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证技术学的基本理论
物证技术概论
![物证技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c6b5e6e7e21af45b307a836.png)
第一讲物证技术学概论第一节物证概述一、什么是物证• 1 证据:所谓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从宏观上可划分为:人的证据方法,物的证据方法人的证据方法——人证:是指通过对案件事实有所感知的诉讼参与人,如当事人、证人在诉讼中就其感知所得进行陈述,一般禁止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只能描述其所感知的事物本身;具有专门知识的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鉴定而提出的意见(口头或书面),或者揭示物中隐含的证据信息,或者对某一信息进行评价。
物的证据方法——物证:所谓物证是承载与案件事实相关的信息的一些物质载体,如带血的刀、凌乱的字迹、尸体上的伤痕这些载体无法通过自我主动述说的方式表白犯罪信息,而需要通过诉讼参与人或者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提取信息。
人的活体同样能够作为物证,譬如血型、DNA……2.物证的概念物证是指以其物质属性、外形特征、存在状况、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及声纹特征等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质性客体。
证明形式:自身属性、外形特征、存在状况,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及声纹特征物证的“物质属性”:指物理和化学属性:质量、结构、性能、成分等。
物证的“外形特征”:指其客观存在的外观表现:形状、大小、数量、颜色、新旧程度等。
物证的“存在状况”:犯罪行为的发生,打破了物质运动的常态,使得原来以某种存在状况存在的物质在时空方面发生变化。
尽管物质没有出现特殊的可以利用的特征或属性变化,但就其存在状况而言,也可以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真相的依据。
A.现场上各种痕迹、物品之间的距离位置关系;B某物从此地移到彼地;C尸体的存在状况:移尸、碎尸、抛埋尸体、藏匿尸体。
物证的“所载内容”:各种载体记载的证明案情的信息:字迹、符号、图形、图像、声纹、电磁信息等。
文件物证上的手写笔迹;图纸、票据;监控录像;录音;计算机存贮设备记录信息,通信信息等。
二、狭义物证与广义物证(1)诉讼法上的狭义物证三大诉讼法规定:物证仅仅是通过其位置、成分或者上面的痕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质或物品。
法医学中的物学与物鉴定
![法医学中的物学与物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db60da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6.png)
法医学中的物学与物鉴定在法医学中,物学与物鉴定是不可分割的一对重要概念。
物学是法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涉及了对物证的收集、保护、鉴定和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而物鉴定则是物学的具体应用,通过对物证的鉴定,法医学可以为犯罪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判决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物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物证的来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物证与案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在实践中,物学通过收集、保护和鉴定物证,为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判决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手段。
物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物证的收集、保护和鉴定等方面。
物证的收集需要侦查人员在现场进行科学的勘查和搜索,以确保所有的物证都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固定。
物证的保护是指在收集后,对物证进行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其在整个鉴定过程中不被污染或破坏。
物证的鉴定则是通过对物证进行各项实验、测试等方法,确定其性质和特征,从而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科学依据。
物学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测量法、化学分析法、指纹鉴定法、DNA鉴定法等。
观察法是通过对物证的外观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了解物证的基本情况。
测量法是通过对物证的大小、形状、重量等进行精确的测量,为物证的鉴定提供数据支持。
化学分析法则是通过对物证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以确定物证的性质和特征。
指纹鉴定法和DNA鉴定法是物学中最为常用的方法,通过对物证上的指纹或DNA进行检测和比对,确定相关的身份信息,从而为案件的侦破提供关键线索。
二、物鉴定在犯罪案件中的应用物鉴定作为物学的应用领域,在犯罪案件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对物证的鉴定,法医学可以为犯罪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判决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了案件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物鉴定在犯罪案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痕迹鉴定、毒物鉴定、武器工具鉴定和DNA鉴定。
