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交换技术_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程控交换实习报告

程控交换实习报告

一、课程实习目的:程控交换实习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加深学生对程控数字交换机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而设置的, 希望通过本实验, 能使学生着重掌握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实习内容及步骤:(一)通信网的规划、组建与管理。

小型通信网规划图:交换机集线器电话机1、完成规划、布线与连接。

对所建网络进行以下调试:a、检查个话机使用是否正常;b、分机02禁止使用;分机03~05采用脉冲拨号方式, 禁止音频拨号;分机06~07只许呼入, 不许呼出;分机08的号码改为88(注意, 线路不做修改);2、分机09忙时, 来话转移到11。

c、将用户交换机接入本地交换机, 使得所组建的网内用户可以拨打外线。

验收: 各话机应实现上述所要求的功能。

(二)脉冲拨号的识别。

1、程序设计。

在设计该程序之前应该考虑到这个程序能够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完成什么样的功能。

假设一开始用户就处于摘机状态, 接下来就可以直接判断脉冲的到来, 位间隔的识别和计数。

该程序应该能够完成三项功能: 脉冲下降沿的识别、位间隔的识别以及计数。

若外围设备检测到用户线的状态如下序列:11111111000011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11000011(-1)由理论可知该用户的工作状态由拨号(22)注: 理论上讲程序应该能够识别八位号码, 在这里只要求实现两位号码的识别。

数据的输入以“-1”结束, 即输入“-1”结束循环。

2、请编写程序完成上述功能, 并输出最后的识别结果, 即所检测到的号码是多少。

3、程序调试。

验收: 最终应该得到的正确验收结果为“22”。

步骤:1.程序设计。

在设计该程序之前应该考虑到这个程序能够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完成什么样的功能。

假设一开始用户就处于摘机状态, 接下来就可以直接判断脉冲的到来, 位间隔的识别和计数。

该程序应该能够完成三项功能: 脉冲下降沿的识别、位间隔的识别以及计数。

程控交换机实验实训报告

程控交换机实验实训报告

#### 一、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程控交换机作为现代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应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专业人才,我们进行了程控交换机的实验实训。

本报告将对实训过程、实验内容、实训成果及心得体会进行详细阐述。

####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程控交换机的配置、调试和维护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三、实训内容1. 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交换网络、控制单元、用户接口和电源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 程控交换机软件配置在软件配置方面,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维护终端对程控交换机进行配置。

主要内容包括:- 交换网络配置:包括交换模块、交叉模块和接口模块的配置。

- 用户接口配置:包括用户线、中继线和网关的配置。

- 控制单元配置:包括控制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的配置。

3. 程控交换机调试与维护在调试与维护方面,我们学习了如何对程控交换机进行故障排查、性能优化和升级。

主要内容包括:- 故障排查:通过分析故障现象,定位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 性能优化:根据业务需求,调整交换网络和用户接口的参数,提高交换机的性能。

- 系统升级:定期对程控交换机进行系统升级,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四、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熟练掌握了程控交换机的配置、调试和维护方法。

3.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五、实训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训使我们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程控交换机的理解。

2. 注重细节,严谨认真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注重细节,严谨认真地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团队协作,共同进步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篇一:程控交换实验指导书实验系统结构介绍实验系统框图实验一用户线接口模块实验一、实验目的1、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现方法;2、通过对用户线接口电路的学习与实验,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了解用户模块AM79R70的主要性能与特点;2、熟悉用AM79R70组成的用户线接口电路;3、用示波器分别观测TP301、TP302、TP303在摘挂机时的工作电平。

三、实验仪器1、LT-CK-02E程控交换实验箱一台;2、电话机两台;3、数字示波器一台;4、数字万用表一台。

四、实验步骤1、阅读AM79R70资料和这部分电路,理解这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2、通过电源线接通电源,打开实验箱电源开关,准备好电话机开始实验;3、“甲方一路”接上话机,分别摘机和挂机,在摘机和挂机时用万用表测量TP301,TP302,TP303的电压值;4、“甲方一路”分别摘机和挂机,利用示波器观察TP306的波形。

注意,此时示波器设为直流耦合,探针衰减设为×1;5、通过键盘和液晶显示,选择时分交换方式,“甲方一路”呼叫“甲方二路”,利用示波器观察TP301的波形。

示波器推荐设置:交流耦合,电压因子设为100mV,时基设为500uS。

探头衰减设为×1;6、实验结束,关掉实验箱电源开关,整理实验数据,制作实验报告。

五、实验报告要求1、画出本次实验的电路方框图,叙述其工作过程;2、填表写出TP301,TP302,TP303在摘挂机时的电平,并简述这三个测试点的意义;3、理解AM79R70通过C1、C2两根控制线完成有铃流信号的摘挂机检测和没有铃流信号的摘挂机检测原理。

