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 第一次段考测试卷及解析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解析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氯水、氨水、漂白粉都是混合物B .C 6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 .HClO 、H 2SO 4(浓)、HNO 3都是强氧化性酸D .Na 2O 2、Cl 2、SO 2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答案】D 【详解】A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都属于混合物,选项A 正确;B .C 60、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选项B 正确; C .HClO 、H 2SO 4(浓)、HNO 3都具有强氧化性,是强氧化性酸,选项C 正确;D .Na 2O 2、Cl 2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SO 2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能褪色,选项D 不正确; 答案选D 。
2.一定量的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 2SO 3和NaH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C .5∶7D .8∶11【答案】C 【详解】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23223x x x x++=5:7,故答案选C 。
3.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B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 4+C .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 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固体试样中也可能存在Fe 3+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答案】C【详解】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不一定是BaSO4,也有可能是AgCl,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Cl-;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A错误;B、应将用镊子夹住试纸放在试管口,B错误;C、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和Fe2O3,加入盐酸后,Fe可以和Fe3+反应,使得溶液中没有Fe3+,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C正确;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SO2;此外,和盐酸反应生成CO2、SO2的离子有CO32-、HCO3-或SO32-、HSO3-,D错误;故选C。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质量检测测试卷含解析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有一瓶可能部分被氧化的Na2SO3溶液,某同学取少量此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
下述有关此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A.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加入 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加足量硝酸后的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4D.此实验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运用硫酸根的鉴别方法分析。
【详解】A. 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B.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不一定含有BaSO4,可能是BaSO3,故B错误;C. 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生成的BaSO3也会被氧化为BaSO4,所以加硝酸后生成沉淀一定是BaSO4,故C正确;D. 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故D错误;答案选C。
2.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C.检验亚硫酸盐是否已氧化变质,可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答案】C【详解】A.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则不含铁离子,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Fe2+,故A正确;B.KMnO4溶液与FeCl3溶液不发生反应,但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故B正确;C.酸性条件下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不能检验,应该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D.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故D正确;故选C。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3CaCO 和3CaSO 沉淀生成,故①正确;②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3CaCO 沉淀生成,故②正确;2CO ③气体与32Ba(NO )不反应,2SO 气体通入32Ba(NO )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2SO 将被3NO -氧化生成24SO -,因此有4BaSO 沉淀生成,故③正确;2NO ④和2SO 混合后,2SO 将被2NO 氧化成3SO ,通入2BaCl 溶液后有4BaSO 沉淀生成,故④正确;⑤当3NH 过量时溶液中3CaCO 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342NH CO CaCl H O CaCO 2NH Cl +++=↓+;当3NH 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3242NH 2CO CaCl 2H O Ca(HCO )2NH Cl +++=+,故⑤错误。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丙过量,对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要掌握到位。
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一一排查,同时要掌握2NO 的氧化性,2SO 具有还原性,2SO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2SO 气体通入32Ba(NO )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2SO 将被3NO -氧化生成24SO -,此时有4BaSO 沉淀生成。
2.下图是一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
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 ,若关闭活塞K ,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 ,则品红溶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X 和洗气瓶内液体Y(足量)可能是( )选项 A B C D X CO SO 2CO 2 Cl 2Y浓H 2SO 4NaHCO 3饱和溶液Na 2SO 3溶液NaHSO 3饱和溶液A .AB .BC .CD .D【答案】B 【详解】A .CO 不能使品红褪色,A 错误;B .若关闭活塞K ,SO 2与NaHCO 3溶液反应生成CO 2气体,品红溶液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 ,SO 2使品红褪色,B 正确;C .CO 2与Na 2SO 3溶液不反应,且不能是品红褪色,C 错误;D .Cl 2与饱和NaHSO 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 2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错误。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质量检测测试卷及解析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l−或SO42-等,A错误;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O32−或SO32−,或HCO3−等,B错误;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或Ag+,但二者不能同时存在,C错误;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沉淀为氢氧化铁,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D正确;故答案为:D。
2.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脱水性,遇到有机物后,“强行”以H2O的形式脱去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从而使有机物碳化变黑,A正确;B、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使石蕊变红,HClO再氧化石蕊成无色物质,氯水的酸性主要靠HCl体现,漂白性靠HClO体现,B正确;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还可能是SO2,故该溶液中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中的一种或者几种,C错误;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NH4+和强碱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反应产生NH3,D正确;故选C。
