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爱莲说》课堂笔记整理
第四单元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从治学、待人、为文等方面记叙叶圣陶先生生前的一些琐事,表现了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真挚动人。
《驿路梨花》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是顺叙,在顺叙过程中又有插叙;如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及迁延过程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
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
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最苦与最乐》中,梁启超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短文两篇》中《陋室铭》《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
我们要体会古人立身处世的崇高境界。
二、单元字词汇总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诲人不倦huìrén bùjuàn: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商酌zhuó:商量斟酌。
不妥tuǒ:不好,不合适。
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累léi赘zhuì:指拖累、麻烦。
别biè扭niu: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tà:形容做事拖拉。
14.驿路梨花延伸:延长,伸展。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
悠闲:闲适自得。
恍huǎng惚hū: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红润: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漫步:没有目的悠闲地走。
晶莹:光亮而透明。
折损: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
修葺qì:修理(建筑物)。
15.最苦与最乐契qì:用刀子刻;证明买卖、租赁、抵押等关系的凭据;符合。
本文取第二种意思。
失意:不得志。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陋室铭爱莲说课堂笔记
陋室铭爱莲说课堂笔记《陋室铭》《爱莲说》课堂笔记一、《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1. 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
2.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 (二)重点字词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2.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灵验)- 这里运用类比手法,以山、水引出陋室。
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惟:只;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中心句,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主人品德高尚。
4.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到;入:映入)- 环境描写,写出陋室环境的清幽宁静,以景色之雅衬托陋室不陋。
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交往之人的高雅,从交往角度写陋室不陋。
6.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 生活情趣高雅,从生活角度写陋室不陋。
7.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躯体)- 否定句,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进一步强调陋室不陋。
# (三)重难点1. 主题思想- 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歌颂,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 重点理解作者借陋室表达的精神追求,这是文章的核心思想,容易理解偏差。
(用红笔标注)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借陋室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
陋室是物,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是志。
- 类比:开头以山、水类比陋室,说明陋室也有名、灵的性质。
- 理解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如何从描写陋室的各个方面得出作者的志向,是难点。
(用蓝笔标注)# (四)补充点1. 刘禹锡的生平经历对他创作此文的影响。
他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始终坚守自己的人格操守,这在文中有所体现。
2. 文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典故,以古代名贤自比,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总结
《陋室铭》知识点过关(一)重点字词1、名:。
2、灵:。
3、斯:。
4、陋室:。
5、惟:。
6、德馨:。
7、馨: 。
8、上:。
8、入:。
9、青:。
10、鸿儒:。
11、白丁:。
12、调:。
13、素:。
14、金经:。
15、丝竹:。
16、之:。
17、乱:。
18、案牍:。
19、劳形:;形。
20、之:。
21: 铭:。
(二)重点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孔子云:何陋之有?。
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三)课文分析1.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2那么本文的主题应如何呢?。
3.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写作手法:;目的:。
4.文章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1、2、。
3、4、。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7.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8.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9.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爱莲说》知识点过关(一)课文字词详解1、说:。
2、草木:。
3、可爱:。
4、者:。
5、蕃:。
6、独:。
7、自:。
8、甚:。
9、予:。
10、独:。
11、之:。
12、染:。
13、濯:。
14、清涟:。
15、妖:。
16、通:。
17、直:。
18、蔓:。
19、枝:。
20、远:。
21、益:。
22、亭亭:。
23、植:。
24、亵玩:。
亵:。
25、谓:。
26、隐逸者:。
27君子:。
28、噫:。
29、鲜:。
30、闻:。
31、同:。
32、宜:。
33、众:。
(二)重点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短文两篇复习资料(《陋室铭》《爱莲说》)
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一、文学常识积累:1、《陋室铭》作者,字,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爱莲说》作者,代著名的哲学家,世称“”。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
本文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二、字词句积累(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惟吾德xīn()苔痕()案dú()鸿儒()甚蕃()濯()清lián()而不妖不蔓不枝()亭亭jìng()植xiè()玩(二)一词多义:鲜: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名:有仙则名()名之者谁()并自为其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远: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贤臣,远小人()益: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至于斟酌损益()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久之,目似瞑()(三)词类活用:不蔓不枝: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四)理解性默写: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3、《陋室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烦的句子是:4、《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
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6、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7、《爱莲说》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8、《爱莲说》中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9、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来说是:三、内容及写法理解:《陋室铭》1、托物言志,借陋室不陋,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考点总结
《陋室铭》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主旨:《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明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文章内容: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答:开头四句运用类比的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类比有吾之陋室,生动自然地引出本文的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表现室主人品德高尚的?答:从居室环境清幽、交往人物脱俗、生活情趣高雅三个方面来写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自然环境的清幽来表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交往人物的博学来表现;“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生活情趣的高雅来表现。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答:对偶的修辞,对仗工整,“上”和“入”二字,以动写静,生动传神,写出了陋室周围生机盎然;表现陋室环境的清幽。
