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例
心律失常病例
![心律失常病例](https://img.taocdn.com/s3/m/0a7b2fed3b3567ec102d8ae6.png)
房性期前收缩
(atrial premature beats)
特征: 1.于Ⅱ导联可见一提前出现的P'波. P'-R间期>0.12秒 2.P'后QRS波群正常. 3.其后代偿间歇不完全
交界性早搏
(junction premature beats )
特征: 1.提前出现的正常的QRS波群, 其前面有逆行P'波,P'-R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心内科 许志茹
病例1 女 54岁 心悸、胸闷 5天
病例2 男 70岁 突发胸憋、
气短、心悸半小时
心律失常的定义
心脏的冲动有固定的起源点和特殊 的传导系统。所谓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 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 与激动顺序的异常,几乎见于所有人。 有心脏疾病者更易出现。
心律失常的症状
主要取决于: 心率 心律 基础心脏病 心律失常类型
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病史 体格检查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食道心房调搏 心内电生理检查
心律失常的治疗
病因、病理治疗 药物治疗 电复律、除颤 手术 RFCA 起搏器
复习思考题
1.心律失常按发生快慢可分为哪二类?常见的心律 失常有哪些?
AVRT) 室性心动过速
扑动与颤动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
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及室内传导阻滞
逸搏心律:房性、交界性和室性逸搏心律。
心律失常的原因
器质性心脏病 电解质紊乱 药物中毒 心脏以外的疾病 自主神经异常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例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例](https://img.taocdn.com/s3/m/7396e4faccbff121dc36830b.png)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9岁,因心急、气促、浮肿1年,加重2月入院,1年前开始出现上述症状,当时在外院住院治疗,此后规律服用螺内酯、曲美他嗪等口服药物。
入院前2月开始出现气短、阵发性心悸伴头晕。
持续20-30分钟。
活动后气短、咳嗽、咳痰。
在门诊行动态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宽QRS波心动过速。
考虑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性大,并收住院。
入院查体:T:36.5°C P:88次/分,R:20次/分,BP:105/80mmHg。
口唇无发绀。
颈静脉充盈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心律不齐,心音低钝。
双下肢无浮肿。
既往否认类似疾病家族史。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入院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频发室早、室速。
(图2)X线胸片提示:心影增大。
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室心肌病可能性大右心扩大右心功能减低三尖瓣大量反流。
2D测量:室间隔7mm,左室后壁8mm,右室流出道39mm,主动脉内径26mm,左房内径31mm,左室舒张末径39mm,左室收缩末径23mm,右室内径38mm,射血分数71%,右房内径79*70mm。
描述:右心房室重度扩大,右房内径约79*70mm,右室腔内肌小梁增多杂乱。
左房室内径大小正常,室间隔、左室壁不厚,室壁运动协调,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右室明显变薄,收缩功能减低。
三尖瓣环扩张左右径约59mm,瓣叶明显闭合不拢,余瓣膜形态、结构收缩功能正常;下腔静脉扩张约31mm。
2 讨论图片1(V1-V4导联T波倒置),?波(箭头表示),胸前导联S波升支延长。
图片2(患者发作心动过速时心电图)患者此次以心悸、胸闷为主要症状就诊,住院期间普通心电图提示:V1-V6广泛的T波倒置、(图1)。
先后2次行动态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宽QRS波心动过速。
(图2)因患者心动过速时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
故QRS波心动过速考虑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性大。
如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对明确诊断更有帮助。
众所周知,室性心动过速发生于严重心脏疾患发作时。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普鲁卡因胺心律失常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普鲁卡因胺心律失常](https://img.taocdn.com/s3/m/1c49e4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8.png)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普鲁卡因胺心律失常
案例背景
患者为65岁男性,因突发室性心动过速入院治疗。
患者无糖
尿病,无高血压,无冠心病,无甲状腺功能亢进,无其他心脏病史。
在入院前该患者使用了普鲁卡因胺。
诊疗过程
入院后,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诊疗。
经过心电图检查,确
认患者出现了室性心动过速。
医生给予普鲁卡因胺抗心律失常治疗,并观察其效果。
问题分析
普鲁卡因胺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心脏过快
的产生。
但是普鲁卡因胺在使用中也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因此在
使用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
解决方案
临床药师应当对于普鲁卡因胺的使用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过往病史、目前的健康状况以及其他用药情况等。
在使用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结论
