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加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小面积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_黄茹茜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小面积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_黄茹茜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小面积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黄茹茜(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湖北武汉,430022)[摘要]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小面积瘢痕疙瘩的疗效及护理措施。

方法对144例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小面积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并严格执行操作原则,加强皮肤护理。

结果144例患者经治疗后,有效率为93106%。

结论使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可有效治疗小面积瘢痕疙瘩。

[关键词]曲安奈德;瘢痕疙瘩;局部注射[中图分类号]R4731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283(2007)02-0024-02[Ab stract]Ob jec ti ve T o explore t he effec t o f tr i a m c i no l one acetonide on s ma ll areas o f che l o i d.M e thod s Loca l i n j ec tion o f tria m c i no lone ace ton i de w as i nd ica ted to144patientsw it h s m all areas of che l o id when they fail ed to respond to othe r therap i es.Ski n nursing w as str ictl y m an i pu l a ted.R es u lts T he eff ec ti ve rate w as93106%.Conc l u sion L oca l i n jec ti on of tr i am cino l one acetonide can effecti ve l y treat s m a ll areas of chelo i d.[K ey words]tria m c i nolone aceton i de;che l o id;l oca l injecti on瘢痕疙瘩又称瘢痕瘤,是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坚硬及隆起超出原有损害范围所形成的一种良性皮肤肿瘤。

皮肤瘢痕疙瘩实验报告(3篇)

皮肤瘢痕疙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皮肤瘢痕疙瘩的形成机制及其治疗方法,通过实验验证相关理论,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

(2)实验试剂:兔抗鼠胶原蛋白抗体、兔抗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兔抗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抗体、免疫组化试剂盒、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试剂盒等。

(3)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凝胶成像系统、生物组织切片机等。

2. 实验方法(1)建立皮肤瘢痕疙瘩模型:选取10只SD大鼠,采用背部手术方法制造皮肤瘢痕疙瘩模型,另一组10只作为对照组。

(2)实验分组:将模型组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以下治疗方法:A组:采用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得宝松)治疗;B组:采用局部注射5-氟尿嘧啶治疗;C组:采用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和曲安奈德混合液治疗。

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

(3)组织学观察:在治疗结束后,取实验动物背部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最小显著差异法(LSD)进行多重比较。

三、实验结果1. 组织学观察(1)对照组:皮肤组织结构正常,无瘢痕疙瘩形成。

(2)模型组:皮肤组织出现明显的瘢痕疙瘩,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细胞排列紊乱。

(3)A组:皮肤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瘢痕疙瘩明显减轻。

(4)B组:皮肤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瘢痕疙瘩减轻程度与A组相似。

(5)C组:皮肤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瘢痕疙瘩减轻程度与A组相似。

2. 免疫组化检测(1)对照组:胶原蛋白、TGF-β1、PDGF-BB表达水平正常。

(2)模型组:胶原蛋白、TGF-β1、PDGF-B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3)A组、B组、C组:胶原蛋白、TGF-β1、PDGF-BB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的效果观察符军【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23(36)1【摘要】目的:探讨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的效果。

方法:从2021年7月—2022年3月时间段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瘢痕疙瘩患者为研究主体,通过双盲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至2组中,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即对照组(n=46,予以曲安奈德)与观察组(n=46,曲安奈德+氟尿嘧啶),对比2组患者取得的治疗效果、各项症状评分情况及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3.48%,与对照组的73.91%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SS 及VAS评分差异显著,均可见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为8.70%及10.87%,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针对瘢痕疙瘩患者,选择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效果明显,使得患者的疼痛及瘙痒症状得以显著改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安全性也有所保障。

【总页数】3页(P154-156)【作者】符军【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洪泉医院皮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相关文献】1.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与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2.电子线放射联合局部注射5-氟尿嘧啶与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3.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临床观察4.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联合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5.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与曲安奈德+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分析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与曲安奈德+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分析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与曲安奈德+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10-11T06:26:24.85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作者:袁莉莉[导读] 对瘢痕疙瘩患者接受曲安奈德+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方案医治后,其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探究。