分别画出主、被叫摘挂机检测的程序流程框图。

信令信号的产生与观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的几种信令信号音和铃流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过程;2、熟悉这些信号音和铃流信号的技术要求。

二、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量各测量点拨号音、忙音、回铃音及铃流控制信号的电压;2、用示波器测量各测量点拨号音、忙音、回铃音及铃流控制信号的波形;3、各测量点说明如下:TP04:回铃音信号TP05:铃流控制信号TP06:拨号音信号TP07:忙音信号三、实验仪器1、LT-CK-02E程控交换实验箱一台;2、电话机两台;3、数字示波器一台。

数字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数字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数字程控交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数字程控交换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数字程控交换机的配置、呼叫处理、信令传输等关键技术,提高对通信网络中交换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1、数字程控交换机实验平台2、计算机3、测试仪器(如示波器、万用表等)三、实验原理数字程控交换技术是现代通信网络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对语音、数据等信息进行交换和传输。

其基本原理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交换网络进行时隙交换,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数字程控交换系统中,呼叫处理是一个关键过程。

当用户发起呼叫时,交换机接收到呼叫请求信号,通过分析被叫号码等信息,选择合适的路由和时隙,建立通信链路,并进行信令的传输和控制,以确保呼叫的顺利进行和通话质量的保障。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登录交换机管理界面,设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系统时间、交换机名称、端口配置等。

划分用户组和权限,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呼叫权限和业务功能。

2、呼叫处理实验进行本局呼叫实验,模拟用户之间的内部通话,观察呼叫建立、通话过程和呼叫释放的信令流程。

进行出局呼叫实验,模拟用户拨打外部电话,了解与公共电话网络的连接和信令交互过程。

3、信令传输实验观察和分析数字程控交换系统中常用的信令类型,如用户线信令、局间信令等。

使用测试仪器捕捉信令信号,分析信令的格式和参数。

4、业务功能实验测试交换机的来电显示、呼叫转移、三方通话等业务功能,验证其正确性和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基本配置结果成功完成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参数设置,系统运行正常,端口状态显示准确。

2、呼叫处理结果本局呼叫建立迅速,通话质量清晰,呼叫释放过程正常,信令流程符合预期。

出局呼叫能够正确连接到公共电话网络,通话过程稳定,信令交互无异常。

3、信令传输结果成功捕捉到各种信令信号,信令格式和参数符合相关标准,分析结果表明信令传输准确无误。

程控交换实验

程控交换实验

程控交换实验
程控交换是指通信网络中的交换机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控制的交换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程控交换技术,可以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程控交换原理和功能,掌握程控交换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器材:
1. 两部程控交换机
2. 一部计算机
3. 一部电话机
4. 两组电话线
实验步骤:
1. 连接两部程控交换机,形成网络。

2. 通过计算机对其中一台交换机进行程序设置,设置交换机的各项参数(如电话号码、电话费率、限额等)。

3. 将电话机分别连接到两部交换机上。

4. 在一台交换机上用电话机拨打另一台交换机上的电话号码,观察电话机以及交换机的反应情况。

5. 利用计算机的程序设置来限制一部电话机的使用(如限制通话时间、限制通话费用等),然后再进行电话通话测试。

实验结果分析:
在实验中,当一部电话机拨打另一部电话机时,程控交换机会根据设置的电话号码等参数对通话进行控制,例如判断通话费用、限制通话时间,并将电话信号正确转发给对方电话机。

当一部电话机的使用被限制时,程控交换机会根据预先设置的限制条件对通话进行限制,例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挂断通话等。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程控交换原理和功能。

程控交换机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机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机实验报告程控交换机实验报告引言:程控交换机是一种基于电子技术的通信设备,它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技术,实现电话通信的自动化和数字化。

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程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其在现代通信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程控交换机的实际操作,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功能,并掌握其配置和管理方法。

同时,通过与传统交换机的对比,分析程控交换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程控交换机、电话终端、计算机等。

实验材料包括电话线、电源线等。

三、实验步骤1. 连接设备:首先,将程控交换机与电话终端通过电话线连接,并将交换机与计算机通过串口线连接。

2. 配置交换机:通过计算机上的配置软件,对程控交换机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设定交换机的名称、IP地址、端口等。

3. 管理交换机:通过配置软件,可以对交换机进行管理,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用户信息,设置呼叫转移等功能。

4. 进行通信测试: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测试程控交换机的呼叫功能和语音质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程控交换机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灵活性,可以实现多种呼叫功能,如呼叫转移、会议呼叫等。

