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看那linux版本
linux笔记全(无图版)
![linux笔记全(无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0a602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6.png)
linux笔记全(⽆图版)1、ls 查看当前⽬录下的所有内容⿊⾊的是⽂件,蓝⾊的是⽂件夹,也就是⽬录2、rm -f anaconda-ks. cfg 彻底删除⽂件(如不确定,则需要先保存备份,也就是快照)3、ifconfig 查看⽹卡的配置信息(ip地址等)4、ifconfig ens33 192.168.18. 201 /24(⽹络地址/⼦⽹掩码)更改ip地址5、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重启⽹络服务6、桥接模式,直接可以进⾏通信(同⼀⽹段,配置ip)7、能不能通信的2个条件:在同⼀个物理⽹络内,ip地址也在同⼀⽹段内8、仅主机模式,虚拟机和物理机不能进⾏通信,相当于虚拟机和物理机进⾏了隔离与笔记本(真机)通信截图9、NAT模式,⾃动分配⽹络地址和⽹关,以及dns,可以直接上⽹可以访问互联⽹内的主机,但互联⽹内的主机不能访问本机(max特点)10、route -n 查看⽹关11、cat /etc/resolv. conf 查看dns(注意cat后⾯有⼀个空格,空格不可少)12、验证nat模式可以直接上⽹13、shell:通常指linux的字符界⾯,图形界⾯和字符界⾯都属于shell,但图形界⾯的shell常称为gui,字符界⾯的shell常称为cli14、cat /etc/shells 查看⽂件内容(linux⾥⾯提供的所有的shell)15、linux默认使⽤的shell是bash的shell16、echo $SHELL 查看当前使⽤的shell17、shell默认指的是bash,它的应⽤是最⼴泛的18、linux是彻底的多⽤户多任务,它可以直接多个⽤户同时进⾏操作19、ctrl+alt+f2-f6 对应5个shell ctrl+alt+f1 开始图形界⾯shell 作⽤:如何开始shell(也就是如何打开命令界⾯)20、虚拟终端的缩写为tty, 在字符界⾯下执⾏“tty"命令就可以显⽰⽤户⽬前所在的终端编号(终端名称)。
Linux_命令_手册
![Linux_命令_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7e814ef102de2bd960588e5.png)
1.修改/etc/inittab
id:5:initdefault:
注释:
0 – 关机 halt
1 – 单人模式 Single user mode
2 – 多人模式未含网路功能
3 – 完整多人使用者模式(文本模式)
4 – 未使用 unused
重启后失效
开启: service iptables start
关闭: service iptables stop
重启后生效
开启: chkconfig iptables on
关闭: chkconfig iptables off
修改/etc/sysconfig/iptables 文件,添加以下内容:
33.--扫描端口
nmap localhost
34.--查看是否已经安装
rpm -q gcc 查看是否已经安装了gcc
35.--管道过滤
ls -al|grep op
显示所有子目录的内容
ls -R
36.--IP地址对应的域名
/etc/hosts
43.允许anonymous用户下载、上传ftp的服务
2)删除所有的文件
rm *
3)删除目录
rmdir 删除空目录
4)删除目录
rm -rf 删除目录
-r 就是向下递归,不管有多少级目录,一并删除 采本站,必打击者
-f 就是直接强行删除,不作任何提示的意思
26.Linux系统开防火墙时自动开启相对应端口:23
# chmod 730 /var/ftp/incoming
4)日志
/etc/logrotate.d/vsftpd.log
linux试题大全-增长知识(附答案)
![linux试题大全-增长知识(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3ebff6aef8941ea76e0542.png)
Linux考试大全2、查看创建目录命令mkdir的帮助文档可以使用(man mkdir/mkdir --help)3、用标准的输出重定向(>)像”>file01”能使文件file01的数据(被覆盖)4、你想显示文件“longfile”的最后10行,下面那个命令是正确的?(tail logfile )5、下面哪个命令允许对文件重命名( mv)6、在vi编辑器里,命令“dd”用来删除当前(行 )。
7、比较重要的系统配置资料,一般来说大部分位于( /etc )目录下。
8、欲把当前目录下的 file1.txt 复制为 file2.txt,正确的命令是(catfile1.txt >file2.txt/cp file1.txt file2.txt )9、如何删除一个非空子目录 /tmp。
( rm -rf /tmp)10、下面哪个命令不能用来显示文本的内容(find)11、一个文件名字为file.gz,可以用哪个命令来解压缩。
(gzip)12、删除文件命令为(rm)13、在给定文件中查找与设定条件相符字符串的命令为(grep)14、Linux有三个查看文件的命令,若希望在查看文件内容过程中可以用光标上下移动来查看文件内容,应使用命令(less)15、在使用mkdir命令创建新的目录时,在其父目录不存在时先创建父目录的选项(-p) )17、对文件进行归档的命令为( tar )18、下列那一个指令可以设定使用者的密码( passwd)20、vi编辑器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命令方式,输入方式,EX转义方式)21、Linux文件系统的文件都按其作用分门别类地放在相关的目录中,对于外部设备文件,一般应将其放在(/dev)目录中。
22、rm命令可删除文件或目录,其主要差别就是是否使用递归开关(-r 或-R)23、可以在标准输出上显示整年日历的命令及参数是(cal y)24、将/home/stud1/wang目录做归档压缩,压缩后生成wang.tar.gz文件,并将此文件保存到/home目录下,实现此任务的tar命令格式(tar -zcvf /home/wang/tar.gz /home/stu1/wang)25、增加一个用户的命令是:(useradd、adduser)26、改变文件所有者的命令为(chown)28、为了达到使文件的所有者有读(r)和写(w)的许可,而其他用户只能进行只读访问,在设置文件的许可值时,应当设为:(644)。
linux下查看内存频率,内核函数,cpu频率
![linux下查看内存频率,内核函数,cpu频率](https://img.taocdn.com/s3/m/f2aa3e0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1.png)
linux下查看内存频率,内核函数,cpu频率查看CPU:cat /proc/cpuinfo# 总核数 = 物理CPU个数 X 每颗物理CPU的核数# 总逻辑CPU数 = 物理CPU个数 X 每颗物理CPU的核数 X 超线程数# 查看物理CPU个数cat /proc/cpuinfo| grep "physical id"| sort| uniq| wc -l# 查看每个物理CPU中core的个数(即核数)cat /proc/cpuinfo| grep "cpu cores"| uniq# 查看逻辑CPU的个数cat /proc/cpuinfo| grep "processor"| wc -l# 查看CPU信息(型号)cat /proc/cpuinfo | grep name | cut -f2 -d: | uniq -cprocessor :系统中逻辑处理核的编号。
对于单核处理器,则课认为是其CPU编号,对于多核处理器则可以是物理核、或者使⽤超线程技术虚拟的逻辑核vendor_id :CPU制造商cpu family :CPU产品系列代号model :CPU属于其系列中的哪⼀代的代号model name:CPU属于的名字及其编号、标称主频stepping :CPU属于制作更新版本cpu MHz :CPU的实际使⽤主频cache size :CPU⼆级缓存⼤⼩physical id :单个CPU的标号siblings :单个CPU逻辑物理核数core id :当前物理核在其所处CPU中的编号,这个编号不⼀定连续cpu cores :该逻辑核所处CPU的物理核数apicid :⽤来区分不同逻辑核的编号,系统中每个逻辑核的此编号必然不同,此编号不⼀定连续fpu :是否具有浮点运算单元(Floating Point Unit)fpu_exception :是否⽀持浮点计算异常cpuid level :执⾏cpuid指令前,eax寄存器中的值,根据不同的值cpuid指令会返回不同的内容wp :表明当前CPU是否在内核态⽀持对⽤户空间的写保护(Write Protection)flags :当前CPU⽀持的功能bogomips :在系统内核启动时粗略测算的CPU速度(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clflush size :每次刷新缓存的⼤⼩单位cache_alignment :缓存地址对齐单位address sizes :可访问地址空间位数power management :对能源管理的⽀持,有以下⼏个可选⽀持功能: ts: temperature sensor fid: frequency id control vid: voltage id control ttp: thermal trip tm: stc: 100mhzsteps: hwpstate:查看内存:sudo cat /proc/meminfo这个命令只能看当前内存⼤⼩,已⽤空间等等。
Redhat linux 认证考试20111022
![Redhat linux 认证考试20111022](https://img.taocdn.com/s3/m/66e2a706de80d4d8d15a4fb3.png)
Redhat linux 认证考试试题汇总1.在Redhat Linux系统中,下列哪个命令可以用来安装驱动程序包"A. SETUPB. loadC. rpmD. installmod2.在Redhat Linux系统中,下列哪个命令可以用来建立分区:A. fdiskB. mkfsC. tune2fsD. mount3.在Redhat Linux系统中,下列哪个命令可以用来加载驱动程序:A. insmodB. loadC. initD. installmod4.在Redhat Linux系统中,下列哪个命令可以用来格式化分区:A. fdiskB. mkfsC. tune2fsD. mount5.在Redhat Linux系统中,下列哪个命令可以用来将分区挂载到目录:A. fdiskB. mkfsC. tune2fsD. mount6.在Redhat Linux系统中,下列哪个命令可以用来显示系统自检信息:A. showB. postC. dmesgD. view7.在Redhat Linux系统中,所有文件系统的挂载信息存放在哪个配置文件中:A. /etc/passwdB. /etc/fstabc. /etc/modules.confd. /etc/inittab8.在Redhat Linux系统中,下列哪个命令可以用来激活服务的不同运行级别:a. activeb. makec. turnd. chkconfig9.在Redhat Linux系统中,硬件驱动程序配置信息存放在那个配置文件中:A. /etc/passwdB. /etc/fstabc. /etc/modules.confd. /etc/inittab10.在Redhat Linux系统中,下列哪个命令可以用来查看KERNEL版本信息:a.checkb.ls kernelc.kerneld.uname答案: 1.c 2.a 3.a 4.b 5.d 6.c 7.b 8.d 9.c 10.d 另9.在kernel 2.6中为/etc/modprobe.confLinux认证考试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 20分)1.系统管理的任务之一是能够在________环境中实现对程序和数据的安全保护、备份、恢复与更新。
查看linux系统版本命令
![查看linux系统版本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3922560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a.png)
查看linux系统版本命令一。
查看内核版本命令:1) [root@SOR_SYS ~]# cat /proc/versionLinux version 2.6.18-238.el5 (mockbuild@) (gcc version 4.1.2 20080704 (Red Hat 4.1.2-50)) #1 SMP Sun Dec 19 14:22:44 EST 2010[root@SOR_SYS ~]#2)[root@SOR_SYS ~]# uname -r2.6.18-238.el53)[root@SOR_SYS ~]# uname -aLinux SOR_ 2.6.18-238.el5 #1 SMP Sun Dec 19 14:22:44 EST 2010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root@SOR_SYS ~]#二。
查看linux版本:1) 登录到服务器执行 lsb_release -a ,即可列出所有版本信息,例如:[root@SOR_SYS ~]# lsb_release -aLSB Version: :core-4.0-amd64:core-4.0-ia32:core-4.0-noarch:graphics-4.0-amd64:graphics-4.0-ia32:graphics-4.0-noarch:printing-4.0-amd64:printing-4.0-ia32:printing-4.0-noarchDistributor ID: RedHatEnterpriseASDescription: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release 4 (Nahant Update 4)Release: 4Codename: NahantUpdate4[root@SOR_SYS ~]#注:这个命令适用于所有的linux,包括Redhat、SuSE、Debian 等发行版。
linux_复习题 答案
![linux_复习题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df940959eef8c75fbfb3d7.png)
单选题1.Linux文件权限一共10位长度,分成四段,第三段表示的内容是___C_____。