袁莉莉(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庆阳745000)【摘要】:目的:对瘢痕疙瘩患者接受曲安奈德+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方案医治后,其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探究。

方法:收集瘢痕疙瘩患者94例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18年1月一2019年12月。

47例实施曲安奈德方案医治,归纳入曲安奈德组;47例实施曲安奈德+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方案医治,归纳入曲安奈德+氟尿嘧啶组。

对2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

结果:曲安奈德+氟尿嘧啶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95.74%,相比曲安奈德组的78.72%而言更高(P<0.05);随访12个月后,曲安奈德+氟尿嘧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相比曲安奈德组的25.53%而言,更低(P<0.05)。

结论:瘢痕疙瘩患者接受曲安奈德+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方案医治后,其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关键词】:曲安奈德;氟尿嘧啶;瘢痕疙瘩;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前言)瘢痕疙瘩是指一种常见的软组织纤维化类疾病[1]。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是针对本病常见的治疗方案,但单纯性的曲安奈德医治,部分患者病情改善效果不好[2]。

因此,我院收集瘢痕疙瘩患者94例,开展本次研究,对瘢痕疙瘩患者接受曲安奈德+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方案医治后,其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探究。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收集瘢痕疙瘩患者94例,开展本次研究,就诊时间2018年1月一2019年12月。

47例实施曲安奈德方案医治,归纳入曲安奈德组;47例实施曲安奈德+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方案医治,归纳入曲安奈德+氟尿嘧啶组。

氟尿嘧啶配伍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46例

氟尿嘧啶配伍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46例

氟尿嘧啶配伍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46例朱秀梅;黄亚川;范荣辉【摘要】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

方法:将92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氟尿嘧啶配伍曲安奈德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 P<0.05);毛细血管扩张、皮损周围正常皮肤萎缩、色素改变、食欲下降、月经不调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1%( P<0.05)。

结论:瘢痕疙瘩患者接受氟尿嘧啶配伍曲安奈德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45)009【总页数】2页(P1241-1242)【关键词】瘢痕疙瘩/药物疗法;氟尿嘧啶/治疗应用;曲安奈德/治疗应用【作者】朱秀梅;黄亚川;范荣辉【作者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医学美容外科西安710068;陕西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医学美容外科西安710068;陕西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医学美容外科西安71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4主题词瘢痕疙瘩/药物疗法氟尿嘧啶/治疗应用曲安奈德/治疗应用瘢痕疙瘩的产生与个体特异性相关,与皮肤损伤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

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复发率极高且病损区域的范围比手术前更大[1]。

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7~68岁,平均42.37±5.05岁;病程7个月至25年,平均3.52±0.24年;皮损大小:0.5cm×0.5cm~5cm×5cm;皮损部位:前胸18例,肩背部15例,下颌8例,腹部5例。

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临床观察

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临床观察

者采 用醋 酸 曲安奈 德 注射 液联 合 氟尿 嘧 啶局部 封 闭
治疗 , 疗效 满 意 , 现报 道 如下 。
1 材 料 与方 法
射, 剂量 可适 当加大 , 每 2周 治 疗 1 次, 连 续 注射 4 ~ 6次 。对照 组予 醋酸 曲安奈 德 注射液 和 2 %利多 卡 因 以7 : 3的 比例 混合 , 醋酸 曲安奈 德剂 量不 超过 1 . 4 m l , 方 法 同治 疗 组 , 每 2周 治 疗 1 次, 连续 注 射 4 ~ 6次 。
龄( 2 8 . 6 4  ̄ 8 . 4 5 ) 岁, 平 均病 程 ( 2 . 8 8  ̄ 2 . 8 1 ) 年; 对 照 组
消失 或 明显减 轻 , 随访 1 2个 月 无 明显变 化 ; ③好转 :
平 均年 龄 ( 9 . 4 4  ̄ 8 . 2 0 ) 岁, 平均 病程 ( 2 . 8 4  ̄ 2 . 7 1 ) 年。 两 瘢 痕组 织 萎缩 吸收 面积 ≥5 0 %, 仍有 部 分 硬结 , 偶 有 组 在性别 、 年龄、 病程 、 皮 损数 目及发 病部 位 等 比较 ,
用 药业 有 限公 司 ) , 氟尿嘧啶( 上 海旭 东 海 普 药 业 有 限公 司 ) , 2 m l 或5 m l 注射 器 , 4 号针 头 。
1 . 4治疗 方法 治疗 组 : 患 者皮 损 及周 围皮 肤 常规 消
毒后 , 采 用 醋 酸 曲 安奈 德 注 射 液 、 2 %利 多 卡 因和 氟 2 . 1两 组临床 疗效 尿 嘧啶 以 7 : 2 : 1的 比例 充分 混合 后 局部 注 射 , 药物 总
1 . 2患者入选标准 ①符合瘢痕疙瘩的诊断标准【 】 ;
② 病程超过 3个月 , 皮损 面积< 5 c m; ③ 治疗前 3个 分 复发 。总有效 率 以痊 愈率 加 显效率 计算 。 . 6统 计 学 方 法 月均未接受过任何治疗 ; ④无严重心 、 脑、 肾、 肝等重 1