【点睛】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般认为是CO2,和酸反应产生CO2的离子有CO32-、HCO3-,在分析时,这两种离子都要考虑到;此外,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若题中没有说明,也要考虑到SO2,相应的,和酸反应产生SO2的离子有SO32-、HSO3-。
3.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还原剂B.金属在加热条件下都易与氧气反应C.加热条件下铜与硫蒸气反应生成硫化铜D.铁丝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亚铁【答案】A【详解】A、金属元素的最低价为0价,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A 正确;B、金、铂等不活泼金属在加热条件不易与氧气反应,故B错误;C、硫的氧化性弱,加热条件下铜与硫蒸气反应生成硫化亚铜,故C错误;D、氯气的氧化性强,铁丝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故D错误。
高一化学(下)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有一瓶可能部分被氧化的Na2SO3溶液,某同学取少量此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
下述有关此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A.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加入 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加足量硝酸后的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4D.此实验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运用硫酸根的鉴别方法分析。
【详解】A. 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B.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不一定含有BaSO4,可能是BaSO3,故B错误;C. 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生成的BaSO3也会被氧化为BaSO4,所以加硝酸后生成沉淀一定是BaSO4,故C正确;D. 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故D错误;答案选C。
2.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C.检验亚硫酸盐是否已氧化变质,可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答案】C【详解】A.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则不含铁离子,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Fe2+,故A正确;B.KMnO4溶液与FeCl3溶液不发生反应,但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故B正确;C.酸性条件下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不能检验,应该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故C 错误;D .加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 3+,故D 正确; 故选C 。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B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生成气体,并有固体产生气体是H2,固体是CuC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氨水中溶液红色褪去SO2是酸性氧化物D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少量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是硫酸溶液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说明铁在高温下和水反应,故A错误;B.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B错误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碱性减弱,红色褪去,与漂白性无关,体现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故正确;D.先加氯化钡溶液,后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g+,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检验硫酸根离子,先滴加盐酸没有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滴加的顺序不能颠倒。
2.实验室制备SO2反应原理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 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A.a f g d c e B.b g f d c e C.a f g c d e D.a f g d c h【答案】A【详解】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选A装置),然后将气体经过E装置来干燥SO2,用C装置收集SO2,D装置作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气法收集,SO2应从d口进入C 装置;D装置和F装置相比,D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更为安全;综上所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f g d c e,故选A。
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 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解析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有一瓶可能部分被氧化的Na2SO3溶液,某同学取少量此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
下述有关此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A.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加入 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加足量硝酸后的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4D.此实验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运用硫酸根的鉴别方法分析。
【详解】A. 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B.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不一定含有BaSO4,可能是BaSO3,故B错误;C. 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生成的BaSO3也会被氧化为BaSO4,所以加硝酸后生成沉淀一定是BaSO4,故C正确;D. 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以是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故D错误;答案选C。
2.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C.检验亚硫酸盐是否已氧化变质,可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答案】C【详解】A.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则不含铁离子,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Fe2+,故A正确;B.KMnO4溶液与FeCl3溶液不发生反应,但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故B正确;C.酸性条件下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不能检验,应该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D.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故D正确;故选C。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焙烧时产生的SO2气体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B.滤液中的铝元素主要以AlO2-存在,可以往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经过滤、灼烧生产氧化铝C.可以将少量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产品中含有FeOD. 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答案】C【分析】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粉碎后通入空气、加入氧化钙焙烧,其中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得到产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浸其中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溶液,经操作Ⅰ得到的固体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二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避免污染环境,A正确;B.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可以将AlO2-转化为Al(OH)3,灼烧可生成氧化铝,B正确;C.