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治理范式构成的社会心理分析
参与式发展与中国城市治理模式创新
V 1 8 o3 o. . 2N
M a 2 0 y, 0 8
参 与 式发展 与 中国城 市 治理 模 式创 新
成德 宁 侯 伟 丽 ,
(. 1武汉 大学 经济发展研究 中心 , 湖北 武汉 4 07 ; 302 2 武汉大学 人 口资源环境经 济研究 中心 , . 湖北 武汉 4 07 ) 30 2
轻 管理”城市治理 和城市 公共事 务管理 的理论 研究 , 比较 薄弱。特别是 我国传 统 的城 市管理 模式是 一种 集 中的行政 管制模式 , 城市管理主要依赖 自上而下 的 行政指令 , 缺乏非 政府组 织和市 民社 区的 民主参与 。 2世纪 8 0 0年代 , 随着计划经 济 向市场经济 转轨 以及 财政体制 的分权改革 , 中央政府给予了各级 城市政 府 越来越多 的事权 和财权 , 市财政 的独立性也 日益增 城 强, 城市作为一个利益 主体 和竞争 主体 的地位不断 得 到强化 , 城市问的竞争 日趋激烈 。正是在这种制度变 迁 的背景下 , 城市 经营 的理念应 运 而生 , 国也掀起 我 了城 市经 营的旋风 。 .
维普资讯
第2 卷第 3 8 期
200 年 5月 8
南都学坛 ( 文社 会科 学学报 ) 人
Acd mi ou o n u( u a o e Hu nt sadS ca S in e) a e cF rm f Na d J r l f h ma ie n o il cec s on t i
摘要 : 高度集 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 下 , 在 国家权 力渗入到 城 市社 会的各 个方 面, 市 自主发展 和活 城 力受到抑制。改革开放 以后 , 国国家与社会的关 系发 生变化 , 多城 市政府 纷纷提 出城 市经营的新 我 许 思维 , 由于城 市政 府 职 能 转 变滞 后 , 种 城 市 经 营 实 际上 与 城 市 治 理 的 理 念 背 道 而驰 。进 入 2 世 但 这 l 纪, 中国城市管理模 式需要进行一场新的深刻的制度创新和 变革 , 中国城 市政 府要 从参与式发展 的 即 新范式 出发 , 赋权 于民众 , 建立起城 市治理 的新模 式 , 城 市政府 、 在 私人 部 门、 非政 府 组织之 间建 立伙 伴关 系, 使各种利益相 关者能够参与决策。 关键词 : 参与式发展 ; 城市化 ; 市治理 城 中图分类号 :23 F9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 62 (080 — 10 0 A 1 2— 30 20 )3 02 — 4 0
论社会心态约束下的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基于我国转型期社会心态的分析
互动过程。公众对政府公 共管理 的有效性具有直接影响。社会心态是影 响公众行为的重要 因素 ,转型 期社会心态的变化特别是一些不 良的社会心态导致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复杂化 ,进而影响公 共管理的针
・
8 ・
化。
其二 ,社会心态会反作用于公共管理 ,影响公共管理的有效l。某种社会心态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的 生 稳定性 ,会通过价值取向、情感态度 、思维方式 、行为模式等表现出来,进而会直接影 响公众的行为取向和 决策行为。公共管理 的有效性表现为公共政策既定 目 和政府管理方式预期作用的实现。既定 目标和预期作 标
一
、
公 共管 理与社 会心态 的相 关性
公 共管 理是 2 世 纪 7 』 ) 0年代 以来公 共行政 发展 的新 的实践 模式 和理论 范式 。一般来 说 ,政 府公 共 管理 主
要采 用工商 管理 和经济 学 的理 论 和方法 ,以顾 客 ( 众 )为导 向 ,通过 引入 市场机 制来 高效地 实现 公共 利益 公
在 《 公共行政学 :管理 、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一书中提出,在许多情形中,公众与公共行政都发生直接的互 动关 系 ,公 众扮演 着服 务对象 、顾 客 、被 管制 者 、参与者 、诉 讼 当事 人 和基层 公 务员 等 五 种 角色 。 ] [ 公共 管
理 的效 能 是通过 以政府 为核 心的公 共管理 主体 同社会 公众 的 良性 互 动来 实现 的 。当前 ,我 国加 强社 会 建设和 社会 管理具 有重 要 的现 实 意义 。
用 能否 实现 除 了政府 组织本 身 的问题 以外 ,还 受 制于公 众对 于公 共政 策和 管理方 式 的预期 和态 度 ,不 同 的社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平台。
然而,在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的新转向,分析当前网络舆论场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
文章首先界定了后真相时代的概念,阐述了其特点,包括信息碎片化、情感化、偏见化等,分析了后真相时代给网络舆论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随后,文章从话语空间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舆论场的多元性、复杂性及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网络舆论场治理范式的演变,以及当前治理范式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文章认为,面对后真相时代的挑战,网络舆论场治理范式需要实现新的转向。
这包括从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向多元共治的转变,从注重内容管理向注重行为管理的转变,以及从单一的技术手段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的转变。
文章还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公众媒介素养、推动媒体自律和社会监督等具体治理策略。
文章总结了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了多元共治、行为管理、技术手段综合运用等治理策略的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为政府、媒体、公众等各方在网络舆论场治理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分析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数字化信息传播的加速,我们逐渐步入了后真相时代。
在这一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话语空间不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平台,更成为各种利益群体、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交织的战场。
信息碎片化与观点极端化并存。
社交媒体的碎片化传播方式使得信息更加零散、不完整,而人们在接收信息时往往只关注符合自己观点的部分,导致观点的极端化和片面化。
这种极端化的观点在网络舆论场中迅速传播,加剧了社会的分裂和冲突。
情感化表达成为主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导论
第1章导论1.简述公共管理的概念?答∶"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三重含义∶其一,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其二,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是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及其成员对社会的管理。