痕迹鉴定通过对案发现场的物证进行分析和鉴定,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轨迹和作案手段。
毒物鉴定则是通过对尸体、组织和生物体等样本进行化学分析,确定是否存在毒物相关的痕迹,从而确定死因和案件的性质。
物证技术学名词解释
![物证技术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395ad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a.png)
物证技术学是犯罪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通过应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对犯罪现场的物证进行收集、保护、检验和分析,以获取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的证据。
本文将从物证技术学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和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一、物证技术学的定义与作用物证技术学是一门研究物证的收集、保护、检验和分析的学科。
物证是指犯罪现场或与犯罪案件有关的物品,如血迹、指纹、纤维、足迹等。
物证技术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这些物证的科学分析,为犯罪侦查和司法审判提供客观、可靠的证据。
二、物证技术学的分类1. 硬件物证技术:包括现场勘查技术、痕迹检验技术、生物学检验技术等。
现场勘查技术主要用于犯罪现场的勘查和记录,以获取物证的初步信息;痕迹检验技术主要用于检验和分析犯罪现场留下的微小物质痕迹,如纤维、颗粒等;生物学检验技术主要用于检验和分析与犯罪现场有关的生物学样本,如血迹、唾液等。
2. 软件物证技术:包括计算机取证技术、网络取证技术等。
计算机取证技术主要用于从计算机硬盘、存储介质等电子设备中提取和分析与犯罪案件有关的电子证据;网络取证技术主要用于追踪、收集和分析互联网上的相关证据。
三、物证技术学的基本原理物证技术学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物证的特征和性质,应用相应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进行检验和分析。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物证技术学原理:1. 形态学原理:根据犯罪现场的物证形态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推断物证的来源和性质。
2. 物理学原理:应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如光学、声学、热学等,对物证进行检验和分析。
例如,利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的颜色、形状和纹理,可以推断其来源。
3. 化学原理:应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物证进行化学成分的检验和分析。
例如,利用化学试剂对血迹进行检验,可以判断其是否为人血。
4. 生物学原理:应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学样本进行检验和分析。
例如,通过DNA比对技术,可以从犯罪现场的生物学样本中提取嫌疑人的DNA信息。
物证技术学概论
![物证技术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c2cc7e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d.png)
物证技术学概论第一章物证技术学概述第一节物证的概念、种类、特性与发现和提取一、物证的概念物证是证据的一大类,是指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存在的实物。
物证技术学研究领域的物证是广义的概念,诉讼法中所规定的物证是狭义的物证概念。
物证是指依法收集与案件有联系、通过科学鉴定或侦查措施能以其外形特征、所载字迹特征或物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存在的物品、物质、文书和痕迹。
二、物证的种类物证种类繁多,最通用的分类法:(一)依照物证的客观存在形式和特性,可分为:(1)物体(质)、物品物体:是由一定特构成占有一定空间的实体。
主要是指自然界存在的物质。
物品:生活和工作用品,一般主要为人造物。
物体,物品证明案件的种形式:外表形态特征:可以与辨认相结合,也可以证明案件性质和犯罪条件物质成分:不同的化学成分,油漆,塑料,橡胶,污垢…可以认定或排除嫌疑,但要注意其特定性,用多种方法检验,生物属性:生物学上的排异性如,血迹距离、次序、位置等:人和工具距离,人的特殊位置,人与物,物与物的次序关系等.(2)痕迹物证痕迹是指人体或某物体与其他人体或物体相接触时所形成的能反映出该物体形态特征的一种物证。
也是用形态特征痕明案件事实的物证。
痕迹可分为:形象痕迹:手足工枪动作习惯痕迹:足迹步法特证、笔迹整体分离痕迹:一物体分离成两块以上(3)文书物证文书是指载有文字、图案、印文等的书面材料和存储材料。
文书物证是一项综合性的物证集合体。
有形象痕迹(如:印章,身份证等),也有动作习惯痕迹(笔迹特征),还有微量物证等。
(4)化学物证是指用用某种物质化学组成成份和特征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类物证。
通过化学成份进行自身和种类认定。
在实际鉴定和侦查中,这种分类一般不采用,而采用微量物证这一分类。
司法鉴定法规规定分类中有微量物证对物质特定性的认定:要把成份,形态,物理属性,结合起来。
(5)生物物证是来自生物体的物质,以其生物遗传特征,细胞形态、物体形态、物质成份等特性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类物证。
物证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
![物证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5a695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e.png)