这大大提高了通信的便利性和效率。

2. 程控交换机的语音质量通常比传统交换机更好,这是由于它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对语音信号进行精确的处理和传输。

3. 程控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相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

这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程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掌握了其配置和管理方法。

程控交换机作为现代通信领域中的重要设备,具有自动化、数字化和高质量通信等优势。

然而,它的配置和管理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充分发挥程控交换机的优势,同时加强对其操作和维护的培训,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程控交换实习报告

程控交换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程控交换技术作为通信领域的核心部分,对于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习旨在深入了解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软件配置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步骤,提高我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认真学习了程控交换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配置等。

同时,我还复习了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等课程知识,为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习过程(1)了解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在实验室,我认真观察了程控交换机的外观和内部构造,了解了其主要组成部分,如用户框、中继框、时钟框、主控框和BAM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各个部分单板的作用,如交换模块、控制模块及外围模块等。

(2)学习程控交换机的软件配置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维护终端进行程控交换机的软件配置。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配置步骤,如设置交换机参数、配置路由表、管理用户等。

同时,我还了解了如何通过批命令文件进行自动化配置。

(3)实际操作与问题解决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亲自进行了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置。

在操作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路由表配置错误、用户管理不当等。

通过请教老师和查阅资料,我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程控交换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具体收获如下:1. 掌握了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和各部分单板的作用;2. 学会了使用维护终端进行软件配置,了解了配置步骤和注意事项;3.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4. 加深了对通信行业和程控交换技术在现代社会中作用的认识。

在反思中,我认为自己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1. 对程控交换技术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2. 实际操作经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积累;3. 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交流。

乘控交换实验报告(3篇)

乘控交换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乘控交换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掌握乘控交换设备的配置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乘控交换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乘控交换作为网络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类通信系统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乘控交换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设备与软件1. 设备:乘控交换设备、路由器、计算机等。

2. 软件:乘控交换设备配置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等。

四、实验内容1. 乘控交换原理乘控交换(Multiplexing Switch)是一种网络设备,主要用于将多个数据流合并成一条数据流,或从一条数据流中分离出多个数据流。

其基本原理如下:(1)数据流合并:将多个数据流通过乘控交换设备合并成一条数据流,提高传输效率。

(2)数据流分离:将一条数据流通过乘控交换设备分离成多个数据流,实现数据分流。

2. 乘控交换设备配置本实验以某品牌乘控交换设备为例,介绍乘控交换设备的配置方法。

(1)设备启动:接通电源,等待设备自检完成后进入配置界面。

(2)基本配置:设置设备名称、管理IP地址、VLAN等。

(3)端口配置:配置端口类型、VLAN成员、端口速率等。

(4)链路聚合:配置链路聚合,提高网络带宽。

(5)QoS配置:配置服务质量,保证重要数据优先传输。

3.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连接乘控交换设备、路由器、计算机等设备,确保网络连通。

(2)配置乘控交换设备:按照实验要求,完成乘控交换设备的配置。

(3)验证实验结果:通过Ping命令测试设备之间的连通性,观察数据传输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乘控交换设备成功启动,进入配置界面。

(2)完成乘控交换设备的配置,包括基本配置、端口配置、链路聚合、QoS配置等。

(3)通过Ping命令测试设备之间的连通性,发现数据传输效果良好。

2. 实验分析(1)乘控交换设备在实际网络中应用效果良好,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机课程设计班级:0820272学号:姓名:日期:2011.11.14 一、实验目的1、了解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

2、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步骤3、理解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中各部分单板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1、程控交换机。

2、实验用维护终端。

三、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双击“”图标,进入以下界面2、输入实际的服务器地址,单击【确定】,进入以下界面3、双击【程控:cc08】进入以下界面,4、点击“业务操作终端”-》“CC08交换机业务维护”,弹出登陆窗口:用户名:cc08,密码:cc08,局名选LOCAL (IP地址:127.0.0.1)点击“确定”5、在维护输出窗口会显示登陆成功的相关信息,并自动执行几条系统查询命令:6、点击“系统”-》“执行批命令”,或者手动设置数据参数8、再将已经调试好的命令文件脚本“SM模块硬件配置”,在“系统”-》“执行批命令”,或按CTRL+R,点击“打开”(如无事先编写好的脚本可手动设置数据参数)。

系统会自动执行并在【维护输出】窗口同样会显示执行结果:9、在e-bridge系统中点击“开始程控实验”-》“申请加载数据”-》“确定”,屏幕上方会显示当前占用服务器席位的客户端,你申请席位的客户端排在第几位,剩余多长时间。