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可生成硫酸亚铁,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证明产品中含有FeO,C错误;D.“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设有x mol Fe2O3和y mol FeS2完全参加反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2x×(3-8 3)=2y×5+y×(83-2),解得xy=16,所以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焙烧时产生的SO2气体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B.滤液中的铝元素主要以AlO2-存在,可以往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经过滤、灼烧生产氧化铝C.可以将少量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产品中含有FeOD. 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答案】C【分析】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粉碎后通入空气、加入氧化钙焙烧,其中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得到产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浸其中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溶液,经操作Ⅰ得到的固体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二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避免污染环境,A正确;B.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可以将AlO2-转化为Al(OH)3,灼烧可生成氧化铝,B正确;C.Fe3O4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可生成硫酸亚铁,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证明产品中含有FeO,C错误;D.“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设有x mol Fe2O3和y mol FeS2完全参加反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2x×(3-8 3)=2y×5+y×(83-2),解得xy=16,所以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解析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酌是A .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B .氯气和烧碱反应可制取漂白粉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红【答案】C【详解】A. 常温下铁和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铜不发生钝化,故A 错误;B. 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故B 错误;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可得到纯碱,故C 正确;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 错误;故答案选:C 。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硫单质具有氧化性,故铁粉与硫粉共热可以生成Fe 2S 3B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 2,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SO 3C .SO 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 2是电解质D .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的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答案】D【详解】A. 因为硫单质具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不强,铁粉与硫粉共热生成FeS ,A 错误;B.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 2,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也是SO 2,B 错误;C. SO 2的水溶液能导电,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电解质,二氧化硫不是电解质,C 错误;D. 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的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D 正确; 答案为D 。
【点睛】S 具有弱氧化性,与Fe 反应生成FeS 。
3.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 2气体作用,其实质相同的是(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A .②③B .①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B【详解】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②品红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③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二氧化硫的酸性;综上所述,①③反应原理相同,答案为B。
高一化学(下)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B.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断振荡,溶液变浑浊C.工业上或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D.二氧化硫能使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答案】C【详解】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均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振荡,溶液不会变浑浊,故B错误;C.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则实验室用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故C正确;D.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C。
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详解】CO,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2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D.Fe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2H S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质量检测测试卷含解析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B.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断振荡,溶液变浑浊C.工业上或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D.二氧化硫能使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答案】C【详解】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均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振荡,溶液不会变浑浊,故B错误;C.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则实验室用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故C正确;D.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C。
2.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迅速退色B.不退色C.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慢慢退色【答案】B【详解】Cl2和SO2同时通入到溶液中,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若Cl2和SO2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恰好没有剩余,即没有漂白性的物质剩余,故溶液不会褪色,故选B。
【点睛】Cl2、SO2都具有漂白性,同时它们的漂白性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若将这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式通入到溶液中,二者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气体的漂白原理也不相同,Cl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ClO,该物质具有强化性,漂白作用是不可逆的,而SO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该物质可以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3.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详解】CO,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2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D.Fe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2H S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解析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得出的推理或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则溶液中可能存在HCO3-、SO32-、HSO3-、CO32-,A错误;B. 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SO32-、CO32-或Ag+,B错误;C. 钠熔成小球,说明钠和水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同时说明钠的熔点较低,C正确;D. 因为该检验方法是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在通氯气前滤液A中就可能含有Fe3+,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Fe2+,D错误;故选C。