一般认为,公共管理是指政府等多元社会治理力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战略性地运用治理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对公共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1)公共管理主体是一切从事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总和,或者说,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围绕着社会事务开展活动的组织都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范畴。
现代社会的治理活动都是以组织为载体或基本单位展开的,因此,从组织的意义上来审视公共管理活动,政府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而是需要与多元化的社会治理力量一起开展合作治理的组织。
所以,公共管理主体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
(2)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表现为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切公共管理主体都需要在注重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不断地改善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注重绩效和服务品质。
对政府而言,要把重心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上;对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来说,应当在其所活动的区域(或领域)内积极开展治理活动,及时地把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种利益诉求传递给政府。
无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都需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完善公共服务的合作关系。
(3)公共管理的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概括地说,主要是由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三个方面构成。
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过程由于专业化追求,往往把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手段隔离开来,由不同的部门突出运用其中某一手段。
环境管理的范式变迁:管理、参与式管理到治理
持 续 发 展 目标 的实 现 。 中 国 共 产 党 十 七 大 报 告 明 确 提 出建 设 生 态 文 明 ,强 调 要 基 本 形 成 节 约 能 源 资 源 和 保 护 生 态 环 境 的 产 业 结 构 、增 长 方 式 、消 费 模 式 。 十
体 合 作 的 多元 协 作 或 协 同 治 理 模 型 。在 综 合 应 用 文 献 整 合 分 析 和 历 史分 析 法 的 基 础 上 ,论 文梳 理 了 国 内 外环 境 管 理 研 究 范 式 变 迁 的 基 本 过 程 ,分 析 了 当前 国 际 学术 界 环 境 治理 研 究 的特 点 和 我 国的 研 究 现 状 ,进 而 探 讨 了 当 前 治理 研 究 范
八大报告则进一 步提 出要 实现经 济建 设 、政 治建设 、文化建 设 、社 会建 设 和生 态文 明建设 的 “ 五位 一体 ” 总 布局 ,并 倡 导建 设 “ 美丽 中国” 。这充 分 体现 了
环 境 管 理 和 生 态 管 理 问题 的 重 要 性 。 2 0世 纪 5 0年 代 以 来 ,环 境 管 理 问题 日渐 受 到 重 视 ,有 关 环 境 管 理 的研 究 也 不 断 发 展 和 革 新 。本 文 的 目的 是 对 近 l ; 0多 年 的环 境 管 理 研 究 进 行 一 些 宏 观 上 的 梳 理 , 以探 讨 环 境 管 理 研 究 的 范 式 变 革 ,分 析 当前 国 际 环 境 管 理 研 究 的 特 点 和 我 国 环 境 管 理 研 究 的 现 状 ,并 对 当 前 环 境 管 理 研 究 范 式 存 在 的 问 题 和 未 来 走 向 进 行 初 步 分 析 , 以为 理 论 研 究 者 和 实 际 工 作 者 的 未 来 研 究 和 实 际 决 策 提 供 参 考 , 同 时 推 动 环 境 管 理 理 论 的 深 入 和 环 境 管 理 实 践 的发 展 。本 文 第 一 部 分 着 力 探 讨 环 境 管 理 研 究 的范 式 变 迁 ,并 对 不 同 范 式 进 行 对 比分 析 。第 二 部 分 论 述 了 国 际 环 境 治 理研 究 的 特 点 和 我 国 的研 究 现 状 。第 三 部 分 分 析 了环 境 治 理 范 式 的 问 题 及 未来 走 向 。第 四部 分 是 结 语 。
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研究
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研究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它们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手段,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促使公共利益得到最大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社会治理的概念及意义社会治理是指对社会秩序、社会安全、社会公正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与管理,以实现社会稳定与进步的活动。
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于对社会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解决,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社会治理的意义在于改善社会问题,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仅靠一种手段或一种组织形式无法解决。
因此,社会治理需要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协作,形成协同共治的格局。
只有在这种合力之下,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问题的解决。
二、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点公共管理指的是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通过制定规则、执行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与协调的活动。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为公众创造公正、高效、可持续的公共服务。
公共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监督与评估等方面。
