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内容障碍流行病学相关概念论文

合集下载

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研究进展

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研究进展

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与研究进展李军、陈锋卫、黄志莲、连庆泉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325027外科技术和麻醉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了老年病人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术前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病人进行复杂手术的机会越来越多,手术时间也越来越长,中枢神经功能不全即精神神经功能障碍是心脏和非心脏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老年病人的发病率明显提高。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发现,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病率约为6%~46.7%,具体的研究内容大多围绕POCD包括认知功能(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等)和情感障碍(焦虑、抑郁状态)与麻醉和手术的关系。

本文就POCD的诊断及最新研究进展及研究意义与前景介绍如下。

一POCD的定义老年病人术后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尤其是急诊大手术后,表现为精神紊乱、焦虑、人格改变及记忆力损害。

这种手术后出现的精神活动、人格、社交活动以及认知能力的变化就被统称为POCD。

术后谵妄也属于POCD。

谵妄常发生于术后早期,主要表现为短暂的精神和认知方面的变化,比如明显的情绪波动、认知功能损害和间隙的焦虑抑郁症等。

POCD的临床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等的损害和社交能力的降低,该综合征可以在术后数天到数周发生,可能持续长久。

按照北美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R)对认知障碍的分类,POCD属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其特征是由一般的医疗处理引起而又不属于谵妄、痴呆、遗忘等临床类型,最重要是其诊断主要经神经心理学试验的测试。

POCD在临床上较常见,在老年病人易被误诊为痴呆恶化。

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POCD的诊断需经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功脑功能的各个方面,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加工的速度、灵活性和记忆力等。

目前应用最多的测试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和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前者能较全面地反映人的认知、记忆和语言功能、图形辨别、计算能力和高级神经活动功能,缺点是操作复杂、费时。

失智论文总结报告范文(3篇)

失智论文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失智症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通过对失智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其发生机制,并探讨了相应的干预策略。

通过文献综述、实验研究等方法,为临床医生和护理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引言失智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逐渐减退。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智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研究失智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及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三、失智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1. 发生机制失智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神经元损伤:失智症患者脑内神经元损伤,导致神经元数目减少、神经元间连接减少。

(2)神经递质失衡:失智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如乙酰胆碱、多巴胺等。

(3)炎症反应:失智症患者脑内存在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损伤。

2. 具体表现失智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1)记忆力减退:患者短期和长期记忆力均受损,难以回忆起近期和过去的经历。

(2)注意力减退: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难以完成复杂任务。

(3)语言能力减退:患者语言表达困难,词汇量减少,难以理解他人言语。

(4)执行功能障碍:患者难以执行复杂任务,如穿衣、洗澡等。

四、干预策略1. 药物治疗针对失智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可采取以下药物治疗:(1)胆碱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增加脑内乙酰胆碱水平,改善认知功能。

(2)NMDA受体拮抗剂:通过拮抗NMDA受体,减轻神经元损伤。

2. 非药物治疗(1)认知康复训练:通过针对性的认知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2)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

(3)生活方式干预: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

五、结论失智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其发生机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分型及诊断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分型及诊断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分型及诊断摘要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于卒中事件发生后6个月内出现的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概要介绍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分型及诊断。

ABSTRACT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is a clinical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decreased cognitive function within six months after a stroke event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 of multiple factors,which can seriously affect the patient’s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Its epidemiology,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epidemiology;diagnosis卒中是我國目前人们的第一大死因,也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症的第二大因素。

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我国现有卒中后存活患者700万人,不同地区卒中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在(260 ~719)/10万人间,每年新发卒中患者200万人,同时有165万人因卒中死亡,因卒中死亡人数占所有死因的22.45%[1]。

卒中后存活患者中有7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残,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功能都有所减退,给社会、家庭和本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1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及其流行病学PSCI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一种亚型,其强调了以卒中事件作为认知功能受损发生或发展的触发点。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病理学机制、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病理学机制、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病理学机制、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不仅要考虑到肢体功能的恢复,其患者的认知功能在近些年备受关注。

本文就脑梗后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展开进一步论述。

Abstract: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should not only consider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but also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The pathophysiology,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Cognitive impairment;Stroke;Dementia脑梗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及其医生对疾病造成的身体残疾关注较多,但对于认知障碍关注较少,国内有研究表明卒中后3个月的认知障碍的比例分别为37.1%[1]。

