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速度、时间和路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2.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3. 速度、时间和路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速度、时间和路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
2. 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
时间: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
路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距离。
3. 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 = 路程÷ 时间路程 = 速度× 时间时间 = 路程÷ 速度4. 分析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课后作业1. 课本练习题。
2. 结合实际生活,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1.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2.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3. 速度、时间和路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准备工具
计时器(秒表)、记录本、笔。
使用步骤
熟悉计时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在走路或跑步前,启动计时器并归零;在行走或跑步过程中,记录经过的时间点;结束行走或跑步后,停止计时器并读取总时间。
注意事项
确保计时器准确无误,避免误差;在行走或跑步过程中保持计时器的稳定,避免误触或摔落。
计时器使用及记录时间
单位换算
如果长度单位是米,时间单位是秒,则速度单位是米/秒。可以根据需要换算成其他单位,如公里/小时等。
计算方法
速度 = 路程 / 时间。根据测量得到的操场一圈长度和记录的时间,计算自己走路或跑步时的速度。
结果分析
比较不同时间段或不同运动方式下的速度变化,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例如,可以比较走路和跑步时的速度差异,分析运动方式对速度的影响。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目录
CONTENTS
课程介绍与目标 知识点梳理与概念解析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题思路 学生自主操作与实践活动 课堂互动与小组讨论环节 课后作业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概念及关系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计算公式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
分享生活中遇到的“路程、时间、速度”相关问题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路程、时间、速度”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如“如何计算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和时间”、“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比较”等。
展示与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和成果。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补充,促进全班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时间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的应用
时间概念
03
单位
速度的单位通常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如米/秒(m/s)、千米/小时(km/h)等。
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与路程》教案
教学设计560米分别表示什么?生:明明家离学校的距离,乐乐家到学校家的距离。
米也就是明明上学一共要走的路。
560米呢?生:乐乐上学一共要走560米。
师:在数学上把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板书)①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
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
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师:请学生自己读题,独立思考,并算一算,写写。
生算并汇报。
生:3×40=120千米,120÷2=60千米/时师:你的第一个算式3×40=120千米,求出的是什么?(先求出路程)师:路程一样吗?从哪里知道?生:原路返回说明路程一样。
师:你很会读题。
②一辆汽车的速度是45千米/时,从绍兴出发过5小时能否到达上海?(绍兴到上海270千米)师: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1:比时间。
270÷45=6小时 6小时>5小时,不能到达。
生2:比路程。
45×5=225千米,225千米<270千米,不能达到。
生3:比速度。
270÷5=54千米/小时,45千米/时<54千米/时。
师:多思考会发现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5、有趣现象课件出示闪电打雷图片师:你是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
生1:雷声生2:闪电。
师:声音的速度是340米/秒,光的速度是300000千米/秒,从空中下来它们的路程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声音。
师:人们在走路的时候,鼻子走得快还是耳朵走得快?生发言。
师:鼻子和耳朵的时间一样,走得路程一样,所以速度也一样。
一、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会写速度吗?乐乐每分钟走70米,可写作()。
明明每分钟走60米,可写作()。
刘翔在110米栏中每秒跑9米,可写作()。
雨燕每小时飞行170千米,可写作()。
你会写速度吗?乐乐每分钟走70米,可写作()。
明明每分钟走60米,可写作()。
刘翔在110米栏中每秒跑9米,可写作()。
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学教案第一章:引入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路程: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了解路程是指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时间: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时间是指经过的间隔。
速度: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了解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4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路程、时间和速度?Step 2:讲解概念教师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并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Step 3:实际体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际体验,测量不同距离的路程,记录所需时间,计算速度。
Step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Step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关系,并进行数学语言的描述。
第二章:计算速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速度的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用路程除以时间的方法计算速度。
2.3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计算速度。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4 教学步骤Step 1:回顾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Step 2:讲解计算速度的方法教师讲解用路程除以时间的方法计算速度,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Step 3:实际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
Step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计算速度的方法和心得。
Step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速度的方法,并进行数学语言的描述。
第三章:应用与拓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模板三篇《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四年级“数与代数”的部分内容。
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
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
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年级《路程、时间与速度》数学教案
课堂游戏
游戏准备:跑道、接力棒、计时器 游戏规则
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等。
课堂游戏
2. 每组选派一名队员作为第一 棒,站在起点处,手持接力棒。
3. 听到发令枪声后,第一棒队 员迅速起跑,将接力棒传递给 下一位队员,以此类推。
4. 最后一名队员到达终点后, 计时器停止计时。
课堂游戏
05
02
解题思路
此题已知速度和总路程,需要求时间。根据 时间=路程/速度的公式,代入已知的路程和 速度,即可求出总时间。
04
例题2
小丽家距离学校1000米,她步行上学, 平均每分钟走50米,求小丽从家到学 校所需的时间。
06
解答过程 所需时间=1000米 ÷ 50米/分钟 = 20分钟。
求速度类问题
我理解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够区分不 同类型的运动情况。
04
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05
在学习初期,我对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到困惑。但通过多 做练习题和请教老师,我逐渐掌握了换算方法。
06
对于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我最初感到有些困难。但通过反 复练习和深入理解相关概念,我现在能够熟练应对这类问题。
5. 比较各组的用时,用时最短者为胜。
游戏目的:通过接力赛跑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加 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06
课程总结与回顾
关键知识点总结
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用S表示。
时间
物体运动所需的时间,用t表示。
关键知识点总结