政策制定是指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来引导和调控社会发展;资源配置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优化配置以满足公众需求;公共服务则是指政府和公共组织提供的各类服务,如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监督与评估则是对公共事务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公共管理的公正与有效。
公共管理的特点在于公益性、多元性和开放性。
公益性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多元性要求公共管理考虑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及其利益平衡;开放性则表明公共管理需要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形成共识并提高管理效能。
三、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
社会治理需要借助公共管理的手段和机制,而公共管理也需要通过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方法来提高管理效能。
社会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协作,而公共管理则提供了协调和管理的范式。
社会治理需要通过在政府、市场、民间三者之间寻求平衡点来解决问题,而公共管理提供了行政手段和政府主导的管理机制。
治理学范式理论研究
第一章.导论一.治理学范式问题的提出现代治理学的研究者往往把治理学理论范式与研究范式统称为范式(paradigm),将研究范式的学问称为范式理论。
范式规定为一门学科具有的关于其研究主题的大体意向和潜在的假定。
美国哲学家、科学史学家托马斯•S 库恩:范式是“一个时期提供给社会参与的、在典型问题及解决方式方面被普遍熟悉的科学成绩”。
其将科学进展划分为前范式时期、范式时期、革命时期、新范式时期。
范式包括:科学定律和定理;科学仪器的制造和利用技术;超级一样的形而上学的原那么;超级一样的方式论规定(针对自然科学)治理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式,但并非存在证明规律的方式,治理理论只能被证伪,而不能被证明;治理理论只具有证伪性,而不是可证明性。
治理学是一种在利用中不断构造的科学。
治理学的知识理论体系以一些体会的(即可查验的)命题为基础,推导出诸多可查验的单称判定命题和特称判定命题。
作为体会科学的治理学能够向咱们提供有关组织及其治理的知识,但其代价是,它并非具有永真性。
作为体会科学的治理学老是处在不时翻新的进程中。
这不仅是因为人类熟悉自然的能力的局限性,也因为组织及其治理(包括物质的和社会意理的)处于变更中的缘故。
二.治理学范式革命的意义治理学范式革命的全然性动力来源于组织系统的开放性。
范式革命产生的外生变量较多,但技术革命和制度变迁是范式革命产生的要紧内生变量。
范式从来就没有真正改变:范式只只是是为创建新的智力知识资本提供了空间,这些新的智力知识资本与现存范式之间的斗争展现了学者职业生涯中的政治关系。
随着现有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越发拥堵,一些先锋人士将转向其他范式去建树智力知识资本,这种新的知识体系的成立也确实是范式的革命算了。
主流实证主义学者凯萨提出范式是一个处方,只是流行的修辞。
三个理论:渗透扩散理论、集体选择理论、牵线木偶理论。
范式或治理学的新理论只是流行,不具有实际价值。
在现代组织一个结构性转变快速激变时期,唯一能存在并进展的组织,必需把引导转变看成组织的任务,成为转变的引导者,不然难以生存。
社区治理现代化:参与式民主与和谐社区建设
社区治理现代化:参与式民主与和谐社区建设社区治理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往往以单一权力机构为主导,居民参与度低,导致治理效率低下和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传统社区治理模式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地方呼吁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倡导参与式民主与和谐社区建设。
参与式民主参与式民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理念之一。
它强调居民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和决策权,旨在增强社会公正、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社区治理中,参与式民主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决策的机会,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规划和决策,增加其对社会事务的了解和认同感。
通过提高居民的参与度,社区治理可以更加民主化和透明化,提高治理效率和公信力。
在推动参与式民主的过程中,政府和社区组织需要积极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倡导社区自治,推动社区事务公开透明,设立适当的参与渠道和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决策。
同时,社区组织应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培养居民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
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区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和谐社区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和谐,更是社会关系、文化交流和社会秩序的和谐。
在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建设和谐社区至关重要。
和谐社区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各类人群的需求和利益,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增进社会凝聚力和归属感。
和谐社区建设还需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
社区治理不能让利益集团或少数人垄断资源和权力,而是要让更多的社区成员分享社区发展的成果和资源。
只有当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公平和正义,社区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稳定。
结语社区治理现代化是社会治理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与式民主和和谐社区建设是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民主性,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希望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能够尽快实现,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力量。
社会治理模式辩论辩题
社会治理模式辩论辩题正方,社会治理模式应该向着更加民主、参与式的方向发展。
首先,我们认为社会治理模式应该向着更加民主、参与式的方向发展。
民主的社会治理模式可以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愿和需求,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说,“民有、民治、民享”,只有让人民参与社会治理,才能真正实现民主。