10、当申请到服务器席位时,点击“确认”,系统自动将本客户端的数据库中的数据传到服务器中:11、服务器会自动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加载到交换机中:12、点击“业务操作终端”-》“交换机业务维护”,出现登陆窗口:用户名:cc08,密码:cc08,局名:SERVER (IP地址:129.9.0.10)点击“确定”登陆到BAM服务器13、点击“维护”-》“配置”-》“硬件配置状态面板”-》“选择模块”可看到交换机1号SM模块的单板运行状态:附件:硬件数据配置参考1、LOF:;//进入脱机状态2、SET FMT: STS=OFF; //设置格式转换的状态。

STS=OFF:状态=关3、SET CWSON: SWT=OFF; // 关闭性能统计开关MOD SFP: ID=P59, V AL="1",CONFIRM=Y; //修改软件参数:ID=P59(BAM模块号),值=1.MOD SFP: ID=P64, V AL="0",CONFIRM=Y; //修改软件参数:ID=P64(模块局标志),值=1.4、SET OFI: LOT=CMPX, NN=TRUE, SN1=NA T, SN2=NA T, SN3=NA T, SN4=NA T, NNC="AAAAAA", NNS=SP24, SCCP=NONE, TADT=0, LAC=K'0730, _CN_20=0,LNC=K'86;//设置本局信息:本局类型=长市农合一,国际网有效=FALSE,国际备用有效=FALSE,国内网有效=TRUE,国内备用有效=FALSE,网标识1-4=国内,国内编码="AAAAAA,国内网结构=SP24,STP功能标志=FALSE,本地区号=0730,本地运营商标识=0为中国电信,本国代码=86。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实验报告(3)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实验报告(3)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实验报告中继与局间信令系统班级: 20110821学号: 2011082102姓名: 邓为丹指导老师:实验日期: 2013年6月成绩:哈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三:中继与局间信令系统一、基本概念1.概念数字中继--数字交换系统间、数字交换系统与数字传输系统间的接口单元局向--标识本局到它局的不同去话方向中继电路--一个处理话路信号和信令信号的独立单元。

对数字中继而言,即是一个64Kb/s的时隙。

ZXJ10:4个E1口/DTI,30路/E1口中继电路组简称中继组,是ZXJ10交换机的一个交换模块和邻接交换局之间的具有相同电路属性(信道传输特性,局间对电路选择等)约定的一组电路的集合。

中继组号--用于标识不同的中继组的编号路由--两个局间建立一个呼叫所经过的一条途径(即中继组)。

路由编号用于标识不同的路由,每个路由对应一个中继组路由组:至某局的所有路由的集合,路由组号用于不同的路由组的编号。

一个路由组由至少1个、最多12个路由组成路由链:由至少一个、最多十二个路由组组成,路由链号用于标识不同的路由链的编号.路由链组:由至少一个、最多二十个路由链组成一个路由链组。

2.ZXJ10路由选择过程1)出局路由选择过程:号码分析完毕至选择PCM中的一个时隙出去的过程2)在ZXJ10交换机中,一个目的码出局的所有路径由出局路由链组标识。

3)ZXJ10路由选择过程为:号码分析→路由链组→路由链→路由组→路由→中继组→中继4)号码分析后找到路由链组,根据路由链组找路由链的方式为轮选,第一个呼叫选路由链1,第二个呼叫选路由链2……。

通过此方式可以实现路由链之间的话务负荷分担。

一个路由链组中最多可以包括20个路由链。

5)由路由链找路由组的方式为优选,任何呼叫首先选择路由组1,不成功选择路由组2以此类推,如果全部路由都选择过了仍没有成功,则返回失败信息。

一个路由链最多包括12个路由组。

6)根据路由组找路由的方式为轮选,正常情况下进入该路由组的第一个呼叫选择路由1,第二个呼叫选择路由2……,遍历完从头开始轮选。

程控交换实习报告

程控交换实习报告

程控交换实习报告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实践环节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期,我参与了程控交换的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程控交换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实习目的程控交换实习旨在让我们熟悉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掌握程控交换机的操作和维护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我们还能够了解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设备我实习的单位是_____,该单位拥有先进的程控交换设备和完善的实验环境。

实习中所使用的程控交换机型号为_____,它具有丰富的功能和良好的性能,能够满足我们实习的需求。

三、实习内容1、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实习的初期,我们学习了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原理。

程控交换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用户的呼叫进行自动接续和控制的一种交换方式。

其核心是通过预先编制的程序,控制交换网络的接续动作,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2、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我们对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包括用户模块、中继模块、控制模块、交换网络等部分。