4、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答:类比手法,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同样的志趣和抱负,突出“德馨”,表明陋室不陋。
5、《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答: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开头“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表明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如今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在享受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更要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仍要保持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笔记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短文两篇》包括《陋室铭》和《爱莲说》。
这两篇文章都是古代文人的名篇,主题相近,但表达方式和风格各异。
《陋室铭》是唐代文人刘禹锡的作品,文章通过描绘陋室的简陋环境,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爱莲说》则是宋代文人周敦颐的作品,文章以莲花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赞美。
2. 《陋室铭》和《爱莲说》在写作手法上也有所不同。
《陋室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绘陋室的简陋环境来表达作者的高尚品格;而《爱莲说》则采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描绘莲花的纯洁、美丽来表达作者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3. 在学习这两篇文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其次,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历史背景,理解文章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最后,要注意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学习古文的语言表达方式。
4. 通过学习《陋室铭》和《爱莲说》,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和品格,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正能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教师版)《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短文两篇》知识点梳理(一)《陋室铭》1.文学常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文学家。
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
白居易称之为“”。
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2.文体知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座右铭: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
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3.主题思想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
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
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重点字音德馨(xīn)鸿儒(hóng rú)苔痕(tái)案牍(dú)5.重点字词(1)陋室:(2)在:(3)名:(4)灵(líng):(5)斯是陋室(lòu shì):(5)惟吾德馨(xīn):(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7)鸿儒(hóng rú):(8)调(tiáo)素琴:(9)丝竹:(10)乱耳:(11)案牍(dú):(12)劳形:(13)南阳:(14)诸葛亮扬雄:(15)孔子云:(16)何陋之有:(17)谈笑有鸿儒:(二)《爱莲说》1.文学常识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开山鼻祖。
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
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为“石鼓七贤”。
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爱莲说》选自《》。
2.文体知识“说”的文体特点。
初一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整理
初一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整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作者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赞赏?
安贫乐道;赞赏
10.文中的散句是哪一个?
孔子云:“何陋之有”?
11.列举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陋室不陋的例子。
杜甫草堂钱钟书的书斋
12.本文描写陋室环境清净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喜欢;因为这样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质有极大影响。
14.本文作者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正直、善良、上进的朋友;因为这样的朋友对我们的成长有益。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一、译文《陋室铭》: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出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神异了。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都是平民。
可以弹琴(调弄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杨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却只喜爱莲──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的人,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人,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二、文体知识:《陋室铭》:铭,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颇相似。
《爱莲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三、理解性默写(一)《陋室铭》:1 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陋室铭》中写室外景色之清幽宁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 写主人交往人物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 写主人生活情趣之雅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 以古贤士相比,并引用孔子的话表现其高尚情操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陋室铭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
有《刘宾客文集》。
二、故事背景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看到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三、课文翻译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注释名: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注释上:动词,长到。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注释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问题归纳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全文的什么句?有什么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陋室铭《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一篇名篇,以极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这篇文章以贬义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住所,表达了作者对财富与地位的淡漠态度和追求精神生活的主张。
文章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来比喻自己的住所。
这里的山指的是大山,也可以理解为宏伟壮丽的建筑。
作者暗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并不豪华,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追求真理和卓越品质的精神追求。
接下来,作者用“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进一步比喻自己的住所。
这里的水可以理解为深邃的河流,也可以理解为豪华的装潢。
作者再次表达了自己不看重外在的现象,而注重内在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的丰盈。
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中,作者明确指出他所居住的地方虽然简陋,但内心却充满美德和智慧的气息。
作者认为,一个人的品质和素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而物质的财富和享受可以被忽略。
最后,作者用“苟余音响于宇内”来表达对推崇精神生活的追求。
他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传遍整个宇宙,可以理解为他的思想和价值观能对世人有所影响。
虽然自己的环境可能相对狭小,但作者仍然渴望能够以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
总结来说,《陋室铭》通过对一个简陋的住所的描绘,传达出作者推崇精神追求和内在品质的价值观。
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被外在的物质条件所限制,而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心灵和思想,追求真理与卓越。
爱莲说《爱莲说》是唐代文学家曹学圣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描绘了莲花的美丽以及作者对莲花的赞美和思考。
文章以华丽的辞藻和独特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文章开篇即以“余莲如此者,咄哉!尔有术与?”来赞美莲花之美。