其次,参与式的社会治理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实现全社会的共治。
中国古代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说明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再次,参与式的社会治理模式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社会矛盾。
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治理,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社会矛盾。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人民是最大的力量”,只有让人民参与社会治理,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治理模式应该向着更加民主、参与式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愿和需求,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社会矛盾。
反方,社会治理模式应该向着更加专制、集中的方向发展。
首先,我们认为社会治理模式应该向着更加专制、集中的方向发展。
专制的社会治理模式可以更好地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避免社会动荡。
正如中国古代的一句名言,“一山不能容二虎”,只有通过集中的权力来管理社会,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
其次,集中的社会治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通过集中的权力来管理社会,才能更好地制定并实施长远的发展规划,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正如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所说,“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发展”,只有通过集中的权力来管理社会,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再次,专制的社会治理模式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社会矛盾。
只有通过集中的权力来管理社会,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社会矛盾。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哲人王”,只有通过集中的权力来管理社会,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社区协作治理的行动情境与互动机制--基于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
■治理前沿•社区治理社区协作治理的行动情境与互动机制—基于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文/熊琳I蒋帆2(1•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系,广东广州510275;2.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21)22」4frw2醤M36味弘w 」65爵桝将為口“曲味箸伴妙莖養离【摘要]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区协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在基层社区的具体表现。
由于现存研究对社区协作治理行动的多样性关注不足,本文基于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建构了考虑行动情境的协作治理研究框架。
广州市乂社区的调研结果表明,在“危机型”“动员型”“自发型”和“宽容型”四种情境中,居委会、社工机构和社区社会组织基于不同的行动逻辑,通过“优势互补”“上级指派”“福利驱动”和“人情互惠”四种机制进行协作互动,行政权力、社会分工以及人情关系等因素在协作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社区协作治理的发生机制与多样化特征,为推进我国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证材料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区协作治理行动情境互动机制【作者简介]熊琳,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与社会组织;蒋帆,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就业。
【中图分类号1C916【文献彌码]A[文章编号]1008-7672(2021 )02-0136-13一、引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不同主体协作参与社会治理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36这反映了社会治理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社区协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在基层社区的具体表现。
近年来,为响应中央号召,建立共建、共治、共享型社区,我国各地高度重视社区协作治理的实践,初步建立了以社区居委会、专业社工机构及社区社会组织联合管理公共事务的创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国家治理与政府治理及社会治理的关系
国家治理与政府治理及社会治理的关系笔者:赵肖肖学号:20134202069在这三者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合并同类项的形式把治理一词提取出来后,剩下是便是治理的三个主体,要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先理清治理的这三个主体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各自的内涵和外延,当然在这之前我们应该大体的了解一下治理一词的含义及其演变、发展。
在乔老师的《政府理论》一书中,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一节里乔老师说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首先应该论及社会与国家及国家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这里本文主要沿用此思路,希望能基本理清大致联系。
一.治理的内涵“治理”概念的出现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可以说,其本质意义几乎和人类文明历史一样漫长。
但作为专门术语,其正式提出可以追溯到1989年,世界银行在讨论非洲的发展时首次提出了“治理危机”这一概念。
此后,“治理”这个术语便被人们在政治学、发展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中广泛运用,治理(Governance)、社会治理(Social governance)、地方治理(Local governance)、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这样的术语应运而生,成为对这种大变革时代的新概括。