用户模块负责连接用户终端设备,中继模块用于连接其他交换机,控制模块负责整个交换机的运行控制,交换网络则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

3、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呼叫处理程序、维护管理程序等。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交换机的硬件资源,呼叫处理程序处理用户的呼叫请求,维护管理程序用于对交换机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

4、程控交换机的操作与维护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实际的操作和维护练习。

学会了如何进行用户数据的配置、中继线路的开通、呼叫路由的设置等操作。

同时,还学习了如何对交换机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以及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四、实习收获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程控交换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能够直观地看到和操作实际的设备,真正体会到了程控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实现。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原理及实验箱简介1、程控交换原理介绍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电路交换、X.25的分组交换、帧中继、信元中继、IP交换的发展历程。

任何交换系统在呼叫处理方面均有五项基本要求:◆能随时发现呼叫的到来;◆能接收并保存主叫发送的被叫号码;◆能检测被叫的忙闲以及是否存在空闲通路;◆能向空闲被叫用户振铃,在被叫应答时与主叫建立通话电路◆能随时发现任何一方用户的挂机;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连接、信令与终端接口、控制。

连接功能就是提供一条通路,空分的连接由半电子的金属接点和全电子的电子接点构成,时分连接由时分复用方式完成。

时分复用方式有脉幅调制(PAM)、增量调制(ΔM)和脉冲编码调制(PCM)3种方式。

目前采用PCM方式的数字交换网络得到广泛的应用。

交换网络除了提供用户间的连接通路外,还应提供必要的传送信号的通路,如信号音的发送、控制接续的信号的接收等。

信令与终端接口功能包括监视(呼出监视、应答与接收监视)、号码(脉冲接收、双音多频信号接收)、信号音(拨号音、铃流、回铃音、忙音等)。

数字程控的终端接口除了信令配合的功能外,还有编译码或码型转换等功能控制功能分低层控制(对连接和信令的控制,处理器发指令由硬件完成)和高层控制(呼叫控制,如号码分析、选空闲通路等)。

2、程控交换实现技术介绍程控交换机的实现在硬件上可分成用户接口模块、PCM的编解码模块、交换网络模块(空分交换模块或时分交换模块)、中央控制模块、通信模块。

软件上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可分成呼叫处理、维护处理、管理三部分。

空分交换模块由交叉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构成,中央处理器通过控制存储器的地址变化来打通不同的电子开关。

时分交换模块的实现可以用顺序写入、控制读出的方式,也可采用控制写入、顺序读出的方式来实现时隙的交换。

也可采用TST或STS的时分交换网络。

3、JH5003交换实验箱模块及功能介绍实验箱由话机(4只)、模拟用户电路(4块)、数字用户电路(4块)、交换网络、交换控制单元、信号音产生单元、时钟信号与人工话务台单元、通信单元、局间通话、外线、信号音检测、DTMF解码、直流输出、A/D采样、显示模块和键盘模块(PC版中显示和键盘由PC机完成)构成。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程控交换实验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程控交换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程控交换技术进行实验,并进行详细的报告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程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程控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是模拟程控交换机实验平台。

该平台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程控交换机环境,可以模拟实际的通信场景,并提供相应的配置和管理接口。

三、实验过程1.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原理程控交换机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通信交换设备。

它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对通信线路的接通和切换。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将来自不同用户的通信请求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处理,实现通信线路的动态分配和管理。

2. 程控交换机的配置在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对程控交换机进行配置。

配置包括对交换机的各项参数进行设置,如线路数量、用户接口、呼叫转移等。

通过配置,我们可以灵活地调整交换机的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

3. 程控交换机的管理除了配置,我们还需要对程控交换机进行管理。

管理包括对交换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如线路利用率、呼叫成功率等。

通过管理,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交换机运行中的问题,提高通信的质量和效率。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配置和管理了程控交换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通信测试。

在测试中,我们模拟了多个用户之间的通信场景,并观察了交换机的工作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程控交换机能够有效地实现通信线路的接通和切换。

无论是语音通信还是数据传输,交换机都能够稳定地工作,并保证通信的质量。

同时,通过对交换机的管理,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线路异常和呼叫失败的情况,通过调整配置和重新管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程控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程控交换技术实验

程控交换技术实验

实验四音信号及铃流信号观测实验实验内容1、音信号及铃流发生器的实用电路介绍2、拨号音、忙音、回铃音的形成及波形观测3、铃流信号的产生及波形观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话通信中常用的几种信号音和铃流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过程。