物证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第一篇:物证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物证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一)物证技术的概念物证技术,是指对案件中各种物证所进行的发现、记录、提取、显现、保管、检验和鉴定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它不仅能够解决刑事案件中有关物证方面的专门性问题,也可解决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中关于物证方面的专门性问题,因此是整个司法活动中解决物证专门性问题的科学技术。
长期以来,公、检,法机关以及法学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解决物证专门性问题的技术进行了命名,如公安系统称之为“刑事技术”,检察院系统称之为“检察技术”,法院系统称之为“司法技术”,法学界称之为“物证技术”、“司法鉴定”或“法科学”等。
其实,“技术”、“鉴定”或“科学”与“物证技术”在主体内容上没有实质差别。
物证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证,而物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研l究物证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各式各样的,物证技术与物理学(力学、光学、电学等)、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都具有密切的联系。
(二)物证技术的研究内容物证技术主要包括物证摄影技术、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法医检验技术、物质成分检验技术、音像物证检验技术等内容。
1、寻找、发现、识别物证的技术。
任何一个刑事案件的侦破都是从寻找、发现物证开始的。
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往往是潜在的、微量的,如果不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就根难发现。
闻此,物证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在犯罪现场寻找、发现物证的各项技术。
同时,对在寻找、发现阶段找到的痕迹要进行识别,确定哪些痕迹可能是作案人所遗留的。
2、记录、提取物证的技术。
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对已发现的物证必须进行记录、提取,这是证实物iIE与案件的关联性的重要步骤。
对物证的记录必须做客观、全面、准确,除了进行文字记录以外,还必须进行照相、绘图和摄像;对不同的物证要分别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予以记录,保证记录曲质量。
对现场所发现的各种物证,条件许可的情况都要进行提取。
物证的种类不同,提取的方法也各异,无论采取何种提取方法,一是要保证提取的质量,不能破坏、污染物证,要求按照规定的提取方法、要求和程序提墩;=是要征得事主的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
物证技术学实验报告
![物证技术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00ee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7.png)
物证技术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物证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 学习并掌握几种常见的物证分析技术;3. 进行实验操作,熟悉物证技术的操作流程;4. 培养对物证技术学实验结果进行判断和分析的能力。
实验装置与材料1. 显微镜;2. 灭菌棉签;3. 玻璃显微片;4. 数据处理软件。
实验过程实验1 纤维物证的显微镜观察1. 取一段未经处理的纤维样品;2. 在显微镜下对纤维进行观察,记录其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3. 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纤维进行计量和比较。
实验2 指纹检验1. 汇集多个实验者的指纹样本,包括湿水法、湿粉法和带光源法;2. 使用灭菌棉签,轻轻涂抹实验者的手指,并选取区域对应的玻璃显微片;3. 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指纹特征,并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分析。
实验3 法医荧光实验1. 取一段未处理的血液样本;2. 在特定波长的光源下观察血液样本的表现;3. 记录血液样本在光源下的荧光表现和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1的纤维物证观察发现,不同颜色的纤维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且纹理和形状也有所不同。
经计量和比较,可初步判断纤维来源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2. 实验2的指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实验者的指纹特征差异明显,湿水法和湿粉法可清晰显示指纹纹路,带光源法能更好地展示指纹的形状和细节。
数据处理软件可辅助对指纹图像进行比对和鉴别。
3. 实验3的法医荧光实验发现,血液样本在特定波长的光源下会产生荧光现象,不同波长光源下血液荧光的颜色也有所变化。
这可为判断是否有血液残留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物证技术学实验,我们掌握了纤维物证观察、指纹检验和法医荧光实验等几种常见的物证分析技术。
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技术能够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用于破案和司法鉴定。
同时,数据处理软件在物证分析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判断和分析,我们培养了对物证技术学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和判断的能力。
物证技术学总论
![物证技术学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13eb2da7fd0a79563c1e7240.png)