•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v表示。三者的关系为: v = S / t。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运动与身体变化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运动与身体变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2)能够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提高健康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2)关注身体健康,养成良好运动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2. 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3. 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2)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灵活运用;(2)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运动知识,如:路程、速度、时间等;(2)提出问题:运动与身体变化有什么关系?2. 探究新知(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2)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如:心率、呼吸等;(3)小组讨论:如何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 实践应用(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3)开展运动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带来的身体变化。
4. 总结延伸(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等;(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2. 制定一周的运动计划;3. 观察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2. 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3. 实际问题的解决。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了解了身体变化与运动的关系。
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路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路线长度。
2. 时间:物体行驶路程所需的时间。
3.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4.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速度= 路程÷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龟兔赛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概念:分别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 游戏教学:设计一个关于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概念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2.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实例。
2. 教学素材:如龟兔赛跑的故事、相关图片等。
3. 游戏道具:如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卡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
2.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速度是什么吗?它是如何计算的?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
2. 引导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三、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解决问题。
2.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及关系。
2. 强调速度、时间和路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预留时间,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例题讲解”这一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关键,也是教师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重要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例题,使之既能够覆盖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一、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通过公式计算出速度、时间和路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测量和计算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个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应该能够明确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定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2.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计算方法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计算方法。
通过计算不同物体以不同速度行驶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和路程,学生可以加深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3. 应用实例通过实际场景的例子,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如,让学生计算自行车、汽车、火车等运输载具的速度、时间和路程。
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2. 组织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例如让学生测量不同物体以不同速度行驶一定距离所需时间和路程,然后进行计算并比较结果,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这些知识点。
3. 互动探究法让学生自己探究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方法,通过讨论、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五、教学评估1. 个人测试让学生通过测试题的形式检测是否掌握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计算方法。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通过讨论的形式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能够比较系统的掌握这些知识点。
3. 实用应用运用课上所学知识,设计一些实用应用,让学生完成,以检测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速度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速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路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距离。
2. 时间:物体行驶路程所需的时间。
3.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4. 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速度= 路程÷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实例,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公交车行驶等问题。
2. 准备路程、时间和速度的计算工具,如:计时器、测距仪等。
3. 准备小组讨论的卡片,用于记录学生讨论成果。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辆自行车,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是如何计算去学校的时间和路程的吗?”2.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自行车去学校的路程是固定的,时间取决于骑车人的速度。
3. 引入本课主题:路程、时间、速度。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2. 讲解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速度= 路程÷时间。
3. 举例说明: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路程是5公里,用了30分钟,求小明的速度。
4.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老师出示公交车行驶的实例,让学生计算公交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老师提出问题:“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生活中的例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来解答吗?”2.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四年级数学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定义,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
2.教学过程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路程概念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完成课本第45页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重点在于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公式进行计算。
-设计一道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2.解决与速度、时间和路程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不同难度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小组重。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想法,通过讨论和交流,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利用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挑战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待数学问题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4.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的关注程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四年级数学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他们对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可能在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3.教师举例说明,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公园,路程为5公里,时间为40分钟,如何计算速度?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速度的计算,总结速度的单位和换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场景可以用速度来描述?