2、熟悉这些音信号和铃流信号的技术要求。

二、电路工作过程我们知道,在用户话机与电信局的交换机之间的用户线上,要沿两个方向传递语言信息。

但是,为了实现一次通话,还必须沿两个方向传送所需的控制信号。

比如,当用户想要通话时,必须首先向程控机提供一个信号,能让交换机识别并使之准备好有关设备,此外,还要把指明呼叫的目的地的信号发往交换机。

当用户想要结束通话时,也必须向电信局交换机提供一个信号,以释放通话期间所使用的设备。

除了用户要向交换机传送信号之外,还需要传送相反方向的信号,如交换机要向用户传送关于交换机设备状况,以及被叫用户状态的信号。

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电话通信系统,除了交换系统和传输系统外,还应有信号系统。

下面是本实验系统在一次正常通话全过程中传送信号的工作流程,见图4—1所示。

用户向电信局交换机发送的信号有用户状态信号(一般为直流信号)和号码信号(地址信号),它们的详细说明分别见实验二和实验四。

交换机向用户发送的信号有各种可闻信号与振铃信号(铃流)两种。

A、各种可闻信号:一般采用频率为450Hz的交流信号,例如:拨号音:(Dial tone)连续发送的450Hz信号。

回铃音:(Ringing tone)1秒送,4秒断的5秒断续的450Hz信号。

忙音:(busy tone)0、35秒送,0、35秒断的0、7秒断续的450Hz信号。

通知音:0、2秒送,0、2秒断,0、2秒送,0、6秒断的1、2秒不等间隔断续的450Hz 信号。

催挂音:连续发送响度较大的信号与拨号音有明显区别。

B、振铃信号(铃流):一般采用频率为25Hz,幅度为75V±15V的交流电压,以1秒送,4秒断的5秒断续方式发送。

程控交换原理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原理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二程控交换原理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程控数字交换原理。

2.加深对交换过程的理解。

3.了解用户管理和话费管理。

4.了解程控交换软件控制。

二、实验原理图1是程控交换实验系统方框图,图2是程控交换实验系统布局图。

程控交换系统由9大电路模块组成,各模块的组成及主要作用如下:(1)用户一----用户四接口模块:分别是电话机用户一、用户二、用户三、用户四的用户线接口电路、DTMF采样及AD转换、FSK的DA转换、信号音的DA转换和PCM编译码电路。

(2)程控交换系统控制模块:该模块即为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主板通过专用接口与系统控制板相连接。

完成DTMF 识别、FSK信号生成、各种信号音的产生、空分交换、时分交换、多级交换、数字中继、系统控制、计算机通信等所有控制、处理工作。

图1系统结构图图2 系统主板布局图(3)外线接口模块:外线接口模块完成本系统与电信局线路的对接功能,通过该模块可实现本系统内任意一用户都可呼叫电信网络任何一用户,同时,电信网络中的任何一用户也可呼叫本系统用户。

当有外线呼入时,系统查询预先设置的用户振铃,若该用户忙,则自动查询其他用户,若所有用户都忙,则通知外线无人接听。

(4)LCD显示模块:本液晶模块为240X128点大屏幕显示屏,用来显示当前系统状态以及所有人机接口的状态显示,如菜单,系统帮助,参数状态设置,DTMF波形等。

可调电阻R74为液晶对比度调节电阻,顺时针方向:对比度增加;逆时针方向:对比度降低。

(5)键盘模块:键盘为6键薄膜按键,完成人机接口的各种操作,如菜单选择,参数设置等。

(6)数字中继模块:数字中继接口为两台实验箱或实验箱与外部交换机的连接口,传输介质为双绞线。

通过数字中继接口即可实现两台实验箱8个用户的全双工电话通信。

其中U200为电平转换芯片。

(7)状态指示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共有6个发光二极管,分别指示:中继发送:D204,灯亮表示发送数据到中继口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控交换技术_实验报告程控交换技术_实验报告实验一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基本组成1、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对本实验系统的初步使用,对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过程有一个总体而直观的认识。

理解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核心交换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观察从用户摘机到链路拆除整个局内呼叫过程中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动作。

2.实验原理原理:一个数字程控交换系统通常由交换网络、接口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接口子系统的作用是将来自不同终端(如电话机,计算机等)或其他交换系统的各种传输信号转换成统一的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内部的工作信号,并按信号的性质分别将信令传送给控制系统,将消息传送给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的任务是实现输入输出线上的信号的传递或接续。

控制系统则负责处理信令,按信令的要求控制交换网络完成接续,通过接口发送必要的信令,协调整个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以及配合协调整个电信网的运行等等。