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临床效果分析

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临床效果分析

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9-06T14:48:16.8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作者:管青王妍清[导读] 曲安奈德应用于瘢痕疙瘩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2)【摘要】目的:评估曲安奈德应用于瘢痕疙瘩的临床价值。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42例,入组患者采取局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采取该治疗方案后的临床有效率。

结果:本组患者采取治疗方案后临床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100%、90.48%。

结论:曲安奈德应用于瘢痕疙瘩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曲安奈德;瘢痕疙瘩;临床疗效;液氮冷冻【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151-02 瘢痕疙瘩是指机体深层皮下组织在创伤恢复期间,胶原蛋白代谢平衡出现紊乱,胶原蛋白合成速率显著快于降解速率,从而形成胶原在局部蓄积[1]。

瘢痕疙瘩在年轻人群中较为常见,特别在青春期、孕早期。

瘢痕疙瘩形成后其表面超过皮肤,局部较硬,颜色红或稍紫,部分患者自觉局部瘙痒不适,伴有疼痛感,若不及时治疗,瘢痕疙瘩会持续生长,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2]。

本研究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42例,旨在探讨曲安奈德应用于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取得满意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4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17~54)岁,平均年龄(28.3±4.2)岁,病程时长(1~14)年,平均病程时间(6.4±1.3)年,瘢痕疙瘩位置:前胸部10例,肩背部6例,耳垂部5例,入组患者均由于瘢痕疙瘩局部瘙痒、疼痛感、影响美观等原因来我院门诊就诊。

局部注射 5- 氟尿嘧啶 (5-Fu) 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局部注射 5- 氟尿嘧啶 (5-Fu) 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局部注射 5- 氟尿嘧啶 (5-Fu) 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瘢痕疙瘩是由于皮肤损伤后纤维组织不受控制的增殖而形成的。

目前尚无普遍接受的治疗方法,冷冻疗法和类固醇治疗被认为是第一线治疗。

瘢痕疙瘩具有疼痛和瘙痒的临床特点,且“蟹足肿”样外观对患者造成审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虽然它们是良性病变,但侵袭周围皮肤,类似于恶性生长模式。

我科2016年采用5-氟尿嘧啶(5-Fu)注射液皮肤损伤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2016年皮肤科门诊病人20例参与此次研究,告知患者5-氟尿嘧啶(5-Fu)主要是抗癌药物,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3岁~ 56岁;皮损数目1-20不等,大小(1x1~1x5) cm2不等;主要累及下腹部、前胸和手臂的上部。

痤疮、手术、毛囊炎是造成瘢痕疙瘩的主要原因。

总共有8名患者尝试过其他治疗方法,如皮质类固醇注射、手术切除和冷冻治疗,但均未成功,或在暂时取得良好效果后不久又复发。

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每周用5-氟尿嘧啶(5-Fu)(50 mg/mL)治疗一次。