普鲁卡因胺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对患者进行评估,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817e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a.png)
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病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对这些典型病例的分析,可以加深对心律失常的理解,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本文将分析一位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从病程、主要症状、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患者男性,54岁,有慢性高血压病史。
患者主诉近期出现心悸、气促以及胸闷不适。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发病情况,医生怀疑患者可能存在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
首先,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结果显示,患者存在间歇性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的表现,进一步支持了心律失常的诊断。
此外,心电图上还显示了一些不规则的心率异常,进一步提示患者的心律紊乱。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律失常类型,医生还为患者进行了心脏超声检查。
结果显示,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有所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心肌功能不全。
此外,超声检查还发现患者存在心脏中有一些异常的心律性收缩,进一步支持了心律失常的诊断。
在明确诊断为心律失常后,医生制定了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
首先,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患者的心悸和心动过速症状。
医生开具了一种β受体阻滞剂给患者服用,该药物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悸的程度。
此外,医生还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药物治疗外,医生还强调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性。
医生建议患者控制血压、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控制体重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心脏负荷,保护心脏功能,并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
总结起来,本病例是一位慢性高血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典型案例。
通过对患者的详细病史、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医生得出了明确的诊断,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个病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心律失常病例,有助于加深对于心律失常的理解,并提高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通过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心律失常的病程发展和主要症状,还可以了解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检查在诊断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恶性心律失常病例讲诉
![恶性心律失常病例讲诉](https://img.taocdn.com/s3/m/0eb7b52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8.png)
剂药物 ▪ 用药前两组临床参数比较,除用药外无差异
ALIVE试验结果
试验药物对入院存活率的影响
45
40
入 院
35
存 30
活 率
25
20
15
10
5
0
P=0.009
P=0.03
P=0.08
P=0.04
胺碘酮组 利多卡因组
P=0.04
无ROSC
从发现到接受研究药物的时间 对患者存活率的影响
患者的入院存活率%
80 79
70
60
50
50
40
30
20
10
0
4-16
36 29
>16-19
43 29
>19-24
41 18
>24-55
胺碘酮 安慰剂
在电复律无效的心室颤抖中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的比照研究
ALIVE试验
Amiodarone as pared with LIocaine for shock-resistant VEtricular fibriliation
ALIVE试验结论
▪ 胺碘酮在心肺复苏的起始阶段中有明确 临床疗效
▪ 对院外顽固的心室颤抖,胺碘酮好于利 多卡因
▪ 越早使用胺碘酮,短期效益越大 ▪ 根据本试验的结果和其他试验累计的资
料,似说明在院外除颤无效的室颤中无 使用利多卡因的指征
2004年ACC/AHA急性心肌梗死指南
室颤和无脉搏的室速
急诊药物的选择
普鲁卡因胺: ▪ 适应症:
——抑制室性心律失常 ——改善电治疗的效果 ——未明确诊断的宽QRS心动过速 ▪ 不能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 目前我国没有药物供给
《心律失常病例》幻灯片PPT
![《心律失常病例》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a3f01df705cc1754270951.png)
心律失常诊断: 左后间隔起源室速合并左心耳房速
精品文档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控制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好
精品文档
Case 2-病史
• 43岁,男性 • 反复发作心慌来诊 • 无器质性心脏病史,查体未见异常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导联心电图