“治理”从其本意讲可以理解为一个过程也可以是一个结果,同样可以是达成这一结果的一系列手段。
治理一词在我国的兴起是引介于西方,而其本身又是“一套十分复杂且充满争议的思想体系”一一学者将其统称为治理理论。
治理理论所涉及的核心主要为权力分散、主体多元、结构网络化、过程互动化等关键词,但单从这些方面理解治理的内涵显然不够充分和全面,治理一词的出现不但是嵌人相应的制度背景中的,而且从学理分析来看,治理又有其自身的范式创新。
我国学者俞可平认为,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群体性事件与社会心理研究
群体性事件与社会心理研究在当今社会,人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群体性事件,比如集体游行、大规模示威和暴乱等等。
这些事件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同时,这些事件也是社会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心理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及特征群体性事件是指一个集体行为或社会事件,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时刻或情境下,由多个人参加、表现和产生的一种现象。
例如,纪念日游行、抗议示威、政治集会等都是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首先,它们是集体性的,也就是说,涉及到多个人的行为和观点。
其次,它们是具有规模化的,往往有很多人参与其中。
最后,群体性事件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个人命运,涉及到那些看似与个人利益关系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群体性事件可以引起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
比如,群体性事件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情绪传递和情感共鸣,加强人们对某些特定观点的信仰。
同时,它们也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社会认知变化,比如社会认知偏差的产生。
这些认知偏差可能使得人们对特定事件的看法进一步加深,造成群体思维的形成。
另外,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群体性事件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会影响力的体现。
群体性事件能够让许多人同时产生同样的情感和反应,进而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推动社会变革。
这些影响往往是复杂和动态的,需要通过深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来加以理解和解释。
社会心理学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群体性事件时,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不同。
社会心理学家通常采用实验研究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来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探究。
在实验研究中,社会心理学家可以对特定的群体性事件或情境进行模拟,来分析群体行为的心理机制。
在参与式观察中,社会心理学家可以以观察者的身份深入到群体中,体验和分析群体行为的现象和规律。
结语综上所述,群体性事件具有复杂和动态的社会心理现象,同时也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双向嵌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自主性的一个分析框架
双向嵌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自主性的一个分析框架王名;张雪【摘要】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面临\"政府-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社区\"的双向嵌入关系,这种双向嵌入的关系对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自治性有何影响成为本文的核心问题.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其自主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活动自主性、志愿活动自主性以及管理活动自主性三个方面.法团主义、公民社会以及权变理论均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自主性的研究贡献了自己的研究视角,而从\"嵌入性\"理论出发,在\"政府-社会组织\"互动中的\"政治关系嵌入\"\"政治结构嵌入\"以及\"社会组织-社区\"互动中的\"邻里嵌入\"\"社区文化嵌入\"均是影响社会组织自主性的主要因素.为保障自身的自主性,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已经形成以\"专业性\"为主导的政府互动逻辑,以及以\"对话性\"为主导的社区互动逻辑的行动探索.【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35)002【总页数】9页(P49-57)【关键词】社会组织自主性;嵌入性;双向嵌入;社区治理【作者】王名;张雪【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69.3西方学者对于自主性是社会组织的关键性特征具有普遍的共识[1]。
有些学者试图将“公民社会”的理论框架应用到中国,解释社会组织的自主发展[2],另一些学者则试图从“法团主义”[3]视角来说明中国政社关系。
但是在不同的政社互动理论框架下,中国社会组织如何维系自身的自主性[4],仍然是研究中国社会组织的重要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社会治理问题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式和体系
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式和体系
1. 经验主义范式:强调基于实证研究的经验和案例分析,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应用。
该范式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提供管理经验,包括政策分析、程序评估和绩效管理等。
2. 行为主义范式:关注个体和组织的行为和决策过程,通过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解释公共管理现象。
该范式探讨人的特点、动机和行为,以及组织的行为模式和决策路径。
3. 制度主义范式:重点研究公共管理的制度环境和组织结构,包括权力关系、政策流程和决策机制等。
该范式关注规则和制度对管理行为的影响,强调组织结构、法律框架和治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4. 批判主义范式:关注权力和不平等关系,批评现有的权力结构和政府行为。
该范式强调社会正义、民主参与和社会变革,关注公共管理中的权力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问题。
这些范式和体系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的。