另外,一篇关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指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卒中后认知障碍不仅存在于较严重的梗死患者中,对于轻型卒中也有21.8%的发病率[2],可见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属于卒中后认知障碍,本文就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学、相关因素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1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1.1大脑认知功能的神经环路人的大脑中存在功能复杂、数量繁多的神经环路,它们使大脑各个区域成为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些环路与人的记忆、情感、执行功能等密切相关,近些年研究表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某些关键部位的梗死有关[1],如皮质边缘区域,额叶皮质、白质,海马等区域。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认知障碍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就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抑郁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一、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是指由于脑卒中导致的记忆、语言、空间、注意和执行功能等方面的缺陷。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脑卒中,而其后遗症中认知障碍占比较高。

目前认知障碍的患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上升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抑郁和脑卒中的关系研究表明,脑卒中后的患者很容易出现抑郁情绪,这可能与脑卒中的病理机制有关。

许多临床实践和大样本研究都证实了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的增加,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幸存者的养老院和社区居民。

尽管脑卒中后的认知障碍和抑郁都是常见的症状,但其内在关系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

一些研究表明,在脑卒中后的患者中,认知障碍和抑郁存在关联。

有些研究认为,抑郁和认知障碍的发展是同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

而另一些研究则提出,抑郁可能是认知障碍的前驱,或者抑郁和认知障碍仅仅是伴随而非因果关系。

四、可能的机制认知障碍和抑郁的共同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和冠心病等。

此外,炎症和神经元凋亡等细胞变化也可能是导致认知障碍和抑郁的共同机制。

一些研究还发现,情绪稳定在脑卒中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中,认知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结论脑卒中后的患者往往同时存在着认知障碍和抑郁。

尽管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未得到确切证明,但是探究其机制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该深入探讨抑郁和认知障碍在脑卒中后的发展中的互动机制,并开发出更有效的干预手段,以缓解患者的疾病负担。

浅谈中医文献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认识

浅谈中医文献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认识

浅谈中医文献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认识轻度认知障碍(MCI)是指轻度记忆或认知损害但是没有痴呆的一种病症。

中医学当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病名,但是根据其善忘、善误等特点,我们可以在历代文献中找到与之相关的论述。

可以认为:轻度认知障碍当属中医学“善忘”、“健忘”、“文痴”等范畴。

我国已逐步进入老年社会,老年认知障碍者日益增多,研究显示:轻度认知障碍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为4.3%,在3-4年的随访研究中,大约50%的MCI转化为痴呆,其转化为痴呆的比率随年龄与病程的增加而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早期认知障碍的防治意义重大。

MCI的西医治疗方法比较单一,选用胆碱酯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银杏制剂、谷氨酸受体调节剂等改善与缺血和缺氧有关的脑代谢受损。

而中医药技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时空立体治疗的特点。

本文对有关MCI的中医医学文献进行整理,希望通过探讨不同时代医家对MCI的认识,为中医药防治MCI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1.病名探源秦汉时期当以《黄帝内经》为尊,关于轻度认知障碍,它称之为“喜忘”、“善忘”。

隋唐时期的医家论述较为繁多,没有较为统一的病名,《诸病源候论》中单列多忘候,称“多忘者,心虚也”。

而诸如《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多忘”、“善忘”、“好忘”、“喜忘”、“谬忘”等病名。

宋以后的医家则多以健忘做为病名,使其概念更加完善。

严用和在《济生方》专立健忘门,指出:“夫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

朱丹溪将之更加具体化,言:“戴云∶健忘者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此以为病之名,非比生成之愚顽不知人事”。

明清时期由于西方医学的渗透,医家们多从脑论述认知障碍。

楼英《医学纲目》言:道过之言,行过之事,久不记忆曰忘。

若当下即不能记,索之胸臆,了不可得者,健忘也。

汪昂《本草备要》言:“凡人外见一物,必有一形影留于脑中。

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

”提出记忆的由来,需要思索往事而凝神于脑。

脑梗塞的患病趋势与流行病学调查

脑梗塞的患病趋势与流行病学调查

脑梗塞的患病趋势与流行病学调查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常因脑动脉阻塞导致脑区缺血缺氧而发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塞的患病率逐渐增加。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的分析,探讨脑梗塞的患病趋势以及可能的风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脑梗塞的患病趋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脑梗塞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15百万人患上脑梗塞,是导致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脑梗塞已经成为人口健康的重大问题。