患者对效果满意即停止治疗。

治疗期间不外用任何其他药物。

3护理3.1心理护理瘢痕疙瘩可可造成功能障碍和外观美感的改变,易对患者心理造成巨大压力。

首先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压力及期待达到的效果。

通过有效的沟通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

告知患者瘢痕治疗易复发的特点,必须有长期治疗的信心,告知可以经过治疗控制瘢痕的增生及感染,尽力减轻患者的皮损不适感。

每次治疗前拍照记录,前后对比,增加患者的信心,保持好的心态。

3.2治疗护理3.2.1注射前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患者的年龄,沟通情况等。

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此项操作的认知及接受程度。

讲解注射后的注意事项。

强调定期治疗的必要性。

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2.2注射中严格无菌操作。

根据病变范围调整给药剂量,但不超过100 mg/次(2mL)。

采用30毫米针注射,不能注入皮下。

低浓度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分析

低浓度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分析

低浓度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分析作者:方建强马杰于晓锋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第04期[摘要]目的:研究低浓度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美学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瘢痕疙瘩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联合组用低浓度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1周1次,持续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瘢痕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联合組总有效率(7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8.00%)(P0.05);治疗后,两组中瘢痕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关键词]瘢痕疙瘩;5-氟尿嘧啶;曲安奈德;美学效果[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04-0026-03Analysis of Low Concentration 5-fluorouracil Combined with Triamcinolon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KeloidFANG Jian-qiang, Ma Jie, Yu Xiao-feng(Department of Medical Cosmetology,Fuyang People's Hospital,Fuyang 236000,Anhui,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low concentration 5-fluorouracil combined with triamcinolon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keloid.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keloi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8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 two groups, each with 50 cases.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triamcinolone injection, while combined group received low concentration 5-fluorouracil combined with triamcinolone injection. Once a week, after 4 week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ect, scar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of combine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8.00% vs 58.00%, P0.05), which was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and was lower in combined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PKey words:keloid; 5-fluorouracil; triamcinolone; aesthetic effect瘢痕疙瘩是一种真皮纤维化疾病,是胶原超出最初皮肤损伤而浸润生长所致,具有持续性增生的特点。

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本院共104例瘢痕疙瘩患者。

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4ml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50mg。

观察组:曲安奈德50mg联合5-氟尿嘧啶0.5ml治疗。

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8.85%低于观察组98.08%,两组实施比较,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发生血管扩张、皮肤萎缩、色素改变机率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距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对瘢痕疙瘩患者实施治疗,安全性高,疗效理想,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5-氟尿嘧啶;曲安奈德;瘢痕疙瘩;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394-02瘢痕疙瘩属于良性肿瘤,临床特点为增生能力强,会使真皮组织纤维快速生长,超越伤口或者炎性反应原始边缘。

瘢痕疙瘩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与皮肤瘙痒,治疗难度高,而且疾病易复发,为提高对瘢痕疙瘩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本文针对此类患者应用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分析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共104例瘢痕疙瘩患者。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2人。

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15至60岁,平均年龄(45.67±1.44)岁。

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15至61岁,平均年龄(45.76±1.50)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瘢痕疙瘩患者;②无相关用药过敏史;剔除标准:①过敏体质;②中途退出者;③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④精神系统疾病;⑤语言障碍。

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加压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117例临床观察

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加压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117例临床观察

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加压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117例临床观察邢继平;韩铁钢;高国珍;周玉海【摘要】@@ 瘢痕疙瘩(Keloid)是一种继创伤或感染后皮肤异常增殖性皮损.目前对瘢痕的治疗提倡早期创面(11)压力疗法辅以硅凝胶贴片和各种类型的防疤外用制剂使用等.对较大面积的增殖性瘢痕则采取手术切除整形;对较小面积的瘢痕疙瘩多采取切除、激光、冷冻、局部注射、同位素贴片等治疗.基于诸多因素及疗效考虑,患者最易接受局部注射预防瘢痕,近6年我们采用曲安条德联合氟尿嘧啶行局部瘢痕疙瘩内封闭注射,疗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42)011【总页数】2页(P1364-1365)【关键词】曲安奈德;氟尿嘧啶;瘢痕疙瘩;封闭注射【作者】邢继平;韩铁钢;高国珍;周玉海【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3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3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3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3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瘢痕疙瘩(Keloid)是一种继创伤或感染后皮肤异常增殖性皮损。