A 文件类型B 文件所有者的权限C 文件所有者所在组的权限D 其他用户的权限2.有关GPL的描述错误的是___D______。
a) GPL 和软件是否免费无关b) GPL 主要是保证软件对所有用户来说是自由的c) GPL 中文意思是通用公共许可证d) GPL 是Linus Torvalds 在开发Linux时提出的3.hdb表示:_____D_____A 第二个IDE硬盘B 第二个逻辑盘C 第一个IDE硬盘的第二个分区D 第二个主分区4./lost+found目录的功能是_____C______A 存放系统启动时候存放内存映象B 存放临时文件C 系统故障时,存放那些“无家可归”的文件D 存放系统配置文件5.Bourne Shell的程序名为:___A_____A. bashB. zshC. rcD. sh6.安装Linux系统必不可少的两个分区是:___A_____A /和swapB /boot和/C swap和/bootD /和home7.红旗Desktop 5.0系统使用了_D____版本的内核。
A 2.2B 2.3C 2.4D 2.68.Linux系统中网络配置文件一般存放在__A___目录?A /etcB /rootC /usrD /boot9.设置从光盘引导需要改变:___B_____A. Linux设置B. BIOS设置C. 跳线D. 重新分区10.搜索/目录下所有大于1M的文件,下列正确的是___D_____A find -size +1000k /B find / -size +1000C find -size / +1000kD find / -size +1000k11.内核不包括的子系统是____D____ 。
A 进程管理系统B 内存管理系统C I/O管理系统D硬件管理系统12.到达个人主目录的命令是:____B______A cd ..B cd ~C cdD cd.13.Linux当前目录用_A____表示。
Linux之如何查看linux系统是centos还是ubuntu,并如何查看系统版本号
![Linux之如何查看linux系统是centos还是ubuntu,并如何查看系统版本号](https://img.taocdn.com/s3/m/44f8fa1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0.png)
Linux之如何查看linux系统是centos还是ubuntu,并如何查看系统版本号前⾔1、当我们拿到⼀个 Linux 服务器的时候,我怎么知道他是 centos 系统,还是 ubantu 系统?2、如果知道是 centos系统了,那我怎么知道他是 centos7.6还是 centos8.0 还是其它的版本?lsb_release 查看系统先使⽤ yum 安装 redhat-lsb:yum install -y redhat-lsb安装完成后,使⽤ -a 查看[root@yoyo ~] lsb_release -aLSB Version: :core-4.1-amd64:core-4.1-noarchDistributor ID: CentOS Description: CentOS Linux release 7.6.1810 (Core)Release: 7.6.1810Codename: Core于是我们就可以知道是 centos 7.6版本。
redhat-release如果已经知道是 centos 系统了,可以直接 cat 查看版本号:[root@yoyo ~]# cat /etc/redhat-releaseCentOS Linux release 7.6.1810 (Core)uname 查看内核版本查看内核版本可以⽤ uname -a[root@yoyo ~]# uname -aLinux iZ2vchn8sk983jm605yhshZ 3.10.0-957.21.3.el7.x86_64 #1 SMP Tue Jun 18 16:35:19 UTC 2019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也可以 cat /proc/version[root@iZ2vchn8sk983jm605yhshZ ~]# cat /proc/versionLinux version 3.10.0-957.21.3.el7.x86_64 (mockbuild@)(gcc version 4.8.5 20150623 (Red Hat 4.8.5-36) (GCC) ) #1 SMP Tue Jun 18 16:35:19 UTC 2019。
Linux操作系统考试题库完整
![Linux操作系统考试题库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bc604cf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f.png)
下载可编辑.专业.整理.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C )A.A.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B. B. B.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C.操作系统与用户程序必须交替运行D. D.操作系统位于各种软件的最底层操作系统位于各种软件的最底层2)Linux 的发展始于()年,它是有()的一名大学生开发的。
)的一名大学生开发的。
(( A )A. 1990、芬兰B. 19911991、芬兰、芬兰C. 19931993、、美国D. 19911991、波兰、波兰3)内核不包括的子系统是( D )。
(进程管理系统进程管理系统\\内存管理系统内存管理系统\I/O \I/O 管理系统管理系统\ \虚拟文件系统拟文件系统\\进程间同性间通信子系统进程间同性间通信子系统) ) A.A.进程管理系统进程管理系统 B.B.内存管理系统内存管理系统C.I/O 管理系统D.硬件管理系统4)Linux Linux 中权限最大的账户是(中权限最大的账户是(B )。
A. admin B. root C. guest D. super5)在通常情况下,登录Linux Linux 桌面环境,需要(桌面环境,需要(B )。
A .任意一个帐户B .有效合法的用户帐号和密码C .任意一个登录密码D .本机IP IP 地址地址6)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中要配置计算机的IP 地址,需要打开哪个菜单( C )。
A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Internet Internet Internet””B B..“系统”→“首选项”→“网络代理”C .“系统”→“管理”→“网络” D D..“位置”→“网络服务器”7)配置网卡时,下面哪一项一般不需要配置( D )。
A.IP 地址 B.B.子网掩码子网掩码 C.C.默认网关地址默认网关地址D.MAC 地址8)Linux 文件权限中保存了( D )信息。
Linux的内核编译和内核模块的管理
![Linux的内核编译和内核模块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4488b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0.png)
Linux的内核编译和内核模块的管理一、内核的介绍内核室操作系统的最重要的组件,用来管理计算机的所有软硬件资源,以及提供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RED hatenterpriselinux的许多功能,比如软磁盘整列,lvm,磁盘配额等都是由内核来提供。
1.1内核的版本与软件一样内核也会定义版本的信息,以便让用户可以清楚的辨认你用得是哪个内核的一个版本,linux内核以以下的的语法定义版本的信息MAJOR.MINOR.RELEASE[-CUSTOME]MAJOR:主要的版本号MINOR:内核的次版本号,如果是奇数,表示正在开发中的版本,如果是偶数,表示稳定的版本RELEASE:修正号,代表这个事第几次修正的内核CUSTOME 这个是由linux产品商做定义的版本编号。
如果想要查看内核的版本使用uname 来查看语法#uname [选项]-r --kernel-release 只查看目前的内核版本号码-s --kernel-name 支持看内核名称、-n --nodename 查看当前主机名字-v --kernel-version 查看当前内核的版本编译时间-m --machine 查看内核机器平台名称-p --processor 查看处理器信息-I --hard-platform 查看硬件平台信息-o --operating-system 查看操作系统的名称-a 查看所有1.2内核的组件内核通常会以镜像文件的类型来存储在REDHAT ENTERPRISE LINUX 中,当你启动装有REDHAT ENTERPRISE linux的系统的计算机时,启动加载器bootloader 程序会将内核镜像文件直接加载到程序当中,已启动内核与整个操作系统一般来说,REDHAT ENTERPRISE LINUX 会把内核镜像文件存储在/boot/目录中,文件名称vmlinuz-version或者vmlinux-version 其中version就是内的版本号内核模块组成linux内核的第二部分是内核模块,或者单独成为内核模块。
Linux内核配置
![Linux内核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f1cd60ea81c758f5f61f671d.png)
Linux内核配置系统1.配置系统的基本结构Linux内核的配置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1.Makefile:分布在 Linux 内核源代码中的 Makefile,定义 Linux 内核的编译规则;2.配置文件(config.in):给用户提供配置选择的功能;3.配置工具:包括配置命令解释器(对配置脚本中使用的配置命令进行解释)和配置用户界面(提供基于字符界面、基于 Ncurses 图形界面以及基于Xwindows 图形界面的用户配置界面,各自对应于 Make config、Makemenuconfig 和 make xconfig)。
这些配置工具都是使用脚本语言,如 Tcl/TK、Perl 编写的(也包含一些用 C 编写的代码)。
本文并不是对配置系统本身进行分析,而是介绍如何使用配置系统。
所以,除非是配置系统的维护者,一般的内核开发者无须了解它们的原理,只需要知道如何编写 Makefile 和配置文件就可以。
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只对Makefile 和配置文件进行讨论。
另外,凡是涉及到与具体 CPU 体系结构相关的内容,我们都以 ARM 为例,这样不仅可以将讨论的问题明确化,而且对内容本身不产生影响。
2. Makefile2.1 Makefile 概述Makefile 的作用是根据配置的情况,构造出需要编译的源文件列表,然后分别编译,并把目标代码链接到一起,最终形成 Linux 内核二进制文件。
由于 Linux 内核源代码是按照树形结构组织的,所以 Makefile 也被分布在目录树中。
Linux 内核中的 Makefile 以及与 Makefile 直接相关的文件有:1.Makefile:顶层 Makefile,是整个内核配置、编译的总体控制文件。
2..config:内核配置文件,包含由用户选择的配置选项,用来存放内核配置后的结果(如 make config)。
3.arch/*/Makefile:位于各种 CPU 体系目录下的 Makefile,如arch/arm/Makefile,是针对特定平台的 Makefile。
linux服务器学习目录
![linux服务器学习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0912f17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f.png)
linux服务器学习目录前言 17第一部分 Linux基础 19第1章 Linux背景介绍 191.1 那毕竟什么是Linux? 191.2 Linux起源 201.3 为什么使用Linux 221.4 Linux要紧发行版的特色与特点 231.4.1 以用户群分类的Linux发行版 231.4.2 以包管理方式分类的Linux发行版 241.5 如何选择适合我的Linux发行版? 251.6 参考资料 26第2章部署Linux 262.1 RedHat与CentOS的区别与联系 262.2 安装前我应该做好什么工作? 272.2.1 先搞清晰我都有什么硬件 272.2.2 安装前要熟悉的重点——Linux磁盘管理方式 282.3 CentOS的安装 292.3.1 获取CentOS安装光盘 292.3.2 启动我的计算机 312.3.3 确定CentOS的安装模式 312.3.4 选择安装过程中的语言 322.3.5 选择我的键盘布局 342.3.6 这台CentOS拿来做什么——配置系统安装类型 362.3.7 注意!开始对硬盘分区 382.3.8 配置启动管理器 412.3.9 重要的一步:配置网卡与网络 432.3.10 系统安全配置 432.3.11 选择系统语言 442.3.12 设置Linux时区 452.3.13 设置系统超级用户. 初始帐号与密码 462.3.14 我们需要安装什么软件包 472.3.15 终于开始安装CentOS了 482.4 Debian GNU/Linux的安装 492.4.1 为什么这么多人推荐使用Debian GNU/Linux? 492.4.2 去哪里能搞到Debian Linux安装系统? 492.4.3 启动计算机 502.4.4 确定Debian 4.0的安装模式 512.4.5 选择安装过程中的语言 512.4.6 选择我的键盘布局 522.4.7 配置网卡网络 532.4.8 对硬盘分区 532.4.9 设置超级用户. 初始帐号与密码 542.4.10 选择从哪里获取与安装Debian的软件包 552.4.11 这台Debian GNU/Linux拿来做什么——配置系统安装类型 562.4.12 完成软件安装, 设置如何启动我们的系统 57第3章 Linux管理思路与与系统结构 573.1 如何有效的对Linux进行管理?以Linux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583.2 出现问题时, 如何获得帮助? 593.3 文件, 一切都是文件! 603.4 Linux目录结构介绍 613.4.1 Linux目录部署方式 613.4.2 /根目录介绍 623.4.3 /etc目录介绍——注册表是多么愚蠢的配置方式 623.4.4 /proc目录介绍——随时熟悉我的系统状况 69第二部分 Linux配置与管理 70第4章 Linux基本配置 704.1 网络就是计算机——Linux网络设置 704.1.1 Linux如何识别我的网卡? 704.1.2 让Linux连上网——设置IP地址. 