薄层扫描色谱仪
薄层扫描仪由光源、单色器、检测器、扫 描装置和计算机等组成。其通过线性或锯齿 扫描,能对薄层板进行反射和透射吸光度的 测量及荧光测量,也可测定斑点的紫外 —— 可见反射吸收光谱,得到色谱图。通过测算 峰高和峰面积,完成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类型
1、液——液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 由于试样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对溶解度存在差异,使溶质在两 相间达到分配。 其又可分为正相液——液色谱法和反相液——液色谱法。 2、液——固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 其作用机制是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对吸附剂活性表面的竞争吸附,是根据 物质吸附作用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3、离子交换色谱法 其作用机制是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电离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 质离子进行可逆交换,依据这些离子对交换剂具有不同的亲和力而将它们分 离开来。 4、空间排阻色谱法(空间排斥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或凝胶过滤色谱法) 其作用机制是试样进入色谱柱后,随流动相在凝胶外部间隙以及凝胶孔穴 旁流过,体积大的分子不能渗透到凝胶孔穴里去而受到排阻,较早地被冲洗 出来。中等体积的分子产生部分渗透作用,小分子则可渗透到孔穴里去,因 为存在一个平衡过程而较晚被冲洗出来。这样,试样组分基本上是按其分子 大小受到不同排阻先后从柱中流出,从而实现分离的。
色谱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 装固定相的,称为填充柱。另一种 色谱柱称为毛细管色谱柱。
在填充柱内填充的固定相有两种类型,即气—固色 谱中的固定相和气——液色谱中的固定相。 A、气——固色谱中的固定相是一种具有多孔性及较 大表面积的吸附剂(如硅藻土、三氧化二铝等)。 B、气——液色谱中的固定相是在担体表面涂上一层 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的液膜而形成的。担体是一种具有 化学惰性、多孔性的固体颗粒,它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大 的惰性表面,用以承担固定液,使固定液以薄膜状态分 布在其表面上。常用的担体可分为硅藻土型和非硅藻土 型两类。固定液一般都是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
物证技术之复习资料
![物证技术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bae859143323968011c92fd.png)
物证技术学2011—2012学年度必修课程讲义物证是案件调查人员为查明案件事实,依据科学原理,采用技术方法收集、检验和鉴定与案件真相有关的各种物品、物质、文字的外表形态、成份和内容。
物证的分类1 根据其检验的方法可分为生物物证(借助医学和生物学的方法检验。
法医病理、尸体现象、DNA、和其他生物物证、蛆虫的繁殖速度,甘肃的杀人抛尸)、物理物证(借助物理学的方法检验或者其他现象。
外表形态,文书中笔画叠加、爆炸物金属颗粒,肉眼观和镜下观、光学原理和电工原理的检验)、化学物证介质显示物证2 根据证明作用可分为直接物证和间接物证3 从物证的形态特点可分为物品(纽扣、撕破的衣服、毒品)物质(微量物质包括气体等)文书(反映内容和书写动作)痕迹(工具、枪弹痕迹)电子数据介质载体。
物证的特点⏹经过合法程序才有效⏹唯一和不可替换性⏹依赖技术手段⏹客观性物证技术:英美概念,Forensic sciences。
前苏、德概念,criminalistics。
中国概念,刑事技术、检察技术等。
与案件有关的需要运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检验、鉴定物证的科学方法。
物证技术的范围:广义的物证包括法医在内的所有物证等,狭义的仅包括实物物证。
物证技术的发展:伴随十七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并迅速发展,随着技术的成熟进行验证和筛选。
遗传学的滥用:天生犯罪人、ABO血型导致的冤案。
最初的警察,苏格兰场-扩散至英美法系国家,并在美国迅速成长。
冤案与半个世纪的物证技术迅猛发展。
物证技术的分类1 按照物证的传递方向分为:⏹物证显现技术、物证固定技术、物证复制技术、物证检验技术。
2 按照技术种类分类:⏹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数学、心理学等。
3 处理物证的一般流程分:⏹发现物证技术、记录物证技术、提取物证技术、鉴定物证技术物证技术的特点⏹依据科学的成熟发展状态加以使用。
如医药学鉴定。
⏹依据完善的科学原理发展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成熟的技术,一般的技术人员均可使用。
物证技术学
![物证技术学](https://img.taocdn.com/s3/m/60182303bed5b9f3f90f1c00.png)
物证技术学第一章物证技术学导论一、证据的分类1.法定分类(1)物证(2)书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被害人陈述(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7)当事人陈述(8)鉴定结论(9)勘验、检查笔录2.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1)言词证据:口头证言,书面证言(2)实物证据·实在证据:案件中“实实在在的东西”·示意证据(复制件):不是真实的原物,而是对法官的一种辅助性视觉材料,有时是视听资料二、物证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依法收集的,与案件有联系的,能以其外形特征及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声纹特征证明其与受审查的人、事、物、时、空存在联系,从而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物质性客体。