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PCM总线模拟用户接口信号音模拟用户接口模拟用户接口交换网络模拟用户接口控制信号产生时钟信号产生图1-1数字程控交换实验系统各模块关系3.主要仪器设备1.数字程控交换实验系统2.PC机两台3.电话机两台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者可根据以上的系统配置数据,确定要拨叫的局内分机号码。

然后根据分机号码打电话,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由实验者摘机,此时可以观察到接在用户线两端的发光二极管变亮,表示该话机已从挂机状态转为摘机状态,然后实验者可以听到拨号音,为连续的450Hz的单频声音。

(2)用户开始拨号,此时拨号音停止,用户所拨的号码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如果所拨的号码为系统允许的合法号码,实验者将听到被叫电话发出振铃声,振铃信号为25Hz,通断比为1秒通、4秒断的低频振荡信号,同时系统将向主叫用户送回铃音,回铃音是频率为450Hz,通断比为1秒通、4秒断的单频信号音。

(3)被叫摘机,被叫的振铃声和主叫的回铃音都将停止,同时这两路电话可以开始进行正常通话。

路的连接,并向未挂机的一方送出忙音。

忙音是频率为450Hz,通断比为0.35s通、0.35s断的单频信号音。

(5)当另一方也挂机后,忙音将停止,系统完成一次完整的电话交换过程。

5.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者可根据以上的系统配置数据,确定要拨叫的局内分机号码。

然后根据分机号码打电话,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由实验者摘机,此时可以观察到接在用户线两端的发光二极管变亮,表示该话机已从挂机状态转为摘机状态,然后实验者可以听到拨号音,为连续的450Hz的单频声音。

(2)用户开始拨号,此时拨号音停止,用户所拨的号码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如果所拨的号码为系统允许的合法号码,实验者将听到被叫电话发出振铃声,振铃信号为25Hz,通断比为1秒通、4秒断的低频振荡信号,同时系统将向主叫用户送回铃音,回铃音是频率为450Hz,通断比为1秒通、4秒断的单频信号音。

(3)被叫摘机,被叫的振铃声和主叫的回铃音都将停止,同时这两路电话可以开始进行正常通话。

路的连接,并向未挂机的一方送出忙音。

忙音是频率为450Hz,通断比为0.35s通、0.35s断的单频信号音。

当另一方也挂机后,忙音将停止,系统完成一次完整的电话交换过\\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在设分机号时,要对上相应的插口,如果没有对上,就会设置不成功。

如果,主机内也设定了,那么就会出现以上的提示。

实验二时间表调度1.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本次实验主要是让实验者掌握时间表的调度,通过修改周期调度表的数据来观察任务调度情况。

2.实验原理原理:本实验系统是通过定时器轮询来检测用户的摘挂机信号,即控制软件spc.exe周期读取表示用户摘挂机状态的端口的数据,读取周期可根据需要定时服务的任务的要求进行确定。

在实用数字程控交换系统中,为了保证周期级的实时性,通常使用处理器所提供的精度很高的硬件定时器作为基本定时单元。

但在本系统中,为保证本实验系统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我们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所提供的软件定时器Timer来提供系统所需的定时服务。

本实验系统的控制软件就是通过设置定时器产生定时消息,编写消息处理函数OnTimer()实现对于用户摘挂机的处理。

在OnTimer()函数中,首先读取对应端口的数据,判断用户的摘挂机状态,然后根据用户的状态再调用相应函数。

3.主要仪器设备1.程控交换实验系统2.PC机两台3.电话机两部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修改时间调度表的收号轮询时间并观察收号检测情况:点击主窗口的配置菜单下选择时间表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看到有3个定时轮询时间供实验者修改,即摘挂机轮询时间、收号轮询时间和催挂音轮询时间。

首先修改收号轮询时间,收号轮询时间的默认值是10ms,将其改为5000ms,点击Apply键,此时控制软件将在提示用户重新启动程序后退出程序,用户重新运行控制程序spc.exe,然后观察修改轮询时间对于用户拨号检测的影响。

实验者可以看到,当收号轮询时间该为5000ms时,必须使按键的持续时间加长才能使系统正确收到所按的号码。

2.修改时间调度表的摘挂机轮询时间并观察摘挂机检测情况:在主窗口的配置菜单下选择时间表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修改摘挂机检测轮询时间,摘挂机轮询时间的默认值是20ms,将其改为5000ms,点击Apply键,按照实验1的步骤进行,然后观察修改轮询时间对于摘挂机检测的影响。

实验者可以看到,当摘挂机轮询时间加长时,系统对摘挂机的反应变迟钝了;当摘挂机轮询时间变短时,系统对摘挂机的反应十分迅速。

5.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通过改变任务调度表的设置在观察话机的工作状况。

在改变其中数值设置后,拨打电话,观察话机工作状况。

(2)修改久不拨号时间监视参数后,可以观察到当用户摘机而不拨入号码时,系统由送拨号音到送忙音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变化;修改位间隔超时监视参数后,可以观察到用户拨入两位号码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变化。