作者选择了“余”这个词,意味着莲花的美丽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
并用“咄哉”来表达自己的惊叹之情,显示出莲花之美的非凡与卓越。
接下来,作者用“观其外者,菌菌者蔚然匹之;已夫!水之涱涱者藉藉者”来描绘莲花的外貌。
他用“藉藉”来形容水面的浑浊和波动,而莲花则在其中独立高雅,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笔记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笔记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笔记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在开始阅读之前,先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2. 梳理文章结构:阅读文章时,注意梳理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3. 标注重点内容:在阅读文章时,标注出重点内容,例如重要的段落、句子、词汇等,以便后续复习。
4. 总结文章主题:在阅读完文章后,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 记录笔记:将以上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可以包括文章背景、作者介绍、文章结构、重点内容、主题总结等。
第一篇:《陋室铭》1. 背景介绍:本文是唐代文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写了他所居住的陋室及其周围环境,表达了他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2. 文章结构:文章开头介绍了陋室的地理位置和外观,接着介绍了陋室内部陈设和周围环境,最后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追求。
3. 重点内容:文章中描写陋室环境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描写陋室内部陈设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及表达作者追求高尚品质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 主题总结:本文通过描写陋室及其周围环境,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己选择的价值观的自信和坚守。
第二篇:《爱莲说》1. 背景介绍:本文是宋代文人周敦颐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写了他对莲花的喜爱和赞美,表达了他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人生境界的向往。
2. 文章结构:文章开头介绍了莲花的外观和特点,接着通过与牡丹、菊花的对比,突出了莲花的高雅气质和品格,最后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热爱和赞美。
3. 重点内容:文章中描写莲花外貌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以及表达作者对莲花赞美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主题总结:本文通过描写莲花及其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人生境界的向往,以及对清廉、高雅、正直等价值观的坚守和推崇。
陋室铭爱莲说笔记
陋室铭铭:一种文体,用来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练,有韵,体制短小。
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托物言志(写作手法),表明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情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①手法:类比,比喻,起兴,以“山水”类比“陋室”,“仙”“龙”暗喻自己。
②内容:暗示自己品德高尚,点明主旨。
③结构:引出下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2、文中哪段话统领全文大意?(概括主旨的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描写。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起居环境:清幽宁静)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交往人物:有学识)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生活情趣:高雅、超凡脱俗)(只选一句的话写第二句)(本文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语言美)赏析句①:化静为动,将陋室的自然环境写得生趣盎然,表现了主人悠闲的心境和对景色的喜爱之情。
赏析句②:写交往的人不凡,衬托出陋室主人的才学高、品德美,表现其清高自赏的特点。
句③“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否矛盾?二者并不矛盾。
①前者指悦耳的声音,暗示作者在陋室中自得其乐,情趣高雅;②后者指庸俗的寻欢作乐场面中的声音,暗示作者高洁傲岸,不与官场黑暗势力同流合污。
4、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意何在?类比。
①作者自比古代贤人,暗示自己和他们具有一样的品德和才能,所以陋室不陋。
②表明自己的心愿:虽身居陋室,却希望向古代各贤一样,具有远大抱负,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敬仰,表达了作者见贤思齐的思想。
5、在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①结构:总结全文;与篇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标题。
②内容:原句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再次证明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惟吾德馨”,从而表明自己亦是君子,有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16.短文两篇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部编版八下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16.短文两篇知识点归纳《陋室铭》知识点归纳1.主题:《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
选自《全唐文》.文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2.题目解释: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
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3.重点字词解释(1)在:在乎、在于。
(2)名:有名,著名。
(3)灵:灵异,神奇(4)斯:这。
(5)是:判断动词。
(6)陋室:简陋的屋子。
(7)惟:只有,只要,唯独。
(8)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
德馨:品德高尚。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上:蔓延。
(8)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10)调(tiáo)素琴:调,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1)金经:泛指佛经。
(12)丝竹: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乱耳:扰乱耳朵。
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16)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全句意为“有何陋”。
(17)草色入帘青:这里是“映入”的意思。
(18)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定语“乱耳”后置的标志。
4.文末提出“何陋之有”,即陋室不陋,请说明理由:(1)居室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雅、恬静);(2)交往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高雅生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高尚人品(斯是陋室,唯吾德馨);5.内容理解⒈表现陋室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⒉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⒊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
⒋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短文两篇(《陋室铭》与《爱莲说》)重点知识讲解
短文两篇《陋室铭》原文及译文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文言知识积累一、一词多义之:①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名: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著名)②名之者谁?(动词,命名)丁:①往来无白丁(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七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笔记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笔记
一、文章背景与作者介绍
《陋室铭》和《爱莲说》均是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分别由刘禹锡和周敦颐创作。
《陋室铭》通过描述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志趣;《爱莲说》则以莲花的描绘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二、重点字词解析
1.陋室铭
1.馨:香气,这里比喻品德的高尚。
2.牍:古代写字的木片。
3.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2.爱莲说
1.淤泥:积存的泥沙。
2.濯:洗涤。
3.隐逸:隐居的人。
4.净植:洁净地挺立。
三、文章主旨概括
1.陋室铭
1.作者刘禹锡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展现了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志趣,认
为只要品德高尚,居所并不重要。
2.爱莲说
1.周敦颐赞美莲花的高洁品质,认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表达了自己
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崇尚。
四、写作手法分析
1.托物言志: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描述某一物象来
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2.借物抒情:作者通过描写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
的内心世界。
3.对比手法:在《爱莲说》中,作者通过对比其他花卉与莲花的不同特点,
突出了莲花的高洁品质。
五、思考题
1.你认为《陋室铭》中的“陋室”真的简陋吗?为什么?