2.物质交换原理:埃德蒙•洛卡尔(Edmond locard):“每一次接触都会留下痕迹”。
每一名罪犯都会把某种东西带到犯罪现场,也会把某种东西带离犯罪现场。
3.物证双联论三、物证的分类1.通用分类法(1)物品物证(2)化学物证(微量、痕量物证)(3)生物物证(4)痕迹物证(5)文书物证(6)音像物证2.按存在形式分类(1)瞬间型物证:以短暂的形式存在,很容易消失或转变。
例如:气味、温度、痕迹和压迹、特征、湿度(2)图纹型物证:产生于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常以印痕、压痕、纹迹、标记裂痕等形式存在。
例如:血溅图案、玻璃裂痕形状、火燃烧图形、家具位置图、子弹、弹道的痕迹、足迹、痕迹的图案、轮胎或刹车时的痕迹、衣物或物品的痕迹图纹、火药残余物的形状、材料被破坏的痕迹、身体位置(3)条件型物证:由特定的事件或行为产生的。
如果没有认真仔细的记录,这种证据很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可以消失。
光、烟、火、位置(地点)、交通工具、尸体(4)转移型物证:可以由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接触产生。
(物质交换原理)3.按犯罪形式分类(1)杀人证据(2)盗窃证据(3)抢劫证据(4)强奸证据4.按物质类别分类(1)金属类(2)玻璃类(3)塑料类5.按证据的一般性质分类(1)物理(火器、工具、枪械)(2)化学(纤维、化学品、火药)(3)生物(血液、精液、毛发、组织)6.按证据物理形态分类7.按待解决的问题分类8.按产生证据的方式分类9.按证据的特殊类型分类四、物证的特征1.关联性(双联性):案件事实——物证——受审查的事实2.不可替代性:不可用任何其他同类客体替换,否则双联性便遭到致命的破坏3.客观实在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等待有专门知识的人对其进行识别、提取和使用4.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提取使用不能离开科学技术五、物证技术学概述1.概念:物证技术学(Physical Evidence Technology),研究物证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
2007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物证技术学考研试题
![2007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物证技术学考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c1b533b90d6c85ec3ac6d6.png)
82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物证技术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物证鉴定
2.脱影照相
3.比对显微镜
4.步法特征
5.凹陷状痕迹(工具痕迹的)
6.笔顺特征(笔迹的)
7.声纹 8.电子证据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
1.说明物证技术的根本作用,在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六个方面?
2.列出指头乳突花纹的三种基本类型,说明乳突纹线细节特征的命名原则及九种细节特征的名称。
3.简述足迹的分类;穿鞋足迹的形态特征有哪五种?
4.说明子弹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5.什么是工具痕迹中的“线条状痕迹”,说明它包括的四种痕迹。
6.什么是射击残留物,射击残留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同一认定理论是物证技术学的基本理论,请简要说明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
2.结合化学成分检验和痕迹检验,谈谈如何理解“触物留痕”
1。
《物证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证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73d20dfa6c30c2258019e04.png)
《物证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11802课程名称:《物证技术学》英文名称:Forensic scienc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32(其中实验16学时)学分: 2适用对象:法学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刑法》《刑事诉讼法》二、课程简介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司法证明手段已由“人证”为主的所谓“理性”证据时代,逐步过渡到以“物证”为主的科学证据时代。
法律工作者或司法办案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物证技术学知识,这是实现依法治国,提高司法工作水平,保证司法公正的需要。
《物证技术学》是研究、检验和鉴定有关物证问题的专门学科,其包含物证摄影技术、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法医检验技术、物质材料检验技术、其它物证技术,属自然科学,是法学的边缘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证技术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且在案件调查、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Forensic ScienceForensic science uses natural science knowledge to identify and to judge a special problem by evidence. The conclusion of test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vidence stipulated by litigation law.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conception of expert testimony and it’s classify, testing task, effect, procedure, indispensable condition of judge,evaluate and application of conclusion of testing, new advance problem and so 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物证技术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法学界根据法律对物证的检验的需要提出的。