二、脑梗塞的流行病学调查1. 年龄和性别的关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梗塞的患病率逐渐增高。

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脑梗塞的风险显著升高。

此外,男性在脑梗塞中的患病率略高于女性,但女性由于寿命更长,在总体上患病人数相对较多。

2.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研究发现,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脑梗塞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患脑梗塞的可能性。

3. 慢性病和疾病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是导致脑梗塞的主要风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这些慢性病与脑梗塞的关联性较高,控制好这些疾病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脑梗塞的发生。

三、预防与治疗策略在了解脑梗塞的患病趋势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来降低患者的风险和改善患者的病情。

1.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能够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特别是在中年以及存在慢性病风险的人群中,更需要重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控制慢性病的发展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患者,积极控制病情,定期检测相关指标,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3. 教育与宣传加强对脑梗塞的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脑梗塞风险的认识,促使大家关注自身健康,了解预防措施,及早发现病情。

认知功能障碍文献

认知功能障碍文献

67(50.38) 50(37.59) 36(27.07) 47(35.34) 54(40.60) 32(24.06) 47(35.34) 45(33.83)
38(28.57)0.23
o.892 1.55 0.461 0.76
研究采用的是七海精神卫生中心制定的标准:文盲组l临界值 为≤17、小学组临界值为≤20、初中及以上组临界值为≤24。 以累计吸烟年份≥20年且吸烟量≥3支/日,不论戒烟与否均 列为吸烟者。以饮酒史≥20年且饮酒量:白酒≥1/2 N/日或 黄酒≥2两/日或啤酒>10.5斤/日,即定为饮酒者。 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ll.5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
,P
20.35
0.000
对象根据河北省行政区划和地理特点采取整群抽样法
对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邯郸市和唐山市所辖81个县市农 村及部分城镇1>90岁的高龄老人进行调奄,共获得符合要求的 高龄老人519名,年龄为90~104(平均97.16±3.62)岁,其中 男性181名,女性338名。90岁以上老人名单由河北省统计局 和河北省老龄问题委员会提供。 1.2方法
TW,Kwok
T,Lee
J。et
a1.Functional decline
CQ,Dong
BR,Zhang
YL,et a1.Association of cognitive consumption,tea consumption and
impair-
exeer-
pairmen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and cognitive
function[J].
with smoking,alcohol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1).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1).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1)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增加,老年期痴呆的发病日益成为医疗和公共健康事业的沉重负担。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Alzheimer病(AD)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是AD的早期阶段〔1-4〕。

MCI患者以每年10%~l5%的速度发展为AD,是正常老人发生AD的10倍〔4〕。

迄今为止,由于对AD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而对MCI这一特殊阶段的研究,有助于辨别痴呆的高危人群,为老年期痴呆寻找最佳的干预时间。

本文从MCI的概念和诊断、流行与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MCI的定义与概念MCI是介于痴呆和正常衰老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状态,是一个仍有争议的诊断概念,1962年,Kral提出良性老年健忘症(Benign Senescent Forgetfulness, BSF)概念〔5〕,其特点是在某一时刻回忆名字或者往事困难,而另一时刻又能想起来;有自知力,记忆测验成绩与无记忆困难者相近,不会发展为痴呆。

该定义由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界限不清,争议颇多。

1986年,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提出与年龄有关的记忆损害(Age-Associated Memory Impairment,AAMI)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6〕。

其中强调的是与年龄相符的记忆减退,要求记忆测验得分低于年轻成年人均数1个标准差,而其他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但由于按常态可能有16%的年轻成年人到老年后即使没有记忆减退也可能符合AAMI诊断,从而使这一定义和诊断标准的应用受到局限。

国际老年精神科协会于1994年提出了与衰老有关的认知功能下降(Aging-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AACD)的概念〔7〕。

与AAMI不同的是,AACD 不仅存在记忆下降,其他认知功能也受影响,而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精神障碍类医学论文创伤后的应激障碍