-如果路程和时间发生变化,速度会如何变化?
3.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四年级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合作交流中表现出一定的竞争意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速度、路程、时间等数学概念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设计趣味性问题,如“为什么运动员跑得快?”等,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展开: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出速度公式。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运用速度公式解决问题。
-设计梯度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并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主题: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2.掌握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2.掌握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1.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对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进行整合。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教学案例;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和作业。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个小汽车行驶的场景,向学生提问:“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坐过小汽车出门旅游?当时,为了保证更安全、更快的到达目的地,司机一般都注意什么?”2. 梳理(15分钟)教师以小组形式给学生分配一些问题,让学生和小组成员合作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速度和路程?他们有什么区别?•如果小明一小时走了5千米,他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他要在5小时内走完125千米的路程,他的速度应该是多少?•请列举一些影响速度和时间的因素。
3. 演练(30分钟)教师设计了一些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课堂演练:1.求小明跑步时的速度,已知小明1小时能够跑5千米;2.如果小红每小时能跑8千米,她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跑完40千米的路程?3.一列火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为120千米/小时,如果它需要3个小时才能够行驶完一段长度为360千米的路程,那么在这段路程内火车行驶的总时间是多少?4. 拓展(15分钟)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完成一些少见的速度、时间和路程计算题:1.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每周六晚上播出,在播出时段内,小明感到《我是歌手》比较好看,所以他每周六都要看。
他的家距离小区门口有2千米的路程,他乘坐自行车速度为15千米/小时,他在何时出发才能在《我是歌手》开始时看到比赛呢?2.骆驼穿越荒漠需要3天的时间,每天行驶距离相同,共行驶120千米路程。
在此期间他们需要携带多少食物呢?5. 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本堂课的总结和部分分析,让学生再次回顾速度、时间和路程的相关知识和概念,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路程、时间与速度》数学教案
四年级《路程、时间与速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在这个故事中,兔子因为骄傲,乌龟因为坚持不懈,谁赢得了比赛呢?生:乌龟。
师:那你们知道吗?在这个故事中,兔子和乌龟的速度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速度的知识。
2.讲解新知(1)讲解速度的概念师:同学们,什么是速度呢?生: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师:很好。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路程÷时间。
其中,路程是指物体运动的距离,时间是指物体运动的时间。
(2)讲解速度的计算方法师:我给大家讲解一下速度的计算方法。
假设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路程是3公里,用了10分钟,那么他的速度是多少呢?生:速度=路程÷时间=3÷10=0.3(公里/分钟)。
师:很好。
同学们要学会灵活运用速度的计算公式。
3.练习巩固(1)课堂练习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刚才学习的知识。
1.小华从家到学校,路程是4公里,用了15分钟,他的速度是多少?2.小明和小华同时从家出发,小明骑自行车,速度是0.2(公里/分钟),小华步行,速度是0.1(公里/分钟),他们多久后相遇?(2)小组讨论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进行小组讨论。
请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目,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5.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道关于速度的题目,尝试解决,并和家长分享你的解题过程。
四年级数学《时间速度与路程》教案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时间、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时间、速度与路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时间、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2.帮助学生运用时间、速度与路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学生学习笔记。
3.计时器。
4.尺子、直尺等测量工具。
教学流程:Step 1: 导入新知(时间:10分钟)在上课前,教师准备好一台计时器,并让学生均匀分成几个小组。
然后,教师用计时器定时30秒,让学生分别记录自己小组的步行距离。
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数据汇总,告诉学生这是我们今天的新知识:时间、速度与路程。
Step 2: 学习时间、速度与路程的关系(时间:20分钟)教师运用示例教学法,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时间、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例如,小明骑自行车以每个小时10公里的速度骑行,那么他骑行10小时能骑行多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公式「速度=路程÷时间」来解决问题。
然后,教师给学生让更多类似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时间、速度与路程的理解。
Step 3: 解决实际问题(时间:3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时间、速度与路程的知识进行解决。
例如:小明以每个小时20米的速度跑步,他跑了5分钟,跑了多远?小红坐公交车上学,她花了25分钟,车速是每小时30公里,她家离学校多远?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
Step 4: 拓展活动(时间: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继续运用时间、速度与路程的知识进行解决。
例如:小明以每小时15米的速度走路上学,他每天走路上学需要多长时间?小红骑自行车去公园,她每小时骑行10公里,她骑行一个小时可以骑行多远?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
Step 5: 总结与课堂延伸(时间: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时间、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测验,让学生互相出题,并在小组内回答。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学目标:1、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例题情景: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40千米。
2、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3、再出示:特快列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4、师说明:也可以这样写。
5、让学生观察:哪种方法简便?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6、汇报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
7、练习:让学生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体讲评。