子网掩码与默认路由 724.1.3 让Linux与Internet在一起——设置Linux主机名与DNS服务器 73 4.1.4 我习惯使用图形化网络工具配置网络 734.1.5 听说高手都使用命令行工具配置网络 744.2 Linux启动时都运行了什么, 我能够操纵吗? 764.3 Linux的一些基本管理方法 794.3.1 我有什么硬件?Linux都支持吗? 794.3.2 我安装了什么软件?都装在什么地方了? 814.3.3 如何有效的规划与管理存储? 854.3.4 Linux的交换分区是干嘛的——兼谈内存管理 874.3.5 如何查看与管理CPU 874.3.6 系统感受很慢, 如何才能明白系统负载是否正常? 904.3.7 配置我自己的Linux——Linux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窍门 93第5章 Linux高级配置与管理 1005.1 编译系统——一切软件的运行基础 1015.1.1 熟悉编译器与操作系统的关系 1015.1.2 配置如何去编译软件 1025.1.3 补丁是什么?如何使用它? 1035.2 内核配置. 编译与部署——如何定制自己的内核 1055.2.1 先把内核从Internet上弄下来 1055.2.2 编译内核前的准备工作 1065.2.3 常见的内核配置选项 1065.2.4 针对不一致环境的内核配置 1095.2.5 如何编译与安装新的内核 1095.3 Java环境与JDK的部署与配置 1115.3.1 JDK的下载与安装 1115.3.2 JDK的环境设置 1115.3.3 如何保证Java环境处于最佳状态——进程与线程 1125.4 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加密协议——SSL与TLS 1145.4.1 什么是非对称密码算法? 1145.4.2 那什么又是PKI与RSA? 1155.4.3 SSL与TLS简介 1165.4.4 在Linux上实施SSL 1165.5 PAM——可植入认证模块 1205.5.1 PAM是个好东西 1205.5.2 PAM的认证流程 1215.5.3 常见PAM模块 1225.5.4 PAM 模块的参数使用 1225.5.5 NSS——重要的名称服务切换 123第三部分传统的Internet服务器 125第6章 DNS服务器——BIND 1256.1 我们每天都在用DNS 1256.2 DNS 基础概念 1266.3 Linux上的DNS系统——BIND 1286.4 安装BIND 9 DNS服务器 1306.5 我不负责任何域名的解析, 只想让我的用户查询域名更快——缓存DNS服务 132 6.6 我是这个域名的管理员, 我要域名指向哪就指向哪——主DNS服务 1366.7 一个DNS服务器看来不够, 需要多台服务器都提供解析服务——辅助DNS服务 137 6.8 我需要协助他人进行域名解析——转发DNS服务 1386.9 如何解析域名, 以便让别人能够方便的发邮件给我? 1396.10 DNS服务器好了, 让大家的Linux也用我的DNS服务吧 1396.10.1 让Linux按照我要求的顺序查询名字——配置/etc/host.conf 140 6.10.2 指定Linux使用哪里的DNS服务器——配置/etc/resolv.conf 140 6.11 如何检查我的域名解析是否正确?出现问题如何解决? 1416.12 如何构建安全的BIND DNS服务 1436.13 大型DNS系统技术:域名解析的动态加载DLZ 1466.13.1 要使用DLZ, 在编译BIND时就要让它支持 1476.13.2 准备DLZ的数据来源 1476.13.3 配置BIND使用DLZ 1486.13.4 进行DLZ形式的DNS解析 148第7章电子邮件服务器——qmail 1507.1 什么是电子邮件? 1507.2 Linux下有什么电子邮件服务器?它们都有什么优缺点? 1527.3 电子邮件服务工作细节——POP3. SMTP命令简介 1537.3.1 SMTP协议工作流程与命令 1537.3.2 POP3协议工作流程与命令 1557.3.3 UNIX下的邮件格式 1567.4 为什么选择qmail? 1577.5 获取与安装qmail 1587.5.1 获取qmail 1587.5.2 获取qmail补丁 1587.5.3 准备安装qmail 1607.5.4 安装qmail 1607.5.5 假如要让qmail支持认证, 得有一个认证程序——checkpassword 161 7.5.6 协助qmail运行的守护程序:tcpserver 1627.5.7 另一个qmail守护程序:daemontools 1627.5.8 能够让用户与域管理更强大. 更方便的程序:vpopmail 1647.6 qmail是如何配置的 1657.7 先让qmail运行起来看看 1677.8 让qmail良好运行——使用daemontools操纵qmail运行 1727.8.1 把qmail设置为daemontools的一个服务 1727.8.2 为qmail设置附加的日志服务 1747.8.3 操纵daemontools服务的启动. 停止与状态 1757.8.4 一个完整的daemontools操纵脚本 1767.9 我现有的认证方式五花八门, 如何让qmail支持我的认证方式? 179 7.10 管理qmail域. 虚拟域. 用户与别名 1807.10.1 用户管理 1817.10.2 邮件别名管理 1817.10.3 虚拟域管理 1817.11 假如我使用vpopmail, 那要如何管理qmail的虚拟域与用户 1827.11.1 当vpopmail使用文件系统存放用户信息时 1827.11.2 当vpopmail使用MySQL数据库存放用户信息时 1837.11.3 使用vpopmail时管理qmail的域 1847.11.4 使用vpopmail时管理qmail的用户 1897.11.5 使用vpopmail时管理qmail的别名 1907.12 我不欢迎有的人给我发邮件, 如何直接在服务器上过滤掉——maildrop上场 190 7.12.1 获取与安装maildrop 1917.12.2 整合qmail与maildrop, 让maildrop帮我们过滤不想要的邮件 1927.13 有了邮件过滤, 还要反垃圾邮件吗? 1937.13.1 专业的反垃圾邮件系统——Spam-Assassin 1937.13.2 唯一比垃圾邮件更讨厌的, 就是带病毒的垃圾邮件——Qmail病毒扫描方案 194 7.13.3 让这些专业系统为qmail服务——安装qmail-scanner 1957.13.4 使用qmail-scanner 198第8章 Mail服务器——Postfix 1988.1 Postfix简介 1988.2 Postfix架构与工作流程 1998.2.1 Postfix如何接收邮件 1998.2.2 Postfix如何转发邮件 2018.2.3 Postfix要紧配置文件与命令 2028.3 获取与安装Postfix 2048.3.1 从源代码开始安装Postfix 2048.3.2 以二进制方式安装Postfix 2068.4 配置Postfix 2078.4.1 让Postfix跑起来 2078.4.2 让Postfix支持SMTP认证 2098.5 操纵我的Postfix服务器, 让它按我的要求工作 2118.5.1 操纵客户端如何访问我的Postfix 2118.5.2 利用Postfix自身的能力防范垃圾邮件 2128.5.3 调整Postfix的性能跟稳固性 2138.6 Postfix也需要邮件过滤 2148.6.1 再次见到强大的maildrop邮件过滤系统 2158.6.2 让maildrop帮助Postfix过滤邮件 2168.6.3 还是专业的反垃圾邮件Spam-Assassin 2178.6.4 让Postfix. maildrop与Spam-Assassin一起工作 2178.6.5 为客户提供杀毒服务——Postfix病毒扫描方案 2188.6.6 整合Postfix. maildrop与ClamAV 218第9章 POP3与IMAP邮件服务器 2199.1 邮件访问协议IMAP简介 2199.2 强大而复杂的IMAP命令 2209.3 另一个邮件领域的强者——Courier 邮件服务器 2259.3.1 灵活. 独立的基础认证服务——Courier authlib 2259.3.2 安装Courier authlib 2259.3.3 让Courier authlib为我们提供认证服务 2279.4 构建Courier POP3与IMAP服务 2299.4.1 安装Courier POP3/IMAP服务器 2299.4.2 配置Courier POP3服务 2309.4.3 启动Courier POP3服务并进行测试 2319.4.4 配置Courier IMAP服务 2329.4.5 启动Courier IMAP服务并测试一下 2349.4.6 构建安全的Courier POP3与IMAP服务 2369.5 邮件系统结构与角色总结 238第10章 WWW服务器——Apache 24010.1 为什么WWW如此流行? 24110.2 世界第一的WWW服务器——Apache 24410.3 我应该选择什么版本……Apache 1.3. 2.0与2.2 24410.4 Apache的安装 24510.5 在Apache中整合PHP——最流行的Web动态语言 24610.6 在Apache中整合Perl——曾经的CGI王者 24810.7 在Apache中整合Tomcat——新兴的Java容器组合 24910.8 在Apache中整合SSL——必要的安全措施 25010.9 让我们来熟悉一下Apache配置文件 25010.9.1 配置Apache服务器的工作方式 25110.9.2 如何操纵Apache的日志输出 25310.9.3 我要如何添加. 配置Apache的模块? 25410.9.4 如何配置Apache以支持多个网站? 25510.10 Internet很危险滴——使用SSL加密我们的WWW服务 25610.10.1 向用户证明自己是真正的服务提供者——基本的SSL认证配置 257 10.10.2 让用户证明自己是合法的——双向的SSL认证配置 25810.11 为不一致用户提供不一致的访问权限——Apache认证与授权 26010.11.1 最简单. 易用的认证——纯文本用户认证 26110.11.2 与其他通用认证方式结合——使用LDAP目录作为数据来源的用户认证 263第11章 FTP服务器——wu-ftpd. vsftpd与ProFTPD 26411.1 FTP服务器的比较与选择 26411.2 强大的FTP服务器——wu-ftpd 26511.2.1 wu-ftpd的获取与安装 26511.2.2 配置wu-ftpd 26711.2.3 操纵用户访问 26711.3 安全的FTP服务器——vsftpd 27111.3.1 vsftpd的获取与安装 27111.3.2 启动与停止vsftpd 27111.4 vsftpd的基本配置 27311.4.1 让FTP服务器也使用SSL加密 27311.4.2 配置vsftpd日志 27411.4.3 如何操纵用户对FTP服务器的访问 27411.4.4 定制我的vsftpd 27611.4.5 vsftpd对不一致FTP工作模式的支持 27711.4.6 节约网络资源——操纵用户超时 27811.4.7 调整vsftpd的性能 27811.5 vsftpd用户的管理 27911.5.1 为公众提供服务——那就使用匿名用户吧 27911.5.2 为已经存在的用户提供服务——只能使用本地用户了 28011.5.3 操纵用户登录到我的vsftpd服务器 28011.6 灵活的FTP服务器——ProFTPD 28111.6.1 获取与安装ProFTPD 28111.7 ProFTPD基本配置 28211.7.1 配置一台最简单的ProFTPD 28211.7.2 配置同意匿名访问的ProFTPD 28411.7.3 在一台服务器上提供多个FTP服务——ProFTPD虚拟主机 28511.8 ProFTPD 权限指令解析 28711.9 有关资源 288第12章时间服务器——NTPD 28812.1 先熟悉一下Linux时间与时区 28912.2 在Linux下架设NTP服务器 29112.2.1 获取与安装NTP服务器 29112.2.2 NTP服务器进程ntpd的基本配置 29212.2.3 NTP服务器好了, 现在能够让客户端使用我的NTP服务了 293 12.3 配置我的NTP服务器 29512.3.1 告诉我的NTP服务器如何去同步时间 29512.3.2 我只想为特定网络中的用户提供NTP服务 29612.4 如何确保只有通过认证的用户, 才能访问我的NTP服务? 296 12.5 一个基本的NTP配置实例 297第四部分办公环境中的Linux服务器 298第13章目录服务器——OpenLDAP 29813.1 什么是LDAP目录? 30013.1.1 LDAP目录服务进展简史 30013.1.2 LDAP目录服务的特点 30013.1.3 什么是LDAP目录树? 30113.2 LDAP服务器介绍 30213.2.1 OpenLDAP的获取 30313.2.2 如何编译OpenLDAP 30313.2.3 启动与关闭OpenLDAP 30613.3 配置我的第一台OpenLDAP, 让它run起来再说 30813.4 管理OpenLDAP数据 31013.4.1 从头开始添加LDAP数据到OpenLDAP服务器 31113.4.2 从现有的OpenLDAP服务器中检索与获取数据 31513.4.3 添加. 修改与删除现有的LDAP数据 31713.5 OpenLDAP如何组织与管理数据——OpenLDAP模型管理 31813.5.1 什么是LDAP模型? 31813.5.2 OpenLDAP模型的存储与组织 31913.5.3 OpenLDAP模型的定义 32013.5.4 我的需求比较特殊, 能否定义自己的LDAP模型? 32213.6 为不一致用户提供不一致的访问权限 32313.6.1 什么是访问操纵列表?——LDAP ACL介绍 32313.6.2 用ACL来操纵用户的访问权限 32413.7 LDAP数据很重要, 因此要特别注意安全管理 32613.7.1 使用ACL机制来提高OpenLDAP安全性 32613.7.2 使用SSL来提高OpenLDAP安全性 32713.7.3 使用SASL进行用户认证 33013.8 为用户提供分布式. 高效的目录服务——OpenLDAP目录集群.. 330 13.8.1 OpenLDAP是如何实现集群的——slurpd复制简介 33013.8.2 配置我的OpenLDAP集群 33113.8.3 让LDAP为Linux主机提供认证 333第14章 Windows文件服务器——Samba 33414.1 通常办公环境需要Windows服务器么——Samba起源 33414.2 微软网络共享协议进展 33514.3 获取与安装Samba 33714.4 Samba是如何工作的——Samba工作方式与体系介绍 33914.5 Samba的基本配置 34314.6 Samba认证与安全机制 34514.6.1 Windows与Linux用户映射 34514.6.2 灵活的Samba用户权限 34814.7 有趣的Samba变量 35014.8 无限制扩展Samba的能力——虚拟文件系统 352第15章动态计算机配置服务器——dhcpd 35515.1 什么是动态计算机配置? 