目前对瘢痕的治疗提倡早期创面(口)压力疗法辅以硅凝胶贴片和各种类型的防疤外用制剂使用等。

对较大面积的增殖性瘢痕则采取手术切除整形;对较小面积的瘢痕疙瘩多采取切除、激光、冷冻、局部注射、同位素贴片等治疗。

基于诸多因素及疗效考虑,患者最易接受局部注射预防瘢痕,近6年我们采用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行局部瘢痕疙瘩内封闭注射,疗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2004年1月~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瘢痕疙瘩患者117例(191块),病史6个月~18年。

男78例,女39例,年龄6~44岁,平均年龄26.8岁。

其中烧伤后增生性瘢痕79例(107块);术后切口增生性瘢痕22例(31块);寻常痤疮后增生性瘢痕16例(53块)。

曲安奈德联合5-氟脲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

曲安奈德联合5-氟脲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
维普资讯
现代 医院 20 0 7年 7月第 7 第7期 卷
M d m H sil u 2 0 d 7N 7 oe o t l 0 7V o pa J
曲安奈德联合 5一 氟脲 嘧啶注 射治疗瘢痕疙瘩
矫 立仁 李平忠 钟 伟光
KE OI L D TRE M E RI CI AT NT OF T AM NOL ONE ACE TONI DE ASS OCI ATE IH 5 一 F U D W T L — OROURACI L
瘢痕疙瘩是皮肤受 到创 伤后大量 的胶 原增生 、 积 、 堆 形 成异常增生 的病理 性瘢痕 组织 ,它 不仅影 响 病损局 部 的外 观形态而且还 给患者带来瘙痒和疼痛 , 手术切除后 的高复 发 率使其成 为整形外科 领域一 棘手和 具有挑 战性 的难题 。现 今 的治疗方法 主要分 为手术 与非手术 治疗 。手术方 法多 以 直接切 除瘢痕 组织再拉拢缝合皮肤 或植皮 、 皮瓣 转移 , 复 其 发率 可达 4 % ~10 ,总复发率 在 5 % 以上 , 易造成 瘢 5 0% 0 且
1 2 方 法 .
用 2 利多 卡因注 射液 将 5一氟脲 嘧 啶 ( .5g 1 l % 02 / 0 m
注射液) 稀释至4m / l以25m 注射器吸取曲安奈德 2 gm , . l 0
n 1 g和上述 药液 1m 混 均后 ,常规皮 肤消毒 , l 从瘢 痕边缘进 针 , 药物均匀缓慢注射于瘢痕 内 , 将 面积大者 , 可采用边进 针
患者 的具体情 况 逐渐 延 长 药物 注射 的 间隔期 , 每 2周 1 从
次, 过渡到每个月 、 2个 月、 每 每半年注射 1次等 。
13 疗效 评 定 .
痕扩 大和数 目 增多 。非 手术治疗 包括局 部放 疗和局 部注 射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与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与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与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邓凡【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5(026)018【摘要】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05月我院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单纯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轻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病情,值得推广.【总页数】2页(P4167-4168)【作者】邓凡【作者单位】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贵州兴义56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5【相关文献】1.电子线放射联合局部注射5-氟尿嘧啶与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 [J], 褚国华2.不同浓度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面部瘢痕疙瘩 [J], GU Zhi-yan;CHEN Xiao-juan;LI Jun-ru3.手术切除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 [J], 孟卫荣;李娜;杨丽;程静;韩军涛4.手术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耳廓瘢痕疙瘩远期随访 [J], 张恒艳;丛琳;张琼予;陆单单;许旭;吴翘;浦彩琪;赵文斌5.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联合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J], 肖满兰;树叶;谢红付;李吉;刘稚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与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临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与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临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代诊 断与治疗 2 0 1 5 S e p 2 6 ( 1 8 )
・ 4 1 6 7 ・
曲安奈 德局部 注射 与 曲安奈 德联合 氟尿 嘧 啶局部 注射 治疗瘢痕
疙瘩临床疗效观察
邓 凡 ( 黔西南州人 民医院烧 伤整 形科 , 贵州 兴义 5 6 2 4 0 0 )
中图分类号 : R 7 3 9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5 ) 1 8 — 4 1 6 7 - 0 1
瘢痕疙瘩是一种皮 肤纤 维组织肿瘤 , 其具有 持续性强 大
射液根据 1 : 1比例配制成混合液 。 操作 与观察组相 同。
摘 要: 选取 2 0 1 1 年 1 2月~ 2 0 1 4年 O 5月我院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 9 6例 , 随机分 为对照组 、 观察组各 4 8例 。对照组
单 纯采用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 , 观察组采用 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 , 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
和不 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患者 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 7 . 9 2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 1 . 2 5 e o , 差异显著 ( P < O . 0 5 ) ; 观察
属 于瘢痕疙瘩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n )
2 . 2 两组不 良反应情 况对 比
观察组 出现 1 例食 欲下降 . 2
例 血常规 白细胞降低 , 1 例月经周期改变 . 1 例局部毛细血管 扩张, 其不 良反应 发生率 为 1 0 . 4 2 %( 5 / 4 8 ) : 对 照组 出现 3例 月 经周 期改变 , 4例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 5 例 色素改变 ,其不 良反应发生率为 2 5 . 0 0 %( 1 2 / 4 8 ) , 差异显著 ( 尸 < 0 . 0 5 ) 。