2.《爱莲说》中,作者为什么特别喜爱莲花?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价值
观?。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爱莲说》笔记整理及选择题
这是对照过部编版七下教参整理出来的笔记,可以说是囊括《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常考点,不论是老师备课,还是学生背书,直接拿来用即可。
七下《陋室铭》作者:唐刘禹锡选自《刘禹锡集》1.“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体制短小。
2.这是古代散文①中的名篇。
本文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
通过对陋室的描述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
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文段内容理解:第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
以类比、比兴②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根本原因:惟吾德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忘却了房屋简陋。
二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添了光彩。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备注:关于第二层的内容,有2种理解】(1)从两个方面描写陋室:居室环境和日常生活。
①前两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苔痕上阶绿”写室内景物,“草色入帘青”写室外景物。
②后六句写日常生活——情趣高雅,其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含对比意味,写出作者不慕名利,远离官场应酬与公务的简单雅致的生活方式。
从侧面写出“陋室不陋”。
无一“德”字,却处处紧扣“惟吾德馨”,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
(2)从三个方面描写陋室: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苔痕上阶绿”写室内景物,“草色入帘青”写室外景物。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交往人物——学识渊博;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正反两方面写日常生活——情趣高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课笔记整理:1.作者生平、“铭”问题知识; 2.词语解释:名、灵、斯、惟、馨、上、入、鸿.儒、白丁、调、素、金经、丝竹、之、乱、案牍、劳、形、之。
3.全文翻译(核对下列句子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要我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与我谈笑、往来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没有粗俗浅薄的人。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
)
4.一词多义:“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
5.词类活用:名、灵、上、乱、劳
6.宾语前置句:何陋之有?
7.主旨归纳:
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扣住“陋室不陋”反向立意,开篇、结尾都运用类比的手法,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清幽雅致的环境、主宾高洁儒雅的风度、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8.文章重点问题:(1)本文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何陋之有”,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陋室不陋”。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用起兴、类比的写法,引出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起到了创造意境的作用。
(3)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陋室,并找出相对应的原文。
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人物:儒雅贤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生活情趣:高雅脱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结合作者对“陋室”的描写,谈谈文章是如何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达情感的?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清幽雅致的环境、主宾高洁儒雅的风度、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5)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
前者表达了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是正面描写,是实写,后者是虚写,从反面来写对世俗之音的厌弃。
这几句一实一虚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6)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答出“类比”或“以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答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突出陋室不陋”)
(7)《陋室铭》结尾引述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引用孔子的话作结,再次表明陋室不陋,点明主题,同时照应开头,含蓄无穷,发人深省。
1.周敦颐、“说”文体知识
2.重点字词:之、可、者、甚、蕃、予、之、而、染、濯、清涟、妖、蔓、枝、远、益、亭亭、植、远、亵.玩、焉、谓、隐逸、鲜、宜。
3.全文翻译(我只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香气远播,越发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一词多义远、之
5.主旨归纳: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对莲花的描述和赞美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6.课文重点问题:(1)开头在写莲之前,写菊花和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照应前面的“蕃”;并以此作衬托,突出自己“独爱莲”,引出下文对莲花的描写。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莲花?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庄重、质朴);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芳香);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端庄)。
运用象征、比喻的手法赋予莲花高洁、庄重、质朴、正直、芳香的美好品格。
(3)菊花代表隐士,牡丹代表富贵者,莲花代表君子,这三类人的人生态度各是什么?
隐士:隐居避世;富贵者:追名逐利;君子:洁身自好。
(4)第二段在表达方式和修辞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排比、对比的修辞,突出强调了君子洁身自好的品质,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隐士、富贵者、君子三类人的评价,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名逐利,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表达了自己对君子洁身自好品格的赞美,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5)文中三次写到菊花、牡丹来衬托莲花,三次衬托的作用各是什么?
第一次衬托:突出作者“独爱莲”的与众不同;
第二次衬托:体现莲花的品格高于其他花;
第三次衬托:借以感慨世上没有像自己一样喜爱莲花的人。
(6)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
作者写菊花和牡丹是为了衬托莲花。
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总结:《陋室铭》《爱莲说》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托物言志;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安贫乐道的情怀;
《爱莲说》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