35615.2 简化网络管理员的工作——DHCP与BOOTP工作原理 35615.3 几种常见的DHCP 地址管理方式 35715.4 Linux下的DHCP服务器 35815.4.1 获取与安装dhcp 35815.4.2 配置我的第一台dhcp服务器 35915.5 DHCP协议是如何工作的——DHCP服务器与客户端指令详解 361 15.5.1 DHCP服务器如何告诉别人自己能够提供IP地址? 36115.5.2 dhcp客户端如何找到网络中的DHCP服务器? 36215.6 DHCP服务器配置详解 36215.6.1 让dhcpd按照我的要求运行——全局配置 36315.6.2 让dhcpd为指定的网络提供服务——子网配置 36315.6.3 有一些特殊用户需要特殊对待——单个客户配置 364第16章防火墙与IP伪装 36416.1 路由器是如何工作的?我们也能DIY专业的路由器吗? 364 16.2 用Linux实现一个基本的路由器 36616.3 什么是包过滤——Linux NetFilter基础 36716.4 如何让内部用户访问外部网络——NetFilter之伪装 37016.5 如何让外部用户访问内部网络——NetFilter之重定向 371 16.6 开始强大的iptables之旅吧 37216.6.1 iptables为何如此强大?它使用模块扩展自己的能力 372 16.6.2 什么是iptables的表. 链与规则 37316.6.3 如何让iptables显示我们需要的信息? 37516.6.4 如何让iptables区分对待不一致的服务. 行为与数据? 37616.6.5 如何更精密的操纵iptables匹配? 37716.6.6 最后, 如何处理这些服务. 行为与数据? 379第17章代理服务器——Squid与Socks5 38117.1 代理服务器的原理与机制 38117.1.1 假如用户需要通过我们的代理访问Internet 38217.1.2 假如用户需要通过我们的代理访问我们内部的Web服务器 38417.2 Linux下常用代理服务器软件介绍 38517.2.1 Squid 38517.2.2 Socks5 38617.2.3 mod_proxy 38617.3 获取与安装Squid 38717.3.1 获取Squid 38717.3.2 编译与安装Squid 38717.4 Squid基本配置 39017.4.1 让Squid为用户提供访问Internet的代理服务 39017.4.2 让用户感受不到自己在使用代理上网——把Squid与网关结合起来提供透明代理服务 39617.4.3 用Squid为外部用户提供访问我们自己Web服务器的代理服务 39617.5 操纵什么用户. 如何访问我们的Squid 39717.6 要求用户证明自己的身份后才能访问我们的Squid代理 40017.6.1 使用最简单的NCSA方式验证用户 40017.6.2 使用常见的Windows NTLM方式验证用户 40117.6.3 使用MySQL数据库验证用户 40217.6.4 使用LDAP验证用户 40317.7 调整Squid性能 40417.7.1 优化Squid的网络 40417.7.2 配置Squid的缓存 40517.7.3 调整Squid的缓存对象 40617.7.4 扩展Squid的功能 40817.7.5 操纵代理用户超时与网络超时 40917.7.6 让Squid配合我们进行管理 41017.7.7 Squid的一些其他配置 41117.8 管理Squid的日志 41217.9 Squid日志的分析 41317.10 强大的代理服务网络——Squid代理服务器集群 41517.10.1 什么是Squid代理服务器集群 41517.10.2 在Squid中配置代理服务器集群 41517.11 socks5代理服务器 41617.11.1 获取与安装socks5代理服务器 41617.11.2 配置一台基本的socks5代理服务器 41717.11.3 更多的socks5配置选项 41817.12 参考资料 419第18章拨号与VPN服务器 41918.1 公共网络上的私有网络——什么是虚拟专网VPN? 419 18.2 基于SSL的安全虚拟专网——SSL VPN 42018.3 Linux下的VPN与SSL VPN介绍 42018.4 搭建Linux下的VPN服务器 42018.4.1 获取与安装PPTP服务器 42118.4.2 配置PPTP服务器 42118.4.3 启动与管理PPTP VPN服务 42318.5 搭建Linux下的SSL VPN服务器 42718.5.1 获取与安装OpenVPN 42818.5.2 配置SSL VPN服务 42918.5.3 使用SSL VPN服务 430第19章入侵检测服务器——Snort 43219.1.1 网络中的便衣——什么是入侵检测 43219.1.2 什么是Snort 43419.2 部署Snort 43519.2.1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设计IDS网络部署 435 19.2.2 获取与安装Snort 43719.3 用作网络嗅探器的Snort 43919.4 另一种常见嗅探器——tcpdump 44219.5 用作IDS节点的Snort 44319.6 让Snort按照我们的要求工作 44419.6.1 Snort规则基础 44419.6.2 当检测到可能的风险时, Snort如何处理? 445 19.6.3 如何检测不一致的协议 44519.6.4 如何匹配IP地址与端口号 44619.6.5 如何按照数据流淌方向检测风险 44619.6.6 对数据包进行分析检测——Snort核心 44619.6.7 最基本的分析检测规则 44619.6.8 分析检测数据包中的网络信息 44719.6.9 分析检测数据包中的内容信息 44819.6.10 在分析检测完成后做更多的情况 44819.7 保证Snort的正常运行 44919.8 参考资料 449第20章远程登陆服务器——OpenSSH 45020.1 什么是安全的远程登陆服务? 45020.2 获取与安装OpenSSH 45120.3 配置OpenSSH 45220.4 配置OpenSSH使用Public Key(RSA/DSA)证书认证 45320.4.1 在OpenSSH服务器上配置Public Key认证 45320.4.2 在Linux客户端上配置Public Key认证 45320.4.3 在Windows客户端上配置Public Key认证之SSH Secure Shell 454 20.4.4 在Windows客户端上配置Public Key认证之SecureCRT 45820.5 让SSH为我们转接服务 46220.6 安全工具的安全措施 462第21章版本操纵服务器——CVS 46421.1 版本操纵工具进展简史 46421.2 CVS简介 46521.3 获取与安装CVS 46521.4 CVS服务器结构 46921.4.1 什么是CVS仓库(Repository) 46921.4.2 那什么又是CVS模块(Module) 47021.4.3 CVS如何组织. 管理文件与目录 47121.5 使用CVS管理我们的源代码 47121.5.1 使用用户名. 密码登录到CVS服务器 47121.5.2 创建第一个新项目 47221.5.3 从项目中提取源代码文件 47421.5.4 把本地的文件更新到远程CVS服务器中 47521.5.5 把远程CVS服务器的文件更新到本地 47621.5.6 添加本地文件到远程CVS服务器 47621.5.7 同时从本地与远程删除文件 47721.5.8 同时从本地与远程添加与删除目录 47721.5.9 从本地与远程移动文件与目录 47821.5.10 如何检查一个文件, 在本地跟远程之间的区别 47821.6 CVS权限管理 47921.6.1 使用CVS专用的用户名/密码文件管理认证 48021.6.2 使用系统用户管理CVS认证 481第22章源代码管理服务器——Subversion 48122.1 什么是Subversion? 48122.2 Subversion的进展 48122.3 Subversion与CVS要紧特性比较 48222.4 获取与安装Subversion 48222.5 Subversion版本仓库规划 48322.6 创建Subversion版本仓库 48422.7 Subversion认证与权限 48722.7.1 建立基于svnserve的Subversion网络服务 48722.7.2 svnserve模式下的用户认证 48922.7.3 svnserve模式下的权限操纵 49022.7.4 操纵每个目录的访问权限 49022.7.5 建立基于Apache的Subversion网络服务 49122.7.6 Apache模式下的用户认证 49222.8 Subversion版本仓库管理 49322.8.1 Subversion版本仓库与事务树概念 49322.8.2 Subversion如何存储与组织数据 49422.8.3 什么是Subversion钩子? 49522.9 Subversion源代码管理 49722.10 常用的Subversion管理命令 49722.10.1 在服务器上查看当前的版本库内容——svnlook 49822.10.2 在服务器上管理版本库——svnadmin 49922.10.3 在服务器上直接导出. 导入Subversion数据——svndumpfilter 500第23章备份与同步服务 50223.1.1 数据备份方式概述 50223.1.2 Linux上的数据备份工具 50323.2 何时备份?备份什么?备份到哪?——浅谈备份策略 50323.2.1 如何定义自己的备份级别 50323.2.2 我应该把数据备份到哪里? 50323.2.3 我应该什么时候备份? 50423.2.4 多长时间备份一次合适? 50423.2.5 把这些备份因素综合起来 50523.3 本地文件备份 50523.3.1 tar基本用法 50523.3.2 使用tar备份 51023.4 本地磁盘备份 51023.5 远程文件备份 51123.5.1 获取与安装rsync 51223.5.2 配置rsync服务器 51223.5.3 启动与检查rsync服务器 51323.5.4 配置需要验证的rsync服务器 51523.5.5 rsync应用示例 517第五部分Linux高级应用服务器 518第24章 Java 容器——Tomcat 51824.1 Servlet简介 51824.2 Tomcat简介 51924.3 Tomcat如何工作 52024.4 获取与安装Tomcat 52124.5 让Tomcat运行起来 52224.6 Tomcat是如何组织它的目录的 52324.7 配置Tomcat 52424.8 管理与配置Tomcat用户及权限 52824.9 如何通过浏览器管理Tomcat 52924.10 在Tomcat上部署Java Web应用 531第25章 Java容器——Resin 53225.1 Resin简介 53225.2 获取与安装Resin 53325.3 运行Resin 53425.3.1 独立的Resin 53425.3.2 与Apache结合的Resin 53525.4 管理Resin 53725.4.1 以浏览器方式管理Resin 53725.4.2 以配置文件方式管理Resin 53825.4.3 在Resin部署我们的应用 539第26章数据库服务器——MySQL 54126.1 什么是SQL? 54126.2 什么是MySQL 54226.3 MySQL的获取与安装 54326.4 让MySQL跑起来 54426.5 什么是MySQL数据存储引擎?我应该用哪种存储引擎? 54726.5.1 MySQL中的数据存储引擎 54726.5.2 如何在MySQL中使用不一致的数据存储引擎 548 26.6 使用MySQL 54926.6.1 从终端访问MySQL 54926.6.2 对MySQL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 55026.6.3 从外部导入数据到MySQL 55326.7 配置MySQL 55526.8 优化MySQL的性能 55626.9 建立强大的数据库集群——MySQL集群介绍 558 26.9.1 MySQL集群结构 55926.9.2 安装集群中的所有MySQL服务器 56026.9.3 配置MySQL集群 56026.9.4 启动MySQL集群 56226.9.5 检查MySQL集群是否正常工作 562第27章数据库服务器——Oracle 56427.1 Oracle进展历程 56427.2 在Linux上安装Oracle 9i 56527.2.1 安装Oracle前的准备工作 56527.2.2 小心翼翼的安装Oracle 9i 56727.2.3 Oracle 9i安装后的管理 58227.3 管理Oracle 9i 59127.3.1 增强Oracle终端界面的友好程度 59127.3.2 Oracle的启动过程 59227.3.3 如何安全的关闭Oracle 59427.3.4 配置Oracle网络接口 59527.3.5 配置Oracle TNS网络 597第28章集群服务器——LVS 59728.1 什么是计算机集群? 59728.2 那什么又是LVS? 59828.3 LVS的工作原理 59828.4 LVS的工作模式 59928.5 如何部署LVS? 60028.6 LVS的算法解析 60128.7 如何管理LVS? 60228.7.1 管理LVS的虚拟服务 60228.7.2 管理LVS的真实服务器 60328.7.3 查看与管理当前的LVS配置 604第29章 Linux双机 60529.1 什么是双机? 60529.2 如何用Linux实现双机? 60529.3 Heartbeat出场 60529.4 获取与安装Heartbeat 60629.5 通过Heartbeat部署HA 60729.5.1 ha.cf 60729.5.2 haresources 60829.6 启动HA 609第六部分进展中的Linux服务器 612第30章配置管理服务器——GNU cfengine 61230.1 什么是配置管理?我需要配置管理吗? 61330.2 什么是cfengine? 61330.3 cfengine系统架构与流程 61530.4 获取与安装cfengine 61630.5 建立配置管理体系 61730.6 学会与cfengine沟通 62130.7 cfengine配置文档结构 62230.8 使用cfengine的变量 62530.8.1 在cfengine管理中心进程中使用的变量 625 30.8.2 在cfengine各个模块中都能够使用的变量 627 30.9 cfengine到底能为我们做什么? 62930.9.1 操纵cfengine管理过程中的变量 62930.9.2 操纵cfengine管理过程中的类 63030.10 让cfengine帮助我们管理整个系统 63230.10.1 让cfengine为我们复制需要的文件 63230.10.2 让cfengine帮我们管理系统网络 63430.10.3 让cfengine替我们管理磁盘 63430.10.4 cfengine能如何操作目录与文件 63530.10.5 禁止或者者恢复系统文件 63630.10.6 编辑系统文件 63730.10.7 让cfengine管理系统的链接 64330.10.8 监视与管理系统中的进程 64430.10.9 自动安装. 