精神障碍类医学论文创伤后的应激障碍

精神障碍类医学论文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分析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景后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目前,PTSD在成人、儿童和青少年中都很常见。

本文将从概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因和治疗等方面对此进行评介和总结。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灾难性,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类医学论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重度精神反应。

战争、交通事故、暴力事件、自然灾害及其他任何导致恐惧、绝望、失控感、幻灭感的创伤事件均会导致PTSD的发生;PTSD的发生严重影响个体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应激事件日趋增多,PTSD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对PTSD的研究,可有效地降低应激人群PTSD的发生,促进应激人群的身心健康。

1 PTSD的概念精神障碍类医学论文作为心理危机的特殊形式,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起始于19世纪70年代。

1980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DSM- Ⅲ),正式以PTSD命名,将其定义为“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景引发的延迟和/或延长的反应”,或者是“一个人经历了异乎寻常的、几乎对所有的人都会带来明显痛苦的事件后所发生的精神障碍”,其特征性症状为反复重现精神创伤事件,努力回避易使人联想到创伤的活动和情境,以及觉醒程度增高等三方面,情感、思维、行为和生理反应等症状贯穿于其中。

PTSD从诊断的角度虽然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是PTSD所呈现的症状以及其所带来的困扰却是己经存在并早已被发现,世界上有关这类障碍的第一篇文章可以说是17世纪英国著名记者Samuel Pepys所写,他对1666年英国伦敦大火,以及大火后幸存者的描述,完全符合现代PTSD的诊断标准。

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CCMD-3)首次使用这一名称,并把它纳入反应性精神障碍以替换CCMD-2-R的延迟性应激障碍。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意识障碍大脑活动的有意识调节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意识障碍大脑活动的有意识调节

peetns d D S :letl i evni n rvni t y( P ) i s e n retnad o u f y t o 3一ya sl d— er euto i r sn
对管理组实施干预,以促进脑卒中前期患者的转归 ,干预措施
包 括合 理 的膳 食 指 导 、减 肥 、增 加体 力 活 动 和运 动 ,并 通 过 家
生 物节 律 等 ) ;疾 病 与 家 族 史 ,职 业 等环 境 因 素 包 括 暴 露 于 不 良的 生活 环 境 和生 产 环境 等 ;生 理 指标 包 括 有关 实 验 室 检查 结
压力 大,运动减少 ,致使肥胖 、超重人群不断扩大 ,所 以合理
饮食 与适量运动是预防脑卒中前期危险 因素的有效措施 ,同时 对控制血糖 、血压及体质量均有利 。本研究显示实施健康管理
参考 文 献
1 武海军 , 郭沽云 . 青年卒 中4 0例危 险因素分析 [ 】.中国医学 8 J
理 论 与 实践 , 0 5 2 0 ,( 5 1 :2 0—2 1 1) 1 4 4.
预的全过程 ,而健康干预 目的是降低 已存在 的健 康危险因素 ,
对于 自创性危 险 因素具 有重要 意义 。本研究 显示 ,干预前 J
a d ig o i mel u a d n e me it h p rl c mi n da n ss l t s n i t r d ae y e g y e a: rp r f i e o t a o
个月后血糖 、血压正常率均无差异 ;实施干预措施 6个月 后, 管理组患者血糖 、血压正 常率均比对照组高 ,而脑卒中的发生
创性健康危险 因素 )为个 体健康 危险 因素评 价 的类型 之一 ,

意识内容障碍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概念

意识内容障碍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概念

意识内容障碍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概念临床上意识内容障碍主要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主要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等。

昏迷是急危重症,易引起各科医生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找并纠正昏迷的病因,加强各种对症支持治疗,改善预后。

但是意识内容障碍相关概念很多,诊断标准不明确,常被临床医生忽视,贻误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死亡风险增大,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家属照顾的负担加重等严重后果。

因此与昏迷一样,临床医生有必要早期、及时识别和治疗意识内容障碍。

流行病学临床医生常常低估了意识内容障碍,尤其是意识模糊和谵妄的发病率。

意识模糊是病变适度阻断皮质功能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有基础损伤的患者,比如老年人,即使有轻微改变即可发生。

