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森林文化与功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森林文化与功能

专业班级:09级林学1班姓名:刘青学号:20090050

摘要:城市森林是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长沙市的城市建设阐述了城市森林文化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城市森林功能,提出了城市森林建设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城市森林建设城市森林文化内涵城市森林功能

城市森林在保护人体健康,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已成为时代的召唤。尤其今天人们已经在严峻的事实面前觉醒,城市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每次征服自然之后都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城市森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具体结合长沙市的城市森林建设来阐述城市森林的文化内涵与功能。

1 城市森林的文化内涵

1.1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在人、物(生物、非生物)、空间(理化环境)这三个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中,城市以人为中心的根本性质,是城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城市森林无论是“量”的配置,还是“质”的追求,都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第一位资源。从空间上讲,城市森林是唯一由立体的绿色生命支持城市环境与发展的主体,它与城市园林交相辉映,共同创造特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构建舒适的人居环境,直接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成为城市赖以生发展的物质文化基础;从时间上讲,城市森林的发展源远流长,造福当代、荫及子孙,服务于城市的现在与未来。城市森林作为特定环境中的一种特殊森林类型,其与人类本能的亲和力与友好性,是其他任何物质资源所无可替代的。在长沙市的城市森林建设中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特别是橘子洲头的规划布局。

1.2 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

中所定义的“可持续发展”,鲜明地表达了“人类要发展;发展是有节制的,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观点[1]。而城市可持续发展源于1996年在第二届联合国人类居住区大会(Habitat II)通过的《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会议确定的关于“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和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两大主题,提出在世界上建设健康、安全、公正和可持续的城市、乡镇和农村[2]。城市森林正是以这一“发展定义”和道德观为前提,以“改善城市的自然、人工和文化环境”为目标,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好的环境之间协调和平衡”的最佳选择和途径。比如长沙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建立,完全遵循和满足了“预防和保护为主、发展的量与质相统一、尊重自然、全面协调发展”这四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而将“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社会持续性”三者之间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体现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全面、完整、合理、协调与和谐”的特征。

1.3 与自然协调和谐的价值观

人是城市的主体,是人居环境的核心。同时,人又是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创造理想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城市森林价值的具体体现。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与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质量。森林有价,世人共享。近半个世纪以来,欧美、日本等国以及联合国统计署、环境计划署、世界银行、欧盟及其一些试点国家(如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等)相继开展了有关城市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定量研究。韩国公布的全国森林公益效能价值为350亿美元(1992);日本为75万亿日元/年(2000),而东京森林的资本还原价则高达1亿日元/hm2(折合700万人民币)[3]。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2004年4月由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及纳入绿色GDP核算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4]。开展以城市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价值核算与生态资产管理的研究,推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将加快我国城市由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和谐协调发展。最近几年长沙市的建设也正在逐渐向这一价值靠拢,比如开发岳麓山的旅游价值,我觉得这就是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很好例证。

1.4 人文关怀的审美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审美观念、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尤其是对自己居住的城市、对家庭居室以及周围活动空间与环境质量的选择,已经成为当今人们追求的一种消费时尚。“安全、清洁、健康、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心理、

精神、情感、信仰、自我实现等方面的文化氛围,更能满足生理学、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需求,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与人文关怀。留恋故土,借物寄情是中华民俗文化与风土人情的结晶。此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不再是简单的景物,而是凝聚着无限感情寄托与追思的见证,构成能唤起亲切感、产生亲和力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和行为环境。所有这些都与城市森林所包含的生态文化内涵密切相关。正如法国地理学家潘什美尔所说的“城市现象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种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种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一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5]。”城市森林文化内涵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境界。如下图所见:

长沙市南郊公园

1.5 “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的精华。它对中国文化、哲学、美学、伦理、道德、宗教以及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用“天人合一”的观点研究和认识人文生态观,是把自然生态系统延伸到人类社会文化系统的范畴,进一步强调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和发展理念。将森林引入城市,进入城市发展规划,再现森林群落结构和自然景观,以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充分体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种城市、人群、自然、环境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必然给现代都市和人群带来自然清新的气息与优美和谐的韵律。

2城市森林功能

2.1生态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