删除与升级系统中的软件包 645 30.10.10 通过cfengine自动执行指定的命令 64630.11 看看如何真正让cfengine替我们干活 64730.11.1 建立基本配置文件 64730.11.2 建立配置管理文件 64930.11.3 在被管理的服务器上自动设定crontab 64930.11.4 在被管理的服务器上自动安装软件 65130.11.5 自动监控被管理服务器上的进程 65230.11.6 保证被管理服务器的系统文件一致 65230.12 如何解决cfengine管理架构中的问题 653第31章流媒体服务器——Helix Server 65331.1 Linux下的流媒体服务器 65431.2 RealNetworks Helix DNA Server的获取与安装 65431.3 启动Helix DNA Server 65631.4 让Helix DNA Server为我们提供服务 65731.5 管理Helix DNA Server 65831.5.1 服务器设置 65931.5.2 安全设置 66031.5.3 日志与监控 661第32章 VoIP服务器——Asterisk 66232.1 用Linux实现免费电话大餐 66232.2 用Asterisk提供免费的VoIP服务 66332.3 获取Asterisk及其有关软件 66432.4 Asterisk及其有关软件的安装 66532.5 Asterisk硬件及其有关配置 66932.5.1 Asterisk硬件板卡信令 66932.5.2 Asterisk信令协议 67032.5.3 Asterisk板卡配置实例 67032.6 Asterisk软件基本配置 67132.6.1 可选的数据源配置 67232.6.2 Asterisk基本配置 67332.7 我的第一台电话交换机——基本的分机. 出入路由与DialPlan 674 32.8 与其他VoIP网络互联 67632.8.1 与其他Asterisk互联 67632.8.2 与公共VoIP网络相连 67832.9 Asterisk DialPlan拨号方案初探 67932.10 更多有用的DialPlan 68232.11 Asterisk Realtime 684。
【转载】Linux查看PCIe版本及速率【方法】PCIE的X4X8X16查看数量怎么看
![【转载】Linux查看PCIe版本及速率【方法】PCIE的X4X8X16查看数量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1f0635f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5.png)
【转载】Linux查看PCIe版本及速率【⽅法】PCIE的X4X8X16查看数量怎么看Linux查看PCIe版本及速率PCIE有四种不同的规格,通过下图来了解下PCIE的其中2种规格查看主板上的PCI插槽# dmidecode | grep --color "PCI"不同PCIe版本对应的传输速率如下:传输速率为每秒传输量GT/s,⽽不是每秒位数Gbps,因为传输量包括不提供额外吞吐量的开销位;⽐如PCIe 1.x和PCIe 2.x使⽤8b/10b编码⽅案,导致占⽤了20% (= 2/10)的原始信道带宽。
GT/s —— Giga transation per second (千兆传输/秒),即每⼀秒内传输的次数。
重点在于描述物理层通信协议的速率属性,可以不和链路宽度等关联。
Gbps —— Giga Bits Per Second (千兆位/秒)。
GT/s 与Gbps 之间不存在成⽐例的换算关系。
PCIe 吞吐量(可⽤带宽)计算⽅法:吞吐量 = 传输速率 * 编码⽅案例如:PCI-e2.0 协议⽀持 5.0 GT/s,即每⼀条Lane上⽀持每秒钟内传输5G个Bit;但这并不意味着 PCIe 2.0协议的每⼀条Lane⽀持 5Gbps 的速率。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PCIe 2.0 的物理层协议中使⽤的是8b/10b的编码⽅案。
即每传输8个Bit,需要发送10个Bit;这多出的2个Bit并不是对上层有意义的信息。
那么,PCIe 2.0协议的每⼀条Lane⽀持 5 * 8 / 10 = 4 Gbps = 500 MB/s 的速率。
以⼀个PCIe 2.0 x8的通道为例,x8的可⽤带宽为 4 * 8 = 32 Gbps = 4 GB/s。
PCI-e3.0 协议⽀持 8.0 GT/s, 即每⼀条Lane 上⽀持每秒钟内传输 8G个Bit。
⽽PCIe 3.0 的物理层协议中使⽤的是 128b/130b 的编码⽅案。
Linux课后简答题
![Linux课后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6fe0026529647d272852e9.png)
1:什么是 linux,它和 UNIX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共同点: Linux 和 UNIX 系统都是有多用户的特征。
UNIX 和 LINUX 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说指令,比如说 SHELL不同点: UNIX 是用于大型机的,Linux 是用于家用机的。
UNIX 是一个功能强大、性能全面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可以应用从巨型计算机到普通 PC 机等多种不同的平台上,是应用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操作系统。
Linux 是一种外观和性能与 UNIX 相同或更好的操作系统,但 Linux 不源于任何版本的 UNIX 的源代码,并不是 UNIX,而是一个类似于 UNIX 的产品。
Linux 产品成功的模仿了 UNIX 系统和功能。
UNI 但它也一直是一种大型的、对运行平台要求很高的操作系统。
X 虽然是一个安全稳定而且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我们常看到的苹果公司的 MAC 就是 UNIX。
3:什么是自由软件允许任何人对软件进行复制,运行和改进以及散发的开源软件。
并允许用户在分发软件的过程中收取适当的成本和费用,但不允许将软件占为己有。
4:Linux 与 windows 有哪些主要区别A:发展背景不同B:操作界面不同(windows 的图形用户界面是与系统内核紧密相连的, linux 的图形界面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组件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存在的,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卸载)C:使用费用不同(linux 唯一可以免费获得)5:简述 linux 内核版本号的构成以及具体含义:由3个部分数字构成,其形式如下 major:表示主版本号,通常在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
minor:表示次版本号,如果是偶数,代表这个内核版本是正式版本,可以公开发行;而如果是奇数,则代表这个内核版本是测试版本,还不太稳定仅供测试。
patchlevel :表示修改号,这个数字越大,则表明修改的次数越多,版本相对更完善。
内核版本:内核是系统的心脏,是运行程序、管理磁盘和打印机等硬件设备的核心程序,它提供了一个在裸设备与应用程序间的抽象层。
Linux
![Linux](https://img.taocdn.com/s3/m/926205d93186bceb19e8bbb2.png)
Linux为一种源码公开的(自由)软件,是一种真正多(任务)和多(用户)的网络操作系统。
软件分类按其发行办法可以分为(自由软件)、(共享软件)、(商业软件)三类。
Linux共有两个版本,即(红旗Linux)和(RedHat)。
Linux的(发行)版本是在核心模块之外加入了大量的软件包。
凡是带有微处理器的专用软硬件系统都可以称为(嵌入式)系统。
Linux的内核(小)、效率(高),内核的更新速度快。
集群技术是指一组相互独立的服务器在网络中表现为(单一)的系统,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
大多数模式下,集群中所有的计算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集群内任一系统运行的(服务)可被所有的网络客户所使用。
Linux与其他操作系统的最大区别是(源代码公开)。
GNU是指(一个自由软件工程项目)。
与Windows下的文件组织结构不同,Linux不使用磁盘分区符号来访问文件系统,而是将整个文件系统表示成(树状)结构,Linux系统每增加一个文件系统都会将其加入到这个树中。
/boot目录中包含Linux的(内核)及(引导系统)所需要的文件目录。
dev目录包含了所有Linux系统中使用的(外部设备)。
新建用户,用户名是“clh”,那么在/home目录下就有一个对应的(文件)路径,此目录是该用户的主目录。
在ext2或ext3文件系统中,当系统意外崩溃或机器意外关机,会产生一些文件碎片存放在这里。
这些文件放在(临时)目录中。
Root目录是Linux(管理员)root的主目录。
Sdb2中的sd表示(磁盘),b表示第2块(磁盘),2表示第2个(分区)。
Linux至少要设置一个(根)分区,一个(交换)分区;swap交换空间,相当于Windows上的(虚拟内存)如果计算机的内存为2GB,则一般需要将交换分区容量设置为(2GB)至(4GB)。
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可以创建以下两种账号,是(超级用户账号)和(普通用户)。
在众多桌面系统中,(桌面版)和(移动版)是绝大多数Linux发行版都自带的桌面系统,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桌面系统。
实施面试题(2)
![实施面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2e89697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2.png)
实施⾯试题(2)⼆、填空题SQL SELECT语句为了将查询结果存放到临时表中应该使⽤短语Into cursor 或 Into cursor cursornameMySQL数据库内存不⾜:(MySQL数据库(单表)最⼤容量是4G)1. 把原来的数据倒出2.增加内存Mysql数据库中的系统数据库有哪⼏个?4个 information_schema mysql performance_schema test使⽤的inux发⾏版是Centos7.查看linux发⾏版信息:cat/etc/os-release观察系统动态进程命令的是top,Linux配置⽂件⼀股放在/etc中.服务器压⼒过⼤怎么办:1. 买个新的服务器2. 可以使⽤主从复制、读写分离等设计,在字段上关键的字段加上索引,sql书写上⼀定要注意不要*。
3. 可以使⽤缓存,例如redis、memcache等,进⾏集群4. ⽐较不常修改变动的HTML⽂件、数据、可以使⽤静态存储,放⼊静态存储中,也是减少服务器压⼒的⼀种⽅式。
我们遇到过哪些注释?J ava:/**⽂本注释 */ // 单⾏注释 /*多⾏注释*/HTML:<!--这是⼀段注释。
注释不会在浏览器中显⽰。
--><p>这是⼀段普通的段落。
</p>数据库:单⾏注释:--..... #...... 多⾏注释:/*……*/Oracle使⽤什么语句给⽤户分配权限? GRANT TO语句Exists和in在ORALCE数据库中那个执⾏效率更⾼?EXISTSLinux系统中cat和more命令的作⽤都是读取账户和⽤户信息区别more⼀次只查看⼀屏信息cat是⼀次性查看所有信息Linux系统中监控CPU利⽤率及内存使⽤情况,⼀般通过top命令,查看⽹络连接,侦听等使⽤ netstat 命令,重启⽹络服务的命令是systemctl start network.service 或者 service network restart在做 SQL ⾃动备份时应该先开起什么服务?answer:SQLServer Agent 这个服务名词解释题并举例:DML数据操作语⾔,就图表⽽⾔:INSERT, UPDATE, DELETEDCL数据控制语⾔:GRANT COMMIT ROLLBACKDQL 数据查询语⾔: SELECTDDL数据定义语⾔: DROP CREATE ALTERMySQL有哪⼏种锁?1>表级锁:开销⼩,加锁快,不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发⽣锁冲突的概率最⾼,并发度最低2>⾏级锁开销⼤,加锁慢,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最⼩,发⽣锁冲突的概率最低,并发度也最⾼。
linux题库选择及答案。
![linux题库选择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27ce2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4.png)
linux题库选择及答案。
1.在创建Linux分区时,必须创建SWAP分区和根分区。
2.在Red Hat Linux中,root用户拥有整个系统的完全控制权。
3.登录Linux时,会调用一个具有唯一进程ID号的shell,该ID为PID。
4.export命令用于定义shell的全局变量。
5.用户密码信息存放在/etc目录下。
6.默认情况下,管理员创建一个用户后,会在/home目录下创建一个用户主目录。
7.进行设备或文件系统挂载时,需要使用的设备名称位于/dev目录下。
8.要列出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需要使用ls -a命令。
9.su命令可以将普通用户转换为超级用户。
10.cp命令假定要拷贝的文件在当前目录下,除非特别指定。
11.在vi编辑器中,命令"dd"用于删除当前行。
12.运行在多用户模式下时,使用Ctrl+ALT+F*可以切换到6个虚拟用户终端。
13.Linux启动的第一个进程init启动的第一个脚本程序是XXX。
14.按下Ctrl-C键可以终止当前运行的命令。
15.startx命令用于启动X Window。
1.要将文件a.txt的名称改为txt.a,可以使用命令:mva.txt txt.a。
2.Linux文件权限一共10位长度,分成四段,第三段表示的内容是文件所有者所在组的权限。
3.使用mkdir命令创建新的目录时,如果其父目录不存在,可以使用选项-p来先创建父目录。
C.文件描述符D.文件控制块4.正确的是i节点描述了文件大小和指向数据块的指针,而不是i节点和文件是一一对应的。