急诊就诊患者意识模糊的发生率为2%,住院患者的发生率为10%,而老年住院患者的发生率可达50%。

谵妄是急性、可逆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综合征,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要特征,脑部弥漫、短暂的中毒、感染或代谢紊乱等因素均可引起。

谵妄作为躯体疾病常见的精神障碍,尤其以老年(≥65岁)、重症监护病房和术后的患者多见。

相关概念嗜睡:意识内容障碍的早期表现,是一种病理性的持续睡眠。

患者能被轻刺激或呼唤所唤醒,醒后能保持短暂的觉醒状态,有一定的语言或运动能力,可勉强配合查体及回答简单问题。

但患者反应迟钝,呵欠连天,不愿睁眼,停止刺激后继续入睡。

昏睡:一种比嗜睡较重的意识内容障碍。

患者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可唤醒,对语言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做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昏迷:最为严重的意识内容障碍。

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均不能使其觉醒,无有目的的自主活动,不能自发睁眼。

按严重程度可分为3级:①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仍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

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如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

意识与精神疾病大脑中的精神障碍机制

意识与精神疾病大脑中的精神障碍机制

意识与精神疾病大脑中的精神障碍机制在如今的医学界,精神障碍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然而,尽管我们对于精神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精神障碍的机制却知之甚少。

本文将探讨意识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深入研究大脑中的精神障碍机制。

意识是指个体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和体验。

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涉及到感知、思维、情感等多个方面。

在正常情况下,意识是清晰、连贯且可控制的。

然而,在某些精神障碍中,个体的意识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表现出感知混乱、思维不连续、情感失控等症状。

精神疾病是指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失调。

这些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尽管这些疾病的症状各异,但它们都与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异常相关。

研究发现,在精神疾病患者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些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其中一个重要的结构是杏仁核,它负责情绪的产生与处理。

在焦虑症患者中,杏仁核的活动较为异常,导致他们对于潜在威胁的过度反应。

另外,前额叶皮层也在精神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一脑区负责认知和情感的调节,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受到了明显的损害。

除了结构上的改变,精神疾病患者的大脑功能也出现了明显的异常。

例如,在抑郁症患者中,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的连接存在缺陷,导致他们难以调节情绪。

此外,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也与精神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参与了奖赏、动机和情感的调节。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巴胺的活动异常引起了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错觉和幻觉。

除了这些已知的改变,我们对于精神障碍机制的理解仍然有限。

然而,通过研究精神疾病的遗传基础、分子机制以及脑电图等新技术的应用,我们有望揭示更多关于精神疾病机制的细节。

这些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为精神健康的维护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意识与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精神障碍中,个体的意识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表现出感知混乱、思维不连续、情感失控等症状。

意识与心理疾病探索精神障碍的神经基础

意识与心理疾病探索精神障碍的神经基础

意识与心理疾病探索精神障碍的神经基础意识与心理疾病:探索精神障碍的神经基础1.引言心理疾病是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对患者及其家庭产生了巨大的负担。

在科学研究的推动下,我们逐渐认识到心理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意识状态息息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意识与心理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深入研究精神障碍的神经基础。

2.意识与心理疾病的关系意识是人类独有的认知状态,它是我们主观体验世界的基础。

研究表明,意识与心理疾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首先,心理疾病常常伴随着意识的改变,如严重的焦虑、幻觉和妄想等。

其次,意识的缺失或异常状态也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比如睡眠障碍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因此,意识与心理疾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意识的神经基础意识的产生依赖于大脑的复杂神经活动。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揭示了意识的神经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脑皮层、神经元网络、谢尔盖效应和意识脑区。

大脑皮层是意识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一系列的神经传递和处理过程中,大脑皮层负责整合和产生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和体验。

神经元网络则通过复杂的连接方式,构建了大脑的信息传递通路。

谢尔盖效应(Sergei's effect)则是指大脑中的即时反应和联结机制,促使我们的意识状态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快速适应。

同时,研究发现意识还与一些特定脑区的激活相关。

常见的包括前额叶、偏托系统和杏仁核等。

这些脑区参与了注意力、情绪调节等功能,从而对意识产生重要影响。

4.心理疾病的神经基础精神障碍作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其病理机制十分复杂。

然而,通过对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我们已经初步揭示了精神障碍的神经基础。

首先,精神障碍通常涉及到多个脑区之间的功能紊乱。

以抑郁症为例,许多研究发现患者的前额叶皮层活动减少,导致情绪调控能力下降。

其次,神经递质的异常也与心理疾病密切相关。

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伴有多巴胺水平的改变,这与他们的幻觉和妄想症状密切相关。