【点睛】钠的密度小于水,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且放出热量,钠熔成小球,说明钠和水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
2.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气体作用,其实质相同的是()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详解】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②品红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③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二氧化硫的酸性;综上所述,①③反应原理相同,答案为B。
3.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达不到实验要求的是( )A.K2SO3是否被氧化(BaCl2溶液) B.新制氯水已经完全变质(紫色石蕊试液) C.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FeSO4是否被氧化(KSCN溶液)【答案】A【详解】A、K2SO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K2SO4,K2SO3、K2SO4和BaCl2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故BaCl2溶液不能达到实验要求,A错误;B、新制氯水中存在Cl 2+H2O HClO+HCl,HClO不稳定、易分解,随着HClO的分解,平衡不断右移,最终新制氯水会变质为盐酸溶液,失去漂白性,故使用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可以说明氯水完全变质,即紫色石蕊试液能达到实验要求,B正确;C、KI会被空气氧化生成I2,I2遇到淀粉溶液,溶液会显蓝色,故淀粉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C正确;D、FeSO4会被空气氧化为Fe2(SO4)3,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FeSO4已被氧化,故KSCN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D正确;故选A。
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及解析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下表选项物质对应正确的是选项M N P QA NH3·H2O Ba(OH)2铜KSCNB Na BaCl2FeO KSCNC NaOH Ba(NO3)2铁粉KSCND Na2O2MgCl2锌粉KSCNA.A B.B C.C D.D【答案】C【分析】硫酸铁与M发生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为Fe(OH)3沉淀,M为碱或与水反应能生成碱的物质。
硫酸铁与N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为BaSO4沉淀,N可能含有Ba2+。
P 与硫酸铁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浅绿色微粒为Fe2+,P起到还原剂的作用;硫酸铁与Q作用溶液变为红色,则Q为硫氰化钾。
【详解】A. N不能是氢氧化钡,因为它与硫酸铁反应除了生成硫酸钡,还会生成氢氧化铁,二者的混合物为红褐色,不是白色沉淀,A错误;B. P不能为氧化亚铁,因为FeO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2+,B错误C. M若为NaOH,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N若为硝酸钡,与硫酸铁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P若为铁粉,还原+3价的Fe3+为+2价的Fe2+,C正确;D. N不能为氯化镁,它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铁元素的化学反应,注意各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常见物质的颜色及溶解性。
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如可干燥氯气、二氧化硫、氨气等B.浓硫酸与炭共热反应,仅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D.以 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过程中,要用到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等设备,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详解】A.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不能干燥氨气和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可干燥氯气和二氧化硫,故A错误;B.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硫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只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B 正确;C.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不体现氧化性,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二者漂白原理不同,不能说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没有氯气强,故C错误;D.工业制硫酸的三设备是:沸腾炉4FeS2+11O22Fe2O3+4SO2,接触室2SO2(g)+O2(g)2SO3(g),吸收塔SO3+H2O=H2SO4,沸腾炉、接触室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吸收塔所涉及的反应不是,故D错误;故答案为B。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氯水、氨水、漂白粉都是混合物B .C 6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 .HClO 、H 2SO 4(浓)、HNO 3都是强氧化性酸D .Na 2O 2、Cl 2、SO 2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答案】D 【详解】A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都属于混合物,选项A 正确;B .C 60、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选项B 正确; C .HClO 、H 2SO 4(浓)、HNO 3都具有强氧化性,是强氧化性酸,选项C 正确;D .Na 2O 2、Cl 2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SO 2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能褪色,选项D 不正确; 答案选D 。
2.一定量的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 2SO 3和NaH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C .5∶7D .8∶11【答案】C 【详解】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23223x x x x++=5:7,故答案选C 。
3.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 A .脱水性 B .吸水性C .强酸性D .强氧化性【答案】D 【详解】A. 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 不合题意;B. 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 不合题意;C. 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 不合题意;D.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 位于H 之后,所以Cu 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 氧化为CuO ,然后溶解为CuSO 4。
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择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NaBr溶液(NaI)中加入氯水,不仅除掉了I-,也除掉了Br-,最后所得溶液为NaCl,A不正确;B.NaHCO3溶液(Na2CO3)中加入石灰水,NaHCO3、Na2CO3都转化为CaCO3沉淀,最后得不到NaHCO3溶液,B不正确;C.SO2(HCl)中加入饱和食盐水,HCl溶解于溶液,SO2也会有大量溶解,C不正确;D.MgCl2溶液(CaCl2)中加入石灰水,虽然MgCl2转化为Mg(OH)2沉淀,但加入盐酸后,又会生成MgCl2,D正确;故选D。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硫单质具有氧化性,故铁粉与硫粉共热可以生成Fe2S3B.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SO3C.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D.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的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答案】D【详解】A. 因为硫单质具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不强,铁粉与硫粉共热生成FeS,A错误;B.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也是SO2,B错误;C.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电解质,二氧化硫不是电解质,C错误;D. 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的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D正确;答案为D。