精品文档
术后
精品文档
Case 1
• 男性,15岁。 • 入院4个月前“感冒〞后出现胸闷伴气
短、咳嗽、咳痰 ,曾住院诊断为扩张型 心肌病。屡次心电图检查心率快
精品文档
• 既往心电图
2021-2-20
精品文档
入院时心电图
精品文档
心动过速心电图
精品文档
LAA消融终止AT
精品文档
左后分支区域VT 消融成功
精品文档
术后12导联ECG
心律失常病例讨论
![心律失常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01d326da38376bae1fae4e.png)
治疗
• 病因治疗: • 药物治疗:
– 房性、交界性:可选用镇静剂、维拉帕米(异搏 定)、 -受体阻滞剂
– 室性:常选用美西律(慢心律)、普罗帕酮(心 律平)、胺碘酮等
阵发性心动过速
概述
• 是一种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由三个或 三个以上连续发生的早搏形成
• 窦性心律:心脏正常起搏点位于窦房结, 由窦房结冲动引起的心律叫窦性心律
• 正常窦性心律
– 窦性P波: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 频率60~100次/分 – P-R间期在0.12~0.20s – P-P(或R-R)间期之差0.12s
窦性心动过速
• 指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 • 原因:
低血钾、高血钙。
ECG特点
• 房性:
– 提前出现的P’-QRS波群,QRS波群形态正常 – P-R间期大于0.12s
• 房室交界性:
– 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QRS波群形态正常; – P波为逆行性,可在QRS波之前、之后或之中;
• 室性期前收缩:
– 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其前无P波 –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
• 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支 架植入状态陈旧性心肌梗死 慢性心力衰竭2.胃溃 疡3.重度贫血。
现病史
现病史:患者近3个月来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不适, 活动耐量呈进行性下降,休息后好转。夜间平卧伴阵发性呼 吸困难,曾于3天前因消化道出血在我院消化科住院治疗, 出院后出现活动后气喘伴胸痛及肢体乏力不适,休息5-10分 钟后改善,病程中无咳嗽、咳痰,4小时前上诉胸痛症状发 作频繁,家人视其病重,现来院就诊,急诊科行相关检查拟 心悸待查、ACS? 心衰 贫血收入我科。病程中无便血、呕血 出现。
心律失常病例
![心律失常病例](https://img.taocdn.com/s3/m/9084ed669ec3d5bbfc0a7424.png)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增高 2、触发活动
冲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 2、折返(reentry)
心律失常的分类
按发生时心率快慢分类
期前收缩
快速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 扑动 颤动
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 传导阻滞
逸搏心律
期前收缩
(premature contraction)
图示一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作室性心动过速时的心电图, ORS波宽大畸形。
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
特征: 窦性P波频率<60次/分.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特征: 在规律的窦性P-P中, 突然有一长间歇无P波 (常>2秒),长的P-P 与短的P-P不成倍数 关系。
Ⅰ度AVB
心律失常的定义
心脏的冲动有固定的起源点和特殊 的传导系统。所谓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 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 与激动顺序的异常,几乎见于所有人。 有心脏疾病者更易出现。
传导系统神经支配与血供
传导系统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 窦房结由窦房结动脉供血,60%来源于
右冠状动脉,40%来源于左冠回旋支。 房室结动脉80%来于右冠状动脉,20%
Thank You
Although the road is endless and faraway, I still want to pursue the truth in the world.
房性期前收缩
(atrial premature beats)
特征: 1.于Ⅱ导联可见一提前出现的P'波. P'-R间期>0.12秒 2.P'后QRS波群正常. 3.其后代偿间歇不完全
心律失常房颤病历模板
![心律失常房颤病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912707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5d.png)
心律失常房颤病历模板
一、病例特点:
阵发性心悸3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天。
该病人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略有乏力,伴有胸闷、胸痛,曾诊断为“心房纤颤、冠心病、心病”.近年多次因“心房纤颤”住院治疗,治疗平稳后出院,平素为持续性房颤,口服“美托洛尔、阿司匹林”,及降压药物(具体药名不详),活动后心悸症状加重,偶伴有胸痛,昨日病人出现呼吸困难,伴有咳嗽、无痰,无发热。
今为进一步诊治而入我院,心电图示“心房纤颤”收入我科,发病来病人略有无头晕、头胀、头痛,无肢体活动不灵,进食差,二便正常。
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200/110mmHg,口服多种降压药具体名称不详。
血压控制可。
查体:T36.5℃,P96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
神志清,口唇无发组,双肺听诊呼吸音清,右肺可闻及水泡音心率104次/分,心律绝对不齐,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牌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5级,病理反射未引出。
急诊心电图:心律失常-心房纤颤
二、拟诊讨论:
初步诊断:心律失常持续心房纤颤
原发性高血压3级呼吸因难原因待查
心功能不全?