此外,遗传因素也对心理疾病的发病起到了重要作用。

意识内容障碍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概念

意识内容障碍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概念

意识内容障碍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概念
黄文凤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1(013)007
【摘要】@@ 临床上意识内容障碍主要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主要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等.昏迷是急危重症,易引起各科医生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找并纠正昏迷的病因,加强各种对症支持治疗,改善预后.
【总页数】2页(P3-4)
【作者】黄文凤
【作者单位】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意识内容障碍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概念
2.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人权”概念与“历史”概念——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及相关文本的分析
3.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人权”概念与“历史”概念——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及相关文本的分析
4.意识内容障碍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概念
5.延长哀伤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和病理机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意识障碍疾病研究报告

意识障碍疾病研究报告

意识障碍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意识障碍所属部位:头部就诊科室:精神病科病症体征:谵妄,昏迷,昏睡,嗜睡,意识模糊疾病介绍:意识障碍是怎么回事?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状态,可通过言语及行动来表达,意识障碍系指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发生障碍,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障碍的一种状态,意识障碍又是病情危重的表现,病人毫无反应,完全丧失醒觉,原因是高级神经受到严重抑制症状体征:意识障碍有什么症状?(1)嗜睡: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即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动接近正常,但对周围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又复入睡。

(2)昏睡: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明显缩小,精神活动极迟钝,对较强刺激有反应。

不易唤醒,醒时睁眼,但缺乏表情,对反复问话仅难作简单回答,回答时含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在。

(3)昏迷: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

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

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

深昏迷: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驰、去大脑强直等。

极度昏迷:又称脑死亡。

病人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病理性电静息,脑功能丧失持续在24小时以上,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

(4)去大脑皮质状态: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它与昏迷不同,是大脑皮质受到严重的广泛损害,功能丧失,而大脑皮质下及脑干功能仍然保存在一种特殊状态。

有觉醒和睡眠周期。

觉醒时睁开眼睛,各种生理反射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存在,喂之能吃,貌似清醒,但缺乏意识活动,故有瞪目昏迷、醒状昏迷之称。

解析人类在大脑和意识研究领域的障碍

解析人类在大脑和意识研究领域的障碍

解析人类在大脑和意识研究领域的障碍Eric R.Kandel、Larry R.Squire著20世纪后叶,人类对于大脑的研究从外围的生理学和精神科学的研究领域转移到了一个叫做“神经系统科学”的多学科交叉领域,这一领域现在同时也处在了相关学科的中心位置。

这种目标调整的发生是因为人类对于大脑的生物学研究已经纳入了包括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心理学在内的一些共同的结构框架。

在这种新的框架下,神经系统科学涵盖了从基因到认知、从分子到意识的广阔领域。

是什么逐渐引导着神经系统科学,让它最终处于生物学的核心位置并与心理学结合?从20世纪初的生物学来看,当时神经系统科学的目标是去理解大脑的发育机制以及诸如感知、思考、感动和记忆这样困难的让人难以想象的功能。

此外,神经系统科学区别于生物学的原因是神经系统科学的语言是基于神经解剖学和电生理学之上的,而不是一般生物学基于生物化学的语言。

近20年来(1980~2000年),这种区别在逐渐扩大。

分子神经科学已经由基于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易于处理的简单系统的关注上所建立起来。

因此,神经系统科学帮着描绘了探究神经细胞功能的大致目标,而这种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被认为已经被一般的生理学主题的变种所控制。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用神经的方法去争取精神的进步看起来有点过于简化以至于无法公平对待认知的复杂性。

实质性的进步需要这些以还原论为目标的证明,而这些证明需要建立在有意义的心理学框架上。

VernonMountcastle、David Hubel、Torsten Wiesel和Brenda Milner 在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的工作,以及20世纪70年代脑成像的发现,显示出感觉处理、知觉以及记忆是可以研究的(be achieved)。

