谓“铺锦列绣,雕缋满
眼”。
秦 代 漆 器
秦 代 漆 器
第一节 概

四、汉代艺术概貌 1.艺术的教化作用 2.美术家:宫廷画家、民 间画工、文人画家 3.汉代艺术在主题上是愉 快、乐观、积极和开朗的。气 势和古拙是其基本特征和美学 风格。
模印
模印是将花纹刻在陶模上,在 铜胎泥坯上印出花纹,是此期最流 行的一种表现手法,通常应用蟠螭 纹,连续反复,穿插盘绕,具有华 美繁缛的艺术效果。
鸟盖瓠形壶 陕西绥德县出土
线刻、镶嵌
线刻:是用利器在铜器表 面刻出纤细的花纹。 镶嵌:指在铜体上刻出线 槽后,嵌以红铜丝或宝石。
镶 嵌
金银错
指在凹下去的文字、花纹 中镶上或涂上金、银进行镶 饰。
汉代瓦当的杰出代表。构图讲究, 纹饰精美,风格奇诡浪漫。
汉代帝陵介绍
• 1.汉长陵 汉长陵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 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窖店乡 三义村北的咸阳原上。坐北朝南, 北依九嵕山,南濒渭水河,高大的 陵体若高山屹立,雄伟壮观。
汉代帝陵介绍
• 2.汉茂陵 汉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寝, 位于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的咸阳原西 端。茂陵在西汉帝王陵寝中规模最 大,建筑最奢华。霍去病墓是茂陵 众多陪葬墓中最著名的一座。
石鼓文
是籀文向小篆 过渡的字体。其线 条圆润流畅,字体 古意昂然而又清新 典雅,对清代至今 的书法影响颇大。
锦袍 战国中期 湖北江陵楚墓出土
第一节 概

三、秦代艺术概貌 (一)秦代建筑艺术具有帝家风度
1.宫殿建筑:咸阳宫、阿房宫 2.陵墓:秦始皇陵 3.秦长城
史称“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 宫,因北陵宫殿,端门四达,以则 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 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说明 秦的咸阳宫是完全模仿天帝所居的 紫微宫而布局,充分显示了始皇帝 自认为功高三皇,业盖五帝,敢与 天帝比德,与日月争辉,追求与天 同构的狂傲与自信。
第一节 概

二、战国时期艺术概貌 3.建筑、书法、纺织 等也有较大的发展。
建筑
1982年发掘的浙江绍兴坡塘306 号战国墓中,出土了一件铜质建筑 模型,是我们现在掌握的几个战国 时期建筑形象中的一个,它对于中 国建筑史研究来说,是一项极为珍 贵的形象资料。
浙江绍兴出土
战国
瓦当
战国
• 放牧纹半瓦当 战国
茂陵
汉代帝陵介绍
3.汉昭烈帝惠陵 汉惠陵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皇 帝刘备的陵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南郊。惠陵规模不大,是用夯土垒 筑而成的圆形墓冢。在陵的前面曾 建有寝殿、神道,现已毁坏不存。
汉阙
阙,也称观,是中国古代体现封 建礼仪的一种装饰性建筑。一般两两 对称地列置于宫廷、都城、祠堂、官 衙、府邸、墓前以为标界。阙以砖木 结构为主,也有石阙。砖木结构的阙 如今已荡然无存,所幸的是,汉代石 阙,包括庙阙、墓阙共28处还遗存下 来,是研究汉代建筑的可靠资料。
(一)汉代建筑
1.宫殿:长乐宫、未央宫、 建章宫 2.陵墓 3.汉阙:28座
为了展示大汉帝国的强盛与威风, 为了颂扬大汉天子的赫赫功德,萧何 提出了宫殿建筑应以壮丽之势重天子
之威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汉代的宫殿更以豪华壮丽,气势磅礴
而著称。
汉 四神瓦当
瓦当是最能反映时代艺术风格
的建筑装饰构件。四神瓦当可谓


2.西汉兵马俑
发现时间:1965年
地点:陕西咸阳杨家湾汉文帝 霸陵
西汉彩绘兵马俑


3.汉代陶俑 世俗生活 例《击鼓说唱俑》 《长袖善舞俑》
东汉 击鼓说唱俑 四川出土
西汉 长袖舞女俑
喇叭裙女俑
西汉 博弈老叟 甘肃武威出土
陶坐听· 吹笙俑
东汉 四川出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