【点睛】S具有弱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FeS。
3.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还原剂B.金属在加热条件下都易与氧气反应C.加热条件下铜与硫蒸气反应生成硫化铜D.铁丝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亚铁【答案】A【详解】A、金属元素的最低价为0价,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A 正确;B、金、铂等不活泼金属在加热条件不易与氧气反应,故B错误;C、硫的氧化性弱,加热条件下铜与硫蒸气反应生成硫化亚铜,故C错误;D、氯气的氧化性强,铁丝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故D错误。
高一第二学期 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Cu2+。
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先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一定没有Na+、Cl-B.可能有Cl-、CO32-C.一定没有CO32-、可能有SO42-D.一定有SO42-、Cu2+【答案】D【详解】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CO32-不存在;因为Cu2+水解呈酸性,所以有Cu2+;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42-;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因为前面已滴加了氯化钡,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和SO42-,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Cl-、Na+,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脱水性B.吸水性C.强酸性D.强氧化性【答案】D【详解】A. 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不合题意;B. 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不合题意;C. 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不合题意;D.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位于H之后,所以Cu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氧化为CuO,然后溶解为CuSO4。
故选D。
3.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如可干燥氯气、二氧化硫、氨气等B.浓硫酸与炭共热反应,仅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D.以 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过程中,要用到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等设备,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详解】A.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不能干燥氨气和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可干燥氯气和二氧化硫,故A错误;B.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硫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只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B 正确;C.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不体现氧化性,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二者漂白原理不同,不能说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没有氯气强,故C错误;D.工业制硫酸的三设备是:沸腾炉4FeS2+11O22Fe2O3+4SO2,接触室2SO2(g)+O2(g)2SO3(g),吸收塔SO3+H2O=H2SO4,沸腾炉、接触室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吸收塔所涉及的反应不是,故D错误;故答案为B。
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及解析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均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生成SO3D.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低【答案】D【详解】A. 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发生分解反应生成HCl和O2,所以不具有漂白性,故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只变红不褪色,故A错误;B. 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但二氧化硅和HF反应生成四氟化硅而不是盐,所以它是酸性氧化物而不是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也只能生成SO2,故C错误;D. 在熔化状态时金属相互溶解或金属与某些非金属相互融合形成合金。
合金是两种金属或金属与某些非金属的非均匀混合物,它的熔点总比任一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故D正确;答案:D。
2.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气体作用,其实质相同的是()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详解】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②品红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③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二氧化硫的酸性;综上所述,①③反应原理相同,答案为B。
3.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作光导纤维B.酸雨是指pH<7.0的雨水C.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预防中毒D.水玻璃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答案】D【详解】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取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Si,A 错误;B.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雨水,B错误;C.CO不能溶于水,也不能与Ca(OH)2溶液反应,所以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不能吸收CO,也就不能起到预防中毒的作用,C错误;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精品】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为纪念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Md,该原子中子数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
该元素最稳定的一种核素为258101A.56B.101C.157D.258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C、N、O、F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Na、K、Rb、Cs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P、S、Cl、Br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D.Na、Mg、Al、Si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大于断裂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则是放热反应B.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是放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D.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和化学键的变化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OH﹣、Na+、NO3﹣ B.Na+、Fe3+、SO42﹣、OH﹣C.H+、Na+、Cl﹣、CO32﹣ D.Ba2+、Cu2+、Cl﹣、SO42﹣5.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一定有Cl-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过滤时,应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待过滤液体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或称量器皿)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7.