公共管理研究可以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的范式和理论来丰富对公共管理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中国社会治理十大原理
中国社会治理十大原理□刘建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 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 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以上论断勾勒出了中 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和基本体系。
以此为指 导,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总结出了中国社会治理 的十大原理。
一、区域化党建与党建引领伴随着市场化带动的社会转型,中国社会治理最为重 要的经验就是依靠区域化党建重新串联起不断涌现的各种 社会主体,重新覆盖和填补新生的社会空间。
区域化党建 体现出了横向党建和网络化党建的特点,即在横向扩展的 社会空间中重新缔造引领社会治理的核心,重新塑造在横 向上联结不同主体和组织的整合者和联结者。
这是中国共 产党的政治优势沿着横向逐渐扩展的重要体现,是通过党 组织将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组织整合在一起。
区域化党建跨 系统、跨地域的融合党建,有效抑制了市场等多种力量与 社会治理的“脱嵌”,防止了社会的撕裂和分化。
横向党建的成功得益于中国独有的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模式。
这就是中国社会治理的政治生命线:党建引领。
我们知道,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基本议 题。
一方面,政党的生命力来自社会的认同与支持,另一 方面,社会也处于政党的引领与重塑之中。
两者在价值、制度、组织和行动四个要素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对于 中国的政党和社会关系而言,中国共产党通过将自己的思 想、制度、组织和党员的行动力纳入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实现对社会治理的引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求。
在中国,社区治理是整个国家治理、城市治理极为重 要的一个部件,这与西方特别是美国把社区理解为对抗国 家暴力的空间有着根本不同。
中国社区有强有力的政党引 领,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和因素。
其中,社会心理因素在政策的形成、推广及实施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个体的态度、信念、群体动态,到文化背景,这些心理层面的影响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与可接受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政策的形成和实施。
社会心理因素的概念社会心理因素广泛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这些因素不仅包括个体的心理状态,还包括群体互动、社交网络及文化价值观等。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它们在政策制定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公众态度与信念:公众对某项政策的认知和态度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
如果公众普遍支持某种政策,政府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而如果公众对某一政策持负面态度,则很可能导致政策实施受阻。
群体归属感:人们倾向于认同与自己相似的群体,且这些群体成员的观点往往会相互加强。
在政策推广中,这种归属感可以形成强大的支持或反对力量。
社交网络:信息在社交网络中传播迅速,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和激励机制能显著影响个体对公共事务的理解与参与。
社交媒体作为现代通信的重要工具,更是在强化或削弱某种政策的公众支持。
文化背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会深刻影响人们对政策的理解。
例如,在强调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与强调个人主义文化国家相比,公众对政府主导项目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
社会心理因素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对政策议题选择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特定议题之所以成为公共政策关注的焦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心理因素。
例如,媒体报道、公共舆论以及政治正确性都可能促使一些议题获得更多关注。
人们养成获得信息和表达观点习惯后,会更倾向地关注那些与他们生活体验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政府在选择政策议题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风险。
在利益冲突中的调解当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明显冲突时,社会心理因素可以成为调解冲突的重要工具。
从社区治理到社区营造:范式变迁还是模式创新
从社区治理到社区营造:范式变迁还是模式创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社会变动的不断发展,社区建设和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因此需要不断创新,从治理向营造转变。
本文将分析社区治理和社区营造的内涵,探讨范式变迁和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创新的社区营造模式。
一、社区治理和社区营造的内涵1. 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是指在城市和农村社区中,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参与,解决社区公共事务、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问题的过程。
它强调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依靠居民的参与和自主管理,实现社区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社区治理主要集中在社区事务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等方面,注重统一规划、协同运作和执行力度。
它的核心是维护社区秩序,改善居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2. 社区营造社区营造是指通过对社区空间、文化和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打造有机、宜居、美丽的生活空间,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社区的品质。