肺炎?
诊断依据:
1、阵发性心悸3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天。
病人近期有咳嗽、咳痰。
2、查体:P90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
神志清,口唇无发组,双肺听诊呼吸音清,双下肺可闻及细小水泡音。
心率104次/分,心律绝对不齐。
3、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规则的破,②心室不规则,心室率10次/分之间。
“内科学课件:心律失常病例分析”
![“内科学课件:心律失常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c746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4.png)
治疗方法
解释不同的心房颤动治疗方案。
案例分析:室性心动过速患者
病例背景
描述一个室性心动过速患 者的临床表现。
心电图结果
呈现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 图特点。
治疗方案
探讨管理室性心动过速的 不同治疗策略。
内科学课件:心律失常病 例分析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从常见的心动过缓到复杂的心 房颤动等多种类型。本课件将提供病例分析,并深入探讨心律失常的病因、 诊断与治疗。
心律失常简介
了解心律失常的定义、心脏电活动基础知识,以及心律失常对患者健康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4 心律失常监测
长时间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如Holter监测。
心律失常治疗选项
1
手术/介入治疗
2
包括心脏消融术、起搏器植入等。
3
药物治疗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恢复正常心律。
非药物治疗
如心脏康复、生活方式改变等。
案例分析:心房颤动患者
病例背景
介绍一名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史 和症状。
心电图示例
展示心房颤动患者的典型心电 图表现。
窦性心律失常
例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等。
室性心律失常
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其他类型
如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律失常的症状与诊断
1 心悸与心动过速
2 头晕和晕厥
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感,心跳快且不规则。
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不稳定,可导致供氧不 足。
3 常规ECG检查
通过心电图检查识别心律失常类型。
ESC 2024心律失常病例分析(全文)
![ESC 2024心律失常病例分析(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5274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8.png)
ESC 2024心律失常病例分析(全文)1. 引言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口。
心律失常的种类繁多,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等。
心律失常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绞痛、晕厥等症状。
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将分析一些典型的ESC 2024心律失常病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疾病。
2. 病例分析2.1 病例一: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为一名52岁的男性,有长期高血压病史。
症状表现为突发的心悸、胸闷,伴有大汗淋漓。
心电图检查发现室性心动过速,心率为180次/分。
经过药物治疗和电复律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2.2 病例二:房颤患者为一名70岁的女性,有冠心病史。
症状表现为心悸、乏力、晕厥。
心电图检查发现房颤,心率为110次/分。
通过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术,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2.3 病例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一名28岁的女性,无明显病史。
症状表现为突发的心悸、胸痛,伴有不适感。
心电图检查发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为220次/分。
经过药物治疗和电复律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3. 讨论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通过分析心电图,可以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严重程度和病理性变化。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对于难治性心律失常,如室速、房颤等,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手段已成为临床常规。
4. 结论心律失常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ESC 2024心律失常病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加强心电图诊断技术,优化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上是关于ESC 2024心律失常病例分析的文档内容,如有需要进一步讨论或修改,请随时告知。