(3)修改局向号(如将87改为66),则号码变为6601、6602、6603、6604。

可以从号码分析树中看出变化;(4)修改本局分机号长度(如将4改为3),在不修改分机号码的条件下拨打电话,不能打通;选择两路分机,将它们的分机号码改为3位(如将8701改为871,将8703改为873),再拨打电话,则可以打通。

(5)实现用户择号时,设某用户拥有2号端口,对应的分机号码为8703,现在该用户要求把自己的分机号码改为8788,则可以将端口2对应的分机号由8703改为8788,则可以拨通电脑。

(6)在主窗口中选择配置菜单下的分机选项,修改某一个分机的呼叫权限,如将允许呼出局内电话改为不允许呼出局内电话,拨打电话,可以看到修改话机的呼叫权限对用户打电话有影响。

扩展阅读:程控交换技术实验报告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实验报告程控交换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201*年11月20日实验项目列表序号12345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基本组成实验二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数据配置实验三时间表调度实验四模拟用户终端信令实验五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计费成绩指导教师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姓名:学号:实验课程:程控交换技术实验室号:__通信实验室实验设备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基本组成1、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本次实验主要是让同学们通过对本实验系统的初步使用,对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过程有一个总体而直观的认识。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核心交换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观察从用户摘机到链路拆除整个局内呼叫过程中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动作。

2.实验原理或方案原理:一个数字程控交换系统通常由交换网络、接口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接口子系统的作用是将来自不同终端(如电话机,计算机等)或其他交换系统的各种传输信号转换成统一的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内部的工作信号,并按信号的性质分别将信令传送给控制系统,将消息传送给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的任务是实现输入输出线上的信号的传递或接续。

控制系统则负责处理信令,按信令的要求控制交换网络完成接续,通过接口发送必要的信令,协调整个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以及配合协调整个电信网的运行等等。

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本实验系统通过X86和PENTIUM主板上的打印口与本实验系统相连,由并口通信控制部分产生系统所需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信号,从而实现对相应I/O口地址进行译码控制的功能。

控制模块通过对地址信号进行译码产生出控制具体电路动作所需要的片选信号。

上层控制程序还可通过对相应地址进行读写来输入或输出所选择I/O口地址所对应的硬件电路寄存器中的数据。

此外,控制系统还给每一部电话分配了一个时隙,以便用户电路接口在固定的时隙接入到PCM话音总线,或从PCM总线的固定时隙取出它所需要接收的话音信号编码。

当某一路话机摘机后,话机的两根用户环路由直流断开变成直流连通,用户接口电路将向控制程序送出一个摘机消息。

当控制软件接收到这个摘机消息后,将根据具体用户接口当前所处的“主叫用户空闲”状态,调用相应的呼叫状态转移函数,此函数将根据用户接口所处的状态和所接收到的主叫用户摘机消息调用主叫用户摘机处理函数。

在主叫用户摘机处理函数中将根据话机的端口号和话机号判断该话机的的各种服务特性数据和话机接口的物理特性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

如:见图1-2如果该路话机为合法用户,则向此路话机送拨号音,并连接该路话机对应的收号器。

当用户拨号后,控制程序将根据收号器所收到的数据进行号码分析,得到被叫用户所对应的本局内用户端口或局间中继群号。

如果被叫用户是本局内合法用户,控制系统软件将向控制向被叫用户接口电路送振铃控制信号,控制向被叫用户振铃,同时控制交换网络,连接回铃音到主叫用户接口电路的单向交换链路,向主叫用户送回铃音。

当被叫摘机后,控制系统软件将停止主叫方回铃音并停止向被叫用户振铃,同时连接主叫用户到被叫用户的双向通信链PCM总线模拟用户接口信号音模拟用户接口模拟用户接口交换网络模拟用户接口控制信号产生时钟信号产生图1-1数字程控交换实验系统各模块关系路。

此时这两路话机可以进行通话直至任何一方挂机。

当其中一路挂机后,控制系统软件将向另一路送忙音。

如果另一方在忙音监视时间之后仍未挂机,则送出催挂音。

如果双方均正常释放挂机,则控制软件正常完成了对此次呼叫从呼叫建立到通话直至呼叫释放的完整的呼叫控制过程。

3.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仪器:1.数字程控交换实验系统2.PC机两台3.电话机两台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者可根据以上的系统配置数据,确定要拨叫的局内分机号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