二、初步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1、出示例3情景图2、让生独立解决第(1)(2)小题3、出示:(1)802=160(千米)让生说出每个数各代表什么量?(2)280=160(千米)4、小组讨论、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着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5、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速度时间=路程三、深入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1、出示练习八第8题情景图2、让生独立解答,全班讲评订正。
3、让生思考讨论:(1)(2)题的算式是根据什么关系式得出的?你有什么发现?汇报展示成果: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能求出第三个量。
四、巩固练习练习8 5、6、7、9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路程一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重温刘翔比赛情景)师:同学们,刘翔跑得怎么样?(很快)这里的快指的是刘翔的什么快?(速度)(出示成绩表)师:从成绩单中,他们都跑的这110米是什么意思?(出示:路程)那么他们的12.91秒,13.18 秒,13.20秒这些是什么?(出示:时间)同学们,通过这个表格来看,为什么是刘翔赢了呢?(他用的时间最少)师:像这样,路程相同,怎样比快慢?(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2、时间一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师:都说刘翔跑的快,其实老师我跑得也是相当的快,我也能用12.91秒跑,你们信不信?(不信!)大家都不信啊?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老师和刘翔比赛的情景?(表格)师:老师没吹牛吧,我确实用了12.91秒跑完,这次我跟刘翔比,谁快?(生反馈:刘翔快,因为老师跑的路程比刘翔少)师:也就是说我们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但跑的路程的却不一样,那么像这样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又该怎么比快慢?(谁跑的路程多,谁就快) 3、导言:师:(出示并观察这两个表格),那么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发现速度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时间、路程有关系)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与路程和时间又有什么关系?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路程时间与速度)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
师:刚才呀,咱们在比快慢的时候知道了如果路程相等的时候,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在时间相等的时候,谁跑的路程长,谁就快。
如果路程跟时间都不相同呢?怎么比快慢?下面请看这样一组信息:小卡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哪辆车跑的比较快?(1)师:请说出数学信息有哪些?哪辆车跑的快些?你们能试着解决吗?(2)你可以通过计算,也可以借着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清楚了吗?做完后可以和同桌交流,开始(3)汇报各自的解决办法。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学目标:1、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例题情景: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40千米。
2、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3、再出示:特快列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4、师说明:也可以这样写。
5、让学生观察:哪种方法简便?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6、汇报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
7、练习:让学生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体讲评。
二、初步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1、出示例3情景图2、让生独立解决第(1)(2)小题3、出示:(1)802=160(千米)让生说出每个数各代表什么量?(2)280=160(千米)4、小组讨论、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着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5、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速度时间=路程三、深入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1、出示练习八第8题情景图2、让生独立解答,全班讲评订正。
3、让生思考讨论:(1)(2)题的算式是根据什么关系式得出的?你有什么发现?汇报展示成果: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能求出第三个量。
四、巩固练习练习8 5、6、7、9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 教学目标
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掌握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方法,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
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
2.掌握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方法
3. 教学难点
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4. 教学准备
1.教师:黑板、白板、教案;
2.学生: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5. 教学过程
5.1 导入(5分钟)
教师温馨提示:教学前,可以准备一些有关速度、时间或路程的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学过什么是速度吗?知道吗?”听取学生的回答,
引导学生复习或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
5.2 晨会通告
教师在晨会上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等。
5.3 正文(45分钟)
5.3.1 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15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引导学生明白速度、
时间和路程是什么,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为后面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5.3.2 掌握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方法(25分钟)
教师通过举一些例子和讲解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掌握计算速度、时间和路
程的方法,需要注意的点和注意事项等。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这样的题目:“一列火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行驶,3小时后到达B地,这段路程有多长?”
5.3.3 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5分钟)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情境演练,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速度、时间和路
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层次的理解这个知识点。
5.4 结束(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相应
的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思考:“为什么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7.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掌握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方法,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不同的情境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在布置作业时,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得到适当的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