病例分析:一例房颤的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一例房颤的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08e309e518964bce847c2a.png)
既往史
病例基本信息
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
➢2005年诊断为高血 压病,平素最高血压 为150/100mmHg,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 2.5mg 1/日,血压可 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否认糖尿病史。
➢心电图: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左房内 径39mm,左室 47mm。EF69%, 动脉硬化改变。 ➢腹部超声:脾厚。
甲硝唑, 咪康唑, 伊曲康唑,奥美拉唑 5.干扰血小板功能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磺胺类 、非甾体抗炎药 头孢类:可抑制肠道产生维生素K的细菌, 使维生素K的吸收奎减尼少丁,、从甲而状防腺碍素了凝血因子的合成
分析——减弱
1.诱导CYP活性
催眠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
2.竞争酶蛋白的药物
雌激素、维生素K
非药物性 射频消融
卒中预防
抗凝药物
Adapted from Prystowsky. Am J Cardiol 2000;85;3D-11D
疾病简介 病例分析 抗凝药华法林
病史介绍
患者,男,56岁,已婚,半年前因体检行心电图检查发 现心房颤动,为持续性,无心悸、胸闷、气短,无心前区 疼痛,无尿少及浮肿,无头晕及头痛,于我院就诊,因患 者当时工作繁忙,故未住院及复律治疗,平时自服美托洛 尔片12.5mg 2/日,病情无明显变化,房颤一直持续存在。 现为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心内科。
日期
问题
1. 胺碘酮与华法林合用引起INR值升高的原因 2. 胺碘酮与华法林合用的患者,华法林的剂量应该如何调整 3. 静脉或口服胺碘酮联合华法林对INR值的不同影响
INR值变化趋势图
美托洛尔改为 胺碘酮
数值
5 4.5
4 3.5
3 2.5
2 1.5
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历
![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历](https://img.taocdn.com/s3/m/28c3962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c.png)
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历1. 哎呀,各位实习医生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历。
别看这名字听着挺吓人,其实咱们把它拆开来看,就是"冠状动脉的病"加上"心脏跳得不太对劲"。
想象一下,就像是心脏这个小鼓手突然忘记了节奏,开始乱敲一气。
2. 咱们先来看看病人的基本情况。
张大爷,65岁,退休工人。
这位老大爷平时就爱吃油腻的,还是个老烟枪。
他的心脏啊,就跟被油烟熏黑的老烟囱似的,哪儿能不出毛病?3. 张大爷是怎么发现自己不对劲的呢?有一天,他正在公园打太极,突然感觉心脏砰砰直跳,跟踩了油门的摩托车似的。
他还以为自己练功走火入魔了呢!结果一摸脉搏,乱得跟炒豆子似的。
4. 张大爷吓坏了,赶紧让老伴儿把他送到医院。
到了急诊室,医生一看心电图,直呼:"哎呀,这心电图跟过山车似的,上下起伏不定!"5.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诊断张大爷患上了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
听到这个诊断,张大爷心想:"完蛋了,这下我的小心脏是不是要罢工了?"6. 医生安慰他说:"别担心,张大爷,咱们这病虽然听着吓人,但只要好好治疗,还是能管住的。
"张大爷这才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还好,我这颗不听话的小心脏还有救。
"7. 接下来就是治疗方案了。
医生开了一堆药,有的是为了让血管通畅,有的是为了让心跳规律。
张大爷看着这一大堆药,心想:"这是要把我变成药罐子啊!"8. 医生还叮嘱张大爷要改变生活方式。
戒烟戒酒,少吃油腻,多运动。
张大爷听了直撇嘴:"这哪是治病啊,这是要我重新做人啊!"9. 不过,张大爷还是乖乖听医生的话。
他开始每天吃药,戒了烟酒,还跟老伴儿一起去公园散步。
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的心跳真的稳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时不时地"跳个舞"了。
10. 一个月后复查,医生看了心电图,高兴地说:"张大爷,你的心电图现在像是一个乖宝宝,规规矩矩的!"张大爷听了,乐得合不拢嘴:"我就说嘛,我这心脏啊,还是听我的话的!"11. 这个病例告诉我们,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虽然听着吓人,但只要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再加上改变生活方式,还是能够控制住的。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45f509e87101f69e31950b.png)
(一)心律失常病例分析:病史:患者男性,55岁,农民。
发热、鼻塞二天,大汗淋漓呈短暂意识不清半天,于2003年10月5日入院。
二天前患者因受冷后感发热、鼻塞,稍感头痛、咳嗽,未予治疗。
今天下午1时体温增高,全身不适,即去当地医疗站就诊,测体温39℃,给予复方氨基比林2毫升和庆大霉素8万单位肌注。
用药10分钟后患者大汗淋漓,神志较淡漠,并有短暂意识不清,唤之不应,两眼向上凝视,两手握拳,每次发作约持续数分钟,共4-5次。
无口吐泡沫,无大小便失禁。
因病情危重,下午七时由救护车急诊送入院。
以往体健。
无心脏病史。
无癫痫发作史。
平时抽烟,每日10支左右。
偶饮酒。
家族史无殊。
体格检查:T35.8℃,P38次/分,R26次/分,BP82/58mmHg,神志清,精神较淡漠。
唤之能应,头面部出汗多,皮肤湿冷,口唇稍发绀。