改写:i节点描述了文件的大小和数据块指针的指向,每个文件对应一个i节点。
5.在vi编辑器的命令模式下,可以使用“.”命令重复上一次对编辑的文本进行的操作。
改写:在vi编辑器的命令模式下,使用“.”命令可以重复上一次对编辑文本的操作。
6.根据权限的描述,该文件的权限为764.改写:该文件的权限为764,组外成员只有读取权限,所有者拥有全部权限,组内成员有读取和写入权限。
linux查看网卡型号、驱动版本、队列数
![linux查看网卡型号、驱动版本、队列数](https://img.taocdn.com/s3/m/9e3e63e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72.png)
linux查看⽹卡型号、驱动版本、队列数⼀、如何查看⽹卡⽣产⼚家和型号?lspci命令查看基本信息 lspci,详细信息lspci -vvv00:00.0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 I/O Hub to ESI Port (rev 13)00:01.0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5500/X58 I/O Hub PCI Express Root Port 1 (rev 13) 00:02.0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5500/X58 I/O Hub PCI Express Root Port 2 (rev 13) 00:03.0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5500/X58 I/O Hub PCI Express Root Port 3 (rev 13) 00:04.0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X58 I/O Hub PCI Express Root Port 4 (rev 13) 00:05.0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X58 I/O Hub PCI Express Root Port 5 (rev 13) 00:06.0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X58 I/O Hub PCI Express Root Port 6 (rev 13) 00:07.0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5500/X58 I/O Hub PCI Express Root Port 7 (rev 13) 00:08.0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5500/X58 I/O Hub PCI Express Root Port 8 (rev 13) 00:09.0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5500/X58 I/O Hub PCI Express Root Port 9 (rev 13) 00:0a.0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5500/X58 I/O Hub PCI Express Root Port 10 (rev 13)00:0d.0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343a (rev 13)00:0d.1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343b (rev 13)00:0d.2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343c (rev 13)00:0d.3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343d (rev 13)00:0d.4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5500/X58 Physical Layer Port 0 (rev 13)00:0d.5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5520/5500 Physical Layer Port 1 (rev 13)00:0d.6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341a (rev 13)00:0e.0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341c (rev 13)00:0e.1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341d (rev 13)00:0e.2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341e (rev 13)00:0e.3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341f (rev 13)00:0e.4 Host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3439 (rev 13)00:14.0 PIC: Intel Corporation 5520/5500/X58 I/O Hub System Management Registers (rev 13) 00:14.1 PIC: Intel Corporation 5520/5500/X58 I/O Hub GPIO and Scratch Pad Registers (rev 13)00:14.2 PIC: Intel Corporation 5520/5500/X58 I/O Hub Control Status and RAS Registers (rev 13)00:1c.0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82801JI (ICH10 Family) PCI Express Root Port 100:1c.4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82801JI (ICH10 Family) PCI Express Root Port 500:1d.0 USB Controller: Intel Corporation 82801JI (ICH10 Family) USB UHCI Controller #1 00:1d.1 USB Controller: Intel Corporation 82801JI (ICH10 Family) USB UHCI Controller #2 00:1d.2 USB Controller: Intel Corporation 82801JI (ICH10 Family) USB UHCI Controller #3 00:1d.3 USB Controller: Intel Corporation 82801JI (ICH10 Family) USB UHCI Controller #6 00:1d.7 USB Controller: Intel Corporation 82801JI (ICH10 Family) USB2 EHCI Controller #1 00:1e.0 PCI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82801 PCI Bridge (rev 90)00:1f.0 ISA bridge: Intel Corporation 82801JIB (ICH10) LPC Interface Controller01:03.0 VGA compatible controller: ATI Technologies Inc ES1000 (rev 02)02:00.0 System peripheral: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LO3 Slave instrumentation & System support (rev 04)02:00.2 System peripheral: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LO3 Management Processor Support and Messaging (rev 04)02:00.4 USB Controller: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oliant iLO2/iLO3 virtual USB controller (rev 01)03:00.0 Ethernet controller: Broadcom Corporation NetXtreme II BCM5709 Gigabit Ethernet (rev 20)03:00.1 Ethernet controller: Broadcom Corporation NetXtreme II BCM5709 Gigabit Ethernet (rev 20)04:00.0 Ethernet controller: Broadcom Corporation NetXtreme II BCM5709 Gigabit Ethernet (rev 20)04:00.1 Ethernet controller: Broadcom Corporation NetXtreme II BCM5709 Gigabit Ethernet (rev 20)05:00.0 RAID bus controller: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mart Array G6 controllers (rev 01) 09:00.0 Ethernet controller: Intel Corporation 82599EB 10-Gigabit SFI/SFP+ Network Connection (rev 01)09:00.1 Ethernet controller: Intel Corporation 82599EB 10-Gigabit SFI/SFP+ Network Connection (rev 01)机器上有Broadcom的千兆⽹卡和intel的万兆⽹卡,型号分别是BCM5709和82599EB⼆、查看⽹卡驱动两个办法:⽅法1:lspci -vvv09:00.1 Ethernet controller: Intel Corporation 82599EB 10-Gigabit SFI/SFP+ Network Connection (rev 01)Subsystem: Intel Corporation Ethernet Server Adapter X520-2Physical Slot: 2Control: I/O+ Mem+ BusMaster+ SpecCycle- MemWINV- VGASnoop- ParErr+ Stepping-SERR- FastB2B- DisINTx+Status: Cap+ 66MHz- UDF- FastB2B- ParErr- DEVSEL=fast >TAbort- <TAbort- <MAbort->SERR- <PERR- INTx-Latency: 0, Cache Line Size: 64 bytesInterrupt: pin B routed to IRQ 34Region 0: Memory at fbd00000 (64-bit, non-prefetchable) [size=1M]Region 2: I/O ports at 5020 [size=32]Region 4: Memory at fbcf0000 (64-bit, non-prefetchable) [size=16K]Capabilities: [40] Power Management version 3Flags: PMEClk- DSI+ D1- D2- AuxCurrent=0mA PME(D0+,D1-,D2-,D3hot+,D3cold-) Status: D0 NoSoftRst- PME-Enable- DSel=0 DScale=1 PME-Capabilities: [50] MSI: Enable- Count=1/1 Maskable+ 64bit+Address: 0000000000000000 Data: 0000Masking: 00000000 Pending: 00000000Capabilities: [70] MSI-X: Enable+ Count=64 Masked-Vector table: BAR=4 offset=00000000PBA: BAR=4 offset=00002000Capabilities: [a0] Express (v2) Endpoint, MSI 00DevCap: MaxPayload 512 bytes, PhantFunc 0, Latency L0s <512ns, L1 <64usExtTag- AttnBtn- AttnInd- PwrInd- RBE+ FLReset+DevCtl: Report errors: Correctable+ Non-Fatal+ Fatal+ Unsupported+RlxdOrd+ ExtTag- PhantFunc- AuxPwr- NoSnoop+ FLReset-MaxPayload 256 bytes, MaxReadReq 4096 bytesDevSta: CorrErr+ UncorrErr- FatalErr- UnsuppReq+ AuxPwr- TransPend-LnkCap: Port #0, Speed 5GT/s, Width x8, ASPM L0s, Latency L0 unlimited, L1 <32us ClockPM- Surprise- LLActRep- BwNot-LnkCtl: ASPM Disabled; RCB 64 bytes Disabled- Retrain- CommClk-ExtSynch- ClockPM- AutWidDis- BWInt- AutBWInt-LnkSta: Speed 5GT/s, Width x8, TrErr- Train- SlotClk+ DLActive- BWMgmt-ABWMgmt-DevCap2: Completion Timeout: Range ABCD, TimeoutDis+DevCtl2: Completion Timeout: 50us to 50ms, TimeoutDis-LnkCtl2: Target Link Speed: 2.5GT/s, EnterCompliance- SpeedDis-, Selectable