由于这些进展,人们慢慢意识到仅仅通过对大脑的刺激、应答的研究是可以满足心理学家们对认知进步的兴趣。

这里,我们列举出几个对神经系统科学的成熟完善和其与生物学、心理学关系的重新调整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发现。

精神医学中的认知障碍研究

精神医学中的认知障碍研究

精神医学中的认知障碍研究第一章:引言精神医学中的认知障碍是指一类由神经系统异常所导致的,影响认知和行为表现的疾病。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注意力、学习和情感。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交往,因此,认知障碍一直以来都是精神医学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第二章:认知障碍的类型1. 认知障碍的分类人们对认知障碍的研究始于对精神病人认知障碍的关注。

按照现在的认知科学视角,认知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短期记忆障碍:患者即使是对于一些小事情也很难记忆,常常会讲重复的话,问重复的问题。

2)方向障碍:患者难以了解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不知道自己身处哪个地方,这是因为与大脑的方向感觉障碍有关。

3)抑制控制障碍: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会发脾气、情绪波动,甚至有可能发生自杀行为。

4)偏执型思维障碍:患者认为别人在阴谋中对待他,或者他的思想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常容易过度反应,产生偏执倾向。

2. 认知障碍的影响认知障碍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提高患者夭折率、患者就业/学习能力下降、社交困难、卫生状况恶化等。

因此,对于这些认知障碍患者,应该给予相应的关注和治疗。

第三章:认知障碍的治疗1. 认知障碍的深入治疗——药物治疗临床观察证明,针对原发病态的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认知障碍患者的许多临床表现。

严重抑郁的病人根据重度程度可选用抗抑郁药物,若合并有焦虑情绪的增强明显可加用抗焦虑药物或特殊抗抑郁通用药物。

2. 治疗失落感——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认知障碍。

通过训练患者的认知、行为和情绪反应,自我调节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避免或减轻了负面情绪的出现。

CBT是一种运用逻辑分析对患者关键事件、行为反应方式和思想方式作出分析,改变患者们对生命体验的态度和看法的治疗方法。

第四章:研究现状1. 研究认知障碍的技术——磁共振成像现今国际上,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多采用各种影像技术。

作为其中一种最常见的影像诊断技术之一,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学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内容障碍的流行病学及相关概念临床上意识内容障碍主要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主要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等。

昏迷是急危重症,易引起各科医生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找并纠正昏迷的病因,加强各种对症支持治疗,改善预后。

但是意识内容障碍相关概念很多,诊断标准不明确,常被临床医生忽视,贻误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死亡风险增大,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家属照顾的负担加重等严重后果。

因此与昏迷一样,临床医生有必要早期、及时识别和治疗意识内容障碍。

流行病学
临床医生常常低估了意识内容障碍,尤其是意识模糊和谵妄的发病率。

意识模糊是病变适度阻断皮质功能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有基础损伤的患者,比如老年人,即使有轻微改变即可发生。

急诊就诊患者意识模糊的发生率为2%,住院患者的发生率为10%,而老年住院患者的发生率可达50%。

谵妄是急性、可逆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综合征,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要特征,脑部弥漫、短暂的中毒、感染或代谢紊乱等因素均可引起。

谵妄作为躯体疾病常见的精神障碍,尤其以老年(≥65岁)、重症监护病房和术后的患者多见。

相关概念
嗜睡:意识内容障碍的早期表现,是一种病理性的持续睡眠。

患者能被轻刺激或呼唤所唤醒,醒后能保持短暂的觉醒状态,有一定的语言或运动能力,可勉强配合查体及回答简单问题。

但患者反
应迟钝,呵欠连天,不愿睁眼,停止刺激后继续入睡。

昏睡:一种比嗜睡较重的意识内容障碍。

患者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可唤醒,对语言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做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昏迷:最为严重的意识内容障碍。

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均不能使其觉醒,无有目的的自主活动,不能自发睁眼。

按严重程度可分为3级:①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仍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

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如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

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

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②中昏迷:对外界的正常刺激均无反应,自发动作很少。

对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此时生命体征已有改变。

③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

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

生命体征已有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

意识模糊:表现为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谵妄:一种急性的脑高级功能障碍,较意识模糊程度严重。

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表现为认知、注意力、
定向、记忆功能减退,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表现为紧张、恐惧和兴奋不安,甚至有冲动和攻击行为。