曲安奈德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在瘢痕疙瘩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曲安奈德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在瘢痕疙瘩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曲安奈德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在瘢痕疙瘩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目的:探讨曲安奈德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在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Wiley数据库、CNKI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以“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瘢痕疙瘩”为关键词,检索各自数据库自建库至2013年4月期间所有有关曲安奈德单独应用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治疗瘢痕疙瘩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0个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曲安奈德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517例,对照组曲安奈德单独应用508例,一共包括1025例瘢痕疙瘩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结论:本实验结果证明曲安奈德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治疗瘢痕疙瘩不仅疗效更显著而且能减少复发及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标签: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瘢痕疙瘩瘢痕疙瘩是以具有持续性强大增生力为特点的瘢痕,Mancini和Peacock称局限于病损区的瘢痕为增生性瘢痕,而超出病损区的瘢痕则称为瘢痕疙瘩(Keloid)[1-2]。

其实质是皮肤的一种纤维组织肿瘤,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特点是常与皮肤损伤的轻重程度无明显关系,甚至轻微外伤,如蚊虫叮咬,预防接种等针刺伤均可引起,可能有家族史[3]。

临床上加压治疗瘢痕疙瘩多无效,单一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故目前多主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手术为有创治疗且复发率较高,故曲安奈德悬液局部皮损内注射仍为瘢痕疙瘩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4-7],但是单独大剂量使用曲安奈德其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大,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可大幅度提高其临床疗效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氟尿嘧啶加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氟尿嘧啶加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氟尿嘧啶加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作者:吴燕燕2005-11-8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氟尿嘧啶(5-FU)+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及其对复发的作用。

方法将门诊确诊的84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2)和对照组(单纯曲安奈德组,n=42)。

治疗组采用5-FU+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1次/周,4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观察皮损的变化,对痊愈病例随访1年,记录其......【摘要】目的了解氟尿嘧啶(5-FU)+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及其对复发的作用方法将门诊确诊的84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2)和对照组(单纯曲安奈德组,n=42)。

治疗组采用5-FU+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1次/周,4次1疗程,连用3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观察皮损的变化,对痊愈病例随访1年,记录其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8.71%(37/42),有效率97.62%(41/42),对照组则分别为59.25%(25/42)、85.71%(36/42),两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 2痊愈=8.87,P<0.0 1;χ 2有效=4.03,P<0.05)。

治疗组的复发率5.4%(2/37),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8%(7/2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 2 =6.14,P<0.05)。