它注重社区的功能性、宜居性和文化性,强调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人文关怀和社会认同。
社区营造强调对社区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整体打造和提升,关注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共享,促进社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推进社区的智慧、绿色和共享发展。
二、范式变迁和模式创新社区治理和社区营造是在不同的发展背景和需要下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模式。
社区治理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和居民参与,注重社会秩序和公共服务。
而社区营造强调规划设计、文化建设和居民生活,注重社区环境和社会认同。
在过去的社会实践中,社区治理是主导地位,而社区营造只是其附属品。
随着城市化和文明化的进程,社会问题和居民需求发生了巨大改变,社区治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向社区营造转变。
这就需要进行范式变迁和模式创新。
范式变迁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原有的社会范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出现了新的范式替代原有范式。
基层社会动员的机理与结构:一个透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热点问题的社会学解读】基层社会动员的机理与结构[摘要]如何实现多元、复杂、有效且与国家疏离的社会动员,尽可能充分地释放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社会与国家的同步建构,不仅是国家治理的一项基本议题,也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议题。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发现并不断发展国家社会互动逻辑的制度载体——社会动员。
与西方语境下由现代性发展而内生出的社会力量自下而上推动国家建构的社会动员观和西方研究范式下现代国家发展而生成的政治力量自上而下开展的国家社会建构的社会动员观不同,中国的社会动员是外在建构力量与内在自发力量双向运动的产物,是透视基层社会治理空间中国家与社会互动的一个分析框架。
通过梳理近五年来的基层社会动员实践经验,能够总结出内生精英辐射式、行政主导层级式、多元共治纵横式三种社会动员框架,为深入认识与完善中国基层社会动员结构提供学理性支撑。
[关键词]基层社会;社会动员;国家与社会[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SH008)[作者简介]贾玉娇,社会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12)。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1)01-0052-07贾玉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深入,中国社会的复杂程度加深,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为此,党中央提出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标志着新时代国家建构运动的开启,如何实现多元、复杂且与国家疏离的社会动员,尽可能充分地释放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社会与国家的同步建构成为一项重要议题,这是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从而构成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宏大语境。
基层社会治理作为连接国家治理与基层社会的枢纽,是实现政通人和的最终环节。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标志着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公共治理模式的内涵与范式分析
公共治理模式的内涵与范式分析公共治理是指各种力量共同参与组织、管理、决策和落实一系列公共事务的过程。
为了实现优质的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治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共治理的过程中,公共治理模式的选择对于整个过程的进行以及效果如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公共治理模式的内涵与范式分析。
一、公共治理模式的内涵公共治理模式是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为应对问题而形成的软件、硬件、规则及相应的资源配置等各种资源要素的组合与协调。
从宏观上看,公共治理模式是各种权力、利益和价值力量之间的博弈过程,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
其核心就是实现权力、资源、利益和价值的协调和整合。
从微观上看,公共治理模式注重管理,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益,从而使社会生活更和谐和美好。
首先,公共治理的模式应该注重多元主体的参与。
公共治理不仅仅只有政府,还需要社会组织,市场力量等各种资源与主体来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力与资源要素需要得到平衡和协调,通过权利协商,充分尊重各方主体,建立信任关系,完善公共治理的效果。
其次,公共治理的模式需要注重信息共享与合作。
要想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需要完备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包括技术手段、政策创新等等。
只有了解各方主体的利益需求,才能制定正确的政策举措,实现协调平衡。
信息共享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互联网技术应用,数据收集分析等等。
一方面,各方要公开透明式信息发布,另一方面,各方面也要深入了解其他方主体的需求,建立信任,达成共识。
最后,公共治理的模式需要注重公共资源的协调配置。
公共治理不光是协调各方的利益与权力,更是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协商平衡之后使公共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这需要高效的管理办法以及科学化的决策方法。
二、公共治理范式分析公共治理范式是指在公共治理模式基础上,面对不同类型主题和问题产生的不同治理模式,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及其而形成的不同的管理方式及执政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式治理范式构成的社会心理分析
摘要:参与式治理是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公共利益是其一切工
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公众对治理的
需求在日益增长,从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逐步发展到对公共政
策、公共管理的需求,这一趋势给政府带来某种程度的治理压力,