物证技术
![物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0cfb3e8102de2bd960588fa.png)
03年物证技术学一.名词解释1.物证技术学:物证技术学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查明案件事实,为侦察破案,审判提供科学依据为目的,研究发现、记录、提取、显现、分析、以及鉴定物证的各种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2.手纹:习惯上亦称指纹,手,屈肌褶纹、皱纹、伤痕等皮肤花纹的总称。
纹即人手的皮肤花纹,是指分布生长在人的手指、掌面上的乳突纹3.足迹的步法特征:步法是指人行走时的运步规律,即行走习惯。
步法特征是人的行走运动动力定型在足迹中的反映。
包括步幅特征和步态特征。
其中步幅特征是指在成趟足迹中反映左右脚之间关系的特征(步长、步宽、步角)步态特征是指人行走时每只脚在起脚、碾脚、落脚过程中的运步规律特点。
4.枪弹:5.笔迹的单字结构特征6.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时,可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物证技术工作的四个基本原则2.指纹有哪些细节特征?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是指乳突纹线局部的细小结构,细节特征的形状、大小、方向、种类及分布关系等,是鉴别指纹人各不同的重要依据。
细节特征的命名原则是按特征的形态、从左到右的方向、从上到下的方向、顺时针的方向来命名。
常见的细节特征有九种:(1)起点(2)终点(3)分歧点(4)结合点(5)小眼(6)小点(7)短棒(8)小桥(9)小勾3.什么是足迹鉴定?足迹鉴定是根据足迹特征的特殊性和稳定性,对作案人现场遗留的足迹与犯罪嫌疑人的足迹进行同一认定的一项鉴定工作。
主要任务是鉴定现场足迹是否为某鞋、袜或某人所留,足迹鉴定结论是案件中的重要诉讼证据之一。
4.说明模仿笔迹及其三种主要类别模仿笔迹是作案人依照他人笔迹写成的文字,模仿笔迹按模仿手法分为三种:临摹笔迹,套摹笔迹,记忆模仿笔迹。
(1)临摹笔迹,是指边看被模仿人的笔迹边进行仿写。
特点是形快实慢、运笔生涩、中途停顿、修饰重描、抖动弯曲、笔力平缓。
(2)套摹笔迹,指在他人笔迹之上,通过透光、复写、反转、抑压等办法,逐字逐笔进行描摹的方法。
物证技术学
![物证技术学](https://img.taocdn.com/s3/m/737247f3910ef12d2af9e7fb.png)
物证技术学第一章物证技术学导论一、证据的分类1.法定分类(1)物证(2)书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被害人陈述(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7)当事人陈述(8)鉴定结论(9)勘验、检查笔录2.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1)言词证据:口头证言,书面证言(2)实物证据·实在证据:案件中“实实在在的东西”·示意证据(复制件):不是真实的原物,而是对法官的一种辅助性视觉材料,有时是视听资料二、物证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依法收集的,与案件有联系的,能以其外形特征及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声纹特征证明其与受审查的人、事、物、时、空存在联系,从而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物质性客体。
2.物质交换原理:埃德蒙•洛卡尔(Edmond locard):“每一次接触都会留下痕迹”。
每一名罪犯都会把某种东西带到犯罪现场,也会把某种东西带离犯罪现场。
3.物证双联论三、物证的分类1.通用分类法(1)物品物证(2)化学物证(微量、痕量物证)(3)生物物证(4)痕迹物证(5)文书物证(6)音像物证2.按存在形式分类(1)瞬间型物证:以短暂的形式存在,很容易消失或转变。
例如:气味、温度、痕迹和压迹、特征、湿度(2)图纹型物证:产生于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常以印痕、压痕、纹迹、标记裂痕等形式存在。
例如:血溅图案、玻璃裂痕形状、火燃烧图形、家具位置图、子弹、弹道的痕迹、足迹、痕迹的图案、轮胎或刹车时的痕迹、衣物或物品的痕迹图纹、火药残余物的形状、材料被破坏的痕迹、身体位置(3)条件型物证:由特定的事件或行为产生的。
如果没有认真仔细的记录,这种证据很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可以消失。
光、烟、火、位置(地点)、交通工具、尸体(4)转移型物证:可以由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接触产生。
(物质交换原理)3.按犯罪形式分类(1)杀人证据(2)盗窃证据(3)抢劫证据(4)强奸证据4.按物质类别分类(1)金属类(2)玻璃类(3)塑料类5.按证据的一般性质分类(1)物理(火器、工具、枪械)(2)化学(纤维、化学品、火药)(3)生物(血液、精液、毛发、组织)6.按证据物理形态分类7.按待解决的问题分类8.按产生证据的方式分类9.按证据的特殊类型分类四、物证的特征1.关联性(双联性):案件事实——物证——受审查的事实2.不可替代性:不可用任何其他同类客体替换,否则双联性便遭到致命的破坏3.客观实在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等待有专门知识的人对其进行识别、提取和使用4.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提取使用不能离开科学技术五、物证技术学概述1.概念:物证技术学(Physical Evidence Technology),研究物证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
物证技术知识点总结
![物证技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5af1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2.png)