结论5-FU+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关键词氟尿嘧啶曲安奈德瘢痕疙瘩Clinical observation of injecting locally with fluorouracil and triamcinolone acetoni de in cheloidWu Yanyan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Huangpu People's Hospital,Zhongshan528429【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erapy and recurrence rate w ith fluorouracil(5-FU)and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 cheloid.Methods 84cases with cheloid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n=42)and con-trol group with triamcinol one acetonide.42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injecting locally with5-FU and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once a week for12times.The change of cheloid was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1],病因不甚明确,临床疗效不。

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透皮给药治疗颜面部早期瘢痕疗效探讨

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透皮给药治疗颜面部早期瘢痕疗效探讨

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透皮给药治疗颜面部早期瘢痕疗效探讨作者:王丹丹蔡卫超胡大利蔡潇洁仇灵江林威钢李晶晶曹卫红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0年第11期[关键词]离子束;醋酸曲安耐德;氟尿嘧啶;透皮给药;颜面部;瘢痕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颜面部术后患者对瘢痕越来越重视,以往单纯的涂抹硅酮类药物等瘢痕治疗方法,已经难以达到患者对瘢痕恢复时间及效果的需求。

研究证实透皮给药技术可提高皮肤的通透性,有效促进各类药物的渗透[1-2]。

有基础研究证明[3-4],通过透皮给药技术可使瘢痕皮肤表面对曲安奈德及氟尿嘧啶吸收增加,为此,本研究以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颜面部色素痣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评估醋酸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透皮给药治疗早期颜面部色素痣切除术后瘢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选择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颜面部色素痣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4.2岁;色素痣直径大小0.3~1.5cm,平均(0.70±0.33)cm,瘢痕长度1~2.5cm,平均瘢痕长度(1.83±0.74)cm;瘢痕部位:额部17例,下颌部14例,双侧面颊部31例,双侧颞部1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硅酮药物涂抹治疗组(A组)及药物透皮给药治疗组(B组),其中A组患者仅外用硅酮凝胶治疗,B组给予药物透皮给药治疗以及辅助外用硅酮凝胶治疗。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颜面部色素痣切除术后;②手术方式:梭形切除,皮下游离后拉拢缝合;③愈合程度:术中伤口均无明显张力;④术后5d拆线,良好愈合;⑤拆线后2d开始瘢痕治疗。

排除标准:①治疗区域感染者;②孕妇及哺乳期女性;③硅酮药物过敏者;④精神病史患者等。

1.3 方法1.3.1 治疗方法:A组患者拆线后2d开始接受闪耀离子束透皮给药治疗(醋酸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1周后改外用涂抹硅酮类药物;B组患者拆线后2d开始接受外用涂抹硅酮类药物治疗。

氟尿嘧啶联合曲安耐德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及患者满意率分析

氟尿嘧啶联合曲安耐德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及患者满意率分析

氟尿嘧啶联合曲安耐德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及患者满意率分析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氟尿嘧啶在瘢痕治疗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上瘢痕的治疗和外科整形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016年9月-12月我院整形外科门诊26例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用曲安耐德+2%利多卡因+5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注射,对照组采取曲安奈德+2%利多卡因治疗,注射后配合术区常规护理治疗3周后评估瘢痕治疗效果和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氟尿嘧啶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明显高于对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9.23%、7.69%,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2.31%、23.08%。

结论氟尿嘧啶应用于瘢痕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氟尿嘧啶,瘢痕,疗效,满意率前言:氟尿嘧啶是一种细胞周期代谢性药物,在体内代谢为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能够竞争性抑制脱氧核苷酸酶,减少细胞DNA的合成。

氟尿嘧啶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值,是一种广泛运用于癌症患者的治疗[1];近年来随着整形外科行业的快速发展,整形外科中消除瘢痕组织是一种重要治疗技术,如何减少整形过程中瘢痕的形成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2]。

氟尿嘧啶在整形外科的运用逐渐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重视,尤其是用于瘢痕治疗中。

本研究通过研究氟尿嘧啶用于瘢痕的治疗,通过其治疗效果评价其在瘢痕治疗中的作用;同时,氟尿嘧啶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运用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组织时需要控制氟尿嘧啶的浓度。