如何处理参与需求与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将公众的参与转变为社
会治理的正向力量,直接关系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如果
这些潜在力量没有得到有效的协调与整合,可能无法发挥其巨大的
政治效能,因此,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宗旨出发,以“善治”为目
标,探索参与式治理的社会心理原因是达到“善治”的突破口。
关键词:治理;参与式治理;公共利益;构成
中图分类号:d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0118(2011)-12-00-01
一、参与式治理的社会条件
治理模式一般有“政治统治型、经济建设型、公共服务型”等,
参与式治理作为新的治理模式其产生和运行必然需要一定的社会
环境条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为适应计划经济建设,从社会
管理的需要出发,对经济、社会事务全面管理以推进整个社会的运
行,政府与公众之间是一种领导式的单向关系,“政府偏重于对政
府组织内部机构形态和管理结构形式的分析,而忽略了政府组织与
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因而导致了政府组织的自我封闭性,
这种封闭性特质进而导致了政府组织与外界环境之间壁垒森严、界限分明”,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加之政府管理科学化程度较低,不重视群众的监督权、参与权,导致了社会治理效率低下,严重的束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治理模式的革新就成了必然。
参与式治理需要公开透明的社会管理氛围,这是参与式治理的社会心理环境。
公开性意味着公众和政府要公开行动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和政府对其决定的动机或原因作出解释和公开的说明,即使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也要公开地表达。
“公开陈述观点的这项程序能迫使对个人的偏好或选择进行一种特定的反思,当向他人陈述其观点和立场的时候,个人就必须在公开的场合向其他参与协商的成员提出好的理由。
这一公开提出好的理由的过程,会迫使参与者去思考什么样的理由才是对所有相关人是好的”,“行政公开拓展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将使更多公众在充分获取政府信息后涌人政治生活”。
二、参与式治理构成的社会心理分析
(一)利益相关性。
参与式治理是一种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从治理本身的性质看,参与式治理属于一种发生于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之间的关系范畴,这种关系的性质决定了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必须存在着利益相关性,即“公民个人对参与目标与自身利益关系的认识和思考,政治参与行为的目标和自己有怎样的关系:没有什么关系、有关系或有很大关系”,并且利益关系越直接,治理效果就
越明显。
(二)合作、自治意识。
参与式治理首先是民主发展的需要,曾被看做是“参与式民主”、“协商民主”或“强势民主”的实践,通过扩大参与来深化民主,目的就是要实现公民的愿望和需求,公民参与治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
“合作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和组织之间主动的配合行动,人的主动性、自主性就是合作基础,只有人根据自主的意愿而与他人共同行动时,才会出现合作的行为和关系”,“自愿的合作可以创造出个人无法创造的价值”,参与式治理是一种合作状态,正是这种合作行为和关系推动了社会管理的深入发展,产生了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当前我国公民参与治理的形式主要有座谈会、听证会、列席旁听和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民民主,调动了公众参与治理的热情,但这种参与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单向方式进行意见的汇集,公众在国家治理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其过程缺乏真正制度化的沟通、商议与讨论,有时仅仅是为了说明或展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公众参与治理的问题。
(三)互利共赢的思考方式。
共赢意味着参与治理各方理性、互利地思考问题。
这是各方都从除自己一方以外的他方的原则和利益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问题表达要求的行为方式,目的是寻求整体公平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参与式治理运行的过程中,互利共赢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在一般的讨论协商的过程中不能形成全体接受的结论,依然处于决策分歧的状态,最后不得不借助多数原则作出决
定时,共赢性内含的相互尊重原则将为达成一致提供牢固的基础。
参与式治理强调理性的协商和讨论,既有利于社会势力较强的群体一方,也利于弱势群体一方,互利共赢的思考方式不支配或强制他方接受一方或削弱另一方,弱势群体一方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利益、需求和立场,通过协商的过程达到共治的目的。
(四)责任承担的行为态度。
“责任具有法制性的根据,具有必然性的要求,具有被追究性的保证”,责任性意味着在参与治理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以自己的行为为他方负责。
(五)平等的人格身份。
平等性意味着所有受公共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方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来表达他们的意愿。
三、结论
参与式治理体现了公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增强了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有利于实现党的领导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参与式治理的落脚点是规范参与的程序,构建公开的制度化的沟通、协商和讨论程序,保障公众的参与与政府工作相结合。
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中,面对社会多元化的现实,整个社会都在重新审视自己,为公众参与治理的发展准备了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以实现多元有序治理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9:79.
[2]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j].中国行政管
理,2004,(11).
[3]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华夏出版社,1987:29.
[4]王丽萍,方然.参与还是不参与: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心理分析——基于一项调查的考察与分析[j].政治学研
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