De-emphasis: -6dBTransmit Margin: Normal Operating Range, EnterModifiedCompliance-ComplianceSOS-Compliance De-emphasis: -6dBLnkSta2: Current De-emphasis Level: -6dBCapabilities: [100] Advanced Error ReportingUESta: DLP- SDES- TLP- FCP- CmpltTO- CmpltAbrt- UnxCmplt- RxOF- MalfTLP-ECRC- UnsupReq+ ACSViol-UEMsk: DLP- SDES- TLP- FCP- CmpltTO- CmpltAbrt- UnxCmplt- RxOF- MalfTLP-ECRC- UnsupReq+ ACSViol-UESvrt: DLP- SDES- TLP- FCP- CmpltTO- CmpltAbrt- UnxCmplt- RxOF- MalfTLP-ECRC- UnsupReq- ACSViol-CESta: RxErr- BadTLP- BadDLLP- Rollover- Timeout- NonFatalErr+CEMsk: RxErr- BadTLP- BadDLLP- Rollover- Timeout- NonFatalErr-AERCap: First Error Pointer: 00, GenCap+ CGenEn- ChkCap+ ChkEn-Capabilities: [140] Device Serial Number 90-e2-ba-ff-ff-17-8f-48Capabilities: [150] Alternative Routing-ID Interpretation (ARI)ARICap: MFVC- ACS-, Next Function: 0ARICtl: MFVC- ACS-, Function Group: 0Capabilities: [160] Single Root I/O Virtualization (SR-IOV)IOVCap: Migration-, Interrupt Message Number: 000IOVCtl: Enable- Migration- Interrupt- MSE- ARIHierarchy-IOVSta: Migration-Initial VFs: 64, Total VFs: 64, Number of VFs: 64, Function Dependency Link: 01 VF offset: 128, stride: 2, Device ID: 10edSupported Page Size: 00000553, System Page Size: 00000001Region 0: Memory at 00000000e4300000 (64-bit, prefetchable)Region 3: Memory at 00000000e4400000 (64-bit, prefetchable)VF Migration: offset: 00000000, BIR: 0Kernel driver in use: ixgbeKernel modules: ixgbe⽅法2:lsmodModule Size Used bypf_ring 368053 48ipmi_devintf 8023 0ipmi_si 42399 0ipmi_msghandler 35958 2 ipmi_devintf,ipmi_sibonding 122971 0ipv6 322986 1 bondingpower_meter 9349 0hpwdt 6990 0hpilo 7903 0sg 30218 0bnx2 77468 0ixgbe 200013 0dca 7195 1 ixgbemdio 4738 1 ixgbemicrocode 112877 0serio_raw 4824 0iTCO_wdt 12092 0iTCO_vendor_support 3062 1 iTCO_wdti7core_edac 18094 0edac_core 46701 1 i7core_edacshpchp 33488 0ext3 133515 7jbd 54520 1 ext3mbcache 7990 1 ext3hpsa 51776 8radeon 926887 1ttm 67043 1 radeondrm_kms_helper 34744 1 radeondrm 213765 3 radeon,ttm,drm_kms_helperhwmon 2496 2 power_meter,radeoni2c_algo_bit 5768 1 radeoni2c_core 31274 4 radeon,drm_kms_helper,drm,i2c_algo_bitdm_mod 75507 0三、如何查看⽹卡驱动版本也有两种办法:⽅法1) modinfomodinfo bnx2filename: /lib/modules/2.6.32-131.21.1.tb477.el6.x86_64/kernel/drivers/net/bnx2.ko firmware: bnx2/bnx2-rv2p-09ax-6.0.17.fwfirmware: bnx2/bnx2-rv2p-09-6.0.17.fwfirmware: bnx2/bnx2-mips-09-6.2.1a.fwfirmware: bnx2/bnx2-rv2p-06-6.0.15.fwfirmware: bnx2/bnx2-mips-06-6.2.1.fwversion: 2.1.6license: GPLdescription: Broadcom NetXtreme II BCM5706/5708/5709/5716 Driverauthor: Michael Chan <mchan@>srcversion: ECE369A7D0A9096343A3B3Falias: pci:v000014E4d0000163Csv*sd*bc*sc*i*alias: pci:v000014E4d0000163Bsv*sd*bc*sc*i*alias: pci:v000014E4d0000163Asv*sd*bc*sc*i*alias: pci:v000014E4d00001639sv*sd*bc*sc*i*alias: pci:v000014E4d000016ACsv*sd*bc*sc*i*alias: pci:v000014E4d000016AAsv*sd*bc*sc*i*alias: pci:v000014E4d000016AAsv0000103Csd00003102bc*sc*i*alias: pci:v000014E4d0000164Csv*sd*bc*sc*i*alias: pci:v000014E4d0000164Asv*sd*bc*sc*i*alias: pci:v000014E4d0000164Asv0000103Csd00003106bc*sc*i*alias: pci:v000014E4d0000164Asv0000103Csd00003101bc*sc*i*depends:vermagic: 2.6.32-131.21.1.tb477.el6.x86_64 SMP mod_unload modversionsparm: disable_msi:Disable Message Signaled Interrupt (MSI) (int)modinfo ixgbefilename: /lib/modules/2.6.32-131.21.1.tb477.el6.x86_64/kernel/drivers/net/ixgbe/ixgbe.ko version: 3.0.12-k2-1license: GPLdescription: Intel(R) 10 Gigabit PCI Express Network Driverauthor: Intel Corporation, <linux.nics@>srcversion: 612CB82E4460BB4174B1E2Calias: pci:v00008086d00001528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F8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51C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529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52A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F9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514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507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FB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517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FC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F7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508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DB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F4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E1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F1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EC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DD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50B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C8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C7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C6sv*sd*bc*sc*i*alias: pci:v00008086d000010B6sv*sd*bc*sc*i*depends: mdio,dcavermagic: 2.6.32-131.21.1.tb477.el6.x86_64 SMP mod_unload modversionsparm: IntMode:Change Interrupt Mode (0=Legacy, 1=MSI, 2=MSI-X), default 2 (array of int)parm: FdirMode:Flow Director filtering modes (0=Off, 1=Hashing) default 1 (array of int) parm: max_vfs:Maximum number of virtual functions to allocate per physical function (uint)⽅法2: ethtoolethtool -i eth3driver: bnx2version: 2.1.6firmware-version: bc 5.2.2 NCSI 2.0.6bus-info: 0000:03:00.1ethtool -i eth0driver: ixgbeversion: 3.0.12-k2-1firmware-version: 3.13-0bus-info: 0000:09:00.0四、如何查看⽹络接⼝队列数cat /proc/interrupts | grep eth053: 414305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054: 2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155: 2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256: 2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357: 2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458: 2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559: 2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660: 2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761: 2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862: 2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963: 20 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1064: 20 0 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1165: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1266: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1367: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1468: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1569: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1670: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1771: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1872: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1973: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2074: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0 