因此,本研究通过临床上外科整形中运氟啶治疗瘢痕,观察其效果及患者满意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6例瘢痕患者均来源于我院整形科门诊,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在18-42岁;26例患者瘢痕的形成均为外伤所致,病程约6-24个月,无其他疾病,自觉有轻微的痒疼感,瘢痕直径约为0.5-5cm,厚度0.1-0.3cm之间。

1.2 研究方法1.2.1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增生性瘢痕的诊断标准②病程超过六个月,皮损面积小于5cm2③治疗前三个月未接受其他治疗,无其他疾病1.2.2 病例样本分组把26例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治疗组平均年龄(23±8.2)岁,平均病程(1.2±0.3)年,对照组平均年龄(23±5.2)岁,平均病程(1.6±0.6)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尿嘧啶加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
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作者:吴燕燕2005-11-8
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氟尿嘧啶(5-FU)+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及其对复发的作用。

方法将门诊确诊的84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2)和对照组(单纯曲安奈德组,n=42)。

治疗组采用5-FU+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1次/周,4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观察皮损的变化,对痊愈病例随访1年,记录其......
【摘要】目的了解氟尿嘧啶(5-FU)+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及其对复发的作用方法将门诊确诊的84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2)和对照组(单纯曲安奈德组,n=42)。

治疗组采用5-FU+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1次/周,4次1
疗程,连用3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观察皮损的变化,对痊愈病例随访1年,记录其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8.71%(37/42),有效率97.62%(41/42),对照组则分别为59.25%(25/42)、85.71%(36/42),两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 2痊愈=8.87,P<0.0 1;χ 2有效=4.03,P<0.05)。

治疗组的复发率5.4%(2/37),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8%(7/2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 2 =6.14,P<0.05)。

结论5-FU+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关键词氟尿嘧啶曲安奈德瘢痕疙瘩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injecting locally with fluorouracil and triamcinolone acetoni de in cheloid
Wu Yanya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Huangpu People's Hospital,Zhongshan528429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erapy and recurrence rate w ith fluorouracil(5-FU)and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 cheloid.Methods 84cases with cheloid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n=42)and con-trol group with triamcinol one acetonide.42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injecting locally with5-FU and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once a week for12times.The change of cheloid was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1],病因不甚明确,临床疗效不。

我科于2002~2003年采用氟尿嘧啶(5-FU)(江苏省南通精华制药有限公司)加曲安奈德注射液(意利里沙马大药厂生产)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瘢痕疙瘩患者84例均来自我院门诊皮肤科,其中男32例,女52例,年龄18~56岁,平均29.4岁。

皮损分布于胸48例,肩背15例,颈部4例,腹部5例,外阴及四肢12例。

复发29例,单发55例。

皮损直径最大不超过6.5cm,厚度不超过1.6 cm。

病程8个月~18年,24例患者有家族史,12例原因不明,其余48例继发于创伤、感染和接预防针等,其中以烧伤、烫伤者居。

全部病例除外妊娠、授乳、真菌、结核及病毒感染、血液病、糖皮质激素过敏以及3个月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

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皮损厚度、范围、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

愈=8.87,P<0.01;χ 2有效=4.03,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 2 =6.14,P<0.05)。

表明5-FU+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是治疗瘢痕疙瘩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辅仁.实用皮肤性病诊疗手册.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8:558.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25.
3 Ellitsgaard V,Ellitsgaard N.Hypertrophic scars and leloids:a recuorent problem revisited.Acta Chir,1997,39:69.
4 黄庆道,钟南山.广东省常见病基本诊疗规范手册.广东省卫生厅,2003,1:876.
5 潘艺.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康瑞保乳膏外用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9):576.
6 刘瑞玉,郑敏,张淑英.康宁克通-A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30例疗效观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6):616.
7 伏圣祥,隋连金,刘广彩,等.瘢痕膏治疗瘢疙瘩60例疗效观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2,18(3):303-304.
(编辑晓青)
作者单位:528429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皮肤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