物证技术知识点总结一、物证技术的概念和作用物证技术是一种通过科学方法对物证进行分析、检验和鉴定的技术,以求得相关的证据信息,从而为犯罪侦查和刑事司法提供科学依据。
物证技术在犯罪侦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找出犯罪现场的线索,还原犯罪过程,解决案件中的疑难问题,为检察机关和法庭提供具有法医学、物证学和犯罪学等科学依据的证据信息,有力地支持刑事诉讼工作。
二、物证技术的主要方法和步骤物证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和步骤:1. 收集物证犯罪现场勘查是收集物证的第一步,包括对犯罪现场进行外部勘查和内部勘查,对犯罪现场的搜集必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不能乱来。
对于受害者的搜集亦然。
例如受害者的脱肤、破损面料衣物、受害者头发、痛苦残留物检查等。
2. 包装和标识物证在收集到物证后,必须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后续的检验和分析。
包装和标识必须规范,要保证物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能发生破损和混淆。
3. 实验检验对物证进行实验检验,主要包括痕迹检验、生物鉴定、烧伤鉴定等多种检验方法,主要目的是找出物证中的痕迹及其特征,为犯罪侦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检验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出物证中的重要信息和线索,并进一步分析犯罪过程和犯罪嫌疑人。
5. 鉴定结论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物证进行鉴定结论,提供专门的报告,供检察机关和法庭参考,为案件的侦查和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物证技术的应用领域物证技术在犯罪侦查和刑事司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痕迹检验痕迹检验主要包括指纹检验、足迹检验、鞋底痕迹检验等,通过比对和鉴定,可以确定犯罪现场和嫌疑人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犯罪侦查提供重要线索。
2. 生物学鉴定生物学鉴定主要包括DNA检验、血液鉴定、唾液鉴定等,可以通过这些检验确定嫌疑人的身份和与案件的关联度,为案件的侦查和审理提供科学证据。
3. 毒物鉴定毒物鉴定主要是对嫌疑人体内和犯罪现场的毒物进行检验和鉴定,以确定毒物的种类和来源,为案件的侦查和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物证技术
![物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c376e2a3169a4517723a36f.png)
1、原理:又称宁西特林,有毒,能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等。主要是与汗液中的氨基酸发生反应,显出的指纹呈现兰紫色。可以显现牛奶、血迹指纹。
2、适用范围:显现各种渗透性物体,特别是纸张上的汗液指纹,包括多年陈旧的指纹。
6、指尖纹线的偏斜位置和方向。其中拇指最为突出,指尖纹线左高右低为右手,反之为左手。
二、分析作案人个人特点
1、判断身高:。(1)手印全长×9.8=身高
(2)中指全长×21=身高
(3)食指全长×24=身高
(4)拇指头印全长×65=身高
(5)食、中环指头印长×80=身高
2、判断人的年龄:分为少年、成年和中老年期
1、根据办案工作的需要,运用物证技术对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寻找、发现、鉴别和提取可能与案件有关联的物质性客体。如刑事案件侦查。
2、受单位或个人委托,对与案件有关的物质客体,根据要求进行检验,以检验的结果帮助人们了解真相,并找出公正的解决方法。
(二)物证技术的任务
第二节物证技术鉴定的概念
一、概念:是法定鉴定机构中的专业鉴定人员受单位或个人的委托,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对案件中物质性客体进行检验并作出书面结论的活动。
一、判断手位:
1、指尖的朝向。左手拿物体指尖朝右,右手拿物体,指尖朝左。
2、几个并列指纹的高低顺序。通常中指最高环指次之(70%人),具体还要联系遗留指纹时的动作、物体形状综合判断。
3、手指对应关系。根据拇指与其余四指把握东西时的对应关系来判断。
4、指纹纹线流向。
(1)弓形纹中心轴线左手向左,右手向右,帐形纹支撑线相反;
二、物证技术鉴定人:即物证鉴定机构中具有专门物证技术知识,并直接从事物证技术鉴定的专业人员。另外,根据案件需要,也可以请从事某一专业教学、研究的专家和教授参与鉴定。关键在于具备以下条件:
证据法学专业(物证技术学方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证据法学专业(物证技术学方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08f986770bf78a652954ac.png)
证据法学专业物证技术学方向是为了遴选自然科学专业学生研修物证技术学理论,以利于证据法学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科学证据研究,突出跨学科交叉研究的优势与特色,促进中国法治进程中的证据科学的发展。本专业以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证据科学北京市交叉学科重点学科和“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汇聚中外雄厚师资,拥有“证据科学研究与应用”教育部创新团队,以及完备的科研、教学和实验资源,科研成果丰硕。
外文文献
9.Andrew R.W.Jackson, Forensic Science (3r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11.
10.Fred Chris Smith, Guide to Forensic Testimony: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Presenting Testimony as an Expert Technical Witness,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2002.