IR-PCI-MSI-edge eth0-TxRx-2175: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0 IR-PCI-MSI-edge eth0-TxRx-2276: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143035 IR-PCI-MSI-edge eth0-TxRx-2377: 3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IR-PCI-MSI-edge eth0:lsc可以看到有24个队列另外,ethtool也可以看到:ethtool -S eth0NIC statistics:rx_packets: 0tx_packets: 0rx_bytes: 0tx_bytes: 0rx_pkts_nic: 0tx_pkts_nic: 0rx_bytes_nic: 0tx_bytes_nic: 0lsc_int: 38tx_busy: 0non_eop_descs: 0rx_errors: 0tx_errors: 0rx_dropped: 0tx_dropped: 0multicast: 0broadcast: 0rx_no_buffer_count: 0collisions: 0rx_over_errors: 0rx_crc_errors: 0rx_frame_errors: 0hw_rsc_aggregated: 0hw_rsc_flushed: 0fdir_match: 0fdir_miss: 0rx_fifo_errors: 0rx_missed_errors: 0tx_aborted_errors: 0tx_carrier_errors: 0tx_fifo_errors: 0tx_heartbeat_errors: 0tx_timeout_count: 0tx_restart_queue: 0rx_long_length_errors: 0rx_short_length_errors: 0tx_flow_control_xon: 0rx_flow_control_xon: 0tx_flow_control_xoff: 0rx_flow_control_xoff: 0rx_csum_offload_errors: 0alloc_rx_page_failed: 0alloc_rx_buff_failed: 0fcoe_bad_fccrc: 0rx_fcoe_dropped: 0rx_fcoe_packets: 0rx_fcoe_dwords: 0tx_fcoe_packets: 0tx_fcoe_dwords: 0tx_queue_0_packets: 0 tx_queue_0_bytes: 0tx_queue_1_packets: 0 tx_queue_1_bytes: 0tx_queue_2_packets: 0 tx_queue_2_bytes: 0tx_queue_3_packets: 0 tx_queue_3_bytes: 0tx_queue_4_packets: 0 tx_queue_4_bytes: 0tx_queue_5_packets: 0 tx_queue_5_bytes: 0tx_queue_6_packets: 0 tx_queue_6_bytes: 0tx_queue_7_packets: 0 tx_queue_7_bytes: 0tx_queue_8_packets: 0 tx_queue_8_bytes: 0tx_queue_9_packets: 0 tx_queue_9_bytes: 0tx_queue_10_packets: 0 tx_queue_10_bytes: 0 tx_queue_11_packets: 0 tx_queue_11_bytes: 0 tx_queue_12_packets: 0 tx_queue_12_bytes: 0 tx_queue_13_packets: 0 tx_queue_13_bytes: 0 tx_queue_14_packets: 0 tx_queue_14_bytes: 0 tx_queue_15_packets: 0 tx_queue_15_bytes: 0 tx_queue_16_packets: 0 tx_queue_16_bytes: 0 tx_queue_17_packets: 0 tx_queue_17_bytes: 0 tx_queue_18_packets: 0 tx_queue_18_bytes: 0 tx_queue_19_packets: 0 tx_queue_19_bytes: 0 tx_queue_20_packets: 0 tx_queue_20_bytes: 0 tx_queue_21_packets: 0 tx_queue_21_bytes: 0 tx_queue_22_packets: 0 tx_queue_22_bytes: 0 tx_queue_23_packets: 0 tx_queue_23_bytes: 0 rx_queue_0_packets: 0 rx_queue_0_bytes: 0rx_queue_1_packets: 0 rx_queue_1_bytes: 0rx_queue_2_packets: 0 rx_queue_2_bytes: 0rx_queue_3_packets: 0 rx_queue_3_bytes: 0rx_queue_4_packets: 0 rx_queue_4_bytes: 0rx_queue_5_bytes: 0rx_queue_6_packets: 0 rx_queue_6_bytes: 0rx_queue_7_packets: 0 rx_queue_7_bytes: 0rx_queue_8_packets: 0 rx_queue_8_bytes: 0rx_queue_9_packets: 0 rx_queue_9_bytes: 0rx_queue_10_packets: 0 rx_queue_10_bytes: 0 rx_queue_11_packets: 0 rx_queue_11_bytes: 0 rx_queue_12_packets: 0 rx_queue_12_bytes: 0 rx_queue_13_packets: 0 rx_queue_13_bytes: 0 rx_queue_14_packets: 0 rx_queue_14_bytes: 0 rx_queue_15_packets: 0 rx_queue_15_bytes: 0 rx_queue_16_packets: 0 rx_queue_16_bytes: 0 rx_queue_17_packets: 0 rx_queue_17_bytes: 0 rx_queue_18_packets: 0 rx_queue_18_bytes: 0 rx_queue_19_packets: 0 rx_queue_19_bytes: 0 rx_queue_20_packets: 0 rx_queue_20_bytes: 0 rx_queue_21_packets: 0 rx_queue_21_bytes: 0 rx_queue_22_packets: 0 rx_queue_22_bytes: 0 rx_queue_23_packets: 0 rx_queue_23_bytes: 0。
linux系统怎么查看自己电脑的cpu位数
![linux系统怎么查看自己电脑的cpu位数](https://img.taocdn.com/s3/m/7711872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2.png)
linux系统怎么查看自己电脑的cpu位数linux系统怎么查看自己电脑的cpu位数?不知道的话跟着店铺一起来学习linux系统怎么查看自己电脑的cpu位数。
linux系统怎么查看自己电脑的cpu位数的方法1.查看Linux的操作系统和硬件cpu位数linux 操作系统的位数查看getconf LONG_BIT 如果是32表示是32位eg:[root@db ~]# getconf LONG_BIT32[root@db ~]# getconf WORD_BIT32或者通过cat /proc/cpuinfo也可以查看再或者[root@svr-db-test ~]# file /sbin/init/sbin/init: ELF 64-bit LSB executable, AMD x86-64, version 1 (SYSV), for GNU/Linux 2.6.9, dynamically linked (uses shared libs), for GNU/Linux 2.6.9, stripped查看cpu硬件架构在Linux中使用命令arch可以初步查看出当前系统所识别出来的机器CPU类型,如"i386", "i486","i586", "alpha", "sparc", "arm", "m68k","mips", "ppc","ia64","x86_64"等;ia64和x86_64就说明这台机器是64位的;eg:[root@db ~]# archi686或者[root@svr-db-test ~]# uname -mx86_64或者[root@svr-db-test ~]# echo $HOSTTYPEx86_642. 查看windows的操作系统和硬件cpu位数Microsoft Windows XP [版本 5.1.2600](C) 版权所有 1985-2001 Microsoft Corp.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systeminfo主机名: LUOBO-090566BDEOS 名称: 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OS 版本: 5.1.2600 Service Pack 3 Build 2600OS 制造商: Microsoft CorporationOS 配置: 独立工作站OS 构件类型: Multiprocessor Free注册的所有人: 微软用户注册的组织: 微软中国产品 ID: 76481-640-1464517-23673初始安装日期: 2009-9-2, 10:16:44系统启动时间: 0 天 0 小时 35 分 35 秒系统制造商: Dell Inc.系统型号: MXC061系统类型: X86-based PC处理器: 安装了 1 个处理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dename: NahantUpdate2
注:这个命令适用于所有的linux,包括Redhat、SuSE、Debian等发行版。
2) 登录到linux执行cat /etc/issue,例]# cat /etc/issue
另:第3)、4)两种方法只对Redhat Linux有效。
2.6.9-22.ELsmp
2. 查看linux版本:
1) 登录到服务器执行 lsb_release -a ,即可列出所有版本信息,例如:
[root@3.5.5Biz-46 ~]# [root@q1test01 ~]# lsb_release -a
LSB Version: :core-3.0-amd64:core-3.0-ia32:core-3.0-noarch:graphics-3.0-amd64:graphics-3.0-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release 4 (Nahant Update 2)
注:这种方式下可以直接看到具体的版本号,比如 AS4 Update 1
4)登录到linux执行rpm -q redhat-release ,例如如下:
[root@q1test01 ~]# rpm -q redhat-release
如何得知自己正在使用的linux是什么版本呢,下面的几种方法将给你带来答案!
1. 查看内核版本命令:
1) [root@q1test01 ~]# cat /proc/version
Linux version 2.6.9-22.ELsmp (bhcompile@) (gcc version 3.4.4 20050721 (Red Hat 3.4.4-2)) #1 SMP Mon Sep 19 18:00:54 EDT 2005
redhat-release-4AS-3
注:这种方式下可看到一个所谓的release号,比如上边的例子是3
这个release号和实际的版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如下:
redhat-release-3AS-1 ->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S 3
2) [root@q1test01 ~]# uname -a
Linux q1test01 2.6.9-22.ELsmp #1 SMP Mon Sep 19 18:00:54 EDT 2005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3) [root@q1test01 ~]# uname -r
redhat-release-3AS-7.4 ->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S 3 Update 4
redhat-release-4AS-2 ->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S 4
redhat-release-4AS-2.4 ->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S 4 Update 1
redhat-release-4AS-3 ->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S 4 Update 2
redhat-release-4AS-4.1 ->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S 4 Update 3
redhat-release-4AS-5.5 ->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S 4 Update 4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release 4 (Nahant Update 2)
Kernel \r on an \m
3) 登录到linux执行cat /etc/redhat-release ,例如如下:
[root@q1test01 ~]# cat /etc/redhat-release
ia32:graphics-3.0-noarch
Distributor ID: RedHatEnterpriseAS
Description: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release 4 (Nahant Update 2)
Releas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