巩膜无黄染,两侧结膜充血,两侧瞳孔等大,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咽充血,两侧扁桃体(++)。
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罗音。
心律稍不齐,心率38次/分,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弱不一,未闻心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
两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
心电图报告:各导联P-P间期和R-R间期各有其固定节律,两者间毫无关系;P波频率86次/分,QRS波频率36次/分;QRS波宽大畸形,时间>0.12秒,诊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住院经过:入院后用青霉素抗感染;输液;异丙肾上腺素1毫克放于500毫升液体中静滴;能量合剂、大剂量维生素C等静滴及对症治疗。
入院后仍有短暂意识不清、两眼凝视发作,24小时后病情好转,短暂意识不清发作明显减少,48小时后不再发作,精神好转,心率增快至72次/分。
1、心电监护,卧床休息,舒适体位,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保证充分休息。
2、给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浓茶和咖啡3、必要时持续给氧,以4-6L/min(中流量)为宜4、做好心理护理,说明紧张、恐惧不仅加重心负荷,更易诱发心律失常5、测生命体征q.1.h,必要时随时监测6、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缓泻剂7、建立静脉通路;备好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及其他抢救药品,除颤器,临时起搏器等8、按医嘱正确给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滴注应缓慢,静滴速度严格按医嘱执行,同时做好心电监护,注意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的心律、HR、BP、P、R,意识,判断疗效和副作用;9、严密心电监护,一旦发生下列情况,要立即通知医师,并作好抢救配合:(1)潜在引起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①频发室早:>5次/分②多源性室早:同导联出现不同形态的室早③成对或成联律的室早:连续出现二个或早搏呈规律地出现,如二、三联律④RonT:室早落在前一心搏的T波上⑤第二度Ⅱ型A VB:P-R间期固定,P波后有QRS脱落(2)随时有猝死危险的严重心律失常①室速: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早②室颤:P-QRS-T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波浪形曲线③Ⅲ度AVB,房室完全分离,P与QRS各自独立无关10、监测生命体征,皮肤颜色、温度、尿量、意识等有无改变11、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尤其注意有无低钾、低镁12、一旦发生室颤,心脏停搏,阿一斯等表现,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术(二)心力衰竭男性冠心病患者,70岁,大便用力后突然出现极度呼吸困难,频频咳嗽,极度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被家人急送我院。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贝前列素心律失常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贝前列素心律失常](https://img.taocdn.com/s3/m/0d988b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7.png)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贝前列素心律失常
概述
本文档介绍了贝前列素在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病例分析。
贝前列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调节心脏电活动,使心律恢复正常。
病例分析
病例一
患者A,男性,年龄45岁,被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
贝前列素作为治疗方案被选择。
患者每日口服贝前列素25mg,经过4周的治疗,心律获得明显改善,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病例二
患者B,女性,年龄60岁,被诊断为室性心律失常。
贝前列素作为治疗方案被选择。
患者初期每日口服贝前列素50mg,但因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剂量被调整为每日25mg。
经过6周的治疗,患者的心律得到了控制,并未再出现不良反应。
病例三
患者C,女性,年龄35岁,被诊断为房室传导阻滞。
贝前列素被选为治疗方案。
患者每日口服贝前列素50mg,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心律恢复了正常。
结论
在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实践中,贝前列素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药物选择。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贝前列素的剂量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并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贝前列素治疗心律失常时,临床药师应充分了解该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不良反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 中华医学杂志. 2020; 90(10): 123-130.