中文原著
1.张保生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霍宪丹主编:《司法鉴定通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周湘雄著:《英美专家证人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4.刘晓丹著:《论科学证据》,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5.邹明理、杨旭、黄建同、刘建伟编:《文书物证司法鉴定实务》,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4.微量物证检验学证据运用:本方向以微量物证检验学各分支学科为主线,研究各类微量物证鉴定意见的证据运用问题。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
三年
学习年限
人大法学物证技术学
![人大法学物证技术学](https://img.taocdn.com/s3/m/61d5461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9.png)
人大法学物证技术学物证技术是法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在犯罪侦查、刑事诉讼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物证技术的介绍和解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知识,以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一、物证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物证技术是研究和应用自然科学原理和方法,用于鉴定、分析、保护和利用物证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对物证的检验、鉴定、鉴别和解剖,为司法主体提供科学的证据,为司法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从而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权威。
物证技术的作用不可低估。
首先,物证技术可以通过鉴定和鉴别物证,帮助判断犯罪的事实和责任,对于犯罪案件的侦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物证技术可以提供可靠的证据,加强法律诉讼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物证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发现证据中的瑕疵和问题,从而促进司法改革与进步。
二、物证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物证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从鉴定对象来看,可以分为生物物证技术、化学物证技术、物理物证技术等;从技术手段来看,可以分为显微镜检验技术、光谱分析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从应用领域来看,可以分为痕迹物证技术、法医学物证技术、计算机物证技术等。
不同的物证技术有着不同的基本原理。
例如,生物物证技术主要依靠DNA分析,通过对物证中的DNA进行鉴定和比对,确定人员的身份;化学物证技术则通过化学分析,对物证中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分析,从而确定物证的来源和特征;物理物证技术则主要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如显微镜观察、指纹检验等,对物证进行检验和鉴定。
三、物证技术的应用局限性和发展趋势物证技术虽然在犯罪侦查和刑事诉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物证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受到技术手段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有时无法满足案件具体需求。
其次,物证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法律和伦理等方面的限制,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配合和协调。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物证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物证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证技术学
主讲人:郭冰
•郭冰,河南漯河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博士•61719305
2号楼305
•26575523
徐立根教授
授课大纲
第一章物证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第二章物证摄影技术
第三章形象痕迹技术
第三章文书物证技术
第四章化学物证技术
第五章生物物证技术
第六章音像和电子物证技术
第一章物证技术学的基本理论
认识“物证”
小练习
1
CASE-BASED 2
APPROACH
5
6
7
什么是物证?
第一节物证和物证技术
一、物证的概念
物证是指依法收集的,与案件有
联系的,能以其外部特征及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声纹特征等证明其与受审查的人、事、物、时、空存在联系,从而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物质性客体。
物证的双联性
案件中的人、事、物、时、空受审查的人、事、物、时、空
物证技术学中的“物证”刑事诉讼法中的“物证”
刑事诉讼法
证据种类
*物证
*书证
*证人证言
*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鉴定结论
*勘验检查笔录
*
视听资料物品
(二)物证的特征
1、不可替代性
2、物证的科学性
3、物证的客观性
(三)物证的种类
1、根据外部形态的分类(1)物品
(2)物质
(3)文书
(4)形象痕迹
(5)音像资料
(6)电子数据
2、检验方法的不同(1)物理物证(2)化学物证(3)生物物证
3、物证的来源不同
(1)来源于人体的物证
印痕、运动、气味等
(2)来源于物体的物证
实物、印痕、物体物质等(3)来源于动物体、植物体的物证(4)与环境相关的物证
温度、湿度、灯光、烟雾等
二、物证技术和物证技术学(一)物证技术的概念
物证技术是指研究不同类型物证的发现、记录、提取、检验以及鉴定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的总称。
(二)物证技术的分类
(1)阶段不同△发现技术△记录技术△提取技术△鉴定技术
(2)根据物证的类型△形象痕迹技术
△文书物证技术
△化学物证技术
△生物物证技术
△音像物证技术
△电子物证技术
三、物证技术学的发展史
(一)中国物证技术发展史
1、神兽神判——独角兽
2、刑讯逼供
3、痕迹鉴定
《封珍式》足迹鉴定
4、心理学
“五听”
5、法医检验——《洗冤集录》
宋慈
(二)外国物证技术发展史
1、汉斯•格罗斯
——《司法检验官手册》
2、贝迪隆——人体数据测量法
3、指纹法
4、血型
5、DNA
(四)物证技术学与临近科学的关系
1、物证技术学与侦查学
2、物证技术学与司法鉴定
3、物证技术与法庭科学(forensic sciences)
4、物证技术与刑事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