病情常呈波动性,夜间加重,白天减轻,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睁眼昏迷或醒状昏迷:觉醒状态存在而意识内容丧失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内容障碍。

临床上表现为语言和运动反应严重丧失,类似昏迷,主要是大脑皮层功能或皮质下某些功能的丧失,而皮质下的大多数功能和延髓的自主神经功能保存或已恢复,因此与昏迷有所不同。

该类意识内容障碍可见于3种不同的病症:去皮质综合征、无动性缄默症和持续性植物状态。

去皮质综合征:多由于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而导致的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仍保存。

患者表现为意识内容丧失,但睡眠-觉醒周期存在,能无意识地睁眼、闭眼或转动眼球,但眼球不能随光线或物品转动,貌似清醒,但对外界刺激无任何反应。

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甚至咀嚼动作、吞咽、防御反射均存在,可有吸吮、强握等原始反射,但无自发动作。

大小便失禁。

四肢张力增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

身体姿势可为上肢屈曲内收,腕及手指屈曲,双下肢伸直,足屈曲,称之为去皮质强直。

无动性缄默症(am):由于脑干上部和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受损引起,此时大脑半球及其传出通路无病变,但因皮层得不到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足够的刺激,患者处于一种缄默不语、四肢不动的特殊意识状态。

患者能注视周围环境及人物,貌似清醒,但不
能活动或言语,二便失禁。

肌张力减低,无锥体束征。

强烈刺激不能改变其意识状态,存在睡眠-觉醒周期。

持续植物状态(pvs):指大脑半球严重受损而脑干功能相对保留的一种状态。

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全部丧失,呼之不应,不能与外界交流,有自发或反射性睁眼,偶可发现视物追踪,可有无意义哭笑,存在吸吮、咀嚼和吞咽等原始反射,有睡眠-觉醒周期,大小便失禁。

持续植物状态,过去称植物人,指颅脑外伤后植物状态持续>12个月,其他原因持续>3个月。

脑死亡: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且不可逆转的状态,即死亡。

目前我国成人脑死亡的判定标准如下:①先决条件:昏迷原因明确;②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1)临床判定:深昏迷、脑干反射完全消失、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自主呼吸诱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

以上3项必须全部具备。

(2)确认判定:脑电图平直、经颅多普勒超声无脑血流灌注现象、体感诱发电位p14以上波形消失。

以上3项中至少有1项阳性。

(3)脑死亡观察时间:首次判定后,观察12小时,复查无变化,方可最后判定为脑死亡。

去皮质强直:提示大脑半球或丘脑损伤,损伤位置高于间脑,其姿势特征是手臂、手腕屈曲和内收,下肢伸直。

去大脑强直:提示病损位于尾侧间脑、中脑或脑桥,其姿势特征是上肢内收、伸直、旋前(仰卧),下肢伸直。

痴呆: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

患者必须有2项以上认知域受损,并导致患者的日常或社会能力明显减退。

临床表现为思维活动变得不完善,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减弱或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能力丧失,不能从事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还可伴发精神行为的异常。

精神情感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淡漠、意志减退、不安、抑郁、焦虑等;行为异常,包括徘徊、多动、攻击、暴力、捡拾垃圾、藏匿东西、过食、异食、睡眠障碍等。

有些患者还有明显的人格改变。

一般来说,病变多为进行性的,常不易恢复或不能完全恢复。

但如治疗适当,也可阻止继续发展,病情有可能得到改善。

遗忘:对记忆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根据遗忘的具体表现可分为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进行性遗忘、系统成分性遗忘、选择性遗忘和暂时性遗忘等多种类型,其中以前两种最为重要。

顺行性遗忘:指不能回忆起在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近期事件记忆差,不能保留新获得的信息,而远期记忆尚保存。

逆行性遗忘是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过去的信息与时间梯度相关的丢失。

焦虑: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

患者表现为紧张恐惧,顾虑重重,认为病情严重无法治疗,或认为问题复杂无法解决,以致搓手顿足,坐卧不安,如同大祸临头,惶惶
不可终日,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疑病观念。

抑郁: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思维内容障碍及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患者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

患者表现为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惹;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社会功能受损,给患者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大部分患者都有躯体障碍,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

此外,患者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和早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