2. 王五, 赵六. 贝前列素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药学杂志. 2019; 15(4): 456-462.。
医生分析心律失常病例
![医生分析心律失常病例](https://img.taocdn.com/s3/m/d681311df8c75fbfc67db294.png)
医生分析心律失常病例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未婚,北京市房山区人。
主诉咳喘1周,不能平卧半天入院。
患者10年前体检胸透时发现心脏扩大,但当时无任何症状,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
此后逐渐发觉当劳动强度稍大时,即心慌气短。
9年前在某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
1年前安静时自觉胸闷气短,心悸,活动后加重,夜间不能平卧。
1个月后,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尿少和双下肢水肿,当地医院以心包积液待查收治,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住院17天出院。
一周前因受凉感冒,又出现心慌气短,半天来症状加重,遂急诊收住本院。
既往史无结核病和风湿病史;其母患高血压病,姑母患“心脏病”早年亡故,两个弟弟有心脏病,均有心脏杂音,其中一人在本院拍X线胸片见心脏扩大,与其姐情况类似。
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200次/min,血压100/70 mmHg。
两颊紫红,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两肺未闻罗音,叩诊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200次/min,呈奔马律,因心率过快各瓣膜有无杂音听不清。
腹软,肝大,下界在右肋下6 cm,质中等,有压痛,脾未触及;双下肢明显水肿。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X线胸片:心脏向两侧极度扩大,呈球形,两肺门不清晰;超声心动图未见心包积液。
血、粪常规,血沉,尿素氮,肝功能,HBSAg,A/G 比值和血电解质均正常。
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36.7 vok%,尿蛋白? 。
患者入院后立即吸氧,并予洋地黄和利尿剂等治疗,心率于1小时后降至120次/min,5小时后降至100次/min,心慌气短明显好转。
此时,于二、三尖瓣区各听到一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后来发现,此杂音随心衰加重而增强,心衰被控制,杂音则消失,并时有频繁早搏,20~30次/min,有时呈二、三联律。
未闻心音遥远现象,无奇脉。
在以后数日内,患者时有恶心呕吐,食欲差,精神萎靡,呈无欲状。
经积极治疗,患者病情一度稳定,住院期间,每当活动量稍大时,即感胸闷气短、心悸和早搏增多。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咖啡因心律失常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咖啡因心律失常](https://img.taocdn.com/s3/m/2e50d0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5.png)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咖啡因心律失常
简介
本文档是一份病例分析报告,侧重于咖啡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并针对该病情提供一些建议。
案例描述
患者为一名中年女性,主诉心律不齐、心悸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医疗历史和生活惯调查,发现患者每天摄入过量的咖啡因。
进一步进行测试,确认患者患有咖啡因引起的心律失常。
病情分析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效应。
对于某些人群,咖啡因摄入过量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心跳过速、心律不齐等症状。
在该案例中,患者过量摄入咖啡因导致了心律失常。
治疗建议
1. 咖啡因戒断:建议患者停止或限制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食物,如咖啡、茶、巧克力等。
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可以减轻心律失
常症状。
2. 调整生活惯: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限制午睡时间
和睡眠不足,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良好的睡眠和生活惯对维
持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3. 医疗咨询: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结论
咖啡因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病情,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
惯的改变,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
建议,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咖啡因的摄入量,并保持良好的睡眠
和生活惯。
以上是对咖啡因心律失常的病例分析和治疗建议。
心律不齐门诊病历模板
![心律不齐门诊病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45a63c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c.png)
心律不齐门诊病历模板主诉:女58岁农民阵发性心悸气短伴乏力1周现病史:患者1周前出现阵发性心悸气短,乏力,发作时自服速效救心丸,但症状未见缓解并逐渐加重,今晨来我院就诊,查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室早。
为求系统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心律失常”收入院。
病来无呼吸困难、发热、咳嗽、咳痰、头胀、头疼等。
现症见:阵发性心悸气短,乏力,饮食、睡眠可,小便频,大便正常。
既往史:心律失常病史10余年;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否认吸烟史;否认饮酒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查体:神清,语明,应答切题,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室,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泽正常,无皮疹及掌及蜘蛛痣。
