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案例乘法分配律_人教新课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科书P26的例7。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

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教材分析: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

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和交换律、结合律相比,其结构特点是生疏的,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策略,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使学生在感知、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丰富学程中,获得深刻感受,生成新的经验。丰富的感性材料、深入的体验与感悟,积极的探究与思考,才能激起创造的火花,使规律的概括总结水到渠成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境,产生数学原型

片段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师:我们学校要添置25套桌椅,,每张桌子155元,每把椅子45元,请你当当总务主任,算一下购买这些桌椅共需多少钱?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思路。

生:每套桌椅的单价╳数量=桌椅的总价

(155+45)×25=5000(元)

生:25张桌子总价+25把椅子的总价=桌椅的总价

155×25+145×25=5000(元)

师:这两个式子最后都求的是桌椅的总价,所以这两个式子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生:等号,上面两个式子可以写成:(155+45)×25=155×25+45×25 师:像这样的数学现象都成立吗?请你仿写几个,并分别算出答案,看是否能用“=”连接。

学生举例,教师分别板书:

30×(128+72)=30×128+30×72

(7+13)×8=7×8+13×8

(32+8)×10=32×10+8×10

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好多这样的算式都相等。这样的数学现象是否都成立呢?都可以用“=”来连接呢?

片段二:趣说分配现象

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中,存在分配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说话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比如说:“我爱爸爸和妈妈。”可以把它分成两句来说:“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照这样“我爱吃苹果和西瓜”可以怎样说?“我爱吃苹果,我也爱吃西瓜。”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表述。“我爱唱歌,我也爱跳舞。”可以这样说“我爱唱歌和跳舞。”今天中午我吃了米饭、青菜和鱼可以怎样说?是不是挺有趣的?

我放弃书本的例题,整合教材,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了帮学校购置桌椅的问题情境,学生根据不同的解题思路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出两式相等,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之处”,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为后来“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已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感知,我马上要求学生模仿等式,自己再写几个类似的等式,学生在模仿中,形成比较“模糊”的认识。但模仿学习,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识容易遗忘,而且不能灵活应用,于是我再让学生质疑这样的等式是否成立,你能举一个反例吗?学生通过质疑发现这种规律一定存在。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巩固了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