下列正确的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做光导纤维的材料是单质硅晶体D.将SO2通入溴水溶液中,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B.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O32﹣+2H+═H2O+CO2↑C.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D.硫酸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9.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克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B.在标准状况下,O2和H2混合气体1mol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C.在常温常压下,22.4LH2O所含的原子数目为3N AD.4.6克钠与水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 A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存在Fe3+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C.漂白粉常作环境消毒剂D.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金属钠11.根据反应2KClO3+I2=2KIO3+Cl2↑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I2具有还原性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氧化剂是KClO3 D.当生成1mol Cl2时,转移2mol电子12.元素及其化合物丰富了物质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可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反应后过滤B.NaOH溶液和AlCl3溶液相互滴加的现象不同C.用热的纯碱溶液洗碗可去除油污D.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白纸变黑了,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1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叙述I 叙述IIA 氯气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B SiO2导电能力强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C SO2有还原性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盐酸和氨水都能溶解Al(OH)3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14.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
高一化学(下)学期 第一次段考测试卷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B.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断振荡,溶液变浑浊C.工业上或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D.二氧化硫能使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答案】C【详解】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为酸性氧化物,均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振荡,溶液不会变浑浊,故B错误;C.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则实验室用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故C正确;D.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C。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硫单质具有氧化性,故铁粉与硫粉共热可以生成Fe2S3B.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SO3C.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D.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的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答案】D【详解】A. 因为硫单质具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不强,铁粉与硫粉共热生成FeS,A错误;B.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也是SO2,B错误;C.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电解质,二氧化硫不是电解质,C错误;D. 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的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D正确;答案为D。
【点睛】S具有弱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FeS。
3.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如可干燥氯气、二氧化硫、氨气等B.浓硫酸与炭共热反应,仅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D.以 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过程中,要用到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等设备,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详解】A.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不能干燥氨气和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可干燥氯气和二氧化硫,故A错误;B.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硫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只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B 正确;C.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不体现氧化性,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二者漂白原理不同,不能说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没有氯气强,故C错误;D.工业制硫酸的三设备是:沸腾炉4FeS2+11O22Fe2O3+4SO2,接触室2SO2(g)+O2(g)2SO3(g),吸收塔SO3+H2O=H2SO4,沸腾炉、接触室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吸收塔所涉及的反应不是,故D错误;故答案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测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下表选项物质对应正确的是选项M N P QA NH3·H2O Ba(OH)2铜KSCNB Na BaCl2FeO KSCNC NaOH Ba(NO3)2铁粉KSCND Na2O2MgCl2锌粉KSCNA.A B.B C.C D.D【答案】C【分析】硫酸铁与M发生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为Fe(OH)3沉淀,M为碱或与水反应能生成碱的物质。
硫酸铁与N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为BaSO4沉淀,N可能含有Ba2+。
P 与硫酸铁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浅绿色微粒为Fe2+,P起到还原剂的作用;硫酸铁与Q作用溶液变为红色,则Q为硫氰化钾。
【详解】A. N不能是氢氧化钡,因为它与硫酸铁反应除了生成硫酸钡,还会生成氢氧化铁,二者的混合物为红褐色,不是白色沉淀,A错误;B. P不能为氧化亚铁,因为FeO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2+,B错误C. M若为NaOH,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N若为硝酸钡,与硫酸铁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P若为铁粉,还原+3价的Fe3+为+2价的Fe2+,C正确;D. N不能为氯化镁,它不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铁元素的化学反应,注意各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常见物质的颜色及溶解性。
2.下图是一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
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液体Y(足量)可能是()选项A B C DX CO SO2CO2Cl2Y浓H2SO4NaHCO3饱和溶液Na2SO3溶液NaHSO3饱和溶液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CO不能使品红褪色,A错误;B.若关闭活塞K,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品红溶液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SO2使品红褪色,B正确;C.CO2与Na2SO3溶液不反应,且不能是品红褪色,C错误;D.Cl2与饱和NaHS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错误。