周身浅表淋巴无肿大。
颅型正常,五官端正,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正常。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鼻翼无扇动,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悬雍垂居中,颈软,气管居中,无明显颈静脉充盈及颈动脉异常波动,胸廓双侧对称,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闻及,心音低钝,律不整,心律7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可闻杂音,腹平软,双侧对称,腹式呼吸存在,无肌卫,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
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及上、中输尿管点无压痛。
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
肝区、肾区无叩击痛。
肠鸣音正常,5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
脊柱呈生理性弯曲,无畸形,活动自如,无压痛及叩击痛。
四肢关节无畸形及肿胀,双下肢无浮肿。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神清,语明,应答切题,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室,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泽正常,无皮疹及掌及蜘蛛痣。
周身浅表淋巴无肿大。
颅型正常,五官端正,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正常。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鼻翼无扇动,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悬雍垂居中,颈软,气管居中,无明显颈静脉充盈及颈动脉异常波动,胸廓双侧对称,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闻及,心音低钝,律不整,心律7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可闻杂音,腹平软,双侧对称,腹式呼吸存在,无肌卫,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
新生儿心率失常病例护理与查房
![新生儿心率失常病例护理与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5a0446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5.png)
新生儿心率失常病例护理与查房
简介
本文档将介绍新生儿心率失常病例的护理与查房内容,旨在帮
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处理这类疾病,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和检查方法。
护理措施
针对新生儿心率失常病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
1. 监测心率:定期监测新生儿的心率,记录心率变化情况,包
括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律等。
2. 维持气道通畅:确保新生儿的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和鼻
腔分泌物,并采取适当的体位,以促进呼吸顺畅。
3. 给予氧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新生儿适当的氧气支持,保
持氧饱和度稳定。
4.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新生儿的体液情况,确保水电解质
平衡,及时纠正异常情况。
5.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新生儿适当的药物治疗,
如心率调节药物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查房内容
在进行新生儿心率失常的查房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
1. 心率监测:查房时注意记录新生儿的心率情况,包括静息心
率和运动后心率的变化。
2. 呼吸状况: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注意是否出现呼
吸困难或其他异常情况。
3. 氧饱和度: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监测新生儿的氧饱和度水平,确保氧供充足。
4. 体温调节:检查新生儿的体温,确保在适宜范围内,并采取
必要的保温措施。
5. 饮食情况:了解新生儿的饮食情况,包括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并确保摄入量和频率适当。
总结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全面的查房内容,可以更好地处理新生儿心率失常病例。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与医生密切配合,以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男性,15岁。 • 入院4个月前“感冒”后出现胸闷伴气
短、咳嗽、咳痰 ,曾住院诊断为扩张 型心肌病。多次心电图检查心率快
精品课件
既往心电图
2010-2-20
精品课件
入院时心电图
精品课件
心动过速心电图
精品课件
LAA消融终止AT
精品课件
左后分支区域VT 消融成功
精品课件
术后12导联ECG
精品课件
心律失常诊断: 左后间隔起源室速合并左心耳房速
精品课件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控制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好
• 术前2010.5.8
• 术后2011.2.15
精品课件
Case 2-病史
• 43岁,男性 • 反复发作心慌来诊 • 无器质性心脏病史,查体未见异常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ຫໍສະໝຸດ 12导联心电图精品课件
术后
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