3.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SO-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4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NH+中一定含有4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CO-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答案】A【详解】SO-,还可能含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4SO-,所以A错误;有SO32-被硝酸氧化成24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C.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 3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NH +,故C 正确;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CO 2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CO -,故D 正确; 答案:A 。
【点睛】根据离子鉴别方法进行分析。
要鉴别24SO -先加入稀盐酸排除干扰离子;要鉴别4NH +选择强碱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要鉴别23CO -需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4.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 2气体作用,其实质相同的是( )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品红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A .②③ B .①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B 【详解】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②品红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③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二氧化硫的酸性; 综上所述,①③反应原理相同,答案为B 。
5.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达不到实验要求的是( ) A .K 2SO 3是否被氧化(BaCl 2溶液) B .新制氯水已经完全变质(紫色石蕊试液) C .KI 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 .FeSO 4是否被氧化(KSCN 溶液)【答案】A 【详解】A 、K 2SO 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K 2SO 4,K 2SO 3、K 2SO 4和BaCl 2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故BaCl 2溶液不能达到实验要求,A 错误;B 、新制氯水中存在Cl 2+H 2OHClO+HCl ,HClO 不稳定、易分解,随着HClO 的分解,平衡不断右移,最终新制氯水会变质为盐酸溶液,失去漂白性,故使用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可以说明氯水完全变质,即紫色石蕊试液能达到实验要求,B 正确; C 、KI 会被空气氧化生成I 2,I 2遇到淀粉溶液,溶液会显蓝色,故淀粉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C 正确;D 、FeSO 4会被空气氧化为Fe 2(SO 4)3,加入KSCN 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FeSO 4已被氧化,故KSCN 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D 正确; 故选A 。
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用铂丝蘸取某金属的盐溶液,火焰呈黄色此盐溶液中含有 Na+,不含 K+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B.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有无色气体产生氯水中含HClO氯水C.将足量SO2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SO2水溶液显酸性D.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紫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钾的焰色是浅紫色,容易被钠的黄色火焰所掩盖,因此要在蓝色钴玻璃下进行观察才能确定有没有钾元素,A项错误;CO,B.酸性:盐酸大于碳酸,碳酸大于次氯酸;因此次氯酸不可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得到2应该考虑是盐酸的影响,B项错误;SO的水溶液显酸性,C项正确;C.石蕊变红则证明溶液显酸性,因此说明2SO和高锰酸钾之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导致褪色,与漂白性无关,D项错误;D.2答案选C。
【点睛】二氧化硫能够漂白一些有机色质,如品红溶液,属于非氧化性漂白;而二氧化硫在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氯化铁等溶液反应时,体现了二氧化硫的强的还原性,导致了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而非漂白性。
7.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A.用 H2O2溶液和 MnO2反应制取O2B.用浓盐酸和 MnO2反应制取C12C.用浓硝酸与 Cu反应制取 NO2D.用Na2S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SO2【答案】A【详解】A. 用 H2O2溶液和 MnO2反应制取O2,固体不加热,故A符合;B. 用浓盐酸和 MnO2反应制取C12,是固体加热,故B不符;C. 用浓硝酸与 Cu反应制取 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不符;D. 用Na2S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SO2,SO2在水中溶解度大,不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A。
8.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还原剂B.金属在加热条件下都易与氧气反应C.加热条件下铜与硫蒸气反应生成硫化铜D.铁丝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亚铁【答案】A【详解】A、金属元素的最低价为0价,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A 正确;B、金、铂等不活泼金属在加热条件不易与氧气反应,故B错误;C、硫的氧化性弱,加热条件下铜与硫蒸气反应生成硫化亚铜,故C错误;D、氯气的氧化性强,铁丝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故D错误。
9.把70 mL硫化氢和90 mL氧气(标准状况)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点燃,使之反应。
当反应完全后恢复到原来状况时,可得到SO2的体积是(不考虑二氧化硫在水中溶解)() A.50 mL B.55 mL C.60 mL D.70 mL【答案】B【详解】H2S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90mLO2完全反应消耗60mLH2S,同时产生60mLSO2,剩余10mL H2S,剩余H2S与反应产生的SO2会进一步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10mLH2S反应消耗5mL SO2,因此充分反应后,剩余SO2气体的体积是60mL-5mL=55mL,故合理选项是B。
10.下列关于单质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的活泼性不如氯气B.硫在过量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C.硫与金属单质或非金属单质反应均做氧化剂D.硫与铁反应产物为Fe2S3【答案】A【详解】A.硫元素和氯元素在同一周期,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硫的活泼性不如氯气,故A正确;B.硫燃烧时只能生成SO2,SO3可由SO2催化氧化制取,故B错误;C.硫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时可以做氧化剂也可以做还原剂,如硫与O2反应时做还原剂,硫与H2反应时做氧化剂,故C错误;D.硫与变价金属反应的产物为金属的低价态硫化物,故D错误;故选:A。
11.CuSO4•5H2O在不同温度下分解情况不同,取5.00g该晶体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测得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13℃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为CuSO4•H2OB.温度低于650℃时的分解反应,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650℃时的气态产物冷却至室温,可得组成为n(H2SO4):n(H2O)=1:4的硫酸溶液D.1000℃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为CuO【答案】D【分析】n(CuSO4•5H2O)=5.00g250g/mol=0.02mol,CuSO4•5H2O完全失去结晶水时,所得CuSO4的质量为0.02mol×160g/mol=3.20g,由图中可知,刚好位于温度在258~650℃之间,说明在此之前,胆矾受热分解,只失去结晶水;650~1000℃之间,固体质量为1.60g,其中Cu元素的质量为0.02mol×64g/mol=1.28g,则氧元素质量为1.60g-1.28g=0.32g,物质的量为0.32g16g/mol=0.02mol,此固体为CuO;1000℃之后,固体质量为1.44g,其中Cu元素质量为1.28g,则氧元素质量为1.44g-1.28g=0.16g,物质的量为0.16g16g/mol=0.01mol,此固体为Cu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